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功能化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催化剂应用于不对称合成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催化剂应用于不对称合成

有机化学中的手性催化剂应用于不对称合成手性催化剂是有机合成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它们能够有效地促进不对称合成反应,合成出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

手性化合物在药物、农药、香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手性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备受关注。

手性催化剂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催化反应上。

然而,随着有机合成的发展和对手性化合物需求的增加,研究者们开始寻找新的手性催化剂,并发现了许多有效的有机催化剂。

不对称合成是有机合成中的一种重要反应类型,它能够合成出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

手性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能够选择性地催化反应的一个立体异构体,从而合成出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例如,铂族金属配合物是一类常用的手性催化剂。

它们能够催化氢化、氢甲酰化、氢化醛等反应,合成出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手性醇、醛等化合物。

此外,手性有机分子也被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合成中。

例如,手性配体能够与金属形成配位键,催化不对称氢化、不对称氧化等反应,合成出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还可以拓展到不对称催化反应中。

不对称催化是一种能够合成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手段。

手性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催化反应的一个立体异构体,从而合成出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

不对称催化反应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例如,不对称氢化、不对称氧化、不对称亲核取代等反应。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还可以拓展到不对称合成中的其他领域。

例如,手性催化剂可以应用于合成手性药物。

手性药物具有高立体选择性,能够更好地与生物体相互作用,因此具有更好的药效和更低的副作用。

手性催化剂能够选择性地合成出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手性药物,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

手性催化剂的应用在有机化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能够有效地促进不对称合成反应,合成出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手性化合物。

手性化合物在药物、农药、香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曾莎莎;唐瑞仁;Artem Melman;黄可龙
【期刊名称】《化学进展》
【年(卷),期】2006(018)006
【摘要】综述了手性季铵盐、手性冠醚以及其它新型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各种不对称相转移催化反应如烷基化反应、Michael加成反应、Aldol反应、Mannich反应、氧化反应及还原反应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总页数】9页(P743-751)
【作者】曾莎莎;唐瑞仁;Artem Melman;黄可龙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3;Depart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Jerusalem 91904, Israel;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1.25;O643.3
【相关文献】
1.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及其不对称催化反应 [J], 宓爱巧;楼荣良;蒋耀忠
2.手性pybox-金属络合物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J], 钟丽琴;唐瑞仁;杨青
3.手性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J], 马磊;陈晴
4.手性螺环配体及催化剂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许聪;胡文浩
5.官能团化的手性联芳基单齿膦配体在不对称均相金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J], 赵可;洪志;张立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不对称催化反应是有机合成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它可以用来合成具有手性的化合物。

近年来,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成为有机化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目前的研究热点。

一、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原理不对称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由手性试剂参与反应,生成手性产物的化学反应。

手性催化剂是引起手性诱导的关键因素,它们可以选择性地催化一个手性基团与官能团之间的反应,从而控制产物的手性。

目前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金属配合物、酶类、有机催化剂等。

手性催化反应的实质是通过手性催化剂的选择性诱导,使得反应底物只与特定手性的活性位点发生作用,从而选择性地生成手性产物。

二、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应用1. 药物合成不对称催化反应在药物合成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由于手性分子对于药物的活性和副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制备手性药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不对称催化反应可以高效地合成手性分子,从而为药物合成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2. 化学合成不对称催化反应在有机化学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有效地构建手性中心,合成手性杂环、手性酮、手性醇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化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合成液晶材料、功能材料等。

三、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热点1. 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随着对不对称催化反应的需求不断增加,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型高效的手性催化剂。

设计和合成新型催化剂是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研究人员通过合理设计催化剂结构,调控其立体化学和反应活性,以提高反应的催化效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2. 机理研究对不对称催化反应机理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反应过程和作用机制。

通过探索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可以了解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并为优化反应条件提供理论指导。

3. 应用拓展寻找新的反应类型和应用领域是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努力开发新的催化反应体系,用于合成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手性化合物,并拓展其在药物合成、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新型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新型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Jou rna l of Ch ina Pha rm aceu t ica l U n iversity 2000 31 3 : 163 168 163 新型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Ξ 陈继俊徐明华1 倪沛洲施欣忠施耀曾2 中国药科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南京210009 江苏农用化学有限公司南京210024 2 南京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93 1 摘要合成了两个新型含1 32亚乙氧基链手性双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碘化1 82双N 2苄基2 3S 4S 23 42二羟基四氢吡咯23 62二氧辛烷PTC 和碘化 1 112双N 2苄基2 3S 4S 23 42二羟基四氢吡咯23 6 92三氧十一烷PTC 并用于12 3 42亚甲二氧苯基222丙酮的不对称烃基化反应合成了六个手性苯丙酮衍生物。

研究了在手性双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PTC 存在下二苯亚甲氨基乙酸乙酯的不对称烃基化反应合成了 5 个光学活性的Α2氨基酸。

关键词相转移催化不对称烃基化手性双季铵盐氨基酸相转移催化是近二十年来应用在有机合成的多缩乙二醇与三甲胺反应得1 32亚乙氧基链双季新技术而手性相转移催化则是不对称合成中一个铵盐用碘代多缩乙二醇与N N 2二甲基十八碳胺较新的领域1 。

由于利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可以充反应得到胶束1 32亚乙氧基链双季铵盐7 。

该类新分利用手性源且反应具有一般相转移催化快速、型相转移催化剂可催化反常R eim er 2T iem ann 反简便、后处理简单、产率高等特点因而这方面的研应。

随后我们以N 2甲基麻黄素为原料合成了新究颇引人注目。

2 手性季铵盐是进行不对称诱导的催化剂 1 32亚乙氧基链手性双季铵盐并报道了有效催化剂之一 3 已被广泛地用于不对称取在其诱导下硝基甲烷与查尔酮的M ichael 加成反代4 、环氧化5 及M ichael 加成6 等反应。

随着非应8 。

结果表明采用手性双季铵盐催化剂所取得均相有机合成的发展活性高功能多用量少的相的诱导效果比单季铵盐好。

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

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导言:不对称合成是有机合成领域中的重要分支,通过构建手性化合物(分子)来合成具有特定活性和药理学效应的化合物。

手性有机催化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已经在不对称合成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定义和分类、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定义与分类1. 手性有机催化剂定义手性有机催化剂是能够引发不对称转化的有机分子,具有手性结构,能够通过催化作用加速反应速率,并且在反应过程中保持手性不变。

2. 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分类根据功能团的不同,手性有机催化剂可以分为酸碱型、氧化还原型、配位催化型等。

酸碱型手性有机催化剂通过质子转移、亲电或核负电子云的机制实现不对称催化。

氧化还原型手性有机催化剂通过电子转移实现不对称催化。

配位催化型手性有机催化剂通过形成物种激活催化的底物。

二、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应用领域1. 不对称氢化反应不对称氢化反应是手性有机催化剂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可以将不对称亲核试剂与不对称元素试剂在氢化反应中进行底物的选择性催化还原,从而产生优选手性的产物。

2. 不对称酯化反应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酯化反应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手性有机催化剂的作用,使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具有高选择性,得到具有高催化效率和高产率的手性酯产物。

3. 不对称亲核试剂与不对称叔亲试剂反应不对称亲核试剂与不对称叔亲试剂反应是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通过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引导,亲核试剂和叔亲试剂可以进行高度对映选择性的反应,生成手性中心。

4. 不对称氧化反应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氧化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手性有机催化剂的作用,可以选择性氧化底物,产生手性醇、醛和酮等有机化合物。

三、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发展前景手性有机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仍然有许多挑战和机遇等待我们探索和发现。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拓宽应用领域,发展更高效的催化剂,优化合成方法,提高催化效率等方面。

不对称催化技术

不对称催化技术

不对称催化技术不对称催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方法,可以有效地合成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有机分子。

本文将介绍不对称催化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对称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手性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反应物的对称性的情况下合成手性化合物。

手性化合物是指具有非对称碳原子或其他手性中心的有机分子,它们在生物学、药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不对称催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更加高效、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环境友好。

不对称催化技术的核心是手性催化剂。

手性催化剂是一种具有手性结构的化合物,它可以选择性地催化反应物中的一个对映异构体,从而合成手性化合物。

手性催化剂可以通过配体和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实现对反应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手性催化剂可以通过手性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活性催化剂。

活性催化剂可以与反应物发生反应,并在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物的立体构型。

不对称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农药、天然产物和功能材料等重要化合物。

通过选择不同的手性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例如,不对称氢化、不对称酰胺合成、不对称亲核取代等。

这些反应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高效率,可以大大简化合成路线,提高产率,减少废物产生。

不对称催化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

需要考虑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合成的成本和环境影响。

其次,催化剂的寿命和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可能会失活或被污染,导致反应效果下降。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此外,不对称催化技术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以揭示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作用方式。

随着化学合成的不断发展,不对称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开发更加高效、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手性催化剂,研究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探索更加复杂的催化体系等。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不对称催化是有机合成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使得具有对称结构的底物在反应中进行不对称转化,从而得到具有手性的有机化合物。

本文将介绍不对称催化的基本原理、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不对称催化的基本原理不对称催化是利用手性催化剂介导的化学反应,使得反应生成的产物具有手性。

手性催化剂是指分子具有手性结构并且可以选择性地催化反应的物质。

不对称催化的基本原理是在反应过程中,手性催化剂与底物形成一个手性催化剂-底物复合物,通过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底物选择性发生反应。

催化剂与底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氢键、π-π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等。

二、不对称催化的应用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不对称催化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制备手性药物、农药和天然产物合成等领域。

通过不对称催化反应,可以有效地控制反应反应的立体选择性,提高反应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不对称催化的应用还可以降低反应底物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三、不对称催化的发展趋势随着有机合成领域的发展,不对称催化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和改进。

目前,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成为不对称催化的研究热点。

研究人员通过调节手性催化剂的结构和配体,设计出更加高效的手性催化剂,提高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和催化活性。

此外,开展反应底物的扩展研究,拓展不对称催化反应的适用范围也是当前不对称催化研究的方向之一。

总结: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不对称转化使得底物具有手性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制备手性药物、农药和天然产物合成等领域。

当前的研究趋势是设计和合成高效的手性催化剂,拓展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底物范围,以进一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立体选择性。

随着对不对称催化的深入研究,相信在有机合成领域将有更多新的突破和进展。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不对称催化是一种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引入手性配体,使得对称的反应转化为具有手性产物的反应。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不对称催化的原理、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一、不对称催化的原理不对称催化的原理基于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的应用。

手性配体是具有手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手性配位化合物。

这些手性配体能够通过选择性吸附、空间位阻等方式影响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从而实现对称反应的不对称性转化。

而手性催化剂则是由手性金属配合物和手性有机分子组成的复合物,能够通过催化作用使反应产生手性产物。

二、不对称催化的应用1. 不对称还原反应不对称还原反应是不对称催化中的一种重要应用。

通过引入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可以实现对不对称有机物的还原,得到具有手性的醇、胺等化合物。

这种方法在医药、农药、香料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2. 不对称氧化反应不对称氧化反应是不对称催化的另一种重要应用。

通过引入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可以使对称的氧化反应转化为不对称的氧化反应,得到手性醛、酮等化合物。

这种方法在合成有机中间体和天然产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不对称烯烃化反应不对称烯烃化反应是一种在不对称催化中较具挑战性的应用。

通过引入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可以实现对不对称烯烃化反应的控制,得到具有手性的烯醇、烯醛等化合物。

这种方法在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不对称催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合成化学的发展,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未来,不对称催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更多的手性配体和催化剂为了提高不对称催化的效率和选择性,需要开发更多的手性配体和催化剂。

这些新型配体和催化剂能够应对更广泛的反应类型,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2. 开发新的反应类型目前,大多数不对称催化反应都是针对特定的反应类型。

未来,需要发展更多新的反应类型,探索更广泛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这将有助于拓宽不对称催化的应用范围,并提供更多的合成路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功能化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本论文基于金鸡纳碱骨架合成了三类新型的双功能化相转移催化剂和部分
文献已知的催化剂,并将这些催化剂应用于β-羰基酯的不对称氟代和nitroMannich反应中去。

具体分为以下三部分内容。

(1)合成了首例以金鸡纳碱、氨基酸和反式环己二胺为手性骨架含有方酰胺的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并将这些催化剂应用于β-羰基酯的不对称氟代反应,其中,金鸡纳碱衍生的催化剂显示出了最好的催化效果,所得产物具有很高的收
率以及中等到良好的对映选择性(56-76%ee)。

控制实验证明了方酰胺部分和季铵化部分对反应取得中等到良好的对映选择性都是很重要的,表明该催化体系是双功能化催化体系。

(2)从金鸡纳碱和手性氨基醇出发合成了首例的含有多重氢键给体的季铵盐类相转移催化剂。

其中奎宁、L-苯甘氨醇组合和奎尼丁、D-苯甘氨醇组合衍生的催化剂在α-氨基砜的不对称nitro-Mannich反应中显示出非常高效的催化性能。

我们发现这两种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都给出了很广的底物范围,另外也证明了引入多重氢键可以减少金鸡纳碱假对映异构的不利影响,两种对映体都可以以很高的对映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获得(90-99%ee,13:1-99:1 dr)。

控制实验证明该催化剂中多重氢键部分和季铵化部分对反应取得高的选择性都是非常重要的,表明该催化体系是双功能化催化体系。

(3)合成了4个已知的奎宁衍生的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7个新型的含有脲基团的相转移催化剂和1个含有硫脲基团的相转移催化剂。

从2-巯基吡啶出发经
两步反应合成了吡啶-2-亚磺酰胺,从甲基取代的2-溴吡啶出发经三步反应合成
了另外四个甲基取代的吡啶-2-亚磺酰胺,从2-氯喹啉出发经三步反应合成了喹
啉-2-亚磺酰胺,使用这六个新颖的亚磺酰胺和苯乙酮先缩合后氧化合成了六个新型的酮亚胺底物。

我们分别考察了这六个底物在nitro-Mannich反应中的效果,通过控制实验条件,发现6-甲基-2-巯基吡啶衍生的酮亚胺底物为最优底物,之后对该反应进行了一系列条件的优化,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碱,浓度,温度和溶剂。

在催化剂的优化过程中发现催化剂中的脲氢键给体和季铵化部分对于反应获得高的对映选择性都是至关重要的,表明该催化体系是双功能化催化体系。

发现带有硫脲基团的催化剂和相应的带有脲基团的催化剂相比可以给出更好的催化效果,反应在-30℃下反应48 h,可以取得95%的收率和93%的ee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