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杆件的基本变形
杠杆变形的4种基本形式

杠杆变形的4种基本形式:
1拉伸或压缩:这类变形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的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的一对力引起的。
在变形上表现为杆件长度的伸长或缩短。
截面上的内力称为轴力。
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为沿着轴线反向的正应力。
整个截面应力近似相等。
2剪切:这类变形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的作用线相互平行的力引起的。
在变形上表现为受剪杆件的两部分沿外力作用方向发生相对错动。
截面上的内力称为剪力。
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为沿着杆件截面平面内的的切应力。
整个截面应力近似相等。
3扭转:这类变形是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面都垂直于杆轴的两个力偶引起的。
表现为杆件上的任意两个截面发生绕轴线的相对转动。
截面上的内力称为扭矩。
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为沿着杆件截面平面内的的切应力。
越靠近截面边缘,应力越大。
4弯曲:这类变形由垂直于杆件轴线的横向力,或由包含杆件轴线在内的纵向平面内的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偶引起,表现为杆件轴线由直线变成曲线。
截面上的内力称为弯矩和剪力。
在垂直于轴线的横截面上,弯矩产生垂直于截面的正应力,剪力产生平行于截面的切应力。
另外,受弯构件的内力有可能只有弯矩,没有剪力,这时称之为纯剪构件。
越靠近构件截面边缘,弯矩产生的正应力越大。
第四单元 构件基本变形的分析

由平衡方程
FX 0
FN F 0 FN F
左右
截面法求内力的步骤
1、截:在欲求处假想用截面将构件截成两段。 2、取:取其中任意一段为研究对象。 3、代:用作用于截面上的内力,代替切去部
分对留下部分的作用力。 4、平:对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由外力确定
图4-10
解:(1)计算外力(设约束反力FR)如图 ΣFx = 0 - FR - F1 +F2 = 0
FR = - F1 + F2 = - 50 + 140 = 90KN (FR方向是正确的)
FR
X
(2)计算各截面上的轴力并画出轴力图
1-1截面上的轴力
FN1= - F 1
= - 50KN FR
(杆受压)
第四单元 构件基本变形的分析
学习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有关构件基 本变形的概念及形式,明确求解构件在各 种基本变形状态下的内力和应力,掌握强 度条件和刚度条件的公式,并能应用其解 决简单的工程问题。
综合知识模块一 基本变形分析的基础
能力知识点1
变形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任何物体受载荷(外力)作用后其内部质 点都将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导致物体的形状和 尺寸发生变化,称为变形。
构件的承载能力分为:
强度、刚度、稳定性。
一、强度
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破坏必须具有足够 的强度,例如房屋大梁、机器中的传动轴不 能断裂,压力容器不能爆破等。
强度要求是对构 件的最基本要求。
二、刚度
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在某些情况下,构件虽有足够的强度,但若 受力后变形过大,即刚度不够,也会影响正常工 作。例如机床主轴变形过大,将影响加工精度; 吊车梁变形过大,吊车行驶时会产生较大振动, 使行驶不平稳,有时还会产生“爬坡”现象,需要 更大的驱动力。因此对这类构件要保证有足够的 刚度。
材料力学 杆件的变形计算

例题4-2: 已知:l = 54 mm ,di = 15.3 mm,E=200 GPa, ν = 0.3,拧紧后,△l =0.04 mm。 试求:(a) 螺栓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σ (b) 螺栓的横向变形△d
解:1) 求横截面正应力 :
ε=
∆l 0.04 = = 7.41×10-4 l 54
l = 54 mm ,di = 15.3 mm, E=200 GPa, ν = 0.3, △l =0.04 mm
∆ac = a ′c′ − ac
∆ac ε′ = ac
二、拉压杆的弹性定律 1、等内力拉压杆的弹性定律 P P
PL NL dL = = EA EA
PL dL ∝ A
2、变内力拉压杆的弹性定律
N(x) N(x)
x dx dx 内力在n段中分别为常量时 内力在 段中分别为常量时
※“EA”称为杆的抗拉压刚度。 ※“ ”称为杆的抗拉压刚度。
C1
C点总位移: 点总位移:
∆C = ∆C y + ∆C x = 1.47mm
2 2
C0
Cx
(此问题若用圆弧精确求解) 此问题若用圆弧精确求解)
∆C x = 0.278mm ∆C y = 1.44mm
第二节 圆轴的扭转变形及相对扭转角
为 dx 的两个相邻截面之间有相对转角dϕ 的两个相邻截面之间有相对转角d
800 π × 0.04 4 80 ×109 32 = 0.03978rad / m
综合两段, 综合两段,最大单位扭转角应在BC 段 为 0.03978 rad/m
例4-5 图示一等直圆杆, 图示一等直圆杆,已知 d =40mm a =400mm G =80GPa, ϕ DB=1O , 求 : 1) 最大切应力 2)ϕ AC
直杆的基本变形

直杆的基本变形
1、 轴向拉伸与压缩
拉伸: 在轴向力大作用下,杠杆产生伸长变形 压缩: 在轴向力大作用下,杠杆产生缩短变形
受力特点:沿杆件轴向作用一对等值、反向的拉力或
压力
变形特点:杆件沿轴向伸长或者缩短。
公式:
Fn 表示横截面轴力 A 表示横截面积
2、 剪切 剪切:杆件受到一定垂直于杆轴方向的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作用线相距很近大外力作用做引起大变形。
受力特点:截面两侧受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相近
的横向力
变形特点:截面沿着力的作用方向很对错动。
3、 扭转
扭转:直杆在两端受到作用于杆断面的大小相等方向
想法大力矩(扭矩)作用,则发生扭转。
受力特点:在很截面内作用一对等值、方向的力偶 N F A σ=
变形特点:轴表面的纵线变成螺旋线。
4、弯曲
弯曲:杆件在垂直于其轴线的载荷作用下,使原为直线大轴线变成曲线的变形
受力特点:受垂直于梁轴线的外力或在轴线平面内作用的力偶
变形特点:使梁的轴线由直变弯。
材料力学第四章平面弯曲

得
∫ A ydA =0
M
dA
z
y z ζdA
My
横截面对中性轴 zdA 的面积矩为零, A 中性轴过形心。 E yzdA 0
A
y
Iyz =0——梁发生平面弯曲的条件
E I E 2 ∫ AσdA· z ∫ A y dA = Mz= y = ρ ρ 1 Mz = EIz —— 梁的弯曲刚度 中性层曲率公式 EI ρ z
y
m MB=-40kN· m MD=22.5kN· B M y B截面 上部受拉、下部受压 tBmax B t max 21.4MPa Iz B yt max 100mm B M y I z 186.6 106 m 4 B B c max 38.6MPa B c max yc max 180mm Iz
max
FQ S
* z max
Izd
d FQ 4 FQ 12 4 d 3 A d 64
3
d/2
z
max
四、薄壁圆环截面梁 中性轴处:
r0
z
max 2
FQ A
max
例 如图所示一T形截面。某截面上的剪力FQ=50kN,与y 轴重合。试求腹板的最大切应力,并画出腹板上的切应力分布图。
1
* FQ S z 1
I zd
4.13MPa
例 一矩形截面外伸梁,如图所示。现自梁中1、2、 3、4点处分别取四个单元体,试画出单元体上的应力,并 写出应力的表达式。
q
1 2 h/4 4 3
z l/4 b
l/4
l
解: (1)求支座反力:
FRA
FRB
1 l/4
第四章 杆件的变形计算

第四章杆件的变形计算杆件在载荷作用下都将发生变形,过大的变形将影响杆件的正常使用,必须加以限制,而有时又希望杆件能有较大的变形,以起缓冲作用,如弹簧等,因此必须计算杆件的变形。
本章具体讨论了拉伸(压缩)、扭转、弯曲三种情况的杆件变形计算。
第一节拉(压)杆的轴向变形直杆在沿其轴线的外力作用下,纵向发生伸长或缩短变形,而其横向相应变细或变粗,如图4-1所示。
设杆原长l,宽b,在力F作用下产生变形,变形后长l1,宽b1。
则杆件在轴线方向的伸长为纵向应变为根据虎克定律和拉(压)杆横截面正应力公式,可以得到(4-1)上式表明,杆的轴向变形值与轴力F N及杆长l成正比,与材料的杨氏模量及杆的横截面面积成反比。
因此EA称为拉(压)杆的抗拉(压)刚度,EA值越大,杆件刚度越大,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单位长度变形量就越小。
另一方面,横向变形,横向应变。
通过试验发现,当材料在弹性范围内时,拉(压)杆的纵向应变与横向应变之间存在如下比例关系:(4-2a)或=-(4-2b)式中比例常数称为泊松比。
弹性模量E、泊松比及切变模量G均是材料的弹性常数,可由实验测得。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可以证明这三个弹性常数之间存在下列关系:(4-3)材料的值小于0.5,表4-1列出几种常见金属材料的E和的值。
例4-1 阶梯形直杆受轴力如图4-2,已知该杆AB段横截面面积A1=800mm2 , 段横截面面积A2=240mm2,杆件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200GPa。
试求该杆总伸长量。
解(1)求AB、BC段轴力F NAB=40kN(拉),F NBC=-20kN(压)(2)求AB、BC段伸长量AB段BC段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出,AB段是伸长,而BC段是缩短。
(3)AC杆总伸长AC杆计算结果为负,说明AC杆是缩短而不是伸长。
例4-2 图示桁架,钢杆AC横截面面积A1=960mm ,弹性模量E1=200GPa。
木杆BC横截面,杨氏模量E2=10GPa 。
求铰节点C的位移。
简述杆件基本变形的类型及内力和应力的特点。

简述杆件基本变形的类型及内力和应力的特点。
杆件基本变形是指杆件的基本构造和变形,按照变形的特点主要分为弯曲变形和转角变形。
弯曲变形:杆件在受力后,弯曲变形是其形状改变最大的形式,一般杆件由一定的中心轴受力后,呈泊散变形,但也有按曲率弯曲的状态,如拉伸、挤压等。
转角变形:杆件受力后,呈旋转状态,一般情况只有一个转角,但也有多个转角的状态,如滚动、滑动等。
内力和应力的特点
杆件受力后,内力的大小和变形的特点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内力的大小与变形的特点成正比,而杆件内部的应力则是由变形特点决定的,主要以拉力、挤压、剪切等不同的应力形式存在。
- 1 -。
第四章杆件的变形

ql 3 ql 3 ql 3 11ql 3 B Bi 21 24 EI 16 EI 3EI 48EI i 1
3
5ql 4 ql 4 ql 4 11ql 4 wC wCi ( ) 384 EI 48EI 16 EI 384 EI i 1
4
目录
5
目录
当拉(压)杆有两个以上的外力作用时,需要先画出轴力图,然后 分段计算各段的变形,各段变形的代数和即为杆的总伸长量。
6
目录
例题4-1 AB长2m, 面积为200mm2。AC面积为250mm2。E=200GPa。 F=10kN。试求节点A的位移。
解:1、计算轴力。(设斜杆为1杆,水平杆
若C点靠近支座B,则两者相差最大,这时,近似的有
b 0 wmax
两者相差不超过2.6%。
bFl bFl 2 wm 16EI 9 3EI
19
2
目录
第五节 用叠加法求梁的弯曲变形
设梁上有n 个载荷同时作用,任意截面上的转角为 ,挠度为w, 若梁上只有第i个载荷单独作用,同一截面上转角为
由叠加原理知:
讨论题
2数值的大小。 试比较1、2两轴扭转角 1 、
620 N· m
1400 N· m d2
780 N· m
780 N· m
620 N· m
2 1
10
目录
例题4-2 某机器传动轴AC如图所示,已知轴材料的切变模量G=80GPa, 轴直径
d 45mm , M e1 120N mm, M e2 200N m ,
d 2 w1 Fb EI M ( x ) x1 1 2 dx1 l dw Fb 2 EI 1 EI ( x1 ) x1 C1 dx1 2l Fb 3 EIw1 x1 C1 x1 D1 6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简图
计算简图
阳台
阳台梁是受弯构件
内力及其截面法
一、内力的概念
1、外力:其它物体对构件作用的力。例如支座反力,荷载等。
2、内力:固有内力--分子内力,它是由构成物体的材料的
物理性质所决定的。
附加内力—由于外力作用而引起的受力构件内部各质 点间相互作用力的改变量。
材料力学研究----附加内力 (简称内力)
随外力产生或消失 随外力改变而改变
但有一定限度
截面法
步骤: 1、切开
根据空间任意力系的六个平衡方程
X 0 Y 0 Z 0 Mx 0 My 0 Mz 0
求出内力分量
2、代替 3、平衡
注意:
用截面法求内力和取分离体求约束反力的方法本质 相同。这里取出的研究对象不是一个物体系统或一个完 整的物体,而是物体的一部分。
拉伸
压缩
变形特点:杆轴沿外力方向伸长或缩短, 主要变形是长度的改变
屋 架 结 构 中 的 拉 压 杆
杆塔 式 结 构 中 的 拉 压
桥 梁 :由垂直于杆轴方向的一对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线很近的横向外力引起的。
变形特点:二力之间的横截面产生相对错动变形 主要变形是横截面沿外力作用方向发生相对错动。
必须指出:用截面法之前 ⑴ 一般不允许用力的可传性原理。
⑵ 不允许用合力来代替力系的作用。
⑶ 不允许把力偶在物体上移动。
第四章 杆件的基本变形
杆件的外力与变形特点 内力及其截面法
杆件的外力与变形特点
一、杆件变形的定义 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的变化。
二、杆件变形的形式
1、基本变形
轴向拉伸与压缩 剪切变形
扭转变形
弯曲变形
2、组合变形
同时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形形式
轴向拉伸或压缩变形
受力特点:作用线与杆轴重合的外力引起的。
螺 栓
连 接 键
销钉
螺 栓
扭转变形
受力特点:由垂直于杆轴线平面内的力偶作用引起的
变形特点:相邻横截面绕杆轴产生相对旋转变形。
对称扳手拧紧镙帽 自 行 车 中 轴 受 扭
形桥 体 发 生 扭 转 变
弯曲变形
受力特点:是由垂直于杆件轴线的横向力或作用 在杆件的纵向平面内的力偶引起的
变形特点:杆轴由直变弯,杆件的轴线变成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