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走向世界的日本》
高二历史课件: 第八单元 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人教版选修1)(27页)

返回
3.局限性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势力和军国主义势力。 ①经济: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困
影响国内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②政治:宪法颁布后,藩阀依
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③文化:藩 阀推行的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根深蒂固。④国际:狭隘的民族 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对外侵略的行列,给亚洲 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改革的局限性导致日本挑起第二次世界大 战,成为战争的罪魁祸首。
2.表现
(1)经济:以 和机器制造业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
(2)军事: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钢铁 (3)国际地位:20世纪初,完全废除了西方列强强加的 ,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不平等条约
返回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 宪法
日本帝国
返回
4.内容
(1)宣布实行 君主立宪 ,宣称“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2)规定国民称臣民,享有 (3)规定议会分为贵族院和 范围内的自由。 法律 ,议会的权力很有限。 众议院 负责,枢 天皇
(4)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只对 密院实际上成为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返回
5.评价
约》,割占台湾和
,获得了两亿多两白银的赔款。 澎湖列岛 (3)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返回
……朝鲜政府开放釜山等通商口岸,准日本人民往来
通商,随意在该地租借地皮……”
釜山港开放于何时?该条款是日本强迫朝鲜签订的什么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对朝鲜有何影响? [我的思考] 1876年。 《江华条约》。 朝鲜的门户从此被打开,贸易主权和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
历史《走向世界的日本》课件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表现了日本传统社会 的风情和习俗。能剧则是一种以面具、服饰和道具为特色 的戏剧形式。
剪纸与和纸
剪纸是日本传统的民间艺术,以其精美的设计和工艺而著 称。和纸则是日本独特的纸张制作技术,具有优良的品质 和美感。
日本文化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饮食文化
日本的饮食文化以其多样性和精致性而著称,包括寿司、拉面、天 妇罗等传统美食,以及不断涌现的新派料理。
电影产业
日本的电影产业在世界上 有很高的地位,如黑泽明 、宫崎骏等导演的作品备 受赞誉。
时尚潮流
日本的时尚潮流对全球时 尚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如 原宿风、和服风等潮流引 领了全球的时尚趋势。
06
CATALOGUE
日本历史展望与未来
当代日本社会的问题与挑战
社会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日本面临的 一个严重问题,导致劳动 力短缺、社会保障压力增 大等。
VS
详细描述
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制度,实行“四民平 等”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了工业 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改革。这些改革为日 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 础。
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
总结词
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是日本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参与的两次重要战争。
详细描述
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目的是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控制权。日俄战争则是日本与 俄罗斯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而爆发的战争。两次战争对国际关系和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历史《走向世界的日本》 课件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日本古代历史 • 日本中世纪历史 • 日本近代历史 • 日本现代历史 • 日本历史遗产与文化 • 日本历史展望与未来
人教版选修走向世界的日本PPT完整版

法之父。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日本通过 《大日本帝 国宪法》确 立了什么政 体?其实质 是什么?与 欧洲哪个国 家的宪法特 别相似?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一、富国强兵、民族独立 ——崛起的东方大国
▪ 一)表现
▪ 经济上,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 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 ▪ 对外,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二)有利条件 ▪ 国际: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
分割中国 ▪ 国内: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收回主权
(1)过程:
A、1894年,日英条约,英放弃治外法权 B、美国等国也与日本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C、20世纪初,日本废除了与西方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 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列强中的一员。 (2)意义: 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
▪ 日本1889年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 为蓝本
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相同之都 君处确 主立 立了 宪
政体
议会: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 君主: 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内阁: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
君主权力突出,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二战的两大元凶
人教版选修1 8.4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21张PPT)
▪
6本课的突出特点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把植物 和种子 分别当 作“妈 妈”和 “孩子 ”来写 。“妈 妈孩子 ”这样 的关联 ,易触 动儿童 的情感 世界, 易激发 想象、 引发思 考,读 起来亲 切、有 趣,易 于调动 小读者 的阅读 兴趣。
▪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4课-走向世界的日本(共17张ppt)

3.颁布
1889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钦定的《大日 本帝国宪法》,又称明治宪法。
2020/4/18
2
1889年日本宪法以当时欧洲军国主义色彩最浓厚、君主权力最突出的普鲁士 宪法为蓝本,所以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4.内容
①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又宣称“天皇神 圣不可侵犯” ②规定日本国民称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 自由 ③规定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议会的权力很 有限 ④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只
成功
失败
资义发展水平较高 社会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背景
资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 倒幕派实力强大 力量 掌握了政权
资阶弱小,寄希望 于无实权的皇帝
具体 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推行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1)自由资义时期 1)向帝义过渡阶段
国际 2)西方侵略中国的 2)列强掀起了瓜分
中国的狂潮; 环境 (有利的国际环境)
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 (改革的消极影响)
3.侵略中国
⑴1874年侵入台湾, 后获清政府50万两白 银赔款。
⑵1894年,日本挑起 中日甲午战争,强迫 清政府签订了《马关 条约》。
⑶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
1895年《八中马国日关联甲条军午约侵战》华争签战订争的情景
2020/4/18
7
严格的等 级制度
闭关锁国 的政策
经济发展 缓慢
幕府 统治 危机
社会矛盾 日益尖锐
黑船 事件
日本陷入 半殖民地 危机
废除 治
新经 济
动 维 倡导
新 文化
开化
建立 新军 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8.4走向世界的日本(共30张PPT)

发 表高见
1、列举英法美德的宪法名称及其政体类型。 2、日本以哪国为师呢?
【资料回放】1882年,伊藤博文来到德国,8月的
一说天:,“德 从国 日皇 本帝 天威 皇廉的1、一利世益介接出绍见发英了,召伊法开藤状国博会文况并,不他值对得伊庆藤
贺。”“即使迫不得已召开国会,也不必在宪法中规 定政府预算须经国会批准,伊藤先生应该设法解决万 一国会不批准预算时的周全之策。”伊藤博文大有所 悟,威廉一世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日本宪法的一些原则。
相同点: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结论:君主立宪制各有特点,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
二、风起云涌的强国之路
——崛起为东方强国
看下列图片,日本崛起有利的国际国内条件有哪些?
图一
图二
图三
国际:清政府镇压农民起义,列强忙于宰割中国;
国内:明治政府积极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自主学习: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的表现?
富国
从日本明治维新中得到哪些启示(抄)
1.顺应历史潮流; 2.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综合国力; 4.学习西方时,要有选择性,不可盲目西化; 5.不能以邻居的灾难成就自己的发展,要和平崛起或 互利双赢。
四、敢问路在何方?
——反思日本近代化之路
严峻的现实困境
警
日
惕
本
军
评价: 特点: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实质是天皇专制
(1)历史的进步性:
性质上: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形式上: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 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 作用上:标志日本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 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 代天皇制 影响上: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8.4_走向世界的日本_课件(人教版选修1)

君主立宪,但又宣称“天皇神圣不 (1)宣布日本实行_________
可侵犯”。
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 (2)规定日本国民称_____
论、通信等自由。
众议院,议会权力很有限。 (3)规定议会分为贵族院和_______
(4)规定设立内阁和_______,内阁是行政机关,只对
枢密院 天皇负责;枢密院实际上பைடு நூலகம்为国家最高决策机关。
战争和日俄战争,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国际环境: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趋势, 欧美之间矛盾重重。
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1.侵占琉球: 琉球 变成自己的藩属。 (1)1872年,日本把_____ (2)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把它变成日本的
冲绳县 _______ 。
2.侵略朝鲜:
江华条约》。 (1)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_________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 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潮流 日本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力量对比 倒幕派实力较强(有武装,得到 天皇和强藩支持)
【合作探究】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法两国已形成一套较为健全的 议会民主制度。请说出日本的政治体制与英法的主要 差异是什么?从这些国家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 所走的道路,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历史原因。 (1)主要差异:英法为民主政治体制,日本为天皇 专制主义体制。
(2)历史原因:英法的过渡道路是资产阶级革命,
政策措施 实施全面、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改革者素质 明治政府的决心和努力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课件:第八单元 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 (共32张) (共32张PPT)

2.“崛起为东方强国”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
点,教学中要抓准两个要点:(1)原因是日本 明治维新的推动。(2)崛起为东方强国的表现。 教师讲述时可结合教材插图并联系上一课明 治维新的主要内容,从经济、军事和外交三 方面讲解其崛起的表现。
3.“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一目,教学中要
抓准三个要点:(1)日本对外扩张的野心由 来已久。(2)对朝鲜侵略的史实。(3)对中国 侵略的史实。讲述要点(1)时, 教师可联系 教材插图和“学思之窗”,补充日本“大 陆政策 ”的史料,分析明治维新带来的消 极后果,引导学生养成辩证地评价明治维 新的能力。对朝鲜和中国侵略的史实,重 在理清知识线索,并结合必修一甲午战争 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分析日本对中国 演示结束 侵略的影响。
课 程 标
准 1.分析明治维 新在日本近 代化过程中
重
点 难 点
1.1889年日本宪法制订的
背景、内容。(重点)
2.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
原因。(重点)
的历史地位。 3.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过 2.理解近代化 程。(重点) 道路的多样 4.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
1.背景 (1)明治维新期间,农民负担沉重,很多地
侵占 琉 球 侵略 朝 鲜
琉球 ①1872年,把 ________群岛变成自 冲绳县
己的藩属。 日本的________
殖民地
②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把它变成 江华条约 ①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
《__________》。
马关条约 ②中日甲午战争后,朝鲜变成日本的 台湾
_________
八国联军侵华
众议院 (3)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 _________,
前者由皇族和华族组成,后者由纳税人 选举 _______产生,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有财产 议会 资格和年龄限制。 ______权力很有限。 枢密院 (4)规定设立内阁和_________ 。内阁是行 天皇 政机关,内阁大臣辅佐天皇行使权力,只 最高决策 对_______负责。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 实际上成为国家的___________机关。 4.评价 参政权 (1)进步性 三权分立 ①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_________, 形式上确立了__________的国家体制。
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走向世界的日本》

课标要求异可谄枪1889年©本寛袪的制衍、石餡空珈“富®強耳”,庭除 不年等令內,対朝餌、纟清的保诲。
理解1889毎©本宪袪的猗圭;©本能咸弟存.方強⑥并滋E 対 夕卜护张之路与明俺僱浙的弟盖。
伦用據宛迈代©本致活、©输发雇横式员翼対©本如於糾各 国产住的影响。
第4课——1图一伊藤博文与日本宪法颁布(伊藤博文,恳加1841 年10 月160—1909年10 月26 日)日本近代政治家,内阁总理大臣(首相),明治维新元老。
图二甲午战争海战图图三日本侵入朝鲜江华岛图四日本与列强修约谈判的情景...根据以上图片• « “走向世界的目本”中“走向世界” 的含义。
• ~是采取发展资本主艾的政策'建立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走上资本主义道珞,顺应世尿潮流;•二是随着自身卖力的增强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走向对外侵略护张的道路。
日本自维新三十年来,广求智识 于寰宇,其所译所著有用之书,不下 数千种,而尤详于政治学、经济学、书,偏重于兵学艺学,而政治资生等 本原之学,几无一书焉 梁启起 德相俾斯麦语人曰:“三十年后, 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 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
《世尿近代史》哲学等,皆开民智强国基之急务也。
吾中国之治西学者固微矣,其译出各中人之游欧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购而用之。
强弱之原' 梁启超创办《时务报》。
一、1889年日本宪法思考:明治领导人为什么要制订1889年宪法? ■ 1、背景明治维新期间,农民负担沉重,很多地方发生农民暴动;在发展经济方面釆取的是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引起中小地主和中小资产阶级的不满,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
不仅很多地方农民发动暴动,中力、资产阶级和中』、地主掀起曲“自由民权运动”影响深远、遍及全国。
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稳定社会局面,制订宪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改革”说: 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且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⑵“革命”说: 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 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⑶“中兴”说: 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 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 独立.
18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
2、军事实力的增强——现代化的军队。 3、国际地位的提高 史实:1894年,日本同英国签订条约,英国同意将
放弃过去不平等条约中规定的治外法权。
感悟:国家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
19
(1)废约过程
明治政府成立时,曾以天皇名义要求废
除不平等条约;
1869年2月开始,正式向美国荷兰提出修
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 要,稳定社会局面,制订宪法。
一、1889年日本宪法
1、背景 农民暴动 中小资产阶级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目的: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稳定社会局面 2、经过 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伊藤博文出任首相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普鲁士宪法
为蓝本)——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1905年,日俄双方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
明治维新的成功和甲午战争的胜利使民族优越论 在日本民众中滋生,他们蔑视亚洲邻国,甚至儿童游 戏也模仿甲午战争。
走向世界的日本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自身: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避免了沦为欧美半 殖民地的命运,维护了民族独立。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颁布了《1889年宪法》,确立君主立宪体制的天皇制
6
日本自维新三十年来,广求智识 于寰宇,其所译所著有用之书,不下 数千种,而尤详于政治学、经济学、 哲学等,皆开民智强国基之急务也。 吾中国之治西学者固微矣,其译出各 书,偏重于兵学艺学,而政治资生等 本原之学,几无一书焉 ——游欧洲 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 中人之游欧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 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 其在此乎?”
2、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1)没有彻底清除封建残余势力,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走上了侵略和压迫其他国家的道路。竭力推行军国主义,
开始对亚洲国家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 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 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作用
二)表现
经济上,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 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 对外,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二、崛起为东方强国
材料阅读:
学习建议:注重教材 阅读,充分理解教材,
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
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日本的机
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3、你能说出哪些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行为?
①侵略琉球:
1872年,日本把琉球变成自己的藩属。 1879年,正式吞并琉球,把它变成日本的冲绳县。
②对朝鲜的侵略
1876年,《江华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朝 鲜变成日本的保护国;1910年,吞并朝鲜。
③对中国的侵略:
1874年、侵略台湾,《烟台条约》; 1894年、挑起甲 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辛丑条约》;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20C三 四十年代侵华战争
——《世界近代史》
一、1889年日本宪法
思考:明治领导人为什么要制订1889年宪法?
▪ 1、背景
明治维新期间,农民负担沉重,很多地方发生 农民暴动; 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大资产 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引起中小地主和中小 资产阶级的不满,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 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不仅很多地方农民 发动暴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掀起的 “自由民权运动”影响深远、遍及全国。
育)
独特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如:“文明开化”、 “和魂洋才”,“帝国宪法”。
战争崛起;发展新经济-确立宪法-对外扩张。 改革内容上:大力西化,保留大量封建制残余,西化具
体方式上不仅简单引进,更注重更新改造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 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 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 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和参政权,形式上确 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 体制
影响上:确立了天皇制地主资产
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体制
评价(认识):
积极:历史的进步:承认了人民…形式上确立了…;
标志…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局限:封建性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主权在天皇等。
独特视角
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颁布实施。《帝国宪法》在巩固明治维新成果的同时, 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并拥有统帅军 队以及对外宣战等一切大权。\\《帝国宪法》使得日 本在政治上实行的是表面上的多党制实际上的天皇制, 由此决定了日本在崛起初期对外扩张对内高压的军国 主义走向。伊藤博文化解了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 《宪法》颁布后经济快速发展,极端西化被遏制。
1)政治: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割据,建 立中央集权国家;
2)经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军事: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增强。通过甲午中 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国际环境: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趋势, 欧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欧美之间矛盾重重。
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⒈原因:
⑴明治维新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天皇权力扩大, 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掌握政权,具有封建性和军事性), 竭力推行军国主义;
不同点
君主权力 英国 统而不治
议会与君 主 关系
议会权力 大于君主
内阁与议会 关系
内阁对议会 负责
掌握实权者 资产阶级
日本 至高无上( 天皇解散 内阁对天皇负 天皇为代表的
神权色彩) 议会
责
官僚军阀集团
相同点:形式上.
二、崛起的东方大国
一)有利条件
国际: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分割中国 国内:加紧推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日本工业化的特点是:起点低起步晚。国家政权起了主导
1841年10月16日—1909年10月26日)
日本近代政治家,内阁总理大臣
(首相),明治维新元老。
2
图二 甲午战争海战图
3
图三 日本侵入朝鲜江华岛
4
图四 日本与列强修约谈判的情景
5
根据以上图片
谈谈“走向世界的日本”中“走向世界” 的含义。
提示: 一是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建立适应
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体制,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顺应世界潮流; 二是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和资本主义发展 的需要,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东亚: 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东亚地区最具国际影响 的国家,面对列强对外扩张侵略,东亚沦为半殖民地 殖民地境况,日本抓住机遇,迅速成为工业化国家, 与欧美列强争夺东亚,使东亚局势更加复杂化
世界体系:日本的崛起使世界格局增加了一个新的 竞争者,使得国际关系体系的范围扩大化内容复杂化
积极:日本的崛起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具有一定 启发,使得亚非拉国家开始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努力
神 总揽圣统治权 掌握行军使不可队立统法帅权权
服 务 于 天 皇
议会
侵 内阁 枢密院
犯
协助天皇行使立法权
直接对天皇负责
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 成员由天皇任命
4、1889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钦定的、天皇至高无上;
天皇掌握国家主权
浓厚的封建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 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
内容上历史的进步性,但人民权 力有限 性质上;亚洲第一部资宪法
实现了关税自主和法权上的平等;
《日美通商航海条约》、《日 德 通 商 航 海 条 约 》 等 16 个 条 约 。
明治维新后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任务最 终完成
④1911年,日美签订了平等互惠 条约,此后,其他国家也纷纷 与之签订新的通商航海条约。
日本完成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
任务,实现了民族的完全独立。
(2)日本废约的条件
②政治:先实现中央集权,后确立了资本主义 君主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 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影响:摆脱民族危机,跻身强国行列;为亚 洲近邻提供启迪和经验。
视觉:日本近代化道路独特性
(在英、俄等国家比较中的独特性)
后发优势:用5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路程。(时间) 全面改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改革领域) 政府主导:岩仓使团,扶植工业,政府示范(经济方式) 教育强国;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到1910年的时候,日本 95%以上的男子,90% 以上的女子都接受过教
维新前后日本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发生哪些变化?
维新前
维新后
政 幕府统治下的封建国家; 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治 天皇没有实权;
废藩置县,中央集权加强;
封建身份制度
实现形式上的“四民平等”
经 工场手工业发展; 济 土地封建领主所有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实现工业 化;
土地地主私有,统一征收地税
军 武士是职业军人 事
——《大国崛起》
13
日本1889年宪法以《德意志帝国 宪法》为蓝本
试比较这两部宪法的相同之处
议会:权力较小,尤其是众议院(帝国议会) 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内阁:行政机关,只对君主负责
都确立了 君主立宪 政体
君主权力突出,封建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