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社会化

性别社会化
性别社会化

浅谈性别社会化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说:“在每天无数的小活动中,我们社会化地再生产着——亦即制造和再制造着——性别。”两性的社会角色在社会化过程中被学习、领悟和效仿;同时,两性的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也在社会化过程中被生产和再生产。

性别社会化是指人们将其所在社会的性别规范内化的过程。性别社会化的内容涉及性别期望、性别角色和性别认同。社会通过各种手段教化个体有关性别规范和相关的象征意义,个体同样加入到这一过程中,学习和使用性别规范及其象征。通俗地讲,性别社会化是社会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学习如何做个男人或女人的过程,它反映了多重因素对男人和女人的共同作用,从人一出生就开始了。

在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就深受男女有别的影响。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基本上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一个大家族里,生出一个男孩,可能使你的母亲在家拥有一个比较稳固的地位,反之,你的母亲和你可能地位会比较卑微,这种状况甚至延续至今。不仅如此,我们对待男女孩的态度和要求也是完全不同的,这跟我们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是有必然联系的。我们要求女孩应该矜持、文静、懂事、乖巧,不得大大咧咧,否则就被唤为“假小子”。此外,我们通常都自动默认女孩子就应该穿裙子,并且特喜红色、蝴蝶

结等等,给女孩子的买的玩具通常也是布娃娃;而男孩子则被要求不得随意哭泣、要坚强、要做“小小男子汉”,不然就会有“娘娘腔”等不雅外号,并且穿的也是一些黑灰蓝绿等等冷色调的衣服,玩具则是玩具车、玩具枪等等体现阳刚之气的玩具。小时候我们也许都会对一个问题特别困惑,小男孩会想:小女孩为什么会蹲下小便?小女孩也会因为好奇去学习小男孩站着小便,这也是我们早期性别社会化的重要体现。

性别社会化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体现了更为淋漓尽致。我个人印象尤为深刻的就是男女生学习方向的差异。男生偏爱理科,也在理科较有天赋;女生则钟爱文科,对理科感到比较吃力。并且,在初中的时候,女生往往成绩比较突出,但到了高中阶段,男生仿佛一夜之间成了学习的明星,独占光环。这是跟男女生的智力开发的时间息息相关的。

转眼,我们即将面对的是青年期,性别社会化带来的种种问题。首先我们必须面对的是就业问题。不难发现,女性在就业中处于被动地位,很多职位指明只要男性,不仅如此,女性处于职位的高端者一般都是屈指可数的。可以说,男性主宰了整个就业市场。领导中几乎都是男性,女性少之又少。一般社会都默认男性比较可以担当重任,从事高技术、高风险、高薪的行业基本是男性占据大多数。女性从事的一般都是护士、保姆、会计等等比较细腻简单的活儿。除了就业问

题以外,我们将来还必须面对的就是婚姻和生育问题,关于这两个方面,性别社会化也体现得相当明显。男人默认为“娶”,女人默认为“嫁”,男人必须养家糊口,女人必须相夫教子。如果有一方违背了这条原则,就很难维持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就会出现所谓的“女强人”和“妻管严”等等。

性别社会化过程中,我们逐渐关注老年人的思想和心理。老年人在性格方面的性别社会化是比较显著的,老奶奶以唠叨、啰嗦、没完没了等等著称,老爷爷以深邃、稳重、内敛等等出名。关于老年人我们更多的应该是关爱和理解,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性别社会化存在于我们的一生里,存在于方方面面里。深入了解性别社会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更好地融入社会、创造美好生活

连大头

谈论女人的社会化(一)

谈论女人的社会化(一) 论文关键词]社会化性别性别角色女人 论文摘要]男女扮演的性别角色,并非是由男女两性的生理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文化所规范的,人的性别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对家庭环境和父母与子女的反应中形成的,其中个体的社会化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化 所谓的社会化,是指作为一个生物体的个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适应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独立地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个体社会化是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极为广泛,凡是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及社会各种思想观念等均在社会化的范畴之内。具体而言,社会化的内容包括:(1)传授知识和劳动技能。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既要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又要学习生活技能和谋生的职业手段和技术。(2)选定生活目标,培养价值观念。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逐步树立起通过其自身努力可以达到的具体的生活目标,这些生活目标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3)培养各种社会角色。既包括性别角色,也包括其他社会角色,如儿童学会认识自己的角色,在家里是父母的儿子或女儿,在学校是学生。(4)学习行为的规范。每一种社会角色都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掌握这些规范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实现的,这些规范如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道德、风俗习惯等。 (三)性别角色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指个体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合的行为的过程。社会、民族、文化、风俗不同,对男女性各有不同的期望和规范。在社会化过程中,两性对于性别角色的学习,就渗透在上述内容的各方面中。在传授知识和技能方面,家庭、学校、社会舆论都可能带有某种性别的偏向;而生活目标的选定更可能如此,男性可能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以成就事业为中心的生活目标,而女性则可能以建立美好家庭为生活中最重要的选择。培养社会角色的情形也不例外,一个人无论在家庭之中,还是在社会的某个集体之中都会受到性别的制约,在其他社会角色上附加性别色彩。最后,社会的种种行为规范,特别是社会对性别角色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对两性人格的形成所具有的影响更为深远。 二、从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来看“女人” (一)生物性别 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就是:“女人天生就是女人”。从生理的角度而言,女人天生就是女人,这一点都不错。女人娇美,女人具有母性,女人柔情似水。但男权社会几千年来,一直把女人塑成了男人的一根肋骨,天生的“第二性”。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一种“先赋角色”,性别是先天的、生物的、第一性的,后天的努力很难改变它,尤其是个人的后天努力很难改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生理性别的角度研究女性,认为女人天生不如男人,所以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此,当时的理论倾向是强调性别的生物属性,强调个体对于性别角色的遵从。当时整个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体制组织都强调一点,亦即男女的性别角色分工是由性的差异决定的,性的差别决定了女人的从属地位。 (二)社会性别 在进几十年来,西方学者在探究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时,着重考察性别角色的形成及意义,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社会性别”(Gender)的概念,推翻了前一理论,认为男女两性的差异,并不是生理原因造成的,而由于社会文化所造成的。与“社会性别”相对应的概念是“性别”或称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216959926.html, 男女性别角色差异的社会学分析 作者:张松群陆卫群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第07期 【摘要】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表现在男女两性个性、行为、智能和成就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后天被社会文化建构的,是可以改变的。男女性别角色差异虽说有利于男女两性各司其职,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但也会影响男女两性的专业选择和就业选择,加剧男女性别不平等现象;社会无形中还会增大男性的压力;“男女都一样”是一种抽象的性别平等,我们要做的是实施差异平等。 【关键词】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影响;社会学 性别角色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指社会针对具有不同生物性别的人所制定的、足以确定其身份与地位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表现的模式。[1]性别角色作为社会 角色中的一种,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2]性别角色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两性个性和行为方面的差异,二是两性智能方面的差异,三是两性成就方面的差异。在个性方面,男性勇敢、豁达、刚毅、进取心及独立性强,但容易刚愎自用;女性温柔、细致、贤善,但是容易优柔寡断和保守。女性的依赖性和友好性高于男性,男性的攻击性与独立性强于女性。在智能方面,男女两性的智力并无显著差异,但是女性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感知能力优于男性,而男性的空间能力、数学能力、推理能力优于女性。在成就方面,男女两性的学业成就并无太大差异,女性的平均学习成绩有时甚至比男性高。但是在职业成就方面男女两性存在巨大的差异,男性的经济收入和就业质量普遍高于女性。 关于男女性别角色差异,在20世纪70年代初,学术界一般都认为性别角色是先赋角色,即性别角色是天生的,个人后天的努力很难将其改变。但是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及“女权主义”思潮的推动,性别角色概念逐渐演变为社会性别概念并不断发展。社会性别理论由三方面构成:一是社会性别差异理论,认为两性之间的差异是由社会文化所建构的,可以被改变;二是社会性别角色理论,认为个体应成为自主选择性别角色的主体,个体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适合自己的性别角色;三是社会性别制度理论,认为社会性别将女性建构为屈从于男性的群体,使男性获得优势地位。社会性别理论通常认为,父权社会对男人和女人设置了一整套文化模式、行为规范和评价体系,形成了性别的定轨。该社会中的个体,从出生开始就被不断的培训,以适应这个定轨,直到被社会化为一个合格的、成熟的男人或者女人。[3]社会性别理论提出男女 两性的特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塑造的。而个体性别角色的塑造主要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这三个生态圈中得以完成。 家庭是塑造孩子性别角色的第一个场所,从孩子呱呱坠地起家庭就对孩子的性别角色塑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会依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则,对孩子的行为和表现做出限制,孩子的性别不同,父母对其要求也不一样。同样是摔倒,父母会对男孩子说:“我们是男子汉,要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介绍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 性征(sex):生理身份;染色体、生理特征、激素的影响。 性别(gender):社会和文化身份。 性别角色(gender-role)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应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起初,性别角色被定义为" Sex Role",性别角色,具体表现在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差别。如康斯坦丁诺普尔Constantinople曾对20世纪70年代前的性别角色研究作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综述,并试图对它进行了理论性定义,“性别角色特征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理学和早期经历之中,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别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后来定义为"Gender Roles".社会性别角色,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主要有两类不同看法, 一类是注重个体的人格特质.如斯彭思Spence 认为性别角色是社会认定为适合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 另一类是注重社会性和社会文化的作用.如Gilbert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 当下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一般既注重个体生理差异、人格特征,也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表达性角色:女性亲切的、善于照料他人的、合作的、能敏感觉察他人要求的。

工具性角色:男性坚定地、独立的、竞争性的 性别特征形成:儿童获得性别认同,获得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所认可的同一性别的成员应持有的动机、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过程。有关性别特征形成的研究集中在三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题,1.性别认同的发展,即分清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法改变的特征。2.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即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应该是什么样的观念。3.性别特征行为模式的发展,即儿童发展处对同性别群体或成员通常所从事的活动的偏好。 青少年很小就接受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对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虽然青少年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不必然地决定他们自身的性格特征、职业和行为等方面的性别角色认同,但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 男性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印象更为刻板。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中,家庭内性别分工越传统刻板,青少年持越刻板的性别印象。 1.进化理论 进化心理学家巴斯,道格拉斯肯里克,鲁斯(David M.Buss ,Douglas T.Kenrick&Luce) 观点:男性和女性在人类历史上承受着不同的进化压力,这种自然选择的过程导致了男性和女性的根本差异并从而决定了他们在劳动上的分工。 例如:女性为了成功养育孩子,朝着慈爱,温和,善于照顾他人(表达性特征)的方向进化。同时更倾向于选择关爱自己,能够提供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社会化与自我概念 1、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基本条件是较好的遗传素质和较长的生活依附。 再社会化是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或对不合格的个体再教化。 终身社会化包括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 2、社会化的主要载体:家庭;学校;大众传媒;参照群体。 3、社会化的分类: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性是生物学概念,性别是心理学概念,性别角色是社会学概念);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 4、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社会角色的分类: 角色获得的方式,分为先赋角色(父母)和成就角色(工人); 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分为规定型角色(心理咨询师)和开放型角色(朋友); 角色的功能,分为功利型角色(房地产开发商)和表现型角色(牧师); 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为自觉角色(老师)和不自觉角色(围观群众)。 5、角色扮演的三个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角色失调的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6、自我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詹姆士认为主我是认识的主体,客我是认识的对象;米勒认为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更重要。 7、自我结构: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反思自我。 8、自我概念的功能:保持个体的内在一致性;解释经验;决定期待。 9、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 生理自我(8个月—3岁)——原始阶段,对躯体的认识 社会自我(3—14岁)——自我中心,了解社会期待,调节自己行为 心理自我(青春期—成年)——根据社会的需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知觉,调节自己的心理行为 10、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 11、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马斯洛认为自尊是高级需要。自尊的满足就会有自信。 詹姆士《心理学原理》:自尊=成就/抱负 12、自尊的影响因素:家庭中的亲子关系;行为表现的反馈;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根据相似性原理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

幼儿性别的自我社会化

幼儿性别的自我社会化 性别在儿童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已引起人们的注意,作为早期的性别相关的概念、自我认知、偏好和行为有可能影响到选择,愿望,社交网络和其他许多未来的生活领域。性别是第一个社会范畴的孩子意识到,在儿童早期,是大多数孩子很重要。有影响的性别发展的因素三个主要观点:生物、社会和认知。专注于认知的角度,一方面,它强调儿童自身的积极作用,塑造自己的性别发展。国际早教机构Eddy Coco 爱迪可可专家团队,在收集国内外3万名儿童的成长数据,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主题 自我社会化理论认为儿童是“性别的侦探,“内在动机的代理商主动寻求信息的性别。此外,儿童的理解和认识,性别如何影响他们的组织和解释他们所收集的信息。性别图式,或有组织的知识结构,为他们提供指导自己的行为准则。最后,这些理论强调儿童的知识关于性别和性别相关的行为的发展变化。 问题 父母和医生努力朝着个性的理想,往往认为孩子应该自由的社会约束基于性别。受性别刻板印象和规定的角色,他们希望孩子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情况下,人们开发了一个广泛的技能。四然而,一些家长会沮丧,当,尽管努力将“性别中立,“孩子可能行为或穿着高度性别刻板的方式。作用在性别刻板的方式在儿童早期规范和性别自我社会化理论解释。 研究背景 性别发展的研究自上世纪60年代末收到广泛的关注,伴随着女权运动。在性别认知发展的一个重点盛行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早期心理学的一般认知理论影响了。六性别发展研究和自我社会化理论主要集中在规范的趋势,白色,美国中产阶级的孩子。最近,然而,有将从更广泛的人群学习。 关键的研究问题 探究儿童在塑造自己的性别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集中在两个大问题:(1)当你的孩子学习关于性别和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方面的知识,关于性别的变化吗?(2)儿童的知识关于性别影响他们的性别发展吗? 最近的研究结果 当你的孩子学习关于性别和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方面的知识,关于性别的变化吗?心理学家们研究了多种类型与性别、儿童认知包括:性别分类意识,性别恒常性和性别刻板印象知识的理解。孩子们可以感知区分男性和女性甚至在婴儿期。然而,孩子们不想从概念上理解性别范畴,直到18个月至24个月。约27岁,有时30个月前,孩子们似乎有性别认同的基本常识,通过口头标签自身性别的能力(“男孩”、“女孩”)。 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性别和通过早期儿童发展一种性别身份。柯尔伯格提出,幼儿常常认为性别是流体和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它的相对持久性(性别恒常性)。这涉及到理解,性别仍然是永久的时间(一个男孩成为一个男人)和肤浅的转变(一个女孩仍然是一个女孩即使她穿裤子或是卡车)。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文化中,性别恒常性的理解通常是在6岁时达到7。三分之一类知识,是儿童获得性别刻板印象。早在18个月的年龄,儿童的性别刻板印象,生长量和复杂性在发展知识。小孩子常常地相信并认可这些性别刻板印象,但开始表现出灵活性(男孩和女孩可以强)6岁左右到8。与性别刻板印象知识达到性别身份意识的结合性别图式的基础上提供(有组织的知识结构)。 儿童的知识关于性别影响他们的性别发展吗?自我社会化理论认为儿童认识性别激励他们类似于同一性别而不同于其他的性别。三他们知道每个性别的需要并努力遵循这些性别规范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基础知识: 1、性别认同的概念。 2、性别角色认同的概念。 3、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基本理论: 1、性别差异的表现。 2、性别定型化理论。 3、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基本技能: 1、掌握性别定型的几个基本概念、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2、掌握性别定型化理论、性别差异的表现。 第十章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章重点讲授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使学生了解性别差异和性别差异形成和稳定的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 第一节第一节儿童性别定型化过程 性别是根据生物学特征对人类群体的基本界定,是儿童最早掌握并用于对他人进行分类的社会范畴之一。性别角色是指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社会成员所期待的适当行为的总和,是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性别定性的几个基本概念 为理解的方便,现将相关术语及定义做简要介绍。 性别认同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性别的正确标定。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特征的认识。性别恒常性(一致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s):是被广泛接受的有关对男性和女性来说合适的个性特征的观点。 1、性别:是带有心理学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概念,是一种社会标签,用来说明文化赋予每一性别的特征和个体给自己安排的与性有关的特质。对于人的性

别,由于受心理学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可以分为公民性别:户口本上、护照上标定的性别;抚养性别:父母或抚养人按什么性别来培养;自认性别:成长到一定阶段,个体自身对自己性别的认识。性是生物学术语,指的是按照基因和性器官的不同将有机体分为雄性和雌性,或特指性的行为。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可用醒来茅属个体的染色体组成,及通常与染色体差异相关联的生殖器官和次性征等。 人类性的区分: 男性(正常个体) XY 大小阴囊、阴茎、睾丸等 女性(正常个体) XX 子宫、阴道、卵巢等 假男性 XX 有卵巢、阴道、子宫、阴茎 假女性 XY 有阴道、隐睾丸、无卵巢、子宫 两性人(阴阳人) XXY 有睾丸、卵巢、阴茎、阴道有精子、有月经 无性人无睾丸、无卵巢 变性人手术修复,改变外生殖器官 性别度:是指依据体制、性格、行为表现和能力来区分男女。 性别的自我概念:是个体形成的关于自己的比较稳定的看法。也就是对自己的知觉与认识。 自我概念的不同内容和层面:现实自我、过去自我、未来自我、理想自我、幻想自我。 2、性别角色: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个体逐渐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 3、性别同一和性别角色同一 二、性别定型化的发展过程 1、性别恒常化的发展 2、对性别期待的认识 3、性别偏爱性别角色行为的采择 性别定型观念:是关于男女应具备的心理特征和所从事活动的相对固定看法。它是对两性的一种信念和态度。 性别定型观念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外表形象、人格特性、角色行为、职业。 第二节性别差异产生的因素

性别角色社会化

一个人从出生以后便会根据自己的性别特征,通过观察学习等方式将社会对其性别的要求和规范进行内化,从而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过程,这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根据社会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来理解自己的性别,从而选择自己的性别行为模式以达到社会的期望,是一种人重要的社会化的内容之一。 儿童早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在家庭里进行的。家长对两性的审美特征会影响他们对儿童的性别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对男女孩不同的养育方式上。例如家长会给男孩们玩飞机、小汽车和手枪等玩具,而会给女孩们洋娃娃这些玩具。在游戏中,家长倾向于给男孩分配具有领导色彩和主动性的角色,比如警察或是干部等角色。而女孩们则会被分配到如护士,老师或秘书等的具有照顾性和一定被动性的角色。不仅如此,在游戏的选择上男孩与女孩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父母更愿意带着男孩进行户外游戏,例如踢球等具有竞技性质的游戏。女孩们则会被安排玩“过家家”这样的温和的家庭类游戏。一旦女孩们试图踢球,奔跑,像男孩子一样乱跳乱蹦时,父母们便会出来告知她们这样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当她们询问为什么她们不能跟男孩子一样淘气玩耍时,父母总会告诉她们:“因为你是女孩子。怎么可以跟男孩一样玩泥巴,撒野呢?女孩就要有女孩子应该有的样子。”成人按照不同的性别偏好和审美标准来培养孩子,让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在对男女孩犯错时,批评的态度的差异上也可以看出父母对男女孩教育的差异。大多数家长认为在训斥男孩时可以严厉一些,而对待女孩则要温和一些。 由于对男女孩性别角色期待要求的不同,父母对男女孩的技能的培养也呈现一定的差异。父母更期待男孩子有自己的事业,成为科学家,研究人员或是领导者之类的人物。对于女孩,父母对于她们的未来更多的是期待她们能拥有比较好的生活,一份稳定的工作和一个幸福的家庭,在事业上的期待并没有像对男孩那样有过多的要求。这是因为在传统观念里,男性在家庭分工中便充当着家庭经济支柱的角色,而女性更多的是操持家务的贤妻良母的形象而非经济来源的提供者,她们在家庭中更像是丈夫的配角。 进入学校后,男性教师代替了父亲的形象和女性教师则代替了母亲的形

宗教与性别社会化_毕摩教在凉山彝族女性生命转折点中的作用(1)

《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SocialSciencesinYunnanNo.3 “生命事件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两性来说,社会赋予了他们对同一生命事件不同的生命意义和符号。男性所经历的生命事件总是与社会性活动相联系,以升学、就业、提升为主要线索;女性生命事件以私人性(家庭性)活动为主要线索,婚姻、生育等在女性性别社会化过程中成为重要的生命事件,具有特殊意义。”[1](P73)不同的宗教仪式依社会期望在两性侧重点相异的同一生命事件中,将不同的价值规范、行为方式整合进个体的生命①。正如涂尔干所言,宗教仪式根据某些规范的希望而发生,它包括一套特定的实践活动。范盖内普将大多数民族或部落为个人在经历人生转折,如降生、成年、婚姻、死亡等人生关口时举行的仪式统称为“通过仪式”(Piteofpassage)。范盖内普“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地位的变化,而不是生理方面的变化”(埃文思?普里查德,2000)。某些宗教仪式标志着一个角色的完结、另一个角色的开始,同时规定新角色的内容,对角色变化的个体进行行为期望和榜样暗示。它的基本功能是强化个体所应扮演的角色,当然,不同的性别有不同的角色内容需要通过仪式让个体内化。 本文因为关注的是对女性性别角色有质性改变的宗教仪式,所以既会涉及直接针对女性的带有通过意味的仪式[2],也会涉及虽然主要是针对男性,但对女性的性别角色形成同样具有重要影响的宗教仪式[3],如“还立子债”、“祭 宗教与性别社会化 —— —毕摩教在凉山彝族女性生命转折点中的作用 徐睿 (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23) 摘要: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毕摩教获取了社会化的主体地位,在凉山彝族女性人生阶段的转折点上以仪式的方式推动女性按其所期望的角色行为,完成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内化的性别社会化过程。凉山彝族女性的一生可分为孩童、少女、准妻子、妇女4个时段,毕摩教在4个时段中的一些针对女性的宗教仪式对彝族妇女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毕摩教;彝族女性;性别社会化;生命转折点 中图分类号:C91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691(2007)03—0084—05 收稿日期:2007-02-06 作者简介:徐睿(1976~),女,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弱势群体及民族女性研究。 ①本文之所以强调毕摩教在彝族女性社会化中的重要作用,是因为传统的凉山彝族社会是一个缺乏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组织,同时又是父权主导、男女角色严格区分的社会,所以宗教就扮演了社会化主体的角色,直接充当性别社会化机制,实现“强化女性与生育有关的家庭角色,弱化其在公共领域中的社会角色”的社会化功能。传统凉山彝族社会的这一特点在四川省编辑组编写的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调查资料选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1987年2月第一版)的第123页可见一斑,“彝族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极不重视,没有任何给人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组织。只有‘毕摩’才教儿孙识字,黑彝或曲伙家长仅教育子孙背诵父子联名的‘家支谱系’。儿子懂事后有时自动向人学习刀枪或识字等。一般家长平时教导子女内容多是‘要比别人强,不要落人后’。曲伙常是教育子女勤劳搞生产。瓦加对子女的教育无能为力,既不愿教子女勤劳地为主子生子,又不敢教子女违抗主子的命令。只有痛心地听随主子支配而已。”另外,曲木铁西在2000年著的《凉山彝族社会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一书中谈到凉山彝族的家庭教育有大约4方面的内容。笔者发现这4方面的内容中涉及对女性社会化的或多或少都能发现毕摩教的影子,针对女性有进行强调其品行准则和禁忌遵守的教育,相反对男性则更注重对其进行家谱教育和祭祖的宗教教育。大多数凉山彝族人的社会化途径莫过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社会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家庭教育内容的延续,其中的“摔跤”、“雄鸡斗架”、“扔石”、“较力”等游戏是男性在社会上崭露头角、赢得荣誉、地位、权威等社会资源的开始。遗憾的是曲木铁西在此书中未提到培养女性社会价值的游戏,笔者无法推测,估计“阿斯斯格”—— —猜谜游戏是女性可以参加的,因为石尔俄特找父中的施色姑娘就是一位聪明的猜谜高手。(见曲比石美等搜集翻译,《凉山彝族奴隶社会》编写组,《凉山彝文资料选译(第一集)?勒俄特依》,西南民族学院印刷厂承印,1978年)

性别差异

性别角色差异产生的原因 2010年12月15日来源:中国吉林网 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要经历一个社会化过程,没有社会化,一个个体就很难与他所在的社会中的其他成员在生活中取得一致。人的社会化就是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的整个过程。社会化有许多不同的内容,如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民族社会化、职业角色社会化、伦理道德社会化等等,性别角色社会化便是其中内容之一。无论是哪一种内容的社会化过程,都受到社会文化、教育、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得个体之间出现了社会化结果,即个性的差异,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如此。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逐渐习得各种角色技能,以求得到社会的承认与接。性别角色社会化是训练男女两性习得自己在成年生活中的不同指定角色的过程。因此说性别角色的最终定型及性别角色差异的产生,是由社会,而不是由人的生物结构来决定的。正如法国作家波伏瓦尔在《第二性》中讲到的那样:“人不是生来作为男人和女人,而是成为男人和女人的”。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其所著的《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一书中写到:“两性人格的许多方面(虽不是全部方面)极少与性别差异本身有关,就象社会在一定时期所规定的男女的服饰、举止等与生理性别无关一样。”在她的考察中,明确得出了一个结论,即男女的生理结构、素质不能成为两性人格特征产生的原因,性别角色差异的出现与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有着直接的联系,两性特征是人为选择并塑造的。 性别角色差异是在社会化过程在形成的,分为为这样三个阶段:第一,学习性别角色行为;第二,形成性别角色观念,即指个体对社会所期望的性别角色形象的认识;第三,确立性别角色的同一性,即个体对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与评价。这三个互为联系的阶段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区别教育,二是角色模式认同,前者涉及到环境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后者则论及到个体的性别角色认同。这两种类型在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交叉进行的。 (责任编辑:季晔)

从社会化中看性与性别

从社会化中看性与性别 段俊龙一、所读著作基本简介 (一)、关于作者 首先在读过王瑞鸿老师编著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本书之后,才明白人的社会行为究竟是怎么回事,与其说书中表达的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或者不同阶段的限制而发生的人的行为,倒不如说它具体描写的就是一个人类社会化的过程,其中可能包含社会化的具体表现也可能包含影响人类行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化的因素,但不管怎样,可以说人类行为也并不是单纯的社会环境影响的产物,而更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次关于作者王瑞鸿老师,他是著名的博士和副教授,出生于河南省郑州市,先后在郑州大学和复旦大学进修,曾荣获文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以及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主要的理论兴趣是西方社会学和性别社会学,最后关于他的兴趣在于性别社会学这一点,在他的这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书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二)、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这本书实际上是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的一本最基本的课程教材,它主要是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理解人们的行为变化和成长过程。但在国外相关书籍已经多到汗牛充栋的情况下,国内有关于这方面的著作,或者说是结合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国情的本土著作,真是少的可怜,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对于研究既包含了西方理论又融合了当代中国国情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两者之间密不可分关系的空白。 本书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绪论,性别,家庭和人的生命发展周期中各阶段的具体内容。绪论是对本书的内容和线索的一个概括,它有对人类行为的一个粗略探讨,有对成长的大致要义和人类的成长周期的划分,最基础的是著作借鉴的西方理论基础,它不仅构成书的理论来源更解释了后面部分中出现的很多无法直接解释的行为;而关于将性别作为一个章节,不仅是因为性别的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还因为性别的社会化在当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诞生出一些新的特点,也是作者十分感兴趣的内容,更是全书的重点;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

[语言文化]浅谈英语学习中性别差异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socialization , because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heredity predispositi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 the society raises different social norms and behavior standards to men and women. As for gender , individuals gradually internalize the external social norms to obtain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ehavior patterns suitab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gender. These gender role boundaries and differences have certain influence on various social activities including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 and the teacher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rocess of gender role socialization. In view of gender differences ,to actualize effective English teaching , this article relies on the basic theory of gender role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gender differences between schoolboys and schoolgirls in language thinking ability , interest , otivation , social cognition , and so on ,hence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effectiveness. 摘要: 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由于男女两性个体遗传素质存在差异,社会对男女性别提出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标准也不同,个体依照自己的性别逐渐将外在的社会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使他们获得与性别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这些性别角色的界限及其差别对各种社会活动都有一定影响,同样也表现在学生的外语学习活动中。学校教师在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外语教学中,依据性别角色的基本理论,系统分析男女学生在认识能力、专业兴趣、成就动机、社会认知等方面的性别角色差异,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引言 个体社会角色的获得需要经历社会化过程才能完成,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政治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和职业社会化等等。性别角色说认为,性别角色是特定性别的个体,在遗传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社会化过程获得与分化的社会角色之一,男女两性不同的生理和解剖特征决定了两性不同的性别,性别又决定了社会对两性所持的不同的期望,个体从出生到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要不断接受来自各家庭、社会、教育、同辈群体和大众媒介等方面的持久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影响,长此以往,形成被该社会群体所接纳的相对稳定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自我概念、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等,自动地按照适合自己性别的认识标准、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来分析解决问题。由于性别角色具有定向性、约束性和稳定性,男性和女性的大部分习得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性别角色的影响, 英语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习得过程,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成绩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英语语言的差别也同样表现在学生英语学习活动中。因此,性别角色与英语学习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联系和规律,不同性别的个体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性别角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认识能力、兴趣爱好、成就动机、自我意识、社会认知5 个方面。19 世纪初期,语言学家就发现男女两性在英语使用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60 年代以后,人们对男女在句法、音位以及在用词上等言语模式的性别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男性支配、性别角色社会化和相称语域3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为英语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对男女两性在英语使用上的差别,如果只停留在言语模式差异及原因的探讨上,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局限性,也影响理论研究在英语教学中推广应用的实际效果。本文依据性别角色理论,从语言思维、专业兴趣、成就动机、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5个方面,对英语学习的性别角色差异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进行分析阐述,以便拓展英语教师的教学视野,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二、男女在认识能力方面的性别角色差异 认识过程是人脑对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由感知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所组成。感知系统接受由环境提供的信息,即首先把刺激的基本特

第三讲 个人与社会化

第三讲个人与社会化 社会与个人 角色 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的主体 ●社会(society)的存在,使得地位与角色、群体与组织、社会设置与社区得以产生。这些概念作为社会的局部,不属于个别人。它们代表着一种强制性的力量,迫使社会中的人去调整自己的行为。 一、社会中的个人 ●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人通过身份确认、角色扮演并组成群体,建立社会机构,从而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并成为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的一部分。 1、身份或者地位status ●指在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例如女性、黑人、医生、父亲等等,都可以用来确定身份地位,大多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种族、宗教和职业相关。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在一个人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或者受教育程度高低的结果而获得的身份地位。如企业管理人员、教师、营业员、拾荒者、父母、配偶等等。自致地位原则上可以改变。 ●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某人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改变的社会身份地位。如长子、孙女、某些皇室成员等等。 ●身份与地位的高低:绝大多数的身份或者地位可以依据责任、权力和声望等方面进行比较而被划分到某一等级。但社会学中将等级看作是次等重要的问题,在提到身份或地位时,是指不必分出等级差别的某个位置。但当涉及到社会平等关系时,就会强调等级次序,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位的差异。 ●首要地位:决定某人总的社会地位的关键性身份。如总统、富翁、流浪汉、黑人等等。

●优势身份:某些有助于获得更多社会资源的身份。如男性、白人、贵族等等。 2、角色role ●角色是对群体或社会中具有某一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待。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着差距。 ●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社会对角色扮演方式的定义。 ●角色表现(role performance):实际扮演角色的方式。 ●思考:安乐死中医生的角色,是否存在着期待与表现之间的距离? ● ●角色紧张(role strain)与角色冲突(role conflict) ●相互对立的要求被置于同一角色中,这种情形导致的个人压力就称之为角色紧张。 ●每个人都可能具有两个或更多的角色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两种或更多的身份。当来自这些角色与身份的要求出现对立时,置身于其中的个人就处于角色冲突的状态。 ●身份(地位)与角色是社会结构分析的有用工具。我们对社会中的个人进行分析时,往往会先确定其地位,再找出拥有这一地位的人期待着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角色表现)。 ●Q: 当你出现角色冲突时,你如何应对? 二、社会化socialization ●社会学家一直强调一个观点:社会使我们成为人类。婴儿无法“自然”成长为成年人。没有语言提供的概念,就无法体验和掌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父母、兄弟、姐妹、老师、朋友等等);没有充分的互动,人们就不会相互学习,价值观、规范就不会形成。正是通过接触沟通,人类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社会成员,完成了“社会化”的过程。 1、自我和意识的社会化 ●我们出生时并不知道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也不知道自己的性别。人是如何形成我

性别角色发展与理论介绍

性别角色发展及理论 性征( sex):生理身份;染色体、生理特征、激素的影响。 性别( gender):社会和文化身份。 性别角色( gender-role)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 应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 起初 ,性别角色被定义为 " Sex Role",性别角色,具体表现在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差别。如康斯坦丁诺普尔 Constantinople 曾对20世纪 70 年代前的性别角色研究作了一个里程碑式的综述 ,并试图对它进行了理论性定义 ,“性别角色特征多多少少是根植于解剖学、生 理 学和早期经历之中 ,并在外貌、态度及行为上将两性分别开来的那些相对稳定的特质。” 后来定义为 "Gender Roles".社会性别角色,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性特征和行为方式。主要有两类不同看法 , 一类是注重个体的人格特质 .如斯彭思 Spence 认为性别角色是社会 认定为适合男性和女性的性格、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 另一类是注重社会性和社会文化的作用.如 Gilbert 认为性别角色是指存在于特定历史或文化情境中的对两性分工的规范性期望 ,和社会互动中与性别相关的规则当下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一般既注重个体生理差异、人格特征 ,也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 表达性角色:女性亲切的、善于照料他人的、合作的、能敏感觉察他人要求的。 1

工具性角色:男性坚定地、独立的、竞争性的 性别特征形成:儿童获得性别认同,获得他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所 认可的同一性别的成员应持有的动机、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过程。 有关性别特征形成的研究集中在三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主题, 1. 性别认同的发展,即分清自己是男孩或女孩,并认识到性别是一种无 法改变的特征。 2.性别刻板印象的发展,即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应该 是什么样的观念。 3.性别特征行为模式的发展,即儿童发展处对同性 别群体或成员通常所从事的活动的偏好。 青少年很小就接受了性别角色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对男女性别 的刻板印象。虽然青少年的性别刻板印象并不必然地决定他们自身的 性格特征、职业和行为等方面的性别角色认同,但或多或少地影响他 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 男性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印象更为刻板。在初中生、高中生和大 学生中,家庭内性别分工越传统刻板,青少年持越刻板的性别印象。 1.进化理论 进化心理学家巴斯,道格拉斯肯里克,鲁斯(David M.Buss , Douglas T.Kenrick&Luce) 观点:男性和女性在人类历史上承受着不同的进化压力,这种自 然选择的过程导致了男性和女性的根本差异并从而决定了他们在劳 动上的分工。 例如:女性为了成功养育孩子,朝着慈爱,温和,善于照顾他人 (表达性特征)的方向进化。同时更倾向于选择关爱自己,能够提供

社会化与自我(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不是社会化的载体。[2008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家庭 B.大学 C.杂 志 D.意识 【答案】D 【解析】个体社会化的载体包括: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杂志属于 大众传播媒介。 2.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取决于个体的()。[2007年5月心理咨询师 二级] A.社会角色 B.社会意识 C.自我意 识 D.社会知觉 【答案】C 【解析】个体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是个体怎样认识自己。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行为。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 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因此答案为C。 3.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称为()。[2007年5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客我B.反思自我C.镜 我D.物质自我 【答案】C 【解析】客我是认识的对象,即被观察者,它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 的知识与信念。反思自我是个体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物质自我是其他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 4.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2006年5月、11月 心理咨询师二级,2004年6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 C.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 【答案】C 【解析】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其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 5.关于自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006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 B.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 C.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 D.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 【答案】ABCD 【解析】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19世纪末美国学者詹姆斯曾对此做过广泛而深刻 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自我及其评价、自我测量又重新成为社会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领 域之一。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 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从《仪礼》看性别的社会化

转:从《仪礼》看性别的社会化 社会化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生活的一切都可以归诸于此,而性别社会化作为主线,贯穿于人类的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由此决定了性别角色不是指两性固有的个人特性,而是指由社会规定了的各自的性别特性。[1]任何一个文化模式都离不开对性别的社会化,中国文化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中国传统文化的男尊女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人们往往在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层面上从政治角度分析男权对妇女的压迫,忽略了礼仪对性别关系的影响。《仪礼》是一部记载礼仪的典籍,礼以义生而以仪明,就性质而言,礼仪是行为规范,也是制度,所表达的社会意识就是礼义,《周礼·地官·大司徒》所掌十二经,第五云“以仪辨其等则民不越”,[2]可见以相应的礼仪区分人们的等级并使人各安其分、互不相犯是《仪礼》的目的。从性别视角看,社会通过礼仪实现对男女行为的规范和控制,表达的是社会对男女角色的规定和期望,出发点是维持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在礼仪形成和反复举行的过程中,性别关系被规定和强化为男外女内、男阳女阴、男主女从、男尊女卑,这些两性对立的模式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不同表现,概言之就是男女有别。本文将以礼仪为切入点,分析性别是如何被社会化的以及性别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从而探索中国文化性别关系形成的途径和来源。 一、礼仪中男外女内的象征性仪式 《仪礼》十七篇就内容而言,可以划分成内外两部分,《觐礼》以上各篇主要记录男子参加的公共活动,关于女子的记载不多,《士昏礼》

以下各篇多涉及婚丧嫁娶的私人活动,有关女子活动的记载较多。《仪礼》的这种结构安排恰好反映了男女不同的活动领域:公共领域——社会,是男子驰骋的天地,私人领域——家庭,是女子活动的舞台,男外女内的社会分工不言自明。仪式进一步体现了这一意识。 古代礼仪节文有不少是象征性的,《仪礼》包含许多关于男女在仪式中面位的描述,尽管因场合不同而面位关系各不相同,但总不离“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外位象征着社会,内位象征着家庭,这种男外女内的分工定位在丧礼中表现的最突出。 丧礼中男女的面位分室中,堂上、堂下,门内、门外三种情况。总的原则是:男在东位,女在西位;男在堂下,女在堂上;男在门外,女在门内。在室者以东西分,在堂者以上下分,既殡后以内外分。以下略举几例,以见其余。 室中哭泣之位是男东女西,士始死,尸体停放在室中床上,主人“入坐于床东,……,西面。妇人夹床,东面”,“众妇人户外北面,众兄弟堂下北面。”[3](《士丧礼》)户外,即门外堂上。士始死,服重者男子在床东面,面向西,女子在床西男子对面,面向东;服轻者,男子在堂下,女子在堂上,哭位均面北朝向室中尸体。小敛、大敛(殓是以衣被裹束尸体)、陈尸于堂及下葬时男女皆东西位。(详见《士丧礼》、《既夕礼》)拜宾之位,是男堂下女堂上,主人在堂下拜男宾,主妇在堂上拜女宾。吊唁之宾至,“主人出于足,降自西阶,众主人东即位。妇人阼阶上西面。主人拜宾。”[3](《士丧礼》)“男女奉尸夷于堂,降拜。……大夫内子、士妻,特拜命妇,氾拜众宾于堂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