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68166424.html,

市场化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

作者:焦彬

来源:《卷宗》2020年第13期

摘要:市场化债转股是一项结构复杂、高度市场化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它在有效的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同时,风险也显得集中与复杂。本文对市场化债转股的来龙去脉,存在的法律关系、问题与风险以及相应的对策措施要进行分析,力求能够梳理清本轮市场化债转股所应关注的问题焦点,对在市场化债转股参与主体在风险防范与经营管理上提出建议。

关键词:市场化债转股;不良资产;法律问题

1 市场化债转股

债转股即商业银行将其对借款企业的债权,以出资的方式转化为借款企业的股权的过程行为。其流程为标的企业先剥离非经营性资产,通过跨企业重组以及集团内部重组的方式,将不良债权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AMC),标的企业以资产重组后的净资产出资入股,AMC以债转股的股权出资,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进行生产经营。市场化债转股与传统的政策性债转股相比很大程度上排除了政府的强制干涉,选择、定价、退出等行为根据市场规律自主实施,拥有更高程度的选择权,其政策性因素仅体现为提供政策支持与规范政府行为,由参与者向服务者转变,尽可能的提供法律框架范围内的保障,提高债转股的法治化治理程度。

1999年,为剥离并处置由于国有企业治理粗放与经营不善而产生的大量不良资产,我国

借鉴外国经验,设立四大AMC,剥离了1.39万亿的不良资产,实施政策性债转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大量民营企业出现产能过剩、财

务成本高、经营效益降低等问题,巨大的偿债压力以及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陷入困境。同时,由于利率市场化,导致银行的利差收窄,资产端偏向高风险,中小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上升。2016年10月10日《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2018年6月底印发《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管理办法(试行)》以及2020年5月6日新发布的《关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市场化债转股进入法治化时代。

2 债转股处置不良资产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债转股作为一种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手段,其复杂的多方法律关系,容易产生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和现有法律法规的冲突,也放大了法律自身漏洞和立法缺陷的风险。

2.1 法律规范方面的问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