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病毒问题

微生物学病毒问题
微生物学病毒问题

病毒

1、什么是病毒?

2、简介最大的病毒和最小的病毒。

3、什么是病毒粒子?

4、怎样区别病毒粒子和细胞?

5、简述病毒的组成

6、及各组成成分的相关功能。

7、衣壳和衣壳粒的区别。

8、有被膜病毒和裸露病毒的差异。

9、简述病毒粒的几种对称体制及其相对应的特殊外形,并各举一例。

10、简述三种典型病毒的结构特点。

11、试比几种病毒的核酸类型。

12、试比较病毒的几种群体形态。

13、病毒的命名和分类的权威机构是什么?由它规定的病毒的命名和学名书写规则怎样?

14、病毒分类单元中“科”“属”“种”的范围。

15、以正确顺序写出病毒复制的五个步骤。

16、病毒增殖吸附过程中是如何实现病毒与宿主的特异性的?

17、什么是噬菌体增殖的一步生长曲线?

18、噬菌体增殖的一步生长曲线包括哪三个重要参数?

19、比较噬菌体增殖的一步生长曲线中的潜伏期和裂解期以及隐晦期和胞内累积期。

20、什么是自外裂解?

21、什么是噬菌体效价?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什么?其优点如何?

22、什么是噬菌斑形成单位?什么是成斑率?

23、比较烈性噬菌体与温和噬菌体。

24、温和噬菌体的三种存在方式。

25、比较噬菌体的溶源现象和裂解周期。

26、带有温和性病毒的宿主具有什么优势?这样的细胞如何检出?

27、植物病毒可引起宿主植物的三类明显的症状?

28、植物病毒的增殖特点?

29、比较噬菌体和动物病毒复制过程中五个步骤的区别

30、什么是细胞病变效应?

31、什么是病毒多角体?

32、昆虫病毒包括哪三类?

33、比较NPV和CPV及GV。

34、用于病毒培养的最重要的三种细胞培养物类型。

35、比较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

36、比较拟病毒、卫星病毒和卫星RNA。

37、试解释朊病毒是如何致病的。

38、试比较致癌基因和原癌基因。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重点整理学习资料

病原微生物学知识点 重点整理

精品资料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记忆知识点 1.免疫的现代概念。P4 答:生物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识别“自我”与“非己”,以及通过排斥“非己”而保护“自我”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现象。 2.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答:(1)固有免疫:非特异性,可遗传性,效应恒定性。 (2)适应性免疫:特异性(针对性),习得性,效应递增性。 3.免疫系统的功能。P5 答:(1)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消极意义:免疫损伤: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4.人体中枢免疫器官的类型及作用。P6 答:(1)骨髓:①产生所有血细胞; ②淋巴细胞产生发育的器官: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 (2)胸腺: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5.人体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P7 答: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P12 答:指能与T、B细胞受体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属性:(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7.半抗原的概念。P12 答:仅具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8.表位的概念。P13 答: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集团称为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 9.影响免疫原性的主要因素。P14 答:(1)抗原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异物”性,分子量,复杂性,易接近性,可提呈性。(2)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 (3)抗原与免疫系统的接触方式。 10.T细胞依赖性抗原和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的概念。P15、16 答:(1)T细胞依赖性抗原:指需在APC及Th细胞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2)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细胞辅助的抗原。

微生物学考试题(1)

微生物学考试题 A卷(2014-1-16)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 2.病毒和朊病毒 3.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 4.F质粒和Ti质粒 5.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划√,错误的请在括号内划×)(10分,每小题1分) ()1.德国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巧妙地用曲颈瓶试验证明细菌污染是导致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有名的“胚种学说”或“生源论”,从而标志着微生物学学科的建立。科赫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2.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及真菌等7类。 ()3.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其肽聚糖层厚,而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肽聚糖层薄或为单层。 ()4.真菌产生的有性孢子类型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5.除原生动物可通过胞吞作用和胞饮作用摄取营养物质外,其他各大类有细胞的微生物都是通过细胞膜的渗透和选择作用而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6.反硝化作用是指好氧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将其还成亚硝酸、NO、N2O直至N2的过程。 ()7.生物固氮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固氮能力。 ()8.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高温灭菌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可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器皿及各种培养基的灭菌。 ()9.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导致水体表层蓝细菌和酵母菌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10.《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和《真菌词典》(The Dictionary of Fungi)是微生物分类学者的常用工具书。 三、填空(请在划线上填上正确答案)(15分,每空0.5分) 1.放线菌是一类呈生长、以繁殖、 生性较强的高级原核生物。 2.真核微生物包括、和 。 3.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情况,可将培养基分成、 和三种类型的培养基。 4.对化能异养微生物而言,葡萄糖等能源物质可通过

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病毒学

病毒学 Virology 传播性广;占传染病的80%。病死率高;持续感染;肿瘤的形成关系;第一节病毒形态学单正链RNA=mRNA 结构和非结构蛋白中间复制体正链翻译晚期蛋白负链复制子代核酸单负链RNA 正链RNA 中间复制体(依赖RNA的RNA多聚酶)裂解(Disintegration): naked virus cause the host cell lysis 出芽(Budding): enveloped viruses 亚病毒:一类比病毒还小的、结构更简单的微生物。包括类病毒和Prion。Penetration、Uncoating 融合---有包膜病毒胞饮---无包膜病毒直接穿入在溶酶体酶作用下,脱壳。Biosynthesis (隐蔽期)6大类型:双链DNA病毒单链DNA病毒单正链RNA病毒单负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逆转录病毒区域:DNA病毒核内(除痘病毒)RNA病毒胞质(除流感病毒及逆转录病毒)dsDNA病毒复制示意图亲代DNA mRNA 早期蛋白(功能蛋白)子代DNA 子代mRNA 晚期蛋白(结构蛋白)子代病毒复制子代核酸蛋白RNA病毒复制示意图逆转录病毒复制示意图逆转录病毒复制动画Assembly and Release 缺陷病毒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发生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所产生的子代病毒。辅助病毒可以辅助缺陷病毒完成正常增殖的病毒。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如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供所需要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则病毒在细胞中不能合成本身的成分,称为顿挫感染。非容纳细胞、容纳细胞。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常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复制的现象,称干扰现象。机制:IFN、受体、DIP。二、与病毒增殖有关的异常现象第三节病毒遗传学(一)基因突变条件致死性突变株:温度敏感突变株:28-35℃可增殖,37-40 ℃不能增殖,具有减低毒力而保持免疫原性的特点。宿主范围突变株:病毒基因组改变影响了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范围,可感染野生型病毒不能感染的细胞。耐药突变株病毒的基因重组(二)基因重组与重配基因重组:两病毒的基因组发生互换,产生具有两个亲代病毒特性的子代病毒,并能继续增殖。互补作用当两株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有其中一个病毒株提供另一个病毒增殖所必须而不能生成的基因产物,使后者能增殖。表型混合一种病毒的衣壳或包膜可以包在另一种病毒体的核酸外面,称为表型混合。多倍体有些病毒的不同株同时感染同一细胞,许多基因组的子代病毒常是多倍体。(三)基因产物的相互作用表型混合和核壳转移第四节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一、物理因素的影响温度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在-70℃(数月)或-196℃(数年)条件下,病毒感染性可保持数月至数年。一般加热60℃经30min或100℃数秒钟可使大多数病毒灭活。pH值多数病毒在pH6~8范围内稳定。射线和UV 射线使核苷酸链发生致死性断裂;UV则是在病毒的多核苷酸上形成双聚体(如胸腺核苷与尿核苷),抑制病毒DNA 或RNA的复制。* *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3000BC,埃及孟非思壁画中长老患小儿麻痹症。1、1892年,俄国学者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烟草花叶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并定名为滤过性病原。2、1898年,荷兰学者Beijerinck命名此种病原体为病毒。3、1898年,德国学者Loeffler和Frosch发现了口蹄疫病毒,揭开动物病毒学新篇章。4、十年后,相继发现了鸡瘟病毒(1900年)、黄热病毒(1901年)、鸡痘病毒(1902年)、狂犬病病毒(1903年)、鸡白细胞增生病病毒(1908年)、细菌病毒--噬菌体(1915、1917年)等。病毒的发现第三十四章病毒的生物学形状什么是病毒?病毒是一类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有一种类型的核酸、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对抗生素不敏感,而对干扰素敏感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比较- - - - - + 干扰素敏感性+ + + + + - 抗生素敏感性有性或无性二分裂二分裂二分裂二分裂复制增殖方式+ - - + + - 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DNA+RNA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RNA DNA或RNA 核酸类型+ + + - + -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复习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 物学复习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第一篇医学免疫学 1、固有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无针对性的防 御功能。 2、固有免疫3个特点:①非特异性、②可遗传性、③效应恒定性。 3、固有免疫3个组成:①组织屏障作用、②免疫细胞的非特异性作用、③体液因子的作用。 4、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在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有针对性的 防御功能。 5、适应性免疫3个特点:①特异性、②习得性、③效应递增性。 6、免疫系统的功能: ①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 ②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组织的能力。 ③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 7、中枢淋巴器官: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①胸胁: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②骨髓: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8、外周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①淋巴结: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过滤作用(微生物、毒素、癌细胞、大分子物质)。 ②脾脏: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过滤作用(突变细胞、衰老细胞)。 ③相关淋巴组织:是人体重要的一道防线。 9、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与肥大细胞。 10、抗原(Ag):指能和T、B细胞受体(TCR\BCR)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又称免疫原。 1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病淋巴细胞的能力。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2.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3.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的最小的一类微生物。4.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仅有原始核质,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不发达的微生物。 5.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的微生物。 6.正常菌群:是指正常人体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正常情况下它们与宿主间以及它们之间保持相对平衡,通常对人体有益无害,称为正常菌群。 7.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8.条件致病菌:某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正常菌群当其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宿主转换或宿主抵抗力的严重降低时,可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 1.细菌:是—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它们形体微小,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除核蛋白外无其他细胞器。 2.L型细菌:细菌细胞肽聚糖受到破坏或肽聚糖的合成被抑制后,在高渗条件下,有部分细菌仍能存活而变成细胞壁缺陷细菌,称为L型细菌。 3.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的环状双股DNA,带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 4.荚膜:某些细菌如肺炎球菌、炭疽杆菌等在细胞外面有一层较厚的粘液性物质,称为荚膜。 5.鞭毛:有些杆菌、弧菌及螺形菌的菌体上具附有细长、弯曲的丝状物。细菌的运动器官。 6.菌毛:有些细菌表面在电镜下可见有较鞭毛短而细的丝状物。包括性菌毛和普通菌毛两种。 7.芽胞:某些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折光性强、不易着色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l.前噬菌体:在溶原状态下,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前噬菌体。 2.溶原性细菌:温和噬菌体的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基因组整合,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1.耐药性变异:细菌对某种抗菌药物由原来的敏感变为耐受的变异现象。 2.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并整合到受体菌的基因组中,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3.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把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受体菌,使其获得新的性状。 4.溶原性转换:温和噬菌体的DNA作为一种外源性基因与细菌染色体通过溶原性整合而重组,使细菌的遗传结构发生改变而导致细菌性状的改变。 5.接合:细菌间通过性菌毛相互沟通,将质粒上的遗传物质从供菌转移给受菌,使受菌获得新的特性。1.血浆凝固酶:是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一种侵袭性酶。在体外,此酶能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在体内,凝固酶能使纤维蛋白沉积在菌体表面,形成保护层,使细菌具有抗吞噬作用。另外,由于纤维蛋白的沉积和细菌被固定,一方面使感染易于局限化,另一方面,可能是导致细菌栓子形成和局部毛细血管栓塞,一旦细菌栓子脱落可造成远距离转移和迁徙病灶形成。临床上检测此酶常作为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2.SPA:即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是存在于葡萄球菌细胞壁的一种表面蛋白。SPA可与人类和多种哺乳动物IgG Fc段结合。SPA与IgG结合后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变态反应、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另一方面,SPA与IgG Fc结合后IgG的Fab段仍能特异性结合抗原,可用于协同凝集试验,检测多种细菌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物。 3.链球菌溶血素O:是A群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外毒素,能溶解红细胞,并对机体多种细胞有毒性作用。人体感染溶血性链球菌后,血清中可出现大量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O”)抗体。检测抗“O”可作为链球菌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的辅助诊断。 1.大肠菌群指数:是指1 000ml水中或100ml(g)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数量。采用乳糖发酵法检测。在卫生细菌学检查中,可反映待测样品受粪便污染的程度。我国的卫生标准是饮用水的大肠菌群指数不得超过3。2.肥达试验:系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一)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一)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 B、 C、 D、 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 cm B.mm C. um D.nm E.Pm 2.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以上均可

3.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靛基质 B. 色素 C.H2S D.酸性气体 E.以上均是 4.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鞭毛变异 D.形态变异 E.耐药性变异 5. 是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强者 A.肉毒毒素 B.破伤风痉挛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霍乱肠毒素 E.金葡萄肠毒素 6.抗毒素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由细菌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 E.B十C 7.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流通蒸气法 C.间歇灭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煮沸法 8.哪种实验不属于细菌的生化反应 A.糖发酵试验 B.外斐试验 C.VP试验 D. 靛基质生化试验 E. 甲基红试验 9.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A.产褥热 B. 风疹 C.风湿热 D.波状热 E.以上均不是

10.关于淋球菌 A.女性感染者比男性更严重 B.G+肾形双球菌 C.空气传播 D.无垂直传染 E.人是惟一宿主 11.关于痢疾杆菌 A.易入血引起败血症 B.菌毛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C.不能引起休克 D.福氏痢疾杆菌因能产生外毒素,故引起的痢疾比较严重E.我国以志贺氏痢疾感菌感染多见。 12.肠道致病菌特征 A.抗原结构复杂,均有H、 O抗原 B.在SS琼脂上为无色不透明菌落 C.多数分解乳糖 D.可用免疫血清鉴定分型 E.革兰阴性杆菌 13.霍乱弧菌 A.有周鞭毛,运动十分活泼

《医学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医学微生物学名解 Dane颗粒:是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颗粒,电镜下呈双层结构的球形颗粒,直径42nm。外层相当于病毒的包膜由脂质双层和病 毒编码的包膜蛋白组成,包膜蛋白包括S蛋白M蛋白L蛋白,F质粒,又称致育因子,编码性菌毛,相当于雄性菌,接合时作为供体菌 prion朊粒,是一种由宿主细胞基因编码的,构象异常的蛋白质,不含核酸,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传染性,是人和动物传染性海绵 状脑病的病原体 R质粒,有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子组成,RTF编码性菌毛决定质粒的复制接合及转移,r-det决定菌株的耐药性 SPA(葡萄球菌A蛋白):9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存在SPA蛋白质。SPA为完全抗原,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IgG 分子Fc段非特异性结合,从而降低了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 起到了协助细菌抗吞噬的作用。 巴氏消毒法,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以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 败血症(septicemia):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包涵体: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有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

包膜,某些病毒在成熟的过程中穿过宿主细胞,以出芽方式向宿主细胞外释放时获得的,还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包括脂质多 糖和少许蛋白质, 孢子(spore):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的部位,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作 用。 鞭毛(flagellum):许多细菌(所有弧菌和螺菌,半数杆菌和个别球菌)菌体上附有的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由蛋白质组成,是 细菌的运动器官 病毒体(virion):一个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 病毒体,一个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是病毒在细胞外的典型结构形式,有感染性 插入序列IS,是细菌中最简单的一类转座元件,是细菌染色体质粒和某些噬菌体基因组的正常组分,两侧末端有反向重复序列, 一般指编码一种参与转移作用的转座酶,可双向插入,通过正 反向整合与基因组上 肠热症:包括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伤寒,以及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引起的副伤寒。 超抗原,是一类具有超强能力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刺激产生过量T细胞及细胞因子的特殊抗原,其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是植物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A型题: 每一考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1.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主要决定于:( ) A.核质结构B.细胞壁结构C.细胞膜结构 D.磷壁酸的有无E.中介体的有无 2.溶原性细菌是指:( ) A.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B.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C.带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D.带有R质粒的细菌 E.带有F质粒的细菌 3.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 A.肽聚糖B.磷壁酸C.LPS D.菌体抗原E.荚膜多糖 4.关于顿挫感染,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 ) A. 因宿主细胞内有相应抑制物 B. 因宿主细胞DNA有关基因激活 C. 因宿主细胞缺乏有关酶 D. 因感染病毒有核酸缺失 E. 因感染病毒抗原性转变 5.细菌芽胞特有的、并与其高度耐热性有关的成分是:( ) A.磷脂B.肽聚糖C.磷壁酸 D.二氨基庚二酸E.吡啶二羧酸 6.下列哪种实验可用来检测致癌物质( ) A.Ames test B.transformation test C.fluctuation test D.replica plating test E.Widal test 7.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 ) A.消毒B.无菌C.灭菌D.灭活E.防腐 8. 下列无芽胞的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 ) A.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淋病奈瑟菌 D. 肺炎球菌 E. 脑膜炎奈瑟菌 9. 下列哪项不是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 ) A. 细胞病变效应 B. 红细胞吸附 C. 细胞代谢的改变 D. 干扰现象 E. 细胞培养液混浊 10.霍乱弧菌能粘附定植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是因为具有:( ) A.鞭毛B.LTAC.菌毛D.K抗原E.Vi抗原11.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最常见的细菌是:( )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 复习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第一篇医学免疫学 1、固有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无针对性的防御功能。 2、固有免疫3个特点:①非特异性、②可遗传性、③效应恒定性。 3、固有免疫3个组成:①组织屏障作用、②免疫细胞的非特异性作用、③体液因子的作用。 4、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在机体与抗原物质接触后获得的有针对性的防御功能。 5、适应性免疫3个特点:①特异性、②习得性、③效应递增性。 6、免疫系统的功能: ①免疫防御:是指机体排斥外源性抗原的能力。 ②免疫自稳: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残损组织的能力。 ③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杀伤和清除异常突变细胞的能力。 7、中枢淋巴器官: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①胸胁: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②骨髓: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8、外周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①淋巴结: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过滤作用(微生物、毒素、癌细胞、大分子物质)。 ②脾脏: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过滤作用(突变细胞、衰老细胞)。 ③相关淋巴组织:是人体重要的一道防线。 9、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与肥大细胞。 10、抗原(Ag):指能和T、B细胞受体(TCR\BCR)结合,启动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又称免疫原。 1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病淋巴细胞的能力。 12、免疫反应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病淋巴细胞的能力。 13、半抗原:仅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14、完全抗原:具备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可由半抗原与蛋白载体交联而成。 15、抗原决定簇: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或化学基团,是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又称抗原表位。 16、交叉反应:是指抗体不仅与其诱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也可与某些非诱生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现象。 17、抗原的分类 ①根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细胞的辅助分类 T细胞依赖性抗原:是指需在APC及Th参与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 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是指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h辅助的抗原。 ②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异种抗原:指来自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种。如病原微生物、细菌外毒素类毒素、动物血清。 同种异型抗原: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抗原。如人类血型抗原、人白细胞抗原(HLA)。 自身抗原:指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如胚胎期从未与自身淋巴细胞接触过的隔绝成分。(△) 异嗜性抗原:在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③根据抗原是否在APC内合成: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 ④根据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作用:移植抗原、肿瘤抗原、变应原、过敏原、耐受原。 ⑤根据产生的方式:天然抗原、人工合成抗原。 ⑥根据物理性质: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 ⑦根据化学性质:蛋白质抗原、多糖抗原。 18、免疫球蛋白(Ig)的基本结构:①2条相同的重链、②2条相同的轻链、③二硫键。 19、人类免疫球蛋白有5类:IgM、IgD、IgG、IgA、IgE。 20、Fab作用:Fab段能与抗原结合,不过它是单价的,在体外条件下不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结合反应。 21、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与效应 ①Fab段可特异性结合相应抗原,有效阻断抗原本身危害,体现其保护作用,被称为中和作用。 ②Fc段能够与相应细胞膜上的Fc受体发生选择性结合,并介导相应免疫效应的产生。 22、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点 ①IgG:含量最多、半衰期最长、较强的抗感染中和毒素调理作用、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抗体、介导I II型超敏反应。

《医学微生物学》资料:病原名词解释

abortive infection 病毒进入非容纳细胞,因宿主细胞不能为其提供复制的必要条件,而不能产生子代,这一感染过程defective virus 缺陷病毒: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严重改变而不能独立复制出完整子代病毒体。辅助病毒 provirus 前病毒:反转录病毒复制出的ds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 viroid 类病毒:很小的具有感染性的RNA分子 prion 朊粒:一种耐蛋白酶K的具有传染性和复制能力的蛋白质分子,又称朊蛋白(PrP) cytocidal effect杀细胞效应:病毒在宿主内增至,短时间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引起细胞裂解死亡 inclusion body: 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团块结构。(病毒颗粒聚集,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病毒感染引起的细胞反应物) interferon: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计诗人或动物的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糖蛋白(广谱性,间接性(抗病毒蛋白),种属特异性,细胞选择性(感染细胞),高活性) type 1 interoferon 其中由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的α,β干扰素理化性状相似,被称为I型 negri body 狂犬病毒在人和动物中枢神经细胞中增值时可形成嗜酸性圆形,椭圆形包涵体 speticemia(败血症) pyemia(脓毒血症) sterilization(灭菌)能杀死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芽孢 disinfection (消毒) transduction(转导) conjugation(接合) lysogenic conversion(溶原性转换) virus latent infection(病毒潜伏感染)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被完全清除,持续存在于机体并不断排出体外而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单纯疱症病毒 chronic infection (慢性感染)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被完全清除,持续存在于机体并不断排出体外症状时有时无时重时轻。。。乙肝 slow virus infection(慢发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很长,一旦出现则不断加重。。。HIV elementary body and initial body(衣原体的原体和始体)衣原体的两个不同的发育时期,分别为感染和繁殖阶段。胞外胞内,致密核质有无,球形/网状结构 parasitism(寄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收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样的关系。Life cycle(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完整过程 opportunistic parasite(机会致病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阶段,当。。。,。。。导致。。。opportunistic protozoa(机会致病原虫) definitive host(终宿主)成虫/有性生殖 intermediate host(中间宿主)幼虫/无性 paratenic host/ transpot host(转续宿主)非适宜宿主,保持幼虫阶段 reservoir host (保虫宿主)脊椎动物 metacestode(中绦期)绦虫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的阶段 premunition (带虫免疫)能杀虫,但不能完全清除,感染时有免疫力但无寄生虫时则。。。 concomitant immunity(伴随免疫)不能杀虫,但有抵抗力 larva migrans(幼虫移行症)某些蠕虫的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在非正常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病变 ectopic parasitism(异位寄生)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 metamorphosis (变态)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经历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 arbo-disease(虫媒病)由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病原体而引起的疾病 recrudescence(再燃)初发停止后无再感染,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再次。。。疟疾发作

微生物学各章重点

绪论.ppt 1.微生物的分类及原核细胞型与真核细胞型的区别? 2.近年微生物学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医学微生物学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第0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ppt 1.细菌有哪3种形态? 2.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作用? 3.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由哪几部分组成? 4.青霉素和溶菌酶为什么不能杀灭革兰阴性菌? 5.简述革兰染色法操作步骤 第02章细菌的生理.ppt 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什么? 2.细菌生长曲线分哪4个阶段? 3.细菌根据对氧的需要程度分为哪几种类型? 4.细菌合成代谢产物有哪几种? 第03章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ppt 1.常用的消毒剂有哪些种类? 2.简述化学消毒剂的杀菌机制。 3.湿热灭菌有哪些方法? 各有何用途? 4.筒述紫外线杀菌的作用机制和注意事项。 5.在温度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为什么湿热灭菌法的效果比干热法好? 6.当从事病原生物学安全实验室工作时,应考虑哪些与生物安全相关的问题?第04章噬菌体.ppt 1.噬菌体的概念及其特征。 2.毒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溶原性细菌、溶原性转换的概念及特征。 3.溶菌性周期与溶原性周期的区别。 第05章细菌的遗传变异.ppt 1.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的类型及其主要差异? 2.何谓BCG、transposon、R质粒、Hfr、lysogenic conversion和Ames试验? 3.影印试验验证何种理论?突变型细菌有哪些? 第06章细菌耐药性.ppt 1.简述抗菌药物类型 2.抗菌药物作用机制又几种? 3.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 4.控制细菌耐药性策略? 第07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ppt 1.病原菌对宿主的致病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2.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3.细菌的侵袭力,由哪些因素组成? 4.请陈述机体抗细菌感染的特点? 5.当机体感染病原菌后,感染的发展及其结果可能在机体有哪些方面的表现? 6.试述医院感染的基本特点?从医学微生物学角度,怎样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第0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ppt 1. 试述检测病原菌的基本程序和原则?

微生物学目的与要求

实验十病毒的形态学诊断、培养方法和血清学试验目的 (一)观察病毒包涵体,并掌握其诊断意义。 (二)掌握病毒的形态并了解病毒包膜的获得。 (三)了解病毒培养的三种方法。 (四)掌握病毒学中主要血清学反应的原理 (五)熟悉病毒血凝抑制试验的测定过程 内容 (一)病毒的形态学诊断 1. 病毒的电镜照片(示教) 2. 狂犬病毒包涵体(示教) 3. 麻疹病毒包涵体(示教) (二)病毒的培养法(录像) 1. 病毒的动物接种法 2. 病毒鸡胚培养法 3. 病毒的组织培养法 (三)血凝抑制试验(操作) 一、病毒的形态学诊断 病毒形态学研究方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其大小,形态及排列特征,以帮助诊断;另一种是应用光学显微镜通过涂片染色或切片染色,观察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所产生的包涵体,其特征基本是固定的,故对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方法】 (一)病毒的电镜照片(示教) 观察腺病毒、疱疹病毒的电镜照片,注意其形态结构、大小、排列、及其包膜的形成。 (二)狂犬病病毒内基(Negri)包涵体(示教) 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经HE(苏木紫-伊红染色)染色的死于狂犬病的犬脑组织切片,注意包涵体在细胞内的形态、位置及染色性。 (三)麻疹病毒包涵体(示教) 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经麻疹病毒培养后,HE染色的人胚或羊膜细胞标本片,注意包涵体在细胞内的位置、形态、染色性以及细胞融合情况。

二、病毒动物接种法 实验动物在病毒学研究中有四方面用途:①分离鉴定病毒,如乙脑病毒;②连续传代通过,以减弱有毒株对人的致病力,如狂犬病病毒;③制备抗血清;④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小白鼠、地鼠、豚鼠、家兔、绵羊、鸡、猴等。在病毒学研究中,动物接种时为避免动物本身可能带有病毒,多采用实验室自己繁殖的动物。首先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动物种类,对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则选择愈接近人类的高等动物(例如灵长类)研究结果愈有价值;其次要注意动物的年龄、性别和接种的途径等各种因素,一般年幼的动物比成年动物对病毒的敏感性高。至于接种的途径应根据病毒的嗜性决定,例如脑炎病毒以脑内注射最敏感。 (一)小白鼠尾静脉接种(录像) 【材料】 1. 动物:小白鼠 2. 病毒悬液 3. 碘酒、酒精、二甲苯、无菌0.25ml注射器、4号针头及小铝匣 【方法】 1. 将小白鼠固定在小铝匣内,露出尾部,用碘酒消毒尾部,然后用酒精棉球连续擦尾部皮肤(必要时用二甲苯擦)使血管扩张。 2. 尾背和左右两侧三根血管皆为静脉,可选一根扩张较好的静脉作接种用。左手拇指捏住尾部的远端,向下弯45°,右手持注射器,于弯处进针静脉,推液0.1毫升。 注意:推注时遇阻力且皮下隆起发白时,表示针头不在血管内应拔出重新进针;如针头在血管内,推注时不感阻力,且可看到血管中血液由于注入液体而后退。 接种后逐日观察动物发病情况。 (二)小白鼠鼻内接种(录像) 【材料】 小白鼠、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病毒悬液、无菌小试管、无菌毛细管、麻醉用乙醚、棉球及小玻瓶。 【方法】 1. 首先将沾有乙醚的棉球放入一清洁小玻瓶内。左手握小瓶,右手抓住小白鼠,将其头部塞入瓶口,进行全身麻醉。注意麻醉深度,不宜太浅或太深,太深时易遭致麻醉死亡或非特异性吸入性肺炎,太浅则易在滴种时打喷嚏。 2. 用无菌毛细吸管吸取病毒悬液少许,连同毛细吸管插在无菌试管中备用。 3. 用左手将小白鼠握在手掌中,大拇指及食指抓住小白鼠耳部使其头部朝前并

病原微生物学病例分析题

附录一: 病原微生物学病例分析题 一个23岁男子因尿痛、尿频,尿道有黄绿色脓性排出物或分泌物而入院。脓性分泌物涂片镜检显示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其内有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 1.病人最可能感染的病原体是: A.脑膜炎球菌 B.杜克嗜血杆菌 C.溶脲脲原体 D.淋病奈瑟菌 E.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题1】D,尿痛、尿频,尿道流出脓性分泌物为尿道炎症状。脓性分泌物细胞内存在革兰染色阴性双球菌,强有力支持是淋球菌感染。淋病的诊断还可通过从分泌物中培养出淋球菌,或采用核酸杂交技术或PCR 技术检测淋球菌。杜克嗜血杆菌引起软性下疳,病人有溃疡性生殖器病变和腹股沟淋巴结炎,但不会引起尿道炎。性病淋巴肉芽肿衣原体主要侵犯淋巴组织,引起腹股沟慢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肉芽肿,不会引起尿道炎。脑膜炎球菌是流脑的病原菌,但其生物学特性与淋球菌相似,不会侵犯尿道炎。 2.治疗首选药物是: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与强力霉素联用 C.强力霉素 D.磺胺增效剂-磺胺甲基异噁唑 E.万古霉素【题2】B,淋球菌曾一度对青霉素G敏感。目前许多淋球菌菌株产生青霉素酶,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故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被用来杀灭淋球菌。同时,由于大约50%的病人同时感染了非淋菌性尿道炎,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强力霉素)加入此治疗方案,以杀死沙眼衣原体、溶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等。 3.该病原体在缺乏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下具有抗吞噬作用,这主要是由哪种抗原所致: A.荚膜 B.菌毛 C.外膜蛋白 D.IgA蛋白酶 E.脂多糖 【题3】B,目前无证据表明淋球菌荚膜有明显的抗吞噬作用。对人类有毒力的淋球菌具有菌毛。有菌毛菌可粘附至人类尿道粘膜,不易被尿液冲去,并且抗吞噬作用明显,即使被吞噬,仍能寄生在吞噬细胞内。保护性免疫主要是针对菌毛抗原,但由于染色体重排(基因转换)和经转化摄取新的基因,菌毛不断改变其抗原性。因此,淋球菌的再感染普遍存在。 4.如果在患者脓性分泌物中查不到病原菌,你人认为尿道炎最常是由哪种病原体引起的: A.溶脲脲原体 B.梅毒螺旋体 C.单纯疱疹病毒 D.沙眼衣原体血清型D~K E.沙眼衣原体血清型L1、L2或L3 【题4】D,沙眼衣原体可分为沙眼生物亚种、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和鼠亚种三个亚种。沙眼生物亚种包括A~K共14个血清型,性病淋巴肉芽肿亚种包括L1、L2、L2a和L3 4个血清型。经性接触传播引起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其中有50%~60%系沙眼衣原体,涉及的主要是D~K血清型。在非淋菌性泌尿道炎中,除衣原体外,溶脲脲原体是一种很重要的病原体。非淋菌性泌尿道炎通常发生于淋球菌感染后2~3周,可能因淋球菌损伤泌尿生殖道粘膜,有利于衣原体或支原体的粘附和侵入,这也是淋病治愈后有些人仍有症状遗留的原因。如果需要确诊,可用经放线菌酮处理的单层McCoy细胞作衣原体分离培养;或采用Giemsa染色镜检,检查上皮细胞内有无包涵体;或采用PCR检测。 一个1岁女孩因阵发性严重咳嗽而入院。发作时,连续咳嗽5~20次,呼吸困难,口鼻流出大量粘液性带泡分泌物。患者咳嗽终止前,随着空气最后涌入肺部,发出喘鸣音。其它临床症状有:鼻和眼结膜出血,眶膜水肿,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增多。病人无发热,咽喉部无假膜。该女孩尚未接受常规计划免疫。 5.引起患者疾病的最可能的病原体是: A.百日咳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流感病毒 E.白喉杆菌

微生物学练习03病毒(已完成)演示教学

第三章病毒与亚病毒 一、名词解释 1、病毒3、亚病毒4、类病毒 6、朊病毒 7、噬菌斑 8、效价(噬菌斑形成单 位) 9、溶源性11、温和噬菌体12、烈性噬菌体 13、溶源菌14、裂解性周 期15、一步生长曲线 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DNA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 亚病毒: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或是由缺陷病毒构成的功能不完全的病原体。 类病毒:是一类只含RNA一种成分,专业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 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 噬菌斑: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若接种上指应噬菌体的稀释液,其中每一噬菌体粒子由于先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复侵染和裂解周围大量的细胞,结果就会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的噬菌斑。 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或感染中心数 溶源性:温和噬菌体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即称溶源性或溶源现象 温和噬菌体:在短时间内不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繁殖的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 溶源菌:被温和噬菌体感染后能相互长期共存,一般不会迅速裂解的宿主细菌。 裂解性周期: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 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二、填空题 1、烈性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和等五个阶段。 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裂解 2、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即或;植物病毒多为病毒; 噬菌体多为病毒。

医学微生物学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30分) A型题: 每一考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1.细菌的革兰染色性主要决定于:( ) A.核质结构 B.细胞壁结构 C.细胞膜结构 D.磷壁酸的有无 E.中介体的有无 2.溶原性细菌是指:( ) A.带有前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 B.带有毒性噬菌体的细菌 C.带有温和噬菌体的细菌 D.带有R质粒的细菌 E.带有F质粒的细菌 3.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的细菌成分是:( ) A.肽聚糖 B.磷壁酸 C.LPS D.菌体抗原 E.荚膜多糖 4.关于顿挫感染,下列叙述中哪项正确( ) A. 因宿主细胞内有相应抑制物 B. 因宿主细胞DNA有关基因激活 C. 因宿主细胞缺乏有关酶 D. 因感染病毒有核酸缺失 E. 因感染病毒抗原性转变 5.细菌芽胞特有的、并与其高度耐热性有关的成分是:( ) A.磷脂 B.肽聚糖 C.磷壁酸 D.二氨基庚二酸 E.吡啶二羧酸 6.下列哪种实验可用来检测致癌物质( ) A.Ames test B.transformation test C.fluctuation test D.replica plating test E.Widal test 7.杀灭包括芽胞的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作: ( ) A.消毒 B.无菌 C.灭菌 D.灭活 E.防腐 8. 下列无芽胞的细菌中,抵抗力最强的是: ( ) A.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淋病奈瑟菌 D. 肺炎球菌 E. 脑膜炎奈瑟菌 9. 下列哪项不是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指标( ) A. 细胞病变效应 B. 红细胞吸附 C. 细胞代谢的改变 D. 干扰现象 E. 细胞培养液混浊 10.霍乱弧菌能粘附定植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是因为具有:( ) A.鞭毛 B.LTA C.菌毛 D.K抗原 E.Vi抗原 11.对青霉素产生耐药性的最常见的细菌是:( ) A.Streptococcus B.Staphylococcus C.Meningococcus D.Gonococcus E.Pneumococcus 12.分枝杆菌属最突出的特点是:( ) A.胞壁含大量脂质 B.无特殊结构 C.呈分枝生长 D.一般不易着色 E.抗盐酸乙醇脱色 13. 下列哪种物质与结核结节和干酪样坏死有关( ) A.分枝菌酸 B.蜡质D C.磷脂 D.索状因子 E.硫酸脑苷脂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及答案14-呼吸道病毒

医学微生物习题 第26章呼吸道病毒测试题 一. 名词解释 1.抗原漂移 2.抗原转变; 3. 神经氨酸酶 (neuraminidase,NA) 4. 血凝素 (hemagglutinin, HA) 二. 填空 1.呼吸道病毒包括、、、、、 、等。 2.流感病毒根据抗原的不同,可分为、、三型。 3.决定流感病毒亚型的特异性抗原是和 . 4.流感病毒的核酸类型是 , 其显著特点是 . 5.流感病毒的核心由 , 和组成. 6.流感病毒的结构由 , 和组成. 其吸附细胞的结构是 , 成熟病毒自细胞膜上的释放依赖的水解作用. 7.流感病毒的包膜镶嵌着2种糖蛋白刺突,即呈柱状的和呈蘑菇状的 . 8.麻疹病毒感染除引起麻疹外,少数患者尚可并发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即和 . 9.腮腺炎病毒除引起患者双侧或单侧腮腺肿大炎症外,20%男性患者并发,5%女性患者并发 . 10.孕妇在妊娠5个月内感染风疹病毒后临床表现多为 ,而其胎儿或新生儿易患综合征. 11.腺病毒为双链线状DNA,无包膜病毒,其蛋白衣壳由240个壳粒和12个 壳粒共同构成20面立体对称球状体,并在20面体每一顶角壳粒各伸出一纤维隆起. 12.少年儿童和成人普通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或感染引起. 三. 单选题 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 A.流行性感冒杆菌 B.流感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呼吸道合胞病毒 E.鼻病毒 2.普通感冒的最常见病原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腺病毒 D.风疹病毒 E.鼻病毒和冠状病毒 3.可引起全身感染的呼吸道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麻疹病毒 C.鼻病毒 D.冠状病毒 E.腮腺炎病毒 4.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为 A.新生儿 B.二月龄婴儿 C.四月龄婴儿 D.六月龄婴儿 E.八月龄婴儿 5.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一种由 A.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亚急性感染 B.麻疹病毒引起的持续感染 C.疱疹病毒引起的隐伏感染 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 E.狂犬病毒引起的慢性感染 6. 流感病毒的分型根据是 A.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 B.RNA多聚酶抗原 C.核蛋白和内膜蛋白抗原 D.血凝素(HA) E.神经氨酸酶(NA) 7. 抗流感病毒感染的主要免疫因素是 A.干扰素 B.细胞免疫 C.粘膜局部神经氨酸酶抗体 D.粘膜局部血凝素抗体` E.血清中血凝素抗体 8. 流感病毒最易变异的结构是 A.甲型流感病毒的HA B.乙型流感病毒的HA C.核蛋白 D.M蛋白 E.RNA多聚酶 9. 造成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原因是 A.流感病毒型别多,毒力强 B.流感病毒抗原性弱,免疫力不强 C.HA和NA之间易发生基因重组 D.甲型流感病毒易形成新的亚型 E.HA和NA易发生点突变 10. 甲型流感病毒分型的依据是 A.核蛋白 B.血凝素 C.神经氨酸酶 D.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E.多聚RNA 酶 11.流行性腮腺炎的常见并发症是 A.脑膜炎 B.肺炎 C.肝炎 D.肾炎 E.睾丸炎或卵巢炎 12.核酸类型为DNA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呼吸道合胞病毒 D.腺病毒 E.麻疹病毒 13.抗原型别最多的呼吸道病毒是 A.腺病毒 B.流感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麻疹病毒 E.鼻病毒 14.抗原只有一个型别的病毒是 A.流感病毒 B.副流感病毒 C.腺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鼻病毒 15.可使感染细胞发生融合的病毒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