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寄生虫病论文

食源性寄生虫病论文
食源性寄生虫病论文

我与《食源性寄生虫病》这门课大一下学期要选修选修课了,选了好多门自己喜欢的课,结果都落马了,在抱怨学校选课制度不公的同时我还在尝试着选一些相对较为冷门的课程,第六次选课真的中了三门,其中之一就是《食源性寄生虫病》。

当时说实话心里挺不舒服,和人家说自己选中的是这门课,人家都带着嘲笑的语气:“寄生虫哈!”。我也无奈,不好说什么,毕竟自己当时心里也有一丝看不上这门课的想法,好几次都想撤去。但是转念一想,既然选上了,就说明我和它是有缘的,要珍惜这份缘嘛!

于是抱着初识新事物的本有的好奇,我去上了第一节课。那次我认识了这门课,同时出乎意料地喜欢上了这门课。

都说健康第一,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很难成就自己梦想,但是健康也不是说着就可以得来。中国有句谚语“病从口入”,中国还有句谚语“民以食为天”,吃,同样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顾名思义,也就是通过饮食而传播的疾病。这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你能说这门课不重要吗?

带着这种想法,我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节课,认真完成她们布置的每一次课堂作业。还带着探索求知的想法课后各种途径更多地了解食源性寄生虫病。说起来就滔滔不绝,一种满足感流遍全身。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食源性疾病是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公布的信息表明,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例数达到数十亿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至少有1 /3的人患食源性疾病。

近年来,国际国内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屡有发生,而由致病性微生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是衡量食品安全状况的直接指标,是食品安全问题最直接的体现。

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第一、食物传播。所有的食物中毒都是以食物和水源为载体使致病因子进入机体引起的疾病。第二、暴发性。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少则几人,多则成百上千人。在发病形式上,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为集体暴发,潜伏期较长(6~39 小时);非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散发或暴发,潜伏期较短(数分钟至数小时)。第三、散发性。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某些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多以散发病例出现,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如毒蕈中毒、河豚鱼中毒、有机磷中毒等。第四、地区性。指某些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某一地区或某一人群。例如,肉毒杆菌中毒在我国以新疆地区多见;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霉变甘蔗中毒多发生在北方地区;牛带绦虫病主要发生于有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俗的地区。第五、季节性。某些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发病率升高。例如,细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有毒蘑菇、鲜黄花菜中毒易发生在春夏生长季节,霉变甘蔗中毒主要发生在2~5 月份。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因素食源性疾病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或化学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另一类是由食品中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目前已知有20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已报道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有250种之

多,其中大部分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其它为毒素、金属污染物、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性疾病。

约10种左右的肠道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生物致病因素。感染后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种感染性腹泻。常见的致病菌及其污染的食物为:沙门氏菌(禽、畜肉)、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肉毒杆菌(发酵制品、肉制品)、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乳制品)、椰酵假单细胞菌(银耳)和肉制品大肠杆菌等。

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主要有诺若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病毒性腹泻、甲肝、戊肝等疾病。目前病毒性腹泻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仅次于细菌性腹泻。寄生虫主要是华支睾吸虫,感染后可引起肝吸虫病。还有阿米巴原虫,感染后可引起阿米巴痢疾。自然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海中的生体毒素、毒蘑菇中产生的氰苷和毒素、有毒动物(如河豚鱼)产生的毒素等。化学性污染主要是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杀虫剂、灭鼠药的滥用,含重金属(铅、铜、汞、锌) 、有机氯和化合物(多氯联苯) 、有机磷的化合物、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的污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我国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国把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控制作为公共卫生管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一方面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以消除或减少引起或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因素;另一方面,要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发现和控制由食源性寄生虫病暴发流行引起的紧急事态。

在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有两大特点:一是原料污染或变质、原料储存和加工不当导致的集体聚餐暴发。其中,餐饮单位(包括集体食堂、宾馆、饭店)占责任单位的60%以上,2006年发生的福寿螺事件就是一个鲜活例子。二是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肉和肉制品、水产品导致的疾病暴发。据监测,我国每年至少有3亿人发生食源性疾病。其中,由沙门氏菌污染肉和肉制品导致的发病率最高,约占97%;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产品导致的发病率为2.5%。

食源性疾病危险因素来源很多,主要由以下十种:

1、过早地烹调食物,煮熟的食物保存在室温条件下(25℃~40℃)超过2小时;

2、熟食或剩余食品重新加热的温度和时间不够,未能杀死病菌;

3、肉、奶、蛋、豆类及其制品加热不彻底或不均匀,未烧熟煮透;

4、冷冻肉及家禽在烹调前没有充分解冻;

5、由于人员操作或者食品存放不当等造成生熟食品交叉污染;

6、误食有毒的动植物或者烹调加工方法不当(如四季豆或豆浆未煮透)没有去除其中的有毒物质;

7、生吃水产品及其他可能被寄生虫细菌、病毒污染的食品;

8、食物的体积过大,烹调的温度和时间不够;

9、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和卫生习惯不良;10、使用不洁净的水。

可以看出,这十个方面几乎涉及了我们所有日常饮食,平时我们的很多不良饮食习惯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让我们感染上某种食源性寄生虫病。所以必须注意饮食的安全。

我想学习《食源性寄生虫病》这门课,我今后的饮食一定会更加注意,也会向我身边的亲戚朋友们加强这方面的安全意识,我想这是学习这门课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如若不是想要深入研究的话。

如今这门课程已经快要结业了。分别总是充满着伤感。我想课程的结束不会结束我对它的喜爱,不会结束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范和相关知识的宣传。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我想,也许今后我会经常去重复这些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食源性寄生虫病的传播。做自己所能做的,做自己……。

我与《食源性寄生虫病》这门课有缘,课结了,缘分不会因此而尽。此时此刻,我的心很安详,庆幸自己选择了你。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食源性寄生虫综述

食源性寄生虫综述 摘要:目前,由寄生虫引起的多种传染病仍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据世界卫生 组织(WHO)报道,近年全球平均每年有1700多万人死于传染病。WHO/TDR 要求重点防治的7类热带病中,除麻风病、结核病外,其余5类都是寄生虫病,人类离不开动物性食品,但很多肉类、水产品等食物携带有寄生虫病原体。由于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病原体进入人体,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最近,卫生部一项调查显示,近年来,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新“富贵病”,我国城镇居民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感染人数呈上升势头。本文将针对食源性寄生虫的特点及防治进行介绍。 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猪肉绦虫吡喹酮疾病防治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品和饮水,经口进入人体,引起人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特别是能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和感染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对人体危害很大。因此,防止和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在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分类 鱼源性: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肉源性:绦虫病,是由于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绦虫进入体内所引起的疾病。 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并殖吸虫病,是寄生于人体内各脏器(以肺部为主)的并殖吸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 螺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是由于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侵入人体脑部,引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简称“酸脑”。 植物源性:姜片虫病,是布氏姜片虫感染所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 2 食源性寄生虫的常见宿主 淡水鱼虾是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棘颚口线虫和肾膨结线虫的中间宿主,这些寄生虫的幼虫进入鱼虾后在其体内形成囊蚴或以幼虫形式存在,囊蚴或以幼虫是,肉眼看不到,但若人吃了未熟的含有囊蚴或幼虫的鱼虾,这些寄生虫就会在人体内寄生,并使人得肝吸虫病、异形吸虫病、棘口吸虫病、棘颚口线虫病和肾膨结线虫病。 海鱼或海里的软体动物是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或软体动物,这些幼虫就会在胃壁寄生,引起酷似外科急腹症的异尖线虫病。 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也是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的重要宿主。猪肉中可能含有猪带绦虫的囊尾蚴、旋毛虫的幼虫形成的囊包、肉孢子虫形成的虫囊和弓形虫,人吃了这样的未煮熟的猪肉可能感染猪带绦虫、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 牛是牛带绦虫中间宿主,也是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的重要宿主,牛因吃进含有寄生虫病原体的青草、饲料而感染牛带绦虫、肉孢子虫和弓形虫。人因吃了这些含有寄生虫的牛肉而感染牛带绦虫、肉孢子虫和弓形虫。

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思唐镇小太阳幼儿园肠道寄生虫 防治措施 在我国寄生虫患者中,儿童占绝大多数。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肠道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钩虫和蛲虫等。它们均寄生于人体的肠道中,不仅与人体竞争食物中的养料,还可能引起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等。蛔虫还可以侵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病,可导致儿童严重缺锌,使患儿智力发育迟缓。钩虫会引起失血性贫血。肠道寄生虫由于影响幼儿消化道的正常发育而损伤其正常功能,长期或经常发病会因营养不良而影响儿童身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 为何会感染寄生虫病? 蛔虫病和蛲虫病主要是患儿吃了带有其虫卵的食物而引起。绦虫有猪肉绦虫病和牛肉绦虫病两种。前者是由于吃了未烧熟的“米猪肉”而被感染;后者是由于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含囊尾蚴的牛肉而被感染。钩虫病是因为人体的皮肤直接接触钩虫的幼虫而感染,通常是由于儿童赤脚行走于被粪便污染的土地上而感染 如何发现宝宝感染寄生虫病? 通常感染了寄生虫病的宝宝消瘦,挑食,经常肚子痛(痛得不严重,以脐周为主),脸上有圆形白斑点,有的白眼球

上有紫蓝色小斑点,因肛门瘙痒经常挠屁股。对于老师来说,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性别特点,观察有无感染寄生虫症状。幼儿寄生虫病的防与治 1、注意幼儿的个人和饮食卫生,每日按要求洗手,保持手部清洁卫生,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肠道线虫感染。 2、对于明确有蛔虫感染的幼儿还需要予以驱虫治疗,以预防并发症。体内蛔虫较多者,可以每半年驱虫一次。蛔虫等寄生虫有“遇温则安”之习性,且幼儿在秋天接受驱虫治疗时对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较易耐受和适应,容易恢复健康。 3、驱虫药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也可以选择广谱驱虫药,但具体剂量,要向医生咨询,一般多根据公斤体重计算。驱虫后2-4周要复查大便,如果仍能找虫卵,可重复驱虫治疗。 4、对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好避免药物驱虫治疗,因为它们的肝肾代谢功能均不完善,药物可能会对幼儿的肝肾产生毒副作用。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瓜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

寄生虫论文修改

血吸虫病防治研究进展 摘要:血吸虫病作为全球第二大寄生虫病,波及范围广,危害时间长。本文回 顾了建国以来关于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区域的防治方法,总结了在今后防治血 吸虫主要方向。 关键词:血吸虫;防治;进展 1引言:血吸虫是一种历史悠久、分布面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1]。寄生于人体内的血吸虫主要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三种,此外,在某些局部地区尚有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寄生人 体的病例报告。在我国流行的只有日本血吸虫一种[2]。其流行的地区多为经济落后、卫生医疗设施贫乏的江河流域,可重复感染性使得血吸虫病难以控制。 我国的血吸虫病控制经历了从建国初疫情严重,到后来得到控制,再到这几年 疫情的明显回升的过程。近年来,为了有效的控制血吸虫病的传播,治愈血吸 虫病感染者,彻底消灭血吸虫,我国不断加强对血吸虫病防治,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粪便管理与保护水源、保护易感人群、在疫区加强卫生宣 传教育,改变接触疫水的行为等措施来减少血吸虫病的发生。 2我国血吸虫病防治历史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非常关怀,对血吸虫病的防治非常重视。面 对我国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情况,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首先是进行大规模的 防治,主要有:积极准备、全面查治;全力灭螺、综合治理;其次是探索新路,主要有:化疗为主、防治结合;人畜同步化疗、易感地带灭螺;第三是以切断 传染源为重点全面防控,主要有加强领导、调整对策、制定法规;切断传染源、净化环境;封洲禁牧、加速控制传播;强化管理、综合治理、认真做好监测巩 固工作[3]。 3血吸虫病防治经验 (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血吸虫病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疾病,它的传播、蔓延以及控制均与社会进步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世界上多数发展中 国家正处于这种状态。我国经济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不 断提高,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为控制和消灭血吸虫病, 创造了先决条件。血吸虫病经常与贫穷、落后同时存在,贫病交加,互相为虐。所以治病必须与治穷、治愚相结合。 (2).部门协作,群策群力。血吸虫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大农业、大卫生的一部分,应与经济发展紧密的结合起来。血吸虫病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事,必须在政府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多部门密切合作,全社会积极参与才 能取得成效。疫区政府将血吸虫病防治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将防 治血吸虫病与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为综合治理血 吸虫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社会参与,众志成城。血吸虫病的防治措施中,除了治病以外,还要作好灭螺、防护、粪管、水管等项工作,特别是灭螺工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简直是寸步难行。各项防制措施的落实,还关系到群众生活、生产习惯 的改变和认识的提高,只有动员广大群众自觉起来与病害作斗争,才能完成这 项艰巨的任务。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313218738.html,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作者:王玉军 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鱼病的发生率和危害性不断提高,已成为制约国内水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寄生虫病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寄生虫对鱼类不会产生明显的危害,在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中,宿主和寄生虫种群之间常处于平衡状态;然而当环境与生态急剧改变时,寄生虫就有可能大量侵入宿主,从而导致寄生虫病暴发,给渔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1 危害 寄生虫对鱼类的影响显著时可引起宿主生长发育缓慢,反抗力下降,甚至造成死亡。寄生虫病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破坏鱼体组织如体表、鳃、肠道等,引起细菌感染;二是吸收鱼体营养,影响鱼体生长;三是破坏鳃丝,影响鱼类呼吸功能,造成死亡;四是影响商品价值。总之,鱼体寄生虫病不仅影响鱼类生长、导致鱼体消瘦、免疫力下降、抗病力差,而且鱼品质也极差,影响商品价格,严重的直接造成死亡(特别是鱼苗死亡率高)。因此,对鱼体寄生虫不可忽视,应根据寄生虫繁殖周期(生活史)定期杀灭防治。 2 预防 2.1 强化饲养管理 2.1.1 饲料清洁病原体往往粘附在饲料中进入池塘,因此投喂的饲料必须清洁、新鲜,最好经过消毒、杀虫(特别是投喂草及农、副产品的渔塘)。最好投喂颗粒饲料。 2.1.2 食场药物杀灭残渣剩饵往往成为病原体的繁殖场所,因此要经常对食场进行药物杀灭寄生虫。 2.2 改善水体环境 越冬期间,由于池塘较少换水,各类水生生物的代谢废物蓄积在水中,春季水温升高后,这些代谢废物分解较快,消耗水中大量的溶解氧。氧量不足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中间产物,使鱼类的抵抗力大大下降,感染包括寄生虫在内的各类疾病的机率增加。因此,在进入春季后,除了要适当换水外,一定要保持水体的高溶氧与良好的水质环境,可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与消毒剂,改善鱼类生存的水体环境。 2.3 切断传播途径

人体寄生虫防治结课论文

人体寄生虫防治结课论文 论文名称:蛔虫 主讲教师:邢建新 学号: 2013508154 姓名:徐杨

蛔虫 摘要:蛔虫感染目前是全球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威胁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特别是广大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产卵量大、虫卵抵抗力强、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或随地大便以及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都与蛔虫的感染密切相关。本文将从蛔虫的形态、生活史,蛔虫病的病症、治疗以及流行等方面综合阐述。 关键词:蛔虫;形态;生活史;病症;防治 正文 蛔虫是无脊椎动物,线形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蛔虫感染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以农村人口居多的农业大国,蛔虫病在我国农村广泛流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蛔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人群的蛔虫感染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广大学龄儿童。 一、蛔虫的形态 成虫: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形似蚯蚓,圆柱状,体表有细横纹和侧线,雌雄异体,具有唇瓣。雌性蛔虫成虫长20-35cm , 生殖器官双管型。雌性蛔虫成虫长15-31cm,尾端卷曲,有交合刺1对。 受精蛔虫卵:平均大小60 45 m,宽椭圆形,呈棕黄色。卵壳较厚,自外向内分三层,分别是受精膜、壳质膜和蛔甙层。壳外有一层

蛋白质膜,凹凸不平,卵细胞与卵壳间有新月形空隙。 未受精蛔虫卵:平均大小90 40 m,长椭圆形,也呈现棕黄色。壳质层与蛋白质膜均较薄,无蛔甙层。内含许多大小不等的折光性颗粒。 二、蛔虫的生活史 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受精卵在荫蔽、潮湿、氧气充足和适宜温度(21~30℃)下,,经2周,其内的卵细胞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一周,在卵内第一次蜕皮后发育为感染期卵.。感染期卵被人吞入,在小肠内孵出幼虫。幼虫能分泌透明质酸酶和蛋白酶,侵入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经静脉入肝,,再经右心到肺,穿破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此进行第2次和第3次蜕皮,,然后,再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被宿主吞咽,,经食管、胃到小肠,在小肠内进行第4次蜕皮后经数周发育为成虫。自感染期卵进入人体到雌虫开始产卵约需2个月,成虫寿命约1年. 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宿主体内的成虫数目一般为一至数十条,,个别可达上千条。如下图所示: 咽 气 管

浅谈食源性寄生虫

浅谈食源性寄生虫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饮食越来越丰富多样,有生食海鲜的,有生食蔬菜的,有吃野生动物的。如果进食了生鲜的、未经彻底消毒或加热,污染了有害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物,便会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2004年完成的全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有华支睾吸虫病、并殖吸虫病、绦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病等。 【什么是食源性寄生虫病】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或饮水而感染寄生虫病,称为食源性寄生虫病。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食源性寄生虫病种类多、分布广。 【食源性寄生虫的分类】 食源性寄生虫按其感染食物来源可分为:水源性,肉源性,螺源性(软体动物),淡水甲壳动物源性,植物源性,及其如两栖爬行动物源和节肢动物源等。有的可以是多源性的。【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检疫现状】 目前我国对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检疫条例在逐步完善。在水质方面,2006年我国发布的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增加了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两个非常规项目,并提出相应的检测方法为免疫磁珠分离荧光抗体法。其中规定的常规指标及限值为隐孢子虫<1个/10L,贾第鞭毛虫<1个/10L。 我国农业部、卫生部、对外贸易部和商业部联合出台的《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规定了肉品宰后检疫的寄生虫为旋毛虫、囊尾蚴和住肉孢子虫。旋毛虫和住肉孢子虫的检查方法为膈肌压片镜检,猪囊尾蚴的检查主要是肉眼观察切开咬肌、深腰肌和膈肌是否有米粒大灰白色透明的囊尾蚴囊包。 国家标准GB 10136-2005《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规定腌制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寄生虫囊蚴不得检出”。我国对进出口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检验标准为SN/T1748-2007《进出口食品中寄生虫的检验方法》,针对不同检测对象规定了以下几种检测方法: (1)消化法:适用于检验寄生于猪、牛、羊肉中的囊尾蚴、旋毛虫、住肉孢子虫,鱼、贝类中的吸虫囊蚴、棘颚口线虫的包囊、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阔节裂头绦虫裂头蚴。 (2)烛光法:适用于检验寄生于鱼肉中的吸虫囊蚴、棘颚口线虫的包囊、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阔节裂头绦虫裂头蚴。其中白光烛光法用于检测新鲜或冷冻的白色鱼肉中的寄生虫,紫外光烛光法用于检验深色鱼肉。 (3)挤压烛光法:适用于检验半透明贝类肉中的吸虫囊蚴。 (4)机械分离沉降法:适用于检验寄生于鱼肉中的吸虫囊蚴、棘颚口线虫的包囊、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阔节裂头绦虫裂头蚴。 (5)浓缩集卵法:适用于检验污染新鲜蔬菜的毛首鞭形线虫卵和蛔虫虫卵。 【如何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 ▲购买经过检验合格的生鲜海鲜和肉; ▲尽量不吃生的或不熟的海鲜、肉类; ▲改进烹调方法和改变饮食习惯,注意分开使用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及器皿; ▲蔬菜要清洗干净。 参考文献

寄生虫的防治原则

寄生虫的防治原则 大多数寄生虫患者都是儿童。寄生虫寄生在人体的肠胃中,可能引起肠梗阻、肠穿孔、肠套叠等。蛔虫还可以侵入胆道,引起胆道蛔虫病,可导致儿童严重缺锌,使患儿智力发育迟缓,所以寄生虫的防治刻不容缓。接下来,妈网百科介绍寄生虫的防治原则。 寄生虫的生活史因种不同,有的比较复杂,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也多种多样,因此要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必须在了解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根据寄生虫病的流行环节和因素,采取下列几项措施,阻止寄生虫生活史的完成,以期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 在开展寄生虫病的防治过程中,必须根据各地区,以及各种寄生虫的具体情况,制订防治方案。对土源性蠕虫及经口感染的寄生虫的控制与消灭,首先是注意管好粪便、水源,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如华支睾吸虫和肺吸虫病的感染分别为食生的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和溪蟹、蝲蛄引起的;猪、牛带绦虫病以及旋毛虫病系食用未煮熟的猪肉、牛肉所致,这些蠕虫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也称食物源性蠕虫病,其防治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教育群众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加强粪管和肉品检查、以减少传播机会。包虫病的防治则屠宰卫生管理和家犬管理及药物驱虫为主,结合我国疫区的实际情况,实行对病犬“无污染性驱虫”将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对策。 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只有动员广大群众乃至全社会积极参与才能搞好。所以必须加强宣传,让广大群众和各级领导耳闻目睹寄生虫病对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危害、认识到“区区小虫”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身体素质及防治寄生虫病的重要意义,使各级领导将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通过对寄生虫生活史的宣传,增加群众预防寄生虫病的科学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和防病意识。这样才能开展群防群治,并巩固和提高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效果。

寄生虫论文

通过《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学习——谈谈如何防治寄生虫病的流行 摘要:通过对寄生虫的生活、传播、与宿主的关系和对人体的危害等,来对寄生虫病 的流行进行防治,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深入掌握寄生虫所引起的疾病,控制寄生虫在人群中的传播,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人认识到寄生虫的危害,来达到寄生虫病在人群众的消失。 关键词:寄生虫,传播,因素,防治原则 人体寄生虫学主要研究人体寄生虫的结构、实验诊断方法、流行分布情况和防治措施,诠释寄生虫的生存繁殖规律、寄生虫与人体之间的关系。它主要包括医学蠕虫学、医学原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三个部分,以预防、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保障人类身体健康为目的。 寄生虫是一类危害人体健康的低等动物,具有动物的基本特性,但由于经历了漫长的适应寄生环境的过程,在不同程度上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尤其在营养和空间方面对宿主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寄生虫是动物界中一个特殊的类群。 1、寄生、寄生虫与宿主 在自然界中,不同物种之间构成复杂而多样的关系,其中凡是两种不同的共同生活在一起的现象均称为共生。依照共生共生双方利害关系的不同,可以吧共生分为三种类型。 1、1 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是指双方均受益的共生关系, 1、2 共栖 共栖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也无害,或者对双方都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能够独立生活。 1、3 寄生 寄生即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 2、寄生虫寄生的特点 2、1 多寄生现象 人体同时有2种以上虫种寄生,称为多寄生现象。人体内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寄生虫感染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同时存在的不同种类的寄生虫之间也地相互影响,它们之间常常出现相互制约或促进,增加或减少它们的致病作用,从而影响临床表 现。例如蛔虫与钩虫同时存在时,对蓝氏贾弟鞭毛虫起抑制作用;而短膜壳绦虫寄 生时有利于蓝氏贾弟鞭毛虫的生存。 2、2 幼虫移行

食源性疾病试题

食源性疾病试题 一、单选题 1.食源性疾病不包括() A、已知的肠道传染病 B、食物感染的肠道传染病 C、食源性寄生虫病 D、食物中毒 2、下面哪种食品是有毒食品,不宜食用( ) A、发芽的土豆 B、未彻底煮熟的四季豆 C、发霉的花生 D、以上都是 3、下列防范食品污染采取的错误措施是( ) A、饮用洁净的水,把水烧开了再喝 B、吃饭前可以不先洗手,饭后洗也可以 C、菜刀、菜板用前都应清洗干净 4、食源性非伤寒沙门氏菌病属于() A、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 B、化学性食源性疾病 C、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 D、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 5、下列那些属于食物中毒?() A、中毒性痢疾 B、中毒性消化不良 C、长期摄入低剂量的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 D、有毒蜂蜜中 E 、急性酒精中毒 6、下列那种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慎用抗生素?() 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B、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C、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D、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7.下列哪种疾病是因为慢性汞中毒引起的() A、水俣病 B、痛痛病 C、脚气病 D、银屑病

8、食源性组胺中毒属于() A、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 B、化学性食源性疾病 C、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 D、寄生虫性食源性疾病 二、填空题 1.食源性疾病是指()进入人体引起的( ) 性、( ) 性等疾病。 2.食源性疾病的特征包括()、()、()和()、()。 3.食源性疾病具有()、()的特点。 4.常见食源性疾病分为()性、()性、()和()性四类。 5.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中医疗机构的职责(一)食源性疾病病例()的采集;(二)标本的实验室检测;(三)病例信息与标本()的报送;(四)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 6. 引起食源性诺如病毒病的主要食品是(),此外,受污染的沙拉、水果三文治、蛋糕、冰霜、冰块等也能引起食物中毒。 三、简答题 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牛的常见九种寄生虫病防治

牛的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一、毛滴虫病 毛滴虫病是由寄生在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内的牛胎毛滴虫引起的生殖道疾病,通过配种而传染,可导致母牛早期流产和不孕,给生产带来一定危害。 牛胎毛滴虫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阴道和子宫内,公牛的包皮、阴茎黏膜及输精管内。母牛怀孕后,在胎儿体内、胎盘和胎液中都有大量的虫体。人工授精器械消毒不严也是传播途径之一。 【症状】公牛常为带虫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严重时公牛包皮有肿胀,流出脓性分泌物,阴茎黏膜上出现虫性结节,不愿交配。母牛阴道红肿,黏膜上有红色结节,发生子宫内膜炎时,屡配不孕,从阴道流出脓性分泌物。怀孕母牛可发生早期流产或死胎,泌乳量下降。 【治疗】 (1)0.2 %~ 0.3 %碘溶液(碘2 ~ 3 克、碘化钾4 ~ 6 克、蒸馏水1 000 毫升),冲洗子宫或公牛包皮腔,也可用0 . 1 %利凡诺或0 . 1 %黄色素冲洗。隔日1 次。 (2)灭滴灵每千克体重60 毫克,每日1 次口服,连服3 次。或按每千克体重10 毫克配成5 %的溶液静脉注射,每日1 次,连用3 次。 【预防】①对引进牛要进行毛滴虫病检查。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是有效的防制措施,但要严格消毒授精器械。③定期进行毛滴虫检查。 【检查方法】 (1)用生理盐水冲洗牛阴道或包皮囊内,收集冲洗液,离心沉淀,沉淀物用显微镜检查。 (2)将阴道或包皮内分泌物、流产胎儿液或胎液滴于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在低倍显微镜下可见到活动的虫体。 (3)毛滴虫体为梨形、圆形或纺锤形等多种形状,有 4 根鞭毛,其中3 根在虫体前部,另1 根与体侧波动膜相连,叫后鞭毛,身体中央有一纵轴,纵轴末端伸出体外 二、新陈代谢疾病幼畜白肌病

畜禽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畜禽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信息来源:网络发布日期:2007-11-29 16:49:00 浏览次数:273 各种家畜家禽寄生虫病严重地危害着家畜和人类的健康,严重地危害着畜牧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而寄生虫因种类繁多、分布广、各地自然条件等不同,因而防治寄生虫病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所以防治家畜寄生虫病必须贯彻以“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必须掌握寄生虫的发育规律和流行规律,采取必要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家畜和人类的健康,减少经济损失,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1、驱虫 驱虫要掌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和感染途径选择最佳驱虫时间制定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有效、可行的驱虫。在组织大规模驱虫工作时,应先作小群试验,在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展开,以防用药不当,引起中毒死亡。所选用药物应考虑使用:广谱(最好一种驱虫药可以驱除多种寄生虫如对吸虫、绦虫、线虫等不同类型的寄生虫均可驱除的)、高效(经1~2次用药就能彻底驱除畜禽体内的寄生虫)、低毒(对畜禽有较小副作用,药物在畜禽体内残留量少、残留时间短、不污染环境的)、价廉、使用方便(在大群驱虫时方便的驱虫方法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同时,还应注意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在同一地区,不能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药物,应经常更换驱虫药的种类,或联合用药。 驱虫可分为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 1.1 治疗性驱虫旨在消灭已确诊的畜禽体内和体表的寄生虫,解除危害,使得患畜早日康复,而且消灭了病原,对健康畜禽也起到预防作用。如果同时采取一些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的措施,效果将会更好。 1.2 预防性驱虫多数畜禽寄生虫病都是呈慢性过程,常被人们忽视,使畜禽生产性能下降10%以上。根据当地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应在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或引起严重损失之前,及时组织定期驱虫。驱虫过程中还应注意下列几点: 1.2.1 使用驱虫、杀虫药物要求剂量准确。 1.2.2 驱虫后对畜禽应加强护理和观察,必要时采用对症治疗,并及时解救出现毒副作用的畜禽。 1.2.3 先做小群驱虫试验,取得经验并肯定药效和安全性后,再进行全群驱虫。 2、粪便无害化处理 大多数寄生虫的虫卵、幼虫或卵囊是随着畜禽粪便排出体外,经一定时间的发育再次侵袭动物。因此,加强粪便管理、避免病原扩散,对控制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非常重要。在寄生虫病流行区,应将畜禽粪便,尤其是驱虫后的粪便集中起来,根据各地情况和习惯,结合农田积肥进行堆积发酵,生物热可使

食源性寄生虫病

食源性寄生虫病 一、疾病分类 鱼源性: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在人的肝胆管内所引起的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肉源性:绦虫病,是由于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虫的猪肉或牛肉,绦虫进入体内所引起的疾病。 淡水甲壳动物源性:并殖吸虫病,是寄生于人体内各脏器(以肺部为主)的并殖吸虫引起的慢性寄生虫病。 螺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是由于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侵入人体脑部,引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简称“酸脑”。 植物源性:姜片虫病,是布氏姜片虫感染所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 二、常见寄主 淡水鱼虾是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棘颚口线虫和肾膨结线虫的中间宿主,这些寄生虫的幼虫进入鱼虾后在其体内形成囊蚴或以幼虫形式存在,囊蚴或以幼虫是,肉眼看不到,但若人吃了未熟的含有囊蚴或幼虫的鱼虾,这些寄生虫就会在人体内寄生,并使人得肝吸虫病、异形吸虫病、棘口吸虫病、棘颚口线虫病和肾膨结线虫病。 海鱼或海里的软体动物是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或软体动物,这些幼虫就会在胃壁寄生,引起酷似外科急腹症的异尖线虫病。 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也是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的重要宿主。猪肉中可能含有猪带绦虫的囊尾蚴(这样的猪肉俗称“米猪肉”、“米粉猪肉”)、旋毛虫的幼虫形成的囊包、肉孢子虫形成的虫囊和弓形虫,人吃了这样的未煮熟的猪肉可能感染猪带绦虫(古医书称寸白虫、白)、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 牛是牛带绦虫中间宿主,也是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的重要宿主,牛因吃进含有寄生虫病原体的青草、饲料而感染牛带绦虫、肉孢子虫和弓形虫。人因吃了这些含有寄生虫的牛肉而感染牛带绦虫、肉孢子虫和弓形虫。 青蛙、蛇是曼氏裂头绦虫及线中殖孔绦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这些寄生虫以幼虫或囊蚴形式存在于蛙、蛇肉中,人吃了未煮熟的蛙、蛇肉就可能得裂头蚴病、线中殖孔绦虫病、异形吸虫病、棘口吸虫病。 螃蟹、蝲蛄(俗称小龙虾)是肺吸虫(并殖吸虫)的中间宿主,肺吸虫幼虫在它们体内形成囊蚴,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蚴的螃蟹、蝲蛄而得肺吸虫病。 鼠能传播很多寄生虫病,它们是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的重要宿主,还是肺吸虫、曼氏裂头绦虫的转续宿主。人吃了未煮熟的鼠肉,就可能感染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肺吸虫、曼氏裂头绦虫。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消毒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消毒 授课人孔德利 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 第一节概述 一、寄生虫的概念 寄生虫是暂时或永久地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表或体内,夺取被寄居者(宿主)的营养物质并给被寄居者(宿主)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动物。 二、寄生虫病的危害 寄生虫侵入宿主或在宿主体内移行、寄生时,对宿主是一种“生物性刺激物”,是有害的,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但由于各种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寄生部位等不问,因而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和危害程度也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机械性损害 吸血昆虫叮咬,或寄生虫侵入宿主机体之后,在移行过程中和在特定寄生部位的机械性刺激,使宿主的器官、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创伤、发炎、出血、肿胀、 堵塞、挤压、萎缩、穿孔和破裂等。 (二)夺取宿主营养和血液 寄生虫常以经口吃人或由体表吸收的方式,把宿主的营养物质变为虫体自身的营养,有的则直接吸取宿主的血液或淋巴液作为营养,造成宿主的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抗病力和生产性能降低等。 (三)毒素的毒害作用 寄生虫在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代谢物、脱鞘液和死亡崩解产物等,可对宿主产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毒性作用,尤其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毒害作用较为严重。 (四)引入其他病原体,传播疾病寄生虫不仅本身对宿主有害,还可在侵害宿主时,将某些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原虫等直接带入宿主体内,或为其他病原体的侵入创造条件,使宿主遭受感染而发病。 第二节畜禽常见寄生虫病及防治措施 一、猪常见寄生虫病及其防治 (一)猪常见寄生虫病 1、猪疥螨病 病猪患部发痒,经常在猪舍墙壁、围栏等处摩擦,经5~7d皮肤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血疹,并形成脓包,时间稍长,脓包破溃、结痂、干枯、龟裂,严重的可致死,但多数表现发育不良,生长受阻。 2、弓形体病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废绝,尿黄便干,体温呈稽留热(40.5~42℃),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到后期病猪耳部、腹下、四肢可见发绀。 3、猪蛔虫病 成虫寄生在小肠,幼虫在肠壁、肝、肺脏中发育形成一个移动过程,可引发肺炎和肝脏损伤,有的移行到胃内,造成呕吐,剖检时可见蛔虫堵塞肠道。 4、旋毛虫病 旋毛虫成虫寄生于肠管,幼虫寄生于横纹肌。本虫常呈人猪相互循环,人旋毛虫可致人死亡,感染来源于摄食了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旋毛虫包囊的猪肉。 (二)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卫生。 2、定期进行驱虫一般猪场每年春秋二季对种猪群驱虫,断奶仔猪在转群时驱虫 一次。 (三)常用治疗药物 1、敌百虫先将敌百虫按1%浓度制成药液,清洗患部。每天1次,连续用3~4d。内服可按每公斤体重

寄生虫论文综述

【综述】蛔虫感染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摘要:蛔虫感染目前是全球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威胁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特别是广大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产卵量大、虫卵抵抗力强、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施肥或随地大便以及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都与蛔虫的感染密切相关,该文针对近年来国内外蛔虫感染、流行情况综述了农村地区居民尤其学龄儿童蛔虫感染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蛔虫;影响因素;儿童健康;环境卫生;个人卫生 蛔虫感染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国家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以农村人口居多的农业大国,蛔虫病在我国农村广泛流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蛔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我国人群的蛔虫感染仍不容乐观,特别是广大学龄儿童。因此,针对近年来国内外蛔虫的感染、流行情况综述了农村地区居民尤其学龄儿童蛔虫感染的影响因素。 1、蛔虫病的定义、致病以及传播流行情况概况 蛔虫学名似蚓蛔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的线虫纲,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小肠,可引起蛔虫病[1]。 蛔虫的幼虫和成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主要包括机械损伤、夺取营养、变态反应和并发症。幼虫侵入肠粘膜,途径肝、肺时,可引起组织损伤,并释放抗原性物质导致局部和全身的变态反应,严重感染时,幼虫可侵入甲状腺、脾、脑、肾等器官,引起异位损害;成虫唇齿的机械作用和代谢产物可损伤肠粘膜,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疾病;蛔虫在小肠内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导致消化吸收障碍,从而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的吸收,引起营养不良;蛔虫病还可引起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及结膜炎等变态反应;蛔虫有钻孔习性,当寄生环境发生改变,可刺激蛔虫钻入其他开口于肠壁的各种管道,引起胆道蛔虫症、阑尾炎、胰腺炎肠梗阻等并发症[1]。 蛔虫的感染程世界性分布,尤其是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人群感染率较高。我国31个省共检查356 629人,蛔虫平均感染率12.72%。蛔虫感染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占81.64%、16.64%、1.50%[2]。感染率自东向西明显升高,东部、中部、西部感染率分别为4.86%、16.47%、18.33%[2]。人体蛔虫感染有非常明显的家庭集聚性。感染率较高的年龄组为5~9岁组(17.32%)和10~14岁组(16.69%),男女感染率分别为12.45%和12.99%[2]。感染率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下降,其中小学文化程度者感染率最高,为12.75%,职业是农民的感染率较高,为11.91%[2]。蛔虫感染率明显有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尤其是4~14儿童感染率高的特点。 2、蛔虫感染的影响因素 2.1环境影响因素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有11亿人没有获得安全饮水,包括9.8亿儿童在内的26亿人没有家用厕所,由此导致1.33亿人有感染肠道蠕虫的高危风险,每年大约导致9400万人死亡,而通过安全饮水,好的卫生设施和行为可以使蛔虫病的发病率下降29%[3]。蛔虫病主要是由于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了饮水、土壤和食物引起的,大量研究表明,粪便的暴露是引起蛔虫病的高危因素。因此加强粪便管理,改善周围居住环境,是防治蛔虫病的有效方法。 2.2社会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Raso等对57所小学的4000名儿童进行了包括蛔虫在内的多种寄生虫感染

浅谈动物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2019年第5期 吉林畜牧兽医 63 ·经验交流· JingYan JiaoLiu 浅谈动物寄生虫病的危害及防治 宋永国 吉林省公主岭市大岭镇畜牧兽医站,吉林公主岭 136100 每个动物养殖场包括小型养殖场都会不同程度的发生寄生虫病,由于寄生虫病有一定的隐蔽性,发病流行缓慢,临床表现不明显,死亡率较低,造成的损失没有烈性传染病大,易被人们忽视。殊不知,由于寄生虫病的隐蔽性强,不能及时发现而采取紧急措施,直接影响动物生长和畜牧业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入和病毒变异,表现极为强烈,损失极大,一些养殖场只重视新发、常发、多发、危害严重的动物疫病,而漠视了寄生虫病的危害,其实不然,在养殖实践中,寄生虫病的危害还是相当大的。动物寄生虫病包含在数量巨大的病原群体中,我国已经发现报道的动物寄生虫病多达2 100多种。每个动物养殖场都要认真分析发生寄生虫病的原因、危害,根据各种寄生虫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发病季节、易感动物、宿主、传播媒介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寄生虫并防治。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浅谈寄生虫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供大家在养殖实践中参考。 1 发生寄生虫病的原因 大部分寄生虫病寄生于动物体内、体表、中间宿主和排泄物中,所以动物养殖场环境卫生的好坏直接与寄生虫病发生流行有很大关系。1.1 环境条件较差 养殖场粪污乱堆乱放,粪便及污水不能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致使蚊蝇库蜢孳生繁殖,寄生虫虫卵、幼虫、虫体到处存在,污染饮水、饲料和饲喂工具,或直接通过动物接触而传播,特别是夏秋高温季节,通过昆虫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或污水横溢造成寄生虫病流行机会较多,养殖实践证明,凡是卫生条件差、环境不良的养殖场寄生虫病发病率都相对较高。1.2 诱发因素 动物发生其他疾病时,生理机能降低,遇寄生虫病原体或接触带虫宿主就会感染寄生虫病。养殖场引种或补栏时,把寄生虫病带进本场。1.3 防治工作不到位 养殖场开展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不到位,从而使寄生虫病多发、频发、常发,重视传染病防治忽视了寄生虫病防治。1.4 安全防范意识差 特别是人畜共患病,养殖场饲养管理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造成人畜相互感染。目前我国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有60多种,主要包括日本分 体吸虫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猪囊虫病、猪带绦虫病、旋毛虫等。 2 寄生虫主要危害 2.1 机械性损害 吸血昆虫叮咬或寄生虫侵入机体,在移行和繁殖过程中,使宿主的器官、组织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如创伤、发炎、肿胀、堵塞、挤压、萎缩、穿孔和破裂等。2.2 汲取宿主营养和血液 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直接汲取宿主的血液和营养,造成宿主的营养不良、消瘦、贫血、抗病力和生产性能下降等。2.3 毒害作用 寄生虫在生长发育、繁殖蜕变过程中产生的分泌物、代谢物、脱鞘液和死亡崩解产物等,对宿主产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局部性或全身性毒素作用,尤其对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的毒害作用较为严重。 2.4 诱发其他病原体传播疾病 寄生虫不仅本身对宿主有害,还可在侵害宿

食源性寄生虫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食源性寄生虫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摘要:卫生部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时指出,随着人民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由食源性寄生虫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综述了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形成、流行、危害和与食品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病食品安全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前言:俗话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要求食品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更需要安全卫生。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食品从原料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直到消费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其中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使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污染食物和饮水,经口进入人体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病,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食品安全危机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频频爆发以及国际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种种限制, 食品安全己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 中国的食品科技体系主要是围绕解决食物供给数量而建立起来的, 重点放在数量安全而对食品的质量安全关注则相对较少。食品安全性的优劣已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数个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经济、政治稳定。近年来由于食品卫生问题而导致的全球性恐慌事件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日本的O157, 英国的疯牛病, 上海的

甲肝, 法国的旋毛虫病及李氏杆菌病,SARS及禽流感、四川的猪链球菌病、北京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美国的含沙门氏菌花生酱, 以及我国新近发生的大规模乳业三聚氰胺污染。我国肉类总产量(8051万吨,2006), 占世界总产量的30%. 居世界第一;2006年生猪出栏6.3亿头, 猪肉产量达5197万吨, 占世界猪肉总产量(10373万吨)的一半, 然而出口量不足丹麦(500万人口)的1/30, 主要原因源自我国肉食品安全性信誉。根据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 每年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达到数十亿例。食源性疾病和食品污染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烹饪方法、饮食习惯、膳食结构及生态环境的改变、以及检测技术的进步, 其中食源性寄生虫病越来越占据凸显的位。 二,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概念 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称为食源性寄生虫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许隆祺指出,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的感染与人们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肉类的饮食习惯以及不注意卫生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三、影响食品安全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主要病原和流行趋势 迄今为止, 文献报道的影响食品安全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约40 余种[ 3] , 流行和危害比较严重的有10种左右。它们是可经食物(包括食用植物)和饮水感染的。 1. 原虫病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寄生虫病

论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寄生虫病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来源和方式的多样化,我国由食源性寄生虫病 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卫生部日前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指出:“食源性寄生虫病已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将介绍目前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现状,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最后提出一些预防寄生虫病的建议。 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病食品安全预防 前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食品从原料生产、加工、储运、 销售直到消费的整个过程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其中,寄生虫通过多种途径使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也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严重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一、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概念 通过对《食源性寄生虫病》课程的学习,我们得知: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进食生鲜的或未经彻底加热的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寄生虫的几个概念。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参考徐艿南、甘运兴编著的《动物寄生虫学》中的绪论:“寄生虫是一种寄居在别的生物身上(体内或体外)的生物,被它们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中,有或多或少的一段时间同宿主之间生物学和生态学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经常利用宿主作为食物的来源,并经常地或暂时地利用宿主有机体作为留居场所,同时局部地或完全地依靠宿主来调节它们和周围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寄生虫在宿主体内进行发育、生长和繁殖,并给宿主带来危害。寄生虫和宿主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通过它们的祖先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关系、相互制约所形成的,如果这种关系被破坏,则寄生虫不能完成发育。或趋于死亡。寄生虫受到寄生虫危害的现象,叫做寄生虫病。”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感染与人们生食或半生食鱼虾、肉类的饮食习惯以及不注意卫生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二、几种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 1. 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 起的疾病。通过进食未经煮熟含有活的华支睾吸虫囊的淡水鱼虾而从消化 道感染是它的传播途径。生食鱼肉或虾是主要的感染方式,此外,烤、煎 等烹饪时间不够完全杀灭囊蚴,或炊具生、熟食不分也可致感染。 华支睾吸虫病的危害主要是肝受损,轻者可以引起腹痛、腹泻、营养不良、 肝肿大,重者可以出现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

汤冬生的寄生虫论文待打印

常见的几种寄生虫: 姓名:汤忠宝 班级:11级中西医全科班学号:11412037 任课老师:汤冬生

通过《人体寄生虫学》课程学习 —谈谈如何防治寄生虫病的流行 目录: 1、摘要 2、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 3、关于寄生虫病的流行的基本环节 4、寄生虫的流行影响因素 5、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 6、总结及个人的建议 7、参考文献

摘要: 据新华网报道。在50年代,我国由于寄生虫病引起的疟疾的年发病人数逾3000万,1990年降到17.5万;1992年全国疟疾1829个流行县(市)中,已有937县(市)达基本消灭的标准。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12个省(市、区),患者人数达1190万,经过几十年防治工作,累计治愈病人1100万人;1992年底,全国380个流行县(市)已有259个县(市)达到消灭或基本消灭标准。建国以来,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才被提到议事日程,首先对流行严重,危害最甚的五大寄生虫病的防治付出极大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关键词:寄生虫病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所谓寄生虫病,就是指人体由于不同途径感染寄生虫,而引起病症的现象。首先,寄生虫病能在一个地区流行,该地区必须具备完成寄生虫发育所需的各种条件,也就是存在寄生虫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此外,尚受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当这三方面因素有利于寄生虫病传播时,在此地区才可有相当数量的人获得感染,而引起寄生虫病的流行。 1·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1 传染源

人体寄生虫病的传染源是指感染了寄生虫并能排出病原体,成为传播来源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储存宿主。例如,日本血吸虫的病人.带虫者和水牛等保虫宿主都是日本血吸虫病的传染源。另外,作为传染源,其体内存在并可排出寄生虫生活史中的某个发育阶段,且能在外界或另一宿主体内继续发育。例如感染多种蠕虫的带虫者或患者从粪便排出蠕虫卵;溶组织阿米巴带虫者可排出包囊;虫卵或包囊在排出时即有感染性,或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中发育到感染阶段(感染期)。感染阶段是指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能继续发育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2 传播途径 指寄生虫由传染源传播到易感人群的全过程,称为传播途径。寄生虫离开传染源后,必须发育至一个特定的阶段,通过人体合适的部位,以某种可行的方式才能成功进入下一个易感人群。 1·2·1 感染阶段.感染途径和感染方式 寄生虫某一发育阶段离开传染源后,一般需要在外界环境中或中间宿主.媒介植物体内经过发育或繁殖,才能达到具有感染性的阶段,这个阶段称为感染阶段或感染期。感染阶段存在的场所包括土壤.水.空气.植物媒介(如蔬菜.水果)和动物媒介。寄生虫感染阶段侵入人体的途径称为感染阶段,主要有: 1.经口感染:多种寄生虫的感染期可以通过食物、饮水、污染的手指、玩具或其他媒介经口进入人体,这是最常见的感染方式。如蛔虫、鞭虫、蛲虫、华支睾吸虫、猪囊尾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