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
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人类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从最初的简陋的石屋,到如今的摩天大楼,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更是一种艺术,一种对空间和形式的探索。
在现代建筑的发展中,有四位杰出的建筑师被誉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他们分别是勒·柯布西耶、米斯·凡·德罗、法兰克·劳埃德·赖特和托马斯·简。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瑞士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被誉为现代建筑的天才之一。
他提出了"五点建筑"理论,即:自由立面、开放的平面、自由的纵深、水平窗和绿化屋顶,这一理论深刻影响了现代建筑的发展。
柯布西耶以简约、现代的风格为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品包括法国马赛的热那亚人图书馆和印度昌迪加尔的政府总部。
米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是德国现代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追求极简洁的形式和空间,注重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本质性。
凡·德罗的作品以玻璃和钢的运用为特点,营造出现代感十足、开放明亮的空间。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德国柏林的冯·德·劳恩大厦和美国芝加哥的西湖别墅。
法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
他信奉"有机建筑"的理念,即建筑应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赖特设计的建筑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坎贝尔住宅和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这些建筑都以其独特、流畅的造型和大胆的结构著称。
托马斯·简(Thomas Jahn)是德国现代主义建筑师中的巨星。
简擅长利用现代建筑的语言,创造出简洁、几何、极简主义风格的作品。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1883年5月18日-1969年7月5日)出生于德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
1969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基本资料姓名: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国籍:美国、英国原籍:德国生日:1883年5月18日去世:1969年7月5日出生地:德国柏林职业:建筑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个人简介格罗皮乌斯(1883~1969)Gropius,Walter德裔美国建筑师。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生于1883年5月18日,卒于1969年7月5日。
格罗皮乌斯原籍德国,1903~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学院。
1907~1910年在柏林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任职。
1910~1914年自己开业,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
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1959年任副会长。
1934年离德赴英开业。
1937年定居美国,任哈佛大学建筑系教授、主任。
现代建筑四大巨头

全部用钢和玻璃建造,构造与施工非常精确,内部没有或很少柱 子,外形纯净与透明,清彻地反映着建筑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 空间
弗兰克.赖特
FRANK LLOYD.WRIGHT
赖特简介
弗兰克· 劳埃德· 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年6月 8日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 .他享 有92岁高龄,1959年方去世,是 现代建筑家中少有的高龄大师, 得以亲自经历了美国的”工艺 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并 且亲眼看到战后的”国际主义” 建筑运动和密斯的”少就是多” 原则兴盛.毕生设计了大量的住 宅建筑和少量的商业建筑和公 共建筑.提出了”有机建筑”理 论和草原式美国住宅模式.
.
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似瀑布 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 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 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 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 在大地之上。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 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 生一种明的对抗, 所有混 凝土的 水平构 件,看 来有如 贯穿空 间,飞 腾跃起 赋予了 建筑最 高的动 感与张 力
玻璃
使用原因 这是密斯建筑思想的缩影,他为了赋予空间一 生命力,为了使他能够具有比较鲜明的建筑表 现,再没有把一切形式都精简到最纯净的地步 之前,他绝不停止。他一直是比较强烈的坚持 使当代建筑组成因素之一的平墙面做成最光滑 和最透明的玻璃墙的形式。
效果 成为与环境出色结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当注重细节,用他 的话说就是细节就是上帝。他的作品细 部精简到不能精简的绝对地步。用极为 大胆、简单、完美的设计方法,利用新 的材料和施工方法创造出丰富的艺术效 果。
包豪斯建筑学派主要成员
近现代著名建筑大师简介

约翰·拉斯金 John Ruskin:(1819-1900)约翰·拉斯金拉斯金生于伦敦。
是英国作家、艺术家、艺术评论家。
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
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
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
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有很大区别,但他的倡导对当时设计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莫里斯等人都深受其思想影响。
是英国“工艺美术”的思想倡导者。
(英国“工艺美术”是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为了解除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业的威胁,为了复兴以哥特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为了通过建筑和产品设计体现出民主思想而发起的一个具有很大实验性质的设计运动。
)威廉·莫里斯 William Morris:(1834—1896)莫里斯生于伦敦旁边的瓦瑟斯多。
拉斐尔前派的主要成员。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
真正实现了约翰·拉斯金思想的现代设计史的先驱人物。
他被誉为19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博学多才的人物之一。
莫里斯打击产业革命大量生产的粗俗制品,仰慕中世纪基尔德社会手工制作的实用美的器物,励志以美术工艺品美化现实世界,提升现代人的审美趣味。
莫里斯与他的商会活动通过制品的输出与杂志媒体报道,影响到欧美诸国,使他成为近代设计运动先驱的典范。
1864年成立的设计事务所。
大约是最早的独立产品和平面设计事务所之一。
当时准备结婚的莫里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婚房而自主设计出哥特风格的“红屋”为“工艺美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莫里斯代表作“红屋”)(莫里斯设计的壁纸图案)莫里斯虽是画家,却主要是致力于工艺美术,从事绘画设计出漂亮的玻璃、陶器、家具、壁纸、绒毯、书籍装帧等各方面的工作。
莫里斯在设计中,大量的装饰都是东方式的、特别是日本式的平面特征,并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等,使装饰上有一种特殊的品位。
建筑行业的名人及事迹

3个建筑行业的名人及事迹介绍建筑行业是一个充满创新和艺术的领域,有许多杰出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他们不仅留下了永恒的作品,也留下了令人敬佩的事迹。
以下是三位建筑行业的名人及其事迹的介绍:1.安东尼·高迪(Antoni Gaudi):安东尼·高迪是西班牙的建筑师,被认为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留下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包括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米拉之家和帕克·吉尔等。
他以创新的方式运用曲线和自然元素,打破了传统建筑的规则,开创了全新的建筑风格。
高迪的事迹表明,他是一位热爱自然和曲线美的建筑师,他的作品也是对这两大主题的完美诠释。
2.贝聿铭(I. M. Pei):贝聿铭是华裔美国建筑师,设计了众多著名的建筑物,包括华盛顿特区的国家美术馆东馆、北京的中国银行总部等。
他的作品体现了现代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精髓,同时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
贝聿铭的事迹表明,他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度创新精神的建筑师,他的作品不仅在建筑界备受赞誉,也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扎哈·哈迪德是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是当今最杰出的建筑师之一。
她的作品以曲线和动态线条著称,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
哈迪德的事迹表明,她是一位不畏挑战、追求创新和自由的建筑师,她的作品不仅在建筑界备受赞誉,也成为了城市中令人瞩目的景观。
以上三位建筑行业的名人都是该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建筑界备受赞誉,也成为了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和追求卓越才能取得成功。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1、格罗皮乌斯(1887—1969)格罗皮乌斯很早就提出建筑要随时代向前发展,必须创造这个时代的新建筑的主张。
认为“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对复古主义,主张用工业化方法解决住房问题,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方面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井创造了一些很有表现力的新手法和新语汇。
代表作品如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科隆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会办公楼,德绍的包豪斯校舍。
2、勒•柯布西耶(1889-1965)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中提出要创造新时代的新建筑,激烈否定因循守旧的建筑观,主张建筑工业化,把住房比作机器(“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要求建筑师向工程师的理性学习,在设计方法上提出“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果二他在住宅设计中提出了“新建筑的五个特点:同时他又强调建筑的艺术性把建筑看成纯精神的创造。
代表作品如巴黎的萨沃依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著作:《走向新建筑》。
3、密斯•凡•德•罗(1886—1970)密斯•凡•德•罗强调建筑要符合时代特点,要创造新时代的建筑而不能模仿过去。
他重视建筑构造和建造方法的革新,认为“建造方法必须工业化”,他以“少就是多”为建筑处理原则,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和吐根哈特住宅,表达了他对构造一一空间一一形式的见解。
一方面简化构造体系,精简构造构件,产生没有或极少屏障;而可作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另一方面净化建筑形式,准确施工,成为由钢和玻璃构成的直角组成的盒子,代表作品如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伊利诺伊工学院校舍,范斯沃斯住宅。
4、弗兰克•劳埃德•赖特(1869〜1959)赖特对建筑的看法与现代建筑中的其他人有所不同,他在美国西部建筑根底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了富有田园情趣的“草原式住宅”,在后来发展为“有机建筑”论。
他主张建筑应“由内而外”,他的目标是“整体性”。
现代主义建筑

前现代主义时期
· 工艺美术运动:从传统中借取手工艺精神。
· · 新艺术运动:从自然中获取纹理和图案。 都没有找到真正适合材料的形式。 没有找到真正适合工业生产方式的形式。
三、流派时期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建筑方面,这都应该是世界建筑史上最狂 飙突进、最有革命性的一个时期,流派纷呈,英才辈出。建师们追 逐革命、理想、社会责任、历史感等等具有深刻意义的崇高目标, 并且建立了现代城市规划和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体系,诞生了一大 批令人景仰的伟大建筑师,留下了难以数计的优秀作品。
主要建筑观点
强调建筑随时代发展而变化,当代建筑应该体现工业化的精神 。 1、反传统,反对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抛开历史上建筑风格和样式 的束缚,按照今日建筑的逻辑,灵活自由地进行创作。 2、强调建筑师要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需求和经济问题。
3、主张采用新技术成就,在建筑设计中注意发挥新材料、新结构和新设备、工 业化施工的特点。
代表作 William Morris, Red House
红屋 Red House Philip Webb 1859-1860 平面 L 形,外材料:当地红砖, 按功能开窗,材料、功能、艺术 造型三者结合。
Deanary Garden
工 艺 美 术 运 动
• 莫里斯William Morris:富商 • 学历:牛津大学神学 • 特长:平面设计,涉 及织物、墙纸、瓷砖、地毯、彩色玻璃
1927年斯图加特魏森霍夫国际建筑展
包豪斯(Bauhaus):
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旨在培养现代设计人才的教育机构,也是世界上第一 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奠基者。它的 成立也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正式诞生。
评价: 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奠基者; 奠定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 创立的理性设计特征为日后欧洲工业产品 设计风格打下基础。
现代主义建筑流派分支一览表(安显楼)

当代建筑
新现代主义风格
比喻古典主义
代表人物:马里奥·博塔
代表作:圣约翰教堂
后现代主义装饰商业建筑
减
少
约西格拉姆大厦
理性主义(功能主义)
:一切从功能出发,建筑
的形式服从建筑的功能
密
斯
名言:少即是多
代表作: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格
罗
皮
乌
斯
开创现代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教育设计救国,带有社会性质
代表作:法古斯工厂
包豪斯校舍
柯
布
西
埃
名言:建筑是住房的机器
代表作:萨沃伊别墅
基本古典主义
代表人物:阿尔多·罗西、拉斐尔·莫尼奥
代表作:巴西集合住宅,博尼苏丹博物馆
新都市主义
典雅
主义
(形式主义
代表人物:山崎实(雅玛萨基)
代表作品:纽约世贸中心
年代
(大约)
建筑思潮
10年-20年
早期-发展期
30-50年代
成熟期
50年代—70年代
鼎盛时期
80-90年代
物极必反
以后
当代建筑
现代建
筑的发
展历程
(20世纪)
现代主义建筑:为穷苦阶级服务、带有社会性(包豪斯的成立标志着现代现代设计的诞生)1928年瑞士成立CIAM通过《雅典宪章》
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在国际建筑界的统治地位)
有机主义(赖特、阿尔托)
:局部属于整体、整体属部、局部和整体又与环境相协调.
代表作:流水别墅、
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
国际主义风格
(由于2战大批建筑师来到美国,美国社会阶层不同于欧洲国家,服务对象发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关心,有的人还对此作了科学研究。 1927年,在密斯·范德罗主持下,在德国斯 图加特市举办了住宅展览会,对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产生很大 影响。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 筑协会,“现代主义建筑”一名也四处传播。 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 范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要强调建筑要
• 粗野主义建筑:
•
以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
计倾向。
• 1、粗野主义同纯粹主义一样,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 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 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
• 2、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 美的标准。粗野主义在建筑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
变了原来的设计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国际主义设计,
为富有的人们做设计。 2.商业性的 现代主义设计是在一战
后对于工业化和当时的贫穷的社会状况进行探索性设计,寻求最适合
的设计。但是国际主义在美国富裕的环境下完全抛弃了这一点,它是
一种商业的设计。它成为了资本主义企业形象和符号。 3.形式至
上的 现代主义设计追求的是功能,只要功能符合,形式不是那么
表现,并将之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一种有理论、有方法的设计倾向 。他们自称是“新粗野主义”,即柯布西耶以前的探索则为“粗野主义”。 两者一脉相承,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代表人物及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Gropius)1883年5月18日出生于德 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1969年7月5日卒于美 国波士顿。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 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 技术和经济效益。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 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 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 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 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 新成果。
• 评价
•
对这些建筑观点,有人称为“功能主义”,有人称为“理性主
义”,不过更多的人则称为“现代主义”。 在20世纪20~30年
斯校舍 、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
设计方案、密斯·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在这三位建筑师的影响下,在20 年代后期,欧洲—些年轻的建筑师 ,如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也设计出一些优秀的新型建 筑。 与学院派建筑师不同,格罗皮乌斯等人对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
由于德国法西斯政权敌视新的建筑观点,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
先后被迫迁居美国;包豪斯学校被查封。但包豪斯的教学内容和设计
思想却对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编辑本段相关信息
流水别墅
•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先是在实用为主的建筑类型如工厂厂房、中小学校 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 到了50年代,在纪念性和国家性的建筑中也得到实现,如联合国总部 大厦和巴西议会大厦。现代主义思潮到 了二十世纪中叶,在世界建筑 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建筑四位大师,除了格罗皮乌斯、 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外,还有美国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代 表作是流水别墅)和弗兰克·盖里(代表作为古根海姆美术馆)等。
重要。但是国际主义在这点上却完全颠覆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成
为了形式至上的风格。由于这种风格代表了大企业、政府、权利和现
代化,所以,为了达到这种形式,功能也就被忽略甚至漠视了。
4.经济效益的 现代主义追求的是经济的,也就是说花最少的钱达
到最好的功能。但是国际主义追求的却是它的经济效益。他们不在乎
花很多的钱来建造一个建筑,他们更加看重建筑本身日后能够带来的
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
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
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
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
“国际式”建筑,当然,这样的称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
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比较 二战结束后的20年,现代主义设计过渡到国际主义
设计基本上已经本末倒置: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 式变成了涉及追求的目的,而原来的目的,即社会性、 大众性则被逐步抛弃。原来因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动机不得不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形式,变成了 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少则多”这一原来 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功能化、大众化的手段,则成为 了形式追求的中心。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为了 达到所采用的手段成为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的核心。 虽然现代主义的面貌在外部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本质 已经完全不同了:它从一种为大众服务的、民主主义 的、理想主义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探索方式变成了代表 资本主义金钱与权力、代表某种霸权形式的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
基本介绍: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
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
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 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这种建筑的 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 化社会的条件和要求的崭新的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 的色彩。又称现代派建筑。在英语文献中,用大写字母开头的 ModernArchitecture表示,而用小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现代建筑)表示“现代”这个时间范围的建筑
虽然国际主义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出来的,不仅风格相似而且很多 都是同一个设计师的作品,但我觉得,这两种风格已经貌合神离了
• 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 国际主义在设计上影响广泛,平面、 产品、室内设计都受到它的影响 *平面 设计——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以简 单明快的排版和无饰线体字体为中心,形 成高度功能化、非人性化、理性化的平面 设计方式,影响了世界各国。 *产品设 计——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布劳恩公司 的体系、日本和意大利的设计 高度功 能主义,高度次序化。它从科学与艺术的 结合转向单纯的科学立场,是一个重大的 转折,使设计成为一个科学的过程。但显 然违背了设计的终极目标。
国际主义建筑:
• 概况:在法西斯势力的压迫下,很多欧洲的现代 主义设计大师都来到了美国,他们将欧洲的现代 主义和美国富裕的社会状况结合起来,形成了一 种新的设计风格。1927年,美国的菲利浦·约翰逊 在德国斯图加特市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上发 现了这种新兴的风格。他认为这种风格以后会在 国际上流行,因此将他称为国际主义风格。它在 六七十年代发展成熟,直到80年代才消退,涉及 了设计的很多方面,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 室内设计等。
• 3、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现了混 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征。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
粗野主义对现代建筑思潮演变起了较大的作用,但它正式得名是
在1954年史密森夫妇(A.&P.Smithon)提出“新粗野主义”概念之后。
史密森夫妇追随柯布西耶粗犷的建筑风格,热衷于对建筑材料特性的
• 思想方面
•
1.资本主义的,中产阶级的,富豪的 现代主义设计是为普通
大众设计的,是为穷人服务的。但是当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到了美国以
后,发现美国的社会阶层和欧洲有很大的不同:欧洲刚刚经历过一战,
穷人很多,而美国是中产阶级占了大多数,穷人和富人并不多。所以
他们原来的为穷人设计的那一套在这里没有了市场。于是他们渐渐改
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
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
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
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 基本观点 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 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观点: ①强 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格罗皮乌斯说: “我们正处在全部生活发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最要紧的是跟上 不断发展的潮流。” ②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 问题。针对学院派建筑师轻视实用和经济问题,密斯·范·德·罗说:“必须满 足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要。”又说:“我们的实用性房屋值 得称之为建筑,只要它们能以完善的功能真正反映所处的时代。”勒·柯布西耶 则号召建筑师要从轮船、汽车和飞机的设计中得到启示:“一切都建立在合 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1] ③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 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格罗皮乌斯在1910年即建议 用工业化方法建筑住宅。密斯·范·德·罗认为:“建造方法的工业化是当前建筑 师和营造者的关键课题。”他一生不倦地探求钢和玻璃这两种材料的建筑特 性。勒·柯布西耶则努力发挥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他们在使用这些建筑材 料方面,树立了许多范例。 ④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 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密斯·范·德·罗说:“在我们的建筑中使用已往时代的 形式是没有出路的。即使有最高的艺术才能,这样去做也要失败。”格罗皮 乌斯说:“我们不能再无尽无休地复古了。建筑不前进,就要死亡。” ⑤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包豪斯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