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综述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

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简介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运输过程中采用环保、低碳、节能的技术、理念和管理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国内外,绿色物流已经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情况,并分析我国在绿色物流方面存在的差距。
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概况在发达国家,绿色物流已经成为各大物流企业的重要战略。
这些企业积极采取措施,以减少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浪费。
以下是国外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方面:1. 车辆技术的创新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和应用绿色交通工具,如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天然气车等。
这些车辆具有低碳排放、低能耗的特点,能够降低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2. 路线和配送优化在国外,绿色物流企业通过优化运输路线和配送计划,减少行驶距离和时间,从而节约燃料消耗。
他们还采用智能调度系统和实时监控技术,以提高运输效率。
3. 包装和物流管理绿色物流企业广泛应用可回收、可再利用的包装材料,如纸板箱和可溶解的塑料袋等。
他们还采用高效的仓储和配送管理系统,优化库存和运输,减少资源浪费。
4. 智能技术应用国外绿色物流企业积极应用智能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
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智能路线规划、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从而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差距尽管我国在绿色物流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仍存在一些差距。
以下是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差距:1. 技术创新的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绿色交通工具和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我们需要加大科研投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以推动绿色物流的发展。
2. 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国外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和政策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相比之下,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善,无法为绿色物流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
3. 意识和文化差异绿色物流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意识转变。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绿色物流的意识和文化仍存在一定差距。
iData_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评析_王丽萍

doi :10.3969/j.issn.1005-8141.2014.12.025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评析王丽萍,王兵兵(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气候问题日益严重和“低碳革命”的兴起,低碳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物流的研究文献,从物流过程的碳排放测量、物流环节的低碳控制、物流系统的低碳设计方面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在低碳物流领域的研究成果,梳理了低碳物流的发展历程,并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学者的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低碳物流;环节控制;系统优化;环境政策中图分类号:X19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14)12-1507-05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Low -carbon LogisticsWANG Li -ping ,WANG Bing -bi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global climate problem and the rise of “low carbon revolution",low carbon logistics already be-came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on the low carbon logistics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from carbon emissions measurement of the logistics process ,low carbon control of logistics links ,low carbon design of the logistics system three aspects ,comprehensively studied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low carbon logistics ,and analyzed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which provided some ideas for the corresponding scholar's further study.Key words :low carbon logistics ;link control ;system optimization ;environmental policy收稿日期:2014-10-10;修订日期:2014-11-17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3CJY045);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4A630027);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2014-ZD -067);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编号:72105002)。
低碳物流的研究与应用

低碳物流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发展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话题,而低碳物流则作为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
本文主要探讨低碳物流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一、低碳物流的概念与意义低碳物流,是指在保障物流业运营效率、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节能环保手段,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实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的物流活动模式。
低碳物流的意义在于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缓解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此外,低碳物流还有助于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可持续性发展。
二、低碳物流的研究现状1. 技术研究低碳物流涉及许多领域,如物流车辆、包装材料、货物仓储等,因此要实现低碳物流,需要结合技术手段进行。
目前,物流车辆方面主要采用混合动力、纯电动、氢燃料等技术,以实现低碳排放。
包装材料方面,已经出现了一些节能环保型材料,如可生物降解材料、轻型塑料、再生纸板等。
货物仓储方面,已经出现了智能化、自动化的仓储设备,以实现节能减排。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加速了低碳物流的发展。
2. 管理研究低碳物流的实现不仅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还需要管理手段进行。
物流管理方面,需要制定低碳物流的标准和指导方针,引导企业树立低碳意识和责任感。
在企业内部,需要建立低碳物流管理团队,统筹规划和实施低碳物流方案。
在物流环节上,需要优化物流路线和运输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三、低碳物流的应用现状1. 汽车物流行业的应用汽车物流行业是低碳物流的应用一个重点领域。
近年来,汽车物流企业已经开始采取混合动力、纯电动等低碳技术,以降低物流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此外,各项物流管理制度的落实和智能化仓储设备的应用,也有助于优化物流路线和运输效率,实现低碳物流。
2. 电商物流行业的应用电商物流行业也是低碳物流的应用一个关注领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电商物流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但也带来了不小的环境压力。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

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正文发送版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等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二、绿色物流概述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降低碳排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物流模式。
它包括物流规划、运输、包装、保管、配送等环节的绿色化,具有环保、节能、减排、高效等优点。
三、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1.发展现状: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迅速,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在政策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等;在市场规模方面,绿色物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绿色物流。
2.存在问题:尽管我国绿色物流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技术水平不高,导致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仍比较严重;其次,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绿色物流发展不平衡;最后,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对绿色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
四、低碳经济下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策略1.技术创新:加强物流技术研发,提高物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例如,推广电动货车、太阳能货车等节能环保车辆,使用智能仓储系统、无人搬运车等自动化设备。
2.政策引导: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企业开展绿色物流业务。
例如,对开展绿色物流业务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和奖励,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企业进行惩罚。
3.行业标准制定:建立和完善绿色物流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使绿色物流发展有章可循。
例如,制定绿色包装标准、绿色运输标准等。
4.环保意识培养:加强环保意识培养,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例如,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举办绿色物流研讨会等。
5.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和经验,推动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低碳物流研究现状综述

绿 色物 流 被 看 做 为 供 应链 管 理 的
一
种策略 ,用来降低货物 配送 中对 于环境的危害性
M e s j a s z - L e c h r 2 1 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色物流应该 以满足 或超越客 户的预 期 目标 为 目的 ,包括从物 流的起点到 消费终端之 间所有 的正 ( 2 0 1 1 ) 向的 良性物流 管理 活动和逆 向的产品和信息流通活动
陶晶 2 0 1 O 黄利 莹朗 2 0 1 0 董葆 苟目 2 0 1 1
低碳 物流是指尽 可能地使 用新型材料和绿 色能源来替代传 统能源的使 用,减 少碳 排放量 ,实现经 济 效 率 和 生 态 效 率 双 赢局 面 的一 种 经 济 发 展 形 态 低碳物流是 采用科 学的 管理 理念和方式 ,结合 先进的物流技 术和信 息技 术,使得 碳排放 量在 生产 到 回 收 利 用 整 个循 环 系统过 程 降低 到 最 小 , 实现 生 态和 经 济 效 益 统 一协 调 的一 种 经济 行 为 低碳物流 是指 在物流运作 环节 中尽可能 地减 少排 放对 周围环境的有 害温室气体 ,采体现 时物 流环 境 的 友 好 性 ,并 实现 物 流各 环 节 资 源 的最 充 分 利 用 的 一 种 物 流 运 作模 式
E C P应用到企业产 品级别 ,跟踪监测 产品从生产到 消费整个过程 中的碳排放 ,获得 碳足迹数据 和利用 产品标签标记 ,为将 来碳 排放 控制 提供 技术 支持 。Mc K i n n o n t V l  ̄在不断 的研究 中构建 了分析模型来 量化物流过程 中的碳排 放。在该模型框架 中包括结构
低 碳 物 流研 究 现 状 综 述
形成环境友好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但是 国内外对低碳物流 的准确定义 目前还 没有统一 ,各 国学 者有着各 自不 同的认识和 理解 。如表 1所示 。
低碳物流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低碳经济的研究现状
国外低碳经济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政策手段方面,一些国家已 经制定了一系列低碳政策,如碳排放交易制度、能源税、绿色补贴等,以推动低 碳经济的发展。在市场趋势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低碳经济,采用低碳技术 和模式,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在挑战与解决方案方面,研究者们对低碳经济发展 中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
四、国外低碳经济的市场趋势
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外低碳经济的市场趋势也日益明显。首先,越 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低碳经济,采用低碳技术和模式,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 低碳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新兴的产业领域,为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此外, 低碳金融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如碳交易市场、低碳证券、低碳保险等产品不断涌 现,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持。
感谢观看
低碳物流国内研究综述
01 摘要
03 文献综述 05 参考内容
目录
02 引言 04 结论
摘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问题的不断加剧,低碳物流的发展逐渐成为国 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次演示旨在梳理低碳物流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展望其未来发 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次演示主要从政策、技术、管理、经济效 益四个方面对低碳物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 可能的研究方向。
(1)低碳物流成本研究:即通过对低碳物流活动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 为制定低碳物流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2)低碳物流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研究:即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 型,对低碳物流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
(3)低碳物流经济效益影响因素研究:即通过分析影响低碳物流经济效益 的各种因素,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建议。
五、国外低碳经济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国内外低碳物流研究综述

低碳物流的发展简述内容提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改进物流体系,通过发展低碳物流来发展低碳经济。
本文从低碳物流的内涵、我国低碳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低碳物流的实施需要从宏观机制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进行,宏观上国家要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形成物流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微观上企业应该积极从物流各环节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寻求节能减排途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低碳物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1 引言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满足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
而低碳物流则是伴随着人类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随着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
如果没有低碳物流的维系,生产环节的低碳化以及消费者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再推广也难以实施。
另外,随着电子商务与网络的发展,随之产生的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这些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无不有赖于低碳物流。
因此,对低碳物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低碳物流的概念提出之后,学术界围绕着低碳物流的探讨逐步开始增多,研究成果颇多。
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低碳物流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2 低碳物流的内涵关于低碳物流内涵的探讨主要从两个方面,即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过程。
2.1 从物流作业环节来定义学者徐旭认为低碳物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由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包装等功能要素所组成的系统。
物流系统的每个功能环节都实现了低碳,整体实现了资源最充分的利用,才符合低碳物流的内涵。
低碳物流系统既是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也是由多个子系统:如低碳运输子系统、低碳仓储子系统、低碳包装子系统等所构成。
这些子系统之间也存在这物流系统固有的效益背反现象,互相之间相互影响。
2.2 从物流管理过程来定义学者王国文认为,低碳物流就是将低碳、环境保护思维融入所有的物流和供应链环节之中,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业设计、制造、交付和生命周期支持的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低碳物流发展综述

低碳物流文献综述低碳经济是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物流业作为我国十大重点产业之一,在低碳经济中占有比较特殊地位,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低碳物流的支持。
然而,我国物流业目前存在着空驶率高、重复运输、交错运输、无效运输等不合理运输现象较为普遍,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这与发展低碳物流的目标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以下总结了有关方面的文献。
一、中国低碳物流现状统计研究物流业已是中国进行“低碳革命”的重点行业之一。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物流业低碳化的任务日益加重。
“低碳”作为物流业发展的方向,物流企业只有尽早完成低碳化转型,才能具有行业竞争优势。
以下总结了有关方面的文献。
胡玉莹(2014)认为中国低碳物流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发展任重道远[1]。
周芳(2014)阐述了尽管我国物流业低碳化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低碳物流发展在观念、政策、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观念、管理政策引导滞后,行业发展模式粗放、物流设施设备落后,物流业与其他行业协同不够[2]。
修巧梅(2014)剖析物流作为高端服务业,也必须走低碳化的道路,着力发展低碳物流服务,低碳物流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也是物流企业的重要的发展方向[3]。
沈文婷(2014)物流业已是中国进行低碳革命的重点行业之一。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物流业低碳化的任务日益加重。
低碳作为物流业发展的方向,物流企业只有尽早完成低碳化转型,才能具有行业竞争优势[4]。
张翠(2013)称物流是贸易的核心,也是碳排放较大的行业。
国际先进零售企业已经意识到低碳物流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物流的低碳管理作为竞争战略的核心[5]。
高凤华(2013)分析目前我国的低碳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针对低碳物流的政府规制措施还很不完善,由于缺乏政府规制的引导和激励,企业对于应用低碳物流技术的动力严重不足[6]。
甘慧春提出(2013)物流作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能源消耗占社会总能源消耗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障碍之一[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碳物流的发展简述内容提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改进物流体系,通过发展低碳物流来发展低碳经济。
本文从低碳物流的内涵、我国低碳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对策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分析认为:低碳物流的实施需要从宏观机制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进行,宏观上国家要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形成物流业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微观上企业应该积极从物流各环节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寻求节能减排途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低碳物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1引言物流作为生产和消费的中介,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也是满足人类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环节。
而低碳物流则是伴随着人类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尤其是随着低碳生活和低碳消费的提出应运而生的。
如果没有低碳物流的维系,生产环节的低碳化以及消费者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再推广也难以实施。
另外,随着电子商务与网络的发展,随之产生的生活的电子化、网络化和连锁化,电子商务、网上购物、连锁经营,这些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无不有赖于低碳物流。
因此,对低碳物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低碳物流的概念提出之后,学术界围绕着低碳物流的探讨逐步开始增多,研究成果颇多。
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发现,低碳物流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2低碳物流的内涵关于低碳物流内涵的探讨主要从两个方面,即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过程。
2.1从物流作业环节来定义学者徐旭认为低碳物流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由低碳运输、低碳仓储、低碳包装等功能要素所组成的系统。
物流系统的每个功能环节都实现了低碳,整体实现了资源最充分的利用,才符合低碳物流的内涵。
低碳物流系统既是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也是由多个子系统:如低碳运输子系统、低碳仓储子系统、低碳包装子系统等所构成。
这些子系统之间也存在这物流系统固有的效益背反现象,互相之间相互影响。
2.2从物流管理过程来定义学者王国文认为,低碳物流就是将低碳、环境保护思维融入所有的物流和供应链环节之中,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业设计、制造、交付和生命周期支持的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体系。
也有定义认为,绿色供应链是按照自然环境法则管理原材料和资源从供应商到制造商、服务供应商到最后总客户以及到回收的过程。
学者李东光认为低碳物流并不是一味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而是降低碳强度。
低碳物流的本质就是通过物流规划与物流政策、物流合理化与标准化、物流信息化与低碳物流技术等方式,既能达到实现物流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度增长的要求,又能达到缓解能源供给压力的目的,即有效实现物流领域的能源使用效率。
目前,关于低碳物流的内涵还没有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低碳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目标,利用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减少物流活动中的碳排放,降低物流活动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
低碳物流主要是指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低碳化。
从物流作业环节低碳化来看,包括运输低碳化、仓储低碳化、流通加工低碳化、装卸搬运低碳化、包装低碳化以及废弃物回收等。
从物流管理过程低碳化来看,主要是从供应链全局考虑,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出发,对包括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在内的整个物流系统进行低碳优化。
低碳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低碳经济,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3低碳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3.1低碳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纵观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状况,中国化低碳物流发展存在五大问题:一是缺少规划完善的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的投资缺少统筹规划使得一些物流园区的覆盖半径和区域效应重叠;还有一些地方规划的物流园区建设规模已经大大超出了市场的实际需求,比如,一些大城市规划出多个物流园区虽然规划中各个园区的功能各有侧重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很难划分区别,脱离实际的盲目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加大了原有物流设施和新建物流设施的竞争,延长了土地投资的回报周期甚至造成土地的闲置或浪费。
物流园区作为物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事物,客观的局面是缺乏科学、技术、教育和管理支持,很多地方新开发的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建筑缺少实用性。
二是物流车辆问题依旧严重。
物流车辆是低碳物流发展的重要瓶颈。
就汽车业而言,从《京都议定书》签订伊始至今,我们都认为2010年将成为新能源车型井喷的一个年头,可现在马路上跑的新能源车型依然寥寥无几,除了丰田的普锐斯之外,似乎鲜有热销之作,至于车企高呼多年的电动车、燃料电池车、生物能源车等,在大街上更是寻不到踪迹。
三是冷链断点难解决。
近四五年时间里,虽然我国食品冷藏链与设备制造业有所发展,但只占所需的20%。
全国每年仅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等食品,就价值700亿元,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
由于零售商在供应链中所处位置相对强势,生产商难以控制其产品零售环节的冷链,加之批发商等复杂的关系,零售端冷链不禁让人担忧。
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对于冷链发展至关重要,缺少法规约束,没有行业标准可以参照,冷链行业出现了诸多不规范运作,最终导致冷链供应链出现断点。
四是低碳物流政策不足。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物流部门来规划物流业的发展和监督物流活动的实施。
物流活动因其特点需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而管理却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如交通运输、铁道、民航、邮政,商务等。
由于集团利益等储多原因,各职能部门对现代物流缺乏统一的战略思想和整体规划,力量分散,导致物流活动监控管理均不到位,甚至出现“管理真空”地带。
五是技术和人才的缺失。
虽然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群体规模较大,但是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国内多数物流企业中物流操作岗位的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于传统的搬运、装卸等岗位,甚至直接招聘农民工。
此外,受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从事物流教育的职业院校又分属商业、物资、铁道、邮电、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
多部门办学,教育资源分散,院校地域分布不均,加上专业师资缺乏、教师水平差别大、教材不统一、培养方向不同、物流教学手段落后、学生缺乏实际训练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操作人才的培养。
3.2低碳物流的发展策略针对我国低碳物流发展中存在问题,许多学者也进行了实施对策的研究,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宏观的国家政策层面,政府应当尽快制定相应的法规,为发展低碳物流提供保证。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各种减排低碳法规和政策手段来实现监督和控制。
二是从微观的企业自身物流环节层面,企业需要转变意识,打造低碳品牌。
除了政府开展的低碳宣传教育,企业也必须重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看到低碳战略可能为企业带来的市场机会。
一旦转变了意识,企业可以从各个环节来限制碳排,鼓励创新,打造出低碳品牌。
这样既符合低碳经济大势所趋也可以从长远来提高业务量进而提高企业效益。
首先在宏观层面上,从完善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与政策体系目标来看,我国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发达国家关于低碳经济的立法,将减少能耗降低碳排放的要求制度化。
一方面,政府可以用税收手段及市场机制(碳税及碳交易机制),对包装、废气污染等进行限制。
另外,还可以采取例如低碳补贴的政策,对于物流业中节约资源、降低碳排放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资助,这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
开征碳税被发达国家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
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第三,政府可以宏观调整产业和产品政策,限制一些能耗很大、资源浪费型、低效型的物流企业。
第四,政府还应对物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应坚持长期专业教育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政府要鼓励高等院校在物流专业课程中融入环境教育,如环境科学;其次,加快推进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弥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不足;第三,加强物流师资建设。
一方面,要加大物流师资培训力度,优化师资结构;另一方面,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并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和研讨,拓展教师知识面,提高物流专业师资水平。
总之,政策的限制、法规的约束、鼓励的措施等都会是企业发展低碳物流的外部驱动力。
另外在微观层面上,企业应从具体的物流环节以及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实施低碳物流。
第一,从具体的物流环节实施低碳物流活动的减量化。
这是指减少物流活动,减少物流环节中资源的投入,提高资源利用,从而降低物流运营成本,实现对物流废弃物与污染的源头控制。
减量化模式要求运输中减少运输车辆的运行,提高运输效率和配送效率,减少运输的频次和运输的距离;仓库选址合理,布局科学,从而降少运输的次数和移动的距离;流通加工中实施集中加工作业,减少加工场所、加工环节和加工次数;装卸搬运应减少无效搬运,减少装卸搬运次数;包装实现简单化,减少资源的浪费。
通过这些物流活动的减量化来降低物流对环境的直接污染。
第二,从供应链角度,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物流循环化要求对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各个环节的物流活动过程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控制,集成制造商、生产商、零售商以及包装回收商与产品回收商,形成正向供应链与逆向供应链的良性闭合循环物流系统。
4结束语低碳物流的实现既需要从原材料采集、产品生产、消费、回收、到再生产全过程中物流所有环节的低碳化,也需要从供应链全局考虑,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出发,对整个物流系统进行低碳优化。
政府、企业以及代表社会的广大公众构成了低碳物流运行过程中的行为主体,他们是低碳物流战略实施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发展物流的低碳经济还需要一些基础研究,特别是基础数据信息体系的建设很迫切。
由于基础数据的缺失,我们目前还只能用节能减排的概念来代替低碳经济,国际上已经有比较先进的碳排放统计和测算方法可以借鉴,只有基于数量化的研究才能够把研究成果推向应用。
低碳物流是建立在物流管理、生态环境、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基础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同时,低碳物流的开展必将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1] 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21:25[2] 李东晖.我国低碳物流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商业文化,2010.07.329[3] 王国文.基于绿色供应链流程优化的低碳物流发展策略选择.港口经济,2010.12:19[4] 李东光.绿色物流与低碳物流辨析.中国储运,2010.12:93[5] 徐旭.低碳物流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模式.商业研究,2011.0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