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取样作业指导书

取样规定

一、原料样品

1、原奶取样

(1)奶车样(小样)

收奶员上奶车打开人孔,用清洁的打耙器将奶罐车里的生鲜牛奶搅拌均匀(上下搅拌50频次),再用专门的取样勺采取样品,用牛奶缓冲(预洗1次),500mL 倒入取样瓶,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2)综合样

当原料奶检验合格后,用自动取样阀(SV1015)对收奶全过程进行分流取样500mL,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3)贮存期间牛奶

当奶仓、混料罐、待装罐中牛奶不能及时用于生产,贮存超过12小时,要从各取样口取样。拧开取样阀放500mL奶于废液瓶中,关闭取样阀,取样完毕用酒精冲洗干净取样口,塞好塞子,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说明:此步骤工作由收奶员、或中控人员来完

成。

2、果酱样品

(1)、单品果酱

按到货批次进行取样,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理化、微生物)。每四批取一个包装单位用于保温试验。

(2)、复合果酱

按到货批次进行取样,每批次取一个包装单位(桶装、袋装),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理化、微生物)。每四批取一个包装单位用于保温试验.芦荟+猕猴桃果酱不做保温试验。

3、白砂糖样品、奶粉样品、wpp\wpc

白糖按到货每批次低于10吨(含10吨)产品取样300g,到货产品大于10吨,每多1吨增加100g,入广口瓶,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密封大包装,及时送化验室检验。到货多批次执行则按批次选法选取.

奶粉按到货批次,每5吨(含5吨)产品取样400g,至少从两个包装中采取,每多1吨增取100g,入无菌取样瓶,瓶上标注取样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4、水样

根据要求,运用无菌取样手段,从水处理间取纯水、软水样,拧开取样阀放500mL排地,然后用无菌取样瓶分别取软水、纯水各300mL,关闭取样阀,塞好塞子,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8、稳定剂类样品

按到货批次,产品种类取样,每批次用取一个完整包装,用取样勺在包装中均匀取样300g,入广口瓶,标注样品标识,取样完毕密封大包装,样品送化验室检验。

9、香精类样品

按到货批次,产品种类取样,每批次用取一个完整包装,倾入广口瓶中50mL样品,标注样品标识,取样完毕密封大包装,样品送化验室检验。

10、色素类样品

按到货批次,产品种类取样,每批次用取一个完整包装,用清洁小勺取样100g入广口瓶中,标注样品标识,取样完毕密封大包装,样品送化验室检验。

11、菌种类样品

按到货日期、产品种类取样,每批次用取一个完整包装,标注样品标识,送化验室检验。

二、辅料样品

1、包装材料样品

(1)铝塑复合封口膜

按到货批次、包装品种取样,每批次从接口处剪10个完整图案,标注样品

标识,送化验室检验。

(2)塑杯片材

按到货批次取样,每批次从接口处剪长100cm,标注样品标识,送化验室检验。

(3)环标

按到货批次取样,从接口处剪长10个完整图案,标注样品标识,送化验室检验。

(4)塑杯包装箱、屋型奶包装箱

按到货批次、箱型取样,每种纸箱到货3000个以下,实施随机两点(每点连续两个纸箱)取样;到货5000个以下,实施三点取样(每点连续两个纸箱);到货10000个以下实施四点取样(每点连续两个纸箱);10000个以上,实行五点取样(每点连续两个纸箱)。化验室检样后,质检员完成承重实验。(5)杯装酸牛奶专用勺

按到货批次每50万只取36只,不足50万只取24只,每多10万只增取12只,标注样品标识,送化验室检验(含微生物样)。

(6)纸盒

按到货批次、样品名称取样,每10万只取5只,不足10万只取4只,每多5万只增取3只,标注样品标识,送化验室检验.

(7)吸管

按到货批次取样,每批次随机抽取4个包装单位,每包取1-2支,标注样品标识,送化验室检验。

(8)POF\PVC(热缩膜)

按到货批次取样POF到货,取1包装完整单位,剪长10CM去除,后剪长150—200CM样品标识,送化验室检验.

对到货PVC按到货批次取样,每批次取样5件,每件取1—2只PVC 袋,标识后送化验室检验.

2、消毒、清洗介质

(1)浓酸、浓碱样品

按到货批次、产品品种进行取样,采样时戴橡胶手套,防护面具,在供货商酸、碱容器中采样,每批次用带盖塑料容器采取样品500mL,瓶上标注样品标注,送化验室检验。

(2)稀酸、稀碱样品

用硬质玻璃容器在规定的取样口(管线、罐、灌装机、工器具及其他接触性清洗

容器)取样300mL,取样时间、频率严格按照《卫生标准操作规范》,标注样品标识,送化验室检验.

三、配料样品

1、酸牛奶配料后样品

按混料罐次取样,每次配料完成后,由配料人员或中控员在混料罐取样阀取样.拧开取样阀放20mL奶于废液瓶中,然后接取样品500mL于取样瓶中,拧紧取样阀,用酒精冲洗取样阀至干净,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2、工作发酵剂

每次发酵剂制备过程中从菌种罐取样口取样,拧开取样阀放20mL发酵奶于废液瓶中,然后用无菌取样瓶取300mL奶样,关闭取样阀,塞好塞子,用酒精冲洗干净取样口,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四、半成品

1、纯鲜牛奶半成品

在纯鲜牛奶待装罐取样口取样,拧开取样阀,放出20mL奶于废液瓶中,然后接取样品600mL于取样瓶中,拧紧取样阀,用酒精冲洗取样阀至干净,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2、酸牛奶半成品

每批料待装前,在发酵罐取样口取样,拧开取样阀放20mL奶于废液瓶中,然后接取样品250mL于取样瓶中,拧紧取样阀,用酒精冲洗取样阀至干净,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说明:取样时间为灌装前

五、成品

1、屋型纯鲜牛奶、屋型酸牛奶(以下只对于每批次产品即通罐、同规格产品) (1)开机样灌装开始时,废弃前三包,取每条线前第四包样品送化验室检验,取第五包样品作为保留样,做好采样记录。样品采集到纸箱中,放于质检样区。(2)中间样视每罐料液量,至灌装中点取样,每条线取样三包,二包送化验室进行检验(理化、微生物),另一包作为保留样,做好采样记录。样品采集到纸箱中,放于质检样区。

(3)停机样灌装结束时,取每条线最后二包产品,一包送化验室检验,另一包作为保留样,做好采样记录.样品采集到纸箱中,放于质检样区.

(4)其他目的样生产中因设备故障,维修后起机或停机2小时后、中途清洗结束,需对每条线取样三包,二包送化验室进行检验(理化、微生物),另一包作为保留样,做好采样记录。

2、塑杯酸牛奶

(1)开机样灌装开始时,取开机前两个四联杯产品,一半送化验室检验,一半作为保留样,作好采样记录。样品采集到塑箱中,放于质检样区。

(2)中间样视每罐料液量,至灌装中点取一个四联杯产品送化验室检验(理化、微生物),取一四联杯作为保留样和成品样,做好采样记录.样品采集到塑箱中,放于质检样区.

(3)停机样灌装结束时,取最后两个四联杯产品,一个送化验室检验,一个作为保留样,做好采样记录。样品采集到塑箱中,放于质检样区。

(4)其他目的样生产中因设备故障,维修后起机或停机2小时后、中途清洗结束,需对每条线取样三包,二包送化验室进行检验(理化、微生物),另一

包作为保留样,做好采样记录。

备注:1、用于微生物检验的样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 、白糖、奶粉、吸管、小勺、热缩膜到货依到货批次取样为

来货批次抽检批次

1—2 全检

3—5 2

6-7 3

8—9以上 4

3、要求抽样同时对各取样包装、内容物感官进行鉴定。

4、原奶、配料样品、半成品取样由生产人员送样,质检人员监控。

5、成品如每罐料料生产2个以上规格产品时,每个规格同时依据产量取(开、中、停机样)。

6、产品试机、材料试机等特殊情况,按正常生产以实际需要至少完成双倍取样量。

7、原辅料不合格做一次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8、样品不合格即整批产品不合格.

9、完成取样后需要重新包装样品,要立即包装或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包装. [本帖最后由石竹于 2007-3—21 17:25 编辑]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食品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1. 背景 食品产品检验是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指导书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检验操作的指导,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 检验前准备 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前,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 检验设备的校准和保养 - 检验样品的准备和标识 - 相关文件和记录的准备 3. 检验流程 食品产品检验的基本流程如下: 1. 样品接收和登记 2. 样品标识和记录 3. 检验项目选择和准备 4. 检验操作执行 5. 结果录入和分析

6. 报告编写和归档 4. 检验操作指导 根据不同的食品产品和检验项目,操作指导可能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检验操作指导: - 样品准备:确保样品的清洁、完整和代表性 - 设备操作:按照设备操作说明进行操作,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 检测方法:根据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遵循操作规程 -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检测结果和观察到的异常情况 - 结果分析:根据标准要求和公司的要求进行结果分析和判断 5. 质量控制 在食品产品检验中,质量控制是确保检验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 - 样品平行检测:使用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检测,评估分析的稳定性 - 样品加标法:向样品中添加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评估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 参比物检测:使用已知浓度的参比物进行检测,校正和验证分析结果 6. 安全和环保要求 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安全和环保要求: -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手套和口罩 - 定期维护和清洁检验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准确性 - 合理使用和储存检验试剂和标准物质,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7. 食品产品检验注意事项 在进行食品产品检验时,注意以下事项: - 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操作 - 注意操作规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警示信息 - 及时处理检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和问题 - 详细记录检验操作和结果,确保可追溯性和可复审性 8. 参考资料 以上是食品产品检验作业的一些指导,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如有任何问题,请及时咨询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或专业人士。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产品检验 一、背景介绍 产品检验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产品进行检验,可以发现潜在的 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保证产品符合质量要求,满足客户需求。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产品检验的详细流程和标准,以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二、检验准备 1. 确定检验要求:根据产品规格和质量标准,明确产品检验的要求和指标。 2. 准备检验设备:根据产品特性和检验要求,准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包括测量 工具、测试仪器等。 3. 建立检验环境:确保检验环境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控制。 三、检验流程 1. 样品接收和登记 a. 接收样品:接收待检验的产品样品,并进行登记记录。 b. 样品编号:为每个样品分配唯一的编号,以便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2. 外观检验 a. 检查外包装:检查产品的外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是否符合规定的标识和标 签要求。 b. 检查外观缺陷: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表面缺陷、划痕、变形等。 3. 尺寸检验

a. 测量尺寸: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对产品的尺寸进行测量,确保其符合规 定的尺寸要求。 b. 记录尺寸数据: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检验报告中,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 4. 功能检验 a. 连接测试:对产品的连接部分进行测试,确保连接牢固可靠。 b. 电气性能测试:使用相应的测试仪器,对产品的电气性能进行测试,包括 电压、电流、功率等指标。 5. 化学成分检验 a. 取样:从产品中取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b. 化学分析:使用适当的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确保其 符合规定的要求。 6. 特殊检验 a. 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如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7. 检验结果记录和分析 a. 记录检验结果:将每次检验的结果准确记录在检验报告中,包括样品编号、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信息。 b. 分析检验结果: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异常,并进行原因分析。 8. 不合格品处理 a. 标识不合格品: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进行标识,以防止误用或混淆。 b. 处理不合格品:根据不合格品的性质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如返修、报废等。

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模板

小麦粉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通过规范作业程序,使化验操作程序符合要求,使化验工作能及时正确反映出生产中的真实情况及小麦粉的各项指标。 2.适用范围 化验室的仪器使用,试剂配制以及化验分析的各个环节。 3.作业准备 3.1 工作前清洁整理化验室。 3.2 检查设备仪器是否正常。 4.作业程序 4.1粗细度的测定 4.1.1 仪器和用具 a)电动粉筛:正方形,内径23.3cm,高4.8cm,转速200r/min; b)天平:感量0.1g; c)橡皮球:直径5mm; d)取样铲、毛笔、毛刷等。 4.1.2 操作方法 按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筛层、每层筛内放5个橡皮球,从平均样品中称取试样50g(W),放入上筛层中,然后按大孔筛在上,小孔筛在下,最下层是筛底,最上是筛盖的顺序安装,关紧,开动电动机,连续筛动10min,取出将各层筛倾斜,转拍筛框并用毛笔把筛上粉集中到一角,倒出称重(W1,小于0.1g时不计重)。 4.1.3 结果计算 粉类粮食粗细度的测定结果以留存在规定筛层上的粉类数量占试样百分率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 W1 留存物(%) = ━━×100 W 式中:W1━━筛上留存粉重量,g; W━━试样重量,g。 双试验结果允许差不超过0.5%,求其平均数,即为测定结果。测定结果取小数点后第一位。 4.1.4 新型号筛绢和旧型号筛绢规格对照 新、旧型号筛绢规格对照见下表: 新旧型号筛绢规格对照表

━━━━━━━━━━━━━━━━━━━━━━━━━━━━━━━━━━━━━新型号孔宽,mm 旧型号孔宽,mm 新比旧± mm ━━━━━━━━━━━━━━━━━━━━━━━━━━━━━━━━━━━━━CB 30 0.198 7XX 0.193 + 0.005 CB 36 0.160 9XX 0.156 + 0.004 CB 42 0.137 10XX 0.137 0 CQ 20 0.336 54GG 0.331 + 0.005 CQ 27 0.242 70GG 0.246 - 0.004 ━━━━━━━━━━━━━━━━━━━━━━━━━━━━━━━━━━━━━4.2 小麦粉加工精度的测定 4.2.1 仪器和用具 a.搭粉板:5×30cm b.粉刀 C.天平:感量0.1g d.电炉 e.烧杯100ml f.铝制蒸锅、白瓷碗、玻璃棒等 4.2.2 操作方法 共有四种方法。仲裁时以湿烫法对比粉色,干烫法对比麸星;制定标准样品时除按仲裁法外,也可以蒸馒头法对比粉色麸星。 4.2.2.1干法:用洁净粉刀取少量标准样品置于搭粉板上,用粉刀压平,将右边切齐。再取少量试样置于标准右侧压平,将左侧切齐,用粉刀将试样慢慢向左移动,使试样与标准相连接。再用粉刀把两个粉样紧紧压平(标样与试样不得互混),打成上厚下薄的坡度(上厚约6mm,下与粉板拉平),切齐各边,刮去标样左上角,对比粉色麸星。 4.2.2.2湿法:将干法检验过的粉样,连同搭粉板倾斜插入水中,直至不起气泡为止,取出搭粉板,待粉样表面微干时,对比粉色麸星。 4.2.2.3湿烫法:将湿法检验过的粉样,连同搭粉板倾斜插入加热的沸水中,约经1min取出,用粉刀轻轻刮去粉样表面受烫浮起部分,对比粉色麸星。 4.2.2.4干烫法:先按干法打好粉板,连同搭粉板倾斜插入加热的沸水中,约经1min取出,用粉刀轻轻刮去粉样表面受烫浮起部分,对比粉色麸星。 4.3 色泽、气味、口味的测定 4.3.1 色泽鉴定 鉴定时,将试样置于散射光线下,肉眼鉴别全部样品的颜色和光泽是否正常。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 检验作业指导书是指对某项工作进行检验的操作指南,它包含了工作的目标、步骤、要求以及评估标准等内容。下面是一份标准格式的检验作业指导书的示例: 一、任务目标 本次检验的目标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并保证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 二、检验步骤 1. 准备工作: (1) 确认检验所需设备、工具和材料的准备情况; (2) 检查工作区域的清洁和安全状况; (3) 确定检验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2. 检验准备: (1) 检查待检产品的标识和规格是否与定单一致; (2) 检查产品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3) 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确定检验的方法和工艺。 3. 检验操作: (1)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验,包括对产品的尺寸、分量、外观、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测; (2) 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数量和原因; (3) 如有需要,进行抽样检验或者批量检验。

4. 检验评估: (1) 将检验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比对,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2) 如有不合格品,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纠正措施; (3) 如有需要,进行再次检验或者追踪检验。 5. 结束工作: (1) 清理工作现场,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 (2) 归档检验记录和相关文件; (3) 汇报检验结果和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或者责任人。 三、评估标准 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外观:检查产品的表面是否有划痕、变形、颜色不均等问题; 2. 尺寸:测量产品的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 分量:称量产品的分量是否在允许范围内; 4. 功能:测试产品的功能是否正常,如开关、按钮、电源等; 5. 耐久性:对产品进行长期使用或者摹拟使用测试,检查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6. 安全性:检查产品是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如防火、防爆等。 四、注意事项 1. 检验人员应熟悉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改变或者省略步骤;

食品检验取样作业指导书

取样规定 一、原料样品 1、原奶取样 (1)奶车样(小样) 收奶员上奶车打开人孔,用清洁的打耙器将奶罐车里的生鲜牛奶搅拌均匀(上下搅拌50频次),再用专门的取样勺采取样品,用牛奶缓冲(预洗1次),500mL 倒入取样瓶,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2)综合样 当原料奶检验合格后,用自动取样阀(SV1015)对收奶全过程进行分流取样500mL,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3)贮存期间牛奶 当奶仓、混料罐、待装罐中牛奶不能及时用于生产,贮存超过12小时,要从各取样口取样。拧开取样阀放500mL奶于废液瓶中,关闭取样阀,取样完毕用酒精冲洗干净取样口,塞好塞子,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说明:此步骤工作由收奶员、或中控人员来完 成。 2、果酱样品 (1)、单品果酱 按到货批次进行取样,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理化、微生物)。每四批取一个包装单位用于保温试验。 (2)、复合果酱 按到货批次进行取样,每批次取一个包装单位(桶装、袋装),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理化、微生物)。每四批取一个包装单位用于保温试验.芦荟+猕猴桃果酱不做保温试验。 3、白砂糖样品、奶粉样品、wpp\wpc 白糖按到货每批次低于10吨(含10吨)产品取样300g,到货产品大于10吨,每多1吨增加100g,入广口瓶,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密封大包装,及时送化验室检验。到货多批次执行则按批次选法选取. 奶粉按到货批次,每5吨(含5吨)产品取样400g,至少从两个包装中采取,每多1吨增取100g,入无菌取样瓶,瓶上标注取样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4、水样 根据要求,运用无菌取样手段,从水处理间取纯水、软水样,拧开取样阀放500mL排地,然后用无菌取样瓶分别取软水、纯水各300mL,关闭取样阀,塞好塞子,瓶上标注样品标识,及时送化验室检验。 8、稳定剂类样品 按到货批次,产品种类取样,每批次用取一个完整包装,用取样勺在包装中均匀取样300g,入广口瓶,标注样品标识,取样完毕密封大包装,样品送化验室检验。 9、香精类样品 按到货批次,产品种类取样,每批次用取一个完整包装,倾入广口瓶中50mL样品,标注样品标识,取样完毕密封大包装,样品送化验室检验。

样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样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1. 引言 本指导书旨在指导样品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准确性。样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样品进行系统的检验和测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检验前准备 在进行样品检验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2.1 确定检验标准 根据产品的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样品检验的标准和方法。各个行业的产品都有相应的标准,检验人员需要了解并熟悉相关标准。 2.2 准备检验设备和工具 根据检验标准确定所需的检验设备和工具,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常用的检验设备包括:测量仪器、试验机、显微镜等。 2.3 建立样品检验记录表 建立样品检验记录表,记录样品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内容。方便对样品进行记录和追溯。

2.4 建立样品存储和管理制度 建立样品的存储和管理制度,保证样品的安全和完整性。样品存储的温度、湿 度等条件要符合要求,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坏。 3. 样品检验流程 样品检验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3.1 样品接收和登记 当收到样品时,首先进行样品接收和登记。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样品是 否完整,同时记录样品的基本信息,如样品编号、来源、接收日期等。 3.2 样品准备 根据检验标准的要求,对样品进行准备工作。可能包括样品的切割、研磨、热 处理等。 3.3 样品检验 按照标准要求,对样品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测试。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等。 3.4 记录检验结果 将样品检验的结果记录在样品检验记录表中,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数值、判定 结果等。

3.5 问题处理和分析 如果在样品检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异常,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请相 关专家参与,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6 报告编制和归档 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样品检验报告,并进行归档。样品检验报告应包括样品信息、检验结果、问题和分析等内容,作为后续质量控制和追溯的依据。 4. 注意事项 在进行样品检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熟悉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设备和工具的准确性要定期检验和校准。 •样品的收集、储存和运输要符合相关要求,避免样品的污染和变质。 •检验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5. 总结 样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进行系统的检验和测试,能够及时 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本指导书提供了样品检验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用样品制备作业指导书

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用样品制备作业指导书 1、样品制备总则 1.1 样品制备场所 通风、整洁、无扬尘、无易挥发化学物质 1.1.1 土壤样品的特殊要求 应设风干室、磨样室。房间向阳(严防太阳直射土样),通风、整洁、 无扬尘、无易挥发化学物质 1.2 制样工具和容器 1.2.1 新鲜样品:无色聚乙烯砧板或木砧板,不锈钢食品加工机、 聚乙烯塑料食品加工机、高速组织分散机、不锈钢刀、不锈钢剪等。 1.2.2 干样品 1.2..2.1 不锈钢磨、旋风磨、玛瑙研钵、无色聚乙烯塑料薄膜、白

搪瓷盘等 1.2.2.2 分装容器用具塞磨口玻璃瓶、旋盖聚乙烯塑料瓶、具塞玻 璃瓶等,规格视量而定。 1.2.3 土壤样品 1.2.3.1 晾干用白色搪瓷盘及木盘 1.2.3.2 磨样用玛瑙研磨机、玛瑙研钵、白色瓷研钵、木滚、木棒、 木棰、有机玻璃棒、有机玻璃板、硬质木板、无色聚乙烯薄膜等 1.2.3.3 过筛尼龙筛,规格为20~100目。 1.2.3.4分装用具塞磨口玻璃瓶、具塞无色聚乙烯塑料瓶,具塞玻 璃瓶等无色聚乙烯塑料袋或特制牛皮纸袋,规格视量而定。 2、样品制备方法及程序 2.1 新鲜样品:取可食部分,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去样品表面的附着 物,采用对角线分割法,取对角部分,将其切碎,充分混匀,

用四分法取样或直接放入食品加工机中捣碎成匀浆,制成待测样,放入分装容器 中,备用。或将取后的样品用食品粉碎机粉碎(不可太碎,不能制成匀 浆),制成待测样,放入分装容器中,备用。 2.2 水产样品:鱼类至少取3尾,清洗后去头、骨、内脏,取肌肉 等可食性部分;虾类至少取10尾,清洗后去虾头、虾皮、肠腺,得到整 条虾肉;蟹类至少取5只蟹,清洗后取可食部分(肉及性腺);贝类将样 品清洗后开壳剥离,收集全部软组织和体液匀浆;海藻将样品去除砂石 等杂质后均质;龟鳖类产品至少取3只,清洗后取可食部分。样品绞碎 混合均匀后备用试样量为400g(贝类为700g),分为两份,其中一份用于 检验,一份作为留样。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处置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处置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规范我司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备份样品(以下简称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防止和减少食品浪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 范围 凡我司承检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任务,其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均适用本作业 5 定义 5.1本作业指导书中所指合格备份样品,是指本公司承检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任 - 1 -

务中,按照有关规定购买,且客户根据食品抽检细则规定项目经我司检验均合格后,可依据本指导书处置的备份样品。 5.2客户是指委托给我司食品安全抽样检验任务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6 内容 6.1合格备份样品的管理 6.1.1业务部相关人员与客户沟通合格备份样品的保存要求,客户对合格备份样品保存有特殊要求时,应当按照客户的要求妥善管理合格备份样品。当客户没有特殊要求时,按照《样品管理程序》和《抽样管理程序》执行。 6.1.2样品室将合格备份样品按食用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分为普通食品、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特殊食品。 6.1.3样品室按检验结束后合格备份样品的剩余保质期,将其分为短保质期样品(3个月及以内)和常规保质期样品(3个月以上)进行保存。 6.1.3合格备份样品按样品价值分为低价值食品和高价值食品,单价大于2000元人民币的食品界定为高价值食品,单价小于等于2000元人民币的食品界定为低价值食品。 6.1.4样品管理员按客户要求或公司文件要求保存样品,原则上每个客户的合格备份样品应独立保管。 6.1.4样品管理员在处置前应拆除抽样封条,并在外包装上加贴处置方式相应的标志。 6.2合格备份样品的处置 6.2.1合格备份样品根据食用价值、保质期限、样品价值等分类,并进行销毁、捐赠、拍卖和单位留用等方式处置,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处置工作。 6.2.2合格备份样品属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作销毁处置: (1)短保质期样品和超过保质期限的; (2)易腐烂的食用农产品; (3)出现腐败、变质或感官异常等情况,已失去食用价值的; (4)散装食品、冷藏冷冻保存的食品; (5)其他可能存在再利用风险的食品。 销毁应根据合格备份样品属性,做无害化处理,确保处置安全。根据实际需- 2 -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食品安全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食品安全检测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流程、要求和标准。本文将以“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为题,详细介绍该指导书的写作要求、内容格式和作用。 二、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的写作要求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的写作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性和科学性: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行业实践经验编写,确保内容准确、科学可靠。 2.全面性和系统性:指导书应涵盖食品安全检测的各个环节和关键内容,包括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设备、结果判定和报告编写等。 3.易读性和操作性:指导书应用简明易懂的语言描述检测流程和要求,方便操作人员理解和执行。 4.更新和修订性:指导书应具有可更新和修订的特性,以适应食品安全监管的最新要求和技术进展。 三、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格式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制定该指导书的目的和意义,以及食品安全 检测的背景和重要性。 2.适用范围:明确指导书适用的食品种类、检测对象和适用性限制。 3.检测流程:详细描述食品安全检测的整体流程,包括样品采集、 样品处理、检测方法选择和结果判定等。 4.样品采集和处理:介绍食品样品采集的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 以及样品处理的步骤和要求。 5.检测方法:列举适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物理 检测、化学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同时注明方法的选择原则和操作要点。 6.仪器设备和设施要求:介绍适用于各个检测环节的主要仪器设备 和设施要求,例如实验室设备、温度控制和洁净环境要求等。 7.结果判定和评价:说明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和评价方法,以及异 常结果的处理措施和报告要求。 8.报告编写要求:列出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格式,包括样品信息、检测结果、检测方法和负责人签名等。 四、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的作用 食品安全检测作业指导书的主要作用如下: 1.规范检测工作:指导书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明确的流程、要求 和标准,有利于提高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11、检验检测机构作业指导书

检验检测机构作业指导书 1.概述 检验检测机构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指导下,对产品、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及其他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和测试的机构。为了确保检验检测机构能够准确、可靠地完成工作任务,有必要编写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以规范机构的运作和管理。 2.目的 作业指导书的目的在于规范检验检测机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机构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检验检测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检验、环境检测、食品安全检测、材料分析等各个领域的机构。 4.工作流程 4.1 接受委托

机构接受委托后,应当对委托的内容、要求和期限进行认真的核实和 确认,确保了解清楚委托方的需求。 4.2 实施检验检测 根据委托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检验检测方案,包括样品采集、试验方法、仪器设备等内容,确保检测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4.3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论证,编制检测报告,确保报告内容准确、完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保证报告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4.4 结果确认和报告发布 经过内部审核和专家评审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及时向委托方发 布检测报告,确保委托方及时获取检测结果。 5.操作规范 5.1 人员管理 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人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招聘、培训、考核等环

节,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5.2 设备管理 机构应当对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3 样品管理 机构应当建立样品登记和管理制度,确保样品的来源、存放、运输等环节符合相关要求。 6.质量控制 6.1 质量手册 机构应当编制质量手册,明确质量管理要求和流程,为机构的质量管理提供指导。 6.2 质量管理体系 机构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文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管理等内容,不断完善和提高机构的质量管理水平。

食品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食品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食品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确保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食品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介绍食品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如何有效地进行食品质量控制。 二、食品质量控制的原理 1. 食品质量控制的目标和意义 食品质量控制的目标是保障食品的安全、营养和品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食品质量控制的意义在于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维护企业声誉和消费者信任。 2. 食品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1)源头控制:从原料的选择、采购和入库开始,确保原料的质量合格。 (2)过程控制:通过严格的生产操作规程和标准,保证食品的生产过程符合要求。 (3)环境控制:对生产环境进行管理,确保无菌、无尘、无异味等。 (4)设备控制:保证生产设备的完好与卫生,避免对食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三、食品质量控制流程 1. 原料查验和入库 (1)对原料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气味、质地等,确保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2)将合格的原料进行入库,并进行标识和登记。 2. 检测和分析 (1)从生产过程中抽取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包括微生物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等。 (2)根据检测结果判断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 生产过程管理 (1)建立标准的生产操作规程(SOP),明确每个生产环节的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 (2)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包括温度、时间、湿度等要素的实时监测和记录。 4. 检验和监测 (1)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抽样检验,确保生产出的食品符合质量标准。

(2)定期监测产品的质量指标,以便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控制措施。 四、食品质量控制的方法与工具 1. 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适当的生产场所和设施,包括洁净室、冷库、质检实验 室等。 (2)配备必需的设备和工具,如检测仪器、温度记录器、pH计等。 2. 数据分析和统计 (1)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了解产品质量的变化趋势和异常 情况。 (2)利用统计方法,确定合适的质量控制参数和阈值。 3. 培训和教育 (1)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质量控制的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操 作能力。 (2)定期组织质量知识培训和专题讲座,提高整个团队的质量水平。 五、食品质量控制的挑战与展望 1. 挑战 (1)市场需求多样化,需要不断研发新产品和控制方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教案第三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第三章食品检验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一、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食品检验样品采集的原则: 1、所采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每批食品应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再生产过程中,再不同时间内各取少量样品予以混合.固体或半固体的食品应从表层、中层和底层、中间和四周等不同部位取样。 2、采样必须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防止一切外来污染 一件用具只能用于一个样品,防止交叉污染. 3、再保存和运送过程中应保证样品中微生物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采集的非冷冻食品一般在0—5度冷藏,不能冷藏的食品立即检验。一般在36h内进行检验。 4、采样标签应完整、清楚 每件样品的标签须标记清楚,尽可能提供详尽的资料。 在食品的检验中,所采集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即所取样品能够代表食物的所有部分。如果采集的样品没有代表性,即使一系列检验工作非常精密、准确,其结果也毫无价值,甚至会出现错误的结论。食品因加工的批号、原料情况(来源、种类、地区、季节等)加工方法、保藏条件、运输、销售中的各环节及销售人员的责任心和卫生认识水平等无不影响着食品的卫生质量,因此要根据一小份样品的检验结果去说明一大批食品的质量或一起食物中毒的性质,就必须周密考虑,设计出一种科学的取样和样品制备方法。而采用什么样的取样方案主要取决于检验的目的,目的不同,取样的方案也不同。检验的目的可以是判定一批食品合格与否,也可以是查找食物中毒病原微生物,还可以是鉴定畜禽产品是否有人畜共患的病原体。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取样方案多种多样,如一批产品按百分比抽样,才若干个样后混合在一起检验;按食品的危害程度不同抽样等。不管采取何种方案,对抽样代表性的要求是一致的.最好对整批产品的单位包装进行编号,实行随机抽样。 (一)样品的种类 样品可分为大样、中样、小样三种.大样指一整批;中样是从样品各部分取的混合样,一般为200g;小样又称为检样,一般以25g为准,用于检验分析。 (二)样品的采集 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 采样的工具,如探子、铲子、匙、采样器、试管、广口瓶、剪子和开罐器等,必须是无

酱油检测作业指导书

酱油检测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1.目的:为是酱油检验方法正确,操作步骤符合技术标准规定要求, 防止检验过程出现差错,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2. 2. 引用标准 GB/T601-2002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 GB2717-2003 酱油卫生标准 GB2760-2007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4789.2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调味品检验 GB/T5009.39-2003 酱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5461-2000 食用盐 GB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7718-2004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18186-2000 酿造酱油 SB10338-2000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3. 定义 3.1酿造酱油: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酿造酱油分为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含固稀发酵酱油)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 3.2配制酱油: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 4. 职责

4.1检验人员应全面执行本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的作业细则进行检验 4.2室主任和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检验执行情况 5.工作程序 检验前的准备:检验相关的技术文件、有效版本和技术表格,检查计量器具和相应的仪器设备是否在《仪器设备控制程序》要求的范围内,环境条件是否在《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要求的范围之内。 6.检验方法 6.1感官特性 取2ml试样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加水至刻度,振摇观察色泽、澄明度,应不浑浊,无沉淀物。 取上述30ml试样于50ml烧杯中,观察应无霉味,无霉花浮膜。用玻璃棒搅拌烧杯中试样后,尝其味,不得有酸、苦、涩等异味。体态澄清。 6.2可溶性总固形物 6.2.1试液的制备 将样品充分振摇后,用干滤纸滤入干燥的250ml锥形瓶中备用。 6.2.2分析步骤 吸取试液10.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上述稀释液5.00ml置于已烘至恒重的称量瓶中,移入(103±2)℃电热恒温干燥箱中,将瓶盖斜置于瓶边。4h后,将瓶盖盖好,取出,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需0.5h),称量。再烘0.5h,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差不超过1mg,即为恒重。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产品检验作业指导书 一、引言 产品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检验可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技术 要求和标准。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指导产品检验人员进行准确、规范的产品检验工作,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检验目的 产品检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产品是否符合技术要求和标准。通过检验,可以判 断产品的合格性和缺陷情况,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检验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合于所有产品的检验工作。具体的检验项目和标准将根据不同 的产品类型和要求进行确定。 四、检验任务 1. 检验准备 1.1 确定检验任务的产品类型和要求。 1.2 准备检验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 1.3 确定检验的样品数量和抽样方案。 2. 检验操作 2.1 根据产品的检验标准和要求,进行产品的外观检验。 2.2 使用适当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对产品的功能、性能进行测试。

2.3 对产品的尺寸、分量、颜色等进行测量和比对。 2.4 根据产品的使用说明书,对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检验。 3. 检验记录 3.1 在检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数据。 3.2 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标记和记录,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3.3 检查和确认检验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检验报告 4.1 根据检验结果,编制检验报告。 4.2 检验报告应包括产品的检验结果、问题描述、处理措施和建议等内容。 4.3 检验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和负责人。 五、检验要求 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产品知识和检验技能,熟悉产品的检验标准和要求。 2. 检验设备和仪器应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3. 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准确、完整、清晰,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追溯。 六、附录 1. 产品检验标准和要求:根据具体产品类型和要求确定。 2. 检验设备和仪器清单:列出所需的检验设备和仪器。 3. 检验记录表和报告模板:提供检验记录和报告的格式和样式。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书

食品化学实验指导书 焦云鹏赵海雯许旖旎编 2005年7月

实验一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1、试验目的 ①了解烘干法的原理和测定方法 ②掌握用烘干法测定食品水分 2、实验原理 常压下测定加热干燥前后样品的重量,根据重量差即可求得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3、操作步骤 在取样前将称量皿烘干,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称重(W0)。取样,盖上皿盖,称重(W1)。将取样后的称量皿开盖置于已调节到规定加热温度的烘箱内,常压烘干一定时间,然后取出称量皿,在干燥器内放冷到室温以后再称重,重复此操作,达恒重时(前后两次称量不超过0.5mg),记录数据(W2)。烘干前后的重量差即为水分含量。结果计算及其表示方法为: W0为称量皿恒重(g); W1为湿样品及称量皿重(g); W2为干样和称量皿重(g)。 4、思考题 测水分含量过程中,干燥前后两次称量差值为多少方可认为是恒重? 实验二淀粉的显色和水解 1.淀粉的显色和水解 进一步了解淀粉的性质及淀粉水解的原理和方法。 2.原理 (1)淀粉与碘的反应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是由于淀粉与碘作用形成了碘-淀粉的吸附性复合物,这种复合物是由于淀粉分子的每6个葡萄糖基形成的1个螺旋圈束缚1个碘分子,所以当受热或者淀粉被降解,都可以使淀粉螺旋圈伸展或者解体,失去淀粉对碘的束缚,因而蓝色消失。 (2)淀粉的水解淀粉可以在酸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其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反应过程如下: (C6H12O5)m→(C6H10O5)n→C12H22O11→C6H12O6 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3.试剂和器材 试管夹、量筒、烧杯各一只、白瓷板一块、试管一支。 (1)浴锅 (2)粉及0.1%溶液

【参考文档】食品企业作业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食品企业作业指导书 篇一:某食品公司作业指导书 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作业指导书-生产工艺描述 生产工艺描述 一、原料检验 1、目的 规范原料检验管理,确保所购原料符合生产、卫生要求。 2、职责范围 品质管理部门 3、操作要点 3.1重量检验 3.1.1取样 取样以10吨为单位,每10吨取样10包,不足10吨以10吨计,10~20吨以20吨计。 3.1.2检验方法 所有取样样品解冻沥干15分钟后过电子称,取平均值。 3.1.3检验工具 电子称,精度要求:1克。 3.1.4结果判定 平均植与规定原料单重差值必须在±10克以内,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3.2感官检验 3.2.1取样 取样以进货车次为单位,每车取5包。 3.2.2检验方法 样品分包解冻、沥水,以目测、手触、嗅觉逐个挑选检验。 3.2.3结果判定 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3.3品质检验 3.3.1取样 取样以进货车次为单位,每车次取样5包。 3.3.2检验方法 所有取样样品解冻沥干后逐个检验,分别拣出串级(级别规定见表2)、形态 不良、色泽异常、变质等不合格品按类别分开,计量后计算百分比。 不合格品率(%)=(不合格品重量/样品总重量)×100% 表2 蜗牛冻肉分级 3.3.3结果判定 串级、形态不良、色泽异常、变质等不合格品累计非合格品率必须小于等于5%,单项不合格品率不大于2%。否则判定次车次原料不合格。 3.3.4、不合格品处置流程图 4、相关记录 《原料检验记录表》 《不合格品评审表》 《不合格品登记表》 《纠正/预防措施记录表》

食品化验室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制修订记录

1、目的 为规范并统一检验操作,控制产品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所有原辅料进厂时所需的检验方法及成品、半成品所需的检验方法。 3、职责 品保部:按本规定对所有需要检验的原辅料、成品半成品进行化验分析等工作。 4、定义 无 5、内容 5.3 香料、调味品的取样方法 5.3.1 抽样 取样人员从批中抽取包装检验。按下表进行抽样。 表1 批与抽取包装数 实验室样品要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容器内,容器的大小以样品全部充满为宜。容器装入样品后立即密封注明品名和进货日期,取样后尽快送达实验室。样品应在常温下保存,须长期贮存的样品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5.4 原辅料感官检验 5.4.1 色泽鉴定 分取20~50g样品,放在手掌中均匀摊平,在散射光线下仔细观察样品的整体颜色和光泽。正常大豆应具有其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5.4.2 气味鉴定 分取20~50g样品,放在手掌中用哈气或摩擦的方法,提高样品的温度后,立即嗅其气味。对气味不易鉴定的样品,分取20g样品,放入广口瓶置于60~70℃的水浴锅中,塞上瓶塞,

颗粒状样品保温8~10min,粉末状样品保温3~5min,开盖嗅辨其气味。正常粮食油料应具有固有的气味。 5.5 油脂感官检验 5.5.1 色泽透明度鉴定 量取试样100ml注入具塞比色管中,在20℃温度下静置24H,然后移置在乳白灯泡前(或在比色管后衬以白纸),观察其透明程度,记录观察结果。观察结果以“透明”“微浊”“混浊”表示。 5.5.2 气味、滋味鉴定 取少量试样注入烧杯中,加温至50℃用玻璃棒边搅拌边嗅气味,同时尝辨滋味。凡具有该油脂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的为合格。不合格的应注明异味情况。 5.5.2 冷冻试验 将混合均匀的油样(200 mL~300 mL)加热至130℃时,立即停止加热,并趁热过滤。将过滤油注入油样瓶中,用软木塞塞紧,冷却至25℃,用石蜡封口。然后将油样瓶浸入0℃的冰水浴中,用冰水覆盖,使冰水浴保持在0℃(为使保持在0℃可随时补充冰块)。放置5.5 h 后取出油样瓶并仔细观察脂肪结晶或絮状物。通过试验,合格样品必须澄清、透明(注意切勿错误地认为分散在样品中细小的空气泡是脂肪结晶)。 5.8 蛋白质的测定 5.8.1 原理 以硫酸铜为催化剂,用浓硫酸消化试样,使有机氮分解为氨,与硫酸生成硫酸铵。然后加碱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溶液吸收,再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量计算蛋白质的含量。 5.8.2 试剂设备 浓硫酸,40%氢氧化钠溶液,2%硼酸溶液,0.1mo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95%乙醇,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 凯氏定氮仪,消化炉。 5.8.3 操作内容 将样品粉碎后过筛,称取1g试样,精确至0.001g放入消化管中。将消化管置于试管架上,依次向消化管中加入浓硫酸10ml、催化剂片2片,其中第一根消化管为空白管,将四根消化管置于消化炉上,开启消化炉,首先温度设置为300℃,当达到温度后继续加热20min,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