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第二节 自然环境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

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
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
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
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
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
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地理
14.下列关于该纬线所经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A.中国华北平原发展水田种植业,盛产水稻 B.内蒙古高原草场广阔,发展畜牧业 C.图兰平原临近里海,灌溉水源充足 D.地中海沿岸牧草丰盛,乳畜业发达
1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人口分布较稀疏的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地理 (2022·广东模拟)北纬40°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 环境多样、物产丰富。图6.2.12为“亚欧大陆沿40°N纬线的 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13~14题。
图6.2.12
·地理
13.该纬线所经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 D ) ①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 ②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 ③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 ④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地势( C )
A.中间低、四周高
B.西高东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北高南低
·地理
2.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亚洲的
气候特点是( A )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③季风气候显著
④气候类型比较单一
A.①②③B.②ຫໍສະໝຸດ 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地理
3.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案 中图版

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生活的影响。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概括出我国四大区
2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
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 文件格式。
本文档仅用于百度文库的上传使用。
3。
人教版地理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二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 教案及课后习题

亚洲的地形与河流一、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二、亚洲的主要地形区三、亚洲地形剖面图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由西向东,地势呈现“低—高—低”的变化。
四、亚洲的河流特征1.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势对河流的影响:亚洲地势高低悬殊,导致许多大河落差很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2.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3.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①概念:亚洲有众多的内流河,最终消失在沙漠中或注入内陆湖泊。
②举例: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
亚洲的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1. 气候类型2. 成因3. 各地气候差异大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1. 分布:亚洲的九种气候类型中,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几乎占亚洲的一半。
2. 成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内陆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较小。
3. 特征: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均较大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对比三、季风气候显著1. 分布: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2. 季风形成原因及规律:3. 影响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反之,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
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造成旱灾。
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季风的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
例题1 (福州中考)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示意图(甲)和亚洲大陆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乙),回答(1)~(2)题。
(1)亚洲地势特点是()A. 西部高,中部低B. 东部高,西部低C. 中部高,四周低D. 中部低,四周高(2)亚洲北部河流主要注入()A. 太平洋B. 北冰洋C. 印度洋D. 大西洋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剖面图的正确判读。
第六章第二节 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4、水资源短缺
5、水污染
赤潮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 赤潮是水体中某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和聚集,引起一定 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 范围内一段时间中水体变色现象。通常水体颜色因赤 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黄、绿和褐色等。 潮生物的数量、种类而呈红 褐色等
思考与讨论
1、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 生物多样性有哪些价值? 2、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哪些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哪些措施?
3、生物多样性价值
(1)直接价值 药用、食用、工业原料、观赏、 药用、食用、工业原料、观赏、 旅游、 旅游、文学等 (2)间接价值 生态功能,如森林、 生态功能,如森林、湿地 (3)潜在价值
新西兰鳟鱼 沼鹿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1、定义: 定义: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 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 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范围: 生物多样性范围: 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4、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最有效的保护 就地保护: 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最有效的保护
易地保护
建立动、植物园,濒危生物繁殖中心 建立动、植物园, 建立精子库、 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保护基因 人工授精、 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
有了这些措施就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吗? 有了这些措施就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吗?
5、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
关键: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关键: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法律保障:加强立法、 法律保障: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利用:“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利用:“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 范围: 范围: 全球合作
第六章第二节《自然环境》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复杂的气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亚洲雄风中”‘山是高昂的头’ 的头是哪座山峰,它坐落在哪个大 洲?位于哪个地形区上?是哪座山 脉的主峰?海拔高度是 多少米?
亚洲的地形
想一想 • 在地形图上观察青藏高原、帕米 尔高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 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 伊朗高原的位置和海拔高度,分 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练一练
•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 印度河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D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沙漠气候 • 北回归线通过亚洲地区中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 CD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西西伯利亚平原
伊 朗 高 原
帕米尔高原 印 青藏高原 度 河 平德 原干 高 原
华 北 平 原
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W
E
死海
低
喜 珠穆朗玛峰 马 拉 雅 山 脉 高 低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面起伏大,地势 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低
高
低
想一想 • 在地形图上观察鄂毕河、叶 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 河、恒河、印度河,看看他 们各流入哪个大洋,并说说 这些大河的分布与地形之间 的关系。
共建知识结构导图
1 .学生活动:知识结构导图我先建 2.师生交流: 地势起伏大 地形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复杂多样 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特点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主要介绍了中国地理的四大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生动地展示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差异,认识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四大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和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自然环境如何影响生产和生活可能还存在一些疑问,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和讨论来解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四大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不同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分析实例、讨论问题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四大区域的划分和自然环境特点,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难点:如何理解不同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影响的深层次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和理解地理知识。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讨论和思考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图地理七年级下册。
2.图片:四大区域的典型自然环境图片。
3.实例:四大区域的典型生产和生活实例。
4.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四大区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四大区域的划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分别介绍四大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如北方地区的寒冷、南方地区的湿润、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地区的高原等,并通过实例展示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教案

《第二节自然环境》教案【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是学习区域地理的起始篇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的形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某一个具体区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也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
【学情分析】经过初一上册的学习,学生对于世界的自然环境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学生还是初次接触。
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3、通过对教材文字阐述的理解,把握归纳一个地区地形、气候和水系的一般方法。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播放有关亚洲自然环境典型图片的视频,引入亚洲自然环境一词。
然后,告诉学生所有这些图片和歌词展示的是亚洲自然环境的部分,亚洲自然环境的总体特征是什么,需要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1、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他们的大致海拔。
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读图得到的信息,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
活动:阅读“亚洲地理集锦”,将文中所提及的地形单元,逐个在图6.6亚洲地形图中找到,并让学生描述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这些地理事物的。
如:珠穆朗玛峰用一个黑色小三角表示,旁边标注8844.43米、西西伯利亚平原用一大片绿色表示等。
通过这些描述,学生可进一步熟悉并掌握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方法。
第六章亚洲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第六章 亚 洲
第二节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要点: 一、地 二、气 三、河
形 候 流
A 队 路 线
B 队 路 线
查找并记录沿途经过的地形区
亚洲之旅识地形: 亚洲地形图
→
沿 沿 东 北 经 纬 80 30 度 度 自 自 地形特征:1、地形复杂多样 高原山地为主 北 西 向 向 2、高原山地多居中部 平原分布在四周 南 东
非洲的气候类型有 、 、 、 、 。它呈现 出了以 为中心 分布的规律。与亚洲相比,非 洲气候类型显得相对 ,以 带气候类型为主。
亚洲河流特征: 找出: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黄河、长江、
1、源于中部 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湄公河、恒河、印度河,认识它们的流向和注入 2、内流区面积广大 海洋。 北 冰 洋 太 平
黄 澜沧江 河 长江
澜沧江
洋
印
度
洋
亚洲河流长度世界排名
河流
长江 黄河 湄公河 黑龙江 勒拿河 叶尼 塞河
4130
鄂毕河
项目
长度
(千米)
6397
5464
4500
4370
4320
4070
世界 排名
3
5
6
8
9
10
11
亚洲河流特征:
1、 源于中部 山地高原 形成放射状水系 2、内流区面积广大
3、长河众多
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 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资料一:运用地图
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北 冰洋 勒 拿 河
资料二:读山地景观 图,分析造成景观差异的 原因。
太
鄂 毕 河 恒 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纬30度
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W
E
低
喜 珠穆朗玛峰 马 拉 雅 山 脉 高 低
长江中下游平原
死海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亚洲大陆30°N地形剖面图
低
高
低
北美洲40°N地形剖面图
高
低
高
• 问题二 众多的河流 •
中部的山地高原 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______ 放射状 呈______流向周边的海洋,其中注入北冰 勒拿河 鄂毕河 叶尼塞河 洋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注入 太平洋的有____,____,____等,注入印度 黄河 长江 湄公河 恒河 印度河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 洋的有___,_____等。此外____,____,___ 等最终并不注入海洋。
1、亚洲地形主要以( 高原 )(山地 )为主, 中部有著名的( 青藏 )高原和( 喜马拉雅 ) 山脉,北部有亚洲最大平原( 西西伯利亚 ) 平原,东部有( 东北 )( 华北 )平原,南部 恒河)平原,亚洲地势特点是 有(印度河 )( ( 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呈 ( 放射 )状 流向周边的海洋。亚洲北部北极圈横穿的三大 河流自西向东依次是( 鄂毕河)(叶尼塞河 ) 北冰 )洋,东 ( 勒拿河 ),向( 北 )注入( 部主要河流是(黄河)(长江 )(湄公河 )向 ( 东 )注入(太平 )洋,南部河流(印度河 ) ( 恒河 )向( 南 )注入(印度洋 )。
C、东高西低
A 3、亚洲河流(A ) A、呈放射状注入海洋 B、自西向东 C、自东向西 D、从中间流向四周
4.亚洲地形多种多样,中部主要的地形类型 是( A ) A.高原和山地 B.平原和高原 C.山地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5.亚洲地形、地势的特点是 ( B A.平原丘陵为主,东高西低 B.山地高原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C.平原丘陵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D.山地高原为主,西高东低 )
•亚洲地形: 1、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亚洲中部高 四周低的地形对其河流的流向会产生什么影响? 河流:
河流呈放射状注入周边海洋。
叶 尼 塞 河 华北平原 印 度 河
西伯利亚平原
伊朗高原
青藏高原
德 干 高 原
长江
亚洲河流分布的特点北
呈 放 射 状 流 向 四 周 海 洋
亚洲气候类型
导学题:1.请仔细读图,找出亚洲的气候类型。 2.不同类型的气候有何特点? 3.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练一练
•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 印度河流域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D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热带沙漠气候 • 北回归线通过亚洲地区中没有的气候类型是 ( CD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 1,亚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 网位置。
1答: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占据着亚
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 洋,分别与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为邻。
• ,2,知道亚洲在世界各大洲中的地位。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 洲,是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 3,掌握亚洲的地理区划。 • 4,东亚所包含的国家。 • 4,中,蒙,朝,韩,日 五个国家
——
西 伯 利 亚
世 界 最 大 的 半 阿岛
——
拉 伯 半 岛
世 界 最 大 的 马群 岛
来 群 岛
( 局 部 )
——
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
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
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湖面
我会选
1、中国属于(C )地区
1
A、 东南亚
B、南亚
C、东亚 D、西亚
2、亚洲地势(B ) A、西高东低 B、 中高周低
3,亚洲可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和东南 亚六个区
2、试一下,你能说出亚洲的分区吗?
北 中 亚 东
亚 亚
西亚
南 亚
我们所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二节 自然环境
项城新华学校地理组
学习目标---亚洲印象
起伏的地势
众多的河流
复杂的气候
• 问题一 •
起伏的地势
中部 四周 亚洲地势起伏很大,___高__低。中部 青藏高原 帕米尔高原 以_____和______的地势最为高俊。其 中______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四周分 喜马拉雅山脉 布着较低的地理单元,如 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所以亚洲沿北纬30度纬线由西向东, 地势呈现出________的变化。 低---高---低
印
冰 洋
勒拿河 叶尼塞河
太
鄂毕河
黄河
恒河 湄 公 河
度 平
长江
洋
洋
呈 放 射 状 注 入 周 围 的 大 洋
发 源 于 中 部 高 原 山 地
A
形 和 河 B 流
C D
G
F E
亚 洲 的 河 流
• 问题三 复杂的气候 •
复杂多样,大陆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的气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 特点。其中亚洲的最北端地区是_____气候,最 寒带气候 热带雨林 南端是_______气候,中国北方是_______气候, 温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中国南方是________气候,印度是_______气 热带季风 高原山地 候,青藏高原是_______气候,亚洲大部分内陆 地区是_______气候。 温带大陆
2、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是( 喜马拉雅山脉 ) 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 )海拔( 8844.43 ) 米。最高高原是(青藏高原 ),最大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最低 (里海),最深湖湖泊是( 点是(死海 )海拔是( -415)米,最大半岛是 马来群岛), 亚洲 ( 阿拉伯半岛)最大群岛是( 最大的平原是(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世界上最 巴西高原),最大的平原是 大的高原是( (亚马孙平原)。
共建知识结构导图
地势起伏大 地形特点 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复杂多样 气候复杂多样 气候特点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河流呈放射状分布
自 然 环 境
季风气候显著
纬度位置的影响 海陆位置的影响 地形的影响
世界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亚 洲 最 大 的 平 西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