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篇一: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xx

本研究主要成员:王振耀、尚晓援、高华俊、徐佳、曹意文、朱照

报告主要执笔人:尚晓援

本报告系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共同对中国儿童福利政策的系统跟进与评估,并于20xx年度“儿童福利活动周”正式发布。本报告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特此致谢!我们非常欢迎来自您的任何形式的评论和建议。与本报告有关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cw@https://www.360docs.net/doc/728961439.html,)。

20xx年,中国gdp实现397983亿元,较20xx年增长10.3%,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突破4000美元,中等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稳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自1998年以来其首次超过城市,国家财政收入、外汇储备、粮食产量和工业生产值等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快速

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儿童福利事业在良好的经济形势下迎来了新的进展与突破,20xx年中国第一项儿童福利津贴制度正式确立,标志着我国在儿童福利理念和认识上的重要转变,政府第一次面向全体孤儿承担起养育的主要经济责任,对民生方面的重视和投入进一步增加。中国儿童福利服务至此开始了在四大方面的重要转型,主要表现在:儿童福利的理念转变、服务对象范围扩大、服务项目增加和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转型。本报告分别以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儿童养育和照料、儿童医疗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儿童教育福利、儿童保护以及非政府儿童福利组织参

与等七大方面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中央与地方层面的政策与实践举措,对20xx年度中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总体形势

进行分析与判断。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在取得进展与突破的同时,仍然面临三大挑战:第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失衡与长期存在的贫富差距,青少年人口比重降低与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环境与资源限制对粗放式发展模式的终结,共同构成了我国未来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的宏观挑战。从积累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中国构建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从儿童福利开始。第二,中国在残疾儿童康复就学、儿童学前教育,以及儿童保护和安全等方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制度安排;加之,社会提供儿童福利服务的机构发展不足,政府缺乏对儿童发

展性及其家庭的支持,已成为当前儿童福利的重要缺口,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第三,中国与儿童福利相关的政策法规,尽管涵盖范围较为广泛,但相对分散,未能形成全国统一、自成体系、目标明确的国家儿童福利系统,缺乏完备的国家儿童福利系统所应当包括的:独立的儿童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完善统一的立法以及专门的儿童福利预算等。如何突破体制缺陷,是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儿童福利体系的巨大挑战。鉴于儿童多方面发展需要对社会福利体系提出的要求,以及中国已迈入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事实,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儿童福利制度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20xx正值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大力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将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未来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形势紧迫、任务繁重,应当立即从儿童福利观念、

儿童福利规划设计及其支持保障体系的构建着手:儿童福利观念方面,倡导政府儿童福利理念的转变,强调政府主导角色的发挥,首先为困境儿童承担起提供福利服务的责任;将把儿童福利视为“单纯支出”的观念转变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投资”,并予以高度重视;解决所有儿童基本生活保

障的基础之上,必须树立“全面实现儿童权利”的决心与魄力。儿童福利规划设计方面,中国应当立足于“十二五”规划,20xx年立即从儿童大病、残疾和学前教育入手,优先构

建三大儿童福利制度,即:全国普及的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残疾儿童福利津贴制度以及儿童学前教育津贴制度。尽快使我国儿童优先受益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时期的阶段性成果。儿童福利支持保障体系方面,严格将儿童福利制度的确立与实施,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为福利项目落实提供经费保障;从构建专业化的儿童福利工作人才队伍和儿童友好型的设施设备着手,启动儿童福利软硬件配套体系建设;在整合当前儿童福利相关政策、健全服务体系的基础之上,继续推进中国儿童福利的立法建设,保障儿童福利的提供有法可依;努力设立专门的国家儿童福利局,对全国儿童福利事业进行统一管理,为各项政策的落实提供行政支持,加速推进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进步与挑战 (1)

进展与突破 (2)

面临的挑战 (6)

第二部分中国的儿童、弱势儿童及其福利状况 (11)

儿童基本生活保障 (14)

儿童养育与照料 (16)

儿童医疗保障 (18)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23)

儿童教育福利 (26)

儿童保护 (30)

非政府儿童福利组织参与 (34)

第三部分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推进与构建 (37)

重塑儿童福利观念,全面促进儿童福利体系的转型..........38立足规划,优先从儿童大病、残疾和学前教育着手儿童福利体系设

计................................................. ..39尽快构建儿童福利的支持保障体

系.................................................

..41

附录一中国儿童福利大事记

(20xx) (44)

附录二中国部分省市孤儿基本生活津贴实施标准 (52)

附录三中国主要经济与民生指标 (53)

1

第一部分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进步与挑战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xx

2

20xx年,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儿童福利元年”。20xx 年11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出台,标志着国家对孤儿基本生活的保障真正从(福利)院内扩大到院外,从以实物救助为主转向以现金救助为主。在西方福利国家发展的历史上,院内福利向院外福利的扩展,是现代意义上社会福利制度的标志。此(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后,中国政府部门在儿童福利方面进行制度建设的努力以及公民

社会对儿童福利问题的关注都在持续跟进。20xx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于弱势儿童群体的议案提案数量刷新记录。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

展在“十二五”期间必将大大提速。当然,乐观的预期并不能代替艰苦的工作。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国儿童福利制度,仍然面临着来自各个层面的挑战,考验着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国社会福利学界的理念、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的能力。

一、进展与突破

(一)从孤儿保障开始,儿童福利政策取得重大突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xx〕53号)于20xx年11月出台,国家第一次直接通过现金补贴的形式为福利机构内外的孤儿提供制度性保障,标志着中国在儿童福利政策方面的重大突破,也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于儿童福利的观念和认识发生重要转变。从福利理念上看,这反映出儿童生活保障不再仅仅是家庭和扩展家庭的责任,国家同样有责任和能力接替扩展家庭,为失去父母养育的儿童提供生活保障。也就是说,当核心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有效的生活保障时,国家将接替家庭的责任,为这些儿童提供有保障的

篇二:简析中美儿童福利制度比较与发展

简析中美儿童福利制度比较与发展

摘要:儿童福利是国家社会福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社会福利在儿童这个特殊群体中的体现。在目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儿童福利问题尤显突出,关注并

探讨我国的儿童福利问题在当前的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20xx年被称为是中国“儿童的福利元年”,20xx年两会期间也出现了不少关于弱势儿童群体的提案,但是中国儿童独立制度依旧存在缺陷。本文首先对中国和美国的儿童福利制度现状进行描述,然后探究中美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趋势,最后分析美国儿童福利制度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以推动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良性发展。关键词:儿童福利、福利制度、中美制度

儿童福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西方工业化国家大多有儿童资助的传统,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儿童福利制度,儿童福利已成为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5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指出:“凡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发展与正常生活为目的的各种努力、事业及制度等均称之为儿童福利。”广义儿童福利是指由国家和社会机构为全体儿童的普遍需求所提供的资金与服务;狭义儿童福利则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如孤儿、残障儿童、贫困儿童等,提供的各种支持、保护和补偿性服务。目前中美两国的儿童福利政策都趋向于狭义儿童福利。

一、中美儿童福利制度之现状

(一)美国儿童福利制度现状

在美国人的意识里,儿童是既是弱势群体也是国家未来

的希望。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说:“美国年轻一代的

命运决定了美国的命运”。当今美国儿童福利制度形式多样,非常完善,充分考虑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需求。

1、收入保障。aFdc——抚养未成年孩子的家庭援助计划,该计划是对有孩子家庭的重要收入补贴项目,旨在帮助“父母一方丧失劳动能力、死亡、长期离家出走或失业家庭”里的孩子。该计划由联邦健康与人文服务部和各州的人文服务局共同管理。eitc——所得税信贷,是为有孩子的低收入的家庭提供的现金资助,不包括失业或无业者,单身和无孩者亦不在补助之列;食品券项目是联邦政府的食品补助项目,其目的是保证贫困者能获得基本的食物需要。

2、医疗保障。医疗援助计划是美国为穷人提供的最大

医疗保险计划,该计划主要是针对符合“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援助计划(aFdc)”或“补充收人保障(ssi)”的人群,该

计划并非专门针对儿童,但仍在贫困儿童医疗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基础教育。美国政府对儿童的基础教育投入非常大。美国的公立幼儿园是最大的政府投

资项目,其功能主要是为儿童做学前准备。此外,美国还有一种专为贫困家庭孩子设立的幼儿园,教育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的知识和技巧。

(二)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现状

一个国家儿童福利制度的完善可从儿童的健康状况、受教育状况和生存环境状况三方面来考察。

1、儿童健康状况

根据《20xx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xx年,我国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存活率都有大幅度上升;同时报告显示,自2000年以来,儿童疫苗的接种率都保持在很高水平。而根据《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显示,我国儿童中重

度营养不良患病率稳步下降,母乳喂养率在稳步攀升。

2、儿童受教育状况

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在不断受到人们重视,并促成幼儿园、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数量的增加。

3、儿童的生存环境

近年来,城市绿地面积增加,污水排放得到妥善处理,

为儿童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存环境。同时,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场所的免费开放,为儿童的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4、我国儿童福利政策

我国当前的儿童福利政策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看: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b.由国务院出台和相关部委颁发的各项行政法规,如《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残疾人教育条例》

儿童福利政策与措施的探讨

儿童福利政策与措施的探讨 孙 莹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100089) [摘 要] 儿童福利是全世界都十分关注和重视的问题,随着经济、政治及观念的变迁,尤其是家庭和儿童地位的提升, 各国政府也开始积极介入儿童福利事业,并承担了儿童福利政策制定这一重要责任。作者在文中从讨论政府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承担开始,阐述了儿童福利政策的基本内涵及其制定原则,总结归纳了我国现行的儿童福利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发展的走向。 [关键词] 儿童福利;社会政策;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C91317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5136(2002)04-0006-05 An Exploration of Children Welfare Policy and Measure S UN Y ing (China ’s Y outh P olitics C ollege ,Beijing 100089) Abstract : The question of children welfare has aroused a w orldwide concern and attention.Along with the change in economics ,politics and concepts and especially with the rising status of family and children ,the g overnment of every country is actively inv olved in the cause of children welfare and shoulders the responsibility of formulating policy of children welfar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 overnment ’s shoul 2der ,expound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policy and its formulation principle ,sums up the current polices implemented in our coutr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a trend of the policy developing of children welfare in our country.K ey w ords : children welfare ;s ocial policy ;trend of development [收稿日期] 2002-11-15 [作者简介] 孙莹(1964-),女,江苏淮阴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副教授,社会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政策。 儿童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从第一次世界大战 后,各项的国际儿童权力典章,都强调儿童的基本权利和特殊儿童的保护。从各国的经验看,儿童福利发展的早期都是以“问题取向”为主,针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如贫困失依的儿童、受疟儿童、行为偏差或情绪困扰的儿童、残疾儿童等,实施救助、保护、矫正、辅导或养护等措施,以后才逐渐发展为今天的以“发展取向”为主,关怀的对象扩展为一般儿童健康生活所需要的服务,包括福利措施、卫生保健、幼儿园教育及司法保护等领域。在我国儿童福利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处于特殊困境下的儿童”问题,包括残疾儿童、孤儿、弃婴和流浪儿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家庭、社会结构与功能内涵的变化,我国也开始关注贫困儿童、受疟儿童、行为偏差或情绪困扰的儿童。而本文的重点主要是从社会福利政策与措施的角度探讨儿童 福利政策的发展方向。 一、政府对儿童福利事业的承担 儿童是社会中明显的弱势群体,是需要通过有组织的以及特定的处置方法来面对的社会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儿童福利工作。例如美国设有专门的失依儿童家庭补助,并将其列入公共救助的项目之一;美国的政府行政体制设置中,中央有“儿童发展局”负责统一规划和领导,州政府有“儿童与家庭福利科”负责执行和实施。此外,儿童福利服务项目多元化,以满足各类儿童的不同需要。在英国由于社会保险是以全民为对象,儿童因为家长的投保而获得适当的保障;英国儿童福利服务及现金给付项目繁多,涉及的法案及条例繁杂,其最大特色是以全体儿童为对象,且免费提供妇幼保健、营养午餐及幼儿教育,另外英国 第4期(总第18期) 2002年12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sha S ocial w ork college V ol 14(Sum N o 118) Dec 12002

论中国儿童福利制度选择

论中国儿童福利制度选择 摘要:儿童福利制度的完善与否,是一个国家成熟与否的标志,也是衡量一国福利制度完善与否的重要指标,更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途径。儿童福利问题,是民生问题的重要方面,我国作为一个“儿童大国”,解决好儿童福利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欧美各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儿童福利制度的考察、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构建有我国特色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儿童福利制度——公益监护制度。 Abstract: The child welfare system is perfect or not, is a national symbol of immature welfare system, and the measure of one perfect or not, is an important index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social justice. Child welfare problem,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abstemious, China as a "child" n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hild welfare, people's livelihood of key issue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Taiwa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hild welfare system, analyze, and with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our country of characteristics, suitable for China national children's welfare system, and the public welfare guardianship system. 关键词:儿童、福利制度、公益监护 所谓儿童福利,是指在国家和政府的干预下,通过政策规划,保护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化体系。 我国是一个“儿童大国”,儿童绝对数量是欧洲和美国儿童数量的总和。

儿童福利存在问题及对策

儿童福利存在问题及对策

2009年第2期?精彩推荐: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作者:仇雨临郝佳| 最后更新:2009-7-12 【摘要】本文首先从政策体系、组织机构和儿童发展指标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儿童福利的现状,然后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对我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儿童;儿童福利;政策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福利状况的好坏是衡量一国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种新老儿童问题日益严峻,如孤残儿童和流浪儿童等困境儿童的相关问题。如何解决孤残流浪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进而推进我国儿童福利的整体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描述 儿童福利的概念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内容复杂。本文试图从儿童福利政策、儿童福利组织机构、儿童发展的相关指标三个维度,对我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做一个总结和描述。 1.儿童福利政策体系概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了许多儿童福利政策,大致可以分为4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上述法律虽然不是专门为儿童制定的,但其中都包含了儿童福利的相应条款。在第一层次的立法中,还包括一些以儿童为对象专项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 第二个层次是由国务院出台和相关部委颁发的各项行政法规,涉及到儿童养育、救济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其中属于国务院制定的有:《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以民政部为代表的部委制定的有:《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 整理后 答案 文档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答案 1.教育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是( C )。 A.国家强制力 B.教育行为准则 C.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D.教育活动规范 2.教育法律规范由(A )保证实施。 A.国家强制力 B.行政管理措施 C.人们的守法意识 D.社会的良好风气 3.教育法律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真正的尊重平等、真正有利于发挥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明了教育法律具有( D )。 A.权利的主动性 B.内容的单一性 C.对象的特定性 D.人文性 4.教育政策的权威性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它的(B )。 A.稳定性 B.实用性 C.系统性 D.目的性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义务是由宪法第(A )条规定的。 A.四十六 B.四十九 C.八十九 D.七十 6.我国教育基本法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7.我国重要的且数量很大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渊源是(B)。 A.宪法 B.教育法律 C.教育行政法规 D.地方性规章 8.违反教育法最主要的法律责任是(B )。 A.违法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民事法律责任 D..刑事法律责任 9.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行为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有( B )。 A.侵占、破坏幼儿园场地、房屋和设备 B.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 C.侮辱、殴打幼儿、教师 D.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10.教育法规的特点是(ABCDE ) A.遵循教育自身特有的规律与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相结合 B.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结合 C.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D.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E.立法自主与择优借鉴相结合 11.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的区别是(ABE ) A.制定主体不同 B.执行方式不同 C.稳定性不同 D.功能不同 E.效力等级不同 12.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ABCDE )。 A.宪法 B.教育法律 C.教育行政法规 D.地方性教育法规 E.教育行政规章 13.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有(CDE )。 A.教育法 B.教育行政法规 C.义务教育法 D.职业教育法 E.高等教育法 14.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方式有(BCE ) A.违法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民事法律责任 D.犯罪法律责任 E.刑事法律责任 15.下列哪些是行政处罚的方式(ACDE )。 A.警告 B.记过 C.通报批评 D.罚款 E.没收 16.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ABCDE )。 A.停止侵害 B.返还财产 C.恢复原状 D.赔偿损失 E.支付违约金

2019全国留守儿童统计数据

《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8月底,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从区域分布看,四川农村留守儿童规模最大,为76.5万,其次为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和贵州,以上7省农村留守儿童总人数为484.4万,占全国总数的69.5%。从监护情况看,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照料,其余的4%是由其他亲友照料。 截至2018年底,31个省份全部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政策规定和保障措施。2018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启用,31个省份全部完成农村留守儿童信息采集及数据录入工作。 据《报告》统计,2017年度纳入孤儿、特困人员供养、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范围的困境儿童数总计775.7万名。在儿童生活保障方面,去年15省份提高孤儿津贴标准,其中,江苏、吉林两省集中供养孤儿津贴标准增长率最高,江苏集中养育孤儿津贴标准提高到1978元/人月,较2017年增长36%;吉林集中养育孤儿津贴标准提高到不低于1300元/人月,增长34%。辽宁、安徽两省社会散居孤儿津贴标准增长率最高,辽宁社会散居孤儿津贴提高到1200元/人月,较2017年增长50%,安徽社会散居孤儿津贴提高到900元/人月,增长50%。 此外,天津、内蒙古等14个省份已经界定为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发放孤儿津贴。从津贴标准来看,天津、北京和上海的补贴金额在全国领先,天津为2420元,北京和上海均为1800元。江西、湖南、

四川、青海和新疆保障标准较低。其他省份补贴介于500元-1400元之间。 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增至18.29万所占比68.57% 在儿童教育方面,《报告》显示国内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入园难”问题得到缓解。2018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1.7%。2018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26.67万所,比上年增长4.6%,创历史新高。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8.29万所,比上年增长11.14%,普惠性幼儿园占全国幼儿园的比重为68.57%。据统计,去年全国幼儿园共有专任教师258.14万人,比上年增长6.14%。 残疾儿童受教育权也得到了更好保障。根据《报告》,2018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152所,比上年增长2.1%。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66.59万人,比上年增长15.05%。2018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5.87万人,比上年增长4.78%。特殊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基本实现30万人口以上的县独立设置一所特殊教育学校。 基层儿童社会服务体系已基本实现全覆盖。2016年国务院第36号文件《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中提出,村(居)民委员会要设立由村(居)民委员会委员、大学生村官或者专业社会工作者等担(兼)任儿童主任。《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儿童主任共计61.53万人,已经基本覆盖全国所有村和社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陆士桢认为,近十年中国儿童福利保障飞速发展,在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下,“儿童福利进入了历史上

学前教育政策和法规总答案解析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一、不定项选择题? 1.教育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是(C.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2.教育法律规范由(?A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教育法律必须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真正的尊重平等、真正有利于发挥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明了教育法律具有(D.人文性)。? 4.教育政策的权威性表现在实践中就是它的(?B.实用性???)。?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义务是由宪法第(?A四十六???)条规定的。? 6.我国教育基本法是(??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7.我国重要的且数量很大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渊源是(??B教育法律)。?8.违反教育法最主要的法律责任是(?B行政法律责任??)。? 9.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行为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有(??B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10.教育法规的特点是(??A.遵循教育自身特有的规律与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相结合? 11.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的区别是(ABE?)A.制定主体不同??B.执行方式不同E.效力等级不同?12.目前,我国涉及教育法律、法规渊源的规范性文件主要有(ABCDE??)。A.宪法B.教育法律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教育法规?E.教育行政规章? 13.下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有(?CDE)。C.义务教育法?D.职业教育法E.高等教育法?14.承担教育法律责任的方式有(BCE?)B.行政法律责任C.民事法律责任E.刑事法律责任?15.下列哪些是行政处罚的方式(ACDE?)。A.警告C.通报批评D.罚款E.没收?16.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ABCDE????)。A.停止侵害B.返还财产C.恢复原状??D.赔偿损失E.支付违约金? 17.教育法律责任的归责要件有(BCDE)B.有损害事实C.损害的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D.行为人有过错E。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8.学前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是(ABDE????)。?A.系统性B.目的性C.灵活性D.稳定性?? 19.专门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的相关理念、细则、标准作全面阐述的一部法规是,B.《幼儿园工作规程》?20.宋庆龄于(??A.1949年7月)创办了中国福利会幼儿园。? 21.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学前教育是依据(??B.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方针发展幼儿园。? 22.为了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2003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的(?D.《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学前教育的方针。???? 23.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学安全管理的法规性文件《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的施行时间是(D.?2006年9月1日?24.学前教育法规的特点有(ABCDE????)。A.规范性B.强制性C.目的性D.稳定性E.独特性?25.学前教育法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DE)。A.保障作用 B.指引作用D.评价作用E.激励作用? 1.标明中国幼儿教育的研究进入科学化、系统化与中国化发展阶段的课题研究的主持人有 A.冯晓霞 B.刘占兰 C.向宗萍 D.陈帼眉 E.郑名?2.幼儿园安全管理方针的内容是(B.积极预防?C.依法管理?D.社会管理?E.各负其责?3.我国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是培养(A.完整儿童?????????? ?4.体现幼儿园开展活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的原则是(C.保教结合?5.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核心要求是(??D??)。D.全面和谐发展? 6.在幼儿教育中,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C.?社会环境??? 7.幼儿园设计的每一项活动都必须是幼儿的(A?)。A.主动活动???? 8.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B??B.游戏)。?

中国儿童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儿童产业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中国儿童产业儿童乐园相关知识儿童娱乐未来趋势儿童乐园淡季营销方案 篇一:中国儿童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核心内容提要 市场规模(Market Size) 市场规模(Market Size),即市场容量,本报告里,指的是目标产品或行业的整体规模,通常用产值、产量、消费量、消费额等指标来体现市场规模。千讯咨询对市场规模的研究,不仅要对过去五年的市场规模进行调研摸底,同时还要对未来五年行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分析,市场规模大小可能直接决定企业对新产品设计开发的投资规模;此外,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长速度,能够充分反应行业的成长性,如果一个产品或行业处在高速成长期,是非常值得企业关注和投资的。本报告的第三章对儿童带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同比增速有非常详细数据和文字描述。 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是指被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构成成份,本报告主要从三个角度来研究消费结构,即:产品结构、用户结构、区域结构。1、产品结构,主要研究各类细分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情况,以及细分产品或服务的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2、用户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给哪些用户群体了,以及各类用户群体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3、区域结构,主要研究产品或服务都销售到哪些重点地区了,以及某些重点区域市场的消费规模在整个市场规模中的占比。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企业更为精准的把握目标客户和细分市场,从而调整产品结构,更好地服务客户和应对市场竞争。 市场份额(Market shares)

市场份额,又称市场占有率,指一个企业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市场同类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市场份额是企业判断自身市场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无数大中型企业讨论和制定市场战略的重要依据。对市场份额的研究,又分为总体市场市场份额和目标市场市场份额,本报告以中国市场为研究对象,中国市场即为总体市场,而某些特定的省、市则为目标市场。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 市场集中度(Market Concentration Rate)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经常使用的集中度计量指标有:行业集中率(CRn)、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ndex,缩写:HHI,以下简称赫希曼指数)、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逆指数和熵指数等,其中集中率(CRn)与赫希曼指数(HHI )两个指标被经常运用在反垄断经济分析之中。本报告对市场集中度的研究采用的计量指标是行业集中率(CRn),CRn指该行业的指定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例如,CR4是指该行业四家最大的企业的市场份额之和。CRn的值越大,表明该行业的垄断程度越高,大多数客户都集中到有数的几家企业去了。 千讯咨询 -《中国儿童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第 1页 中国儿童带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交付时间】3-8个工作日,特殊要求另行约定 【报告定价】专业版,5500.00(共16章,原价,6500.00) 资深版,6800.00(共21章,原价,8500.00) 【发布机构】千讯咨询 【报告格式】PDF版,WORD版,纸介版(限一份) 【售后服务】一年,目录范围之内,免费提供内容补充,数据更新等服务。

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稿

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共筑中国梦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儿童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将来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儿童福利事业也逐渐提上了议事的日程,而且在近些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关于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现状 据有关统计至2013年末,我国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共有22329万人1,是世界儿童总数最多的国家。由于儿童所处地位特殊,长久以来我国从事儿童问题研究的阵容强大,研究范围广泛,而且成果累累。但是,关于特殊儿童社会福利领域的研究几乎还处于空白。特殊儿童是指孤儿、聋哑、智力低下和肢体残障等儿童,他们在生理或精神上存在不同的缺陷,但他们和普通儿童一样都是祖国独特的瑰宝。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要让特殊儿童和其他的正常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幸福的成长。根据2006年全国残疾人的抽样调查,中国残疾儿童为504.3万人,占总残障人口的 6.08%,城镇的残疾儿童占19.20%,农村则占到80.80%2。儿童是社会的弱者,这些数量庞大的特殊儿童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中更为脆弱的弱者,他们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更多关注和照顾。2010年被称之为儿童福利元年,在这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并建立孤儿国家保障的制度旨在切实保障孤儿的权益,与此同时部分特殊儿童也被纳入低保、五保、优抚对象,这些说明国家对特殊儿童越来越重视。 但是,总体上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水平偏低,保障范围较小。由于我国社会福利总体发展缓慢,这也影响到特殊儿童社会福利的发展,而且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其发展。 二、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供需矛盾明显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总数及工作人员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以下方面的不足: 1.我国儿童福利机构供需矛盾突出 首先,我国儿童福利机构的数量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表明,我国社会福利院单位从2009年1611家增长到2012年1719家,三年间共增加108家。其中儿童福利机构从303家增长到463家,共增加160家。社会福利院的职工总数仅为4.2万人,儿童福利机构的职工为1.1万人3。虽然每年我国儿童福 ①国家统计局https://www.360docs.net/doc/728961439.html,/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hgnd&m ②国家统计局https://www.360docs.net/doc/728961439.html,/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hgnd&m ③国家统计局https://www.360docs.net/doc/728961439.html,/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 名词解释。 1. 教育法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分)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称。(2分) 2. 幼儿园事故 入园儿童在幼儿园期间(2分)和幼儿园组织幼儿离园集体活动而处于幼儿园管理范围内,所发生的人身伤害事故。(2分) 3. 幼儿园的任务 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分),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2分)。 4、幼儿园的法律地位 作为实施保育教育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2分),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2分)。 5、园长负责制 园长负责制是以园长责任和职权为主要内容的园内管理体制之一(2分),其具体内涵包括上级领导、园长负责、党支部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参与四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组成部分。(2分)、幼儿园的基本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保育教育标准,保证保育教育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幼儿监护人了解幼儿发展状况提供便利;遵照国家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依法接受监督。 2、教师申诉制度 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1分),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2分)、请求处理的制度(1分)。 3、园长负责制 是以园长责任和职权为主要内容的园内管理体制之一(2分),包括上级领导、园长负责、党支部政治核心和教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四个相互联又互有区别的组成部分(2分)。 4、教育法的体系 是指教育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根据法学原理(2分),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一个相互协调、完整统一的整体,即教育法的法律体系(2分) 5、教育法律责任 即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实施了违反教育法的相关行为(2分)而必须承担的否定型的法律后果(2分)。 简答题(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1、简述教育法的内涵。 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活动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1)从本体是一种行为规则或称行为规范;(1分) (2)教育法从来源上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1分) (3)教育法从运行上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1分) (4)教育法从调整范围来说是调整教育活动的行为规则;(1分) (5)教育法从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意志在教育方面的体现:(1分) 2、简述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别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篇一: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xx 本研究主要成员:王振耀、尚晓援、高华俊、徐佳、曹意文、朱照 南 报告主要执笔人:尚晓援 本报告系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共同对中国儿童福利政策的系统跟进与评估,并于20xx年度“儿童福利活动周”正式发布。本报告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特此致谢!我们非常欢迎来自您的任何形式的评论和建议。与本报告有关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cw@https://www.360docs.net/doc/728961439.html,)。 20xx年,中国gdp实现397983亿元,较20xx年增长10.3%,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突破4000美元,中等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稳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自1998年以来其首次超过城市,国家财政收入、外汇储备、粮食产量和工业生产值等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快速

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儿童福利事业在良好的经济形势下迎来了新的进展与突破,20xx年中国第一项儿童福利津贴制度正式确立,标志着我国在儿童福利理念和认识上的重要转变,政府第一次面向全体孤儿承担起养育的主要经济责任,对民生方面的重视和投入进一步增加。中国儿童福利服务至此开始了在四大方面的重要转型,主要表现在:儿童福利的理念转变、服务对象范围扩大、服务项目增加和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转型。本报告分别以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儿童养育和照料、儿童医疗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儿童教育福利、儿童保护以及非政府儿童福利组织参 与等七大方面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中央与地方层面的政策与实践举措,对20xx年度中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总体形势 进行分析与判断。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在取得进展与突破的同时,仍然面临三大挑战:第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失衡与长期存在的贫富差距,青少年人口比重降低与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环境与资源限制对粗放式发展模式的终结,共同构成了我国未来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的宏观挑战。从积累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中国构建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从儿童福利开始。第二,中国在残疾儿童康复就学、儿童学前教育,以及儿童保护和安全等方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制度安排;加之,社会提供儿童福利服务的机构发展不足,政府缺乏对儿童发

2020留守儿童政策

2020留守儿童政策 未满16岁儿童不得单独居住 综合新华社电经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 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 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意见》提出,要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一是依法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对外出务工父母履行监护职责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加强家庭监护监督指导的具体措施,要求不得 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 二是落实县、乡镇人民政府和村(居)民委员会职责,明确县级人民政府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责任,要求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和村(居)民委员会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加强对家庭监 护的监督、指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 三是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明确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教育、心理健康、生活照顾、安全管理等方 面的职责任务。 四是要求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发挥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关爱服务。 五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专业 服务;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

《意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建立健全了包括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环节在内的救助保护机制,规定了强制 报告情形,确定了强制报告主体和受理主体,细化了应急处置措施,明确了评估帮扶主体,强化了监护干预措施。 《意见》按照标本兼治的思路,提出了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的长远目标,强化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保障措施。 要求各省(区、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农村 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国务院将适时专项督查《意见》 执行情况。 现状——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的35.1% 《意见》对“留守儿童”给出了明确定义: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 年人。 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流动 家庭与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农村留守儿童占农村全部儿童 的35.1%,比例最高的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尚晓援表示,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主要在心理方面处于劣势。在外打工的父母 会给留守儿童物质上的补偿,但在教育、监护方面存在缺失。 “对留守儿童来说,‘父母与子女’构成的核心家庭纽带变得松弛,孩子对父母的亲情相对淡漠,”尚晓援说,这将影响到留守儿 童今后对自己孩子的培养方式,这一群体未来的核心家庭也会更容 易解体,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大。 目标——到2020年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 《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 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

蒙古国儿童福利制度研究

·2013·2· 则,合理分配资源。 注释: ①资料来源:曲学利.中国残疾人辅助技术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P279~P280.②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http://www.ipss.go.jp/ss-cost/j/kyuhuhi-h21/4/h2.html. ③资料来源: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http://www.ipss.go.jp/ss-cost/j/kyuhuhi-h21/4/h2.html . 参考文献: [1][日]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日本社会保障统计 年报》, 2009年版.[2]马斌.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学习与借鉴.1996,(1) .[3]吕学静.日本社会保障制度[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4.[4]汤小泉.日本康复事业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8) .[5]姚建红.日本康复事业现状、主要特点及对我国康复事业的启迪[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2,(4) .作者简介: 温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 一、蒙古国社会保障制度 蒙古国在改革开放前存在着一个广泛的社会保障系统,包括价格补贴,慷慨的养老金福利和家庭津贴,全民免费医疗和教育等社会福利。蒙古现行的社会福利制度由以下元素构成:一是国家社会福利机构,包括社会福利和服务中心, 9个区的乌兰巴托和21省的社会福利工作人员工作在340镇。二是国家和盟级养老院, 面向老人,残疾人和孤儿。目前, 在蒙古超过720人员受聘于各级社会福利界。养老保险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福利计划。它提供了每月的现金优惠,参加工人已退休或成为残疾人,参与的工人已经死亡的人的幸存者。工人必须贡献不低于20年,才有资格为完整的退休福利。通常情况下,男人必须是60岁获得利益,而女性从55岁开始可以得到好处。1999年通过的立法提 供了一种新的计算退休金方法,每个工人的退休福利供款的金额有兴趣在该职工的个人账户积累。截止到目前为止,14000名雇主,545900人(其中83500是志愿者)支付了保险费用。 社会福利服务,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有两个基本方向,社会福利和社会弱势群体的护理服务。有5个有关社会福利的退休金和保健服务在蒙古。 这些都是新修订的,并于1998年蒙古议会通过,1999年1月1日生效。 二、蒙古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历程 在实行儿童福利制度以来,蒙古国政府不断为自己国家的福利制度进行补充和修改,使其保证适合于经济发展的要求, 适应于社会进步的需求,以及要适用于国家的实际情况。 蒙古国儿童福利制度研究 阿特日其木格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市201620)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尤其是家庭和儿童地位的提高,各国政府开始积极参与儿童福 利政策这一重要责任的承担。孤儿和残疾儿童是社会中最脆弱、最困难的群体,他们失去了父母,没有家属,是社会福利和 社会救助工作的重点对象。儿童福利制度的发展,首先要考虑的是孤儿和残疾儿童的福利制度安排。目前的儿童福利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探索和创新儿童福利制度已成为社会保障的主要议题之一。本文对蒙古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发展趋势,希望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蒙古国;儿童福利;研究 中图分类号:C914文献标识码: A国外借鉴 73··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3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3 摘要 2012年,随着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和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中国儿童福利事业 在政府的积极响应和民间公益的快速推动下,迎来了从制度反思到政策进步、 从巩固困境儿童福利向普惠型儿童福利迈进的新时期。 回顾总结2012年以来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服务的轨迹,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儿童福利津贴向普惠型发展,中央财政安排孤儿基 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24.3亿元,惠及全国61.6万孤儿,并逐步向事实无人抚 养等困境儿童延伸;普惠型的专项补贴制度进一步深化,27个省市落实启动学 前教育资助制度,农村义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成680个国家试点地区的实施 工作;一系列儿童权利受侵害的事件引发儿童福利制度反思并推动政策进步, 促成了幼儿园师资规范、校车安全、收养制度等领域政府的积极行动和有效回应;政府购买服务推动儿童公益专业化发展,2012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儿童 类服务项目102个,项目资金5700万元。 作为一个拥有3亿18岁以下少年儿童的国家,中国正在实施新的面向未来十年的儿童发展纲要,致力于让全体儿童享受更多福祉。“儿童优先”的原则决定,实现“儿童梦”是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儿童梦”的实现, 就不足以托起全体人民的“中国梦”。鉴于中国的儿童福利水平已经严重落后 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儿童福利国家战略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建议:——系统设计新型儿童福利体系的框架,强调儿童养育责任从家庭向国家的转移,更加尊重儿童自身权利,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和对困境儿童的津贴保障,确 保困境儿童有更公平的机会实现其梦想,并依次推进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服务保障,最终达致面向全体儿童的适度普惠的福利体系。 ——明确制定《儿童福利条例》的目标定位,填补儿童福利立法空缺,将现有 儿童福利政策系统化,以儿童福利推动儿童保护,强调儿童福利政府主管部门 的统合性职能,建立保证儿童福利政策顺利实施的组织体系。 ——推动儿童服务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建设,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规模 和范围,大力培育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高度重视儿童服务的专业化建设,努 力提升儿童服务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建立儿童及家庭的全社会支持系统,实行开放透明的社会管理体制,明确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的政策,打通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的通道, 使之真正成为全民的事业。

12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专题特稿版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儿童福利状况的好坏是衡量一国福利水平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种新老儿童问题日益严峻,如孤残儿童和流浪儿童等困境儿童的相关问题。如何解决孤残流浪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进而推进我国儿童福利的整体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一、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描述 儿童福利的概念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内容复杂。本文试图从儿童福利政策、儿童福利组织机构、儿童发展的相关指标三个维度,对我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做一个总结和描述。 1.儿童福利政策体系概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了许多儿童福利政策,大致可以分为4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上述法律虽然不是专门为儿童制定的,但其中都包含了儿童福利的相应条款。在第一层次的立法中,还包括一些以儿童为对象专项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等。 第二个层次是由国务院出台和相关部委颁发的各项行政法规,涉及到儿童养育、救济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其中属于国务院制定的有:《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以民政部为代表的部委制定的有:《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家庭寄养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的通知》、《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 第三个层次是我国签署的国际公约和国家规划纲要。前者如《世界人权宣言》,《儿童权利公约》,《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1990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 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仇雨临郝佳 摘要:本文从政策体系、组织机构和儿童发展指标三方面分析了我国儿童福利的现 状,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我国儿童福利发展 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儿童;儿童福利;政策 中国儿童福利的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答案

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答案 作业一 一、选择题 1、教育法律是(D)制定或认可的教育活动法规。 2、(B)是我国的教育基本法。 3、取消资格属于(B)。 4、(A)可以与当事人协商解决。 5、(B)是一种惩治最为严厉的法律责任。 6、(D)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7、学前教育法规的特点有(C) 8、1949年12月23-31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学前教育方针核心精神是借助(D)的教育模式。 9、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C)的教育指导 思想。 10、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幼儿教育行政法规是(A)。 11、(D)年《儿童教育公约》在我国生效。 12、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出现一种把早期教育片面理解为早期(D)开发 的倾向。 13、学前教育的“三个学会”(C)、学会求和学会关心。 14、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C)中获得的。 15、全面促进学前儿童素质的和谐发展是学前教育的中心任务,发展包括(D)。

二、判断题 1、教育政策强制力比法律弱。(√) 2、教育法律一般情况下其适用范围比教育法规要狭窄。(×) 3、行政处罚是对犯有违法失职行为或违反内部纪律的所属人员的一种制裁。(×) 4、学前教育政策是实施学前教育行为的出发点以及行动过程和归宿。(√)5、学前教育政策有稳定性的特点。(×) 6、1985年日本召开的国际幼教会议呼吁早期教育从智力中心转向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 7、“全面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核心要求,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8、在发展儿童知觉的过程中要尽量提供主动的活动,让儿童主动操作而不要被动地灌输。(√) 9、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物质环境。(×) 10、活动区的创设不利于幼儿个体的充分发展。(×) 三、问答题 1、学前教育启蒙性质的特点有哪些?P55 答:特点:第一,幼儿认识的内容应是幼儿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有代表性的、具体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初步培养幼儿关于数量、时空等概念,发展其语言表达与审美能力等 第二,对幼儿认知的要求虽是粗略、浅易的,但必须是科学的、唯物的、辨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