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自然环境(2013)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5月南部沿海登陆
北方雨季 开始晚 结束早 雨季短 南方雨季 开始早 结束晚 雨季长
南旱 南涝
活动:读下图,将图中括号内的内容填 写完整。
空间分 布规律
中国 降水 时空 分布 规律
年降水量自 (东南)向 (西北 )递减
降水(季节 ) 分配不均, 主要集中于 ( 夏 )季 降水(年际 ) 变化大
中国东南沿海 距海近,西北 内陆距海远
时间分 配规律
夏季盛行来自 海洋的偏南风, 冬季劲吹来自 亚洲大陆内部 的偏北风 有的年份夏季 风强,有的年 份夏季风弱
阅读P40阅读材料并思考季风气 候对我们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 • 雨热同期,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广 • 季风反常时易造成旱涝灾害和夏季 低温、冬春季寒潮 • 使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遭受损害
2、仔细观察各温带的分界线, 发现有什么特征?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高寒气候区
秦岭—淮河一线 暖温带与亚热带 的分界线
亚热带
热带
拓展:看温度带图思考?
• 全部位于中温带的省是:吉林 • 全部位于暖温带的省是:山东 海南 • 位于热带的省是: • 地跨四个温度带的省是:甘肃
3、说一说各温度带主要包括哪些地形?
三、多特殊天气 自主学习
• 结合课本P42-43,总结寒潮、梅雨、 台风、沙尘暴发生的时间、成因、范 围、天气特征、危害等。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 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标准:以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为例,24 小时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并 伴有大风。 寒潮的影响: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 雨雪天气。
一个地区气候的干湿程度,与当地的降 水量和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气候湿润;反之,气候干旱。 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中国划分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第二节自然环境第2课时(课件)(4)

根据以上分析,从气候类型 及分布范围看,亚洲的气候 主要有什么特点?
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 布最广、季风气候显著。
为什么会形成以上气候特点? 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 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 12页活动题。
本节要点:亚洲的气候特点及形 成原因,亚洲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板书设计
复杂的气候
一、气候特点 1.复杂多样 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季风气候显著 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我家在海南,来 玩的时候记得多 带厚衣服啊。
我家在莫斯科, 来的时候也要 多带厚衣服。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 候类型?
亚洲主要有9种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 带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1.复杂多样
其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什么?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温带大陆性气候,约占亚洲面积 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中 西部。
此种气候分布区距离 海洋的远近如何?
距海遥远,深入亚洲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什么样的?
(注意降水和气温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是:冬冷 夏热,全年温差大,降水少且集 中在夏季。
2.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亚洲降水比较多的气候类型除了位 于赤道附近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气 候外,还有几种季风气候全年降水 量比较多?分别是哪几种?主要分 布在哪些地区?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 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南部 和东部。
3.季风气候显著
Hale Waihona Puke 亚洲东部和南部降水的多少与冬夏季风有什么关系?
《自然环境》ppt课件人教版2

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与P35图2. 1、读课本P34图2.
为砖墙,屋顶坡度大。
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与P35图2. 降水量与蒸发量——→ 干湿地区的划分
浙江绍兴的房屋是斜
1、读课本P34图2.
顶,因为当地降水丰
富,斜顶房屋便于排
水。
草原 荒漠
降水与植 被景观
2、读课本P34图2.18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与
P35图2.20中国南北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差异找出: 我国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__4_-_1_0_月___。一般来 说, 南方雨季开始_早___,结束__晚__,雨季__长__;北 方雨季开始__晚__,结束__早__,雨季_短___。
小 结: 我国的 降水 规律
知道我国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都是哪里吗?
我国东南部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西北部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 1912年更创下年降水量8 409毫米的记录。
方便晾晒。
南方雨季长,开始早,结束晚;
2、四城市降水季节变化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
1、读课本P34图2.
1.图中的等降水 量线有几个数值? 1600mm、800mm、 400mm、200mm、 50mm,5个等降水 量数值
2.图中等降水量 线数值变化的方向 有何规律?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 减少
1、读课本P34图2.18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 找出,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_由__东__南__向__西__北__逐__ _渐_减__少___。
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季节不均
1、标注四城市降水较多的月份? 2、四城市降水季节变化的共同点 __集__中__在__4_-_1_0_月___。 3、四城市从南向北排列依次是 _广__州__、_武__汉__、_北__京__ 、_哈__尔__滨_。
7.2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教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第二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教学难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指导法、练习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知识点学生活动个性化修改播放《亚洲雄风》歌曲提问复习地形图的阅读方法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
从这首熟悉的歌曲里,你听到亚洲的大自然里有什么了吗?你感受到了亚洲的骄傲在哪里了吗?地形图依据什么来分层设色的?每种颜色各代表什么高度?(读海深陆高表)基本地形有哪五种?一、展示图片(1)“亚洲地形图”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1组:青藏高原、喜玛拉雅山及主峰2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3组: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4组: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二、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总结: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听歌曲谈感受看图抢答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展示图片(2)“亚洲大地形与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回答读书“亚洲大陆沿3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40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三、写出图中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洋①阿拉伯海②亚丁湾,③太平洋。
河流:a 乌拉尔河,b 叶尼塞河,c 印度河。
湖泊:d:___里海___ 。
山脉:A 乌拉尔山脉,B 大高加索山脉,C 喜马拉雅山脉,D 小兴安岭。
半岛:甲阿拉伯,乙印度,丙中南四、从两幅图中比较亚洲和北美洲地形的不同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互相抢答评选优胜小组给予表扬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各小组互相互相交流归纳展示图(3)“亚洲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展示图(4)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
自然环境教案

自然环境教案自然环境是指地球上包括陆地、水域和大气层在内的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
保护自然环境是人类的责任,也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向学生传授关于自然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自然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第一节:自然环境的定义和重要性(建议课时:1小时)自然环境是什么?自然环境是指包括地球表面的陆地、水域和大气层等各种自然要素的总和。
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维持着地球生物圈的平衡。
自然环境的重要性:1. 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如水、食物、能源等。
2. 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
3. 影响气候和天气,保持地球的温度适宜。
4. 增强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
5. 为各类生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
第二节:自然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建议课时:2小时)1. 减少污染:a. 减少废物和污水的排放。
b. 采用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 促进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
2. 保护物种多样性:a. 禁止非法狩猎和捕捞。
b. 创造合适的栖息环境。
c.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3. 节约资源:a. 合理使用水资源,减少浪费。
b. 降低能源消耗,采用节能设备。
4. 推广可持续的农业和工业:a. 使用无毒农药和有机肥料。
b. 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
第三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建议课时:2小时)1. 利用互动教学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环境的美好和脆弱。
2. 组织环保相关的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媒体报道的环保新闻,增加他们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和理解力。
4. 在课堂上播放自然保护的相关视频和纪录片,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评估:1. 学生针对自然环境保护的主题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实际行动。
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复杂的气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亚洲雄风中”‘山是高昂的头’ 的头是哪座山峰,它坐落在哪个大 洲?位于哪个地形区上?是哪座山 脉的主峰?海拔高度是 多少米?
亚洲的地形
想一想 • 在地形图上观察青藏高原、帕米 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 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伊朗高原的位置和海拔高度,分 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练一练
•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 印度河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D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沙漠气候 • 北回归线通过亚洲地区中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 CD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西西伯利亚平原
伊 朗 高 原
帕米尔高原 印 青藏高原 度 河 平德 原干 高 原
华 北 平 原
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W
E
死海
低
喜 珠穆朗玛峰 马 拉 雅 山 脉 高 低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面起伏大,地势 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低
高
低
想一想 • 在地形图上观察鄂毕河、叶 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 河、恒河、印度河,看看他 们各流入哪个大洋,并说说 这些大河的分布与地形之间 的关系。
共建知识结构导图
1 .学生活动:知识结构导图我先建 2.师生交流: 地势起伏大 地形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复杂多样 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特点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黄祖瑞:星球版七下第六章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组织游戏]:
一位同学用彩笔在组学P7分别沿着亚洲大陆东西方向30°N路线路线进行考察,说说途经哪些主要地形区?
(学生讨论回答)
位置颜色海拔青藏高原A
亚洲中部深棕色
4000
以上帕米尔高原B
伊朗高原C亚洲西部深黄和
浅黄
1000
3000蒙古高原D亚洲中部
印度河平原E亚洲南部
以浅黄
和浅绿
为主
200
以下西西伯
利亚平原F
亚洲北部
华北平原G亚洲东部
[温馨提示]:分析气候的一般方法是首先找出有多少种
:如果降水过多或过少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内,由于夏季风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季风气候地区的降水的多少,主要是受——季风的影响。
三、非洲气候特征
]:主要从纬度位置方面去考虑。
]:分布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
气候类型显得比较单一。
]:造成非洲气候这些的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分析了亚洲的气候,总结了一些亚洲气候特征形成的原因,俗话说的好,“水往高处流”,那么受亚洲地形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又有哪些特征呢?
四、探究季风气候显著
[归纳小结]:
①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2.1中国的地形①)
主备:史丹娟审校:张凯 2013年 9月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2.1中国的地形②)
主备:史丹娟审校:张凯 2013年 9月
怀文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二地理 ( 2.2 中国的气候)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 ( 2.2中国的气候)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初二地理 ( 2.3 中国的河流①)
3、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是什么,它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有什么关系?【自主展示】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 ( 2.3 中国的河流)
怀文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初二地理 ( 2.3中国的河流③)
主备:史丹娟审校:李昌 2015年 10月14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季风气候 最显著的地 方,常受夏季风的影响而发生 旱涝灾害 。
8 寒带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6
地中海气候 7
5温带季风气候
9 高原山地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4
热带季风气候 3
热带沙漠气候 2
1 热带雨林气候
山地垂直变化景观示意图
非洲的气候 类 型 及 分布 特 征:
4
3பைடு நூலகம்
2
以热带气候为 主, 以赤道为轴心, 呈南北对称分 布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
1 乌拉尔山 西西伯利亚平原 7 大高加索山 2 3 乌拉尔河 8 苏伊士运河 6 蒙古高原 帕米尔高原 5
⑧
4 青藏高原
⑧
叶 尼 塞 F 河
北冰洋 C
太平洋 A
恒河 D
长江 E
印度洋 B
马来群岛 G
3、亚洲的气候特点:
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第二节 自然环境
1、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 河流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 , 呈 放射状 流向周边的海洋。
世界最高的高原
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
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
死海
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里海
里海
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
世界最大半岛
1
2
3
4
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群岛
马来群岛
亚洲最大的平原
西西伯利亚平原
2、世界之最:
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
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
大的淡水湖;
死海----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