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体诗的发展

近体诗的发展

一,近体诗的格律逐渐成熟
早期的诗歌是能入乐歌唱的,魏晋以后,诗歌不再入乐成为文人的书面创作。于是诗人开始更加关注诗歌的形式特点,有意识地寻求文字音节上的美感。南朝诗人沈约发现了四声的作用,并将其应用到诗歌的创作当中。经历了数代诗人的实践,到隋唐时期,近体诗的格律逐渐成熟。近体诗就是我们常见的律诗和绝句。


二,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一批伟大的诗人。尤其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以其卓越的才华成为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

三,词的新兴诗歌形式日趋繁荣

唐代以后,诗的整体艺术成就有所下降,但也出现了一些伟大的诗人,如苏轼,黄庭坚,陆游等。
晚唐五代开始,词作为一种新兴的诗歌形式,日趋繁荣起来,词在产生之处,是配合乐曲,由教坊歌姬演唱的,称为“曲子词”。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就是按照曲普填入歌词。

四,两宋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词人

两宋是词的繁荣时期,涌现大批优秀的词人。宋代以后,词的创作日趋衰落,但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词人,最著名的是清代纳兰性德。


五,元代曲的创作自然繁荣起来
词的创作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曲。杂剧在元代成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娱乐形式,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杂剧作家和作品,曲是杂剧中歌唱的,随着杂剧的兴起,曲的创作自然繁荣了起来。元曲中也有文人依照曲谱创作的,不编入杂剧歌唱,所以又叫“散曲”与词的形式就基本一致了。
曲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最后一种形式,此后,再也没新的诗歌形式产生。

六,现代诗歌趋于口语化,散文化
现代诗歌具有的特征:1.语序倒置 2.成分省略 3.词性转变 4.语句凝缩 5.反复搭配

诗歌能收藏我们的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