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间童话分类研究

合集下载

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解析

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解析

俄罗斯民间故事的叙事结构解析俄罗斯民间故事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叙事结构。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代表性的俄罗斯民间故事进行解析,来探讨它们的叙事结构特点。

一、故事开端:引人入胜的引子俄罗斯民间故事常常以一个引人入胜的引子开篇。

这个引子能够吸引读者或听众,引起他们的兴趣。

例如,在《伊万和老神父》这个故事中,一位年轻而冒险的年轻人伊万,因为好奇心而进入了一座被称为“巨人之家”的神秘建筑。

这个引子不仅展示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还为后续事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冲突的产生:挑战与困难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冲突常常是故事的核心。

它能够为故事增添紧张感和吸引力。

冲突的产生常常与主人公的需要、欲望或者使命有关。

例如,在故事《死之国》中,主人公库兹玛是一个年轻而勇敢的战士,他被派遣前往恶魔之国,击败邪恶的魔王并拯救人民。

这个冲突为整个故事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读者或听众会被主人公的勇气所打动。

三、辅助角色的出现:助力与挑战在俄罗斯民间故事中,辅助角色的出现是不可或缺的。

他们可以提供帮助、支持和智慧,也可以成为主人公的挑战。

辅助角色的特点常常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关。

例如,在故事《大赵玛特雷什卡》中,主人公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凯旋的机会,但是他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考验才能取得胜利。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位聪明而善良的女孩,她成为了他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四、高潮与展开:紧凑而扣人心弦俄罗斯民间故事常常以高潮和展开作为叙事结构的关键点。

这时,主要的冲突达到了顶点,故事的紧张度达到了高潮。

例如,在故事《美少年伊凡》中,主人公伊凡必须在一晚之内完成三个艰巨的任务,才能够娶到公主。

这个高潮展示了主人公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对读者或听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五、结局与教训:情感和道德的渗透俄罗斯民间故事常常以深刻的结局和教训结束。

结局可以是喜剧性的,也可以是悲剧性的,但无论如何,它都反映了故事中所传达的情感和道德观。

例如,在故事《火鸡罗诺索夫》中,主人公罗诺索夫通过与火鸡的战斗,终于战胜了自己的虚荣和自负,得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俄罗斯文学分类

俄罗斯文学分类

俄罗斯文学分类
(1)民间文学-人民的口头创作:这是俄罗斯古代意识形态取向和艺术价值的基础,其作品表达了俄罗斯最普遍的理想。

它包括诸如童话、谚语、民间说唱、民歌、成语等各种各样的形式。

(2)桦树皮文献-9-12世纪:这些是诺夫哥罗德市民日常生活的“档案”,是私人信件,由普通市民撰写,写在桦树皮或书写棒上。

(3)基督教书籍:基督教在俄罗斯古代文学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中间国家”接受其他国家文化(主要是拜占庭),满足了新兴封建国家的需求,促进了俄罗斯原创文学的出现。

随着基督教传入俄罗斯,基督教文本和翻译也被引入,使俄罗斯能够快速获得各种文学体裁。

主要类型包括:
1.诗篇-这是一些宗教歌曲和赞美诗的集合。

2.伪经-这些是关于圣经人物的故事,情节与圣经不同。

3.传记-例如“亚历山大的生平”,和圣徒传记。

(4)教会文学-根据基督教意识形态编写的编年史:这是一部根据基督教意识形态编写的编年史,如约翰·马雷巴斯和乔治·阿摩丹的编年史。

(5)世俗文学-约瑟夫·弗拉维乌斯的《犹太战争史》作者:这可能指的是非宗教文学作品。

(6)自然科学著作-《六日》的作者讲述了上帝六日创造世界和人类的故事。

这可能指的是具有宗教主题的自然科学著作。

浅析俄罗斯民间童话的特点及教育意义

浅析俄罗斯民间童话的特点及教育意义

浅析俄罗斯民间童话的特点及教育意义摘要:民间故事是世界各个民族共有的一种民间文学体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传承着久远的文化传统,负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

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的一种形式,俄罗斯民间童话不仅在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是人类精神财富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通过独特的艺术世界,借助丰富的文学手段,展开想象的翅膀,俄罗斯民间童话把人们带入一个个似曾相识,但又充满了神奇与想象的世界。

在充满了无限遐想和变化莫测的童话世界里我们结识到形象各异的童话人物,我们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故事情节。

在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的同时,俄罗斯民间童话不但给我们带来艺术上的享受和愉悦,而且使我们透过童话世界更形象而深切地体味人间百态,领悟生活的真谛,这便是俄罗斯民间童话的神奇所在。

本文从语言学理论出发,浅析了俄罗斯民间童话故事的基本类型、基本言语结构和言语特征,据此内容分析了俄罗斯民间童话的美学特点及教育意义,整篇论文分五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阐述并归纳了俄罗斯民间童话在俄罗斯民间口头艺术中的地位及其基本概念。

论文的第二部分总结了俄罗斯民间童话的三大基本类型,并对各类型中主人公的象征意义进行分析。

论文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俄罗斯民间童话的总体结构及常用的三次重复特点。

论文第四部分归纳了俄罗斯民间童话中的固定修饰语,特殊语法现象。

最后一部分将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俄罗斯民间童话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童话特征意义引言艺术源于生活。

无论是出神入化的魔幻童话、充满讽刺与幽默的社会日常生活童话,还是短小精悍的动物童话都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影。

童话艺术的作用不仅仅是娱乐大众,更是在讽喻现实的同时教育和改造大众。

它让我们了解整个世界、了解善与恶、公平与正义,它体现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希望。

当我们喜欢某个东西时,我们会把它和童话相比,“童话般的美”,“一切都像童话里的一样”。

如果我们觉得某件事情不可思议,我们会充满疑惑的说,“这简直是个童话”。

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几种民俗形象

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几种民俗形象

俄罗斯魔幻童话中的几种民俗形象【摘要】俄罗斯的魔幻童话中有一些常见的民俗形象,如傻瓜伊万,芭芭雅嘎,女巫莫拉,树妖,家神,伊万王子等等。

这些民俗形象对于俄罗斯人来说家喻户晓,但对于处于东方文化圈的人来说对此知之甚少。

本文主要列举了俄罗斯传统魔幻童话中的几个典型的人物:如傻子伊万、伊万王子、芭芭雅嘎和女巫莫拉,并对这些形象进行叙述和分析。

【关键词】魔幻童话、民俗形象童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所以不仅深受少年儿童喜爱,许多成年人也很喜欢童话故事。

童话不仅承载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

1俄罗斯童话深受多神教影响,因此在俄罗斯的童话故事中会有独特的童话形象,会有各种各样的神,比如家神,树妖等等。

以下来介绍傻子伊万、伊万王子、芭芭雅嘎和女巫莫拉这四种形象。

傻子伊万(Иван-дурак;Иваншка-дурачок)傻子伊万(Иван-дурак;Иваншка-дурачок)是俄罗斯魔幻童话中最被人熟知的形象,他是童话故事中带有正面形象的主人公,经常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幸福。

他是家中最小的三儿子,一般他会被哥哥或者父母鄙视、嘲弄。

两个哥哥精于算计、手艺精湛,过着幸福的生活,而傻子伊万因为缺乏智慧又懒惰总会被人歧视。

故事一般都是这样开始的:···从前有个老头,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聪明伶俐,老三却很笨,叫傻子伊万,平日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壁炉上擦鼻涕。

(А.И.Афанасьев 1957:3)···老爷爷和老奶奶生了三个儿子,前两个正常,三儿子却是个傻子,他整天坐在壁炉上捉苍蝇。

(А.И.Афанасьев 1957:195)···一个老奶奶有三个儿子。

他把老大、老二打扮的干干静静,偏偏给小儿子穿破衣烂衫,因为他是个傻子。

俄罗斯民间魔幻童话词汇特点及其文化意义研究

俄罗斯民间魔幻童话词汇特点及其文化意义研究

民间童话与民族个性的关系
民间童话与民族个性的关系
俄罗斯民间童话和俄罗斯民族个性之间有着密切的。首先,民间童话中的主 人公通常都具有勇敢、善良和聪明的品质,这些品质正是俄罗斯民族个性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其次,民间童话中的奇幻元素和神秘气息也与俄罗斯民族个性中的 深沉和含蓄特点相呼应。同时,民间童话中的幽默和讽刺表现手法也充分展示了 俄罗斯民族的创新能力。
俄罗斯民间童话的特点
俄罗斯民间童话的特点
俄罗斯民间童话以其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语言和乐观主义精神而著称。这 些故事中充满了各种奇幻和神秘的元素,如神奇的生物、迷人的公主和勇敢的英 雄。同时,俄罗斯民间童话的表现手法也十分独特,它们通过幽默和讽刺来反映 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俄罗斯民族的个性特征
结论
展望未来,俄罗斯文化的发展将继续受到民间童话的影响。这些故事所传递 的勇敢、善良、聪明和创新能力将继续激励着俄罗斯人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 展,俄罗斯民间童话也将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俄罗斯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元 素。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俄罗斯民间童话和民族个性的研究,更好地理解和欣 赏俄罗斯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
一、俄罗斯民间魔幻童话词汇特点
2、使用形象生动的词汇:俄罗斯民间魔幻童话在描述人物和情节时,使用了 大量形象生动的词汇。这些词汇通过具象或意象的方式,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例如,“золото-зеркало”(金子般的镜 子)和“серебро-зеркало”(银色的镜子)等词汇,通过比喻 的方式,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生动。
俄罗斯民族的个性特征
俄罗斯民族个性以其深沉、含蓄、勇敢和创新等特点而著称。这些特点在俄 罗斯的文化、历史和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例如,在俄罗斯音乐中,柴可夫斯 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等作曲家的作品就充满了深沉和含蓄的情感;在俄罗斯文学中, 果戈理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作品则充分展示了俄罗斯民族的勇敢和创新精 神。

浅析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民间文学的生存状态

浅析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民间文学的生存状态

浅析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民间文学的生存状态作者:朱秋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7期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俄罗斯小说的流变研究》,编号10E018。

摘要:本文以民间童话与壮士歌为例揭示了19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民间文学的生存状态。

关键词:俄罗斯;民间文学;生存危机作者简介:朱秋佳,女,1980年3月生,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学历,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7--01民间文学的发展始终跟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脚步,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生存方式发生重大改变,文学不可避免地随之发生变化。

在19世纪上半期,俄罗斯民间文学逐步走向衰落,同时,俄罗斯民族自我意识的发展却又使得民间文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种民间文学样式被搜集整理并出版,作家们也纷纷利用民间文学元素进行创作,让民间文学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下面就对俄罗斯民间文学在这一时期的生存状态加以分析:一、遭遇生存危机19世纪前半期最盛行的民间文学体裁是童话,童话以其鲜明、独特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情节而广泛流传。

也正在这个是时候,童话这种体裁却开始衰落了,许多故事情节被人遗忘而湮没了。

壮士歌是俄罗斯人民口头创作的宝贵财富,鲜明生动的形式和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壮士歌在人民中得到广泛传布,在9至13世纪古罗斯的民间口头创作的各种体裁中,壮士歌是最具有生命力的,在一千余年的时间里一直被人民所传诵。

1这两种主要的民间文学体裁在19世纪上半期都遭遇到了生存危机,其原因如下:民间口头文学产生的年代久远,是古代人民超自然的、创造性想象的产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以科学的方式认识世界,童话便不再对成人产生神秘的吸引力。

而壮士歌产生于10世纪左右,与童话相比,幻想性不强,与史实有一定关系,但又不具有准确性,是对来自于人民的勇士的颂歌,壮士歌的内容也停留在古代时期,缺乏新的内容。

俄罗斯童话中几个典型形象的双重性分析

俄罗斯童话中几个典型形象的双重性分析

俄罗斯童话中几个典型形象的双重性分析作者:马慧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15期摘要:俄罗斯童话中有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比如说芭芭雅嘎,傻瓜伊万,伊万王子等,这些形象对俄罗斯人民性格的形成和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形象并不能以单纯的好坏来评断,具有双重性,本文通过几个典型形象的叙述和分析更加深入的了解俄罗斯文化和俄罗斯人民。

关键词:典型形象;象征意义;双重性俄罗斯童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在俄罗斯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同时也对世界文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人类最主要的精神财富之一。

俄罗斯童话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的文学手段,千奇百怪的人物形象,光怪陆离的情节把人们带入一个陌生而又充满神奇和想象的世界。

不仅能给我们带来艺术上的享受和喜悦,而且还能使我们通过童话中的故事来深切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生活百态,领悟生活真谛。

一、典型形象(一)Баба яга芭芭雅嘎在斯拉夫民间童话中芭芭雅嘎有几个固定的特点。

她是住在森林里的老巫婆,她长相丑陋,驼背,骨瘦如柴,头发蓬乱,长着大大的鹰钩鼻,嘴里只有几颗牙齿,手上留着长长的指甲,有着骨瘦嶙峋的腿,穿着用破布条做成的衣服,住在鸡腿小木屋里。

她会魔法,擅长制作各种药剂。

她会坐着石臼(或木臼)在森林移动或在天空飞行,并用扫把与杵敲打石臼来改变速度和方向,要逃避乘石臼飞行的芭芭雅嘎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跑多快她都能追上。

她在童话中的性格具有双重性。

她很凶残,一旦知道有小孩在森林里迷路就会使鸡腿小木屋转变方向,打开窗子以便猎狩。

抓到小孩后她会把他们养的白白胖胖,然后把他们放到炉子里烤着吃掉。

也有传说她的林间小屋的围墙是用人的骨头搭建的,所以别人可以从围墙看出她吃了多少人。

但与此同时她也会表露出善良的一面。

她在抓到人之后不会直接吃掉,而是先要求对方做家务,但她提出的要求通常难以完成(如必须用一晚时间把整个农舍打扫干净、或将撒的满地的麦子上的尘土拍干净),没有完成任务的会被她吃掉,但成功完成者会饶其性命并赠予其有魔法的物品。

普罗普故事形态学及其民间故事的研究

普罗普故事形态学及其民间故事的研究

普罗普故事形态学及其民间故事的研究普罗普故事形态学是故事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理论。

早在20世纪中期的时候,前苏联学者普罗普的代表作《故事形态学》英文版面世后就为西方学者所推崇。

在普罗普的理论中,母题不是故事探究的元素,因为母题的成分并不单一,并非不能分解;他认为,在故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是“角色的功能”,功能的定义是从其对于行动过程意义角度定义的角色行为。

普罗普通过研究100余篇俄罗斯民间故事,总结出31个功能项。

他认为角色的功能是故事的不变因素,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当前,我国涌现出了一系列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的研究者,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贾放,他先后发表了诸多专著与文章,代表作有《普罗普:传说与真实》《普罗普故事学思想与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普罗普的<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与故事的历史比较研究》《俄罗斯民间故事研究的“双重风貌”》等,大大推动了普罗普形态学理论在民间故事研究中的应用。

如李扬的《中国民间故事形态学研究》即运用该方法对国内的民间故事进行形态学分析。

对普罗普的研究方法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

如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故事形态学》是形式主义的研究,普罗普对此回应“形态学”这一术语并非来源于以分类为目的的植物学教程,也不是来源于语法学,实际上是来源于歌德,歌德基于该题目把骨学与植物学联系到了一起。

普罗普认为形态学研究方法本身就是结构主义,应该向结构主义者们大力推荐。

其次是关于功能项的顺序问题。

普罗普认为“功能的顺序是固定的”,然而李扬对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却显示出不同的结论:他提出只有在满足三个前提条件的状况下,普罗普所倡导的功能项顺序才是一定的:一是必须被逻辑关系里的内在与因果关系决定相应的顺序;二是要单一线性、接续地、历时地发展推进;三是不应当为记录者或者讲述者的主观因素所左右。

尽管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中功能项顺序的研究逻辑并不完全适用于菲律宾民间故事,不可否认的是,普罗普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现故事规律的经典路径以及研究故事逻辑结构的经典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民间童话分类研究
摘要:对童话进行科学研究,应首先确定基本类型。

在俄罗斯,阿法纳西耶夫是研究之第一人,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

而芬兰学者阿尔涅列出了《童话类型索引》;每一个童话类型都有编号;对每一种类型内容都做了简述;研究者只需找出相应的童话编号即可。

н.п.安德列耶夫教授将索引翻译成俄语,并以引文的方式把自己的索引补充到其中。

循着阿法纳西耶把把童话划分为“动物的”、“幻想(神话)的”和“魔幻的”3个基本类别。

关键词:童话;情节;类型;索引
中图分类号:h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323-01
对童话进行科学研究,需先对其进行正确的分类。

所以,首要任务是确定童话的基本类型。

а.н.阿法纳西耶夫是他们中的姣姣者,是这个领域之研究第一人。

他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把现存的大量的、丰富的童话材料进行整理。

在他的第一部童话研究(1855-1864)集里,对童话的分类还很模糊的。

不仅同类型的童话,甚至是相同情节不同版本的童话在不同分册里都是杂乱的、不系统的。

但再版时已形成统一的体系。

得出如下结论:
关于动物的童话(no.1-86),之后列入的是几个关于物品的童话(no.87,88):《气泡、秸秆和铲子》;关于植物的童话(no.89,90):《蘑菇去打仗》,《小芜菁》;关于原质的童话(no.91-94):《严
寒、太阳和风》,《太阳、月亮和乌鸦》。

魔幻童话,神话童话,幻想童话(no.95-307)。

壮士歌童话(no.308-316):《伊利亚姆罗米茨和索罗威》,《瓦西里布斯拉耶维奇》,《阿廖沙·波波维奇》及其他一些童话。

历史故事(no.317-318):《关于妈妈的故事》,《关于阿列克萨德勒·马克敦斯基的故事》。

短篇小说和日常生活童话(no.319)。

壮士歌(no.351及其他):关于死尸、巫婆和树妖的故事。

民间趣闻轶事(no.453-527)。

烦人的童话(no.528-532)。

诙谐语(no.533-547)。

这个童话的分类,优点很明显,缺点也明显。

历史故事、对壮士歌的复述和壮士歌不应归类于童话。

烦人的童话和诙谐语不属于童话。

但他们是和童话很相近的体裁,应被纳入童话集。

壮士歌经常被归类于日常生活类的童话范畴,比较容易识别。

排除这些不足,便得出比较严谨的童话分类:
关于动物的童话。

关于人的童话:
(1)魔幻童话
(2)短篇小说童话(包括奇闻趣事)
还有1-2更具代表性的故事可列入分类。

因此,我们得出,童话共有4种:有关动物的、魔幻的、短篇小说的和积累的童话。


法纳西耶夫通过经验摸索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把童话划分为几个最主要的类别。

芬兰学派——情节。

这种更加详细的体系是由芬兰学者阿尔涅确立的。

欧洲的童话材料越积越多,但情节的数量相对不大。

阿尔涅把重复的情节称作童话类型。

他编出了类型目录,命名为《童话类型索引》。

每一个童话类型都有编号。

对每一种类型都做了简要的、提纲挈领的叙述。

类型的编号是一个密码,即是某一个童话的记号,是独立于用自己语言记载的童话的编号。

因为仅仅通过标题来标示童话无论如何是行不通的,不同民族、甚至同一民族内部相同的童话名称都很有可能不相同。

并且这些标题并未涉及童话内容。

例如д.к.采列宁、б.м.索科洛夫和ю.м.索科洛夫兄弟为了给自己的集子做出索引,不得已对童话内容做了简要复述。

非常明显的是,这种方法不能对成千上万的童话内容都做出叙述。

要标示童话就需指出童话类型。

比如,当收集者想知道收集到的是什么童话,他只需在阿尔涅索引中找出相应的编号便一清二楚。

如果研究者需要引用,比如童话《小神马》的某个情节,他不需要读完整个童话集,在其他语言的任何一个童话集里,如有531类型,马上就能找到。

例如,童话《涅斯米亚》,普希金之家档案馆是否存在还不能确定。

但阿尔涅索引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能确定地知道是否有这个童话,如果有,那么它在哪个文件,哪个集子,在哪一页?
阿尔涅索引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

俄语版由н.п.安德列耶夫教授翻译,以《阿尔涅童话情节索引》为名出版。

安德列耶夫
以引文的方式把自己的索引补充到最新版的俄语研究文集中。

因此,需要《青蛙公主》的研究者,只要找到编号402,就可在安德列耶夫研究文集中找到俄罗斯童话的各种版本。

阿尔涅预言自己的索引编号会达到2400个。

因此,他在自己编号中预留出位置、空白处。

比如,在130类型编号后紧跟着是编号150,留出20个空白编号。

这样的排列方式,在不打断和破坏研究者使用资料的前提下,让补充和完善有了可能。

安德列耶夫,比如,把这个索引翻译成俄语的同时,又补充了一系列俄语资料。

补充资料引起了某些不协调和不一致并要求核查和调整。

完成这项工作的是北美学者斯蒂文汤姆森,他将索引译成英文并核查了所有的补充资料。

迄今为止,它是全世界科学家的查询权威。

在这里,每个索引都有一个公开的图书索引号(包括安德列耶夫),最新研究也是指向每一个类型。

这样一来,研究童话的每一位研究者都能立马确定所有欧洲语言的童话版本和目前存在的所有著作。

阿尔涅索引有很大优势,也存在很多缺陷。

首先该如何理解“类型”这个概念。

一方面,在阿尔涅类型之下意为着一系列童话,这些童话的人物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例如,标题为《机灵的小偷》的童话,他的类型编号是1525,其下列了多种(远不是所有)关于机灵的小偷的情节。

《类型》比情节的概念更宽泛。

另一方面,类型有时被理解为具体的主题。

因此,在编号1000-1199中编入的是《被愚弄了的鬼魂和巨人》。

索引分类的不一致导致材料了不适用性。

例如,魔幻童话被分
成下列几种:奇异的对手;奇异的丈夫;奇异的任务;奇异的助手;奇异的物品;奇异的力量和智慧;其他奇异的童话。

表面看起来很严谨且有逻辑。

但实际上编号是建立在互相排斥的特征基础上。

比如,奇异的任务通常是在奇异助手的帮助下完成的。

在童话《灰褐马》中,奇异的任务跳上公主的窗户,跳上马背,在奇异的助手神马——灰褐马的帮助下亲吻她。

还可以指出其他缺点,索引用起来非常麻烦。

在索引中找到童话很容易,但是从童话再回到索引就非常困难;需翻阅大量的内容,并对比几十种类型。

н.п.安德列耶夫确定了各种类型的童话。

他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熟记并掌握了索引分类。

所以,不掌握索引的人,会常陷入困境。

如果遇到这种状况,出路就是利用字母、名称来编纂索引类型。

汤姆森(thompson,1927)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在研究童话时,如果想确定《灰褐马》、《萨尔丹》或者《青蛙公主》的类型,就需要查看字母索引,并能马上找到所需的资料。

但遗憾的是,安德列耶夫的翻译版本没有引入这个方法。

依循阿法纳西耶夫的分类,根据完整情节的相似性把童话归类为三个主要的类别:
(1)关于动物的童话
(2)幻想(神话),或者魔幻童话
(3)小说童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