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
冰心《荷叶母亲》阅读

荷叶母亲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8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
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9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
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适应了花瑞。
”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
空下的荫蔽?
(选自《冰心文集》)
〔评析〕。
《荷叶__母亲》写作特点

《荷叶母亲》写作特点
主要特点:借景抒情,抒发对母亲的深情。
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
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借鉴:“托物言志”是抒情散文常用的方法,即把作者的感情寄托在某物上,让此物本身代表自己表达。
自然万物皆可寄情,只是所寄情的物要恰当,物的功能或象征性能负载人的感情,否则是不能感染读者的
1 / 1。
《荷叶母亲》读后感(精选13篇)

《荷叶母亲》读后感《荷叶母亲》读后感(精选13篇)《荷叶母亲》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叶赞母的散文诗,它是一篇爱的美文,作者被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生动场景所感动从而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爱,抒发了子女对母亲的爱。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荷叶母亲》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叶母亲》读后感篇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从古至今,母爱,总是被赞扬着。
好多关于母爱的故事,也让人为之动容。
不仅是人,还有动物,甚至植物。
这是我听过的一个故事:一个人在雨林四处张望,一只豹子趁他不备发起进攻,把他扑倒咬住他的右手腕。
这时这人举左手将子弹射入豹子的腹部,马上,豹子口张开倒地了。
这人忙包扎伤口,他返回时,豹子不见了。
他想,豹子没有死?就去寻找豹子。
在一棵松树前,他看到垂死的豹子,在豹子怀里,两只幼崽在吃奶。
幼崽嘴里的不仅是奶还有豹妈妈的血…看吧,其实有时候动物比人更加的伟大。
在《荷叶母亲》中,也有这样一句话:我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这样淳朴的母爱,怎么不让人为之动容!其实,母爱不一定是在人身上的,作者把“我”比做红莲,把母亲比做荷叶,巧妙的写出了母爱的深沉。
老舍说: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更是深沉的!好好珍惜现在的母爱吧!《荷叶母亲》读后感篇2《荷叶母亲》讲述的是作者得到两缸莲花,一盆已经谢了。
另一缸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敧斜。
正当作者心绪不宁时。
作者看到一个大荷叶盖在了红莲上。
作者不宁的心绪散尽进了。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的文章,托荷赞母。
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我”被是雨打风吹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遮风挡雨的荷叶。
赞扬了母爱的伟大。
想想生活中,母亲对我们的爱总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
在我们消沉的时候,是母亲鼓励我们。
在我们困难的时候,是母亲帮助我们。
在我们寒冷的时候,是母亲用心温暖我们。
荷叶母亲冰心

荷叶母亲冰心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对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郁的天,我觉着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凋谢了,白辨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下小小的莲蒂,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了,窗外雨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的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斜过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也不摇动了。
雨声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不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隐蔽?一个走运的人秦文君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
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
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
”我说,“特别美。
” “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荷叶母亲阅读答案

荷叶母亲阅读答案荷叶母亲/冰心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省(handan),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一—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款(qi)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⑤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一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荷叶母亲阅读题: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
2.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家庭的回忆的。
3.最后一段蕴含作者怎样的心情。
4.倒数第2段她深受感动,为什么。
荷叶母亲阅读答案:1.作者先将九年前与祖父在自家庭院赏莲写出,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2.本文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3.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抒发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爱恋之情.4.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儿女遮风挡雨,荷叶无畏无惧地为红莲遮蔽风雨.作者被感动了.大雨来临,荷叶会自觉地保护荷花,就像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的时候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无私的母爱,将永远保护我们,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荷叶母亲

荷叶母亲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hàn )萏(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词语注释①荷叶母亲: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
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②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③并蒂(bìng dì):指两朵(及以上)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
④花瑞(ruì):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本文指花带来好预兆。
⑤菡萏(hàn dàn):指未开的荷花,即花苞。
⑥攲斜(qī):倾斜、歪斜。
歪斜不正。
⑦慈怜(cílián):慈爱怜惜。
⑧荫蔽(yīn bì) :树木遮蔽。
“荫”读“yīn”或“yìn”,此处读一声,在“荫庇”中读四声。
荷叶母亲作文6篇

荷叶母亲作文荷叶母亲作文6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荷叶母亲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荷叶母亲作文1“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这句出自李商隐笔下的佳句,流传至今,每当有人读到它,便会联想到那悠然清香的美好景色,但有谁想过“红菡萏”为何那样“红”。
我们曾学过冰心的一篇文章《荷叶母亲》,那是因雨天的降临,而获得的高洁的母爱,荷叶似母亲对孩子般对待荷花,当雨天降临,风雨降之的时候,她将身体微微一倾,遮住了荷花那娇小的身躯,他宁愿让自己承受这风雨寒冷的一切,也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受苦。
对于这微小而伟大的壮举,我想看过的人没有理由不感动。
那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母亲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我曾记得,那时我在上小学的时候,那天大雨,我忘了带伞,同学们几乎都被家长接走了,我心里正在暗暗担心,责怪妈妈为什么还不来接我,正当我沮丧失望之时,窗外忽隐现出一个熟悉的身影,看似像妈妈,但由于雨下的太大,所以我不敢轻易下义,等那身影走近,进了教室,一再确定,那的确是我那慈爱的母亲,我看着她,他的衣服几乎快要湿透,挽起裤脚露出的腿上沾满了泥。
看到如此狼狈的妈妈,心中不由升起一阵感动。
在路上,妈妈总把雨伞往我这边靠,给他说,他也不理会,我只能暗暗地把雨伞向那边推一下,但别他发现后,还斥责了我,说“我是大人,受点苦,淋点雨都没什么,只是你,那么小,万一淋坏了怎么办,好好顶着”,说完又继续朝我这边靠,这时,我看到了妈妈的左肩头都湿透了,他毫不在乎,我终于忍不住,哭了,心中又升起了一种感恩之心。
这看似微小但却伟大而充满爱的举动,天下只有“一”人能做到,那便是:母亲,俗话说:“荷花虽好,但也需绿叶相扶“;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道理——母爱,世界上最温暖人心,最圣洁的爱。
荷叶母亲作文2无私的荷叶荷叶是平凡的,但它却是无私的。
“荷叶母亲”阅读训练及答案

精品文档. 荷叶母亲/冰心①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②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③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
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的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
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④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
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àndàn),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⑤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了,愈下愈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qī)斜。
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⑥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⑦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⑧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荷叶母亲阅读题: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2.本文用什么方法引出对家庭的回忆的?3.最后一段蕴含作者怎样的心情?4.倒数第2段她深受感动,为什么? 阅读答案:1.作者先将九年前与祖父在自家庭院赏莲写出,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2.本文用触景生情的方法引出对家庭往事的回忆.3.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抒发了对母亲由衷的感激和爱恋之情.(差不多就行)4.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儿女遮风挡雨,荷叶无畏无惧地为红莲遮蔽风雨.作者被感动了.大雨来临,荷叶会自觉地保护荷花,就像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的时候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无私的母爱,将永远保护我们,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 理解课文,完成填空。
荷叶
红莲
(护)
借 喻 人 物 ————
————
母亲
我
爱
作者的感情 烦闷,不适意 仍是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深深地受了感动
合作探究
一、活动:听读诗歌,感知内容。
各小组选出“最美的声音” 展示给大家:选手从文中选一段自己喜欢 的文字读给大家听,其他人给予公正的评价(从节奏、情感、字音、停顿 等方面点评) 1、文章题为“?荷叶.母亲”,文中哪一句话点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 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2、从文中看,荷叶的什么特点与母亲相似?
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这与生活中母亲为子 女遮风挡雨,对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多么相 似。
3、作者借助荷叶来歌颂母亲,这种写法叫什么?
借物喻人
4、这篇课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母爱的感恩
重点: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学
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一、检查预习:
1、请把下面的知识卡片补充完整。 冰心(1900-1999),原名 谢婉莹 ,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 读者》《樱花赞》 等,诗集《繁星》《 春 水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 自然三个方面。她的作品以宣扬“爱的哲学” 著 称,而母爱就是 “爱的哲学” 的根本出发点。
2、给下列红色字注音。
并蒂( dì ) 攲( qī )斜
徘徊(páihuái) 菡萏(hàndàn )
3、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倾斜,歪斜。( 攲 斜 )
(2)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
豫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
来回浮动、起伏 ( 徘徊
)
4、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下雨的过程 雨中的荷花
一看 半夜里听见繁 红莲 杂的雨声,早
起是浓阴的天
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 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淡 的花须。红莲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 间立着
二看 窗外雷声作了, 红莲 大雨接着就来,
愈下愈大
红莲被打得左右攲斜
三看 红莲
雨势并不
减退,雨
点不住地
打着
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 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1.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3. 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 用?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 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 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3.作用: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母亲炽热的感激、爱怜和赞 美之情。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这样讴歌母爱,联想丰 富,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三、问题:下面是根据课文内容拟的一联上联, 请大家凭借对课文的理解,齐心协力对出下联。
上联:荷叶护红莲,抗风抗雨勇敢慈怜
下联: 母亲爱儿女,受苦受难无私奉献
备选问题: 1、说说第四段开头关于天气描写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为写大雨埋下伏笔;烘托心情,渲染气氛。
2、第四段的“繁杂”如果换成“淅淅沥沥”“哗 哗”“滴滴答答”等拟声词是否更好?为什么?
二、活动:再读课文,深入体味。
1、作者说:“深深地受了感动”,仅仅是因为 看到了什么而感动,还是因为联想到了什么而感 动呢?
首先看到在暴雨中,荷叶用它那脆弱的身躯 为红莲挡住了暴雨的侵袭,然后由这幅情景联想 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荷叶保护红莲像母亲保 护儿女一样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2、作者借助圣洁美丽的景物赞美了世上至善至美的亲情, 美丽的景和感人的情是相通的,你认为文中那句话写得美? 找出来赏析一下。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情感, 也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 泰戈尔的《金色花》借助金色花塑造 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形象,表达了 对母亲的深情,那冰心的《荷叶 母 亲》又表达了什么主题呢?
荷叶 母亲
冰心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诗歌精美的语言。
2、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比比看哪一组 同学能在文中发现更多的美)
(1)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 莲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 几根淡淡的花须。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花瓣漂浮水 面的情态。抒发了作者对莲的喜爱之情。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 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