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合集下载

药剂学实验教案——药物制剂配伍变化(人卫版)

药剂学实验教案——药物制剂配伍变化(人卫版)

[要求] 按组分析上述实验现象。
三、思考题:
1.药物制剂配伍变化的类型有哪些?
2.为什么非离子型药物的注射剂配伍变化较少?而离子型药物的注射剂配
伍变化较多?Leabharlann 2药物制剂配伍变化
一、实验目的
通过液体药剂和注射剂配伍变化的观察,进一步了解配伍变化的发生原因,
并初步掌握配伍变化处方的处理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物理性配伍变化
1.取 5%羟苯乙酯的乙醇溶液 1ml,加纯化水 4ml,出现__________ 现象,
取 5%羟苯乙酯 1ml 搅拌下逐滴加入 100ml 纯化水中,出现____________现象。
2.取盐酸小檗碱 0.05g,加纯化水至 50ml,此溶液显___________颜色。先取
上述溶液 20ml 加活性碳 0.5g,搅匀后干燥滤纸过滤,滤液显___________颜色。
另取 20ml 加滑石粉 0.5g 搅匀,干燥滤纸过滤,滤液显___________颜色。
[要求] 解释上述实验现象。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操作按下表操作与记录01盐酸肾上腺素2ml2ml2ml2ml2ml纯化水2ml2ml2ml1亚硫酸钠2ml2ml加热至沸出现现象三注射剂配伍变化操作按下表操作和记录注射剂混合后现象25氨茶碱5ml20磺胺嘧啶钠5ml25氨茶碱5ml5盐酸四环素5ml125氯霉素1ml5葡萄糖1ml125氯霉素1ml5葡萄糖1ml2维生素c2ml025碘解磷定ml2维生素c2ml025碘解磷定1亚硫酸氢钠1edta各1ml要求按组分析上述实验现象
(二)化学性配伍变化
[操作] 按下表操作与记录

项目

1
2
3
4
5

药剂学实验课程设计

药剂学实验课程设计

药剂学实验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介绍作为一门重要的药学专业课程,药剂学实验旨在为学生提供一种综合运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和计算机学等知识,进行制剂、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分析等课程实验的机会。

药剂学实验可以加深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为将来从事药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实验目的本次药剂学实验课程设计旨在:•增强学生对药剂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加强学生药物制剂和分析技能的扎实掌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设备和仪器本实验涉及了多种药剂学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天平、 PH计;•旋转蒸发器、离心机;•滴定管、量筒等实验器皿。

4. 实验流程及方法本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任务一:固体制剂制备1.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所需药物分别称取,混合均匀,筛选去除大颗粒;2.根据所设计制剂的不同,采取适当的制剂方法,制备出合格的固体制剂样品;3.对制剂样品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外观和理化指标的测试,如:颜色、含量、溶解度、释放度等。

任务二:液体制剂制备1.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将所需药物分别称取,溶解,加入辅料,摇匀;2.根据所设计制剂的不同,采取适当的制剂方法,制备出合格的液体制剂样品;3.对制剂样品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外观和理化指标的测试,如:颜色、含量、PH值、比重等。

任务三:药物分析1.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所给药物样品进行分析;2.依据所得分析数据,对药物样品进行评价,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标准;3.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写出实验记录报告。

5.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各位同学完成了制剂和药物分析的任务。

制剂成功率高,药物分析结果也符合规定的标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通过实验,同学们掌握了药剂学制剂和分析的基本技能,提升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6. 实验总结本实验既有设计好的实验任务,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前的理论指导、实验中的操作指导以及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有助于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药剂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第二版)

《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第二版)

《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第二版)一、实验课程名称:《药剂学实验》二、课程代码:三、实验课程性质:独立设课四、实验总学时:34五、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六、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药剂学实验》林宁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七、本实验教学在培养实验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是整个药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设置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通过药剂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物剂型的设计及药物制剂制备、生产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的方法,并能对药物制剂的质量进行正确的评价,最终培养学生具有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八、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1、熟练掌握以下药剂学实验常用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各种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使用。

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重计、显微镜、水浴箱、药筛、压片机、自动崩解时限仪、自动融变时限仪、溶出度仪等2、掌握大纲所列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基本原理。

九、课程学时分配序实验项目学实验性质备注号1溶液剂的制备时2演示验证设计综合必做选做√√√√√√√√√√√√√√√√√√√√√√√√√√√√高分子溶液剂的制22备酊剂的制备和质量32检查混悬剂的制备45678910111222222222222222乳剂的制备散剂的制备颗粒剂的制备片剂的制备软膏剂的制备膜剂的制备栓剂的制备微囊剂的制备包合物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注射剂的制备脂质体的制备缓释剂的制备√√√√√√1314151617注:本课程具体内容安排允许随着实验室设备条件的改善而调整十、本课程所需主要仪器设备(100人量)各种常用玻璃器皿:足量自动崩解时限仪:3台自动融变时限仪:3台溶出度仪:3台压片机:3台栓模:20套水浴箱:10套十一、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药剂学实验》林宁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实验一、酊剂的制备和质量检查1.实验目的(1)握超声波提取法制备酊剂(2)熟悉含醇制剂的含醇量测定方法2.实验内容用超声提取法制备橙皮酊并用测沸点法测定其乙醇含量实验二混悬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1)掌握混悬剂的一般制法(2)熟悉稳定剂的选择及混悬剂的质量评定方法2.实验内容分别用加液研磨法和微粒结晶法制备炉甘石洗剂和磺胺嘧啶合剂并检查其质量。

药剂学实验教案——安瓿剂与输液剂的制备(人卫版)

药剂学实验教案——安瓿剂与输液剂的制备(人卫版)

安瓿剂与输液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空安瓿与垂熔玻璃滤器的处理方法。

2.掌握注射液的配制、滤过、灌封、灭菌等基本操作。

3.熟悉安瓿剂漏气检查和澄明度检查。

4.学会干燥箱和净化工作台的使用。

5.掌握输液剂的质量要求和手工生产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

6.练习对输液瓶、橡胶塞、隔离膜的预处理。

7.进一步熟悉无菌操作室的洁净处理、空气灭菌和无菌操作的要求及操作方法。

8.熟悉微孔滤膜的选择,预处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指导1.安瓿的处理将纯化水灌入安瓿内, 经100℃加热30分钟,趁热甩水,再用滤清的纯化水、注射用水灌满安瓿,甩水,如此反复三次,以除去安瓿表面微量游离碱、金属离子、灰尘和附着的砂粒等杂质。

洗净的安瓿,立即以120~140℃温度烘干,备用。

2.垂熔玻璃滤器的处理将垂熔玻璃滤器用纯化水冲洗干净,用1%~2%硝酸钠硫酸液浸泡12~24小时,再用纯化水、注射用水反复抽洗至抽洗液中性且澄明,抽干,备用。

3.配液配液用器具按要求处理洁净干燥后使用。

一般配液方法有两种。

(1)稀配法:即将原料药加入溶剂中,一次配成所需的浓度。

(2)浓配法:即将原料药加入部分溶剂中,配成浓溶液,加热滤过,必要时可加活性炭处理,也可冷藏后再过滤,然后稀释到所需浓度。

4.滤过过滤方法有加压滤过,减压滤过和高位静压滤过等。

滤器的种类也较多,以供粗滤、预滤和精滤。

按实验室条件,安装好滤过装置。

5.灌封将滤清的药液立即灌封。

要求剂量准确,药液不沾安瓿颈壁。

易氧化药物,在灌装过程中可通惰性气体。

6.灭菌与检漏安瓿熔封后按规定及时灭菌。

灭菌完毕,趁热取出放入冷的1% 亚甲蓝溶液中检漏。

7.静脉滴注用注射液水溶液(输液剂)除符合注射剂一般要求外,应无热原,不溶性微粒应符合规定,并尽可能与血液等渗。

静脉滴注用乳剂,分散相球粒的粒度纯大多数(80%)应在1μm以下,不得有大于5μm的球粒,应无热原,能耐热压灭菌,贮存期间稳定,不得用于椎管注射。

药剂学实验课教案

药剂学实验课教案

2012 _2013学年第二期药剂学实验课程实验课教案课程编号: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周学时:108 /6开课时间:2013年2月25日至2013年06月28日使用教材:药剂学实验(第二版)崔福德主编授课对象:专业:化学制药年级:10级专业:年级:专业:年级:授课教师:姓名:李连闯职称:讲师黑河学院教务处制教学日历(学期授课计划)2教学日历(学期授课计划)3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45注:实训、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实践课的教案内容可参照实验课教案内容编写。

6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78910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混悬剂的不稳定性最主要的是微粒的沉降,其沉降速度服从Stoke’s定律:注:实训、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实践课的教案内容可参照实验课教案内容编写。

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W 型W/O 型CoCl试纸粉红色不变色稀释被水稀释被油稀释外观乳白色近似油颜色导电性导电几乎不导电油性颜料内相染色外相染色水性颜料外相染色内相染色8.乳剂的质量评定。

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注:实训、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实践课的教案内容可参照实验课教案内容编写。

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分剂量注:实训、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实践课的教案内容可参照实验课教案内容编写。

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黑河学院实验课教案注:实训、社会调查、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其他实践课的教案内容可参照实验课教案内容编写。

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

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

药剂学实验教案-华西医科大学一、实验目的1. 掌握药剂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熟悉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工艺流程。

3. 了解药剂学实验中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4. 培养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1. 药物制备的基本原理:包括药物的溶解、分散、稳定等过程。

2. 药剂学实验工艺流程:包括药物的提取、纯化、制备等步骤。

3. 药剂学实验中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药物原料、辅料、溶剂等。

2. 实验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天平、研钵、漏斗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药物的溶解与悬浮液制备a. 药物原料的称量与粉碎。

b. 药物的溶解与悬浮液的制备。

c. 悬浮液的稳定性评估。

2. 实验二:药物的乳化与乳剂制备a. 药物原料的称量与粉碎。

b. 药物的乳化与乳剂的制备。

c. 乳剂的稳定性评估。

3. 实验三:药物的制备与质量控制a. 药物原料的称量与粉碎。

b. 药物的制备工艺流程。

c. 药物的质量控制与分析。

4. 实验四:药物的释放与吸收研究a. 药物原料的称量与粉碎。

b. 药物的释放与吸收实验。

c. 释放与吸收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5. 实验五:药物的稳定性研究a. 药物原料的称量与粉碎。

b. 药物的稳定性实验。

c. 稳定性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记录实验过程中各项数据和结果。

2.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

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2. 实验材料和仪器要妥善保管,使用后及时归还。

3. 实验报告要按时提交,内容要完整、准确、清晰。

六、实验六:片剂制备与质量评价1. 实验目的a. 学习片剂的制备方法。

b. 掌握片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c. 了解片剂的包装与储存条件。

2. 实验原理a. 片剂制备方法:压片法、滚转法等。

b. 片剂质量评价:重量差异、硬度、崩解时间等。

药剂学实验

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2.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于何种类型乳剂?
3.分析液体石蜡乳中各组分的作用。
4.干胶法与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1、以阿拉伯胶为乳化剂
2、以吐温-80为乳化剂
3、液体石蜡乳
4、石灰搽剂(W/O型乳剂)
(二)液体石蜡乳化所需释法
2.染色镜检法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阿拉伯胶粉、西黄蓍胶粉、花生油、豆油、液体石蜡、氢氧化钙溶液、吐温-80、豆磷脂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药剂学实验》课程说课
实验教学一直都是该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为常用剂型的制备与质量评定,并介绍了实验中常用仪器和设备的应用。以“实验教材+教材讲价+学生能够操作+实验报考”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综合素质。
授课题目:
乳剂的制备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掌握测定油乳化所需HLB值的方法。
3.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
讲授提纲:制备乳剂的方法
重点:1.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测定乳化植物油所需HLB值的方法。
难点:1.手工法制备乳化剂。
2.液状石蜡乳的制备。
3.乳剂类型鉴别。
4.乳化植物油所需HLB值的测定。
基本内容:
(一)手工法制备乳剂

药剂学实验教案痱子粉的制备(人卫版)

药剂学实验教案痱子粉的制备(人卫版)

痱子粉的制备
[处方]
薄荷脑 6.0g
樟脑 6.0g
麝香草酚 6.0ml
薄荷油 6.0ml
水杨酸11.4g
硼酸85.0g
升华硫40.0g
氧化锌60.0g
淀粉100.0g
滑石粉加至1000.0g
[制法]
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研磨至全部液化,并与薄荷油混合。

另将升华硫、水杨酸、硼酸、氧化锌、淀粉、滑石粉研磨混合均匀,过120目筛。

然后将共溶混合物与混合的细粉研磨混匀或将共熔混合物喷入细粉中,过筛,即得。

将25g痱子粉用目测法分成10包,用四角包包装。

[附注]
(1)处方中成分较多,应按处方药品顺序将药品称好。

(2)处方中麝香草酚、薄荷脑、樟脑为共熔组分,研磨混合时形成共熔混合物并产生液化现象。

共熔成分在全部液化后,再用混合粉末或滑石粉吸收,并通过筛2-3次,检查均匀度。

(3)局部用散剂应为极细粉,一般以能通过八号至九号筛为宜。

敷于创面及粘膜的散剂应经灭菌处理。

[思考题]
(1)何谓共熔物?含共熔成分的散剂是否都采取共熔方法制备?
(2)硼酸应怎样进行粉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题、作业:
1.药物的特性溶解度与表观溶解度有何不同?如何求弱酸性药物的特性溶解度?
2.药物的真实分配系数与表观分配系数有何区别,能否求得真实分配系数?
3.测定药物的溶解度与分配系数时应当考虑哪些主要影响因素?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0)
2.通过液状石蜡微囊的制备,进一步理解单凝聚法和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基本原理。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
授课题目:
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课时安排
4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液体制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熟悉影响液体制剂质量的因素使用、作用机制及常用量。
讲授提纲:制备溶液型液体制剂
重点:1.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的稳定作用。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软膏剂制备过程中药物加入方法有几种?
2.影响药物从软膏基质中释放的因素有哪些?
3.软膏中药物释放试验中,半透膜选择有何要求?
4.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作用特点是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9)
(一)休止角的测定
(二)流出速度的测定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自制阿司匹林片、羟丙甲纤维素、防潮性欧巴代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影响流动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助流剂的机制时什么?助流剂量过多会影响流动性的原因是什么?
3.硬脂酸镁是润滑剂,与助流剂的作用机制有什么不同?
2.熟悉影响粉体流动性的因素(形状、颗粒大小、助流剂种类和含量)。
3.了解粉体助流剂的助流原理。
讲授提纲:讲解流动性参数(休止角、流出速度、压缩度)的测定方法
重点:1.使用休止角测定仪。
2.使用流出速度测定仪。
3.使用粉体振动仪。
难点:1.休止角的测定。
2.流出速度的测定。
3.压缩度的测定。
基本内容:
2.物理混合物与共沉淀物的熔点及溶出速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3.本实验中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方法是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11)
授课题目:
微囊的制备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微囊制备的常用方法。
讲授提纲:讲解不同基质的软膏剂制备方法
重点:1.O/W型乳剂基质软膏的制备。
2.W/O型乳剂基质软膏的制备。
3.软膏剂质量检查及质量评定。
4.琼脂扩散法测定软膏中药物释放。
难点:1.基质熔化、水相与油相混合的方法。
2.软膏中药物释放测定的操作。
基本内容:
(一)单软膏的制备
(二)乳剂型软膏基质的制备
1.O/W型乳剂型软膏基质2.W/O型乳剂型软膏基质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8)
授课题目:
软膏剂的制备
课时安排
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不同类型基质软膏剂的制备方法。
2.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3.掌握软膏中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基质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2.石灰搽剂的制备原理是什么?属于何种类型乳剂?
3.分析液体石蜡乳中各组分的作用。
4.干胶法与湿胶法的特点是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4)
授课题目:
注射剂的制备
4.粉体的流动性在制剂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7)
授课题目:
片剂的包衣技术
课时安排
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包衣工艺对素片的要求。
2.掌握包衣材料的种类与特点。
3.熟悉用锅包衣法制备包薄膜衣片的技术。
授课题目:
药物溶解度与分配系数的测定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药物溶解度与分配系数的测定原理与测定方法。
2.熟悉影响药物溶解度与分配系数的因素。
讲授提纲:讲解溶解度和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及分配平衡的判断
重点:1.溶解度测定方法。
2.分配系数的测定方法及分配平衡的判断。
3.溶剂的蒸发除去操作。
4.固体分散体的干燥操作。
基本内容:
(一)黄芩苷固体分散体(共沉淀物)的制备
(三)质量检查:物相鉴别
1.溶出速率的测定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黄芩苷、PVP K-30、PEG6000、无水乙醇、50%乙醇溶液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固体分散体可分为几种?其提高难溶性药物和生物利用度的机理有哪些?
(三)水溶性软膏基质的制备
1.羧甲基纤维钠软膏基质2.卡波沫凝胶基质的制备
(四)水杨酸软膏剂的制备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蜂蜡、植物油、硬脂醇、白凡士林、液体石蜡、月桂醇硫酸钠、尼泊金乙酯、甘油单硬脂酸甘油脂、石蜡、硬脂酸、双硬脂酸铝、氢氧化钙、甲基纤维素、甘油、苯甲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沫940、三乙醇胺、双氯酚酸钾。
4.了解包衣材料的配制方法。
讲授提纲:讲解包衣工艺对素片的要求及包衣材料的种类与特点
重点:1.包衣材料的塑性比较方法。
2.制备薄膜包衣片。
难点:1.增塑剂在包衣材料中的作用及对包衣片剂质量的影响
2.掌握包衣材料对包衣片剂的影响
3.片剂包衣锅进行片剂薄膜包衣的方法
基本内容:
(一)包衣材料的塑性比较方法
基本内容:
(一)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片剂的制备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淀粉、糊精、阿司匹林、酒石酸、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乳糖、聚山梨酯、淀粉、羧甲基淀粉钠。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制备阿司匹林片剂时,如何避免阿司匹林的分解?从处方和工艺的角度说明。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制备薄荷水时加入滑石粉、轻质碳酸镁、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还可选用哪些具有类似作用的物质?欲制得澄明液体的操作关键是什么?
2.简述影响胃蛋白酶活力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结果、结论及讨论、思考题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2)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延缓药物氧化分解的基本方法。
2.掌握注射剂(小针)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3.通过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稳定性考察,熟悉注射剂处方设计的一般思路。
讲授提纲:制备注射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重点:1.注射剂(小针)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1.掌握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掌握测定油乳化所需HLB值的方法。
3.熟悉乳剂类型的鉴别。
讲授提纲:制备乳剂的方法
重点:1.乳剂的一般制备方法及乳剂类型的鉴别方法。
2.测定乳化植物油所需HLB值的方法。
难点:1.手工法制备乳化剂。
2.液状石蜡乳的制备。
3.乳剂类型鉴别。
4.乳化植物油所需HLB值的测定。
《药剂学实验》课程教案(5)
授课题目:
片剂的制备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湿法制粒压片法与干法制粒压片法的制备工艺。
2.掌握片剂的质量检测方法。
3.熟悉片剂的常用辅料与用量。
4.熟悉单冲压片机的结构、使用方法及保养。
5.了解片剂的处方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稳定性、崩解、溶出等)。
授课题目:
混悬型液体制剂的制备
课时安排
6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掌握混悬液体制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掌握混悬型液体制剂质量评定方法。
3.熟悉按药物性质选用合适的稳定剂。
讲授提纲:制备溶液型液体制剂
重点:1.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的稳定作用。
2.电解质对混悬液的影响。
难点:1.不同稳定剂对混悬剂的稳定作用。
讲授提纲:制备片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重点:1.片剂制备过程中黏合剂配制、软材制备、颗粒制备、压片操作。
2.片剂四用仪测定崩解时限和硬度,脆碎度测定仪测定脆碎度、厚度测定仪测定片剂厚度的方法。
3.溶出度仪测定溶出度的方法。
难点:1.片剂制备过程中的黏合剂配制、软材制备、颗粒制备、压片操作。
2.片剂的质量检查。
(二)制备薄膜包衣片
教具与设备要求:
1.原辅料、试剂:自制阿司匹林片、羟丙甲纤维素、防潮性欧巴代。
2.设备:见《药剂学实验》
思考题、作业:
1.有机溶剂包衣和水分散系包衣工艺的优缺点。
2.薄膜包衣材料应具备哪些条件,在包衣过程中哪些因素对包衣质量的影响较大,如何控制和调整。
3.什么情况下需要包衣。
实验报告要求:
2.电解质对混悬液的影响。
基本内容:
(一)加液研磨法制氧化锌混悬剂
(二)电解质对混悬液的影响
(三)复方硫磺洗剂的制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