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的生长教案

植株的生长教案
植株的生长教案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根的生长过程;

枝条的发育过程;

植株的生长需要矿质元素;

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学会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

根的生长过程;

枝条的发育过程;

植株的生长需要矿质元素。

教学难点:

根的生长过程;

枝条的发育过程;

植株的生长需要矿质元素。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课件;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上堂课内容】

师:我们上堂课学习了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条件,种子的萌发需要怎样的条件呢?

生:种子的萌发需要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环境条件包括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要求种子的胚是完整的,种子是活的且渡过了休眠期。

师:有了适宜的条件,种子就会萌发。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生:1,吸水;2,物质转运;3,胚根发育,突破种皮;4,胚轴伸长;5,胚芽发育

【新课讲授】

师:种子萌发后幼苗是怎样长大的的?植株的生长主要表现在根的向下生长和枝条的向上生长。

师:植物的根是如何生长的呢?请同学们阅读P96-97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师:由于条件所限,这个探究我们无法实践。但是请大家想一想,书P97页将幼根分成了A、B、C、D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生: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成熟区。

师:根据科学家的仔细测量,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大家对照P66页图根尖的纵剖面,想想为什么会是伸长区生长最快?

生:伸长区的细胞来自于分生区。分生区的细胞属于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地分裂出新的细胞,这些新细胞要不断地长大,许多细胞迅速长大的这个区域就是伸长区。发育成熟了的细胞聚集的区域就是根的成熟区。

师:非常正确。根的生长主要就是依靠分生区和伸长区。分生区中细胞的数量大量的增加;伸长区中细胞的体积不断的变大。

师:枝条是如何生长的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枝?

生:……

师:枝包括叶、茎和芽三个部分。茎、叶、芽是怎样形成的呢?

生: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

师:对。但是为什么芽能够不断发育成新的结构呢?

生:因为芽中有分生组织,能够不断地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组织。

师:注意P98图Ⅲ—13 芽发育成枝条示意图。

师:植物的生长必须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都是营养物质。

师:“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这些无机盐往往储藏在肥料中。

资料:氮(N)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蛋白质的含氮量约为16—18%,细胞只、细胞膜和酶的构成都离不开蛋白质。当植物体内含氮不足时,蛋白质等化合物的合成过程明显下降,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受到限制,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植株瘦弱矮小,叶小色淡,其老叶易变黄干枯。对于以生产叶片为目的德蔬菜,适当多施氮肥,可使茎叶鲜嫩,食之可口。

磷(P)是核酸和ATP中的重要成分。当植物缺磷时,蛋白质、核酸合成受阻,生长缓慢,叶小,分枝或分蘖少,叶片呈暗绿色。

钾(K)是很多代谢过程忠重要的酶的活化剂,对蛋白质的合成有促进作用,还能促进将糖类物质运输到贮藏器官,并促进贮藏器官合成多糖。在植株缺碘时蛋白质解体,叶绿素被破坏,叶片呈现赤褐色斑点,继之在叶缘和叶尖发生焦枯坏死,叶片由于各部位生长不均而卷曲皱缩,茎的节间缩短,茎杆柔弱易倒伏,抗寒性、抗寒性差。

氮、磷和钾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量大,但土壤中又易缺乏,在农业生产中要不断给土壤补充氮肥、磷肥和钾肥。因此在生产上氮、磷、钾被称为肥料的三要素。

板书设计: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一植株的生长

根的向下生长

枝的向上生长

二幼根的生长

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

根尖的结构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生长最快的部位:伸长区

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数量增加

伸长区:细胞体积变大

三枝的生长

芽茎枝

*芽中有分生组织

四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水

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有机物

人教版七上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案1.doc

人教版七上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案1 级生物 (上) 植株的生长 姓名邸金花 学习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 2.枝条发育的过程。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1、观察植物的幼根。 重 2.芽与枝条对应的发育关系。点 3.植物生长所需无机盐的探测。难解读实验数据 点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导提问:种子萌发的环境及自身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 种子在萌发时,胚根首先发育成为根,那么幼根又是如何伸入 长的呢?幼苗又是如何长大的?植株的生长主要表现在哪些新方面? 课 一、幼根的生长 自 1、想一想,议一议 观察根毛,分析对吸水的意义 主 思考和运用 ---- 植物移栽时为什么要带土,成活率才高?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明确探究: 探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观察根毛,认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围绕“幼根的伸长主要由哪些部位的细胞起作用”展开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究出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①观察分析,根生长最快的是什么部位?根毛位于那部分 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 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靠伸长

1 / 4

② 察构成根尖的不同部位的胞有什么特点? ③想一想,根的生只与伸区有关? 幼根的伸主要由哪些部位的胞起作用? 由学生回答,教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点指 二、植株的生 提出引学生探究 ①万条枝条及其叶都是什么育而来的? ②芽是怎育成枝条的?枝条由哪几部分成? ③芽都能育成枝条? 教学生探究的果点指, 三、植物的生需要水分、无机和有机物 ①植物是如何得养物的? ②人什么一般雨后施肥或施肥后及水? ③ 生上常用哪些肥料?它主要含哪些无机?缺少些无机 会出什么病症?(教氮肥、磷肥、肥的作用) 出示幼苗,引学生病因行分析 系,施肥注意什么?一次施肥太多,会造成 什么后果?如何救? 种植白菜、花生、小麦需要多施哪种无机? 指生活中合理施肥的方法。 合有人得无土栽培好,省人力物力,而且易管理,有人作得无 土栽培成本高,不易普及? . 你的看法。 交教引学生出土壤的作用,无土栽培的原理 流 拓 技能,解数据 展引学生得出: 提不同的作物同一期需水量不同 高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期所需要水量也不同区胞体的增大。 描述芽育成枝条程: 芽的幼叶育成叶,芽育 成茎,芽原基育成芽。芽中 也有分生,芽在育, 分生的胞分裂和分化, 形成新的枝条。 学生相互交流“ 植物生 需要哪些无机”的果 无机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 交流,互相充。并:施肥注意的。同合理施肥的意,立保的意及事求是的科学 度、交流 了解无土栽培 教材 P100 解数据,利用数据分析学画柱形(同步 72) 2 / 4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七上生物教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2.初步学会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调查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进一步提高观察、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认同合理施肥,领悟科 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重点】 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2.运用测量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难点】 运用测量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师出示挂图,依图提问:1、种子萌发以后长成了幼苗,幼苗又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2、植株的生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新授过程】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任务一:同学们阅读教材P96-97,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明确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探究思路、方法、步骤 2.学生进行探究,并通过探究思考以下问题: ①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中,选择什么样的根才合适?为什么? ②在幼根上做标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③通过数据分析,生长最快的是什么部位? ④如果周围的同学测量数据和你不一致,有何原因?

⑤当几位同学获得的数据不同时,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应当怎么处理? ⑥如果这项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 ⑦想一想,根的生长只与伸长区有关吗?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①②③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点拨指导 ④⑤⑥⑦问题由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指导, 教师强调: 1.本实验的注意问题 2.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任务二: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98-99,思考以下问题: ①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什么发育而来的? ②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出示挂图)你能描述该过程吗? ③植物细胞数量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都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④植物是如何获得营养物质的? ⑤农业生产上常用哪些肥料?它们主要含哪些无机盐?缺少这些无机盐会出现什么病症? ⑥不同的作物施肥一样吗?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所需要的肥料一样吗? ⑦施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一次施肥太多,会造成什么后果?应如何补救?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①②③④题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点拨指导 学生相互交流“调查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的结果 ⑤⑥⑦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点拨指导 总结要点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而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所以人们一般选择雨后施肥或施肥后及时浇水。 植物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5.通过学生亲手培育根尖和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 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3.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一周以小组为单位参照课本自己设计方案观察根尖伸长最快的部位,做好观察记录以备交流;通过调查、访谈的形式与他人交流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做好调查记录;课外小组的同学完成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并于课前3~4周分别在甲、乙、丙、丁4个瓶内培育菜豆的幼苗(甲瓶盛不缺肥料的营养液、乙瓶盛缺氮的营养液、丙瓶盛缺磷的营养液、丁瓶盛缺钾的营养液),每天观察,做好记录。 教师:用Flash制作展示芽发育成枝条的动态过程和根尖生长过程的各部分细胞动态变化的CAI课件或抽拉活动教具;叶芽的结构和枝条的图、根尖的结构图;培养皿;坐标纸。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根靠根尖向前生长方案一:课外小组的同学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方案二: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方案三: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向全班展示切去根尖的幼根不向前生长,而未切去根尖的幼根却伸得很长。请学生描述探究的步骤及结果,进行鼓励性评价。指导学生观察、鼓励他们积极动脑,互相质疑,讨论解答。对有特色的创意,给予肯定。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伸长区方案一:各小组汇报交流测量的结果。讨论:(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处理?(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互相交流,解答疑惑。方案二: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各组探究的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各组之间进行评议。评议内容包括:设计是否合理、装置是否简便易行、步骤是否严谨、记录是否详实、结果分析是否科学等。对学生存在的疑惑,组织讨论解答,全班进行交流、归纳总结。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帮助分析原因,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根的生长:(1)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2)伸长区:增大细胞体积。方案一:透过培养皿的玻璃,观察餐巾纸下面白色的根及毛茸茸的根毛,根尖顶端黄色发亮的是根冠,再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方案二: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4部分。方案三:观察培育的幼根后,动手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低倍显微镜观察,记录观察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观察根尖永久纵切片。方案四:观察根尖的结构挂图,区分根尖的4部分细胞的数量和体积的大小。提出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植株的生长》教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5.通过学生亲手培育根尖和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重点和难点】: 1.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2.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 3.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方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根靠根尖向前生长方案一:课外小组的同学展示并 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 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 请学生描述探究 的步骤及结果, 进行鼓励性评

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包括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二: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描述2种根靠根尖向前生长的演示实验的结果,汇报本组探究根尖生长的实验方案,如何选材和画线,观察记 录、结果分析等。 方案三:生物课外小组的同学在 实物投影上向全班展示切去根 尖的幼根不向前生长,而未切去 根尖的幼根却伸得很长。 价。 指导学生观察、 鼓励他们积极动 脑,互相质疑, 讨论解答。 对有特色的创 意,给予肯定。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伸长区 方案一:各小组汇报交流测量的结果。讨论:(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处理?(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互相交流,解答疑惑。 方案二:各小组以实验报告的形对学生存在的疑惑,组织讨论解答,全班进行交 流、归纳总结。 教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畅所欲 言,帮助分析原 因,及时进行鼓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丹寨县兴仁中学陆国有 教材分析: 植株的生长是种子萌发后幼苗的生长。本节内容从幼根的生长、枝条的发育以及植株生长需要营养物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植物的生长主要表现在根的向下生长和茎的向上生长。根是怎样生长的?这个问题可通过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解决。通过实验明确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所以,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在观察了根的生长之后,利用教科书上关于茎发育成枝条的示意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解决茎的生长。任何生命活动形式都需要一定的物质作为基础。植株的生长也不例外。本节让学生通过对照实验了解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通过实验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芽发育成枝条”的示意图,了解枝条是由芽发育来的。 2、通过实验观察明确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认同合理施肥,领悟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2、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难点: 1、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2、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课前准备:培养好的植物幼根、采集好的枝条、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时间:2013年12月6日星期五下午第一节 授课地点:丹寨二中七(11)班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提问: 1、种子在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都具备以后,就能萌发,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种子吸水后,子叶或胚乳内的营养物质开始转运给胚根、胚芽、和胚轴。然后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这样一粒种子就萌发成为幼苗。 2、种子萌发以后长成了幼苗,幼苗又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讲述:植株生长的过程很复杂,不同的植株也有差别,主要体现在根的向下生长和茎的向上生长。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植物的根,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两部分,即根尖和根尖以上的部分。

植株的生长导学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导学案 一、知识回顾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3.种子萌发过程: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同时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随后,首先发育,形成;伸长,发育成;胚芽发育成。 二、主要内容 (一)幼根的生长 阅读课本97页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根尖的结构1是,2,3,4。 2、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它的细胞来自。 3、幼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另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的。 (二)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阅读教材P97—98页,结合文字,图片完成相应内容:

1、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有____发育来的。 1 / 4 2、讨论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 芽在发育的时候,的细胞 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______ _____和_____组成,枝条上的_____又能发育成新枝条。 3、如右图是叶芽的纵切面,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有关内容: 它发育成)1是(1 1 )2是它发育成。(2 3是挞发育成。(3)2 (三)植株的生活需3 要营养物质 1、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含的、含的和含的无2 机盐。、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就会出现相3 应的症状,如:1()缺氮时,)缺磷时,2( 缺钾时,第三节 练习题2 / 4 1.根尖中生长最快的部分()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2.以下不属于分生区特点的是 ( ) A. 细胞体积小 B. 具有分裂能力 C. 是分生组织 D. 细胞迅速伸长 3.植物根尖的发育依靠组织来产生新细胞 A. 保护 B. 分生 C. 营养 D. 输导 4.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是 ( ) A. 从叶片吸取 B. 根从土壤中吸取 C. 从茎秆儿吸收 D. 从茎叶和叶的连接部位吸收 5、伸长区的细胞来自()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成熟区 植物生长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6A、氮磷铁 B、氮磷钾 C、氮磷镁 D、氮磷钠 7、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主要是() A伸长区 B 成熟区 C 根冠 D 分生区 4.如果把树的顶芽去掉,树的顶部很难生长,原因是()A破坏了保护组织B破坏了营养组织 C 破坏了分生组织C破坏了疏导组织 5.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带一块土坨,原因是 课堂总结: 3 / 4 本节课需要同学们掌握的内容如下:

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

课题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学习目标: 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4.增强珍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①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②根尖临时装片的观察,根尖各部分细胞的特点; 难点:实验中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分析及处理。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一粒小小的种子萌发成幼苗。又如何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 2、列举说出植株生长的部位。 3、拓展反思:农民为了促进植株生长,运用哪些方法?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描述幼根的生长 1、探究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1)自学教材P 96—P 97 《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思考怎样选取幼根, 怎样对不同根的部位做标记进行测量及4个讨论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讨论题,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的结果,并进行分析讨论,各小组之间进行评议。 2、观察根尖的各段在生长中的变化差异 小组选择不同的方式,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装片或自制的临时装片,或观察挂图,讨论根尖四部分细胞特点,分析各部分的作用的不同,理解根尖的各段在生长中变化明显差异的原因。 3、结合课件--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动态变化,感悟并归纳出根生长的原因。 4、拓展反思 试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根的生长是否具有向地性。 学习任务二、描述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1、结合课件,春天,树木发芽长成枝条的动态过程,思考枝条是怎样形成的。 2、自学教材P98,讨论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 3、拓展反思 春天到来新芽绽放,植物的芽都是发育成枝条吗? 学习任务三、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自学教材P98—P99思考植物的需要哪些无机盐,各有何作用。 2、学生观察预先准备好的甲、乙、丙、丁4瓶正常的、缺钾的、缺氮的和 1

(完整版)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一、教学目标 1.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2.说明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 (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3)植株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种类 3.教学难点 (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 (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三、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四、教学课时 1学时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道种子萌发的复习题 过渡: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会萌发,具体过程如下: (观看视频:植株的生长)种子萌发后,长成幼苗,展示幼苗照片,幼苗又是如何变成成苗的呢?(展示照片)这就要进行植株的生长了,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新一节的内容:第二节植株的生长大家先看96页“想一想,议一议”的内容 (板书: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根系发达,有利于固定植株和吸收水、无机盐。 黑麦的根是如何长得这么发达的呢,其他植物的根又是如何生长的?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幼根的生长 (板书:一、幼根的生长) 上一节课,大家做了种子萌发的实验,种子萌发后,长出来的根也是幼根,(展示幼根照片) 幼根中,生长得最快的结构是什么? 学生回答:根尖 教师:现在大家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实验材料,或者你们自己之前做的实验材料,看看有没有找到根尖结构。要找根尖,我们先明确根尖的部位,大家对着你所培养的幼苗,对照老师展示的照片,找出根尖的部位。 学生活动:观察 教师:展示根尖部位,提问填空题 学生活动:回答 教师小结:要找出根尖部分,关键在于找到根毛,根毛着生区及其以下部分就是根尖。幼根长得最快的部位是根尖,根尖中到底有什么结构可以让它快速生长呢? 大家认真观察课本97页的照片,思考老师的几个思考题: 1、根尖_____部位的细胞较小且排列紧密,_____部位的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_____部位的细胞上下端的大小不一样。 2、根尖_____部位有输导组织,_____部位有分生组织。 3、幼根的伸长与_____部位的细胞数量_____和_____部位的细胞体积_____有关。 学生活动:思考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植株的生长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1.描述根生长的原因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2.氮、磷、钾三种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学习重点重点:描述根生长的原因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难点:知道氮、磷、钾三种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学习 方法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预习 一、独学: 1.(1)根尖各部分的名称:A ;B ;C ;D 。(2)A的功能:。 2.植物根.生长的原因:(1)。(2)。3.芽发育成植物的。 4.植物的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有、和,其中水和无机盐是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通过制造,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的无机盐。 5.植物的根和芽之所以能够不断生长,是因为幼根和芽中有组织。 二、互学: 想一想,根毛对于植物根部吸水有什么意义? 展示三、质疑: 1.每种植物对于肥料的需求一样吗? 2.种植植物一定要用土壤吗?为什么? 四、点拨: 右图是根尖部分细胞图,据图回答问题。 (1)根毛是由图中所示细胞的一部分 而形成。 (2) C细胞的结构特点是、。 (3)植物所需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有图中的所示细胞吸收。(4)完成分化,根能长长的原因是和。

反馈五.小结: 想想:我在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根尖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保护生长点 幼叶 芽轴枝条 芽原基 :如氮、磷、钾等 :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六、拓展: 1.无土栽培时所用的营养液是指() A、不用土壤,只用水 B、不用土壤,只要无机盐 C、不用土壤,将水和无机盐配成一定比例的营养液 D、不用土壤,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比例配成营养液 2.一条根能不断地伸长,是由于() A、根冠不断地增加新细胞,分生区也不断地增加新细胞 B、根冠不断地增加新细胞,伸长区也不断地伸长 C、伸长区的细胞不断地伸长,成熟区形成了大量的根毛 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增加新细胞,伸长区的细胞迅速地伸长 3.用肥沃土壤浸出液培养的幼苗,所以生长健壮,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充足的水分 B、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矿物质 C、土壤浸出液中溶解的矿物质能满足植物生活的需要 D、土壤浸出液中溶解的水分能满足植物生活需要 4.用以下三种水:①蒸馏水、②河水、③稻田中的浑水,培养同样大小的番茄幼苗,一个月后它们的高度的顺序可能是() A①②③中都一样 B、①中最高,②中次之,③中最矮 C、①②中一样,③中最矮 D、③中最高,②中次之,①中最矮 5.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最多的三种是() A、氮、磷、铁 B、磷、钾、硫 C、氮、磷、钾 D、氮、硼、锌 6.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7.右图是根尖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根尖各部分的名称:A ; B ;C ; D 。 (2)如果去掉 ,根不能再生长。 (3)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4)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是因为的细胞能够不断分裂, 使细胞数目增加,的细胞能够不断伸长,使细胞体积 增大。 植株的 生长芽的发育 生长需要的 营养物质 根从土壤中吸收根尖的结构和 生长

第二节___植株的生长学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导学案 设计人: 审核人:总编号:(人教) NO.15 第一部分预习案 【教学流程】 学生课前预习教材(约10-30分钟)→课前学生了解导学案前六部分→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自我→达标检测→课后作业→复习测评→课后反思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能力目标: 1.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通过学生亲手培育根尖和制作根尖的临时装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让学生知道年轮的简单道理,培养学生初步收集、处理和运用图文资料的能力。 4.理解农业与生物学相互之间的关系。 5.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及组织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3.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对绿色世界的感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根尖临时装片的制作及观察,根尖各部分细胞的观察。 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2、难点:实验中测量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根尖装片制作及观察。 【学法指导】 利用10分钟时间预习课本用红笔勾画出重点,标记出疑点与盲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 【知识链接】 1、种子萌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_____。_______或_____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_____ _________________。随后,________发育,突破种皮,形成_____。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______________。 3、根尖的结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教学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二节。主要讲述的是植株的生长过程,包括根的生长,芽的发育以及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是在学生了解种子的萌发之后来学习本课内容,既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认识,也为下一节开花和结果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内容看似简单,但知识较抽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一步步探究出结论,从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要活跃一些,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希望能够亲自解开其中的奥秘。先对学生提出如“种子萌发后,幼苗是怎样生长呢?根是怎样生长?枝条是怎样来的?”的疑问,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2、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学会对现象进行分析并归纳结论。 2、通过分析、了解无机盐对植物的作用 情感目标:1、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2、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根尖结构及生长、叶芽结构及发育、植株生长所需三大无机盐的种类。 2、学会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生合作、实验的能力。 难点:枝条的发育和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五、课前准备 培养好的植物幼根、采集好的枝条、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1、在根的生长和芽的发育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幼根,观看多媒体及阅读教材等手段后,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掌握幼根的结构和芽发育成枝条这些知识点。 2、在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这一部分,采用谈话,,类比法,讲授法,同时打出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进而理解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等营养物 七、学法指导 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则主要通过观察、阅读、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种子萌发的过程。 2、提问:种子萌发成幼苗后又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课 (二)新课讲授 一、幼根的生长 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快速阅读教材第96至97页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对知识有一定认识,并说出根尖结构的特点及其作用。教师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着幼根和多媒体图片。

《植株的生长》的教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新会葵城中学黄朝强2013/11/29 一、教学目标 1.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2.说明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 (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3)植株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种类。 3.教学难点 (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 (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 三、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法 四、教学课时 1学时 五、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1道种子萌发的复习题。 过渡: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会萌发,具体过程如下:(观看视频:植株的生长)种子萌发后,长成幼苗,(展示幼苗照片)幼苗又是如何长大成熟的呢?(展示照片)这就要幼苗进行植株的生长了,下面我们开始学习新一节的内容:第二节植株的生长。我们先看课本96页“想一想,议一议”的内容。 学生:思考 教师:板书: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黑麦根系发达,有利于固定植株和吸收水、无机盐。黑麦的根是如何长得这么发达的呢,其他植物的根又是如何生长的?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幼根的生长。(展示幼根照片) 教师:板书:一、幼根的生长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做了种子萌发的实验。种子萌发后,长出来的根也是幼根。展示问题:幼根中,生长得最快的结构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现在大家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实验材料,或者你们自己之前做的实验材料,观察绿豆幼苗的幼根。 学生:观察 教师:展示填空题 学生:回答 教师:根尖在哪里?大家先认识根尖所在的部位。(展示填空题) 学生:回答 教师:对,下面我们就开始寻找绿豆幼苗的根尖,要找出根尖部分,关键在于找到根毛,根毛着生区及其以下部分就是根尖。对照老师展示的照片,找出根尖所属的部位。 学生:观察 教师:(展示根尖部位) 教师小结:幼根长得最快的部位是根尖,根尖中到底有什么结构可以让它快速生长呢?大家认真观察课本97页的照片,思考老师的几个思考题:

《植株的生长》学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自主学习、课前诊断 一、温故探新: 1、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 2、种子萌发所需的自身条件: 二、设问导读: 阅读(P96—97页)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回答: 1、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是从根的尖端到长有根毛部位的一小段。根尖分为四个部分(如图),在图中填写适当的内容。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增加细胞的数量; 一方面要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知识点二: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P98页) 3、植株的芽按照着生位置可以分为和。

4、在相应部位填写名称并用横线连接,表示芽和枝条的发育关系。 知识点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P98—99页) 5、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6、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含的、含的和含的无机盐。(通过观察图片来了解缺少的症状,思考各类无机盐的作用) 三、自学检测: 根尖由四部分组成,从顶端向上依次是、、、。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学以致用、能力提升 一、巩固练习: 1.根尖的分生区属于 ( ) A.营养组织 B.分生组织 C.保护组织 D.输导组织 2.一条根能够不断长长的原因是( ) A.根冠不断增加新细胞 B.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C.分生区细胞数量增加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不断增加新的细胞 3.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成熟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4.种庄稼需要施肥,肥料的作用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 )

A.有机物 B.水 C.无机盐 D.氧气 5.根尖在向下生长的过程中,分生区不会被土粒损伤,是因为 ( ) A.有根毛开路 B.有细胞壁的 C.有根冠保护 D.有伸长区的保护拓展延伸: 阅读P101 科学-技术-社会了解“无土栽培”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学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描述幼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学会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结构。 3、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根尖的结构极其发育。2、叶芽的结构极其发育。 3、植株的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种类。 难点:1. 根尖的结构极其发育。 2. 叶芽的结构极其发育。 三、学习内容 (一)、情境引入 1、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否突破种皮,萌发长出成根、茎和叶?一颗树种如何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 2、你平日注意观察过了吗?植株哪些部位生长的最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幼根的生长 1、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1)用肉眼直接观察,发现在幼根上着生着许多白色“绒毛”,这就是。 (2)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 ①在根尖的最尖端,细胞比较大,排列,具有作用。 ②区细胞很小,排列紧密,可通过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区细胞 数量。 ③伸长区下部细胞,越往上细胞越,最后成为区细胞的一部分。 ④成熟区的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2.小组合作讨论: 幼根的生长主要靠根尖的哪些结构起作用? 学习任务二: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1.思考一下,枝条是怎样形成的?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____发育来的 2.自学教材,讨论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 3、芽在发育的时候,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枝条是由______ 、 _____ 和_____组成的,枝条上的_____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4、芽按照着生位置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顶芽着生在,侧芽着生在 5、茎的加粗生长是茎的_____(分生组织的)的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植株的生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根的生长和芽发育的过程。 2.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能力目标: 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 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的过程。 3.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的种类。 教学难点 1.根尖的结构及其发育。 2.叶芽的结构及其发育的过程。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1.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3.发芽率如何计算?(PPT2)

我们把菜豆的种子种下去,一段时间后种子萌发形成一株小的幼苗,幼苗逐渐长大直至参天大树,如图,这一过程通过生物体的哪些活动实现的?(PPT3) 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分析教材P96~98内容,结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分析教材P98~100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学法指导:学案导学、观察法。 3.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展示和交流。 4.学生自我矫正错误、增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 1.两人合作探究 学生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2.小组合作探究 实验: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 问题(1) ①根的生长与哪些方面原因有关? ②枝条中的叶、芽、茎由芽中的哪些部分发育而来的? 演示实验:比较玉米幼苗在蒸馏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长情况 问题(2) ①土壤浸出液与蒸馏水在成分上的区别是什么? ②植物生长从土壤中获得的主要是哪些成分? 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合作交流分析初步得到:(1)根尖的结构。(2)叶是由芽发育而来的。

植株的生长(教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访谈等的方法与他人交流,了解无机盐于植物生长的关系。 4.通过植株生长过程的学习向学生渗透事物发展变化的观点。 5.通过合理施肥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知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根尖的主要结构与生长。 2. 根尖的生长与根生长之间的关系。 3.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4.根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教学过程: 一、引言:我们一起来看这副图片,它是一棵幼苗了。那么,这棵幼苗怎样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呢?这就是 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植株的生长。 (整体感知)植株的生长实际上包括地下部分根的生长和地上部分的茎和叶的生长。首先,我们来看地下部分——根的生长。 上周我们一起做过探究实验“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先请同学们看一下我做的一组实验及结果(探究过程及数据)。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实验时记录数据,根据你们自己记录的数据讨论书本上的四个问题。同学们认真讨论,我待会儿要找同学来回答哦! 二、课外小组同学汇报本组的实验方案及观察记录、结果分析等。 1、各小组汇报交流测量的结果。 讨论:(1)各小组的测量数据出现差异的原因?如何处理? (2)如果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互相交流,解答疑惑。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后总结: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C区,也就是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教师引导学生对芽发育成枝条的学习 (1)我们就了解植株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那么它地上部分是怎样生长的呢? (2)学生自学后回答:芽的什么部分发育成枝条的某部分的呢?为什么芽能发育成枝条呢? 4、合理施肥:“农业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些谚语都说明了什么生物学原理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解释: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除了供自己生长外,还向上运输到茎和叶,供其生长。绿叶又能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肥料主要指的是无机盐。 5、学生讨论调查的结果 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关于“调查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的内容,从而总结出植物生长最需要的三大类无机盐。 植物的生长到底需要哪些无机盐呢? 施肥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小结:1、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回出现相应的症状。 2、应根据植物的需肥规律适时、适量的施肥,使作物茁壮成长。 三、总结:教师点拨,学生总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植物根的生长及芽的发育过程。根的生长一方面是靠分伸区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幼芽不断生长,发育成茎、叶和芽。整个植株的生长又要依靠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等养料。 四、课堂练习 师生互动完成

最新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植株的生长》精品学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年级:七年级班级: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能说出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2、能描述枝条的发育过程 3、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 学习重点: 1、探究根的哪个部位长得最快 2、芽和枝条的发育关系以及植物的生长所需无机盐的种类。 学习难点: 1、探究根的哪个部位长得最快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幼根是怎样生长的? 2、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 3、植株的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 二、预习自测题 1、从根的尖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叫做根尖。 从尖端向上依次是四部分。 根冠:细胞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排列不整齐。具有作用。 分生区:细胞体积小,近似正方形,排列紧密。能,是。 伸长区:细胞体积较大,呈长方形。细胞能够。 成熟区:细胞体积较大,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 是。 2、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 细胞体积的增大。

3、枝条是有由_______发育成的。芽按着生位置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 4、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 和的无机盐。 三、预习后你的困惑是: 行课案 一、预习情况检测 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 学习任务一:幼根的生长 阅读课本96页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进行探究,根据小组的观察并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如果进行探究实验,应选择什么样的根? 2、如果实验中几位同学获得的实验数据不同时,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对这些数据 应怎样处理? 3、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4、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纵切片你会发现,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的细胞。这是因 为伸长区的细胞来自。分生区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不断补充的细胞数量,伸长区的细胞不断长大,长成为的细胞。 5、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另一方面要靠。 学习任务二: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阅读课本P98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欣赏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 一首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请分析: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什么发育成的? 2、用横线连接,表示芽和枝条的发育关系 学习任务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通过阅读课本P98-100页讨论回答: 1、植物的生长需要不断的补充哪些营养物质?植物是如何获得这些营养物质的?

6233.人教版初中生物植株的生长教案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2.初步学会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调查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进一步提高观察、记录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认识化肥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认同合理施肥,领悟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的发育过程。 2.运用测量数据,分析处理数据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教学难点:运用测量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挂图,依图提问:1、种子萌发以后长成了幼苗,幼苗又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2、植株的生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任务一:同学们阅读教材P96-97,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明确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探究思路、方法、步骤 2.学生进行探究,并通过探究思考以下问题: ①在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中,选择什么样的根才合适?为什么? ②在幼根上做标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③通过数据分析,生长最快的是什么部位? ④如果周围的同学测量数据和你不一致,有何原因? ⑤当几位同学获得的数据不同时,为了得到接近反映真实情况的数据,应当怎么处理? ⑥如果这项探究活动只有你一个人做,只用一株幼苗够不够?为什么? ⑦想一想,根的生长只与伸长区有关吗?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①②③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点拨指导 ④⑤⑥⑦问题由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指导, 教师强调: 1.本实验的注意问题 2.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3.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任务二: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98-99,思考以下问题: ①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什么发育而来的? ②芽是怎样发育成枝条的?(出示挂图)你能描述该过程吗? ③植物细胞数量的增多和体积的增大,都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④植物是如何获得营养物质的? ⑤农业生产上常用哪些肥料?它们主要含哪些无机盐?缺少这些无机盐会出现什么病症? ⑥不同的作物施肥一样吗?同一种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期所需要的肥料一样吗? ⑦施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一次施肥太多,会造成什么后果?应如何补救? 展示交流释疑解惑 ①②③④题由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点拨指导 学生相互交流“调查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的结果 ⑤⑥⑦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点拨指导 总结要点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而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所以人们一般选择雨后施肥或施肥后及时浇水。 植物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视野拓展感悟提升 结合课本P100页练习题3,分析水、肥对植物的作用,不同植物以及不同生长期对水肥的需要不同。 种植白菜、花生、马铃薯需要多施哪种无机盐? 教师强调氮肥、磷肥、钾肥的作用。

《植株的生长》教学设计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一、课程资源分析 上节课测种子发芽率的发芽种子可作为本节课的课程资源,从中挑选一部分生长状况好的,用来探究幼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根尖各部分的生长变化情况和芽发育成枝条的情况,都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可开发多媒体课件资源,使它变得形象直观。开发利用农民种地都要施肥这一课程资源,学习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农场各连队的农业技术人员、学生家长中以种地为生的,是学生调查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的良好课程资源。 二、教材分析 植株的生长过程同种子萌发的过程一样,也是一个抽象的动态过程,也要靠学生的想象才能理解。通过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根的生长。植株为什么会生长能?它是通过什么途径生长的呢?通过对教材中植物生长情况的探究,知道任何生命活动形式都需要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会促使学生探究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根对水分的吸收情况;营养物质的来源等,使前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体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需要学生探讨的东西较多,学生们能力有限,部分学生由于作业的压力较大,一些探究、调查活动经常完不成任务,为了能保证探究计划的顺利实施,要求各组安排好组内成员的具体任务。 四、教学策略 利用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中发芽的种子,引导学生从中挑选一部分生长状况好的,作为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的实验材料,在上面均等地用细毛笔画4条线,每天观察相邻两线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分析判断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开发多媒体课件学习根尖各部分的生长变化情况和芽发育成枝条的情况。 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植物缺少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会表现出什么病症。 五、教学目标 1、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2、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3、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难点:理根与枝条的伸长方式 七、教学流程 课前布置: 1、作完种子发芽率的实验后,要求各小组从中挑选生长状况好的幼根,用细毛笔在上 面画等距离的四条线,要求各组每天观察并记录各段距离的长度,判断哪部分生长 最快。 2、调查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施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调查目标是连队的农业 技术人员和自己的家长。 分析汇报: 1、根尖各段距离的变化情况,判断哪部分生长最快? 2、植株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施肥时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