基于层次分析的评价权值计算模型研究与应用
评估模型研究_层次分析法

2•评估方法概述2.1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
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人们在进行社会的、经济的以及科学管理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面临的常常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
层次分析法为这类问题的决策和排序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建模方法,其基本思路是评价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要素,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简单地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
这样就可以得出不同替代方案的重要度,从而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四个步骤进行:(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下面分别说明这四个步骤的实现过程。
2.1.1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应用AHP分析决策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
在这个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元素的组成部分。
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及关系形成若干层次。
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
这些层次可以分为三类:(1)最高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也称为目标层。
(2)中间层:这一层次中包11 1 1 1 1 1 1 1 1 1 1Yl ¥2....Yr 21 222t采翌曰标图1 AHP评估层次结构示意图评住项目第一自讦估碘目班I第Z尉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
(3)最底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管理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教学管理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莫小泉;何家文;何月霓【摘要】教学管理评价是对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一种客观评价,对于高校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行高校教学管理评价工作主观性较强,指标的选取以及指标权重的设定缺乏科学性。
本文以量化考核为目标,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理念,建立以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四个维度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各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
%Teaching management assessment is an obj 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level of teaching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e the process of teaching,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and so has a very important role.Current management evaluation work is subj ectivity,as well as se-lect index weight set indicators unscientific.In this paper,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s the goal,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lanced Scorecard concept,and establish a customer,internal processes,learning and growth,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four dimension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and then use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ach 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teaching management calculated to arrive at the weight value of each index.【期刊名称】《高教论坛》【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5页(P100-103,119)【关键词】教学评价;平衡记分卡;层次分析法【作者】莫小泉;何家文;何月霓【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广西北海 536000;南宁学院,广西南宁 53020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广西北海 5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4.1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质量。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型人才能力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型人才能力综合指数评价模型作者:宋军智苗成双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05期摘; ; 要: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浪潮下,各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展得如火如荼。
本文依据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用人单位及社会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建立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用于评价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一、二级指标的权重,由权重大小可见各一、二级指标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利用指标及权重建立用于评价应用型人才能力的综合指数模型。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 层次分析; ; 综合指数社会的发展源于各类人才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贡献,例如研究型人才在科研过程中,探索客观规律并发现知识,为社会各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能将客观规律和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不尽相同。
20世纪,我国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于专科院校层次,对本科院校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需求并不大,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态非常吻合,也基本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在层次上的要求和数量上的需求。
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暴露出基础理论短缺、专业能力肤浅、专业领域狭窄等问题,因此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上,专科层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有一个显著的特征: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几乎为零[1]。
为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的要求,将各领域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必然。
国家提倡发展职业化教育,鼓励地方本科高校往应用型大学转型,以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往应用型大学转型,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260《商场现代化》2005年11月(上)总第448期20世纪后期以来,绩效评估的公正性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如何科学、客观、精确地分配绩效评估指标权重实现对员工进行公正评估尤为重要,因而加强对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研究对组织制定合理、公正的绩效评估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常用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的比较分析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分配反映了每一种指标对绩效的不同重要程度。
如何有效的分配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是绩效评估中较为关键的一步,是对员工进行公正评估的保证。
常用的确定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主观经验法,评价者凭自己以往的经验直接给绩效评估指标加权,如日本劳动科研所的木林富士朗提出的权重分配模式;二是专家调查加权法,这种方法是要求所聘请的专家先独立的对绩效评估指标加权,然后对每个绩效评估指标的权数取平均值,作为权重系数;三是德尔菲加权法,给每位专家发放加权咨询表,然后将所有专家对每个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行统计处理;四是层次分析法,将绩效评估指标分解成多个层次,通过两两比较下层元素对于上层元素的相对重要性,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以求得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
前三种方法比较简单,操作性较强,但主观性强,随意性大,精度不够,导致绩效评估指标间相对重要性得不到合理体现,因而带来绩效评估失衡的问题。
应用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精度高,能准确地确定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因而使绩效评估指标间相对重要性得到合理体现,为公正、科学地进行绩效评估奠定了基础。
二、层次分析法在确定绩效评估指标权重中的应用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Proess) 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它改变了以往最优化技术只能处理定量分析问题的传统观念,而率先进入了长期滞留在定性分析水平上的许多科学研究的领地,提供了对非定量事件作定量分析的简便方法。
层次分析法在评估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评估指标权重确定中的应用作者:付婧瑄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8年第19期摘要:层次分析法(AHP)是重要的多目标决策方法,为探析层次分析法在主观赋权方面的应用,文章以高中课堂教育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中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模型。
为了提高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高评价的可信度及合理性,针对高中教学评价现有的问题,建立了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从而得到影响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的权重值,进而为我国高中教育教学提供针对性建议,以促进我国高中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该方法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可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有效的参考方法。
关键词:赋权;评价;层次分析法;教育质量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9-0249-021 引言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在评价指标权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探析层次分析法在主观赋权方面的应用,本文以高中教育质量评估为研究对象,对影响高中教育质量的若干因素进行权值分析。
在高中教育质量评价中,建立高质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完善的评价体系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对高中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以及我国教育事业的长久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以往研究过程中,评价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评价中存在主观臆断的情况,评价无法做到公正、科学;没有专门的部门机构进行统筹管理;为了评价而评价,不能发挥评价应有的作用等等。
为此,本文在综合考察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水平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而应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对考虑问题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对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对层次分析法指标权重确定进行理论探析。
2 层次分析法2.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层次分析法(AHP)[1]是美国数学家萨蒂(Saaty.T.L)等人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决策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其实质是一种主观赋权法。
评估模型研究_层次分析法

2.评估方法概述2.1 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
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 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人们在进行社会的、经济的以及科学管理领域问题的系统分析中,面临的常常是一个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而往往缺少定量数据的系统。
层次分析法为这类问题的决策和排序提供了一种新的、简洁而实用的建模方法,其基本思路是评价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和若干要素,并在同一层次的各要素之间简单地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
这样就可以得出不同替代方案的重要度,从而为选择最优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大体上可按下面四个步骤进行:(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下面分别说明这四个步骤的实现过程。
2.1.1 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与特点应用AHP分析决策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
在这个模型下,复杂问题被分解为元素的组成部分。
这些元素又按其属性及关系形成若干层次。
上一层次的元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
这些层次可以分为三类:(1)最高层:这一层次中只有一个元素,一般它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因此也称为目标层。
(2)中间层:这一层次中包图1 AHP评估层次结构示意图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
(3)最底层:这一层次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或方案层。
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地层次数不受限制。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教师考核中教学指标权重的计算

2020年第03期课题:新形势下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体系的分析和改进研究(项目批准号:ZJB19079)收稿日期:2020年2月21日。
在通常的教师绩效考核中,教师承担的工作无外乎教学、学生管理和招生这三个方面,每个方面也都有各自的指标。
在确定的这些指标中,必然存在相对较为重要的指标。
要辨识这些指标,从而更好地完成学校绩效考核,就需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以下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 )对教学指标权重进行确定。
层次分析法由美国学者SaatyT.L.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决策分析方法,主要解决多目标复杂问题。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按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结构,通过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再经过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
这种方法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已发展成为工程管理与社会科学管理领域中的重要工具。
系统思想的优点在于没有忽略每一个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层次分析法中每一个因素的权重设置反映了该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其都是量化的、明确的。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多目标系统的评价。
1层次分析法的过程1.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递阶层次结构是反映系统要素间层次关系的递阶结构模型,在可达矩阵的基础上进行,一般要经过区域划分、级位划分、骨架矩阵提取和多级递阶有向图绘制等四个阶段,这是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的基本步骤。
层次结构一般分为:(1)目标层A :为最高层,在本文中为学校绩效考核。
(2)准则层B :为第二层,本文为教学、招生和管理三个维度。
(3)指标层C :评价的具体指标或参量,即各具体指标。
1.2选取标度目前的绩效考核体系设计中,通常采用的区分标度有1-9标度,1-9是判断的数量化,通过使用极端强、很强、强、较强、相同等来描述,然后在相邻两级之间插入折中。
1.3构造判断矩阵进行相对比较计算的重要依据为判断矩阵。
构造判断矩阵,选取评判指标,反复进行两两比较。
即Ai 与Aj 之间,并采用数值来说明重要程度。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医院科技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医院科技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第一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医院科技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医院科技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的分析研究医院科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以便对各评价指标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确保整个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
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结果确定了指标体系中一、二、三级指标的权重。
结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比较合适,权重结果相对准确,科技产出是较为重要的指标,下一步有待于进行应用研究。
医院科技能力评价是为了给卫生行政部门了解、考核区域中各医院的科技能力,合理配备医学科技资源提供依据,也促进各医院科技的发展,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
从2009年开始,在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的资助下,我们开展了四川省二、三级医院科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不同级别的评价指标按照评价对象本身逻辑结构形成的有机整体,是系统化的、具有紧密联系的、反映评价对象整体的一群指标或具体指标的集合[1],一般由指标和指标权重组成。
指标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指标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目前确立指标权重的方法有多种,但是与其他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方法相比,层次分析法的最大优点是提供了一致性检验,以保证专家思想逻辑一致性[2],所以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层次分析法简介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它能对一些复杂的、难以精确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进行量化分析,计算过程简单易行[3]。
基本步骤如下:第一步: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用层次结构图清晰地表达各层次因素的关系,层次一般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
第二步:构造成对比较阵。
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A。
其中A=(aij)n×n,两指标相比aij的取值可参考Satty的提议,按1—9的标度进行赋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 oo ueAp l ain o.8 N . 2 1 c cmp t r r pi t s 1 , o ,0 2 c o V 2 4
研 究 与设 计
微 型 电脑 应 用
21 年第 2 02 8卷 第 4期
1 价 系统模 型 .评
评 价 是 一 项 系 统 工 程 ,评 价 指 标 较 多 ,一般 要 求 对 被 评
0 引言
为 提 高 管 理 水 平 和 决 策 能 力 , 来 越 多 的 企 业 开 发 了评 越
出权值 。该方法计算难度 小,具有 一定的客观性 ,但是理论 上 仍 然 不 够 客 观 严 谨 【。 3 】
( ) 层 次 分 析 法 3 层 次 分 析 法 ( ayi Heacy Poes 简 称 A ) An l c irrh rc s, t HP 是 美 国运 筹 学 家 LS a .at 授 在 2 y教 0世 纪 7 O年 代 提 出 的 , 是 对 定 性 问题 进 行 定 量 分 析 的 一 种 灵 活 实 用 的 多准 则 决 策
c e i n a ea i m po nc fi i aor st e k y a t ro o pr he i v ̄ua on A n e l to y tm od lba e e r to ndr ltvei  ̄a e o nd c t si e f c o fc m e nsvee h i f . vauai n s se m e s d on t h
广 泛 的 应 用 J 。
通过行 业经验丰 富的专家学者和管理 人员商定 , 为评 价 指 标
进行权值 分配 。 点是操作简便 , 因为将实践经验与主观 特 但 判 断相 结合, 易造 成权值分配不合理 _ 。 容 l ]
( ) 比 较 加 权 法 , 指 将 各 个 指 标 进 行 编 号 ,按 照 排 列 2
Pr e s oc s
W u Chu e a g X u, nliG n Hua ngZhu a oy
( iaUnv ri fP t lu Do g ig2 7 6 , ia Chn iest o er e m, n y n 5 0 1Ch n ) y o
Ab t a t Ev l a i n id c t ri t e f u d t n o o r h n i e e au t n s f r , n t we g t i h r fe t t e v l e d s sr c : a u to n i ao h o n ai fc mp e e sv v l ai o t e a d i i h s o o wa s wh c e cs h a u i— l
M i oo ue A pi t n o.8 N . 2 1 c cmp tr p lai s 12, o ,0 2 r c o V 4
文 章 编 号 : 10 5 X(0 240 2 —4 0 77 7 2 1)—0 80
研 究 与设 计
微 型 电脑 应 用
21 0 2年第 2 8卷第 4 期
用 这 些权 值 得 到 的评 价 结 果 与 车 辆 的 实际 效益 数据 相 符 合 ,证 明层 次 分 析 法 能 够 用 于指 标 权 值 的 计 算 系统 中 ,且 效 果较 好 。
关 键 宇 : 评 价 指 标 ;权 值 ;层 次 分 析 法 ;w e 用 ; 算 法设 计 b应
中图分类号 :T 3 1 P 9
并逐步开发实现 了车辆评价指标建设及其权值计算系统。
基 金项 目: 山东 省 自然科 学 基金 资助 项 目(R 00 M0 7 Z 2 1F 3 ) 作 者 简介 :吴春 雷 (9 0) 18 一,男 ,博 士生 , 中 国石油 大 学 ,讲师 ,研 究 方 向:软 件工 程 , 网络信 息 系统 ,东 营 ,27 6 501 刚 旭 (9 0) 18 .,女 , 中国石 油大 学 ,助 理工 程师 。研究 方 向:应 用 数学 ,评 价 系统 , 东营 ,27 6 50 1 黄 卓 娅 ( 92) 1 7 . ,女 , 中国石 油 大学 ,工 程师 。研 究 方 向: 管理 科学 ,东 营 ,2 7 6 50 1
( )经 验 评 定 法 ,指 凭 借 工 作 经 验 来 设 置 权 值 的 方 法 。 1
方法【。其特点是能够把 复杂 问题 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划 分为 4 ]
相 互 联 系 的 有 序 层 析 , 之 条 理 化 ;能 够 把 专 家 对 一 定 现 实 使 的主 观 判 断和 分 析 者 的 客 观 判 断 直 接 而 有 效 地 结 合 起 来 ; 能 够 将 每 一 层 次 指 标 两 两 比较 的重 要 性 进 行 定 量 描 述 。 方 法 该 由 于 思 路 明 确 、理 论 严 谨 ,因 此 白诞 生 以来 便 在 国 内外 得 到
对象做 出多方面 、多角度 、多层次 的判 断。这要求在 建立 评 价 模 型 时 要 遵 循 简 明 易操 作 、信 息相 关 、准 确 性 、层 次性 和 集结性 原则 。本文建立 了基于模 糊综合 评判 的评 价系统模
型。
模 糊 综 合 评 判 是指 在 模 糊 的 环 境 中 , 过 考 虑 多种 因 素 通 的 影 响 , 于 一 定 的 目标 或 标 准 对 评 价 对 象 做 出综 合 评 价 的 基 ‘
基 于层次 分析 的评价权 值计算模型研 究与应用
吴春 雷 ,刚旭 ,黄卓娅
摘 要 : 价 指 标 是 综 合评 价 软 件 的基 础 , 值 反 映 了指 标 在 整体 中 价值 的 高低 和 相 对 重要 程 度 , 多指 标 综 合评 价 的 关键 。 评 权 是 提 出 了一种 基 于 模 糊 综 合评 判 的 评 价 系统 模 型 ,建 立 了基 于 层 次 分 析 的软 件 结构 和 工作 流 程 。针 对 模 型 中 的 关键 技 术 ,分 析 设 计 了指 标 体 系构 建 、判 断 矩 阵构 造 、求 特 征 根 与单 权 值 、求 组 合 权 值 等模 块 的 算 法 逻 辑 。 最后 ,开 发 实现 了 车辆 运 营 效 益 评 价 指 标 建 设 和 权 值 计 算 系 统 ,系 统 对 该 企 业 有 关 车辆 的 十 项 指 标 数 据 进 行 了运 算 处 理 ,得 到 了指 标 单 权 值 和 组 合权 值 。运
文献标志码 :A
S u ya d Ap l a i n o au t nW et t lu a in M o e s d o a y i e a c y t d n p i to fEv l a i i c l t d l c o h Ca o Ba e n An l t Hir r h c
fzyc mpee s ejd me ts rp sd S f aes u tr n rigpo es ae nA r eind T e s e c — u z o rh ni g n i po oe . ot r t c eadwokn rcs b sdo HPaed s e . h na yt h v u w r u g k e n lg sc nt cino dc tr ytm, o s u t no d me t tx c l l ino aat s c o t n n l we h, n oo i ,o su t fn ia s e r o i o s e cnt ci fu g n r ,ac a o f h rc r t o ds ge i tad r o j ma i ut c e ir a i g i
i c t rwei tc l l to yse , ndt e e f c sgo ndia o gh acu ai n s t m a h fe ti od. K e o ds y w r :Evauai n nd c t r W egh ;AH P; e p i a in; go t e i n l to I i a o ; i t W b A plc to Al r hm D sg i
价系统 。这类软件通过对 评价指标 的运算 ,能够 对被评价对 象做 出价值判断 , 使企业能够对前 一阶段的工作效果和业绩 水平做 出评价 ,同时又 能为今 后的工作计划提供 决策支持 。 评 价指标是评价软件 的基础 , 其权值 反映 了指标在整体
中价 值 的 高 低 和 相 对 的 重 要 程 度 , 它们 是 多 指 标 综 合 评 价 的 关 键 。 指 标 权 值 的计 算 有 多 种 方 法 , 常用 的有 经验 评 定 法 、 比较 加 权 法 和 层 次 分 析 法 。
本文从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系统的模型入手 , 根据模型中对
权 值 计算 的需求 特 点 , 合 一个 企 业 车辆 效益 评 价项 目的 实 际 结 背 景 ,设 计 了基 于 层 次分 析 的权 值 计算 软 件结 构 和 工作 流程 ,
规 律依次进行 单项 比较 ,就 二者的重要程度 得出结 论,给
cac a i f c m bi ton we g ,e c a e sud e l ulton o o na i i ht t r t i d,i c u n her f nci nd ago i n l di g t i u ton a l rt . nal hm Fi ly,t e I i a o nsr c on a d h nd c t r Co tu t n i
入 一 个权 值 分 配 W () FU ,就 会 输 出一 个 综 合 评 价
B= R∈ (1 W。 FV
分析表 明, 在多层次 的模糊综合评判模 型中, 要求评 价 指标体系应有系统性、全面性、多角度 、多层次 、简 明性和 导 向性等特 。而指标 的权值 是实现这些特 点的途径 ,
W eg t lu a i n S s m sd v l p d f r o a y Sv h ce b n f v l a i n T e d t f 1 d c t r b u e i l si i p t i h c lt y t i e eo e c mp n ’ e i l e e t a u t . h a ao 0 i i ao sa o t h ce s n u Ca o e o a i e o n v i t h y t m n r c s e ,a d i d c tr ’sn l ih n o i a i n we g ta e g t n Th v l ai n r s l a e n n o t e s se a d p o e s d n n i ao s i g e we g ta d c mb n o i h r o t . e e au t e u t b s d o t e o s t o e weg t c o d t e a t a e i l e e t e o d d i h o a y we 1 I r v a s h t h h s i h sa c r swi t cu l h ceb n f sr c r e t e c mp n l t e e l a e AHP m o e a eu e e h h v i n . t t d l nb s di t c n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