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第十讲文字稿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第十讲文字稿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第十讲文字稿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十讲

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

播出时间:2009-05-23 23:00—24:00

经文:道者聖人行從,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依然是梁冬,请到了徐文兵老师和我们一起呢,来分享《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徐老师好!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对,上一周的时候呢,我们讲到了这个?夫四时阴阳者?这一段,其中呢!有一句话呢!没有讲完就结束了。上一周的时间,讲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徐文兵:嗯!我们再说一下这个?死生之本?。我刚才讲了这个?本?,是树干,?末?是树梢。干如果坏了的话,那梢儿就不存在了。我们经常还听中医说一句话叫?治病求本?,那么诊病求什么呢?

梁冬:诊病求末是吧?

徐文兵:哎!回答正确。

梁冬:哦!真的?

徐文兵:大家学中医要举一反三。人的本在哪儿?就是说形体上看得见的本。

梁冬:就是躯干嘛。

徐文兵:就是我们的主干--身躯、躯干。

梁冬:身躯嘛!对。

徐文兵:简单用一个字,

梁冬:就是……?

徐文兵:体、身?

梁冬:哦,身,对……。

徐文兵:我们的末?

梁冬:就是……

徐文兵:分支,

梁冬:就是四肢。

徐文兵:就是肢体。这个末梢在哪儿呢?手上、脚上。一个树得病了,它在最早表现在哪?梁冬:树叶啊?

徐文兵:梢上,树叶上。树叶枯黄了、树梢枯萎了,然后掉了。如果你是个得道的高人,你一看:哎哟!树病了。就是说没等它那个树干枯朽,树根糜烂,你就知道它病了,从它梢节上,你就发现它病了,赶紧给它治。是吧?这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啊!所以你看我们的诊断啊,大家经常学到什么?手诊。一看手,说你有什么什么征兆,有什么病。很多人问我有没有道理,我说当然有道理。人的很多内在大的疾病最早表现出来的征兆,不是在

身躯躯干上,在哪儿?梢节上,……

梁冬:手上、脚上。

徐文兵:手上、脚上。你看我去足底按摩,那个人说我什么肾不好啊,什么泌尿系统不好啊,这个那个,头疼,我说?对了?,梢节上表现出来,就是?人老先老腿?,就是当人的气血不足的时候他先舍……舍什么呢?

梁冬:放弃。

徐文兵:放弃,啊!放弃一些……保存……,舍车保帅,是吧?它舍什么呢?它肯定是舍梢节,舍末保本。

梁冬:离心比较远的地方。

徐文兵:诶!对的。我们说保本。什么叫保本?保你这个躯干、心脑的这个供应,所以人老先老腿。所以当他腿脚不灵便的时候我们是……你想到怎么给他治?

梁冬:怎么治呢?

徐文兵:怎么治?有一种治法,说……哎!你腿上不是气血过不去我马上给你捋胳膊刮腿,让它流过来。这种治行吗?

梁冬:那还有什么办法呢?令到自己这个气血本身比较足,可能是比较好的,是吧?

徐文兵:人要治病就要什么--顺人的性。你知道他为什么腿不行么?气血不够了。供心脑的气血都不够了,所以他才舍了腿保护心脏。你上来个医生,上来就把人供心脑的血分出一部分往腿上流,这人怎么办?死掉。是吧?这叫什么--逆其性。所以治病求本说是什么?哎哟!我一看,你表现为在末梢的问题我先调理你的躯干,我保证你躯干足够的气血供应以后,你有多余的气血……

梁冬:自然就会过去。

徐文兵:自然会流到那儿去。所以最近有一个医疗事故,说有个医院给人做这个心电图试验,查心电图说没事儿,然后说来个?运动平板试验?,就让人上跑步机,背上那心电图检查线,为什么?这是一种检查方法。就是当你在剧烈运动的时候你那个心在……,加重你心脏的功能负担。然后呢!心肌的某些缺血能表现出来,这叫诱发。诱发心肌缺血。诶!一做心电图出来就有诊断了。他这种诊断是有危险的。所以很多人就在心……这个人就在什么?做心电图检查的时候跑死了。心梗突然发作死在了……

梁冬:阿弥陀佛!

徐文兵:结果医院就开始打官司,是吧?跟病人跟……家属跟医院就打官司。这说明什么?这种人就是本身心的血都供不上……供不应求了,他自然就让这个人肢体别动了。但是有些人说我要去锻炼、我要去健身。然后就去跑步。跑步最后怎么着?本来就流向心脑的血,他再强迫它流到四肢上,最后这个人——猝死。所以每年啊,什么马拉松,都要死几个人。有很多人都死在那健身……所谓的健身房啊,跑步机上。我说你们那不是健身房,你们叫?健体房?,很多人是健体而伤身。所以我们说到身体的本末来讲,第一,躯干是本。人没有胳膊腿儿这人还活着呢,没有这个躯干这个人就完蛋了,所以这是我们的本。啊!末一定要……我们今天很多人是颠倒黑白,本末倒臵。另外呢!这个死生之本,这个生命的终……开始和终结,终是终结,我们讲冬天时候说过。也是……它的根与这四季阴阳的变化。我们一定要顺,不要逆它,所以《黄帝内经》讲什么--?逆之则灾害生?。啊,我们经常祈祷这个没灾没病,没有害。但是如果你跟老天较着劲干的话,那种小灾小病、大难大害就会不断。如果你顺从它呢!连点儿小毛病都没有,就是我们上次说的那个苛疾,连个细的微的小毛病都不会得,你们会觉得很健康,很快乐。对吧?!真正健康的人吃饭也有一种快乐,很享受,上厕所排泄也有快感,是吧?人一不健康,吃也难受,拉也拉不出去。拉出去也是痛苦,尿不出来也痛苦,尿得太多也痛苦,反正整个这个……自个儿这个身体这个神就乱了。你要从根上倒,你还得从四季上给他调。如果你不知道?道?的变化的话,你跟着四时阴阳的变化去

走,你就算个得道的人了。踩着这个点儿走。所以《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首先他知?道?,然后他呢,法于阴阳,就叫?得道?了。这就是等于《上古天真论》的一个延伸,扩展。这叫?是谓得道?了。

梁冬:对,?道者圣人行之……?。

徐文兵:下面呢!就是您刚才说的这句话,道者--得道了吧!?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梁冬:对!什么叫做……?行之?呢,就是身体力行去实践嘛。

徐文兵:诶诶!对了。

梁冬:是吧!就是以此为……,但是?愚者佩之?是怎么解释呢?

徐文兵:诶诶!这句话怎么解释呢?我们先说说圣人。圣人先知?道?了,诶,知道怎么回……知怎么回事儿。知这个?道?的变化起伏规律。然后叫什么……行之。我们经常说:?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就是说你?知?这个事情了,但是你不去实践它,等于无知。啊!所以我们经常说:?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啊,这就是很失败的一件事情。另外呢!就是说,当你知一个事情以后,你去行它,它中间有个难度。为什么?

梁冬:因为还有熟练程度,对不对?。

徐文兵:还有一个就是意识上接受了,内心接受不接受的问题。我经常说心和意是两回事。心是本能、元神。意是什么——后天你接受的教育。很多人意识上接受这个东西了,但是他发自内心不认同。举个例子啊!我前一段时间不是去一趟东京嘛,去一趟日本看樱花。东京有个铁塔,它那个铁塔也建了五十多年了,它上面呀……就是上到它这个……大概是二百多米高的时候,它不是有个平台嘛,平台上它有一个玻璃地砖,就是透明的啊。你就在上面能看见底下那些这个是这个……车啊、人啊……

梁冬:车水马龙。

徐文兵:啊!车水马龙。你的意识知道:你踩上去你是掉不下去的,它是玻璃钢的嘛!事实上它就是掉不下去。但是,你踩上去走走!

梁冬:还是害怕啊?

徐文兵:好多人就伸不出这手。这叫知,你知你掉不下去。行,行啊……,内心还不认同。所以这种身和心还有距离、还有分裂。就是真正做人要做到什么啊?自己的心和意是合二为一的。很多人痛苦不是因为外界环境、人际关系的问题,是自己内心打架。心冒一个念头,那个意来反对;或者意冒一个念头,那个心来反对。整天就处在一个自己拎着自己头发往起拽自己那个状态,很痛苦。

梁冬: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

徐文兵:对呀!就是那种状态。还有啊,我就想这个心和意,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矛盾。这就是说我们从小受的那个教育呀,这个父母老想把我们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而……呵,为谁所用呢?为别人用。所以你看那些有用的木材全被砍了,留下那个还活着的那棵树吧,全是歪七扭八不能用的。你读一下《庄子》,庄子对此有很多……它就是说这个把人培养成有用这本身就是个谬论。人应该怎么活着呢?就是说顺应自己的天性去活着。所以真正拉扯孩子是什么?三岁之前自由观察他的天性,然后三岁……我们经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到七岁诱发启导顺应他天性,让他去做事。所以这样的孩子活得一辈子不拧巴、不扭曲、不变形。就身心和谐统一,一团和气,自个儿活得也高兴,然后呢?

梁冬:旁边的人也舒服!

徐文兵:旁边人的跟着,这个人一来,我们大家……都这么舒服。跟他一块儿吃饭,平常不吃饭也能多吃两口,这就是一个教育。但是我们从小教育什么?你应该这个!你应该那个。而且爹妈把自己从小没实现的那种带强迫的那种东西全加在孩子身上。我最近治疗几个强迫症的孩子,我就发现,更应该治疗的是他那个妈。

梁冬:所以有些时候吧,有些父母啊!想当然地把小孩生出来,按照自己的意识形态去培养。

徐文兵:对,然后就……就是?逆其根、伐其本?,啊!愣把那个梅花拧、扭,然后按他这个心思……那个形状倒是按他那个形状长了,称了他的意了,如了他的意了,但是毁了那个孩子的心。

梁冬:真的,阿弥陀佛,无量寿福!好!稍微休息一下,继续回来。

广告片花……弘扬中国文化身体力行义务工作群:87837295(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欢迎您的加入,请注明?志愿者?……

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依然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和这个徐文兵老师请教,啊,?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徐文兵:这就是说……我是说刚才这个?行之?,为什么有些事情,他从意识层面上接受了,他就不去行它呢?就是因为他发自内心没有接受。

梁冬:还有没最后接受。

徐文兵:还没有接受这个事情。能让人……一个人发自内心接受的话,一定要调他的情,动他的心,动他的神。你光从言语的力量没用。这时候你说铁塔是什么有保险的,底下是玻璃钢,没事儿,你就上去吧。这不是个理性问题能解决的。我还知道有个……这种训练啊!就是让人怎么能把这个心和意合起来,就是现在推行一种叫拓展。就是到野外去,给你身上绑上保险绳,然后跳个独木桥,或跨过一个什么深涧。你意识上明明知道你摔不死,你知道这保险,但是你就跨不出那一步。很多人泪流满面,最后就退下来了。为什么?他那个心就很弱,他就接受不了。还有一种训练就是让你站在一个矮墙上,后面你的团队——TEAM,几个人伸着胳膊接你,你后脑勺朝下往下倒,你倒不倒?如果你发自内心认同你的这些团队,你就能倒。你心里对他们不相信,你就倒不下去。你尽管意识上说:诶,他们会接着我的,会接住。这就是我们要……以后要大家要训练自己什么?一要得?道?,一要知?道?;再一个要行?道?。行道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像我们当年学中医,学中医我们很多同学最后都改行了,大家都学中医,辛辛苦苦学,我们大学是学六年的。

梁冬:不容易呀!

徐文兵:六年毕业,然后做住院医,做主治医。最后很多人改行,为什么?大家都知?道?啦,最后去行?道?,怎么办?这就是一个感情问题。这就是一个内心的问题。所以我想我从小受我妈的那种教育感染可能已经动了我的神,我就是在别人都改行或者我有更好的诱惑,那会儿我外语好我可以去做别的事情,甚至去做买卖,我到了美国我可以改行嘛!为了挣钱嘛!

梁冬:药材生意噢!

徐文兵:但是我没有改,为什么?我觉得就是我小时候,三岁到七岁那会儿母亲给灌输的那种影响,调到那个神,就坚定,坚定最后我再行医,教书,然后把这个实践它。实践它慢慢儿……也坐冷板凳啊。别看现在说挂我号多难,我当年坐冷板凳的时候你们没看见。但是就是坐冷板凳的时候我也咬着牙。我相信它。

梁冬:嗯。正心诚意嘛!

徐文兵:诶!正心诚意。你看,那是心,那是个意。把这俩合二为一以后吧!行了。

梁冬:而且是先正心,后诚意。

徐文兵:对,诶!你看你这个抓得很准。所以你看很多人……就比如说:举办婚礼,搞个什么仪式,加入什么组织,搞一个宣誓。你说从意识层面上那有用吗?签了合同都可以毁约嘛!是吧?他做那种宣誓是干什么?是在调神,是在调动你的一种情绪。激发起你产生……我们说产生一种神圣感。这种神圣感其实就是让你发自内心地接受这种东西。

梁冬:对。所以我个人认为呢!就是说,你看西方的婚姻哪,结婚,和东方的结婚呢,相比而言,你看西方它在教堂里面,互相要宣誓的,对吧?但是东方呢,结婚本来还挺神圣的事,

搞一闹洞房,就把一件挺严肃的事情呢给荒谬化了。就其实有些时候呢对婚姻的未来的幸福感就不厉害了。

徐文兵:我们现在把很多都变得娱乐化和那种低俗化了。特别是我们对所谓神圣的东西的那种肃然起敬的那种敬意,全给毁掉了。所以你现在问一下,说到某某寺院烧香,然后是多少钱烧多少钱的香,你说这是在干什么?他在卖他……人们对他的一种敬意和神圣感。你卖多少钱是个钱啊?人们发自内心的时候对你那种尊敬,那值多少钱?!我说那是无价的。所以……我们现在就是退化的把很多神圣的东西给没有了,但是真正你看现在啊,就是一个人活出了人样儿,或者一个企业做成了,有了企业的精神文化,那个带头的那个人,是个有神的人。我看了很多人都像行尸走肉一样两眼无神,我也看到很多人在那儿什么细节,什么条目上下功夫。

梁冬:啊。细节决定成败什么的。

徐文兵:但是我看到真正成事的人,他是脚后跟有一种力量,他眼睛中是有一种神的。他有一种信念和信仰。他有一种后脊梁发热的神圣感。他不仅信他的东西,他还在实践它。这样做的本身就有什么?就有一种魅力和感染力。很多人……可能我工资拿的不高,我也要跟着你干,为什么?他在这种干的时候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梁冬:对。所以呢,曾经有人说嘛,这个追女孩啊,最重要的就是你得投入到你的工作里面,你只要……你甭管做什么事情,你一专心的时候呢!就会有魅力。

徐文兵: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很多人惊叹于说古代那么硬的玉,怎么雕,怎么琢的,怎么磨的呀?我告诉你,你想想做这个事的那个人的精神状态,现在有几个人能达到?那个状态出来的时候,我告诉你:绝对金石为开。大家都知道李广射箭,喝……某日喝醉了,忽然看见前面卧一个老虎,搭弓一射,?啪?!

梁冬:射进去了,是吧?

徐文兵:射进了,第二天一看,是个石头,那个箭就射进石头里了,然后他站在几丈开外然后再射,当时那个状态没有了,那种精诚所至。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天赋我们有很多东西,就好像我们买一个照相机、电脑,其实到这电脑坏了以后,很多功能我们都没用。

梁冬:对,我们对身体开发也是这样。

徐文兵:我们老……对呀,老天爷造你天造地化能成为一个人多不容易啊!我们有多少那什么,真是神奇的东西被我们毁掉,被我们淹没,被我们给蒙蔽掉了。中医只不过告诉你说:诶!你有这个本事,你应该这样,而不是你拧巴,扭曲,造成一种变态的一种东西。所以很多人说这是特异功能,我说那不是特异功能,人人都有,那叫人本能。我说你们现在人培养出一帮变态人那才叫特异功能呢。晚上不睡白天不醒,言语恶毒,行为乖张,那叫特异功能。我们这叫本能。

梁冬:唉,善哉!善哉。刚才你讲到这个?愚者佩之?,那?愚者佩之?是如何解释的呢?徐文兵:这句话就说起来话长了。我上大学的时候,我就问老师,我就说什么叫?愚者佩之??老师说:?愚呢就是蠢货,愚笨的人;佩呢,通假字‘通背道而驰’的‘背’。说圣人是行道的,愚的人是背道而驰的。?你知道我听完老师这解释我当时是什么感觉吗?

梁冬:啊!我跟你举个例子吧,当年我读书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情形。我当时呢!也问一个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老师呢,也有类似这种让你哭笑不得的答案之后呢,我当时两个反应,第一就是,哎哟!怎么来这个学校!第二个就是以后我一定要去做老师。哈……

徐文兵:当时我就觉得我就……我觉得他解释的不对,如果这个字可以这么通假的话那所有的字都可以这么通假。这个?愚?我讲过了,什么叫愚?愚是什么?

梁冬:愚公移山嘛!

徐文兵:愚公移山。他是那个什么,象一……

梁冬:一根筋。

徐文兵:一根筋,头脑钻在一个角落里出不来的那个人。

梁冬:哦,阿甘。

徐文兵:对。钻牛角尖儿的人。愚是什么,向隅而泣,心思陷在一个角落里出不来,没有出路。啊!蠢货是瞎走,这个愚是不知道往哪儿走。?佩之?,我们讲?佩服?,什么叫?佩服??梁冬:诶,这个话有意思,啊!。

徐文兵:讲过

梁冬:对,佩是佩玉嘛!服是穿衣服的衣嘛!……

徐文兵:对,我们讲了?佩服?两个字,佩是佩,服是服,这是我们中医古代治病的两个方法。佩是什么?佩一些玉呀,或者是珠子啊,或者是其它的东西。很多人还佩这个什么牛皮绳啊,佩个弓弦,它起个什么作用?就是身心治疗作用。你比如说我这个人面瓜,老优柔寡断,我佩个玉珏,老提醒自己:哎呀,我要做决定,有决断力,是吧?鸿门宴上范曾就是老提醒那个项羽杀刘邦,几次举起玉珏,意思是说你赶紧下决定,摔杯为号,你赶紧宰他——叫珏。我们叫佩个玉,护一下自己——叫佩。另外一个叫服气,就是内衣里边装个香囊,装点什么药,闻到那个味儿,这叫佩和服,是古代治病的两个方法。这个区别在哪儿?服是内衣,穿在里边你看不见。佩是什么?

梁冬:外面看见的。

徐文兵:挂在外面的,环佩丁当嘛。佩个……腰佩什么三尺龙泉剑。

梁冬:BP机什么的。

徐文兵:腰佩BP机、大哥大。所以这个?愚者佩之?是什么意思?他也知道,他也知道这个好东西,他怎么?就挂在外面当晃子做给别人看的,根本就不是他去……真信这个东西,身体力行去实践它。我妈说过一句话,我小时候在那儿假模三道看书的时候,我妈说:?哼!腰里别个死耗子——又在那儿假装打猎呢。?

梁冬:哈哈哈……

徐文兵:我不是经常爱看课外书,等我妈一进门我赶紧把我的书拿出来,我妈早就看穿了我那点儿伎俩——腰里别个死耗子,假装打猎。所以这个?愚者佩之?,是把《黄帝内经》这本书经常放在自己案头……

梁冬:这不就是我嘛!哈……

徐文兵:然后呢?经常跟人说话时候还要带出几句《黄帝内经》原文。

梁冬:总是那几句。

徐文兵:然后真正到了什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然后?昼出夜伏?的时候,他整天……晚上该睡觉他在那儿泡吧呢!白天该干了他在那儿……就是挂着晃子让别人看呢。根本就自个儿也不信,也不行。叫?愚者佩之?。

梁冬:哎呀!各位同学,自己找一找身上是不是也是?愚者佩之??

徐文兵:是不是别了个死耗子。

梁冬:对,腰里别了个死耗子,是吧?。好了,稍事休息一会之后,马上继续回来。

广告片花……

梁冬:继续回来到那个?国学堂?之?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仍然是和徐老师在一起。刚才徐老师讲到?愚者佩之?。不过刚才我也很奇怪,你明明知道?佩?是这个意思你跑去问老师,你是不是……。

徐文兵:不不不!上大学时候真不懂。

梁冬:真不知道?当时你只知道他说的不对。

徐文兵:我只是说他不能满足我的……我知道他不对,但是对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是这就是种子埋下来,我是说钻研中医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是研究那个?佩服?的时候,我突然想:嗨!?愚者佩之?,不就是挂在外面让别人看的嘛。

梁冬:深刻呀深刻!

徐文兵:呵呵!切中时弊。

梁冬:哈哈!切中我们自己呀!

徐文兵:啊!切中时弊。

梁冬:?愚者佩之!?……一定要身体力行。所以呢,就像以前那个说……说文学青年哪!就是老是讲文学,但是永远不会成为文学家的青年;管理青年呢,就是老是讲管理,永远不会成为管理者的青年。

徐文兵:所以我跟大家说的这些阴阳,四季变化,包括昼夜变化这些事情,我告诉你,我是得益者,受益者。

梁冬:就是身体力行的。

徐文兵:对!我是身体力行。就是说我也尝过那个折腾的滋味,咱年轻过,啊!也折腾过,然后折腾完以后复归于道,就觉得这样做好像不行。等我再去这么去做的时候呢!突然发现,第一是什么?自己精力充沛。我一天啊,……你们都知道,咱们说梁冬请我来讲《黄帝内经》,好像我是个研究黄帝内经的人,其实不是吧!我是个大夫,一周工作五天,原来我一周工作六天,我一天八个小时都在看病。那种精力从哪儿来?我不逆阴阳,我不逆四时,是吧?另外呢,身体力行以后呢,你突然发现还有什么——灵感。大家都在干活,为什么有人干着干着,人家突然就掏出个小纸条就写一句诗,有人干完以后啥也没有。其实就是说:所谓的灵感,其实就是跟天地神灵沟通时候突然……哎!出现那个东西,不是你的。就是我们讲那个收音机调到某一个频率以后突然收到了某个信息。所以古人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就好像老天已经把这个写好了,你如果那接收器?咵?调到那儿。所以大家应该尝一尝?顺四时?,然后?通神明?得道的那种感觉。

梁冬:所以那个冯小刚是这样吹捧刘震云老师的,说你哪是写文章,您那是上帝的……只不过透过您的笔给划拉出来了。

徐文兵:真的!真的!冯小刚我特别喜欢,我觉得那个人很真,不在那儿装那个13。这个我们中医呀!……

梁冬:阿拉伯数字的13。

徐文兵:我们中医看病吧!那个扁鹊在救那个虢太子,尸厥嘛!他已经要死……已经死了装棺材了。人家说已经死了,扁鹊又把他救活了。《史记》记载明确的一个故事。然后大家都说扁鹊你能起死回生,扁鹊说一句什么话:?愚非能生死人,因其自当生,愚使之起尔。?他的生机还在,我扶了他一把。所以你看我们说中医治好病了,你说?啊,你妙手回春,神医!?,不对,他那个人的生机根本还在。

梁冬:命不该绝。

徐文兵:命不该绝,我们扶了他一把。所以我以前治一些外国病人,治好了以后人家都感谢人家信的那个什么上帝。哎!我说……我那会儿年轻嘛!你怎么不感谢我?人家这句话是什么,人家以为是人家信的那个什么什么神啊上帝通过你的手,把他病治好了。然后就说:徐大夫我们会为你祈祷的。我心想你多给我点钱不就完了,祈祷算什么呀!

梁冬:当年,

徐文兵:当年。现在我突然发现,一个人发自内心对你的赞美和祈祷那是无价的。这就是我的体会。

梁冬:哈利路亚……?愚者佩之?。啊!?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徐文兵:这个?从阴阳?之前呢我们先说要?知阴阳?。这句话好像有点儿啰嗦。其实事实上有些人真的分不清阴和阳。我举简单的例子:就是找不对男女厕所,经常走错厕所。这种分不清阴阳的人我们叫他什么?混沌——混沌一片,分不清。中国人有一句骂人的话叫混蛋。你知道什么叫混蛋吗?

梁冬:就是那个蛋清蛋黄不分,是吧?

徐文兵:对呀!鸡蛋有蛋黄有蛋清,有阴阳。谁是阴谁是阳?

梁冬:我觉得应该是蛋黄是阴,对不对?

徐文兵:诶,没错。

梁冬:因为它是成形。

徐文兵:哎,你看它居中,它成形,这是阴。那个蛋白呢?就是阳。所以你看我们中医有个?黄莲阿胶鸡子黄汤?,它就把那个蛋清去掉,单用那个蛋黄打在那个药汤里,治疗什么?虚劳虚烦不得眠,心中烦不得卧,治疗失眠症。这就是我们用它的阴,是吧?我们这个中医讲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你作为一个人先阴阳都分不清楚,男女都不分,然后你给人看病,那你就是什么呀——混球、分不清。为什么说混蛋呢?有的蛋是没有蛋清也没有蛋黄的,混沌一片。这个蛋是什么蛋呢?

梁冬:王八蛋。

徐文兵:王八蛋。所以混蛋就是王八蛋。所以顺阴阳之前先分阴阳,然后你才知道是顺阳还是顺阴。春夏——阳,秋冬——阴,然后跟着走。不然的话,小心就做那种……混沌不分的人。

梁冬:所以要知了阴阳之后呢,然后从阴阳嘛!

徐文兵:然后就潜藏的时候,(初)九潜龙勿用,这叫养阴。嚣张的时候,那叫养阳。但是不论养阴还是养阳,都不要过头。

梁冬:这倒是。过犹不及嘛。

徐文兵:对呀。就是亢则害,成乃治。过头了就出问题。

梁冬:好,稍事休息一下之后,马上回来。

广告片花……

梁冬:是的。刚才呢,和徐老师呢,请教到?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呀。?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但这个?从之则治?,?治?是什么意思呢?

徐文兵:以前文革,毛主席有句特著名的话叫什么——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失去控制叫乱,尽在掌握,一切尽在掌握叫治。谁掌握?

梁冬:毛主席。

徐文兵:毛主席是国家元首。那我们身体里面谁掌握?

梁冬:心。

徐文兵:就是我们那个心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一切都在你的神明的控制之下的身体,那是个治。突然身体某个角落长出一个不阴不阳的东西,然后按照它的意志去不断地繁衍,诱至细胞,……诱至细胞无限增生,这就是癌症、肿瘤。失去了对它的控制,或者我们说:诶!中央这个本来一个控制身体的东西,发出了两个信号。有些人叫什么?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受自己心神控制吧,结果自己分泌巨噬细胞——白细胞去杀死自己的胶原细胞,腐蚀自己的关节,腐蚀自己的器官,这叫什么?这就是下一句话:内斗、内乱、内格。你如果发现你得这种病了,从根上找,又是四时阴阳给逆乱了。啊,所以说如果你顺从阴阳的变化呢,从之则生,这个生,不光是你大的生命的生。我们经常说,我的免疫系统不好,我的免疫细胞低,白细胞少,为什么白细胞不生?想想你春天干嘛了。为什么我精子存活率低下,为什么我的卵子卵胞发育不理想,为什么不生?找找——春天的问题,是吧?这些都是生。还呢就是说我为什么没有欲望,相亲……,没意思!结婚……,没意思!这个情,我们说发情的那个心的那个青涩状态,春天生的,到夏天变成红的变成爱了。这个人没有爱,没有欲望,整天是唉声叹气的,为什么不生?为什么不长?找季节——逆了。

梁冬:所以夏天要生长,所以呢!夏天不是一个分手的季节。谈分手应该是秋天,是吧?

徐文兵:对,夏天热烈。从之,从阴阳的话呢,从着阴阳走的话呢,身体是在安定的受心神

控制的状态下,达到一种什么?我们说脏腑的这种生克的平衡。很多人说:咱们都生吧!不对,我们叫生克制化,是吧?本来大家土要泛滥,我有个木在控制你。树要长得太大呢?我有个金在控制你。它有一个相生相克,这个巧妙的系统的这种控制,尽在掌握,心神没乱。心神一乱……很多人说:诶!我这七十岁了,我移植一个二十岁女人……男人的心脏,啊,我身体就好。现在很多人在干这个事儿。我称之为蠢。为什么蠢?

梁冬:肯定不协调嘛,它到时候。……

徐文兵:他整个系统绝对不协调。就是说你七十岁本来有一个跟你七十岁匹配的,可能比较衰弱的、比较心率慢的一个心脏在那儿跳,但是作为一个老爷车,它还是匹配的,它作为一个系统它还能存在。突然移植进来一个?咵!咵!?乱跳的一个强健的心脏,作为心脏本身,它是好的;对系统来说,它是个灾难。它会带着整个系统加速走向崩溃。最后心强了吧!谁弱了?心克什么?

梁冬:火克金。

徐文兵:谁弱了?肺。这个人最后死于肺病。

梁冬: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啊。

徐文兵:虽然就是移植,你看报道,做心脏移植的人往往死于肺病。结果医生宣布什么,我们很成功,心脏没出问题,他死于肺病,是得了另外一个病。

梁冬:所以这个真的很……真的很有趣。

徐文兵:很有智,很无慧。啊!这就是一个不把人的系统……不把人当成一个系统来看嘛。梁冬:没有系统论,是吧?

徐文兵:所以说?从之则治?。让你的心神,啊,去君临天下,统一治理你的国家。如果你非要逆着四季的节奏走,为什么叫调神?你逆着四季的节奏走,你那个神最后就什么?不知所措了。你看夏天吧,外边特热,突然进到一个冰冷的房间里,然后这个神就不知道我是毛汗孔是开还是合。几次这么错乱的信息然后这个神就有点儿崩溃了,最后就干脆就撒手不管,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所以夏天现在得感冒的人特别多。我前一段时间就是……他们就推荐去做那种类似火炕的那种治疗。就是在大都市他把那个一个石头台子烧热了,让一些人躺上去发汗。诶!我说你们这眼看要春天,天热了,你们这生意就不行了吧?他说:?老板!你可说错了,我们越到夏天我们这生意越好?。我说:?为什么??。?全是那些女孩吹空调吹的,那个肩膀疼、腿疼、腰背疼的,到我们这儿一睡这热炕,一发汗好了。?你看看现在,就整个儿这个逆阴阳以后,把自己这个神闹得特乱。最后那个神特痛苦:我到底该怎么办?梁冬:有这热炕还好了哈?徐文冰:所以你看现在,大都市冬天睡热炕,为什么呢?吹空调在先。啊,今天我又看一个报道说,科学家提醒大家最好夏天凉菜吃不了就倒了,别往冰箱里放。你说热菜放冰箱里吧,第二天你吃还得热它一下,微波炉也好,蒸也好,炒也好,你还热它。那凉菜呢?拿出来你就凉着吃。

梁冬:所以对身体真的很糟糕。

徐文兵:绝对很糟糕,而且大家记住,古人吃凉菜全是为了下酒。是因为要烫一壶热酒喝才吃凉菜,我们现在又不喝酒,或者喝的是冷啤酒,你还上盘儿凉菜,我不知道他们是无知还是无觉。无知是肯定的,无觉也是肯定的。吃了不舒服也不知道。

梁冬:可怜的人们。

徐文兵:逆之则乱。

梁冬:?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徐文兵:本来吧,咱就是不加个人意志,就跟着这个四时阴阳变化走,顺着走,这就是动物的本能。偏偏我们现在加了一些人为的意识。

梁冬:学了些科学。

徐文兵:学了点所谓的学科,咱们还不说它是科学。最后呢,把本来顺的这种节奏呢搞成逆

乱的,最后开始内格。什么叫内格?格就是格斗,内斗,内乱起来了。我说很多人就是最后得病不是被细菌病毒杀死的,

梁冬:格斗的格,是吧?

徐文兵:自个儿把自个儿给杀死了。

梁冬:对。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跟自己打架,最后把自己受伤。就自己左手打右手,左手受伤也是……左手伤,右手受左手伤,是吧?

徐文兵:叫?剜却心头肉,疗得眼前疮?。总是在拆东墙补西墙,损了这个去闹那个。

梁冬:所以你讲的这个?格物致知?的?格?是什么意思?说到这个地方。

梁冬:?格物致知?的?格?,这个?格?首先就是说它稍微有点儿固定,我们说定格了,就是不是动得太厉害,就是研究这个物,所谓物啊,它就不是气,它是有形有质的个东西,所以能固定下来让你去放在那儿仔细地看。你比如说我们研究尸体,这叫格物,对吧!我们上大学一年级先尸体解剖课,那一学期我们都没吃过肉。为什么?心理冲击太大了。就扒拉人,闻着那个福尔马林的味儿,然后就扒拉那个尸体。这叫格物,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更重要的是什么?尸体和活体的区别在哪?是同样推动这一堆肉运动的那个能量它从哪儿来?是吧?你有这个胃在这儿,它为什么不蠕动呢?这你就从格物上就研究不出来,是吧?你得从……从哪儿?从知的程度上已经研究不了,只能靠悟它。你体会一下它背后推动它的那个能量是什么,这叫研究到气了。然后呢?那个气又从哪儿来?谁给它这个信号?怎么就让它从东走不从西走?是吧?怎么是让它从下蠕动不从上蠕动?这就研究到那个神了。所以我认为格物是一门初级学问,这是知的学问,格物而致知,它是一个智的层次。真正地要去研究那个慧,体会到那种极端抽象……你看不见,肉眼啊,肉眼能看得见摸得着,或者借助于某种仪器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那都是叫物。真正去研究高层次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就是需要你的慧。这叫开慧。

梁冬:对。所以刚才我们是?是谓内格?讲到?格物致知?,还是讲回内格吧。

徐文兵:内格我们讲几个比较这个明显的一种病理表现。你看有些人自残,有自残行为,小孩子把自己手啊咬得血呲呼啦的,得了这种抑郁症的人——自残,把自己的手臂划得出血。有人叫割脉自杀,有人横着割,有人竖着划,是吧?内格。谁拉你了,谁……没人伤你呀,谁伤你了?。

梁冬:自己跟自己打架。

徐文兵:自残、自伤、自杀的行为,都叫内格,是吧?本来是协调和谐的一个系统,突然出现了内斗和内乱,而且到了这种你死我活的这个程度,是吧?根源在哪儿?四时阴阳的变化肯定出问题了。我们经常说这个某一脏它会随着季节它会有沉浮,肝气在春天就生,到了秋天它就会弱,是吧?肺气到了秋天就会强。这本来是个协调的,这是老天爷或自然把它分配得很好,但是我们就是什么,人为地抑制了某个器官。然后呢?加强了某一个器官。这就造成了什么?天赋的一种本能的不平衡。然后就开始内斗。这是外在明显的一个表现。还有一种表现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啊,比方说类风湿、红斑狼疮,啊,这些免疫系统疾病,它是什么?自己分泌一种细胞:巨噬细胞、白细胞去吞噬自己本身的组织。很多人说我补肾补肾,你人为地加强了肾的功能,你记住,你补了一个脏,那它受制约的……它制约那个脏肯定要弱。你比如说伟哥,提高性功能了吧!延长性交时间,我们说这人补肾了,对不对,信吗?结果是谁……

梁冬:水克火嘛。

徐文兵:谁完蛋了?

梁冬:心脏。

徐文兵:心脏受不了了,所以很多人说吃伟哥导致心脏猝死是它的副作用。我说什么叫副作用?!是它正作用。你不了解这个人体这种互相的关系,你就是傻了吧唧就……眼睛有智无

慧就盯着一个脏去想事情,所以你想你要去补,人为地加强某一脏的功能以后,肯定要削弱那一脏。老吃甜的话,补了脾,最后克的是谁?肾。牙就掉了。所以它……

梁冬:所以老吃糖呢不是因为龋齿,不是那个细菌,其实还有更深刻的原因的。

徐文兵:肾坏了,肾为骨之余,肾主骨生髓。所以大家记住啊,如果这辈子想活得痛快,不出现我刚才说的那些病,还有一种内格就是什么,内心思想冲突,啊,整天在自己跟自己打架,自个儿揪着自己头发往起蹦,想不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顺阴阳吧,调四时。

梁冬:好了,稍事休息一下之后马上回来。

广告片花……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仍然是和徐文兵老师在一起。刚才我们讲到?内格?,自己跟自己打架的过程,其实呢,很多时候呢,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那种心意的那种冲突,对吧?

徐文兵:对,最根本现在就是说,先天赋予你的神明和后天灌输给你的意识的那个冲突。梁冬:对,所以呢!?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徐文兵:诶,你比如说?阳痿?,它意识层面上特想起来,但是它就起不来。

梁冬:该起它不起,不该起它起。

徐文兵:这就是心和意的冲突,是吧?比如人说,我的心跳特别快,老想拿意识去控制它:?心率快点,或者心跳慢点?,它不受你控制,人只有在这种心意沟通好了,处于一种和谐共振的状态的时候呢,它们才会协调一致,这人的一生才不痛苦。所以,我觉得有些问题都是,说到根儿上——价值观的问题。神是固定不变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去知?道?,然后去行?道?,把这个?道?换成我们身体主宰叫知道我们的本心或者叫本神,然后去顺应这个本神去做事。所以作为父母呢,观察孩子的天性,然后启发诱导他,顺应他的天性去做事儿,这样呢!孩子过得很快乐,你也就完成了你的任务。

梁冬:对!心领神会。

徐文兵:否则的话,最后就制造了一个个的病人,所以,很多病人,咱说到四时阴阳,说到根上,就是四时阴阳,没跟着天的点儿走,还有个问题就是说没跟着这孩子的本神去走。最后一句话是我们中医一句经典的话,?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呵,现在已经提高到国家的一个战略决策了,要大力提倡中医治未病的这么一个……发挥它的功能,但很多人老百姓理解说?中医治不好病,让人做做保健吧。?

梁冬:但这个我觉得呵,?未病?这个?未?字啊,啧,挺深的。

徐文兵:诶,还没有病,先认识一下?病?啊。我说了,人要……首先要?别来无恙?,恙是小毛病;然后呢,有点那种细微的病出来了叫?苛?;然后这个病来得快,去得也快,发高烧,第二天退了,(???)这叫?疾?;已经有了明显的形质的改变,这叫?病?,就是落下把柄了。啊,我们经常说现在法院判案,你得有证据。我们说?家庭暴力?,验伤,一度、二度、轻伤,你得有伤。那你想过没有,家庭有冷暴力,肉体上没有任何损伤。那种精神虐待更痛苦,但是你这种东西拿不出证据,是吧?你说法院怎么判?

梁冬:做丈夫的不尽丈夫的责任。

徐文兵:怎么判?怎么判?没法判。但是他问有没有问题?这个家庭存在冷暴力是不是个问题?但法院又没法判。就好像我现在身体特不舒服,到了医院,查不出毛病,记住,是医院无能,不是你没问题。这时候就要去找一些有这种超于物质以上的概念,中医讲?气?的问题,还有什么,?神?的问题,去找中医去调理。所以,这个病呢!说已经到了有形有质这个阶段,叫?病?。古人用字很讲究,我们现在就是什么?乱用,把?疾?叫?病?,把这个小的问题叫?病?,真正的?病?,是……记住是有把柄,大家都能看得见。有些问题是什么,有特殊训练的人,医生,高明的医生能感觉到他有病,他有问题,你拿给正常人,那正常人说?没有啊,X光片上没照出来啊?,是吧?这就什么?不叫?病?。啊,还有呢,就是我们

中学学过课文叫《扁鹊见蔡桓公》,他见面第一句话,?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就是站了一会儿,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第一次见。桓侯说:?寡人无疾?。——我没事。第二次扁鹊复见,第二次拜见的时候,扁鹊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你看,换字了。

梁冬:对,不是?疾?,而是?病?了。

徐文兵:而且前面那个人说,说什么——?寡人无疾?,然后扁鹊走了以后,那个桓侯还说了一句话,叫?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什么意思?他用的是?病?,就是这帮当大夫的,专门就给那些没有太大问题的人,给人治,最后呢,还收人钱,以此作为荣耀。这些用字,扁鹊说,当你的疾在腠理,是个小毛病,不大,不是病。?汤熨之所及也?。就是用药泡点水——开水,烫烫洗洗就好了。所以,它叫?疾?。等第二次,它往里面发展了,君之病在肌肤,或者说君之病在血脉,他用得很讲究,所以,这个病我们讲了,不是说你不舒服不难受……有了不舒服有了难受就叫?病?。其实呢?就是说已经有了形质的变化。作为圣人……那至人给人治病呢?至人就更别说了,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已经给你调整调掉了。是圣人,我们生活在世俗之间的这些圣人碰到了,就是说,不要等到它变成有形有质的病的时候才给治,在它还没有形成这个问题之前,已经开始给他治了。而且它下一句话叫?不治已乱治未乱?,?乱?我们讲了,心神失去对身体的控制,这局面就叫?乱?,失控,五脏失去了它的生克制化,就是相生相克,一脏变得独大,或者是某脏变得过弱,这叫?乱?。?此之谓也!?就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呢,等到大病已经形成以后,你才给他服药——?药之?。

梁冬:?夫病……病……?

徐文兵:?病已成而后药之?,……

梁冬:?病已成而后药之?。

徐文兵:古人讲?用药?指……一般指内服药,是吧?你看,扁鹊说?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刺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就是说?火齐?,就是拿火熬上药,内服的药,得病以后必须得吃药了,啊,然后呢?身体已经一团乱象了,阴不升,阳不……啊,阴不降,阳不升,气血逆乱的时候你再给他调理,这时候好比什么呢??譬犹临渴而掘井?、穿井,就是说你渴了你才现打井,是不是来不及了。然后呢!临阵或者是临斗而铸锥或者是铸兵。敌人来了要,马上就要……就要搏斗了,你才去打造你的兵器,?不亦晚乎??是不是太晚了呢?这是古人的谆谆教诲。

梁冬:所以,就是好的管理者,他应该在这个事情发生之前,在大家别人还没有感觉到的时候,他看到端倪的时候就已经把这个问题,化这个事情于无形之中。

徐文兵:可是,你发现没有,病人感激大夫,都感激什么大夫?

梁冬:就是起死回生的大夫?

徐文兵:起死回生的大夫。病得不行了,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你把他救了,他才感激你。人家都没什么感觉,就跟那个蔡桓公一样?寡人无疾?,是吧?我都没什么毛病,你说我有,这时候就算你给他拨弄好了,他会感激你吗?他还会怪怨你!所以这个,古人讲?医不叩门?,从来没有医生说敲开你们家门说:?梁冬,我觉得你最近太累了,我给你调理。?所以,医患的这种互相信任啊!真是不好协调。真正的以前懂得养生的,总有几个知心的大夫、好朋友,这是可以交心过命的,就是说那个大夫说的话他绝对信,而这个大夫也真心地就是说帮助他,而不是去诈他的钱财。这时候,一到换季的时候,找这个大夫来调理一下,这一季或者一年过得都很顺。现在你看医患哪有个信任感?给人送个红包还怕人家不收,那个怕不收,那个怕收了万一出事故怎么办?所以,现在,人啊!我觉得世界上有两个职业只能靠良心,你就是再定再苛刻细致的法制也限制不了他,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医生。

梁冬:而这两个领域恰好是,有些人批评哈,这个改革改得比较不纯粹不太好的地方。所以,才有了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对不对?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国学堂,同时也特别感谢

徐文兵老师。谢谢老师。徐文兵:再见!

梁冬:谢谢!再见!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天年》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天年》第一讲(上.文稿) [转贴 2010-01-20 15:08:32] 字号:大中小《灵枢?天年》 第一讲 播出时间:《中国之声》2009.12.12 23:00—24:00 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 经文: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 何得而生,歧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我是 梁冬梁某人,对面的依然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徐老师,你好~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对,听众朋友的耳朵是雪亮的,所以说呢,还说兑水呢,哈哈哈~…… 徐文兵:当然我们这个节目不知不觉,整整一年了~ 梁冬:是呀~ 徐文兵:嗯。去年也是,我记得就是十一月底,初冬的某个晚上,被梁冬拉到 中山公园他的书房…… 梁冬:对,录制了这个节目的第一期。 徐文兵:录制了第一期,到十二月六号开播~ 梁冬:对,整整这么一年了哈。 徐文兵:诶~这期节目要播出,整整一年了。所以我们非常愉快地做了五十二 期 节目。

梁冬:非常感谢我们的听众朋友,那么热情的给我们的支持。而且呢,我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事情但凡是正确的,那么它就会很容易就开始,做事情也比较顺利~你看这个节目,也就这样认认真真地做下来啦,是吧~ 徐文兵:对~ 梁冬:很不容易啊~诶,那这个闲话少说,说回来,上一次呢我们讲完了之后呢,今天开始一个新的一章。以前呢我们大部份时候呢,都讲的《素问》里的文章,有上古天真呐~有四季调神大论呐,等等。那从这一次开始呢,徐老师为我们挑了哪一章呢, 徐文兵:呃~我们挑了一个《灵枢》的第五十四篇叫《天年》。 梁冬:《灵枢》哈~《黄帝内经》是分成《素问》和《灵枢》两篇的,两大篇哈~ 徐文兵:两大部分,嗯~这个,……我们在最早介绍《黄帝内经》的时候就说过,这个《黄帝内经》呢是经过后人,特别是唐朝的太医令,叫王冰的这个编次整理,我们现在学的这个版本是按他编辑而走的。他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叫《素问》,第二部分呢叫《灵枢》。我们为什么跳着讲呢,就是作为一个我已经读过《黄帝内经》,而且行医、教学多年的人来讲呢,我是想给大家先做一个勾勒,做个鸟瞰~就是说,《黄帝内经》一共有一百六十二篇,分成两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那么你按照它的顺序去读呢,你可能觉得就有点,……乱~啊,不知道这个方向和路径。按我们引导的方向去读呢~你就知道,我们在《黄帝内经》到底是在干什么~比如第一篇我们讲《上古天真论》是讲做人的道理,总结成两句话叫“亲近自然,回归传统”,或者叫“亲近传统,回归自然”,啊~我们是讲的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而且他在揭示了现代人,啊,几千年来人性没有变,“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这些错误,人人还在犯,啊,不能尽其天年的人有很多;第二篇呢我们讲的是什么,上知天文,讲的是《四气调神大论》,讲的是我们应该跟着天的、星

国学堂《黄帝内经》解读大典藏共集

【国学堂】《黄帝内经》解读大典藏(共66集)此《黄帝内经》资料非常全面,并非节选,一部《黄帝内经》从头讲到尾,让你对《黄帝内经》有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梁冬与徐文兵老师没讲到的地方会有其它大师级的人物为 你补齐。梁冬与徐文兵那非常富有磁性的声音为你娓娓道来,把一部非常晦涩难懂的中医经典讲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即可学到自已绞尽脑汁,捉摸不透的很多知识,另人茅塞顿开,拍案叫绝!现在很难找到这么全的音频资料了,珍惜啊! 当“亚健康”成为上班族的生活常态,也催生出了“养生文化热”。于是,涌现了马悦凌、曲黎敏、张悟本等数不胜数的“专家、名家”;派生出了《从头到脚说健康》、《不生病的智慧》、《特效穴位使用手册》、《黄帝内经使用手册》、《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等养生指南书籍。 翻阅市场上的这些养生书,再听听养生专家们讲的话,不难发现,他们都是靠着一本《黄帝内经》来打遍天下的,他们的“学术观点”几乎都来源于此。这对《黄帝内经》而言,是幸?是悲?对广大读者而言,是福?是祸? 《黄帝内经》是本什么书 《黄帝内经》并不是黄帝所作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黄帝内经》可谓是如雷贯耳,

但真正看过这本书的人,那就寥寥无几了。《黄帝内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导王旭东告诉记者,首先应该指出,《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着作。直到现在,还在起着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成分,包含了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黄帝内经》肯定不是黄帝所作,纯属后人伪托。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借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黄帝内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它的组成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内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 《黄帝内经》中只有13个药方 现在人们一生病,对药物的“亲切感”就油然而生。而且,往往越是名贵、药力强的药,越招人宠。于是,导致抗生素等泛滥,人的抗药性也被训练得越来越强。 药真的是咱们生病的救命稻草吗?《黄帝内经》对药还真不感冒,越是猛药越不招它待见。《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四清解释

《黄帝内经》解读大典藏(共66集)

【国学堂】《黄帝经》解读大典藏(共66集) 此《黄帝经》资料非常全面,并非节选,一部《黄帝经》从头讲到尾,让你对《黄帝经》有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梁冬与徐文兵老师没讲到的地方会有其它大师级的人物为你 补齐。梁冬与徐文兵那非常富有磁性的声音为你娓娓道来,把一部非常晦涩难懂的中医经典讲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即可学到自已绞尽脑汁,捉摸不透的很多知识,另人茅塞顿开,拍案叫绝!现在很难找到这么全的音频资料了,珍惜啊! 当“亚健康”成为上班族的生活常态,也催生出了“养生文化热”。于是,涌现了马悦凌、曲黎敏、悟本等数不胜数的“专家、名家”;派生出了《从头到脚说健康》、《不生病的智慧》、《特效穴位使用手册》、《黄帝经使用手册》、《黄帝经家用说明书》等养生指南书籍。 翻阅市场上的这些养生书,再听听养生专家们讲的话,不难发现,他们都是靠着一本《黄帝经》来打遍天下的,他们的“学术观点”几乎都来源于此。这对《黄帝经》而言,是幸?是悲?对广大读者而言,是福?是祸? 《黄帝经》是本什么书 《黄帝经》并不是黄帝所作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黄帝经》可谓是如雷贯耳,但

真正看过这本书的人,那就寥寥无几了。《黄帝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导王旭东告诉记者,首先应该指出,《黄帝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直到现在,还在起着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成分,包含了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黄帝经》肯定不是黄帝所作,纯属后人伪托。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借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黄帝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今天所说的《黄帝经》,它的组成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 《黄帝经》中只有13个药方 现在人们一生病,对药物的“亲切感”就油然而生。而且,往往越是名贵、药力强的药,越招人宠。于是,导致抗生素等泛滥,人的抗药性也被训练得越来越强。 药真的是咱们生病的救命稻草吗?《黄帝经》对药还真不感冒,越是猛药越不招它待见。《黄帝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四清解释说,《黄帝经》把药划分为三六九等,“毒”越大,表明药越猛,而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第四讲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第四讲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第四讲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参与整理:冷冷清清、佩之、晓杰、建良、慧从卢溪、zxiu、yhlj、天机锁、猪光宝器、树没叶、答答答、weiping、天色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依然是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在此,谢谢徐老师。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啊,谢谢您的光临,之前呢,我们不是徐老师和梁某人搭边出了一本书叫作《黄帝内经》嘛。啊,有些朋友就反映,话说呢,说这个书全讲的你生活方面有什么不对,什么不对,然后呢,到底该怎么办没说!徐文兵:呵呵梁冬:啊,有些朋友很困惑,说怎么办呢?倒是我们录音师老马说了一句话,很真理,他说,你把那些不对的事情不做,你就对了!徐文兵:呵呵。梁冬:其实生活里面不一定要做对的事,你只要不做不对的事,就可以了。徐文兵:对,不见得非要买股票,不买股票不就不赔了嘛!梁冬:哈哈哈,或者说,买了股票不卖,你就不会亏。徐文兵:无为而治,啊,不要干蠢事,要比那个瞎干蠢事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梁冬:对。徐文兵:上期节目我们讲

的一个是牛奶问题,一个是艾灸的问题。梁冬:对。徐文兵:艾灸呢,其实还是一个外治法。梁冬:对。徐文兵:呃,如果你想又喝牛奶,又把它消化掉,牛奶本身没错,啊,错的是呢,它积聚在你体内呢,你没法儿把它消掉化掉,如果能把它消掉化掉,那又是一个非常好的能源。所以我们如果非要喝牛奶的话,那就在牛奶里面要加一些热性的这个中药的成份。梁冬:拿姜来说,行不行?徐文兵:哎!那上次不是说广州的那个,梁冬:姜撞奶。对。徐文兵:姜撞奶,这本身就很对。另外呢我们经常使用一些中药,叫荜茇,草字头一个毕业的毕,茇呢,也是草字头一个拨弄的拨,这是一个荜茇,还可以加肉桂,就是我们那个吃炖肉用的那个桂皮,啊,再加这个,很多人一喝牛奶就说过敏,说乳糖不耐受,说喝完以后呢就拉肚子,西医说你是缺什么酶,其实呢,你那酶有就是它温度不够,它没法工作。这种人呢,如果你拿这种荜茇和肉桂煮上奶,或者用干姜,或者用一些比干姜更厉害的就高良姜煮上牛奶喝呢,你喝完以后试试,你就肯定不会拉肚子,就是说你能把它化掉了。这就像有些人对鸡蛋过敏,他吃生鸡蛋过敏,他吃炒鸡蛋就不过敏。梁冬:对。徐文兵:他要在炒鸡蛋里面再放点葱花和韭菜,他就更不过敏。这就是我们讲的食物的调和,这也是我们古人的经验。另外呢,就是大家可以喝点酸奶。酸奶就是利用微生物的能量发酵了。梁冬:发酵。徐文兵:把它那个阴寒之气呢,平和一些,这

徐文兵老师浅释《濒湖脉学》中的浮脉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徐文兵老师浅释《濒湖脉学》中的浮脉 先讲一个就师父反复强调的《濒湖脉学》。我刚才讲了,你一定要手上有气,手上有气的标准就是你的手是热的,然后你再去号病人的脉。号病人脉的时候你要知道躲,因为你在号脉的时候,你要用心,其实你就向他打开你的心了,那个病人邪气重的时候,你是打开的,它就要进去。 所以当你号脉的时候,有时候你要弹一下指头,离开他。你如果不离开,那个东西就沿着这个手上来了,所以,你要有感有觉,你才能去做医生,这是我说我自己的体会。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说,李时珍老先生他是怎么给我们讲脉的。最简单的一个脉叫浮脉。他的歌诀是这么背的:“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这是他对脉的描写,我们看起来很简单,这些字儿大家都认得,但是你要去想象,用心去体会它的感觉的话呢,确实需要有号过脉的人或者懂的人给讲一下。这个浮脉呢,“唯从肉上行”,什么叫肉?我们看一下我们身体的层次,最表的是毛,毛底下是皮,皮底下是什么呢? 是肤,啊。皮底下是肤,肤底下是肉,也就是我们说的肌肉,肉底下是脉,脉底下是筋,筋底下才是骨,骨里面是髓。我们就不说了。所以他说是“肉上行”,讲的是什么呢?讲的是你手一搭脉,你能感觉到他这个层次在中部以上,中部以上,所以我们号脉讲轻轻一搭的感觉和稍微按一下,和摁到骨头上那个感觉,所以跟浮脉相对的是什么呀?是沉脉。比沉脉还厉害的叫伏脉,是那个“伏”,是这个“伏”,我们讲住骨,就是摸到骨头上才能摸到的感觉。那么浮脉的第一感觉是,它在肉的层次上跳动。 这个肌肉,大家都说肌肉,请问肌和肉有什么区别?《黄帝内经》讲,上古之人修炼的时候,“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如果你不理解气和神的话,你光从唯物主义角度上讲,你理解不了“肌”“肉”的区别。可是道家重视气,也就是说肌和肉是同一块组织,但是当它发力绷紧的状态,凸起的叫肌,而当它泄了气放松的状态,就叫肉,区别在于它有没有气,是吧。 为什么叫“肌肉若一”呢?它是在需要的时候它能绷起来发力,在放松的时候它能松得很软,我们经常说人,说你这人很肉,开车这么肉,做事儿这么肉,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八讲概诉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八讲 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 播出时间:2009-05-09 23:00—24:00 经文: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濁沉。 参与整理: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群——草木旺盛、艾草、慧从卢溪、猪光宝器等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依然是和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一起来分享《四气调神大论篇》,在上一周我们讲到了“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 徐文兵:对,上次我们有一句说了半截没说完。我们现代人很多得了颈肩综合症,肩膀脖子老是那么酸疼,这和他们伏案工作有关系。但是大家忘了,如果你里面的小肠是寒的、是不通的话,它照样会反映在经络上。就是你的肩背,小肠经走过的经络就出现问题。你一定要想治你体表的问题的话,还得往你肚子里面找原因。 梁冬:那怎么能治呢? 徐文兵:小肠有两个代表穴,叫水分和关元。你去看,很多人水分那儿就有一个结,咯噔咯噔的,一摸就响,你一定要把它揉开了。中里巴人不是说一个推腹疗法吗? 梁冬:推心置腹。 徐文兵:对,推心置腹。去把自己的手搓热了,揉自己的肚子。还有就是温暖自己的肚子,要用艾灸去灸一下自己的关元。 梁冬:那,吃东西有什么注意的吗? 徐文兵:吃东西的话,特别是在夏天,人体开放,小肠开门迎客的时候,你把那些凉不几几的东西弄进去。 梁冬:海鲜加冻啤酒? 徐文兵:海鲜加冻啤酒。还有呢,就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物理温度和化学温度是不一样的。 梁冬:什么意思? 徐文兵:拿冰镇辣椒吃进肚子里,它也是热的。你煮开了喝那个牛奶,它也是凉的。它有个化学反应,这个化学反应会消耗你的阳气。消耗的阳气多,它带来的就是寒,消耗的阳气少,可能就是热。这就是我们平常应该注意的问题。另外,就是有颈肩综合症的人呢,就是,看自己的小鱼际有没有发青发黑?有一年,我有一个好朋友,大春天的,不是“广步于庭”,早早的刚立春,就跑到颐和园去踏青。结果那草还没有发芽呢,他没踏成青,让青把他给踏住了,受寒,冻得脚疼,不听使唤。不停跑厕所吧,他还拉不出东西来。他就是那个泄泻的“泄”,他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第一讲文字稿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一讲 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 播出时间:2009-03-21 23 :00 —24 :00 经文: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之中医太美。那对面呢,依然是最近人气暴涨的徐文兵徐小周老师。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很多人说您有这个赵忠祥的声音哦。 徐文兵:哎哟,不知道是夸我呢还是骂我。 梁冬:是的,我们在过去的十三周里面呢,粗略的讲了讲上古天真论,和大家一起向这 个徐老师学习了一遍,那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这个四气调神大论,是《素问》的第二篇,徐文兵:对。 梁冬:请徐老师这个给我们破一下题? 徐文兵:为什么讲“四气养神大论”呢?首先我们在上古天真论的第一篇里面就聆听了黄帝的老师岐伯的谆谆的教诲,诲人不倦,他反复几次提到:第一,他指上古之人呢,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种法于阴阳就是人的所作所为要根据阴阳的变化去定出一些规则去做;后来他指出一些不善于养生的人呢,说他们不知持满,不时御神。这个不时御神指什么呢? 梁冬:就是不按照时间。 徐文兵:不按昼夜和四季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那个生命的节奏,上次节目我记得你就重

点提出生命是一个节奏,是,生命的节奏要和大自然的节拍符合一致的话,就过得很顺。否则的话,就呛着,很累。所以他在那个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中也提到了,特别说,圣人、贤人也是根据调于四时,他根据四季的变化去安排自己的身心作息节律。所以呢,一个调于四时他就扩展开来在第二篇紧跟着就来讲了,他归结成一篇大的题目,叫四气调神大论。 梁冬:那调神又作何解释? 徐文兵:调神就是说人的意志,就是我们后天出生以后,被培养出来这种后天的理性的思维,是可以干什么呢?是可以慢慢学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安排自己的起居作息,然后调 设自己的魂魄,魂魄是先天赋予你的,你改变不了的,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这种训练,使得自己的心和意达到一种沟通,也就是说,让你先天赋予的那个神的本能,就是符合按照你的意愿,去按照一种新的规律,去做。这叫调神。 梁冬:对,我们常常讲心意、心意,但是心和意显然不一样。 徐文兵:完全不一样。 梁冬:它到底怎么不一样呢? 徐文兵:你看我们经常说过年说:祝你万事如意!还有一种更好的说法叫:祝您称心如意!很人就当排比句,就是祝我好,不对。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是称心的未必如意,如意的未必称心。 梁冬:此话怎解? 徐文兵:这个心我讲了是先天赋予你的那个本心,是本能的东西,是不以后天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这叫心,本心。那个意是什么?出生以后,被灌输培养的,教育出来的东西。 梁冬:您能举个例子吗? 徐文兵:举个例子,就是说这个禅中有个故事,说有个小和尚跟着老和尚第一次进城,

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第一讲 文字版

旅游卫视国学堂-20100227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第一讲文字版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2.27 23:00~23:30 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 视频音频下载:hi.baidu./eajian/blog/item/09b4121a4e933.html 文字整理:慕越人、徒步去旅行、天机锁、佩之、XX、蓝色天空、修身齐家、慧从庐溪 旁白: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 徐文兵:两个甲子。 梁冬:一百二。 旁白: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寿命的长短? 梁冬: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徐文兵:最重要打的那个“基”,来源于母亲。 梁冬:父亲他的……体现在哪里?什么叫做外在表现啊? 徐文兵:行为啊,举止啊,学习啊,工作啊,一些,表现的不是很好。那是什么?子不教……

梁冬:父之过。 徐文兵:父之过。 旁白:国学堂《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梁冬对话徐文兵,聊聊如何才能颐养天年。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今天的“国学堂”,有幸呢请到了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呢,和我们一起讲这个《黄帝内经》。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以及观众。 徐文兵:以前是听众,现在成观众了,大家好! 梁冬:啊,徐老师,咱们这个,由于时间非常紧凑,所以呢,抓紧时间进入《黄帝内经?灵枢经?天年》啊,这个解一下题。 徐文兵:呵……大家都知道中医,《上古天真论》第一篇讲的就是让“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背景提示:“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 自然赋予人的寿命叫天年,是两个甲子,120岁。 徐文兵:就说,中国道家或中医认为,人的天赋的寿命,叫“天年”,

徐文兵解读皇帝内经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依然是和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一起来学习《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徐老师好!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是的,我们在上一周的时候呢,讲到了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这个字呢,很容易念成愉在肩背。俞在肩背。 徐文兵:这个俞,它和我们讲的运输的输是同义,就是脏腑内的气通过这个经络,通过这个地方传输到体表。相反来讲呢,如果我们刺激体表的气输出的地方可以影响到他内在脏腑的功能。 梁冬:噢…… 徐文兵:这就是中医由表及里或者由里及表的这么一个阴阳互根的,这么的一个道理。 梁冬:所谓的腧穴腧穴就是这个腧,对不对? 徐文兵:对,腧穴就是一个“肉”字边,月亮的月加上这个字,就是这个愉快的愉的半边。 梁冬:对,那我想请问了,这个俞和穴到底有什么区别? 徐文兵:哎,俞和穴有什么区别呢?穴,不用说,是凹进去的。凹下去,是吧?你挖个坑,铺上草,等着野兽往下掉。这叫穴。相反呢,还有的人的气是什么,凸出来的。 梁冬:冒出来的? 徐文兵:哎,冒出来的。它像火山口一样,它没有形,但是它有气,有那种感觉。就是有一些比较敏感的人,拿自己的手在病人身上一撸,就能感觉到有些地方,它有一种那种感觉,我们叫气象,象是看不见,象由心生,你拿心可以体会到。它局部那个气的形状,那个形象,它没有形,但是有象。是往起凸的。我给大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脚踝呀,内侧,叫什么?肾经上的第三个穴,叫太谿。 梁冬:哪个溪? 徐文兵:谿吧,现在简化成那个小溪,河水那个,溪水那个溪了。在古代呢,它不是那么写。奚还是那个奚,但是边上是个山谷的谷。简化字为什么说有点问题呢?它就把很多它认为同样的字都归成一个字了。其实那俩字不是一回事儿。古代那个谿意思就是那种山谷,但是这山谷之间比较窄,所以它叫谿。

徐文兵解读《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第十讲文字稿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十讲 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 播出时间:2009-05-23 23:00—24:00 经文:道者聖人行從,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 梁冬: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依然是梁冬,请到了徐文兵老师和我们一起呢,来分享《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徐老师好!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对,上一周的时候呢,我们讲到了这个?夫四时阴阳者?这一段,其中呢!有一句话呢!没有讲完就结束了。上一周的时间,讲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徐文兵:嗯!我们再说一下这个?死生之本?。我刚才讲了这个?本?,是树干,?末?是树梢。干如果坏了的话,那梢儿就不存在了。我们经常还听中医说一句话叫?治病求本?,那么诊病求什么呢? 梁冬:诊病求末是吧? 徐文兵:哎!回答正确。 梁冬:哦!真的? 徐文兵:大家学中医要举一反三。人的本在哪儿?就是说形体上看得见的本。 梁冬:就是躯干嘛。 徐文兵:就是我们的主干--身躯、躯干。 梁冬:身躯嘛!对。 徐文兵:简单用一个字, 梁冬:就是……? 徐文兵:体、身? 梁冬:哦,身,对……。 徐文兵:我们的末? 梁冬:就是…… 徐文兵:分支, 梁冬:就是四肢。 徐文兵:就是肢体。这个末梢在哪儿呢?手上、脚上。一个树得病了,它在最早表现在哪?梁冬:树叶啊? 徐文兵:梢上,树叶上。树叶枯黄了、树梢枯萎了,然后掉了。如果你是个得道的高人,你一看:哎哟!树病了。就是说没等它那个树干枯朽,树根糜烂,你就知道它病了,从它梢节上,你就发现它病了,赶紧给它治。是吧?这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啊!所以你看我们的诊断啊,大家经常学到什么?手诊。一看手,说你有什么什么征兆,有什么病。很多人问我有没有道理,我说当然有道理。人的很多内在大的疾病最早表现出来的征兆,不是在

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八)

梁冬对话徐文兵: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八) 看看迄今为止能被证实的世界最长寿老人李青云的资料:李青云,出生于1677年,死于1933年,在世256年,是清末民国初年的中医中药学者,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长寿老人。在他100岁时(1777年)曾因在中医中药方面的杰出成就,获政府的特别奖励。在他200岁的时候,仍常去大学讲学。这期间,他曾接受过许多西方学者的来访。李青云一生娶过24个妻子,子孙满堂。李青云的长寿正是因为他是中医中药专家,深谙《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因此,朋友,别让那些“暂时效应的科学方法”搞昏了头,老祖宗给你留下的宝贝才真的能让你有个健康的身体。请继续听徐文兵老师为您讲解《黄帝内经·天年》:文字版——旁白:《黄帝内经》中按照人体血气盛衰的变化将人生百岁分为十个阶段,为什么人体在四十岁之后往往开始盛极而衰?徐文兵:这个年龄段的人,混到了什么?争权夺势,争名逐利,心思用得特别旺。旁白:身体体表的微妙变化和五脏六腑到底有什么样关联?徐文兵:人的脸色,其实是内脏五脏六腑功能的一个表现。梁冬:就观其色……徐文兵:你老在脸上涂涂抹抹、敲敲打打做文章,那叫什么?属于治标不治本。旁白:《黄帝内经·灵枢经之天年》系列梁东对话徐文兵,细数人生每十岁的生命特性,教你如何顺势而为正确养生。梁冬:重新

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今天我们依然是延续了较早之前的和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来一起学习《灵枢经?天年第五十四》,徐老师欢迎。徐文兵:梁冬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梁冬:是的,上一周的时候我们讲到,这个国学呢真是在生活之中无处不在,比如说一个简简单单的白头发都能反映出是胆经的问题?还是肾经的问题?于是我就问了一个貌似 无聊的问题,我曾经见过有一些人,年纪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吧,他的眉毛会长出很长的几根,有人说这个是长寿的标志。徐文兵:对。梁冬:中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徐文兵:没错,他的气血足的话,人的眉毛就浓,就长。如果一个人阳气旺的话,我们说这个人立眉霸眼很有决断力。我给病人治病的话,就调他的身,调他的五脏六腑,调完以后就出现一个现象,是什么?比如说这个人原来一脸的焦黑晦暗,他开始变白,你知道他哪先变白吗?脸色……梁冬:那先变白应该是鼻子吧。徐文兵:答对一半……梁冬:额头,这个地方。徐文兵:最白的开始白的,就是眉毛底下这个骨头开始变白,这开始变白,然后扩散到全脸,全脸变白。就好多人治到最后,我的病治好了,最后我说你不用来了,他说不不不,我还要脸白,我还要白一白。梁冬:还“拜拜”,呵呵。徐文兵:对,所以人的脸色,其实是内脏五脏六腑功能的一个表现。梁冬:就观其色……徐文兵:你老在脸上涂涂抹抹;敲

【国学堂】《黄帝内经》解读大典藏(共66集)

---------------------------------------------------------------最新资料推荐------------------------------------------------------ 【国学堂】《黄帝内经》解读大典藏(共66集) 【国学堂】《黄帝内经》解读大典藏(共 66 集)此《黄帝内经》资料非常全面,并非节选,一部《黄帝内经》从头讲到尾,让你对《黄帝内经》有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 梁冬与徐文兵老师没讲到的地方会有其它大师级的人物为你补齐。 梁冬与徐文兵那非常富有磁性的声音为你娓娓道来,把一部非常晦涩难懂的中医经典讲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即可学到自已绞尽脑汁,捉摸不透的很多知识,另人茅塞顿开,拍案叫绝!现在很难找到这么全的音频资料了,珍惜啊!当“亚健康”成为上班族的生活常态,也催生出了“养生文化热” 。 于是,涌现了马悦凌、曲黎敏、张悟本等数不胜数的“专家、名家” ;派生出了《从头到脚说健康》、《不生病的智慧》、《特效穴位使用手册》、《黄帝内经使用手册》、《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等养生指南书籍。 翻阅市场上的这些养生书,再听听养生专家们讲的话,不难发现,他们都是靠着一本《黄帝内经》来打遍天下的,他们的“学术观点”几乎都来源于此。 这对《黄帝内经》而言,是幸?是悲?对广大读者而言,是福?是祸?《黄帝内经》是本什么书《黄帝内经》并不是黄帝所作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黄帝内经》可谓是如雷贯耳, 1/ 13

但真正看过这本书的人,那就寥寥无几了。 《黄帝内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导王旭东告诉记者,首先应该指出,《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 直到现在,还在起着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成分,包含了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黄帝内经》肯定不是黄帝所作,纯属后人伪托。 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借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 《黄帝内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 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它的组成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 81 篇,内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 《黄帝内经》中只有 13 个药方现在人们一生病,对药物的“亲切感”就油然而生。 而且,往往越是名贵、药力强的药,越招人宠。 于是,导致抗生素等泛滥,人的抗药性也被训练得越来越强。 药真的是咱们生病的救命稻草吗?《黄帝内经》对药还真不感冒,越是猛药越不招它待见。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徐文兵老师浅释消化

徐文兵老师浅释消化 消发音同小,是削减、减小的意思,表示有形的物体体积的减少,也用于描述对于无形的物质、能量、时间的减少。消从水字边,原指固体的冰雪,体积减小,变成液态的水。消同音同义词“销”和同义词“烁”描述的就是固体的金属,融化成液态。消在《黄帝内经》使用很广泛,比如形容脑髓骨髓减少:《灵枢·决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灵枢·痈疽》:“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阳留不发,消脑留项,名曰脑烁,其色不乐,项痛如刺以针,烦心者,死不可治。”形容人体消瘦:《素问35》:“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素问42》:“其热也则消肌肉。”《灵枢46》:“热则消肌肤。”形容有形或无形病邪消失:《灵枢75》:“凡刺五邪之方,不过五章,瘅热消灭,肿聚消亡。”形容无形的能量-气的耗减:《素问39》:“悲则气消。”《素问7》:“是故刚与阳,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回到我们所说的消化的主题,《灵枢46》:“胃中热则消谷。”《灵枢80》:“谷消则善饥。”《灵枢10》:“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 总体来说,消表示的是量变,同一种物质的量减,也就是所谓的物理变化。消到了极处,就是消失、消散、消亡、消灭。但是根据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原理,这种量变导致了质变,化也就应运而生了。化的意思就是转化,质的变化,新的物质的化生。我们常说的天地造化、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庄周化蝶就是这个意思。就消化而言,大块的肉,成条的面,成颗粒的米,硬脆的蔬菜水果经过我们的口腔咀嚼、胃的研磨形成了乳糜,这就是消的过程。大块的猪肉消磨得再小,它还是猪肉。当它消解到了极处,经过酶的作用重新组合变成人的组织的时候,这个过程就被称作化了,这就是吃猪肉长人肉了。 有的病人食欲不振,吃不进东西;有的则是食入即吐;有的是吃什么拉什么,那就是不消了。消且不能,更谈不上化了,有人也称之为完谷不化。一般是阳明胃肠出了问题,以实寒、虚寒为多见。还有的病人,吃不了多少,却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处在虚性亢奋状态,比如诸葛亮、雍正皇帝、李贺之类,他们属于能化不能消的人,只不过化的都是自身的精血,用来提前透支生命罢了。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的病人倒是能吃能喝,比如糖尿病人,古人称为消渴,但是身体在逐渐消瘦,体力在下降,尿量却在增多。著名的老将廉颇,到了老年饭量仍然很大,但是一顿饭的功夫就拉了三回屎,其特点就是能消不能化,不能把摄入的营养转化成自身的组织和能量。还有的病人也是能吃,倒也不过多拉屎撒尿,就是不停地长肉长脂肪。这也属于能消不能化,问题出在少阳三焦、胆的功能衰弱,无法把有形的物质转化成能量。 在这里我特别要讲讲对于水的消化,千万别以为,喝水就能直接补充体液,如果没有小肠泌别清浊、膀胱的气化蒸腾,那些水要么穿肠而过,要么畜积中毒。喝得多尿得多,越喝越干燥、喝冷水也长肉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历来也是反对不分青红皂白,早晨起来先灌自己两杯水的说教。我从来都是反对输液的,水和水不一样,起码你把要输的液体温度加热到和人体体温相当的时候再输好不好。消

20100227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第一讲

20100227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第一讲 播出时间:《旅游卫视》2010.02.27 23:00-23:30 主讲:徐文兵主持:梁冬 《如何才能颐养天年》 整理人员:慕越人、徒步去旅行、天机锁、佩之、清远、蓝色天空、修身齐家、慧从庐溪旁白: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 徐文兵:两个甲子。 梁冬:一百二。 旁白: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寿命的长短? 梁冬: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徐文兵:最重要打的那个“基”,来源于母亲。 梁冬:父亲他的……体现在哪里?什么叫做外在表现啊? 徐文兵:行为啊,举止啊,学习啊,工作啊,一些,表现的不是很好。那是什么?子不教…… 梁冬:父之过。 徐文兵:父之过。 旁白:国学堂《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梁冬对话徐文兵,聊聊如何才能颐养天年。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今天的“国学堂”,有幸呢请到了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呢,和我们一起讲这个《黄帝内经》。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以及观众。 徐文兵:以前是听众,现在成观众了,大家好! 梁冬:啊,徐老师,咱们这个,由于时间非常紧凑,所以呢,抓紧时间进入《黄帝内经·灵枢经·天年》啊,这个解一下题。 徐文兵:呵……大家都知道中医,《上古天真论》第一篇讲的就是让“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背景提示:“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

自然赋予人的寿命叫天年,是两个甲子,120岁。 徐文兵:就说,中国道家或中医认为,人的天赋的寿命,叫“天年”,这天年的这个具体数目呢是两个甲子。 梁冬:一百二。 徐文兵:呃,一百二十岁。我们以前说,要尽其天年,要健康长寿,而在《黄帝内经》,就是《灵枢》篇里面,它专门列出单独一章,讲《天年》。就是说:人,他的从生育的基础是什么样?然后每个年龄段他有什么样的身心变化?然后呢,你又怎么去顺应他的身心健康,去顺势而为,怎么尽其天年? 梁冬:所以以前我们也讲过嘛,就是说不到六十岁,那都叫“夭”,夭折的“夭”。 徐文兵:这个,我们经常说“寿”,一般就是过了一甲子了,这叫“一寿”。天年是两个甲子,刚才你说了个夭和折,其实“夭”和“折”不一样。 梁冬:又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法? 徐文兵:我们说这个人夭折了,其实你要问他是“夭了”还是“折了”?什么叫“夭了”,没过到六十岁,…… 梁冬:叫夭。 徐文兵:叫夭。什么叫折? 梁冬:什么叫折,没到一百岁呀? 徐文兵:什么叫折? 梁冬:没到十六岁。 徐文兵:买过打折衣服吧? 梁冬:哦,五折。 徐文兵:你看,你没过六十岁,就是,天年是一百二十岁吧,你没过五折,这叫“夭”。那么我们看一下,有人说,比如说有个比你年长的,比你尊贵的人给你施礼或者什么,你说,“哎,可不敢当,折煞我也”。什么叫“折煞我也”?折了我的寿了,这叫夭折,折我的寿。咱们推一下,一百二十岁,打九折。 梁冬:打九折,减十二岁。 徐文兵:诶,一百零八。 梁冬:那叫折啊? 徐文兵:这叫,我就没尽其天年嘛,我打了个九折,但是你想,能活一百零八岁,这也算高寿了。 梁冬:对,一百零八将的嘛…… 徐文兵:一百零八岁,我们用一个汉字表示。 梁冬:水浒,哈哈哈……

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文字版

主讲:徐文兵?? 主持:梁冬 视频音频下载: 文字整理:慕越人、徒步去旅行、天机锁、佩之、清远、蓝色天空、修身齐家、慧从庐溪 旁白:人要活到多少岁才算尽其天年? 徐文兵:两个甲子。 梁冬:一百二。 旁白: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寿命的长短? 梁冬: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徐文兵:最重要打的那个“基”,来源于母亲。 梁冬:父亲他的……体现在哪里?什么叫做外在表现啊? 徐文兵:行为啊,举止啊,学习啊,工作啊,一些,表现的不是很好。那是什么?子不教…… 梁冬:父之过。 徐文兵:父之过。 旁白:国学堂《黄帝内经》之天年系列,梁冬对话徐文兵,聊聊如何才能颐

养天年。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梁某人。今天的“国学堂”,有幸呢请到了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呢,和我们一起讲这个《黄帝内经》。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以及观众。 徐文兵:以前是听众,现在成观众了,大家好! 梁冬:啊,徐老师,咱们这个,由于时间非常紧凑,所以呢,抓紧时间进入《黄帝内经?灵枢经?天年》啊,这个解一下题。 徐文兵:呵……大家都知道中医,《上古天真论》第一篇讲的就是让“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背景提示:“人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 自然赋予人的寿命叫天年,是两个甲子,120岁。 徐文兵:就说,中国道家或中医认为,人的天赋的寿命,叫“天年”,这天年的这个具体数目呢是两个甲子。 梁冬:一百二。 徐文兵:呃,一百二十岁。我们以前说,要尽其天年,要健康长寿,而在《黄

帝内经》,就是《灵枢》篇里面,它专门列出单独一章,讲《天年》。就是说人,他的从生育的基础是什么样?然后每个年龄段他有什么样的身心变化?然后呢,你又怎么去顺应他的身心健康,去顺势而为,怎么尽其天年? 梁冬:所以以前我们也讲过嘛,就是说不到六十岁,那都叫“夭”,夭折的“夭徐文兵:这个,我们经常说“寿”,一般就是过了一甲子了,这叫“一寿”。天年是两个甲子,刚才你说了个夭和折,其实“夭”和“折”不一样。 梁冬:又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法? 徐文兵:我们说这个人夭折了,其实你要问他是“夭了”还是“折了”?什么叫“夭了”,没过到六十岁,…… 梁冬:叫夭。 徐文兵:叫夭。什么叫折? 梁冬:什么叫折,没到一百岁呀? 徐文兵:什么叫折? 梁冬:没到十六岁。 徐文兵:买过打折衣服吧? 梁冬:哦,五折。 徐文兵:你看,你没过六十岁,就是,天年是一百二十岁吧,你没过五折,

徐文兵解读皇帝内经

徐文兵解读皇帝内经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医太美~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依然是和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老师一起来学习《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徐老师好: 徐文兵:梁冬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梁冬:是的~我们在上一周的时候呢~讲到了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这个字呢~很容易念成愉在肩背。俞在肩背。 徐文兵:这个俞~它和我们讲的运输的输是同义~就是脏腑内的气通过这个经络~通过这个地方传输到体表。相反来讲呢~如果我们刺激体表的气输出的地方可以影响到他内在脏腑的功能。 梁冬:噢…… 徐文兵:这就是中医由表及里或者由里及表的这么一个阴阳互根的~这么的一个道理。 梁冬:所谓的腧穴腧穴就是这个腧~对不对, 徐文兵:对~腧穴就是一个“肉”字边~月亮的月加上这个字~就是这个愉快的愉的半边。 梁冬:对~那我想请问了~这个俞和穴到底有什么区别, 徐文兵:哎~俞和穴有什么区别呢,穴~不用说~是凹进去的。凹下去~是吧,你挖个坑~铺上草~等着野兽往下掉。这叫穴。相反呢~还有的人的气是什么~凸出来的。 梁冬:冒出来的, 徐文兵:哎~冒出来的。它像火山口一样~它没有形~但是它有气~有那种感觉。就是有一些比较敏感的人~拿自己的手在病人身上一撸~就能感觉到有些地方

~它有一种那种感觉~我们叫气象~象是看不见~象由心生~你拿心可以体会到。它局部那个气的形状~那个形象~它没有形~但是有象。是往起凸的。我给大家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脚踝呀~内侧~叫什么,肾经上的第三个穴~叫太谿。 梁冬:哪个溪, 徐文兵:谿吧~现在简化成那个小溪~河水那个~溪水那个溪了。在古代呢~它不是那么写。奚还是那个奚~但是边上是个山谷的谷。简化字为什么说有点问题呢,它就把很多它认为同样的字都归成一个字了。其实那俩字不是一回事儿。古代那个谿意思就是那种山谷~但是这山谷之间比较窄~所以它叫谿。 中医讲呢~人的穴位~肉之大会名曰谷~肉之小会名曰谿。就是在肌肉接缝的地方呢~它有一种~就是凹下去的那种感觉。比较宽的~比如我们叫合谷。这个地方的气就比较宽。你扎针下去它就往下沉。可是在太谿这个地方呢~它挺长~所以它叫太~它比较窄~也比较深。 太谿的对面~就是脚的外踝~如果你从太谿扎根针~从脚那面穿出去~那儿有个穴~是膀胱经的第六十个穴~叫什么~昆仑。 梁冬:昆仑那可是大山。 徐文兵:哎~昆仑那个穴~气就是往出顶的。所以古人感觉到那个气的形状~或者那个形象~他就用昆仑来描述。挺有意思的就是我以前学习的时候~我问我们老师~我说这个“昆仑”为什么呢昆仑呀,老师说呢~唉~你看那个外踝骨~那么高~是不是像个山呀,他就以山来命名。 他是用外踝骨那个形象来解释这个穴位。可是我就跟着又问了~我说~内踝骨也挺高的呀~它怎么叫太谿呢, 梁冬:对呀, 徐文兵:所以老师的解释不对。 梁冬:应该是气象。

国学堂】《黄帝内经》解读大典藏

【国学堂】《黄帝内经》解读大典藏(共66集) 此《黄帝内经》资料非常全面,并非节选,一部《黄帝内经》从头讲到尾,让你对《黄帝内经》有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梁冬与徐文兵老师没讲到的地方会有其它大师级的人物为你补齐。梁冬与徐文兵那非常富有磁性的声音为你娓娓道来,把一部非常晦涩难懂的中医经典讲的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即可学到自已绞尽脑汁,捉摸不透的很多知识,另人茅塞顿开,拍案叫绝!现在很难找到这么全的音频资料了,珍惜啊! 当“亚健康”成为上班族的生活常态,也催生出了“养生文化热”。于是,涌现了马悦凌、曲黎敏、张悟本等数不胜数的“专家、名家”;派生出了《从头到脚说健康》、《不生病的智慧》、《特效穴位使用手册》、《黄帝内经使用手册》、《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等养生指南书籍。 翻阅市场上的这些养生书,再听听养生专家们讲的话,不难发现,他们都是靠着一本《黄帝内经》来打遍天下的,他们的“学术观点”几乎都来源于此。这对《黄帝内经》而言,是幸?是悲?对广大读者而言,是福?是祸? 《黄帝内经》是本什么书 《黄帝内经》并不是黄帝所作 对于大多数国人来说,《黄帝内经》可谓是如雷贯耳,

但真正看过这本书的人,那就寥寥无几了。《黄帝内经》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导王旭东告诉记者,首先应该指出,《黄帝内经》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着作。直到现在,还在起着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因为它蕴藏着丰富的科学成分,包含了祖国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黄帝内经》肯定不是黄帝所作,纯属后人伪托。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借以说明我国医药文化发祥甚早。《黄帝内经》这部书名,最早见载录在《汉书·艺文志》里面。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它的组成包括了《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内容非常广泛,有生理、病理、解剖、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预防医学思想等各个方面。 《黄帝内经》中只有13个药方 现在人们一生病,对药物的“亲切感”就油然而生。而且,往往越是名贵、药力强的药,越招人宠。于是,导致抗生素等泛滥,人的抗药性也被训练得越来越强。 药真的是咱们生病的救命稻草吗?《黄帝内经》对药还真不感冒,越是猛药越不招它待见。《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中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四清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