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

1.0目的

保证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通过规定的检验后才进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与特性(包括顾客需求)的产品。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正在生产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

3.0定义

3.1首件确认:按规定对生产线的每批订单首件进行检查确认。

3.2自检:作业员在作业过程中对作业条件、作业方法和工序制品的自主检查。

3.3制程全检:LQC对生产的在制品进行100%的检查动作。

3.4巡检:IPQC在生产现场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关工序的产品和生产条件进行的检验和监督。

4.0权责

4.1生产单位:负责自检工作,并同品保单位一道做好首件品确认。

4.2品保单位:负责首件确认、制程巡回检查,以及工序在制半成品、成品的抽检。

5.0作业内容

5.1首件确认

5.1.1IPQC依据产品承认书、检验规范、BOM、工程样品等相关标准,对每批订单、生产过程中因换线、换机种以及换工装、设备调整或重大质量异常纠正后等改变条件后生产的产品做首件确认,首件检查完成时间正常情况下不能超过

二十分钟,确认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报告”中。

5.1.2首件检查合格时,由IPQC在首件上签名确认并展示于生产线前端,作为生产样本,同时通知生产单位可量产。

5.1.3首件检查不合格时,IPQC指出不合格部位,要求其改善。重新加工首件,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开始下线到最终确认合格的时间段生产的产品暂时作标识/隔离,待分析原因后视不合格影响程度作特收或全检或重工处理。

5.1.4新产品第一次试量产的首件确认必须会同研发、品保、生产等一同到现场进行首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5.1.5经确认合格之首件,当批生产完后,由IPQC收回与当批首件检验报告存档,保存期限为两年,到期后统一报废处理。

5.2自主检查

生产车间作业员要在生产中进行100%自主检验。自主检查中作业员如发现产品质量异常时,应及时停止作业,并向生产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寻求改善对策。

5.3制程全检

LQC依据产品检验规范以及首件对正在生产的在制品、半成品进行100%检查并做记录。若发现质量异常,应及时通知PE或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寻求改善对策。

5.4巡回检查

5.4.1IPQC按“产品承认书”、BOM、“产品检验规范”、QC工程图的要求每小时一次对各生产线进行巡查并作好“IPQC巡检记录表”,巡查时不仅应按规定抽查产品,而且应观察作业者的作业方法及设备、工装、量具使用等方法,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络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加以纠正,不合格品应标识好并进行隔离。

5.4.2如巡检中发现严重质量问题,IPQC应及时向主管报告,主管视情况的严

重性,作停止生产的决定,当制程单项不良率超过5%时,IPQC发出“品质异常处理单”加以追踪直至处理结果验证OK后方可通知继续生产;当制程单项不良超过10%或严重异常时,IPQC立即向上通报,要求停产检讨,改善OK方可继续生产。异常处理单需在24小时内回复初步原因分析与改善对策,两天内回复纠正预防措施。

5.5半成品完工检验

5.5.1生产各车间的半成品入库或转入下一车间前,由IPQC按每1000PCS作为一次批量依据MIL-STD-105E单次抽样计划、检验规范及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抽查,合格后方可入库或转入下一车间。

5.5.2半成品检验结果判定处理

经判定需返工、返修,生产单位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不合格品的处置。

5.6IPQC将制程巡检状况、制程品抽检结果记录于“IPQC巡检记录表”中。

6.0流程图

(见附件)

7.0参考文件

7.1产品检验规范/QC工程图

7.2《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7.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4《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8.0记录表单

8.1《IPQC巡检记录表》

8.2《首件检验报告》

附件:制程检验作业流程图

流程图

权责单位 使用文件/表单

生产部

IPQC 首件检验报告 生产部

LQC LQC 报表 IPQC IPQC 巡检记录表

品保部 品质异常处理单 IPQC IPQC 巡检记录表

首件品 IPQC 确认 继续生产 NG OK

LQC 全检 IPQC 巡检 维修 NG IPQC 抽检 发 出品质异常

处理单 包 装 入库/待出货 OK OK 会

签 改善 NG NG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前言 过程检验是指在产品加工或生产过程中,对关键环节进行实时监测和 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本指导书旨在对过程检验的基本 内容和操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以指导检验人员进行准确、有效的过程检 验工作。 二、过程检验的目的和重要性 1.目的:过程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在加工或生产过程中符合质量标 准要求,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次品率和质量事故的发生,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2.重要性:过程检验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关键环节进行实 时监测和检验,可以预防和控制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过程检验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1.基本内容 (1)工艺参数检验:检验工艺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如温度、压力、 速度等。 (2)材料检验: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如外观、 尺寸、物理性能等。 (3)过程环境检验:检验生产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如洁净度、湿度、温度等。

(4)设备设施检验:检验生产设备和设施的性能是否正常,如自动化程度、精度等。 (5)操作人员检验:检验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是否符合要求。 2.方法 (1)抽样检验:对产品进行随机抽样检验,根据统计学原理判断产品质量的合格率。 (2)临时检验:针对特定情况,对产品进行临时检验,以保证质量问题及时解决。 (3)自检互检:操作人员自主完成工作后,进行自我检验和互相检验,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现场检验:在生产现场进行检验,实时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提供及时反馈和调整。 四、过程检验的操作流程 1.准备工作 (1)确定检验目标和内容: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要求,确定需要检验的关键环节和检验内容。 (2)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根据检验内容和方法,准备合适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如温度计、压力计、电子秤等。 (3)培训检验人员: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检验方法和要求,熟悉检验设备和工具的操作。

生产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生产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ISO9001-2015) 1.0目的 保证所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通过规定的检验后才进入下一道工序,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与特性(包括顾客需求)的产品。 2.0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正在生产的在制品(半成品)、成品。 3.0定义 3.1首件确认:按规定对生产线的每批订单首件进行检查确认。 3.2自检:作业员在作业过程中对作业条件、作业方法和工序制品的自主检查。 3.3制程全检:LQC对生产的在制品进行100%的检查动作。 3.4巡检:IPQC在生产现场按一定时间间隔对有关工序的产品和生产条件进行的检验和监督。 4.0权责 4.1生产单位:负责自检工作,并同品保单位一道做好首件品确认。 4.2品保单位:负责首件确认、制程巡回检查,以及工序在制半成品、成品的抽检。 5.0作业内容 5.1首件确认 5.1.1IPQC依据产品承认书、检验规范、BOM、工程样品等相关标准,对每批订单、生产过程中因换线、换机种以及换工装、设备调整或重大质量异常纠正后等改变条件后生产的产品做首件确认,首件检查完成时间正常情况下不能超过

二十分钟,确认结果记录在“首件检验报告”中。 5.1.2首件检查合格时,由IPQC在首件上签名确认并展示于生产线前端,作为生产样本,同时通知生产单位可量产。 5.1.3首件检查不合格时,IPQC指出不合格部位,要求其改善。重新加工首件,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开始下线到最终确认合格的时间段生产的产品暂时作标识/隔离,待分析原因后视不合格影响程度作特收或全检或重工处理。 5.1.4新产品第一次试量产的首件确认必须会同研发、品保、生产等一同到现场进行首件确认,合格后方可批量生产。 5.1.5经确认合格之首件,当批生产完后,由IPQC收回与当批首件检验报告存档,保存期限为两年,到期后统一报废处理。 5.2自主检查 生产车间作业员要在生产中进行100%自主检验。自主检查中作业员如发现产品质量异常时,应及时停止作业,并向生产现场管理人员报告,寻求改善对策。 5.3制程全检 LQC依据产品检验规范以及首件对正在生产的在制品、半成品进行100%检查并做记录。若发现质量异常,应及时通知PE或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寻求改善对策。 5.4巡回检查 5.4.1IPQC按“产品承认书”、BOM、“产品检验规范”、QC工程图的要求每小时一次对各生产线进行巡查并作好“IPQC巡检记录表”,巡查时不仅应按规定抽查产品,而且应观察作业者的作业方法及设备、工装、量具使用等方法,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联络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加以纠正,不合格品应标识好并进行隔离。 5.4.2如巡检中发现严重质量问题,IPQC应及时向主管报告,主管视情况的严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为了加强生产现场产品品质的管控,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潜在的品质风险,确保制程中品质 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在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的检验。 3.检验依据产品图纸,作业指导书,控制计划,抽样方案,产品缺陷等级表 4.检验程序 4.1首件确认是指对生产加工的首件产品或过程发生改变后加工的首件产品进行检验,防止批量 性问题的出现,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 4.1.1首件确认时间 a.生产中更换操作者的 b.每个班上班,产品开始加工时 c.生产过程中设备重新调整后 d.产品换型时(产品零件号更换时) e.工装模具调整后 f.加工工艺参数或材料批次作了更换的 4.1.2首件确认的程序 a.自检:指由操作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或或作业指导书技术标准进行的检验。在 4.1.1条任何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必须由员工进行自检,员工自检合格后,带上该产品送IPQC 专检。 b.专检:由专职检验员进行的检验。检验合格后由检验员签名或盖章,该产品可以在该工序上 生产。 4.1.3首件确认不合格的处理 a.如果首件检验不合格,则不能生产,必须对设备或工装进行调整,以使首件符合图纸、作业 指导书的要求,然后按首件确认程序送检。 b.操作员工必须确保首件经过了IPQC的检验并合格,如果未经首件确认而擅自进行生产的 (不管产品合格与否),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e.首件检验的合格与否由IPQC确定,IPQC不能确定的,必须会同领班,质保部经理,技术部 经理等熟知该产品和工艺的人员共同判定。 4.1.4首件确认的记录 a.首先由操作者将首件自检合格的产品,如实将检查结果(如外观、配合、尺寸等)记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而制定的一份操作指南。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 二、标准格式 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格式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标题:在文档的顶部居中位置,使用粗体字体,清晰明确地描述检验作业的名称。 2. 引言:简要介绍检验作业的背景和目的,包括产品的特点、检验的目标以及所涉及的标准和法规等。 3. 范围:说明检验作业的适用范围,包括产品类型、生产批次、检验时间等。 4. 责任:明确参与检验作业的各方责任,包括检验员、质量控制经理、生产经理等。 5. 设备和工具:列出用于检验作业的设备和工具清单,包括仪器、测量工具、试验设备等。 6. 检验方法:详细描述检验作业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样品的准备、测量和测试的方法、数据记录和分析等。 7. 报告和记录:说明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记录要求,包括报告的格式、记录的保存期限等。 8. 问题处理:描述当检验中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和责任分配,包括异常情况的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9. 附录:提供与检验作业相关的附加信息,如图表、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三、内容要求 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要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验目标:明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检验的目标,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法规。 2. 检验方法:详细描述检验作业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包括样品的选择、准备、检测的指标、检测的频率等。 3. 数据分析:对检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包括统计分析、趋势分析等,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4. 问题处理:描述当检验中出现问题时的处理方法和责任分配,包括异常情况的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等。 5. 报告和记录:说明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记录要求,包括报告的格式、记录的保存期限等,以便于追溯和审核。 6. 培训和评估:对参与检验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和评估,确保其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来执行检验作业。 7. 审核和改进:定期对检验作业进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对检验作业进行改进。 四、总结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本文介绍了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格式及其内容要求,包括标题、引言、范围、责任、设备和工具、检验方法、报告和记录、问题处理和附录等。通过遵循标准格式和内容要求,可以确保检验作业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背景介绍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指在进行产品检验时,为了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制定的一份详细的操作指导手册。它包括了检验的目的、检验的方法和步骤、检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检验的标准和要求等内容,旨在为检验人员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导,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 1. 标题:指导书的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反映检验的内容和范围。 2. 目的:明确指导书的编写目的,例如提高检验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等。 3. 适用范围:明确指导书适用的产品范围和检验对象。 4. 引用标准:列出适用的标准文件,确保检验按照规范进行。 5. 设备和工具:列出进行检验所需的设备和工具,并说明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 检验方法和步骤:详细描述检验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样品的准备、检验的操 作流程、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等。 7. 检验标准和要求: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和要求,例如尺寸、外观、性能等方 面的要求。 8. 结果判定:说明检验结果的判定方法和标准,确保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性。 9. 记录和报告:说明检验数据的记录和报告要求,包括记录表格的格式、报告 的内容和形式等。 10. 质量控制:说明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例如质量抽检、校准等。

11.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确保检验人员的人 身安全。 12. 附录:根据需要,可以在指导书中附上相关的图表、图片、样品照片等。 三、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流程 1. 收集资料:收集与产品检验相关的标准文件、技术资料、工艺流程等。 2. 制定大纲: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制定指导书的大纲,明确各个部分的内容和 要求。 3. 编写正文:根据大纲,逐步编写指导书的正文内容,确保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4. 审核修改:完成初稿后,进行内部审核,确保内容准确无误。 5. 发布实施:经过审核修改后,将指导书发布给相关人员,并进行培训和解释。 6. 定期更新: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指导书进行更新和修订,以保持其准确性 和适用性。 四、例子 以某公司生产的电子产品为例,编写了一份《电子产品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该指导书包括以下内容: 1. 标题:电子产品外观检验作业指导书 2. 目的:提高电子产品外观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产品质量。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的所有电子产品。 4. 引用标准:GB/T 2910-2009《电子产品外观检验通用规范》。 5. 设备和工具:放大镜、光源、尺子、标尺等。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成品检验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旨在确保生产出的成品符合质量标 准和客户要求。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成品检验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设备和工具 1. 测量工具:如卷尺、游标卡尺、量规等,用于测量尺寸、长度等物理特性。 2. 检测仪器:如硬度计、拉力计、显微镜等,用于检测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表面缺陷等。 3. 光学仪器:如显微镜、投影仪等,用于观察和测量弱小尺寸、表面质量等。 4. 电子仪器:如电子天平、电子显微镜等,用于精确测量分量、观察细微结构等。 三、检验流程 1. 接收成品:将待检验的成品从生产线上接收到检验区域,并进行初步检查, 确保成品完整无损。 2. 样品抽取:根据抽样计划,从接收的成品中抽取代表性样品,以确保检验结 果的可靠性。 3. 外观检验:使用肉眼或者光学仪器对成品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表面质量、颜色、形状等。 4. 尺寸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对成品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5. 物理性能测试:使用检测仪器对成品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如硬度、拉伸强 度等。 6. 包装检验:对成品的包装进行检查,确保包装完好,符合运输和储存要求。 7. 记录和分析: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并进行数据分析,以评估成品 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8.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的成品,根据质量管理程序进行处理,如返修、 报废等。 9. 发放合格证书:对合格的成品发放合格证书,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 要求。 四、检验标准和要求 1. 外观标准:根据产品规范和客户要求,制定成品外观的标准,包括表面缺陷、颜色一致性等。 2. 尺寸标准: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和客户要求,确定成品尺寸的标准范围,确保 其准确度和一致性。 3. 物理性能标准:根据产品规范和行业标准,设定成品物理性能的要求,如硬度、拉伸强度等。 4. 包装标准:根据运输和储存要求,制定成品包装的标准,确保包装完好,防 止损坏和污染。 五、安全注意事项 1. 使用测量工具和检测仪器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 2. 遵守化学品和危(wei)险物品的处理规定,确保安全操作和环境保护。 3. 维护和校准检验设备和工具,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背景介绍 成品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确保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要求,并满足客户的需求。本作业指导书旨在匡助质检人员正确进行成品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二、作业目的 本作业的目的是指导质检人员进行成品检验,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 标准等,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三、作业流程 1. 准备工作:检查检验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性,确保设备符合检验要求。 2. 样品准备: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3. 外观检验: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平整度、颜色、形状等方面的检验。 4. 尺寸检验: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样品进行尺寸检测,确保尺寸符合标准要求。 5. 功能性检验: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验,如电气性能、 机械性能等。 6.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包括包装材料的质量、标识的准确性等。 7. 记录结果: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的具体问题等。

8. 处理不合格品:对于不合格品,需要进行分类、标记,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 四、注意事项 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产品的检验要求和标准。 2. 检验设备应定期校准,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样品的抽取应随机、代表性,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4. 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5. 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6. 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分析,以便对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总结 成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详细的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以匡助质检人员正确进行成品检验。通过严格的检验,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对于不合格品的处理和改进措施的采取,也能够提高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以上是关于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详细内容,希翼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匡助。如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成品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成品的检验,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检验员进行成品检验,确保检验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二、检验范围 本次成品检验涵盖以下方面: 1. 外观检验:包括产品的表面质量、色泽、尺寸、形状等方面的检验。 2. 功能性检验:测试成品的功能是否正常,如电子产品的电气性能、机械产品的运行状态等。 3. 包装检验:检查成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包装标识是否准确。 三、检验准备 1. 检验设备准备: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如显微镜、电子测试仪器、尺子等。 2. 检验环境准备:确保检验环境的干净、整洁,避免对成品造成污染或损坏。 3. 检验标准准备: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准备相应的检验标准和规范,以便进行比对和判定。 四、检验步骤 1. 外观检验:

a. 检查产品的表面质量,包括是否有划痕、凹陷、气泡等缺陷。 b. 检查产品的色泽是否符合要求,如颜色是否均匀、鲜艳。 c. 使用尺寸测量工具,测量产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d. 检查产品的形状是否符合要求,如是否有变形、扭曲等。 e. 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进行其他外观检验。 2. 功能性检验: a.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如电压、电流、电阻等。 b. 对机械产品进行运行状态测试,如转速、噪音等。 c. 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进行其他功能性检验。 3. 包装检验: a. 检查成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是否有破损、变形等。 b. 检查包装标识是否准确,如产品型号、规格、数量等是否与实际一致。 c. 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进行其他包装检验。 五、检验记录与报告 1. 检验记录:检验员应准确记录每次检验的结果和相关数据,包括产品的批次号、检验日期、检验员等信息。 2. 检验报告:根据检验记录,生成检验报告,报告应包括产品的检验结果、不合格项的详细描述、原因分析以及改进措施等。 六、异常处理与改进措施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完整版)检验作业指导书 方式下的特采 在全检方式下,若有特殊情况需要特采,应经过相关部门会签,并由总经理批准。特采后,应及时通知供应商,要求其改进品质,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1.6检验记录的保存 IQC应将检验结果记录在验收单上,并在检验报告中详细说明检验情况、检验结果和处理方式。检验报告应存档备查,以备日后查询或追溯使用。同时,XXX还应将检验结果及时 通知相关部门,以便后续的生产和质量控制工作。 送检批中不合格品超过了允许的水准,因此进行了全数检验,并选出了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合格品则办理入库或投入生产。 在重工领域,送检批几乎全部不合格,但经过加工处理后,货品变得可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会抽调人力进行再处理。XXX会对加工后的货品进行重检,合格品会被接受,而 不合格品则会开出《IQC退货报告》交给相关部门办理退货。这类货品的加工工时由IQC统计,并对供应商做扣款处理。

紧急放行是指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就放行产品的做法,称为“紧急放行”。如果产品发现的不合格可以在技术上得到纠正,并且在经济上不会造成较大损失,也不会影响相关、连接、相配的零部件质量,那么可以进行紧急放行。 在进行紧急放行时,应该设置适当的停止点。对于流转到停止点上的紧急放行产品,在接到证明该批产品合格的检验报告后,才能将产品放行。如果发现紧急放行的产品经检验不合格,要立即根据可追溯性标识及识别记录将不合格品追回。 过程检验(IPQC)指从来料入仓到成品组装(或包装) 完成之前所进行的质量检验活动。其目的在于及早发现不合格现象,采取措施,以防止大量不合格品的产生。通过过程检验,可以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并预知过程发展的趋势,以便在不合格尚未发生之时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同时,过程检验也可以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一道工序,甚至可能装在最终的产品上,以致造成不合格品出厂。

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任务背景及目的 出厂检验是指在产品出厂前对其进行全面检测和验证,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 准和规范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出厂检验工作。 二、作业指导书内容 1. 产品信息 在作业指导书的开头,应包含产品的基本信息,如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生产日期等,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识别和定位待检验的产品。 2. 检验标准和要求 在本部分中,列出产品的检验标准和要求,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 内部标准等。具体标准和要求应包括以下内容: - 外观检验:检查产品的外观质量,如表面缺陷、划痕、变形等。 - 尺寸和几何要求:测量产品的尺寸、形状和几何特性,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 功能和性能测试:对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如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等。 - 安全性能测试: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测试,确保产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 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 包装要求: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 过程中不会受损。 3. 检验设备和工具

本部分列出了进行出厂检验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测试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力学测试机等。 - 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量规等。 - 校准设备:如校准仪器、校准块等。 4. 检验流程 在本部分中,详细描述了出厂检验的流程和步骤,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按照 统一的标准进行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内容: - 检验准备:包括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准备检验记录表格等。 - 外观检验:按照标准要求检查产品的外观质量。 - 尺寸和几何检验: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和几何特性的测量。 - 功能和性能测试: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 安全性能测试: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安全性能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 包装检验:检查产品的包装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 检验记录:记录检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包括检验日期、操作人员、检验 结果等。 5. 检验结果和处理 在本部分中,根据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评估和处理。根据产品的不同情况, 处理方式可能包括以下几种: - 合格品:产品符合所有检验标准和要求,可以正常出厂。 - 待处理品:产品在某些方面不符合标准要求,但可以通过调整、修复或重 新测试等方法使其达到标准要求。

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

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工序检查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工序检查的操作流程,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而编写的。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和相关要求,以便操作人员能够准确、高效地进行工序检查。 二、适合范围 本指导书适合于所有需要进行工序检查的生产工序,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上的各个工序、设备的日常巡检、产品的质量抽检等。 三、工序检查的目的 1. 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工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2.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工序检查,及时排除生产线上的故障和隐患,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3. 预防事故发生:通过工序检查,检测设备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四、工序检查的内容 1. 工序检查的时间:工序检查应在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以确保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2. 工序检查的对象:工序检查的对象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工具、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

3. 工序检查的要点:根据不同工序的特点和要求,确定相应的工序检查要点, 包括尺寸、外观、功能、安全等方面。 4. 工序检查的方法:根据工序检查的要求,确定相应的检查方法,包括目视检查、测量检查、功能测试等。 5. 工序检查的记录:工序检查应及时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结 果等内容,以便后续的追溯和分析。 五、工序检查的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确认工序检查的时间、地点和对象,准备相应的工具和设备。 2. 工序检查的准备:根据工序检查的要求,准备相应的检查标准、检查表格和 记录表格。 3. 工序检查的执行:按照工序检查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检查操作,包括目视检查、测量检查、功能测试等。 4. 工序检查的记录:及时记录工序检查的结果,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 查结果等。 5. 工序检查的处理:根据工序检查的结果,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包括修复设备、更换材料等。 6. 工序检查的反馈:将工序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后续 的改进和优化。 六、工序检查的责任与要求 1. 操作人员应按照本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工序检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监督人员应对工序检查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序检查的执行和结果的有效性。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为了规范过程检验方式,明确各有关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责任,防止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检验规范。 2.0 范围 包括制造过程中及其相关工艺的检验。 3.0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领料确认、工艺检验、自主检验及不合格的处理记录; 3.2 品质部负责巡回检验、移转检验及其记录; 3.3 新产品的检验由技术部主导,生产部/品管部配合。 4.0 工作程序 4.1 工艺检验:在生产开始前,由生产部车间之班组长或技术员对生产之工艺或设备进行调整、确认,以确保其能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4.2 领料确认:生产部领料人员应领用正确的原辅材料、零配件,以确保其规格型号、性能满足加工机产品质量要求。 4.3 专门检验: 4.3.1 是指针对比较重大或复杂的质量、技术问题,由品管部召集,会同生产部/技术部相关人员进行的检验。 4.3.2检验完成后,品管部应填写《检验报告》及对其归档保存,必要时可复制给相关部门,或者品管部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质量、技术讨论会。 4.4 首件检验 4.4.1 在批量生产前,品检员应会同车间之班组长或技术员对首件产品进行检验。 4.4.2首件检验之抽样方式依《抽样方案表》。 4.4.3首件检验完成后,品检员应在《检验报告》上填写相关记录。

4.4.4首件检验不合格,品检员应即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矫正或改进,并重新进行首件检验,至合格为止,必要时应填写《车间质量问题评审及处理报告》。 4.4.5所有产品于生产前必须做首件检验,且只有首件检验合格后才能正常生产。 小区维修过程的检验作业指导书2016-06-01 12:37 | #2楼 1.0目的: 确保所需维修项目及时进行高质量的维修,满足业主服务要求,保证小区内的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2.0适用范围:小区内各种维修过程的检验。 3.0职责: (1)维修班长每日对《派工单》进行检验。 (2)工程部长或工程部长指定的责任人负责公共设施设备的周巡视并负责维修工作的检查。 4.0内容: 4.1维修过程的检验要求 (1)维修服务及时性的检验:如无特殊情况从接到维修要求起至到达维修现场时不超过30分钟。维修时间视工艺复杂程序而定。一般维修不超过当天,对于特别困难的,从接到维修要求到维修完成最多不超过三天,(工艺要求特殊的例外)不能当天完成的,应向业主(住户)解释原因。 (2)维修服务质量的检验:按维修服务标准进行检验,功能性维修以恢复原有功能为准;外观性维修,表面应无色差,高低不平现象出现,与原有部位相比较,应无凹凸感。 4.2检验 (1)日检:维修班长对每日《派工单》及时回收,以检验维修的及时性和住户对维修服务过程是否满意,检查当天维修任务的完成情况。 (2)周检:工程部长或工程部长指定的`责任人每周对小区各公共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进行检查,有问题及时安排技工解决。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来料检验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零部件或成品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公司的要求。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来料检验的流程和要求,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流程 1. 接收来料 - 确保来料检验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污染。 - 检查来料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有破损或变形。 - 根据来料单确认来料数量和规格是否与订单一致。 2. 样品抽取 - 根据抽样计划,从来料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 样品抽取应随机进行,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3. 外观检查 -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方面的检验。 - 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缺陷、损伤或污染。 4. 尺寸检验 - 根据产品的尺寸要求,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 - 检查尺寸是否符合产品图纸或规格要求。

5. 功能检验 - 对样品进行功能性测试,确保其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 根据产品的功能要求,使用相应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 6. 化学成分分析 - 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以确定其成分是否符合要求。 - 使用合适的化学分析仪器和方法进行分析。 7. 物理性能测试 - 对样品进行物理性能测试,如强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的检验。 - 使用合适的测试设备和方法进行测试。 8. 检验结果记录 -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 - 检验报告应有明确的标识,以便追溯和审核。 9. 判定结果 - 根据检验结果和产品要求,对样品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合格或不合格。 - 合格样品可放行使用,不合格样品需进行退货或重新加工。 10. 不合格品处理 - 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处理,包括退货、返修或报废等。 - 不合格品的处理应符合公司的相关流程和要求。 三、检验要求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背景介绍 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产品检验人员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目的 本次产品检验的目的是确保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 三、检验范围 本次检验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外观检验: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缺陷、划痕或污渍。 2. 尺寸检验:测量产品各个关键尺寸是否符合规定的公差范围。 3. 性能检验:通过特定的测试方法和设备,检验产品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四、检验设备和工具 1. 外观检验:放大镜、光源、显微镜等。 2. 尺寸检验:卡尺、游标卡尺、量规等。 3. 性能检验:测试仪器、测试设备等。 五、检验步骤 1. 外观检验:

a. 将待检产品放置在检验台上,确保光线充足且无干扰。 b.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对产品进行细致观察,检查外观是否完整,无明显缺陷。 c. 使用光源照射产品,检查是否有划痕或污渍。 d. 记录外观检验结果,并按照规定的判定标准进行评定。 2. 尺寸检验: a. 根据产品图纸或规范要求,确定需要测量的关键尺寸。 b. 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如卡尺、游标卡尺、量规等,对各个尺寸进行测量。 c. 将测量结果与规定的公差范围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d. 记录尺寸检验结果,并按照规定的判定标准进行评定。 3. 性能检验: a. 根据产品的性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 b. 按照测试方法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 c. 将测试数据与规定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d. 记录性能检验结果,并按照规定的判定标准进行评定。 六、检验记录与报告 1. 检验记录: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测试数据、异常情况等,确保数据的准 确性和可追溯性。 2. 检验报告: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成品检验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符合标准要求。为了规范成品检验工作,提高检验效率和准确性,制定一份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一、检验前准备 1.1 确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确定适合的检验标准,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内部标准。 1.2 确定检验方法:根据产品特性和检验标准,确定适合的检验方法,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1.3 准备检验工具和设备:根据检验方法,准备好相应的检验工具和设备,如卡尺、显微镜、拉力试验机等。 二、检验流程 2.1 样品接收与登记:接收待检样品,并进行登记,包括样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信息。 2.2 样品准备:根据检验方法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准备,如切割、研磨、烘干等。 2.3 检验操作:按照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检验操作,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物理性能测试等。 三、检验记录与报告

3.1 记录检验数据:在检验过程中,准确记录检验数据,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检验时间等。 3.2 分析检验结果:根据检验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判断样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3 编制检验报告: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分析结论等,并进行归档保存。 四、异常处理 4.1 发现异常情况: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样品存在异常情况,如破损、缺陷等,应及时记录并报告相关人员。 4.2 分析异常原因: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异常的根本原因。 4.3 采取措施:根据异常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修复、更换、返工等,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五、持续改进 5.1 定期评估:定期对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进行评估,检查是否需要进行修订和更新。 5.2 采集反馈意见:定期采集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检验工作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5.3 更新改进指导书:根据评估和反馈意见,及时更新和改进成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确保其符合实际需求和最新标准。 结论:

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出厂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出厂检验是指在产品生产完成后,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进 行的一系列检验和测试工作。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出厂检验的操作指南,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对象 本次出厂检验的对象为某电子产品(以下简称产品)。该产品是一款智能手机,主要功能包括通信、娱乐、拍照等。 三、检验设备和工具 1. 测试仪器:数字万用表、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 2. 检验工具:螺丝刀、钳子、放大镜等。 四、检验内容 1. 外观检验 - 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完整,无划痕、变形等缺陷。 - 检查产品标识是否齐全、清晰可见。 - 检查产品颜色是否一致。 - 检查产品按键是否灵活、无卡顿。 2. 功能检验 - 检查产品通信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 - 检查产品娱乐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

- 检查产品拍照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拍摄照片、录制视频等。 3. 性能检验 - 检查产品电池续航能力,通过充电后使用产品进行模拟测试,记录使用时间。 - 检查产品屏幕显示效果,包括亮度、色彩、对比度等参数。 - 检查产品音频输出效果,包括音质、音量等参数。 4. 安全性检验 - 检查产品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如电池短路保护、防火阻燃等。 - 检查产品是否存在电磁辐射超标情况,通过频谱分析仪进行测试。 五、检验流程 1. 外观检验 - 使用放大镜仔细检查产品外观,记录任何发现的缺陷。 - 按照产品标准要求,逐一检查产品标识的完整性和清晰度。 - 按键操作,检查产品按键是否灵活、无卡顿。 2. 功能检验 - 使用测试SIM卡进行通信功能测试,拨打电话、发送短信等。 - 使用测试媒体文件进行娱乐功能测试,播放音乐、观看视频等。 - 使用测试相机进行拍照功能测试,拍摄照片、录制视频等。 3. 性能检验 - 充电产品至满电状态,使用产品进行模拟测试,记录使用时间。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标题: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引言概述: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是企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文件,它规定了产品检验的 具体步骤、方法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编写 1.1 确定产品检验标准: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材 料等方面的要求。 1.2 制定检验流程:根据产品的特点和检验标准,制定详细的检验流程,包括 检验点、检验方法、检验工具等。 1.3 确定检验责任人:明确产品检验的责任人员,包括生产人员、质检人员等,确保检验工作有序进行。 二、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重要性 2.1 确保产品质量:通过严格执行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符 合标准,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2.2 预防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避免不合格品流入市场, 保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2.3 提高生产效率:规范的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 要的重复工作,提升生产效率。 三、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

3.1 培训人员:对质检人员和生产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3.2 定期更新:根据产品的变化和市场需求,定期更新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确保其与实际生产相符。 3.3 持续改进:根据检验结果和客户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四、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监督和评估 4.1 监督执行情况:定期对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4.2 检验结果评估:对产品检验的结果进行评估,分析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4.3 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为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改进提供参考。 五、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的优化 5.1 制度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完善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5.2 技术更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时更新产品检验方法和工具,提升产品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5.3 团队合作:建立质检团队和生产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遵守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保障产品质量。 结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