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地铁站台分类

6、地铁站台分类
6、地铁站台分类

六、地铁站台分类

◆岛式站台

又名中置式站台、中央站台,是铁路站台的一种型态,为路轨在两旁,站台被夹在中间的设计。

◆岛式叠式月台

为岛式月台的一种,亦称为岛叠式月台,为两座以上岛式月台分布于上下楼层的月台形式,大部分用于换乘站。

又称岸式站台,常成对使用而又称为“相对式站台”或“对向式站台”,是指轨道在中央,而站台就在左右两侧的设计,是最常见的站台型式之一。侧式站台,广泛的定义即车站只有一面有轨道,故亦包括只有一个站台(单线站台)与一个轨道的情况。

◆侧式叠式站台

属于侧式站台的一种,亦称为侧叠式站台,为将两条轨道分成上下行不同楼层的站台形式,大多在车站腹地不足时的状况使用,少部分情况下也可预留空间,方便未来扩建为同台换乘站的可能。

是铁路车站在超过两个站台时所采用的一种形式。按其类型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双岛式站台、双侧式站台和完全混合式站台。

◆双岛式站台

双岛式站台是由两个岛式站台并排而成,可以为车站提供三个到四个站台。

◆双侧式站台

双侧式站台是由两个侧式站台并排而成,可为车站提供四条铁路、四个站台,当中位于中间的“岛式站台”,可用作两条路线换乘之用。

◆完全混合式站台

当站台或路线数量再多时或是站台规模限制,可能会出现岛式和侧式站台的结合。

◆西班牙式站台

中央的一个岛式月台和两侧的一对侧式月台。列车停靠时两侧均有月台,双侧开门,一边只供乘客下车,而另一边只供乘客上车或候车用,从而使上车和下车的客流相分离,增加了通勤效率。

地铁站台门设备控制系统优化

地铁站台门设备控制系统优化 发表时间:2018-12-21T09:32:06.22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作者:吴帅[导读] 摘要:基于地铁站台门控制系统的现有研究,对站台门的防夹检测装置进行优化.结合站台门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构成,分别对门控单元(DCU)站台门控制系统(PSC)站台门就地控制盘(PSL)、防夹探测模块和总线通信的功能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多种防夹方式的地铁站台门控制系统.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摘要:基于地铁站台门控制系统的现有研究,对站台门的防夹检测装置进行优化.结合站台门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构成,分别对门控单元(DCU)站台门控制系统(PSC)站台门就地控制盘(PSL)、防夹探测模块和总线通信的功能进行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多种防夹方式的地铁站台门控制系统.关键词:站台门;防夹探测装置;控制系统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地铁成为普遍的交通工具,相关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地铁站台门是安装在乘车点边缘处的装置,用于阻隔乘车点处的乘客与地铁,避免乘客落入运行轨道,保证地铁正常运行.该装置的控制系统是多种学科的集合和统一,对模块间的信息传递速率、一致性、稳定性和电磁兼容性等方面要求都非常高.本文探讨了地铁站台门设备控制系统的优化。 1控制系统硬件模块构成地铁站台门的控制系统主要由DCU、PSC、PSL、防夹探测装置以及PEDC等5个模块构成,5个模块之间采用了系统级控制、站台级控制和手动操作3种控制方式.系统级控制是基本控制方式,在没有特殊状况的情况下,系统接收到信号后自动开/关门.当系统级控制发生故障时,进行站台级操作,工作人员通过PSL对站台门进行开/关门控制.地铁站台门均配有手动机械解锁装置,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必须手动打开.以上操作中,手动操作优先级最高,系统级控制优先级最低.实际场景中,PLC控制器由于可靠性高,方便调试和维护,应用范围很大.DCU所用到的PLC需要具备对电机驱动器的控制以及对防夹探测装置信号处理的能力,市场主流品牌的中小型PLC均可满足要求,价格相对低廉.PSC则需要大型PLC来处理大量的DCU反馈信号、列车信号以及统一调度的指令.PSL可采用中小型PLC与DCU以及PSC进行信息交互.各模块的PLC采用总线通信协议来进行通信.本研究采用PLC作为控制器,成本较低且易于实现,通过电机驱动器以及各个传感器模块共同实现防夹探测的功能,提出一种综合运用电机电流运行曲线、超声波探测、红外探测的防夹检测方法,该设计能够更好地完成防夹功能,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可靠性和稳定性.2控制系统软件设计2.1DCU功能研究与设计DCU内部采用桥式电路进行脉冲宽度调制(PWM)斩波输出所需要的直流控制电压,对电机的控制方式为电流转速双闭环直流调速,主要用于接收来自PSC与PSL的控制信号以及来自站台门防夹探测装置的信号,处理后再反馈给PSC和PSL,并控制站台门进行防夹动作.控制流程设计如下:PSC与PSL下达开门指令后,DCU执行预定的开门动作,控制站台门电机打开站台门,同时PSC与PSL开始计时;当PSC与PSL下达关闭地铁门的指令后,DCU执行关门动作来控制站台门关闭.此时,若站台门防夹探测装置被触发,则执行预设的防夹动作,即控制站台门暂停关门动作,同时向站台控制器发送报警信息,提醒站台工作人员进行查看,此时控制器发出信号让站台门先打开一定的缝隙,等障碍物移除再继续进行关门动作;若关门成功则取消报警并向站台控制器反馈关门成功信号,若系统处于手动模式,则DCU不受PSC及PSL的控制,可以通过站台侧站台门三角钥匙或站台轨行区侧开门把手,进行手动解锁,.DCU的接口、逻辑、驱动等单元部件都可处理不同的信号,并互联通信,产生控制信号.逻辑单元监测速度,驱动单元监测电流,两个单元可以互相代替一段时间.但如果两个单元都发生故障,那电机将无法工作.地铁站台门系统对地铁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由于PSC与PSL实现对地铁站台门系统的逻辑控制都需要用到DCU模块,DCU控制电机系统并使其正常工作,所以地铁站台门系统的DCU模块是实现控制功能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地铁站台门的性能、功能及安全状况.2.2PSC功能研究与设计PSC是一个接口装置,它可以通过信号系统自行操作开关门,完成两扇滑动门自行开/关门动作,主要用于接收双向列车到站信号以及开门指令并对站台两侧站台门的DCU进行统一调度.PSC能够装配在特定的地铁站台门系统的机柜房内,也能够和站台门系统的动力设备共同装配在站台门系统的设备房内.其控制流程为PSC接收到列车入站信号后判断当前入站方向,当列车下达开门指令后,PSC接收到指令并将指令下达给此方向的所有DCU,DCU再进行开门动作;当列车下达关门指令后,PSC则下达关门指令给DCU再进行关门动作.2.3PSL功能研究与设计PSL的主要功能是为站台工作人员提供单侧站台门控制入口,PSL设置在地铁车头门外,提供开关门相关控制键.当地铁没有完全与地铁站台门对齐时,需要列车司机手动对此方向的站台门发出指令,地铁则不向任何站台门的PSC发送控制指令,由列车司机手动操作站台上的PSL,即对DCU进行手动控制.同时,在某个地铁站台门出现故障不能被完全关闭,从而导致地铁不能发车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使用PSL解除地铁保护锁定,以保障地铁能够正常运行.2.4防夹探测模块功能研究与设计防夹探测模块主要功能在于给地铁站台门提供感知入口,保障地铁站台门安全可靠地运行,避免发生夹人等事故.探测方式有以下几种:安全光栅探测、站台门电机电流对比探测和超声波探测等.安全光栅探测是指持续发出的红外线,在光栅中间有障碍物阻挡红外线的发射与接收的情况下,红外保护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当光栅发出的红外线被人体或障碍物阻挡时,光栅向DCU反馈0信号,表明在列车车厢与站台门之间存在障碍物,需要暂停关门指令.站台门电机电流对比探测是指利用站台门电机在运动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电机电流会陡然增加的特性.将正常工作状态时的曲线与当前探测到的工作曲线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当前站台门运行轨道中是否存在障碍物.超声波探测是指在站台门内侧(朝向站台一侧)安装超声波传感器,使用超声波测距的方式判断物体和站台门之间的距离,如果障碍物进入了超声波传感器的距离警戒范围内,则会触发报警并控制站台门进入防夹模式,此类探测方式主要针对发生乘客冲门的情形,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公交站台(牌)设计报告

华信学院本科生《人机工程学》考核材料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人机工程学 考查方式:读书报告□实验报告□ 调研报告□设计报告■论文(报告)题目:公交站台(牌)设计报告 学号: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 所在院(系)xxxxxxxxxxxxx 专业:工业设计 所在班级:11级工业设计(1)班 任课教师:xxxxxxx 时间:2013 年12 月17 日

目录 一、摘要 二、选题背景 三、关于公交车站(牌)的设计调查 四、公交站牌设计方案构思 五、设计人群定位 六、优秀站牌设计欣赏与分析 七、优秀作品分析 八、设计意义。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身边的事物,质量要求也随着变高,特别对于服务行业和出行的便捷等等要求变的更加的高了。随着国内大中城市的高度发达,例如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地铁运输量逐渐加大以及城市的不断扩张,人口的不断增多及车辆的不断增多所带来的不便,堵车是常有的事,公交车的使用渐渐的受到的人们得青睐,越来越多的人选着公交车与地铁的出行,上下班,上下学。随之而来对于公交车系统的服务也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需要更好的公交站亭,站牌的呼声越来越高。 选题背景 现在的公交站牌暴露的问题有太多,比如站牌本来是为了让坐公交的人出行的人能更好的乘坐,但是却出现了广告占用的太多好的位置。把站牌指示坐车的站地,及路线图放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这一点应该和上海的地铁站牌学习,他们做的指示非常明确,即使你第一次乘坐他们的地铁也能让人一目了然)。还有就是公交车站牌没能体现其功能作用例如使候车的乘客不被风吹与淋,太阳的暴晒,老年人没有休息区等等一系列问题。 关于公交站牌的设计调查 调查结果:

地铁与轻轨课程设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地铁与轻轨 设计名称: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2015年11 月日

目录 1.设计任务 (1) 1.1 车站设计资料 (1) 1.2设计内容 (1) 2.设计正文 (2) 2.1设计目的 (2) 2.2设计内容及要求 (2) 2.3具体设计 (2) 2.3.1站厅层的设计 (3) 2.3.2站台层的设计 (4) 2.3.3出入口的设计 (6) 3.附图 (6)

1.设计任务 1.1 车站设计资料 某地铁车站,预测远期高峰小时客流(人/小时)、超高峰系数如下表, 客流密度ω为0.5m2/人,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为直径c=0.6m的圆柱,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使用车辆为B型车(车长s为19.5m),列车编组数n为6辆,定员P v为1440人/列,站台上工作人员为6人,列车运行时间间隔t为2min,列车停车的不准确距离δ为2m,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b0为3m,出入口客流不均匀系数b n取1.1。 1.2设计内容 1.站厅层:①客流通道口宽度; ②人工售票亭或自动售票机(台)数; ③检票口检票机台数;

④站厅层的平面布置。 2.站台层:①站台长度; ②楼梯宽度、自动扶梯宽度; ③两种方法计算的站台宽度; ④根据计算出楼梯、自动扶梯宽度按防灾要求检算安全疏散的时间; ⑤站台层的平面布置。 3.出入口:出入口数量和出入口宽度。 2.设计正文 2.1设计目的 掌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中站厅、站台层以及出入口通道的设计过程、内容和平面布置原则。 2.2设计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车站资料,进行车站的建筑设计及车站各组成部分的平面布置。 2.3具体设计 由基本条件可得:

同站台换乘分类及其可行性研究

同站台换乘分类及其可行性研究 姜维建指导教师靳文舟 摘要:同站台换乘车站在国外和香港地铁中多有应用,但在国内地铁设计中为数不多。结合日本东京地铁、香港地铁对同站台换乘的设计、运营,对线网规划中一站平行换乘和连续两站平行换乘车站方案进行研究,对同站台换乘的几种方式进行比较,对实现同站台的换乘、需重点考虑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同站台双向同站台反方向换乘单岛双岛造价 1引言: 换乘站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起着重要作用。位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交叉点或汇合点处,其功能是把线网中各独立运营的线路搭接起来,为乘客换乘其他线的列车创造方便条件。近几年来,随着各大城市地铁建设的高速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各大城市实现了地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网络化的运营。但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也留下了许多问题,地铁站的布置形式就是其中一个。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按照车站布置形式有“一”字型换乘,“L”形换乘,“T”型换乘“十”字换乘和“工”字换乘5种。其中“一”字换乘又称为同站台换乘是最为方便的,乘客下车后在站台的另一侧上车即可换乘其他线路,可以缩短乘客的出行时间,提高轨道交通的竞争力。 本文根据换乘车站的功能需求,分析同站台换乘几种方式的优缺

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同站台换乘方式的建议。 2 客流需求分析 如上图,两条线路交汇时每条线路有两个方向,每个方向的乘客有两种换乘可能性,也就是说,在一个两条线路交汇的换乘车站,换乘的可能性是2*2*2=8种(当然,坐过站往回坐的情况忽略不计)。如果说只有一个换乘车站并在站台两端引入不同线路,那么就只满足了4种同站台换乘的需求,另外4种换乘需求需要通过上下楼梯来实现。因此,只靠一个车站实现8方向100%的同站台换乘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所能做的选取8种换乘中需求最大的来满足。 3 同站台换乘方式分析 同站台换乘的主要形式有一下3种形式:单岛三层四线同站台换乘、双岛双层四线同站台换乘、双向同台换乘。

公交站台设计说明

综合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公交站台设计 学生姓名靳青 专业班级工设093班 指导教师黄林诗 2013年1月

目录 1、课题来源 (3) 2、时间进度安排 (3) 3、设计调研与分析 (3) 3.1市场需求情况调研 (3) 3.2消费者需求调研 (5) 3.3现有产品调研 (7) 4、设计定位 (8) 4.1产品使用人群定位 (8) 4.2产品使用环境定位 (8) 4.3产品创新点定位 (8) 5、产品方案设计 (10) 5.1方案设计 (10) 5.2方案优选 (20) 5.3最终方案 (23) 5.4确定方案展示 (27) 6、设计感悟 (27) 7、参考文献 (29)

公交设计 1、课题来源 层面上说是展示城市形像的窗口和平台,公交站台在满足人公交车站台从深们的功能需求的审美要求等设计要素的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文明进程。 公交站台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的设计应该包含了乘客的候车平台、顶棚、站牌、区域地图、候车座位、商业或公益广告、广播等电子查询智能化设施以及站台前公交专用道路。乘客使用的是公交的整个系统,包含站台、标识、垃圾筒、广告、道路等。他们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从来不曾把以上分开。 2、时间进度安排(12月3—1月13) 3、设计调研与分析 3.1市场需求调研与分析

公交车站台从深层面上说是展示城市形像的窗口和平台,公交站台在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的审美要求等设计要素的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文明进程。公交站台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的设计应该包含了乘客的候车平台、顶棚、站牌、区域地图、候车座位、商业或公益广告、照明系统以及站台前公交专用道路。乘客使用的是公交的整个系统,包含站台、标识、垃圾筒、广告、道路等。因此在设计公交车站台时,应该尽量考虑到多方面,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在实用功能方面,我们通常要考虑以下因素: 候车功能:公交车站台最基本的功能,需要合理的空间设置,根据具体环境设置站台的大小,保证车站能够容纳适当的人数和车辆,使得车站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方便人们出行。 站牌:站牌是公交车站台的必备功能之一,合理的公交车站牌设计能够使人们跟容易更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乘坐的车辆。在设计公交车站牌时,通常要考虑到站牌上字体的颜色以及大小、站牌上拥有的车次数量、车次方向、站牌的夜间照明等。 遮挡:在多雨或者过于炎热的城市,公交车站台拥有遮挡顶棚是必要的。在设计顶棚时我们通常要考虑到顶棚的高度以及覆盖面积、所能容纳的人数、遮挡所采用的方式(封闭式或开放式)、遮挡所用材质的透明度等问题。 休息场所:公交车站台的休息场所一般是指座椅休息区,合理的安排座椅的数量以及摆放位置,能够使人们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找座椅的替代品,使得这站能够变得更加有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的控制与数据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的控制与数据处理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极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以湖北武汉为例,2015 年已经投入营运的地铁线路包含了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联络武汉三镇,而在2016 年在建的地铁线路有 5 条,预计以每年开通 2 条地铁线路的速度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地铁的联通对于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轨道交通站台门(PED系统作为 城市轨道交通中重要的子系统,对于轨道交通的正常安全运行起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系统的控制关键技术以及数据处理技术。 1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随着信息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不断交叉融合,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各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已经逐步完善,在对于站台门控制系统中,也应用了多种信息控制技术。主要介绍以下几种控制技术: 1.1 现场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技术是一种具有高度系统开放性的,可以实现现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的双向数字通信技术,在系统内可以实现多点控制,即便所有的设备不是来自于同一个生产厂家。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控制系统就是一个理论意义上的多点控制系统,站台门往往具有同时开关的统一控制特点,但各个站台门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一个站台门的控制异常不能够对其他站台门的控制产生影响。利用现

场总线技术能够很好的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站台门的控制需求,中央控制系统作为站台门的现场控制总线的主站,而各个单元门控制器作为现场总站的从站,主站能够实现对每个单元门的状态信息报文的读取,并且能够发送远程命令。现场总线系统往往通过使用PLC模组来实现,PLC的CPU模块作为现场总线为主站。 1.2 ZigBee 无线通信技术 在站台门控制系统中,往往需要保证内部控制系统与外部控制系统的信号交互的有效性,对于车站信号系统较为落后的情况,必须要引入车地无线通信模组来进一步的实现对站台门开关命令的传输,确保控制命令的有效传达,继而保证上下站台时的乘客安全。 ZigBee 无信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IEEE802.15.4 标准的局域网协议,其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进一步的实现对工业生产现场的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数据传输需求,ZigBee 网络具有多种频率和多种上限传输速率可供选择,它比起传统的通信网络,其传输速率更高、所产生的能耗更少,并且具有一定的网络自组织性,网络结构较为简单的特点。 在站台门控制系统中,以标准的岛式双侧站台为例,列车的 头部和尾部都有无线发射模块,站台的头端和尾端都有无线接收模块,列车进站后,列车的无线发射模块就会发送无线命令报文,地面则会接收与解析这些报文,而后发送控制命令,驱动站台门实现开门和关门的动作。 1.3 嵌入式控制技术在站台门控制系统中,为了实现分散控制

公交站台系统设计

公交站台系统设计 姓名:成治富 学号:2008074115 日期:2011年11月

目录 一.设计调研及分析 (03) 二.初步方案设计 (05) 三.初步方案材质分析及评价 (12) 四.功能分析 (13) 五.人机分析 (13) 六.色彩分析 (16) 七.材质分析 (17) 八.尺寸图 (17) 九.效果图 (17) 十.纸质模型图 (20)

公交站台系统设计 一.设计调研及分析 (一)调研提纲 1.调研目的 公交站台作为乘客和公交车接触的平台,与乘客和公交车的关系十分密切,怎样式公交站台的设计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是设计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义务。2.调研对象。 1)乘客(老年人、中年人、儿童、青年、孕妇、残疾人等) 2)公交车司机 3.调研内容 1)公交车站台的风格。 2)公交车站台是否便于乘客小憩。 3)公交车站台是否能够遮阳挡雨。 4)公交车站台上的的空间是否足够大。 5)公交车站台上有无防止乘客拥挤的栅栏。 6)公交车站台的高度是否和公交车的踏板高度相匹配。 7)公交车站台是否方便公交车停靠。 8)公家车站台广告的显示方式。 9)公交车站台车次的显示方式。 10)是否能够显示公交车还差多长时间到达站台。 4.调研方式 1)在公交车站实地调查;2)在公交车上调查;3)发问卷调查;4)网上问卷。 5.分析调研结果,列出现有产品的不足之处和可取之处。 (二)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您好: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乘坐公交车环境,我们要对现有的公交车站台做一定的改进,现在希望了解一下现有站台存在的优缺点,能否占用您几分钟时间,做一下这张问卷呢?我们真诚的希望您给出好的意见和想法。谢谢! 问卷编号:XXXX 日期:2011年9月调研员:成治富 Ⅰ.基本信息 1.姓名: 2.性别:A.男 B.女 3.身体状况:A.健康 B.偶尔患病 C.经常患病 D.残疾人 4.年龄:A.5—15岁 B.16—25岁 C.26—45岁 D.46—55岁 E.56岁以上 5.月收入:A.1000元一下 B.1000—1999 C.2000—2999 D.3000—3999 E.4000以上 F.秘密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车站是旅客上、下车的集散地, 也是列车始发和折返的场所, 是地下铁道路网中的重要建筑。 在使用方面, 车站供旅客乘降, 是旅客集中处所, 故应保证使用方便、安全、迅速进出车站。为此, 要求车站有良好的通风、照明、卫生设备, 以提供旅客正常的清洁卫生环境。 地下铁道车站又是一种宏伟的建筑物, 它是城市建筑艺术整体的一个有机部分, 一条线路中各站在结构或建筑艺术上都应有独特的特点。 车站设计时, 首先要确定车站在现有城市路网中的确切位置, 这涉及到城市规范和现有地面建筑状况, 地下铁道车站不比地面建筑, 一但修建要改移位置则比较困难, 因此确定车站的位置时,必须详细调查研究, 作经济技术比较。车站位置确定后, 进行选型, 然后根据客流及其特点确定车站规模, 平面位置,断面结构形式等。然后进行车站构造设计, 内力计算, 配筋计算等等。 一、工程概况: 长沙市五一广场站设计为两层三跨岛式车站,车站全长134.6m,宽度为21.8m,上层为站厅层,下层为站台层。车站底板埋深16m,采用明挖法施工,用地下连续墙围护。 二、设计依据: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地铁施工技术规范。 三、地铁车站结构设计 3.1 设计选用矩形框架结构。 设计为岛式车站,采用两层三跨结构。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车站其矩形框架由底板、侧墙、顶板和楼板、梁、柱组合而成。顶板和楼板采用单向板,底板

按受力和功能要求,采用以纵梁和侧墙为支承的梁式板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和钻孔桩护壁,采用钢管和钢板桩作基坑的临时支护。临时立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下基础采用桩基,桩基采用灌注桩。 3.2 车站开挖围护结构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采用0.8m厚、30m深地下连续墙,入土深度比为 =0.875,其中基坑开挖深度H 为16m,入土深度D为14m 。 四、侧压力计算: 土分层及土的钻孔柱状图如图4.1: 图4.1土分层及土的钻孔柱状图(单位,m)

公交车站台设计报告书

公交站台设计报告书

目录 一.设计调研及分析 (3) 1.公交站台因素分析 (3) 2.问卷调查 (4) 3.调研结果分析 (7) 二.方案设计 (7) 1.初步方案设计及评价 (7) 2.最终方案设计 (19) 3.最终方案功能分析 (19) 4.最终方案人机分析 (20) 5.最终方案材质分析 (21) 6.最终方案颜色分析 (21) 三.最终方案展示 (21) 1.方案效果图展示 (21) 2.方案三视图展示 (22) 3.方案尺寸图展示 (22) 4.方案纸质模型展示 (23) 四.总结 (23)

1.设计调研及分析 1.1设计因素分析 公交车站台从深层面上说是展示城市形像的窗口和平台,公交站台在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的审美要求等设计要素的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文明进程。公交站台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它的设计应该包含了乘客的候车平台、顶棚、站牌、区域地图、候车座位、商业或公益广告、照明系统以及站台前公交专用道路。乘客使用的是公交的整个系统,包含站台、标识、垃圾筒、广告、道路等。因此在设计公交车站台时,应该尽量考虑到多方面,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在实用功能方面,我们通常要考虑以下因素: 候车功能:公交车站台最基本的功能,需要合理的空间设置,根据具体环境设置站台的大小,保证车站能够容纳适当的人数和车辆,使得车站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方便人们出行。 站牌:站牌是公交车站台的必备功能之一,合理的公交车站牌设计能够使人们跟容易更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乘坐的车辆。在设计公交车站牌时,通常要考虑到站牌上字体的颜色以及大小、站牌上拥有的车次数量、车次方向、站牌的夜间照明等。 遮挡:在多雨或者过于炎热的城市,公交车站台拥有遮挡顶棚是必要的。在设计顶棚时我们通常要考虑到顶棚的高度以及覆盖面积、所能容纳的人数、遮挡所采用的方式(封闭式或开放式)、遮挡所用材质的透明度等问题。 休息场所:公交车站台的休息场所一般是指座椅休息区,合理的安排座椅的数量以及摆放位置,能够使人们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找座椅的替代品,使得这站能够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和美观性。 照明系统:合理的灯光布置能够使人们清楚地了解路况以及车次信息,保证人们的夜间活动,同时好的灯光设计能够将城市装扮的更加美观,美化城市形象。 安全疏导:安全问题是公交车站台设计的重中之重,合理的疏导人流,保证乘客安全,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到考虑突发情况以及应对办法。 方便排队:合理的设置上下车的位置,可以采用护栏、标牌、符号等方式提醒大家排队上下车,不要拥挤。 垃圾箱设置:将垃圾箱与公交车站台设置到一起可以使人们更方便的找到垃圾箱。公交车站台作为一个等候场所,人流量也会比较大,产生的垃圾同样会比较多,设置垃圾箱可以保证城市卫生。 兑零钱功能:人们很多时候会因为上公交车没有零钱而为难,设置找零机器会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 公用电话功能:设置公用电话可以使人们能够方便地进行求助以及咨询,为了方便使用最好采用投币的方式。 在美观功能方面,我们通常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结构:在设计公交车站台的结构时,我们需要保证一眼望去人们能够明白这

地铁车站安全门系统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地铁车站安全门系统分析 专业: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 年月日

中文摘要 随着现代化都市的普及,以及城市普遍生活条件的提高,节奏的加快,地铁作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的同时,地铁已经成了大家出行的必备交通工具。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地铁出行的同时,安全成了一个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保证地铁的行车安全以及针对环境因素以及节约能源方面等方面考虑,安全门的出现无疑大大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本文针对安全门系统的发展及应用以及安全门在实际使用时的优缺点和有待改善等方面做了一次汇报。当前,世界现代城市交通正进入以信息化为目标的新时期,一个包括道路建设、客货运体系和交通控制管理组成的快速、便捷、舒适、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是衡量当前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现代化水平,既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系统的协同运作方面做深入的研究与讨论,为乘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候车环境。 关键词:安全门;行车安全;节约能源

第1章绪论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给城市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而传统的地面交通无法适应城市客运发展的新需求。城市地下铁道应运而生,它能有效降低地面噪声,减少城市污染,改善地面交通状况,改善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863年1月10日在英国伦敦开通了第一条地铁“大都会号”(Metropolitan Railway),虽然列车由蒸汽机驱动,冒烟的发动机在地铁内运行,造成环境很不舒适,但他标志着城市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的诞生。随后,美国、匈牙利、英国、法国也相继建成了自己的地铁线路。当今世界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轨道交通已在公共交通系统中处于主体地位,到上个世纪末,世界上已有近100座城市拥有地下铁道。其中规模最大和最豪华的是莫斯科地铁,其年运量达24.3亿次。法国里尔地铁(VAL)是最现代化的地铁,它采用无人驾驶的全自动化轻型地铁,并设置车站屏蔽门系统。速度最快的是美国旧金山地铁,行驶速度高达每小时128公里。 到2000年,世界上共有106条地铁线路,总里程近7000KM。发达国家的主要大城市,如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伦敦、巴黎、柏林、东京、莫斯科等基本上完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其中,美国是世界上拥有轻轨和地铁最多的国家,现有1230KM,占世界的20%。但后起的中等发达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地铁建设方兴未艾,亚洲共有日本、中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泰国、朝鲜、菲律宾、伊朗、土耳其等国家的26个城市有地下铁道,非洲国家埃及、突尼斯也拥有了自己的地铁线路。进入21世纪,中国将是世界上发展轨道交通的最大市场。 我国地铁发展起步较晚,1969年北京地铁通车,标志着我国第一条地铁的诞生。相继于1984年在天津建成了我国第二条地铁,1995年上海地铁一号线开通运营,1997年广州地铁一号线首段建成通车。2015年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香港等25个城市建成地铁。截至2014年12月28日,北京地铁共有18条运营线路(包括17条地铁线路和1条机场轨道),组成覆盖北京市

地铁车站平面设计任务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课程设计 地铁车站平面设计任务书 2009.05

1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对城市地铁车站的相关知识有更深的了解;使学生熟悉地铁车站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概述 2.1 车站设计依据 国家标准《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西安地铁二号线工程可行性分析》等。 2.2站址环境 选择一:南门站是西安地铁二号线的一个站点,位于明城墙的南门附近,呈南北走向。 由于该站位于西安市中心区,且靠近城门,因此,附近地面交通量非常大,交通比较拥挤,建筑物也比较密集。 站点附近的主要道路包括:南大街、粉巷、东木头市、书院门、顺城南巷、环城南路和长安北路等。南北方向的南大街有6条机动车道,左右各有一条公交专用道、非机动车道,其道路交通负荷已接近饱和。周围以商业和居住用地为主. 站中心的坐标是YAK14+110。 规划路 已有道路 图4-18南门站附近道路分布示意图 选择二:作为西安地铁二号线站点之一的南稍门站,位于长安路与友谊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南北走向。其周围的道路网以基本形成,站点附近的道路有:红会路、朱雀路、文艺南路、文艺北路、友谊东路,友谊西路等,站点附近只有少数规划路网,并以支路为主。站点附近的道路中,长安北路饱和度为0.94,友谊东路的饱和度为0.82,友谊西路饱和度为0.8,朱雀大街饱和度为0.94,道路接近饱和或较为拥挤。站点周围以商业和居住用地为主。 站点中心坐标(有效站台中心里程)是YAK15+269。 水 水 水 水水水水 水 水 水 水水水水 水水水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水水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水水水 水水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水水水 水 水 水 水水水水水水 图4-19 南稍门站附近道路分布示意图 选择三:小寨站位于长安南路与小寨路相交的十字路口,路口东北侧为单.多层面门房;西北

浅谈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浅谈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 摘要: 地铁屏蔽门系统对于我国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很陌生的, 本文以广州地铁为例,阐述了地铁屏蔽门控制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并对现场总线技术在其系统中的应用及屏蔽门系统与其他相关专业接口问题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关键词: 构成、功能、现场总线、接口、原理框图。 1、引言 地铁屏蔽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沿站台边缘布置,将车站站台与行车隧道区域隔离开,降低车站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同时减少了列车运行噪音和活塞风对车站的影响,防止人员跌落轨道产生意外事故,为乘客提供了舒适、安全的候车环境,提高了地铁的服务水平。在我国轨道交通建设中,广州地铁2号线是国内首次引入屏蔽门系统,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地铁线路。目前已建成的地铁线路有些正在筹备加装屏蔽门(或安全门)系统(如广州一号线),新建线路多数设计采用屏蔽门(或安全门)系统。 2、系统构成 屏蔽门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接口盘(PSC)、就地控制盘(PSL)、门控单元(DCU)、

通讯介质及通讯接口及外围设备等组成。中央接口盘(PSC)又由主监视系统(MMS)、两个单元控制器(PEDC)、接线端子、接口设备及控制配电回路组成。典型站配置一个中央接口盘(PSC)、两个就地控制盘(PSL)、每扇滑动门一个门控单元(DCU)。 3、系统功能及实现 、控制功能 屏蔽门控制系统具有系统级控制(SIG)、站台级控制(PSL)、手动操作控制、火灾模式(IBP)。其中以手动操作控制优先级最高,系统级最低。只有在执行完优先级的操作后,才可以进行低级别的操作。 3.1.1、系统级控制(SIG) 系统级控制是在正常运行模式下由信号系统(SIG)直接对屏蔽门进行控制的方式。在系统级控制方式下,列车到站并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时(如:±300mm),信号系统向屏蔽门每侧单元控制器(PEDC)发送“长/短车开/关门”命令,单元控制器(PEDC)通过门控单元(DCU)对每扇滑动门进行实时控制,实现屏蔽门的系统级控制操作。单元控制器(PEDC)与门控单元(DCU)通过可靠的硬线连接。 、站台级控制(PSL) 站台级控制是由列车驾驶员或站务人员在站台的就地控制盘(PSL)上对屏蔽门进行“开/关门”的控制方式。当系统级控制不能正常实现时,列车驾驶员或站务人员可在就地控制盘(PSL)上通过“专用钥匙”及”开/关门按钮”对屏蔽门进行“开/关门”操作,实现屏蔽门的站台级控制操作。

设计分析公交车站牌

郑州华信学院2013—2014学年上学期 设 计 报 告

设计报告 设计分析公交车站牌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 高,对于身边的事物,质量要求也随着变高,特别对于服务行业 和出行的便捷等等要求变的更高。随着国内大中城市的高度发 达,城市的不断扩张,人口的不断增多及车辆的不断增多所带 来的不便,堵车是常有的事,公交车的使用渐渐的受到的人们 得青睐,越来越多的人选着公交车的出行,上下班,上下学。 随之而来对于公交车系统的服务也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所以需要更好的公交站亭,站牌的呼声越来越高。公交作为一 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国外的很多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英 国、法国、韩国等都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从事先进的公共 交通系统研究。 正文: 一.调查结果: 小朋友希望公交牌上能注上拼音,因为她不认识太多字,拼音可以帮助她更好地乘车;年轻人希望注上英语,这样外国人也可以方便地坐车,他还希望站牌能显出一些青春活力,不要死气沉沉;中年人认为应该将站牌制成电子站牌,智能化的;而那位老人只是希望站牌的字大一些,让老年人看清楚,有语音提示的更好。 二.公交站牌现状:

现在的公交站牌暴露的问题有很多,比如 1站牌本来是为了让坐公交的人出行的人能更好的乘坐,但是却出现了广告占用的多的位置。 2把站牌指示坐车的站地及路线图放在几乎看不见的地方。 3公交车站牌旁边没有设置几个可以供等车的人休息的凳子。 4没有语音提示,让没有专心等车的人错过公交车。 4站牌字体太小,老年人不易看清。 下面是几张现有公交车站牌的图片:

三.功能设想: 1.如果经济上允许的话,可以在站牌处设置交互式触控显示屏,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察看乘车线路。乘客也可以通过键盘输入要到达的地点名称,计算机会立即将最佳乘车方案显示在屏幕上。 2.需要在站牌的旁边立一个盲文站牌,让盲人也可以乘坐公交车。 3.站牌采用电子的,利用液晶电子屏幕,滚动发布途经该站点的公交车线,便于乘客晚上查看站牌的设计。 4.电子站牌随时接收中心发来的数据,显示本线路所有运营车辆当前所在的位置,已到站车辆,车站站牌相应灯高,再在站间的车辆,前进方向灯亮。 5.根据离本站最近车辆的当前位置,计算到达时间,显示在电子站牌的显示屏上,乘客可预知下次车达到时间。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不足与创新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不足与创新 摘要:随着地铁建设的兴起,地铁车站建筑已作为城市建筑的一族。然而,城市地铁车站建筑的设计却并非尽如人意,有很多需要创新、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不足与创新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城市的交通堵塞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影响人们生活的一大问题,而地铁是解决交通堵塞的有效措施。地铁车站设计是地铁建设的关键一环,是地铁建设过程中一个协调面最广,涉及专业最多的综合性工作,在地铁建设过程中起着龙头的作用,其设计方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车站规模、形式、建造方法等都直接影响工程造价,设计要同时兼顾方案的可行性、功能的完整性、造价的合理性,同时考虑到今后若干年的发展需要,因此,在确定车站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多方案必选,严格审查,按照自身特殊的方法和客观规律去开展设计工作。 1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各阶段要点 首先,要有前期准备,要认识到该工作具有周期长、反复多、涉及专业多的特点。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除熟悉本专业技术资料外,还要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要有创新精神,但要严把质量关。 在方案设计阶段,要明确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线位、站位和车站形式。在线位稳定方面,从整体走向来分析,从客流吸引、远期规划、征地拆迁、工程实施、环境保护等方面来综合比较;在站位稳定方面,应根据使用功能优劣,出入口、凤亭设置位置,地下管线情况,地面交通情况,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工法等综合考虑,决定是路中还是路侧、是跨路口还是不跨路口;在车站形式方面,应根据规划线网和本站功能要求,是中间站还是换乘站,是几层车站、是岛式还是侧式、有无配线,找出本站特点,决定车站形式。 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明确本阶段的重点是确定车站规模、控制投资。规模的确定是根据计算和经验确定车站的站台宽度、车站的长度,层数、层高、覆土深度等得出的;投资的控制要有节约意识,综合比较,能省则省,但要适宜。 施工设计阶段主要保证图纸的完整、精确,施工的可行性。设计图纸、说明书、设备材料表等文件要满足使用要求,满足施工、安装和加工等多方面要求。还要注意,各专业图纸中管线、门窗、隔墙、孔洞、预留、预埋对应问题。另外还要注重后期配合,为工程服务,为现场服务,主要解决图纸中不详的问题和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合适的方式及时处理。 2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存在的不足

地铁换乘站的设计

地铁换乘站的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地铁换乘站的设计 摘要:主要介绍了某地铁换乘车站换乘节点的计算分析及设计,探讨了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设计密切结合施工的意义。 关键词:地铁;换乘车站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subway exchange-station is introduced. The problem we should focus 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ombining design with construction closely are discussed. Keywords:subway;exchange-station 近年来,我国地铁运输系统迅猛发展,城市地铁线网也越来越密集,地铁换乘车站数量增长明显,本文以某换乘车站的设计出发探讨一下换乘车站的设计方法。 1 工程概况 某地铁车站位于两条规划建设线路的交汇点,顶板覆土3m,一期主体为双层明挖岛式车站,双排柱柱距纵向8m,沿纵向设梁,换乘节点区域为地下三层。本站远期线路为三层明挖岛式车站,换乘方式为T型岛岛换乘,换乘节点位于一期车站站台中部,与车站同时建设,预留远期线路建设条件。 2 计算模拟 车站标准段的计算在实际设计中多简化为单位纵向延米长度的平面框架进行计算,对框架中柱进行轴向刚度等效为延米截面,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视为复合墙结构(围护桩按抗弯刚度等效为墙),使用阶段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一起承载,两者之间考虑只有压力传递,土压力由两者共同承受,水压力全部由侧墙承受。土层对结构的作用采用分布水土压力及一系列只受压的弹簧进行模拟,将结构视为底板置于弹性地基上的平面框架结构进行分析。 对于车站标准段,在车站纵梁刚度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上述简化后的平面受力计算基本能满足设计要求,但是换乘节点区域空间受力特征明显,类似平面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所以建立三维计算模型,以分析换乘节点区域各构件的受力情况。本文采用Midas程序Gen模块建立模型。

论地铁站台门系统作用及常见故障

论地铁站台门系统作用及常见故障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加大,城市拥堵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秩序。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安全、快捷的交通方式,能极大改善城市交通运输力。随着城市轨道的蓬勃发展,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据有关资料报道英国伦敦地铁每年发生150起左右的安全事故,日本地铁每月都有人员跳轨自杀。如何防止乘客意外坠落轨行区或故意进入轨行区,显然单纯靠管理难以做到。于是,专家们开始寻找将乘客候车区与轨行区隔离的有效办法,地铁站台门应运而生。 标签:站台门作用;屏蔽门系统;常见故障 1站台门系统的作用 1.1站台门系统的功能 安装在轨道交通车站站台边缘将列车轨行区与站台乘客候车区隔离连续屏障称为站台门,站台门总体来说有三大功能。节能,将轨行区与站台乘客候车区隔离,减少站台区与轨行区的空气交换,减轻车站冷水机组系统的负荷,有效的降低了能耗;安全,防止乘客跌落或跳下轨行区而发生危险,列车也可在较安全的环境下行驶,大幅度地减少司机瞭望次数,减轻了司机的思想负担减少司机的不安全感,同时也降低的人力成本;舒适,降低列车进出站时噪声,消除列车运行是产生的活塞风运站台影响,改善地铁空气质量,保证站台候车区的舒适;另外站台门还可以减缓火灾影响,站台侧或轨道侧发生火灾时,屏蔽门可隔绝火势及浓烟由轨道侵入站台或由站台延烧至轨道,且可延长其两侧相互影响时间,以增加乘客的疏散时间。 1.2站台门系统的运行模式 站台门系统运行模式大致分为:系统级控制、车站级控制与手动操作。按系统控制优先等级划分,系统级控制(SIG)<车站级控制(PSL)<车站级控制(IBP)<手动级控制(LCB)<手动级机械钥匙解锁。 系统级控制是指在系统正常运行模式下,列车到站并且停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300mm)时,站台门系统接受信号系统(SIG)发来的由列车司机在驾驶室发出的开关门指令控制滑动门的开关。 车站级控制是指列车到站停位不准确、信号系统故障、信号系统与站台门系统信号中断、站台门系统故障等非正常情况下,列车司机可通过操作站台端头就地控制盒(PSL)或车站人员在车控室通过操作综合后备盘(IBP)开关滑动门,实现站台门的车站级控制操作。 手动操作是指在单个滑动门无法与系统联动开关时,需要对此单道滑动门进行单独操作;手动操作分為LCB钥匙电动操作单门开关与机械钥匙操作单门开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 班级:土卓一班 学号:13 姓名:吴浩 教师:赵菊梅 2016年11月

一.设计目的 0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0 三.车站的已知资料0 四.车站设计 0 1.站厅层0 (1).客流通道口宽度0 (2).人工售票亭或自动售票机数0 (3).检票口检票机台数1 (4).站厅层的平面布置1 2.站台层1 (1).站台长度1 (2).楼梯宽度、自动扶梯宽度 2 (3).站台宽度计算2 (4).根据计算出楼梯、自动扶梯宽度按防灾要求检算安全疏散时间3 (5).站台层的平面布置3 3.出入口3 (1).出入口数量和出入口宽度3

一.设计目的 通过该设计旨在使同学们掌握地铁地下车站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 包括站厅层、站台层以及出入口通道的设计内容、过程和平面布置原则等。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根据提供的车站资料,进行车站的建筑设计以及车站各组成部分的平面布置。 三.车站的已知资料 1.客流信息资料 2.车站其他信息 客流密度为平方米/人,站台上工作人员为6人,列车运行时间间隔为2分钟,列车停车的不准确距离为1米,乘客沿站台纵向流动宽度为2米,出入口客流不均匀系数取。采用三跨两柱双层结构的岛式站台车站,站台上的立柱为米的圆柱,两柱之间布置楼梯及自动扶梯。 3.车辆信息: A 型车尺寸:长22m ,宽,高 四.车站设计 1.站厅层 (1).客流通道口宽度 鉴于通道口通行总宽度应大于楼梯总宽度,但不能小于米,所以取5米。 (2).人工售票亭或自动售票机数 采用自动售票机所需台数计算公式:1 11m k M N 式 中 量,按高峰小时计;行和下行上车的客流总使用售票机的人数或上:1M K: 超高峰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