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形象

妈妈的形象
妈妈的形象

妈妈的形象

我们对生活的认识就像对妈妈的认识一样,早一天明白早一天开悟早一天豁达。

关于妈妈的形象,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描述。

4岁时:“我妈妈什么都会做!”

8岁时:“我妈妈知道好多好多东西,真的好多好多!”

12岁时:“我妈妈其实不是什么都知道!”

14岁时:“我妈妈一般不懂这个!”

16岁时:“我妈?她懂什么呀!”

18岁时:“那个老太婆?她是和恐龙同一个年代出生的。”

25岁时:“我妈妈可能懂这个吧!”

35岁时:“在做决定之前,我想先听听妈妈的意见。”

45岁时:“我妈妈肯定能指点我。”

55岁时:“要是妈妈遇到我这事,她会怎么做呢?”

65岁时:“这件事我要是能和妈妈商量一下就好了!”

论《母亲》中“尼洛夫娜”的形象

论《母亲》中“尼洛夫娜”的形象 摘要:《母亲》是一部无产阶级革命的教科书,也是无产阶级文学史上第一部典范的叙事文学作品。小说的中心人物尼洛夫娜是那个时代普通革命群众觉醒的代表。通过她那曲折、艰难、漫长的生活道路,充分地展示了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逐渐成长为一个自觉的职业革命者的过程,她是一个塑造得非常经典的人物形象,她的举止让人震惊,本文将从尼洛夫娜意识的自私性和动摇性等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一形象。 关键词:母亲;尼洛夫娜;革命 引言 高尔基在长篇小说《母亲》里,以极大的革命热情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母亲形象,小说是把主要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来刻画的。《母亲》中的尼洛芙娜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在经历斗争后逐渐地成为一名革命战士。尼洛夫娜代表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她们逆来顺受,但是尼洛夫娜在儿子和革命者的教育下,逐渐卸下精神枷锁,从无知的麻木状态清醒过来,从害怕革命、支持革命从中完成了一个无产者的思想转变。她的阶级意识的觉醒,代表了整个被压迫阶级觉醒的过程。母亲的成长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她是在担心儿子的命运中融进了对儿子的自豪,也预示着尼洛芙娜成长的复杂过程,还在于她用很大气力克服自身的懦弱,特别是宗教偏见等弱点。她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觉

悟,能够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她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地下工作者。尼洛夫娜宣传革命,组织群众,深刻体会到沙皇制度下法律的虚伪,尼洛芙娜已把母爱同爱全世界受苦的人紧密结合在一起,故事的最后她在车站向人民传播真理,敌人变本加厉地对她进行压制,但是她的精神是摧不垮的,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再现了俄国无产阶级的觉醒。《母亲》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阴惨的环境,工人们在“泥泞不堪的道路”走向“牢笼般的厂房”,剥削者把工人压榨的“像废渣一样”,使人们下了工就用烧酒刺激食欲,只有在假日里能去教堂寻求精神安慰,这种景象是革命前夕沙皇统治最黑暗时期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母亲尼洛夫娜是有典型性的,罪恶的社会环境使得尼洛夫娜的丈夫不明白这是阶级压迫,却把仇恨发泄在妻子身上。 一、尼洛夫娜的觉醒。 觉醒前的母亲 1、一个“备受压迫、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普通家庭妇女的形象。早期的母亲是没有自主意识的,在屈辱的答应丈夫的求婚之后,她的一切完全依赖于丈夫,使她在丈夫的眼中不是妻子的身份,而是可以呼来唤去的畜生,连续的家庭暴力也使她痛苦不堪,变得驼背、白发、满脸皱纹,不幸的遭遇,使尼洛夫娜压榨着希望,也就变得习惯和麻木,使得她谨慎的对待一切,默认了她们作为男人附属品的合法性。高尔基在作品中揭示了政权、夫权、神权对妇女的奴役,但她的内心世界却是极其丰富的,

母亲形象在现代作品中的呈现方式解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23350211.html, 母亲形象在现代作品中的呈现方式解读 作者:席扬温左琴 来源:《语文建设》2014年第08期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问题,一直以来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难点。其难点既表现为现代文学作品话语属性之于日常生活同一性而形成的“平庸性”,也表现为审美意蕴存在方式和解读方式相比于古典或域外文学作品解读的差异性。显然,设置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的“陌生化”状态,是解决难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试图通过中国现代作家“同题作品”的并置解析,从而形成“陌生化”情景,并在此情景中呈现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魅力与多维启示性。 在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中,有很多是以母亲为描写对象的。甚至可以这样说,几乎现代每个作家都以不同的题材或体裁式样描写或塑造过母亲形象。有的以回忆录的方式写出;有的在自己某些作品中的某个人物身上把母亲的经历熔铸进去,或在某个女性身上投射自己对母亲的感情;有的则是把母亲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用真实的散文文体加以表现。比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单是以“我的母亲”为题的同题散文就有六七篇之多。这是一个过去没有多少人注意而确实值得探讨的文学现象。 在中国古代,作家笔下直接写母亲的篇章是极少的,这与中国古代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传统意识和男权文化有关。母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角色早已有之,但从中国漫长的历史来看,关于母亲的“角色意识”却长期缺失。传统的“五伦”没有母子、母女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母亲”社会文化角色的体认和子女对于母亲存在价值的认识,应当说是现代性知识的一部分。这种意识的觉醒与普遍化,可以看作是与中国自晚清以后开始的日益深入的现代化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时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认识的基础,我们可以说,在文学艺术领域有意把母亲作为审美的描写对象,与上述这种意识的觉醒大有关系,甚至是直接的关系。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代作家笔下会出现集中而浓情地描写母亲形象的文学现象了。 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视野和理解,结合具体的作家作品,认为现代作家以母亲为对象的散文创作呈现出一些比较明显的共性特征:歌颂性的情感取向;价值生发的道德领域和家庭生活范畴;母性与女性的双重视点的交叉;回忆性的叙述(多是在母亲离世后所写,有选择、想象、生发、升华等);经典作品的作者,都有着“寡母抚孤”的生活经历;作品格调全部定位于严肃、严正,绝少幽默、游戏或其他的闲逸笔墨。 胡适、老舍、丰子恺三位作家的同题散文作品《我的母亲》,鲜明地体现了上文所述的“共性特征”。这些同题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写法的差异——在对象同一的情形下,具体表现为内容的选择和表现方式的斟酌。从这些差异性的细节思考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许多东西,比如:如何提炼生活?如何使写出来的东西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如何把创作者的感情通过描写对象的具体言行展示表达出来?如何做到让母亲既是活生生的“这一个”形象,又具有超越性意味,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符号和价值财富?

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

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大学语 文论文 中学教材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分析——以苏教版为例 ○朱颖 一、古代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的特点 古代文学作品在中学教材中并不多,但当中的母亲形象却值得分析。(一)恪守礼法、爱女可敬的母亲 《长亭送别》中的老夫人是一个独特存在的人物,她恪守礼法,渴望通过联姻的方式重振相国家声。首先,老夫人作为一家之长,集名、利、权于一身,必然担负着比平常妇人更多的责任和道义,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其次,老夫人作为崔莺莺的母亲,肩负着抚养女儿并为其找个好归宿的重任,她对女儿的关心、慈爱在一开始就展现了出来,她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她深受着封建思想的影响不愿意与世俗礼教抗争,可是虽然不愿意,但是当她发现女儿和张生木已成舟的事实,她就立刻考虑科举及第的变通办法。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冲突,但她考虑一切的出发点都是自己女儿的幸福和家族的利益。因此,老夫人唯一不变的就是她那颗深沉的爱女之心。 (二)思想腐朽、封建保守的母亲 在封建大家庭中,长辈们的思想似乎更为保守,《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王夫人是贾府里真正的当权派,是“封建人物”的代表,她始终都维护着封建制度,以保证封建大家庭的长期存在,获得权力斗争的胜利。贾母疼爱孙辈,爱好享受,思想上也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在黛玉初见贾母的时候,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了什么书,贾母回答:“读的什么书,不过认得几个字,不是睁

眼的瞎子罢了。”[1]这里可以看出这位封建的老太太的观点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们都是恪守封建礼教的母亲。 二、近代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的特点 在选取的二十余篇课文中,近代文学作品中国外的只有一篇。描写的是一位庸俗自私、爱慕虚荣的母亲。 《我的叔叔于勒》选取的是国外的一篇文章,写于一八八三年,相当于中国的近代社会时期。这篇作品最大的成功就是塑造了菲利普夫妇这一对深刻的城市小市民的典型。菲利普夫人是被资产阶级的精神毒害了的人,她自私、贪婪、拜金、爱慕虚荣、冷酷,面对丈夫装绅士的邀请她和孩子吃牡蛎,她用“我怕伤胃”的借口来掩饰,用“别把男孩子惯坏了”的理由来拒绝,这一切的原因只是因为她心疼钱,怕吃牡蛎花钱,但是同时还要做出一副“我们能够吃得起”的样子,既维护了自己的面子,同时也省了钱。莫泊桑通过细节入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么一个庸俗、爱慕虚荣的小市民形象,读罢令人忍俊不禁。 三、现代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的特点 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学运动和文学革命,其中的母亲形象也各有特点。 (一)深受压迫,身世悲惨的母亲 鲁迅的小说多控诉封建制度对人们的迫害,尤其是对女性的迫害。《祝福》中的祥林嫂原本是一个善良、温顺、勤劳的劳动妇女形象,最后却沦为了乞丐,凄惨地死去。在等级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是最低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她们,她们依附着男性生活。祥林嫂短暂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她生命的高潮就在她生了儿子后,然而短暂的幸福过后,丈夫死了,儿子又被狼叼

《为奴隶的母亲》塑造母亲形象的特点

《为奴隶的母亲》塑造母亲形象的特点 [摘要]本文从“创造典型环境”,“以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行动描写”和“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这三个方面谈了柔石在《为奴隶的母亲》中塑造母亲形象的特点。描写了她为生活所迫,被丈夫典卖给了三十里外的一个秀才地主作为生儿育子的工具的悲惨生活,深刻地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剥削制度是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根源.对当时的封建社会统治阶级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关键词]典型环境;语言行动;心理描写 柔石在《为奴隶的母亲》中,以十分朴实简练的笔调塑造了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社会底层的.既是母亲又是奴隶的一个受苦妇女的形象。作者描写了她为生活所迫,被丈夫典卖给三十里外的一个秀才地主作为生儿育子的工具的悲惨生活,深刻地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剥削制度是劳动人民痛苦不幸的根源。“为奴隶的母亲”这一形象对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提出了强烈的控诉。下面谈谈其塑造形象的特点。 1创造典型环境.塑造母亲形象 “为奴隶的母亲”之所以鲜明动人,在现代文学人物面廊里赫然入目,就是因为作者给主人公创造了一个典型环境。“母亲”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里。她的丈夫是一个皮贩兼短雇工。“穷的结果”使他得了“黄疽病”,没钱医治,“连小锅子也都卖去了”。可是王狼天天追债,他想死,纵身一跳却落在潭边的小树下,再也没有力气继续跳了。在媒婆的说就下,为了生活,迫于生活,迫于无奈,答应了以一百元钱将妻子典卖三年给三十里外的一个秀才地主作为生儿育子的工具。这就奠定了“母亲”这一形象所处的典型环境.在这三年里,她被迫离开了亲生的孩子春宝.屈辱地生活在地主家里。孩子病重,她连回家看望的权利也没有。她生下了一个男孩后,又被踢回原来的家,再次受到和亲生孩子秋宝分离的精神折磨。更为悲惨的是.等待着他的仍然是绝望无援的黑暗生活,是更深更大的痛苦。小说就是把“母亲”放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中去塑造的,这就决定了.“母亲”这一典型人物的典型意义,她不仅受到残酷的经济剥削.还遭到超经济的精神摧残,春宝娘的悲剧愤怒地控诉了旧制度的残酷和野蛮。 2以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行动描写来塑造“母亲”形象 例如,在她将离开的前一晚,她手里抱着春宝,将她的头贴在他的头发上。她向她的孩子低声叫: “春宝、宝宝!” “妈妈”,孩子含着奶头答。 “妈妈明天要去了……”

母亲的高贵在灵魂——浅析《我与地坛》的母亲形象

母亲的高贵在灵魂——浅析《我与地坛》的母亲形象 徐昌才 吴主金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读史铁生,我有一种背脊发冷,心头发热的感觉,我敬重身残志坚、发奋有为的史铁生,更钦佩朴实沉勇、聪慧、坚忍的伟大母亲。《我与地坛》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母爱的光辉,犹如冬天的太阳,穿透阴霾破空而来,照亮你人生的希望;《我与地坛》字里行间充斥着一种思想的力量,犹如黎明的颂歌,扫荡黑暗,欢呼光明,激活你沉睡的梦想。母亲,作为一个真实存在的生命个体,以她的苦难和智慧,以她的刚强和至爱,为史铁生,也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悲壮而辉煌的生命之歌! (一)、沉默而坚实的人生大爱。我相信这种说法,平平淡淡才是真,于无声处有大爱。读《我与地坛》,对母亲的感知和理解又一次印证了我的想法。史铁生以凝练、沉重

的笔触冷峻而平缓地向我们描述了艰难苦患中的母子深情,平实朴素的文字,司空见惯的素材,渗透了作家的心血,凝结着母亲的深情,读着读着,我分明感受到了有一颗心在跳动,有一股热血在沸腾,有一份激情在燃烧。那些送往迎来的深情凝望,那些将心比心的深切理解,那些焦灼不安的徘徊顾虑,一个姿态,一副表情,一份感受,我都不能忘记。 “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史铁生不会修饰,也无须修饰,他看见什么就写什么,他感受到了什么就表达什么,他被什么情境感动了就如实地抒写这份感动。我愿意把这些文字看成是一尊母亲的雕像,简单而沉默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焦灼而炽热的心。母亲站在小院里,却沉浸在看不见我的世界中,专注而深情,思念而焦虑。她想送我却又不能送我,她只能用这种方式,用站立不动的姿势,用一如既往的凝眸,用深藏不露的牵挂送我,送我到我想去也只能去的地坛,可我,纵然想走,又哪能走得出母亲的目光呢?纵然想飞,又哪能飞得出母亲的心空?史铁生告诉我们,母亲的目光是一双长长的手,牵扯着我走向未来。

现代文学中母亲形象的转换

现代文学中母亲形象的转换 一、充满诗化情感或理想型的母亲形象 鲁迅在他的作品《补天》中塑造了一个美丽明亮、崇高伟大而有充满活力的母亲形象。理想型母亲了表达了五四"时期,受新思想的冲击,人们有了很大程度的觉醒,因此对理想母亲有了热切盼望和呼唤。母亲是中国人心目中完美人性的象惲,慈母形象,母女深情的书写爱的光辉,更是人类于无助、彷徨时得以寄托的安全感和依靠的力量。 在郁达夫的笔下,以表现母爱拯救人类苦难的思想,也频频出现了美好的母亲形象,即把母亲形象进行神化和理想化的书写。他所书写的《血泪》中的游子,由于饥饿不支晕倒在江边时,在脑海中浮现的是母亲的形象:当时我睡在母亲怀里&&把一块米糕塞在我的口里,我闭上眼睛,把那块糕咬嚼了几口。在这里,作家只言片语就表达了母亲温暖而慈祥的形象在困顿时的精神支柱作用,即便饥饿,那种感觉也能够使心灵得到宁静和温馨,并诗意地存在着。 而五四女作家大力歌颂的母亲,更接近现实。如石评梅在创作《母亲》时,就表达了她在佳节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为了你,我才眷恋着故乡,母爱是我永久依凭的柱梁。从现实层面上来说,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女子们,当她们内心深处感到现实的艰难困顿时,母亲始终是她们诗化情感中永远的童话王国。 二、被深深损害的奴隶母亲形象 在20世纪20年代,随着乡土文学的出现,面对奴隶型的母亲,使人们将关注的眼光投向现实人生,在当时的黑暗封建意识毒害下,中国的母亲在现实中所处的悲惨痈苦境地。这一时间,作家们开始追求对母亲真实处境,即奴隶地位的叙述。真实地演绎了旧社会底层母亲不仅要忍受极大物质贫困,还要忍受精神和情感上摧残,表达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苦难母亲形象。但即便是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母亲们的身上仍闪耀着伟大的母性光辉,不管她们如何卑微、愚昧、麻木,但母亲们爱孩子。面对孩子,母亲们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甚至可以牺牲自我,并在她们卑微生命中依然充满了母性关怀。下面通过几个方面探讨来表现这些为奴隶的母亲形象 (一)被漠视的母爱 中国有句老话,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它真切地说明了孩子与母亲在身体和心理上的紧密,说出了儿女对于母亲的重要性。如果她们失去子女就如同没有了自己的灵魂,会带给她们巨大的伤害和打击。如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柔石笔下的《为奴隶的母亲》中的春宝娘,再到艾青笔下《大堰河一我的保姆》的大堰河等。这些中国现代文学的作家真实再现了被伤害了的母亲凄惨悲凉的生存境况。如在鲁迅笔下,书写了祥林嫂的儿子被狼吃掉,儿子的死却使她本就悲惨的命运完全走到尽头,但对于她的痛苦,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麻木不仁的人们却熟视无睹。又如柔石塑造的春宝娘,爱秋宝甚至超过爱春宝,但却无法拥有爱的资格,她只是被典来的用于生育工具和奴隶,面对春宝娘的女儿被自己的爸爸资死,她却无能为力,母爱和母性的被漠视、亵渎和毁灭,这对母亲来说简直是人格的撕裂。 (二)思索母亲悲剧性命运 苦难母亲生活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中国社会来说,黑暗混乱,内战、日寇人侵,使中国人民饱经风霜,他们的生活由于内忧外患的而非常贫困。虽然五四运动大力提倡民主平等,而当时那种现实情况下,人们深受封建意识的毒害,内心深处还没有觉醒,大都处于麻木不仁状态。特别是作为农村妇女,更是这种环境下的最大的牺牲者和受害者。作为母亲的女性虽然拥有姓氏和名字,但出嫁后却都要依傍丈夫’始终处于依附男性的附属地位。如在萧红的《桥》中所进行的叙述:黄良是她男人的名字’从她做了乳娘那天起’不知是谁把‘黄良’的末尾加上个‘子’字,就算她的名字。而在柔石书写的《为奴隶的母亲》小说的母亲形象,一直以她这个字眼出现,读者的形象,故事中

母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_亦舒笔下母亲形象分析

中 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2010.10 odern chinese 土地庙捐了门槛,就以为可在祭祀时“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了,谁知四婶见了她还是大声说:“你放着罢,祥林嫂!”语气中显然比先前更加严厉和不满。结果,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猛然发现,自己的命运丝毫也没改变。从“讪讪的缩了手”写到“受了炮烙似的缩手”,从“疑惑的走开”写到“失神的站着”,作者藉助细节强化,揭示卑怯人生的社会根源:祥林嫂的不幸也许更多的不是直接来自自身的遭遇,也不是直接来自上层统治阶级的压迫,而是来自鲁四老爷、四婶、柳妈这样一些封建卫道士和伪善者。作者欲告诉人们,祥林嫂生活在这些人中间,其处境是多么可悲。尤其像鲁四老爷、四婶、柳妈这样的伪善者,更易将祥林嫂推向苦难的深渊。看来,妇女解放问题并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将套在脖子上的精神枷锁解开就万事大吉,难的是不易铲除制造精神枷锁的环境和土壤。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短篇小说创作是很善于运用强化艺术技巧的。只要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不幸遭遇和 悲惨命运,他总是将一个深刻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感知觉和思维力集中于某个方面,哪怕是小小的细节也不断重复强调, 以引起人们对其笔下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事实也表明,强化思维不仅是鲁迅小说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而且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技巧。这种技巧在他那里,既能深刻的刻画人物,巧妙的表达创作倾向,又能拓展读者的感受空间,提高读者的鉴赏力。其短篇小说享有“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4] 的美称,恐怕与此不无关系。 注释: [1]鲁迅:“文学的修养,决不能使人变成木石,所以文人还是人,既然还是人,他心里就仍然有是非,有爱憎;但又因为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鲁迅全集》卷六265页)鲁迅的创作正具有这一强烈的主体意识。[2]这里只以《祝福》为例,其实鲁迅的其它小说如《孔乙己》、《风波》、《长明灯》、《示众》等也是很好的实例。[3]高尔纯:《短篇小说结构理论与技巧》,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3页。 [4]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张木荣 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518060) 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对母亲形象的刻画林林总总,各具特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等对母亲形象的经典描写,在民众心中树立起了符合父权文化传统要求的母亲形象的楷模。然而母性神话在20世纪40年代最具有女性意识,同时又由游离于大众话语之外的张爱玲开始解构。其笔下的母亲一洗超凡脱俗的神圣光圈,从云端直坠凡尘。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突出表现了母亲的虚伪、自私、异化和扭曲,把母亲看作恶魔的化身,塑造了一个曹七巧式的恶母形象。这两种极端引起更多作家对母亲形象进行反思和探讨,当代女作家池莉笔下的母亲形象,身上既闪耀着神圣的母性光辉,同时又折射着无法掩饰的缺憾和局限,她们是日常生活中立体而真实的母亲。而香港女性主义作家亦舒也对母亲 和母爱进行了探究,其作品中呈现了一批个性鲜明、反差明显的母亲,可谓对母亲形象进行了一番颠覆和重构。 以书写都市女性小说见长的亦舒,在发掘和关注女性真实的愿望、需要和才能的同时,塑造了一大批聪慧美丽又独立洒脱的新女性。然而作为女性角色一种的母亲,在亦舒的大部分作品中是被陌生化和边缘化的人物,着笔不多,但自私寡情、面目可憎的特征却非常鲜明:《人淡如菊》中乔的妈妈,乔形容她“母亲之泼辣,真是惊人”,《绝对是个梦》中女主人公程真的母亲啰嗦保守,母女感情一直不算太好。《玫瑰的故事》中母亲三十八岁生下黄玫瑰,非但没有中年得女的喜悦反而视女儿为负担,用母亲的话说“是我自寻烦恼”,她发起牢骚,“四十岁还生孩子,现在女儿不像女儿,孙儿不像孙儿”“怎么会生你这种女儿”“一点教养 ——亦舒笔下母亲形象分析 母亲形象的颠覆与重构 ○林 琼 摘 要:女性主义作家亦舒从女儿身份的视角,对母亲形象进行了批判和颠覆,刻画了许多自私虚伪、责任感缺失的母亲形象。随着作者叙述立场的变化,亦舒又对母亲形象进行了重构,转而塑造一些开明、宽容、平等的母亲形象。母亲形象的嬗变显示了亦舒对母亲形象和母女关系的深入探究。关键词:母亲形象 亦舒 颠覆 重构

母亲的形象

看绿窗晓梦写的她的母亲,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我的母亲,而闪现在我眼前的母亲形象竟然是和我平常印象中的母亲完全不同的。那是母亲唯一一次让我体面,让我自豪的形象。只可惜那次形象在我的一生中就像昙花一现,从此消失地无影无踪。 印象中的母亲总是忙碌的,忍辱负重的。 母亲个儿不太高,人有点黑,鼻梁洼处还散布着星星雀点。母亲的活是干不完的,一天三晌在生产队劳作。从一踏进家门,根本来不及喘口气,一家老小七口要等着饭吃,更催她的是圈里的猪在叫,甚至饿极了跳墙出来,撞开伙房的门,吃上半筐红薯。家里的鸡便也乘机进房,上案掀碗,把厨房搞得一塌糊涂。晚上收拾完锅灶就开始纺线、拐线、织布、纳鞋底、缝补衣服,等等、等等。但母亲年轻利落,家里收拾的还算整齐干净。 母亲是个干活的能手,在生产队摘棉花是论斤记工分,她是最快的。但队里的高工分、轻闲的活一般是轮不到她。印象中她从来没有当过劳动模范,她干活是踏实的,只是她的表现不够积极。家里总有缠手的活她能早走出来吗?她最爱开会,这样就可以纳完一个鞋底或是缝好一双鞋,也许小弟弟的鞋早已开帮了等着穿。田地干活中间休息,她总是先急急地要撅两把草,回去好打发家里的猪和羊,还要抓紧纳两针鞋底。 那时候,她就整天想着干活。她没有穿得整整褶褶赶过集,没有牵过正是小鸟般依人的女儿看过家戏,就连村里放电影也从没空瞭上一眼。她顾不上串门,甚至到邻居家借个东西都是指派我们兄妹几个,有的只是别人到我家串门或求她捏花馍、或剪窗花,裁衣服,或教土布花式。印象中,我们家的晚饭,总是天黑了才能吃上,而此时,总有邻居家的五爷五奶或隔壁大妈或坐在炕沿或院台上,就着我们的粗馍淡饭打发着时光。 有一次,同巷的王二婶要她捏过新年小孩爱戴的莲花馍,她急了,就派年仅八、九岁的我去应付。隔壁的贾大妈要在我家的缝纫机上缝个裤边,忙不过来的母亲又派我上场。干这些我好像很有灵性,只有这时候才能看到母亲的一丝自豪。更多的时候,我遭到的是母亲的不满和埋怨。母亲常常说我笨,不识数,意思就是不懂事。因为我不会织布,不会纺线,不会主动做饭,不会考虑她的忙和劳累,只知道玩、看闲书。 母亲如此忙,是因为母亲自己肩上的责任。 我有个小叔,大我八岁。奶奶在我三岁时去世,照顾小叔和爷爷的任务就理所当然落在父母的身上。那时父母年轻,对待小叔就像对待我们兄妹一般,甚至上外婆家也要带上。可转眼间,小叔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农村孩子结婚早,订婚更早,小叔的婚姻使刚进入而立之年的妈妈过早地担当了长辈的责任。就因为没有了奶奶,女方提的条件也就比别人家苛刻。 小叔结婚的新房要盖,结婚的新被褥要靠母亲一个人纺织、缝做,家里还有大小七口人的吃穿要靠母亲一个人,何况我们兄妹三个正是费衣淘神的年纪。那时侯一个人的劳动工只

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提纲)

张爱玲笔下的母亲形象 引言:简要概括张爱玲以及她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她成长、生活的背景和其作品所具有的独特个性。“母亲”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歌颂性形象,但张爱玲小说中母亲的形象有多种面貌并且大多是冷漠的负面形象。对其作品中塑造的母亲人物形象进行分类概括,进一步分析可知,这种对母亲形象的颠覆,源于张爱玲独特的成长经历,反映了她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思考。 一、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类型 在张爱玲笔下所呈现的女性是悲剧的,是无主张的,异化的。苍凉而复苍白,安命而又怨命的女性悲剧,在张爱玲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艺术表现。然而,在这些作为悲剧的女性中,母亲这一形象奴化变态且面目皆非似乎更让人感到凉入骨髓。现把她们分为三大类型:1、金钱扭曲灵魂而泯灭亲情的母亲2、病态的母亲。3、传统世俗的母亲 (一)被金钱扭曲灵魂而泯灭亲情的母亲 1、《十八春》中的顾太太眼睁睁地看着二女儿近乎完美的爱情和婚姻将要被无情地断送,却在金钱的诱惑下心安理得地走开了,独自留下曼桢在那呼天抢地。 2、《花凋》里的郑夫人为了守住自己的私房钱而不肯给女儿治病,眼睁睁地看着女儿“一寸一寸地死去”而无动于衷。 3、《琉璃瓦》中欲借女儿攀上豪门的姚太太、《封锁》中为获富贵姻亲而培育女儿的吴翠远之母都是在亲情与金钱之中选择了金钱。 4、小结 (二)病态的母亲 1、《金锁记》中的曹七巧由于长期在婆家遭受人格上的侮辱、情感上的挫折和情欲上的压抑,人性严重扭曲,变得乖戾、暴躁、刻毒、歇斯底里。当一双儿女长大成人后,她的变态心理,愈发不可收拾。 2、《沉香屑第一炉香》中养母性质的梁太太真的不在乎葛薇龙的遭遇感受。她不把薇龙当成亲人,反而视之为手中的一名棋子、一项财产、一副工具,好让她能不断吸引更多有钱有权势的男人,以维持她纸醉金迷的生活。 3、《沉香屑第二炉香》中的蜜秋儿太太畸形家教导致女儿靡丽笙、素西斯视正常的性行为为兽行,结果逼死了两个女儿的丈夫。她不但毁了子女的人性,也毁了子女的幸福生活。 4、小结 (三)传统世俗的母亲 1、《十八春》中的许世钧之母、吴翠芝之母都是因为门第观念而按自己意愿安排子女的婚姻,丝毫不理会这两个人之间有没有感情,会不会幸福。 2、《五四遗事》中主人公的三位娇妻之母都是支持结婚反对离婚的女性,即使把女儿嫁给一个多妻主义者也要女儿从一而终。 3、《倾城之恋》中,女主角白流苏受到兄嫂的刺激后到母亲床前呜咽,希翼母亲替她做主,白老太太只是“一味地避重就轻”,让白流苏回婆家做寡妇,过继个儿子,为死去的丈夫守节。 4、小结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1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摘要]:“母亲”这个形象在世人心目中向来联想到的便是爱心、圣洁,是为儿女遮风挡雨的港湾。然而在张爱玲的笔下我们却能看到另一类有悖常理的母亲形象。母亲走下了神坛,完全被世俗化、异化了。让人噩梦连连的母爱充斥在她的小说当中,成为女性扭曲人性的进一步表现,丧失美好的最后底线。本文通过剖析张爱玲作品中母亲们的形象,深刻揭示了40年代的中国女性在男权主义的压迫下所形成的封建愚昧、金钱至上、人格变态的生存状态。并且对这些母亲形象的根源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张爱玲母亲形象异化 张爱玲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文坛走红的奇女子。她的小说,多是写“在急遽变动的以男权为中心的中国社会里,中国女性的地位与自位之道。”[1] 但她笔下的形象“所给人的感觉仍旧是对生命对人性的苍凉。”[2] 就连一直被视为人类最高尚、最无私的母爱,也被她描写得千疮百孔。在张爱玲笔下的苍凉世界中,母亲的形象黯淡无光,甚至被扭曲、异化,母爱所表现出来的只有虚无、飘渺。她通过对人生独到的观察,对人性深刻的解剖,对心理的深层分析,以颠倒的姿态塑写了一系列的母亲形象。 在她的作品中,那些本该有着温柔善良的传统母性们在生活的丑恶中,变成了一个个无情的贪婪者。一直被视为人类最高尚、最无私的母爱也被作者犀利的笔端无情的撕裂。不谈爱情的女性成为人母之后,一反母亲形象圣洁、美好的传统,受到调侃和亵渎。她们虽不乏对儿女得疼爱,但绝非神圣、纯洁,而是或糊涂、或自私、或卑琐、或病态,或兼而有之,后者往往淹没了前者。母亲和儿女的关系不再是温情脉脉的小夜曲,母亲在儿女心目中拥有的不在是单纯的尊敬和爱戴,更多的充斥着无可名状的隔膜,甚至仇恨。 “任何艺术创作,都不是简单艺术技巧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对社会、人生的揭示与表现”,[3]作者正是从人生和社会的最阴暗的一面对这些母性形象深刻揭露,透视出人类的本原状态,才使得人类对真爱的渴望、对幸福的执着得以遮蔽的显现;才使得作者的内在蕴藉在情感冲突中找到了释放和外泄的渠道;才使的作者自身的生命悲剧意识得以展现。 一、作品中母亲形象特征性的概括 1、庸俗的母亲――母亲在夫权制度下成了封建礼教的“执法者”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母亲的基本职能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和操持家务。中国人对母亲的敬重,也源于此。但是对母亲的尊重这种代代相传、根深蒂固的习俗,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母亲的价值评判上,而且也形成了“贤妻良母”这样一个古典的审美文化范畴,也因而铸就了一批又一批遵从“孝、道、礼、义”的“贤妻良母”形象。所以,囿于家庭生活的女性只能是失去经济自主权、为了夫权制度的利益服务的一个群体。 这样一类母亲是张爱玲小说中塑造得最多的。她们都是过着凡俗人生的“良家妇女”,是传统型的母亲。像许太太认为“一家有一家的难处”(《心经》);潘

浅谈琦君笔下的母亲形象

浅谈琦君笔下的母亲形象 摘要:琦君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家,被誉为台湾的冰心。她以其饱含深挚淳朴感情的笔触抒写了对母亲眷恋,及母爱对其产生的多方面的影响。从真、善、美的视角叙写了母亲贤妻良母,虔诚,善良的典型农村妇女形象。在琦君看来,母亲是女儿心灵的港湾,是传统美德的典范。琦君关于母爱的散文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价值。 关键词:琦君散文;母亲形象;母爱 琦君是台湾的散文名家,被誉为台湾的冰心。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创作了大量回忆和追索往事的散文作品。她的散文多半是写童年趣事、母女深情、同伴友谊,风格清新隽永,温婉简约,犹如乡村空气中所散发的缕缕幽香,在平淡中含蕴至理,在朴实中见出秀美,散文创作达到很高的成就。在她所有的散文作品中,写得最好最感人的文章几乎都是写她的母亲。母亲是她文学创作的之基,是源源不断的泉水。 母爱,是人类最深刻的人生体验之一。琦君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真理,就是爱”(《圣诞夜》〉。作家白先勇在为琦君小说《橘子红了》所作的序言中曾这样写道,“琦君塑造成的母亲意象是一位旧社会相当典型的贤妻良母。充满母心、佛心”。[1]琦君在塑造母亲这一意象时,并不像一边的写人状物散文一样。一般一篇文章写一个人物,但她借鉴《史记》写法——互见法,对人物描写不是一篇完成,而是通过许多篇章,一篇一两个重点,将许多重点串联起来后,人物形象鲜活地跃然纸上,多侧面、多角度的对母亲进行了淋漓尽致的书写。 一、琦君笔下母亲的现实原型 琦君与她笔下的母亲有着特殊的关系,在《永世有情人》的序言中,琦君透露道:“数十年来,我笔下的母亲,其实是对我有天高地厚之爱的伯母。我一岁丧父,四岁丧母,生母于奄奄一息中把哥哥和我这两个苦命的孤儿托付给伯母,是伯母含辛茹苦抚育我们兄妹长大的……。”[2]琦君和她文中的母亲虽不是亲母女,却胜似亲母女。在很多的散文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母亲对琦君无微不至的照顾呵护,对琦君深沉浓郁的爱。母爱对琦君而言是一片辽阔的星空,闪烁着永不熄灭的星光。她笔下的母爱展现了母亲对子女的呵护、关怀和教育:有写写母亲对女儿既严格又温润的教育方式(《母亲母亲》);有写母亲对女儿的慈爱(《毛衣》);也有写母亲在衣食住行等曰常生活中教育白己(《毛衣》);在〈〈虎爪》中写母亲不放

谈谈月牙中我和母亲的形象

谈谈月牙中我和母亲的形象 母亲形象 从作家自身的生命悲感出发去想象卖淫女性的生存困境,作家对笔下人物必然是同情压倒审视。《月牙儿》中的母亲由贫困而堕入风尘。人物兼叙述者“我”对母亲的行为有许多议论、抒情。这起了阐释母亲生活性质的作用。如,“我”一方面觉得恨妈妈,另一方面又觉得“妈妈是可原谅的。她得顾我们俩的嘴。”又如,“我”想,“妈妈的心是狠的,可是钱更狠。”“我”的这些心理活动,尽管也含着暗娼母亲给女儿带来羞辱的判断,但其价值取向最终仍是指向对母亲的谅解,指向对人生悲感的抒发。抒发人生悲感,不仅没有回避反而恰恰是有赖于暗娼这一职业的道德困境而显得更为深切。但是,文本对母亲形象的直接描绘,却并没有着意凸显母亲的暗娼身份。直接描写母亲暗娼形象的只有“她还打扮着,还爱戴花;……她不落泪,反倒好笑;……好几次,我下学来,看她在门口立着”这些相当节制的句子。暗娼的“戴花”、“笑”、“立”与平常妇女的戴花、笑、立有何不同,作者并不加任何贬义性的修饰语进行详细描述。可以看出,隐含作者的用意是交代清楚人物母亲作暗娼这件事就够了,并不想对之进行惟妙惟肖的描摹、刻划。作者着意要刻划的母亲形象是背“我”上坟、在月下洗臭袜子、在墙边拉风箱的沧桑形象。 妈妈整天地给人家洗衣裳。……有时月牙儿已经上来,她还哼哧哼哧地洗。 妈妈的手起了层鳞,叫她搓搓背顶解痒痒了。……她的手是洗粗了的。她瘦,被臭袜子熏的常不吃饭。 顺着墙坐着妈妈,身儿一仰一弯地拉风箱呢。……我看不清她的脸,只看到她的头发在额上披散着点。 “哼哧哼哧”、“一仰一弯”的细致描摹,再加上关于手、关于头发的细节描写,这个母亲是辛劳的母亲。显然这个形象中凸现出的母亲特质,更接近中国文化传统中那任劳任怨、朴素坚韧的慈母原型,而淡化了这个母亲其实是无法承担洗臭袜子工作的有点娇弱、有点好逸恶劳的特质,也淡化了这个母亲为了给自己找归宿就扔下女儿不管的自顾自特质。 饶有兴味的是,作家老舍自己的母亲是一个在苦难中自强不息的女性。她在寡居的艰辛中靠洗衣、缝补把儿女抚养大。 14作者欣赏自己母亲的自强不息,欣赏自己母亲的责任心,但也没有以自己的母亲为尺度,对《月牙儿》中对苦难低头、自顾自的人物母亲进行批判。作者在文本中对人物母亲的一切均取宽恕的态度,而把贫穷、苦难作为穷人放弃自己人生操守、人生责任的充足理由。这里,对苦难的悲悯压倒了作家在《柳家大院》等文本中所表现出的人性反思尺度;作家把自我的苦难意识投注在人物身上,使得其抒发自我生命悲感的冲动压倒了其反思人性的智性。 现实生活中的老舍从母亲身上继承了“软而硬的个性” 15,虽然“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讲究,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何以“孤高”而自尊的老舍在写作的时候,会对人物不承担人生的缺点视而不见呢?归根结底还是作家抒发自我生命悲感的冲动压倒了一切。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月牙儿》正是老舍面对自我内心而不是他承担社会使命的作品。抒写内心悲感的激情使得他顾不上审视人性,但“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的原则又不能完全突破,那么便只能在感性上转移母亲的形象内涵,着意凸显其辛劳、朴素特质,而淡化其风尘味。《月牙儿》以苦难宽囿穷人的精神缺陷,再次显出老舍不同于鲁迅的一面。鲁迅“哀其不幸”的时候,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人性弱点的洞察、审视。 “我”的精神优越感

论池莉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论池莉小说中的母亲形象 摘要: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歌颂母亲和颂扬母爱一直是恒久不变的主题。池莉以亲历的人生体验和生活感受为基础,直面世俗世界的现实人生塑造了多位立体真实具有典型性的母亲形象。本文将池莉小说中的母亲形象分为三种类型,即粗俗卑微的母亲、权力异化下的母亲、独立坚韧的母亲。这些形象并非如一些文学评论中简单的分为慈母和恶母,而是对传统母亲形象的解构和颠覆,使母性意识的表现领域得以拓宽,母亲形象也更加血肉丰满,使读者感到耳目一新。池莉以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思想意识刻画的这些鲜活生动的母亲形象是近期作家重写的成果,她们耳目一新的亮相,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是文学史的重要收获。 关键词:池莉;母亲形象;母性意识;人生体验 The mother images of Chi Li’s novel Abstract:At all times and all over the world, it has always been a constant theme to eulogize mother love in literature works. Confronting the realistic life of the secular world, Chi Li had made many stereoscopic, real and typical image of mother with her own life experience as basis. In this article, mother images in Chi Li’s novel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vulgar and menial mother, independent and tenacious mother and mother suffered from power alienation. Such division served as a deconstruction and subversion of the traditional images of mother: virtuous ones or atrocious ones as some literary criticism divided. It broadens the expression field of the maternal consciousness and riches the flesh and blood of mother’s image, so the readers feel refreshing. The vivid image of mother portrayed by Chi Li who combined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ideology is the result of authors to re-write recently. Their refreshing appearance provides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literature and is important achievement in literature. Key words: Chi Li; image of mother; maternal consciousness; life experience

史记中母亲形象比较分析

《史记》中散发光芒的母亲形象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文学史上享有重要的声誉,被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总共的一百三十篇中,刻画的人物众多、形象各异。《史记》以男性刻画为主,褒贬不一,有的刚强自立,有的趋炎附势;有的坚韧不拔,有的软弱无能;有的忍辱负重,有的苟且偷生......《史记》可谓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但是遗憾的是,由于时代和作者本人的局限,《史记》中对女性形象的着墨并不多,特别是“母亲”这一形象而言,描写得更是零星,除《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有大量的专门描写外,大多都零散地出现于诸篇之中。虽然她们总以背景和衬托的方式出现,或许地位卑微,或许依附男人,或许穷困劳顿,但是她们并没有淹没在男人的世界中,或者智慧仁爱,或者贤明高义,或者刚烈卓见。可以说,男人具备的才能在她们身上有,男人不具备的品质在她们身上也能看到。通过这些母亲的故事,我们看到的不是呆板的塑像,而是活跃在各自“历史舞台”上有血有肉、形象丰满的人。司马迁在《史记》中尽管对这样一些母亲只是记录她们的事迹而不记名字,但是,读后却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司马迁对母亲形象的描绘虽少,但都突出了人物的个性心理、性格特征和精神力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去司马迁专门为吕后所作的传外,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母亲形象分为四类来研究分析。 一、智慧型母亲 智慧是中国母亲的典型特征,虽然她们没能留下姓名,有的也只有只言片语,但是其中流露出来的智慧是许多男子都比不上的。其中最典型的有赵括、陈婴和张汤的母亲。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父亲是赵国名将赵奢。赵括自幼在家庭和父亲的影响下熟读兵书、能言善辩,养成了狂妄自大的性格,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赵孝成王六年,赵括被任命为赵国大将军,率军攻打秦国。赵括的母亲是一个深明大义、智慧满怀的人,她很明白在理论与经验,善辩与实战之间,后者更为重要。赵母深知在实战中儿子远不如丈夫;在为人处事上,儿子更没有丈夫的宽广胸怀与礼贤下士。所以在赵括出兵前,她大胆向赵王陈述了赵括的独断专行与自私自利,请求撤回赵括率军的任命。这么做一则是为了国家着想,避免兵败国衰;二则为了保全儿子的性命。她直言不讳、立场坚定。但君王御令不容更改,赵母只能请求:“王终遣之,即如有不称,妾得无随坐乎?”显然,被迫无奈的赵母是满含着绝望和无助送儿子出征的。战争结果如赵母所料,赵括引兵出击被秦军包围,最终惨败。虽然赵括的母亲最终没因儿子的惨败而被株连,但是这位母亲终将是最无奈、最悲痛的人,她的先见之明虽然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却没有保住儿子的性命。但是,与赵括的母亲相比,赵王用人不当,并且不听劝谏,他的一意孤行的决策最终换来了国家沉痛的代价。赵括的狂傲自大导致了他身死名裂的悲惨局面,却从另一方面显示了赵母实事求是的可贵智慧。 目光敏锐的还有陈婴的母亲。《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陈婴原是东阳县令手下的普通令史,凭着诚信谨慎的作风,在当地树立起良好的口碑。秦末农民起义后,东阳县也受到感染,受压迫的人们聚众杀死县令,老实厚道的陈婴受到拥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