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及治疗

合集下载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的研究进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的研究进展

基层医学论坛2020年5月第24卷第13期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的研究进展杨孙强(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防城港538000)疫抑制调节性T 细胞发挥作用。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反应性T 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减少其对胰岛β细胞的破坏,从而增加调节性T 细胞的数量,使其更好地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

还有研究[8]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经其诱导后生成的胰岛样细胞都没有与抑制排斥相关的细胞表面的标记物,提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诱导之前、之后都属于低免疫原性细胞,将其注入人体内后不会发生免疫排斥,治疗副作用较小,患者无需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

3.3缓解糖尿病并发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不断进展,患者可出现相关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和心脏疾病等。

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均有治疗作用。

有研究[9]证实,经尾静脉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提高紧密连接蛋白、降低视网膜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减少糖尿病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从而保护视网膜,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

另有研究[10]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定位于糖尿病大鼠的肾脏时,可以减轻肾小球硬化程度、缓解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使肾脏间质的纤维化程度得到有效改善;还能提高肾脏的自噬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肾脏保护功能,并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病程。

糖尿病足属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中比较严重的疾病,患者可出现下肢组织破坏,一般治疗效果欠佳。

采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介入治疗主要通过干细胞在局部释放细胞因子,有效促进血管的分化、再生和形成,待毛细血管生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即可很好地改善患肢血液供应,逐渐缓解下肢缺血症状[1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除可以降低血糖外,还可以增加左心室的摄血分数,促进心肌细胞的再生,从而提高心脏收缩功能,降低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

目前虽然对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比较大,但对其尚无非常完善的分离、培养方案,培养成功率比较低,仍需长期、大量的研究支持。

细胞凋亡与假体无菌性松动

细胞凋亡与假体无菌性松动

32 ・ 2
国际 骨 科学 杂志 20 o 8年 9月 第 2 9卷 第 j 期
j t )to .s !『 ! . n r D ! !f J( h 】
・∑ ! : : :
细胞凋亡与假体无菌性松动
程涛 张先龙 彭晓春
摘要 人 工关 节无 菌性松 动仍 是影 响人 工 关节使 用 寿命 的主要 原 因 。理 化 性 质稳 定 的 各 种磨 损 颗 粒
出现 细 胞凋 亡 甚 至 细 胞 坏 死 现 象 , 果 已 被 吞 噬 的 磨 损 结 颗 粒再 次释 放 到 细 胞 外 基 质 中 . 导 新 的 炎 性 细 胞 来 吞 诱 噬; 磨损 颗 粒 被 反 复 吞 噬 后 导 致 激 活 的 细 胞 分 泌 更 多 的
2 骨重 吸 收过 程 中磨 损 颗 粒诱 导 细胞 凋 亡
l 小 时后 抑 制 b1 6 c 2的 表 达 。4小 时 达 到 最 大 抑 制 效 果 — 2
细胞凋亡 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 。细胞受到 凋亡诱导 因素的作用后 , 经信号转导 系统 的传递而激 活凋亡基 因。 细胞凋亡过程没有溶酶体和胞膜破裂 。 内涵物不 外泄 , 与
细胞 坏 死过 程 完 全不 同 , 不 引 起 炎 症 反 应 和 继 发性 损 故
2 1 单 核 巨噬 细 胞 凋 亡 .
假 体周 围组织 中 的 颗 粒 最 常 见 为 聚 乙烯 颗 粒 , 他 其
炎性细胞因子 和蛋 白酶 水解酶 . 从而诱导 、 维持 。 至加 甚 剧慢性 炎性反应. 导致假体周围骨量丢失一:。
l 假体 周 围 界膜 中细胞 凋 亡 现 象
结 果 发 现细 胞 凋 亡 与 磨 损 颗 粒 种 类 有 关 。 含 金 属 颗 粒 在

人工髋关节无菌性松动原因研究进展

人工髋关节无菌性松动原因研究进展

近年 研 究 表 明 , 体 周 围的 骨 溶 解 是 导 致 假 体 松 动 的 主 假 要 原 因 , 引 起 假 体 周 围骨 溶 解 的 原 因 虽 不 是 很 明 确 , 基 而 但 本 可 将 其 归 为 两 大 主要 因 素 : 一 为 生 物 学 因 素 , 植 人 物 其 即 周 围 的 各 种磨 损颗 粒 ( 括 金 属 、 乙 烯 及 骨 水 泥 等 ) 起 慢 包 聚 引
显 高 _ 虽 然 各 学 者 报 道 松 动 率 有 出入 , 全 髋 术 后 松 动 的 客 1 J 。 但
体 周 围 的骨 溶 解 有 关 , 提 出可 将 此 作 为 选 择 治 疗 方 法 的特 并 殊 靶 点 1-Madl 6 。 n e n等【 认 为 假 体 一 界 面组 织 中 的纤 维 母 r - i 引 则 骨
医药杂志 20 0 9年 0 4月 第 2 6卷 第 0 4 ̄ Pa d& P am.o 620 - 4N .4 rcJMe hr V l ,0 9 0 o0 2

63 ・
综述 与讲座
人工髋关节无菌性松动原 因研究进展
丛 永健
( 警 山 东总 队 医院 骨 科 , 东 济 南 武 山
20 1) 5 0 4
【 键 词] 人 工 关 节 关
松 动 【 献标识码】 A 文 们 保 留 了其 分解 蛋 白 质 的 潜 能 的 话 , 可 通 过 使 细 胞 外 基质 则 产 生 病 理 性 降 解 和 假 体 周 围 结 缔 组 织 与 骨 的 重 塑 形 而 导 致 骨 溶 解 和假 体 松 动I1 4 。Hu 和 L ngab r 均发 现在 松 动 ・ 5 k a dre e 等 的假 体 周 围 的假 囊 和 骨一 体 界 膜 中存 在 聚 乙 烯 颗 粒 和 凋 亡 假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

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常见并发症和意外的处理预案一、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手术的彻底失败,并造成患者的残疾,多数感染病例最终需要再次手术去除假体和骨水泥,严重患者甚至死亡,常被称为“灾难性的并发症”。

对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感染的处理重在预防措施的使用,防止感染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及早的诊断与治疗。

1.临床表现人工关节感染的临床表现常是多样化的。

一些人工关节置换术早期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一般化脓性感染一样,急性炎症的体征明显,术后体温持续性增高,患肢疼痛,尤其被动活动关节时疼痛更剧,有些人工髋关节感染后可能只有关节疼痛而持续数月或数年。

少数病人可出现皮肤瘘管或局部有分泌物排出。

早期急性感染的症状多出现于术后3, 4周内。

晚期血源性人工关节感染常发生在成功的人工关节术后数月至数年。

常见的感染源可来自齿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皮肤感染等。

病人可出现数天感染症状,而后发生晚期人工关节感染。

晚期深部感染其临床表现特殊,一般局部急性炎症不明显,常无红、肿、热等表现,体温和白细胞可以不高,但血沉较高,一般可达40〜500mm/h,甚至100mm/h。

人工关节慢性感染属低毒性细菌感染。

一般患者由术后开始即出现关节疼痛。

常有休息时或夜间疼痛。

有时术后早期有伤口愈合不良,浅层感染或术后伤口引流管换除较晚的历史。

病人无全身或局部感染症状。

有时血沉增快。

影像学检査:人工关节早期急性感染X 线片除可见软组织肿胀外,无其他特殊表现。

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出现局灶性骨溶解缺损并迅速发展扩大,在假体柄周围骨有明显骨膜反应,应高度怀疑有感染存在。

2.实验室检查对长期疼痛或松动的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应行血沉及C反应蛋白检验。

当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髙,而临床表现疑有感染者,应行关节穿刺抽液进行细菌学检查。

穿刺液行常规检查,革兰染色及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

应抽取三个标本,如三者均为阴性则可除外感染。

如三者均为阳性则可确定有感染存在。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研究进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研究进展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研究进展
饶毅;陈跃平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5(24)4
【摘要】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缓解髋部各种疾患所带来的疼痛和重建髋关节功能。

但由于术后感染、骨质疏松、骨吸收等各种原因造成髋臼松动或股骨柄松动,甚至假体断裂,已成为关节外科最具挑战性的临床问题。

现将造成假体松动相关因素的研究综述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近10年的文献显示,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并不低,而在并发症中,假体松动一直以来都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最重要并发症之一。

【总页数】3页(P454-456)
【作者】饶毅;陈跃平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广西南宁53000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4
【相关文献】
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分析及围术期护理干预
2.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分析及治疗
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分析及翻修术的护
理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的研究进展5.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因素及其防治

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因素及其防治

bo
n e
d is
s o l u t io n a n
c
p ro
c e s s
w a s
c lo s e n
ly
pro s th e of bo n e
s is
s

Hale Waihona Puke it c abel a t e d t o t h e p a r ic ip a t io n o f t p r e v e n t e d b y t h e u s e o f j o in t
re n e n e s r e s o r p t io n
n u m e ro u s m a t e r ia l s

d e v e n t u a ll y r e s u l t s i n a s e p t i c l o o s e n i n g o f t h e p r o s t h e s i s T h e y t o k in e s A s f o r 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o f a s e p t ic l o o s e n i n g o f t h e r e s t r a i n i n g t h e m o v e m e n t o f w e a r p a r ic l e s t p r o m o t i n g t h e f o r m a t io
c o m
pa
ra
t iv e l y
u e n c e
山 Da
o
n

c to r s
a s
T he
m u
tu a l c o n s e q

全髋关节无菌性松动翻修术28例研究

全髋关节无菌性松动翻修术28例研究

seicc cm t csw e r iet p f eoao rs ei Re ut lcssw r l w du r ret tet motsaeae pc i i u s ne ,ed t mn et eo rnvtnpot s . s ls Al ae eefl e pf e n nh (vrg f r a e h y i h s oo ot h ow y
关节翻修 手术 的主要适应证 , 依据 Bad放射学描述对松动进行分类 。根据 改 良的 S e rn l a h的分类处理方法 , 进行仔细而完善
的术前评估 和手术设计是全髋 翻修术成功的关键 。同时我们也应积极预防围手术期 的并发症如骨折 、 深静脉血栓形成等。
[ 关键词】关节成形 ;置换 ; ; 髋 翻修术 ;临床研究
随访 时 间 为 3 0个 月 , 均 63 月 。 rs 分 由术 前 的 平 均 3 . —2 平 .个 Ha i评 r 89 升 高 至 术后 平 均 8 5分 2分 。 后所 有 患 者 双 下 肢 均恢 术
复或保持 等长 , 髋关节疼痛消失。并发症为术 中发生股骨骨折 2例 , 无一例患者发生感染或髋关节脱位 。结论 疼痛是全髋
[ 中图分类号】 64 [ R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17—7 120 ) —00 6390 (082 2—3 7
CHni a a y i fPr m a y Re i i n t p Re l c m e o ie p c An l s s o i r v s o To a Hi p a e l l ntf r Fa l d Hi
a a so h it e lva d T e a ohpji f tno ioao u tofm r atr i prt n Co cu in P i lp i f i j n r a ei e. hr w s i o tne i r s ct nb tw oa f c e noea o. n lso a i l n p o w e l t e n n i co dl i e lr u i ns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分析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分析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分析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5月—2014年1月诊治由于THA术后假体松动而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19例,探讨THA术后假体松动的诊断、原因和翻修注意事项。

结果假体取出后19例中15例关节内出现灰黑色颗粒样物质。

19例经全髋关节翻修术后18例疼痛消失,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1例翻修术后1周出现脱位,经制动6周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THA术后假体松动与患者自身原因、假体的选择和手术技术操作有密切关系,早期翻修手术要有针对性。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9例中,男11例,女8例,年龄61岁-85岁。

THA手术原因:股骨头坏死5例,股骨颈骨折9例,转子间骨折3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例,类风湿1例。

置换关节类型:骨水泥型9例,生物型8例,混合型2例(骨水泥臼生物柄1例、生物臼骨水泥柄1例);假体松动出现时间为THA术后1-4年,假体柄松动10例,假体柄断裂1例,假体臼松动8例。

患者均出现髋部或大腿疼痛。

X线片显示11例髋臼假体角度欠佳,8例股骨假体内翻,假体周围均出现透亮带或虫蚀空洞样改变,ECT骨显像无感染迹象。

19例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

1.2手术方法采取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侧卧体位。

从原手术切口进入,试探性取出松动的股骨假体和髋臼假体。

必要时可以劈开股骨上段,切忌暴力拔出,以免进一步破坏股骨及髋臼残留的骨质。

假体或其周围连带的骨水泥取出后,彻底清理髓腔和髋臼内残留骨水泥、纤维界膜和肉芽组织等,冲洗干净。

重新扩髓和磨锉髋臼,根据骨质残留的情况置入不同类型的翻修假体,必要时植骨处理。

2结果假体取出后19例中15例关节内出现灰黑色颗粒样物质。

3例骨水泥型髋臼假体中,骨水泥与骨质间形成2-5 mm的界膜,2例骨水泥碎裂,13例髋臼假体内壁磨损严重(1-11 m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崑等[9]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红霉素可抑制破骨细胞激活,降低 IL-1、TNF 等的分泌和表达,进而延缓和治疗人工关节松 动。基质金属蛋白(MMPs)在假体无菌性松动病机理中可能 发挥重要作用,而强力霉素可抑制 MMPs。Ong SM[10]研究发 现,强力霉素可抑制假体无菌性松动所致骨溶解。 2.2 二磷酸盐 二膦酸盐类是一类合成化合物,主要用于 抑制骨吸收,在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膦酸盐类进入体内与羟基磷灰石紧密结合,抑制破骨细胞 活性,从而抑制骨质吸收。此外,二膦酸盐类也有促进成骨 的作用。陈明等[11]通过 36 只 SD 大鼠的动物实试验证明, 阿 仑膦酸钠能够抑制 IL-1beta、IL-6、TNF-alpha 的产生,预防 磨损微粒导致的骨溶解。 2.3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属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 酶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崔维顶等[12]通过体外成骨 细胞培养发现,辛伐他汀可以增加碱性磷酸酶的分泌,促进 成骨细胞增殖。他汀类药物不仅能够刺激骨形成,而且对骨 吸收及改建也有影响,它参与调控骨代谢的整个过程,进而 增加骨生成量、增强骨质强度。 2.4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已酮可可碱为甲基黄嘌呤衍生 物 是 一 种 TNF 拮 抗 剂 ,长 期 应 用 于 治 疗 周 围 血 管 疾 病 。 Jinhong Lin 等[13]研究发现,己酮可可碱能抑制人外周血单核 细胞中 TNF 的释放,对加入钛微粒的实验组中,TNF 的释放 明显下降。依那西普是一种人重组可溶性 TNF 受体蛋白,其 在体内对 TNF-a 介导的炎性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陈志荣 等[14]实验研究发现,依那西普能够呈剂量依赖地有效抑制磨 屑诱导的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有望成为预防人工关节 无菌性松动的药物。 2.5 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 OPG) 是 TNF-α受体超家族 的一员,能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活性并 诱导其凋亡。所有具有抑制或增加骨吸收作用的各种因子, 都是通过调节胞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细胞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因子(RANK/RANKL/OPG)系统对 破骨细胞的影响而间接发挥作用。研究表明[15],OPG 表达于 各种成骨系的细胞中,在破骨细胞发育的 RANKL/RANK/ OPG 信号通路中,OPG 结合 RANKL 时可以阻止 RANKL 与表 达于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 RANK 的结合,从而抑制破骨细胞 的生成。 2.6 中药及其提取物 淫羊藿是传统的补肾壮阳药,其主 要化学成分为淫羊藿黄酮和淫羊藿多糖。淫羊藿甙作为淫 羊藿的主要有效成分,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骨形成,抑制 破骨细胞骨吸收,可能是淫羊藿“补肾健骨”的机制之一,近 年来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吕明波等[16]通过体外培养兔 破骨细胞发现,淫羊藿苷可诱导破骨细胞凋亡,抑制骨吸收, 并随一定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淫羊藿苷的这种诱导破 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对预防及治疗假体松动有一定作用。 2.7 改进假体的材料、设计和工艺 研究新型材料,设计更 加符合力学原理的假体,配合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固定方法, 减少假体-骨界面间磨损微粒,限制其在假体周围的游走和
stricture[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8 ,14(31):4949. [18]Shi-Bing SU, Yoshiharu Motoo, Min-Jue Xie, et al. Ee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in spontaneous chronic pancreati⁃ tis in the WBN/Kob rat[J]. Dig Dis Sci,2000,45:151. [19]Fukumura Y, Kumasaka T, Mitani K, et al. Expression of trans⁃ forming pathways of the regulation were examined growth factor be⁃ ta1, beta2, and beta3 in chronic,cancer-associated, obstructive pan⁃ creatitis[J]. Arch Pathol Lab Med,2006,130(3):356. [20]Meng M, Li YQ, Yan MX, et al. Effects of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on diethyldithiocarbamate-induced pancreatic fibrosis in rats[J]. Bi⁃ ol Pharm Bull, 2007, 30(6):1091. [21]He J, Sun X, Qian KQ, et al. Protection of cerulein-induced pan⁃ creatic fibrosis by pancreas-specific expression of Smad7[J]. Bio⁃ chim Biophys Acta, 2009, 1792(1):56. [22]Zhang SK, Tsui NC,Li DH et al. Expression of TGF-β 1/Smads in rat with chronic pancreatitis induced by dibutyltin dichloride[J]. Pancrease, 2010,39(2):252.
248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0 年 hepatic stellate cells[J]. J Biol Chem, 2005 ,280(11): 10055. [12]Kitamura Y, Ninomiya H. Smad express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s in liver cirrhosis in vivo and hepatic stellate cell line in vitro[J]. Pathol Int, 2003 ,53(1):18. [13]Liang TJ, Yuan JH, Tan YR,et al. Effect of ursodeoxycholic acid on TGF beta1/Smad signaling pathway in rat hepatic stellate cells [J]. Chin Med J (Engl), 2009 ,122(10):1209. [14]王志刚,窦科峰,陈勇,等.术后狭窄胆管转化生长因子-β1 的表达 及意义[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3,20(5):396. [15]Geng ZM, Yao YM, Liu QG,et al. Mechanism of benign biliary stricture: a morp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J].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5,11(2):293. [16]Choi HS, Savard CE, Choi JW,et al. Paclitaxel interrupts TGF-be⁃ ta1 signaling between gallbladder epithelial cells and myofibro⁃ blasts[J]. J Surg Res, 2007 ,141(2):183. [17]Geng ZM, Zheng JB, Zhang XX, et al. Role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in pathogenesis of benign biliary
1.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南京 210029) 2.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科研究所 3.江苏省中医院骨科 通信作者:周临东,Tel:13585100503
动。研究发现,磨损颗粒可诱导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1 (IL-1)、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 a (TNF-a)、前列 腺素 E2(PGE2)等破骨细胞激活因子[1]。其中,TNF-a 能促进 已经与核因子-κB 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作用过的前 体细胞分化为破骨细胞,也能激活成熟的破骨细胞,抑制破 骨细胞的凋亡,增加成熟破骨细胞的成活率[2]。同时,磨损颗 粒也可抑制成骨细胞的功能,使其增殖能力减弱、胞外基质 分泌减少,导致假体周围骨形成减少,进而引起假体松动。 1.2 微动 Goodman 将微动或可诱导的运动定义为,在水泥 或非水泥假体与周围骨之间的细小的运动,用传统的 X 线不 能发现。界面的微动可以抑制假体表面的骨长入而影响生 物学固定效果。经过实验研究发现,1 d 1 次的短期的微动足 以抑制骨长入作用。临床上所指的微动是指发生在假体与 骨或骨水泥界面的活动,多与假体松动有直接关系。假体骨界面的微动大于 150 μm 时会抑制骨形成,导致纤维膜形 成。对纤维膜形成的不稳定假体进行制动可以促进骨形成, 使假体固定程度提高。 1.3 应力遮挡 骨的改造是适应骨负荷情况的变化,遵循 Wolff 定律。在关节插入假体后,由于其插入导致新的负荷 情况而引发骨的改造,这在假体周围没有承受负荷的地方可 以发生骨丢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遮挡。髋关节置换术后股
收稿:2009-10-08) (责任编辑 瞿 全 崔乃强)
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及治疗
段星星 1, 周临东 2,杜 斌 2,沈计荣 3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无菌性松动;假体 中图分类号:R68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48(2010)02-0248-03
人工关节置换是作为一种重建关节功能有效的方法之 一,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随着人工关节使用年 限的延长,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已成为人工关节置换术远期 疗效受限的最主要原因,并严重妨碍了人工关节的发展和推 广。尽管对于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基础和临床研究很多,但 其确切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多种研究表明,无菌性松动是 多因素的,既有机械因素(假体磨损、微动、高液压、应力遮挡、 假体设计等),又有生物学因素(主要是磨损微粒诱发的细胞 活化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等生物学反应)。现就当前关于人 工髋关节无菌性松动的发病因素及治疗的研究简述如下。 1 原因 1.1 磨损微粒 上世纪 70 年代末,Charnley 等首次发现,松 动的髋关节假体周围有一层含有大量巨噬细胞和异物巨细 胞的界膜组织,人们才开始关注假体的磨损碎屑及其引起假 体周围纤维界膜的生物学反应。钴铬合金、钛合金、骨水泥、 聚乙烯等碎屑被相继证实能引起“微粒病”,从而导致无菌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