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第十讲文字稿

合集下载

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学习整理笔记03

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学习整理笔记03

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学习整理笔记03经文:夏三月,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有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我们讲了春三月,人应该顺应,天地之气俱生的这么一种变化,去调整自己的身心,作息,还有节奏,特别提到了要早晨起来,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

鼓励自己做事,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

另外,春天是发情的季节,春天做这个事是省劲的。

春天是发情,它只是内心刚刚返青的那个萌动,夏天是“若有爱在外”。

“夏三月,此谓蕃秀”,夏三月是指立夏到立秋这三个月。

蕃,层层叠叠的茂盛的样子。

秀,孕育,植物怀孕了,是植物在开花以后,它受精,开始孕育自己的果实的那个状态。

“天地气交”,就是地气,地上的水蒸气,蒸腾上天为云,成云以后又变成了雨,天地之气出现了一种交流。

“万物华实”,到夏天,开花的植物有,开始结果的植物也有。

“夜卧早起”,就是讲人们可以晚点睡,早点起。

北京时间差不多五六点钟天就亮了,就可以那么早起来。

“无厌于日”,厌就是不喜欢的意思,过多了。

“无厌于日”就是说在夏天这么激烈,这么奔放的时候,不要去讨厌那个太阳。

一个是光照,自然界的阳气,是从太阳那来。

夏天特别热的时候,健康的人,他的肾水开始工作,会出现一些微微的出点毛毛汗,心情也不是那么焦躁。

“使志无怒”,怒,怒是指怒气没暴发的、被压抑的状态。

怒气发出来叫愤,怒伤肝,愤伤别人。

道家养生,叫人第一要看得开,以不生怒,不怒为最高境界。

二是要找合适的地点、场合,把怒发出去,绝对不要去制怒、压在那儿。

找中医或者学些中医的方法,去把自己压抑的怒气,给它舒散开。

夏天不是个让自已郁闷、憋怒、憋屈的季节,尽情地去找合适的场合,或者时间,去把它表达出去,发泄出去。

建议大家,第一,生气的时候千万別吃东西,叫吃饭不生气,生气不吃饭。

第二要吃一些舒肝理气的药,一般这些药物都是有一些辛味、发散的药。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背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解读】四气,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之气。

调神,即调养精神。

大论,则说明了本篇内容的重要性。

徐文兵解读皇帝内经

徐文兵解读皇帝内经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

依然是有请到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和我们一起来分享《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徐老师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在上一周的时候呢,我们花了一个小时讲了两句话:“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今天呢我们继续往下讲:“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徐文兵:说一下长夏啊。

我们一年有四季,但大家说了我们有五脏,你这个脾对应哪个季呀?中医单门有个说法:就是脾针对长夏。

梁冬:有两种说法吧?说脾有两个是吧?徐文兵:脾有两个,你知道哪两种?梁冬:据传说,我所学的,土呢要不然就对应的是长夏,就是夏天和秋天之间的那一段儿;还有说呢是每一个季节,春夏秋冬中间的那十八天。

徐文兵:对,我倾向于后者。

其实呢,脾是它后天之本,一年四季你都离不开这个脾的产生这种气血,就每个月抽出十八天,我们归到这种脾来讲。

脾呢主吸纳,把你胃、肠消和化好了的东西它统统地收进来,所以我们说一个人吃什么拉什么,啊,吃冰棍拉冰棍,没化,就是完谷不化。

很多人吃完东西以后,他脾吸收不好,或者是首先胃、肠消化不好,没消,你看,吃的玉米粒儿没把它磨碎了,然后小肠没把它泌别清浊,然后从大肠拉出来还是玉米粒儿。

有些人吃西红柿,带皮儿吃,结果呢拉出来那个西红柿皮儿还在里面。

梁冬:对呀,对呀,有些人就是这样啊。

徐文兵:还有人一吃青菜,很多人说我们要学外国人,我们要保持蔬菜的营养,我们要吃生菜。

梁冬:对。

徐文兵:吃生菜结果是什么?吃什么拉什么。

你怎么不看看你的人种,你不看看你的这种消和化的功能,你就盲目崇洋媚外跟人家学。

所以我建议很多人吃菜啊,都要吃什么?炒熟了的菜,这样就帮助了你的消和化,这样尽管损失了一些营养,但是你能消它化它吸收它,你还是吸收进去了。

你生吃进去生拉出来,你不等于穿肠而过,营养还在那儿吗?梁冬:对,就是传说中的:“我穿肠而过”(唱)。

徐文兵:穿肠而过,酒肉穿肠过啊,什么也没留啊。

我建议大家就是吃炒熟的菜。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文字稿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文字稿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文字稿《金匮真言论》广播版第一讲文字稿标签:徐文兵厚朴中医学堂黄帝内经梁冬国学堂杂谈20090530在《中国之声》播出本往篇文字稿由悄悄、子轩、yhlj共同整理。

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送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现在很多朋友啊都定期收听,我们觉得非常的感激哦。

对面呢依然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

徐老师,您好。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哎,在过去的十几个礼拜里面噢我们已经分别讲了上古天真论和四气调神大论篇,噢。

徐文兵: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

梁冬:没有吧~~徐文兵:去年十二月开始到现在都五月多了。

梁冬:哎呦,真是时光经不起过啊。

但是呢,我觉得非常充实。

非常非常充实,也非常感谢徐老师哈~徐文兵:我们用了半年,讲了黄帝内经的头两篇。

头一篇是上古天真,第二篇叫四气调神。

梁冬:对!本来呢今天我们要马上开始呢就是讲金匮真言论,就是第四篇。

徐文兵:本来应该按顺序讲,讲第三篇。

第三篇讲生气通天。

但这一篇呢我们先跳过去,因为这一篇呢主要讲阴阳。

阴阳呢我们就放在讲完四气~就是四季变化对人的影响之后我们再讲阴阳。

所以呢,今天我们就跳到第四篇讲。

第四篇的题目叫金匮真言论。

我讲过了,但凡带论,又是问答。

这个字呢,我们先破下题。

这个金匮,我们平常念这个匮念什么呢,匮乏的匮。

〔是吗?是吗?〕就这个字儿。

所以很多人就是不了解这个传统的文字或者不了解中医的话,经常把这个字儿念金匮〔kuì〕。

因为什么,我们经常买的一个补肾的药叫什么?金匮肾气W。

所以很多人买药:我要那个金kuì肾气W。

不对,在古代这个字呢发guì的音。

它和我们放衣服的那个柜子的柜,繁体字那个櫃子的櫃,一个木字边儿,它的右边就是这个匮乏的匮。

这个金匮,什么叫金匮,这是古代作为皇室储存最珍贵的经书的那个柜子。

这个~~我记得我在参观那个世纪坛那个博物馆,它里面有个柜子,贴了个标签叫金匮。

我一看,呦~跟我学的中医对上了。

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精华版

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精华版

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精华版展开全文四气调神大论篇春三月,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为蕃秀。

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勿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为闭藏。

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

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四气调神大论” 中医讲的四气是寒、热、温、凉。

就是它有四种性质,四个不同的等级。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65集全)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65集全)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65集全)
人物简介:
现为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北京御源堂、平心堂中医门诊专家。

多次受邀在北京电视台讲授健康知识;担任中国气象频道《四季养生堂》栏目长期主讲嘉宾;受著名主持人梁冬之邀,作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讲《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之黄帝内经》;著有《字里藏医》、《皇帝内经家用说明书之上古天真论》等书。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阅读及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阅读及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阅读及翻译《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阅读及翻译2016-05-27 14:14阅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

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

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

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

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

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

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

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学习整理笔记07

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学习整理笔记07

徐文兵梁冬《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学习整理笔记07经文: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中医道家的思想是这样,叫“得意忘言”,就是文字和话都是来传达一种它的真实的意思,意思到了,可以不在乎它用什么字。

但是,关键是要沉浸在那个氛围当中去,确实跟古人产生共鸣,能体会到他的意思,这也是我们读《黄帝内经》的时候的一个方法和诀窍。

有一些朋友,听完《黄帝内经》课以后,就对中医特别的神往、向往,说想拜师学艺。

徐老师建议大家先去读一些相关的书,他把这些《黄帝内经》细水长流,慢慢地渡化大家,然后缘份到了,自然你的老师或师父会出现。

中医有个特点,不是学生找老师,是老师上赶着追学生。

因为一个学生的根器、悟性、素质,就是决定了他能不能学中医,能不能学好。

所以,大家慢慢地去把自己的正心、诚意、修身做着,机会自然会来。

回顾一下,第一大段,讲了春夏秋冬,我们应该怎么随着四季的变化去养生、养长、养收、养藏。

第二段讲的是,老天爷不正常情况下会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在老天爷时令不正、节气不好的时候,出现那种地气冒明、白露不下、交通不表的那个状态,我们要学习圣人,学习掌握了天地变化规律的这些人,学习养生之道,可以照样不得病。

现在这二段说的是天气没变化,春夏秋冬正常季节交替,没什么大的异常,但是做了一些违背天道的事儿,就容易伤害到自己的哪个脏、哪个腑,容易出现什么病。

开始前一段,“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少阳代指足少阳胆经。

对天地的变化,我们要顺着,跟着它走。

但到春天,我们讲春天是养生的,你要是逆它,就把你的肝胆的生发之气给压抑住了。

比如,杀气腾腾的人,是逆春气的人。

先伤的是胆,然后就由胆伤到了肝。

这就是我们说的表里的问题,任何疾病它发生发展规律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外及内的一个过程。

所以人要得病的话,就是外在的、突露在外面的这个东西先病。

它病得实在不成了,就伤及到里面。

是这么一个过程,就是先有腑病,再有脏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十讲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播出时间:2009-05-23 23:00—24:00经文:道者聖人行從,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

依然是梁冬,请到了徐文兵老师和我们一起呢,来分享《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徐老师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对,上一周的时候呢,我们讲到了这个“夫四时阴阳者”这一段,其中呢!有一句话呢!没有讲完就结束了。

上一周的时间,讲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徐文兵:嗯!我们再说一下这个“死生之本”。

我刚才讲了这个“本”,是树干,“末”是树梢。

干如果坏了的话,那梢儿就不存在了。

我们经常还听中医说一句话叫“治病求本”,那么诊病求什么呢?梁冬:诊病求末是吧?徐文兵:哎!回答正确。

梁冬:哦!真的?徐文兵:大家学中医要举一反三。

人的本在哪儿?就是说形体上看得见的本。

梁冬:就是躯干嘛。

徐文兵:就是我们的主干--身躯、躯干。

梁冬:身躯嘛!对。

徐文兵:简单用一个字,梁冬:就是……?徐文兵:体、身?梁冬:哦,身,对……。

徐文兵:我们的末?梁冬:就是……徐文兵:分支,梁冬:就是四肢。

徐文兵:就是肢体。

这个末梢在哪儿呢?手上、脚上。

一个树得病了,它在最早表现在哪?梁冬:树叶啊?徐文兵:梢上,树叶上。

树叶枯黄了、树梢枯萎了,然后掉了。

如果你是个得道的高人,你一看:哎哟!树病了。

就是说没等它那个树干枯朽,树根糜烂,你就知道它病了,从它梢节上,你就发现它病了,赶紧给它治。

是吧?这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啊!所以你看我们的诊断啊,大家经常学到什么?手诊。

一看手,说你有什么什么征兆,有什么病。

很多人问我有没有道理,我说当然有道理。

人的很多内在大的疾病最早表现出来的征兆,不是在身躯躯干上,在哪儿?梢节上,……梁冬:手上、脚上。

徐文兵:手上、脚上。

你看我去足底按摩,那个人说我什么肾不好啊,什么泌尿系统不好啊,这个那个,头疼,我说“对了”,梢节上表现出来,就是“人老先老腿”,就是当人的气血不足的时候他先舍……舍什么呢?梁冬:放弃。

徐文兵:放弃,啊!放弃一些……保存……,舍车保帅,是吧?它舍什么呢?它肯定是舍梢节,舍末保本。

梁冬:离心比较远的地方。

徐文兵:诶!对的。

我们说保本。

什么叫保本?保你这个躯干、心脑的这个供应,所以人老先老腿。

所以当他腿脚不灵便的时候我们是……你想到怎么给他治?梁冬:怎么治呢?徐文兵:怎么治?有一种治法,说……哎!你腿上不是气血过不去我马上给你捋胳膊刮腿,让它流过来。

这种治行吗?梁冬:那还有什么办法呢?令到自己这个气血本身比较足,可能是比较好的,是吧?徐文兵:人要治病就要什么--顺人的性。

你知道他为什么腿不行么?气血不够了。

供心脑的气血都不够了,所以他才舍了腿保护心脏。

你上来个医生,上来就把人供心脑的血分出一部分往腿上流,这人怎么办?死掉。

是吧?这叫什么--逆其性。

所以治病求本说是什么?哎哟!我一看,你表现为在末梢的问题我先调理你的躯干,我保证你躯干足够的气血供应以后,你有多余的气血……梁冬:自然就会过去。

徐文兵:自然会流到那儿去。

所以最近有一个医疗事故,说有个医院给人做这个心电图试验,查心电图说没事儿,然后说来个“运动平板试验”,就让人上跑步机,背上那心电图检查线,为什么?这是一种检查方法。

就是当你在剧烈运动的时候你那个心在……,加重你心脏的功能负担。

然后呢!心肌的某些缺血能表现出来,这叫诱发。

诱发心肌缺血。

诶!一做心电图出来就有诊断了。

他这种诊断是有危险的。

所以很多人就在心……这个人就在什么?做心电图检查的时候跑死了。

心梗突然发作死在了……梁冬:阿弥陀佛!徐文兵:结果医院就开始打官司,是吧?跟病人跟……家属跟医院就打官司。

这说明什么?这种人就是本身心的血都供不上……供不应求了,他自然就让这个人肢体别动了。

但是有些人说我要去锻炼、我要去健身。

然后就去跑步。

跑步最后怎么着?本来就流向心脑的血,他再强迫它流到四肢上,最后这个人——猝死。

所以每年啊,什么马拉松,都要死几个人。

有很多人都死在那健身……所谓的健身房啊,跑步机上。

我说你们那不是健身房,你们叫“健体房”,很多人是健体而伤身。

所以我们说到身体的本末来讲,第一,躯干是本。

人没有胳膊腿儿这人还活着呢,没有这个躯干这个人就完蛋了,所以这是我们的本。

啊!末一定要……我们今天很多人是颠倒黑白,本末倒置。

另外呢!这个死生之本,这个生命的终……开始和终结,终是终结,我们讲冬天时候说过。

也是……它的根与这四季阴阳的变化。

我们一定要顺,不要逆它,所以《黄帝内经》讲什么--“逆之则灾害生”。

啊,我们经常祈祷这个没灾没病,没有害。

但是如果你跟老天较着劲干的话,那种小灾小病、大难大害就会不断。

如果你顺从它呢!连点儿小毛病都没有,就是我们上次说的那个苛疾,连个细的微的小毛病都不会得,你们会觉得很健康,很快乐。

对吧?!真正健康的人吃饭也有一种快乐,很享受,上厕所排泄也有快感,是吧?人一不健康,吃也难受,拉也拉不出去。

拉出去也是痛苦,尿不出来也痛苦,尿得太多也痛苦,反正整个这个……自个儿这个身体这个神就乱了。

你要从根上倒,你还得从四季上给他调。

如果你不知道“道”的变化的话,你跟着四时阴阳的变化去走,你就算个得道的人了。

踩着这个点儿走。

所以《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首先他知“道”,然后他呢,法于阴阳,就叫“得道”了。

这就是等于《上古天真论》的一个延伸,扩展。

这叫“是谓得道”了。

梁冬:对,“道者圣人行之……”。

徐文兵:下面呢!就是您刚才说的这句话,道者--得道了吧!“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梁冬:对!什么叫做……“行之”呢,就是身体力行去实践嘛。

徐文兵:诶诶!对了。

梁冬:是吧!就是以此为……,但是“愚者佩之”是怎么解释呢?徐文兵:诶诶!这句话怎么解释呢?我们先说说圣人。

圣人先知“道”了,诶,知道怎么回……知怎么回事儿。

知这个“道”的变化起伏规律。

然后叫什么……行之。

我们经常说:“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就是说你“知”这个事情了,但是你不去实践它,等于无知。

啊!所以我们经常说:“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啊,这就是很失败的一件事情。

另外呢!就是说,当你知一个事情以后,你去行它,它中间有个难度。

为什么?梁冬:因为还有熟练程度,对不对?。

徐文兵:还有一个就是意识上接受了,内心接受不接受的问题。

我经常说心和意是两回事。

心是本能、元神。

意是什么——后天你接受的教育。

很多人意识上接受这个东西了,但是他发自内心不认同。

举个例子啊!我前一段时间不是去一趟东京嘛,去一趟日本看樱花。

东京有个铁塔,它那个铁塔也建了五十多年了,它上面呀……就是上到它这个……大概是二百多米高的时候,它不是有个平台嘛,平台上它有一个玻璃地砖,就是透明的啊。

你就在上面能看见底下那些这个是这个……车啊、人啊……梁冬:车水马龙。

徐文兵:啊!车水马龙。

你的意识知道:你踩上去你是掉不下去的,它是玻璃钢的嘛!事实上它就是掉不下去。

但是,你踩上去走走!梁冬:还是害怕啊?徐文兵:好多人就伸不出这手。

这叫知,你知你掉不下去。

行,行啊……,内心还不认同。

所以这种身和心还有距离、还有分裂。

就是真正做人要做到什么啊?自己的心和意是合二为一的。

很多人痛苦不是因为外界环境、人际关系的问题,是自己内心打架。

心冒一个念头,那个意来反对;或者意冒一个念头,那个心来反对。

整天就处在一个自己拎着自己头发往起拽自己那个状态,很痛苦。

梁冬: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

徐文兵:对呀!就是那种状态。

还有啊,我就想这个心和意,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矛盾。

这就是说我们从小受的那个教育呀,这个父母老想把我们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

而……呵,为谁所用呢?为别人用。

所以你看那些有用的木材全被砍了,留下那个还活着的那棵树吧,全是歪七扭八不能用的。

你读一下《庄子》,庄子对此有很多……它就是说这个把人培养成有用这本身就是个谬论。

人应该怎么活着呢?就是说顺应自己的天性去活着。

所以真正拉扯孩子是什么?三岁之前自由观察他的天性,然后三岁……我们经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到七岁诱发启导顺应他天性,让他去做事。

所以这样的孩子活得一辈子不拧巴、不扭曲、不变形。

就身心和谐统一,一团和气,自个儿活得也高兴,然后呢?梁冬:旁边的人也舒服!徐文兵:旁边人的跟着,这个人一来,我们大家……都这么舒服。

跟他一块儿吃饭,平常不吃饭也能多吃两口,这就是一个教育。

但是我们从小教育什么?你应该这个!你应该那个。

而且爹妈把自己从小没实现的那种带强迫的那种东西全加在孩子身上。

我最近治疗几个强迫症的孩子,我就发现,更应该治疗的是他那个妈。

梁冬:所以有些时候吧,有些父母啊!想当然地把小孩生出来,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去培养。

徐文兵:对,然后就……就是“逆其根、伐其本”,啊!愣把那个梅花拧、扭,然后按他这个心思……那个形状倒是按他那个形状长了,称了他的意了,如了他的意了,但是毁了那个孩子的心。

梁冬:真的,阿弥陀佛,无量寿福!好!稍微休息一下,继续回来。

广告片花……弘扬中国文化身体力行义务工作群:87837295(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欢迎您的加入,请注明“志愿者”……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依然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和这个徐文兵老师请教,啊,“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徐文兵:这就是说……我是说刚才这个“行之”,为什么有些事情,他从意识层面上接受了,他就不去行它呢?就是因为他发自内心没有接受。

梁冬:还有没最后接受。

徐文兵:还没有接受这个事情。

能让人……一个人发自内心接受的话,一定要调他的情,动他的心,动他的神。

你光从言语的力量没用。

这时候你说铁塔是什么有保险的,底下是玻璃钢,没事儿,你就上去吧。

这不是个理性问题能解决的。

我还知道有个……这种训练啊!就是让人怎么能把这个心和意合起来,就是现在推行一种叫拓展。

就是到野外去,给你身上绑上保险绳,然后跳个独木桥,或跨过一个什么深涧。

你意识上明明知道你摔不死,你知道这保险,但是你就跨不出那一步。

很多人泪流满面,最后就退下来了。

为什么?他那个心就很弱,他就接受不了。

还有一种训练就是让你站在一个矮墙上,后面你的团队——TEAM,几个人伸着胳膊接你,你后脑勺朝下往下倒,你倒不倒?如果你发自内心认同你的这些团队,你就能倒。

你心里对他们不相信,你就倒不下去。

你尽管意识上说:诶,他们会接着我的,会接住。

这就是我们要……以后要大家要训练自己什么?一要得“道”,一要知“道”;再一个要行“道”。

行道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就像我们当年学中医,学中医我们很多同学最后都改行了,大家都学中医,辛辛苦苦学,我们大学是学六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