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参考

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参考
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参考

(前面目录包括1-3项参照片剂)

4 产品概述

4.1 产品名称及剂型

产品名称:鹿茸口服液

剂型:液体口服液剂

4.2产品特点

4.2.1规格:每支装10ml。

4.2.2性状:本品为橙黄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甜。

4.2.3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阳,生精养血,补髓健骨。用于阳萎滑精,胃寒无力,血虚眩晕,腰膝痿软,虚寒血崩。

4.2.4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4.2.5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4.3 处方来源

本处方出自。。。。。。。。。。。。(此处写自己处方来源,和标准号)

5.处方与依据

5.1处方

物料名称处方量批量

鹿茸(去毛) 10g 7.2kg

蜂蜜 700g 504kg

枸橼酸钠 10g 7.2kg

香精(乙醇溶解)适量适量

制成 1000ml 7.2万支

5. 2依据:部颁标准十一册九六版第176页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2653

6.生产工艺流程

见附录中附图:鹿茸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7.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7.2 整理炮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D药材炮制通则)的方法和操作。

8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按100付处方量)

8.2 提取

8.2.1 物料恒算

8.2.2提取当归、川芎

8.2.3操作人员将领取的当归、川芎,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材重量的6倍量的饮用水,浸泡1小时后,将汽阀打开,同时打开冷却循环水,开始蒸馏。用洁净的容器收集芳香液(芳香液为白色浑浊液体),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直至芳香液无白色为止。在蒸馏过程中温度控制在95~100℃,夹层压力不得超过0.1MPa。芳香液放入洁净桶中,入冷库。

8.2.4设备操作执行型多功能提取罐标准操作规程。

8.2.5提取鹿茸口服液提取液

8.2.6将提取当归、川芎所得的药渣与其于药材用多功能提取罐提取加入药材5倍量的水,大回流提取4小时(沸腾后开始记时)将药液经过滤器打入浓缩器中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4~1.26(22~25℃),提取过程中,温度控制在98~100℃,蒸汽压力不高于0.1Mpa。

8.3醇沉

8.3.1工艺条件:操作间为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洁净级别30万级管理区.

8.3.2操作方法:

将浓缩液搅拌搅拌冷却至14~16℃,通过乙醇计量罐加入使药液含醇量达70%,加时便启动搅拌至加醇后30分钟,醇沉时间48小时(温度控制在16℃以下)。

8.4离心

8.4.1工艺条件:配料室内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洁净级别30万级。

8.4.1.1操作过程

按离心机岗位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当机器运转60~90秒达到全速后,打开进料阀,待澄清的液体流出集液盘的接嘴后,由不锈钢桶接液,及时观察出液情况,发现浑浊立刻停机排渣。将离心后的醇沉液打入减压回收收膏器中,进行待回收2.5小时,每隔15分钟测一次温度、压力、密度,当比重达到1.17~1.19时打开减压回收收膏器底阀,将药液放入洁净的贮液桶中。

8.5合并芳香液与回收液

8.5. 1工艺条件:批混操作间内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洁净级别30万级。

8.5.2操作过程

确认水沉罐及其相连管路己经消毒处理,且在效期内,再用50kg纯化水对上棕设备冲洗,

并更换状态标志为“运行中”。将回收液和芳香液用泵打入水沉罐中,然后将每桶用2纯化水荡洗,将洗液打入水沉罐中,启动搅拌浆,搅拌10分钟,20℃以下静置6小时。

8. 6合并液离心分离

8.6.1工艺条件:操作间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洁净级别为30万级. 8.6.2操作方法

按离机标准操作堆规程进行操作,当机器转速达60~90秒后,打开进料阀,待澄清的液体流出集液盘的接嘴后,调节阀门至标示刻度,进行液体澄清,将离心后的上清液放入洁净贮液桶中,记密封后称重,送入冷库内待验区,送请验单,化验合格后输入库手续。 8.6.4制剂操作过程

8.6.4.1工艺条件:洁净区操作间内温度18~26℃,相对湿度45~65%,洁净级别10万级。 8.6.4.2操作过程

(1)洗瓶工序

a.选瓶:工作前检查清场情况、设备、环境的清洁状况是否合格。到存放间领取当日生产所需的瓶和瓶盖,逐支将瓶摆放在周转盘内,摆放整齐,拣出破碎、裂口、缺口、歪瓶不合格品、记录下不合格品数。合格瓶送洗瓶处。

b.超声波洗瓶机:接通电源,洗瓶机操作执行04-SG-CB-01207,瓶经两遍循环水喷淋(压力为0.2MPa ),压缩空气吹干(压力为0.3MPa ),再用一遍新鲜纯化水冲洗(压力为0.2MPa )

,最后经压缩空气冲干后,传入远红外线杀菌干燥箱。

C.瓶灭菌干燥:打开电源开关,远红外线杀菌干燥箱操作执行04-SG-CB-01208,灭菌温度260℃,出口风压保持10Pa ,入口风压保持8Pa ,打开输送带开关,开始输瓶,传入灌轧

(2)配制工序

a.工作前检查上批清场情况、设备、环境的清洁状况是否合格,物料的进入执行09-SC-CB-01006,皮管的清洁执行09-SC-CB-03010。准确称取鹿茸口服液提取液、蜂蜜、枸橼酸钠、香精(乙醇稀释),抽鹿茸口服液提取液、蜂蜜、枸橼酸钠、到配制罐内按09-SG-CB-02002进行操作,待药液温度降至60℃以下时,加入用乙醇稀释的香精适量,并补纯化水至配液量,过滤,配制调PH值在4.5~6.5之间,相对密度在1.15~1.25之间,待药液温度

(3)灌轧工序

工作前检查有清场合格证,设备、环境清洁状况,合格后生产,调节计量泵装量10.1±0.1ml。灌轧机操作执行04-SG-CB-01209,开始时抽查装量每次按顺序抽取8支,装量在10.1±0.1ml之间,检查瓶盖,依次取8支,有无破损、压制不严密,操作过程中和结束时,检查一下装量和轧盖情况,灌轧后的半成品装盘通过传递窗送检漏工序。

(4)灭菌检漏工序

工作前检查上批清场情况、设备、环境清洁状况是否合格,设置检漏时间:3分钟,检漏真空度-70Pa,清洗时间20分钟。操作后,内室压力降为零时,方可开门取出,放于中转

(5)灯检工序

工作前检查有清场合格证后,到中转室领取半成品、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批号无误后,灯检工目测拣出有异物、混浊、装量不足、压制不严的等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处理规

定处理,合格品放入中转室,每盘均放入标志卡,并注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

8.7外包装

8.7.1包装规格:10ml×10支×60盒

8.7.2包装材料的管理

检查所领取的包装材料是否经质量管理部确认合格,包装材料需专人保管,计数发放,并做好发放记录。

8.7.3印批号:在外盒规定的位置喷上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至,用黑色印油在大箱上印上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至。

8.7.4贴标签:在小瓶上贴上标签,标签位置适中。

8.7.5装盒:每10瓶药和1张说明书及1包吸管装入1外盒。

8.7.6装箱:每60外盒装1箱,每箱装1张产品合格证及1张成品质量报告单。用封箱胶带封好,打包。

9.质量标准

9.1工艺用水质量标准:

应执行“饮用水质量标准”及“纯化水质量标准”。

9.6成品的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按每个具体药品的质量标准写在这里,而微生物限度检查,装量差异,照药典附录制剂通则)

10设备

见附录中附表: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4.13附录附图鹿茸口服液提取生产工艺流程图

4.14附录附图鹿茸口服液口服制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洁净区:C级

说明:

附表口服制剂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说明:

口服液工艺规程10ml

1. 主题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责任 (3) 4. 产品名称及剂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产品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艺流程图 (2) 7.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3) .处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称量 (3) .配液............................................. 错误!未定义书签。 .理瓶............................................. 错误!未定义书签。 .洗瓶 (4) .灌装加塞轧盖..................................... 错误!未定义书签。 .操作过程 (4) .灭菌 (4) .灯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包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生产过程中重点工艺控制检查(包括中间体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技术安全与劳动保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场所.........................................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器设备 (6) 防火..............................................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卫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7) 11.原辅料质量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成品、半成品、中间体质量标准 (8)

医疗器械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

医疗器械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 医疗器械产品工艺文件的编制 什么是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是指将组织生产实现工艺过程的程序、方法、手段及标准用文字及图表的形式来表示,用来指导产品制造过程的一切生产活动,使之纳入规范有序的轨道。 企业是否具备先进、科学、合理、齐全的工艺文件是企业能否安全、优质、高产低消耗的制造产品的决定条件。 凡是技术部门编制的工艺计划、工艺标准、工艺方案、质量控制规程也属于工艺文件的范畴。 工艺文件是带强制性的纪律性文件。不允许用口头的形式来表达,必须采用规范的书面形式,而且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违反工艺文件属违纪行为。 一、工艺规程的编制 1 工艺规程的分类与格式 1.1 工艺规程的分类 (1)按用途分类 第一类: 工艺规程的封面 工艺规程的目录 第二类: 各种汇总图表 工艺流程图 工装明细表 消耗定额表

外协件明细表 工位器具明细表 它们是作为材料供应、工装配置、成本核算、劳动力安排、组织生产的依据; 第三类:各种作业指导书 注塑工艺规程 装配工艺规程(部件组装、总装等) 检验规程 包装工艺规程(小包装、吸塑、中包装、封口、大包装) 灭菌工艺规程 它们是生产操作的作业指导书,一切生产人员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第四类:工艺更改单 有临时性更改及永久性更改两种 它们是实施工艺更改的依据。 2 按适用性分类 专用工艺是指适用于某一产品或零件所设计的工艺规程,而对其它产品不适用。 通用工艺是指适用于多种产品或为一组结构相似的零、部件所设计的通用工艺规程。 通常,对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尽管型号、规格不同,但注塑、挤塑、包装、灭菌时的操作要领及质量要求是基本相同的,可以将它们上升为通用工艺规程。通用工艺一般只在企业内部通用。 典型工艺是指在通用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的产物,有较大的通用性,不受企业具体条件的约束,只要是相同的工种,均可适用。 如热处理工艺、焊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

33 布洛芬工艺规程

pp1产品概述: 1.1产品特点 【品名】布洛芬片 【分子式】C13H18O2 【剂型】片剂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应为白色。 【适应症】用于减轻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痛、偏头痛、头痛、痛经、牙痛,也可用于减轻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2片,若疼痛或发热症状持续不缓解,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8片。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规格】0.1g 1.2历史沿革 2处方和依据 生产处方: 布洛芬 200kg 淀粉 75kg 蔗糖 100kg 糊精 25kg 羧甲基淀粉钠 17kg 硬脂酸镁 2kg 制成200万片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批准文号: 3.生产工艺流程图

为十万级洁净区其他为一般生产区 4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1粉碎:用粉碎机将100公斤的蔗糖用80目筛粉碎;过筛:布洛芬200公斤、淀粉75 公斤、糊精25公斤、羧甲基淀粉钠17公斤、硬脂酸镁2公斤分别过80目筛。收率范围为:蔗糖粉99.5-100公斤、布洛芬198.5-200公斤、淀粉74.5-75公斤、糊精 24.5-25公斤、羧甲基淀粉钠16.5-17公斤、硬脂酸镁1.9-2公斤。 4.2制浆:称取淀粉1.6公斤加入制浆锅,加入纯化水18.4公斤,开启搅拌桨,打开蒸 汽阀加热,制成8℅的淀粉浆溶液备用。 4.3制粒、干燥:称取布洛芬、淀粉、蔗糖和糊精将其均分成4份,分成7次加入湿法 混合制粒机中混合均匀(2分钟),然后加入8℅的淀粉浆溶液5公斤,搅拌2分钟至均匀,然后后开启切碎刀制粒2分钟,湿颗粒用沸腾干燥机在65℃条件下干燥30分钟,然后过整粒机整粒,应得颗粒415公斤,收率应在415公斤—419公斤之间。 4.4总混:将已干燥整粒的颗粒、硬脂酸镁和羧甲基淀粉钠一起加入三维运动混合机, 混合20分钟。 4.5压片:按颗粒的含量计算片重,再用压片机将混合均匀的颗粒按计算的片重压成素 片。

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2

SDF-MF-301-01 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 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 审阅人:审阅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颁发部门:生产技术部(2份)、质量保证部(2份)、设备部(1份)

目录 目录 (2) 产品概述 (3) 产品的包装及规格 (3) 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3) 化学反应式及工艺流程图 (5) 工艺过程 (7) 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8) 防中毒、防火、防爆和技术安全 (8) 回收利用及三废处理 (13) 操作工时和生产周期 (14) 劳动组织与定员 (14) 设备一览表与主要设备的生产能力 (14) 原材料、能源消耗和技术经济指标 (15) 物料横算 (16) 附录 (17) 附页 (17)

产品概述 1.1.通用名称:布洛芬 1.2.化学名称:2-(4-异丁基苯基)丙酸 1.3.俗称:异丁洛芬,芬必得 1.4.汉语拼音:buluofen 1.5.英文名称:Ibuprofen 1.6.结构式: 1.7.分子式:C13H18O2 1.8.分子量:206.28 1.9.执行标准:BP98/CP2000 1.10.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7020355 1.11. 临床用途: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 产品的包装及规格 2.1. 包装:纸板桶、铝罐 2.2.包装规格:25kg/纸板桶 2.3.规格:药用 2.4.内衬材料: 2.5存储:遮光,密闭保存。 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颁发单位:GMP办公室

工艺规程批准程

目录 1. 剂型、规格 (3) 2. 生产工艺流程 (3) 3.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 4.质量控制要点 (7) 5.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7) 6.工艺过程中的SOP (8) 7.中间产品的控制 (9) 8.验证工作要点 (9) 9.工艺验证的具体要求 (10) 10.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10) 11.劳动组织及岗位定员 (10)

一、制剂类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液,10ml规格,安瓿瓶包装。10ml:0.2g 二、流程图:氧氟沙星注射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 生产前的检查与确认 1.1 是否还留有前批生产的产品或物料,是否已清洁并取得“清场合格 证”。 1.2 检查确认生产现场的机器设备和器具是否已清洁并准备完毕挂上 “合格”标示。 1.3 所使用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有质量检验报告单,合格品才能 使用。 1.4 检查工艺用水是否新鲜制备,贮存不得超过24小时。 1.5 检查确认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批生产指令、配套文件及有关记录是 否已准备齐全。 1.6 检查确认生产场所的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18-26℃,相对湿度在 30%-65%)。 2 洗瓶、干燥灭菌 2.1理瓶:根据“批生产指令”准备所需的清洁盘、领取必须的安瓶。在 理瓶室将安瓶的合格品摆满瓶盘。 2.2粗洗:把安瓿瓶盘放在不锈钢传送链条上,开动洗瓶机用高压循环纯 化水洗安瓿瓶内外壁。将安瓿瓶盘对称放置,固定在甩水机上,启动 甩水机,甩水处理8分钟,至安瓶甩干。重复上述操作。 2.3 精洗:用水温50--60℃,经孔径0.45um滤膜滤过的澄明度合格的 注射用水清洗安瓿瓶内外壁,重复粗洗步骤。定时检查安瓿的清洁度: 目检1000ml注射用水无可见异物,抽50支,毛、块≤2%。 2.4 干燥与灭菌:安瓿盘均匀放入烘干箱内,150℃烘干1小时,消除热 原。 2.5 灭菌后的安瓿立即使用或清洁存放,贮存不得超过48小时。洗瓶岗 位按清场SOP进行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3 称量、配料 原辅料除去外包装、经净化处理后,经缓冲区进入称量室。对称量室 内的案称、天平、量筒等计量器具进行校零。称量人核对原辅料、中

口服液工艺设计规程10ml

专业文档 1. 主题内容 (1) 2. 适用范围 (1) 3. 责任 (3) 4. 产品名称及剂型 (1) 5. 产品概述 (2) 5.1.产品特点 (2) 6. 工艺流程图 (2) 7.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3) 7.1.处方 (2) 7.2.称量 (3) 7.3.配液 (3) 7.4.理瓶 (3) 7.5.洗瓶 (4) 7.6.灌装加塞轧盖 (3) 7.7.操作过程 (4) 7.8.灭菌 (4) 7.9.灯检 (4) 7.10.包装 (4) 8. 生产过程中重点工艺控制检查(包括中间体检查) (5) 9. 技术安全与劳动保护 (6) 9.1.工作场所 (6) 9.2.机器设备 (6) 9.3防火 (6) 9.4.工艺卫生 (6) 10.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 (7) 11.原辅料质量标准 (7) 1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7) 13.成品、半成品、中间体质量标准 (8) 14.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7) 15.主要设备一览表 (8) 16.原材料消耗定额 (8) 17.物料平衡、收率 (8) 1主题内容本文件规定了口服液的生产工艺过程、人员配备、原辅材料、包装材料的技术要求、安全生产要求、三废处理、物料平衡等内容。 2适用范围本文件是生产口服液的基础技术文件,用于指导生产操作。 3责任本文件由生产技术部负责起草,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4产品名称及剂型 产品名称:单糖浆口服液 汉语拼音名: dan tang jiang kou fu ye

5产品概述 5.1产品特点 5.1.1性状:本品为淡棕色的液体,无味5.1.2规格:10ml/瓶 5.1.3类别:口服溶液剂 5.1.4用法与用量:-- 5.1.5贮藏:遮光,密封保存 5.1.6有效期:二年 6工艺流程图 7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1处方

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完整

xxx药业 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 起草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审核人:职务:日期:年月日批准人:职务:日期:年月日 执行日期:年月日 分发部门:

目录 1产品概述 (4) 1.1.中文名:布洛芬 (4) 1.2.化学名称:2-(4-一定基本集)丙酸 (4) 1.3.俗称:新诺明,新明磺 (4) 1.4.汉语拼音:Buluofen (4) 1.5.英文名称:2-(4-Isobutylphenyl)propanoic Acid (4) 1.6.结构式: (4) 1.7.分子式:C13H1O2 (4) 1.8.分子量:160 (4) 1.9.执行标准:BP98/CP2000 (4) 1.10.临床用途:轻到中度的偏头痛发作期的治疗,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慢性 发作性偏侧头痛的治疗。奋力性和月经性头痛的治疗。 (4) 1.11. 包装规格及储存:........................................................................... (4) 2.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及规格 (4) 2.1原辅料质量标准 (4) 2.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4) 2.3包装:纸板桶、铝罐 (4) 2.4包装规格:25kg/纸板桶 (4) 2.5规格:药用 (4) 2.6存储:遮光,密闭保存。 (4) 3. 化学反应式............................................................................. .. (4) 3.1化学反应方程式 (5) 4.. 工艺流程图 (5) 4.1简易流程图 (8) 5.工艺过程 (9) 5.1所有工序的工艺过程 (9) 5.2重点工艺控制点 (10) 5.3异常现象的处理 (10) 5.4注意事项 (10) 6.中间体、半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10) 6.1中间体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10) 6.2成品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10)

小容量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小容量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编号:1 颁发单位:GMP办公室

工艺规程批准程序 1. 剂型、规格 (2) 2. 生产工艺流程 (2) 3.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3) 4.质量控制要点 (6) 5.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6) 6.工艺过程中的SOP (7) 7.中间产品的控制 (8) 8.验证工作要点 (8) 9.工艺验证的具体要求 (9) 10.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9) 11.劳动组织及岗位定员 (9)

一、制剂类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液,10ml规格,安瓿瓶包装。 二、流程图:小容量注射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三、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1 生产前的检查与确认 1.1 是否还留有前批生产的产品或物料,是否已清洁并取得“清场合格 证”。 1.2 检查确认生产现场的机器设备和器具是否已清洁并准备完毕挂上 “合格”标示。 1.3 所使用原辅料是否准备齐全。是否有质量检验报告单,合格品才能 使用。 1.4 检查工艺用水是否新鲜制备,贮存不得超过24小时。 1.5 检查确认与生产品种相适应的批生产指令、配套文件及有关记录是 否已准备齐全。 1.6 检查确认生产场所的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18-26℃,相对湿度在 30%-65%)。 2 洗瓶、干燥灭菌 2.1理瓶:根据“批生产指令”准备所需的清洁盘、领取必须的安瓶。在 理瓶室将安瓶的合格品摆满瓶盘。 2.2粗洗:把安瓿瓶盘放在不锈钢传送链条上,开动洗瓶机用高压循环纯 化水洗安瓿瓶内外壁。将安瓿瓶盘对称放置,固定在甩水机上,启动 甩水机,甩水处理8分钟,至安瓶甩干。重复上述操作。 2.3 精洗:用水温50--60℃,经孔径0.45um滤膜滤过的澄明度合格的 注射用水清洗安瓿瓶内外壁,重复粗洗步骤。定时检查安瓿的清洁 度:目检1000ml注射用水无可见异物,抽50支,毛、块≤2%。 2.4 干燥与灭菌:安瓿盘均匀放入烘干箱内,150℃烘干1小时,或350℃ 烘干5分钟,消除热原。 2.5 灭菌后的安瓿立即使用或清洁存放,贮存不得超过48小时。洗瓶岗 位按清场SOP进行清场,并填写生产记录。 3 称量、配料 原辅料除去外包装、经净化处理后,经缓冲区进入称量室。对称量室内的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颁发单位:GMP办公室

工艺规程批准程序

目录 1、剂型及规格 (3) 2、处方和依据 (3) 3、生产过程质控要点 (3) 4、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4)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 6、工艺过程中所需SOP名称及要求 (8) 7、工艺卫生及环境卫生 (8) 8、工艺验证及具体要求 (9) 9、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9) 10、物料平衡及经济技术指标计算 (9) 11、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 12、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10)

1.剂型及规格 剂型:合剂。 2.处方和依据 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第二部。3.生产过程质控要点:

4.生产的工艺流程图 5.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1 生产前准备: 5.1.1上一批次是否进行清场。清场者、检查者是否签字,将“清场合格证” 副件归入本批生产记录。未取得清场合格证不得进行下一批次的生产。 5.1.2检查生产场所的环境、设施卫生是否符合该区域清洁卫生要求。不得 有上批生产遗留物。 5.1.3检查设备有“已清洁”标牌,并进行试运转,检查合格后,挂上“运 行中”标牌后才能使用。所有工具、容器、设备是否已按清洗规程完

成并符合标准。 5.1.4对计量容器、衡器要进行检查、校正以后才能使用。 5.1.5检查与生产相适应的相关文件,记录等是否齐全。 5.1.6对所用物料、半成品核对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准确无误后方可 使用。 5.2 指令的下达: 由生产部提前一天下达批生产指令单与批包装指令单,质管部审核后工艺员将批生产指令一份送中药原辅料仓库管理员,另一份送生产部口服液车间班长,准备生产。 5.3 备料 仓库管理员根据批生产指令,按《原辅料备料、称量岗位操作规程》准备所需原料、辅料,按包装指令和《标签、包装、使用说明书管理制度》准备规定数量的包装材料。并由质量监督员复核品名、数量、规格、编号、检验报告单,复核无误后,通知生产部领料。 5.4 领料 5.4.1由领料员接收物料,领料时严格按《领料岗位操作规程》操作,并由 质量监督员进行监督复核,复核物料的品名、规格、编号、数量、供 货单位及检验合格证明,核对无误后由领料员在领料单及批生产指令 单上签字。领料员将物料送到车间,在提取车间将包装袋外灰尘用抹 布擦试干净。 5.4.2不合格的物料拒绝接收。 5.5 称量 5.5.1进行生产前检查,检查合格后按《提取车间称量配料岗位操作规程》进行 操作。 5.5.2原料、辅料按生产指令单下达的要求的重量及原料水分、含量进行计算称 量,填写岗位记录和盛装单并悬挂于周转桶上,标明品名、批号、编号、数量、使用日期、使用者。剩余的原料退回原料库。 5.5.3称量后的净药材,从提取罐的投料口放入提取罐中,打开自来水阀门加入 自来水3000kg,封闭投料口。

冻干粉针生产工艺规程通则

1.目的:建立冻干粉针生产工艺规程,确保冻干粉针的生产过程按规定程序进行。 2.范围:适用于冻干粉针生产的全过程。 3.责任者:生产管理部技术员、质量管理部QA 监督员、车间工艺员、各工段长、操作工。 题 目 冻干粉针工艺规程通则 编 码 STP-TF (Z ) -1001-02 制 定 人 制定日期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生产管理部 颁发数量 3份 执行日期 替 代 STP-TF (Z ) -1001-01 分发部门 质量管理部、生产车间、生产管理部 变更原因 更换版本 共 11 页 第 1 页 黑龙江澳利达奈德制药有限公司 HEILONGJIANG AOLIDANED PHARMACEUTICAL CO.,LTD . 标 准 技 术 规 程

4.正文 冻干粉针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4.2.1洗瓶 4.2.1.1瓶子需经纯化水或注射用水冲洗,最终淋洗用μm滤膜滤过的注射用水至少冲洗一次。 4.2.1.2洗净的瓶子应在4小时内灭菌,灭菌温度设为350℃,时间在5分钟以上。 4.2.1.3隧道式干热灭菌器已灭菌/去热原瓶子的出口应在单向流保护罩内存放。 4.2.2胶塞清洗:丁基胶塞需用注射用水清洗,至最终淋洗水符合质量要求。 4.2.3胶塞的灭菌:经125℃灭菌150分钟。 4.2.4称量 冻干粉针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例 D 级区 C 级区 B 级区 ﹡ A 级区 非最终灭菌无菌冻干粉注射剂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 图

4.2.4.1按处方及SOP要求配料,记录原辅料代号、品名、批号并做好称量记录。 4.2.4.2称量及计算必须复核,操作人、复核人应在记录上签名。 4.2.4.3剩余的原辅料应封口贮存。 4.2.4.4天平及其他称重设备每次使用前应校正,并定期由计量部门专人校验,校验结果应予记录。 4.2.5配液 4.2. 5.1配制药液用的注射用水必须符合要求。 4.2. 5.2按品种进行在线控制。如测定PH值等。 4.2. 5.3凡接触药液的设备、管道和容器具,应根据SOP进行清洁,必要时进行灭菌处理。 4.2. 5.4在线控制用计量器具应按SOP要求校验后方可使用。 4.2. 5.5按批生产记录及SOP的要求做好各种记录。 4.2.6过滤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

双黄连口服液 工 艺 规 程 *******有限公司

双黄连口服液工艺规程 1目的:建立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工艺规程,形成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总则,使生产能按规定的工艺程序进行。 2适用范围:适用于双黄连口服液的生产全过程。 3责任者:口服溶液剂生产线生产人员负责实施,生产部及质保部负责监督。4正文: 一、产品概述: 通用名:双黄连口服液 商品名:/// 剂型: 口服溶液剂 规格: 250ml/瓶 包装规格:250ml/瓶×30瓶/件 批准文号:待批 二、处方和依据 处方:

每批投料量(75000ml) 处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

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区域划分示意图提取部分: 图示: 一般生产区 100,000

制剂部分: 图示: 一般生产区 100,000级洁净区

四、生产过程及工艺条件 中药前处理过程: 1. 依据配料单对药材进行验收,核对其品名、数量、规格、件数、批号、质量、日期等,确认后,开始下列步骤。 2. 投料量为处方量的整倍量,但不超过多功能提取罐80%的量。批次划分以多功能提取罐一次为标准 3.提取、浓缩:金银花、黄芩、连翘3味,黄芩切片,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并在80℃时加入2mol/L盐酸溶液适量调节pH值1.0~2.0,加温1小时,静止12小时,滤过,沉淀加6~8倍量水,用40%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至7.0,再加等量乙醇,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用2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2.0,60℃保温30分钟,静置12小时,滤过,沉淀用乙醇洗至pH值至7.0,挥尽乙醇备用。金银花、连翘加水温浸0.5小时后,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1.25(70~80℃测),冷至40℃时缓慢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充分搅拌,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残渣加75%乙醇适量,搅匀,静置12小时,滤过,合并乙醇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黄芩提取物,并加水适量,以4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0,搅匀,冷藏(4~8℃)72小时,做好原始记录。 C2 × V1 V = --------- C1 - C2 V为需加入浓乙醇体积(ml);V1为浓缩药液的体积(ml);C1为加入乙醇的浓度(%);C2为所需达到的含醇量(%)。

2布洛芬的生产工艺规程

ZSL NO:991-01-21 布洛芬生产工艺规程 起草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标题:布洛芬生产工艺规程(10吨/年)编码:ZSL NO:991-01-21 制定人:指定日期:页码: 审核人:审核日期: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门 批准人:批准日期: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下发份数:

目录 一、产品概述: 1.1产品特点 二、产品的包装及规格 2.1包装 2.2包装规格 三、原辅料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3.1原辅料质量标准 3.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四、合成路线及工艺流程图 4.1合成路线 4.2简易流程图 五、工艺过程 5.1原料配比

5.2重点工艺控制 5.3异常现象的处理和有关注意事项 六、停水、停电、汽、漏 七、质量问题 八、中间体和半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8.1安全防护制度 8.2危化品防护救治 九、综合治理与“三废”治理 十、注意事项 10.1 防中毒、防火、防爆 10.2 防中毒 10.3 防火、防爆 十一、三废处理 十三、设备一览表

十四、物料横算 十五、附录 一、产品概述: 1.1产品特点 【中文名称】布洛芬

【英文名称】 Ibuprofen 【其他名称】 拔怒风,异丁苯丙酸,异丁洛芬,Brufen ,Emodin ,Motrin , 【结 构 式】 【分 子 式】 C 13H 18O 2 【分 子 量】 206.27 【CAS 编号】 15687-27-1 【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在乙醇、丙酮、三氯甲烷或乙醚 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试液中易溶。 【化学名】α-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 【质量标准】BP(2000)/USP25/EP Ⅲ/CHP2005 【包装】25Kg/桶。纸桶20Kg Φ38.5×47cm 【包装】贮存于密封性好的容器中。 【用途】解热镇痛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治疗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稍逊于乙酰水杨酸和保泰松。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和神经炎等。 产品名 称 布洛芬 化学名 布洛芬 用途 其他原料 药 规格 99% 质量标 准 USP BP CP 外观性 状 白色粉 末 含量 99(%) 保质期 24(月) CAS 15687-27-1

医疗器械制造企业采购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 采购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修订号: 编制人/日期: 编制人/日期: 编制人/日期: 年月日发布实施发放部门:

1.目的:对供方和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范围: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原辅料、包材采购、外协加工及供方提供服务的控制;对供方进行评价、选择和控制。 3.职责: 3.1.采购部组织对供方进行评价,选择合格供方,编制《合格供方名录》,并对供方业绩定期进行评价,建立供方档案;编制采购计划,执行采购作业,负责原辅包材采购并就采购原辅包材的质量和数量与供方沟通。 3.2技术部组织编制并确定采购材料分类明细及原辅料的标准,对外购外协件实施进货验证。 3.3质控部负责采购材料的进货检验,协助采购部对供方进行资质审查、评价和监控; 3.4.管理者代表批准对供方的评价记录、《外购外协件分类清单及技术要求》、《合格供方名录》。 4.内容: 4.1采购物资分类 4.1.1依据采购物资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将采购原材料分为关键物资、主要物资和一般原材料三类,即A、B、C三类,其中每一类物资中包含外购件和外协件。 关键物资(A类):对产品质量、性能起关键重要作用的物料; 重要物资(B类):对产品的质量、性能起主要作用的物料; 一般物资(C类):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物料。 4.2供方审核 供方的审核由采购部先进行文件审核,通过后再由采购部根据采购物资分类和重要程度,组织技术部、质量部和生产部进行采购物资的样件审核和供方现场审核。关键物资和重要物资(A和B类)必须进行样件审核;其中关键物资和重要物资(A和B类)中外协件的供方必须进行现场审核。 4.2.1供方文件审核 采购部负责对供方进行初步调查,向供方收集相应资料,进行供方文件审核,文件审核通过的供方建立《供应商档案》,同时在《供应商档案》中保持供方文件

布洛芬生产工艺探索

关于布洛芬生产工艺原理的分析 一、概述 布洛芬(Ibuprofen ,Brufen )的化学名称为2-(4-异丁基苯基)丙酸。化学结构式如下: CH 3CH 3 CH 3 O OH (C13H18O2=206.28) 本品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稍有特异臭,几乎无味,几乎不溶于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中,熔点74.5~77.5℃。 本品是一种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消炎、镇痛、解热作用比阿司匹林大16~32倍。与一般消炎镇痛药相比,本品作用强而副作用较小,对肝、肾以及造血系统无明显副作用,特别是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很小,这是本品的优势。 本品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神经炎、咽喉炎和支气管炎等。 二、合成路线 合成的基本要求:产品的高质量和高收率,同时,为了适应我国的医药工业,原料必须容易得到 下面对几种合成路线做一下介绍。 1、以异丁苯为原料的合成 ①用乳酸对甲苯磺酸酯与异丁苯在过量的AlCl3存在下一步反应生

成布洛芬(故又称一步法): C H 3CH 3 + C H 3S O O O O H 烃化AlCl 3 CH 3CH 3 CH 3 O OH 但此法容易产生异构体,大量的异构体会使产品的质量和收率大大降低。不符合医药工业的精神,因此很快被各国抛弃。 ②格式试剂合成法 用异丁苯衍生物做材料,用格氏试剂反应合成布洛芬。 CH 3 Cl CH 3 C H 3+ Mg (C 2H 6)2O,THF,N 2 n-C 6H 14 C H 3CH 3 Mg Cl CH 3 羧基化CO 2 CH 3CH 3 CH 3 O OH 收率88.5% 可以看出本产品收率较高,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此方法用到了格氏试剂,所以生产成本急剧升高。而且此生产路线条件要求严苛,大多数原料需要自制,不符合我国化学工业的基本情况。而且,流程中用到的乙醚属易燃易爆物品,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③本法以对异丁基苯乙腈为中间体,再经过甲基化、水解得布洛芬。

口服液生产工艺规程参考

(前面目录包括1-3项参照片剂) 4 产品概述 4.1 产品名称及剂型 产品名称:鹿茸口服液 剂型:液体口服液剂 4.2产品特点 4.2.1规格:每支装10ml。 4.2.2性状:本品为橙黄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甜。 4.2.3功能与主治:温肾壮阳,生精养血,补髓健骨。用于阳萎滑精,胃寒无力,血虚眩晕,腰膝痿软,虚寒血崩。 4.2.4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2次。 4.2.5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4.3 处方来源 本处方出自。。。。。。。。。。。。(此处写自己处方来源,和标准号)

5.处方与依据 5.1处方 物料名称处方量批量 鹿茸(去毛) 10g 7.2kg 蜂蜜 700g 504kg 枸橼酸钠 10g 7.2kg 香精(乙醇溶解)适量适量 制成 1000ml 7.2万支 5. 2依据:部颁标准十一册九六版第176页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2022653 6.生产工艺流程 见附录中附图:鹿茸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图 7.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7.2 整理炮制依据:《中华人民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 D药材炮制通则)的方法和操作。 8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按100付处方量) 8.2 提取 8.2.1 物料恒算 8.2.2提取当归、川芎 8.2.3操作人员将领取的当归、川芎,投入多功能提取罐中,加入药材重量的6倍量的饮用水,浸泡1小时后,将汽阀打开,同时打开冷却循环水,开始蒸馏。用洁净的容器收集芳香液(芳香液为白色浑浊液体),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直至芳香液无白色为止。在蒸馏过程中温度控制在95~100℃,夹层压力不得超过0.1MPa。芳香液放入洁净桶中,入冷库。 8.2.4设备操作执行型多功能提取罐标准操作规程。 8.2.5提取鹿茸口服液提取液

年产五亿粒布洛芬生产车间工艺的设计说明

高等专科学校 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年产五亿粒布洛芬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系部:化工系 专业:化学制药技术 班级:制药09 姓名:坤 学号: 090305105 2011年 05 月 30日

高等专科学校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年产五亿粒布洛芬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系部:化工系 专业:化学制药技术 学生: 坤学号:090305105 起迄日期:2011年04月01日~2011年05月30日 指导教师:鲍艳霞 教研室主任:殷伟芬 2011 年 5 月 30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胶囊剂介绍 (1) 1.1.1胶囊剂特点: (1) 1.1.2胶囊剂分类 (2) 1.2布洛芬介绍 (2) 第二章处方设计和工艺设计 (3) 2.1布洛芬处方设计 (3) 2.1.1 处方 (3) 2.1.2处方分析 (3) 2.1.3辅料的选择原则 (4) 2.2工艺过程 (4) 2.2.1原辅料过筛 (4) 2.2.2干燥 (4) 2.2.3整粒 (4) 2.2.4总混 (4) 2.2.5填充 (4) 2.2.6包装 (5) 第三章工艺流程 (6) 3.1设计概述 (6) 3.1.1课题名称 (6) 3.1.2 设计依据 (6) 3.1.3 设计容 (6) 3.1.4 设计原则 (6) 3.2工艺流程介绍 (6) 第四章物料衡算【】 (10) 4.1物料衡算基础 (10) 4.2物料衡算基础 (10) 4.3物料衡算条件 (10) 4.4物料衡算围 (11) 4.5原辅料物料衡算 (11) 4.6胶囊壳物料消耗 (12) 第五章设备选型 (14) 5.1工艺设备的设计及选型 (14)

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与厂方设计布局

2.2注射剂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图1:注射剂生产流程图 由图1,注射剂生产流程图可以看出: 注射剂生产流程[4]主要包含以下工序:原料领料工序,要求领料人员进行原料品种、批号的复核。原料经过拆外包工序,由一般区经传递窗消毒和灭菌后,传递至十万级暂存称量间存放。称量工序,要求操作人员准确对衡器进行校验,进行称量时要求双人二次复核品种、批号和质量并做好标识。配液工序要求操作人员应完全遵守并按照生产指令和生产工艺卡片执行配液的各项操作,依此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中间品(半成品)。半成品经取样交质保部检测,检测标准依据《兽药典》[5]半成品检验检测合格后,药液被送入灌装工序。 内包材领料工序,要求领料人员复核瓶子外观和规格。经过拆外包后,由一般区经传递窗传至十万级洗瓶间,由洗瓶机进行洗瓶。西林瓶经超声清洗后进行烘干灭菌工序,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和实际生产需要进行洗瓶,根据生产要求,合理控制洗瓶数量,待灭菌冷凉瓶后,由十万级经传递窗转移至万级灌装间进入灌封工序。灌封工序为灌装和加塞操作,其主要要求是最大限度保证装量均匀度。灌装加塞后由传送带送至十万级扎盖间,进行扎盖工序后,进行最终灭菌工序,按照每种产品的灭菌工艺要求灭菌。灯检工序要求按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灯检,应明确标识待灯检品的品种、批号,灯检后的合格与不合格品,杜绝混批事故出现。灯检合格后,进行贴签。 外包装材料领料工序,其主要要求准确复核标签规格和批准文号。依据生产 贴 签 湿热灭菌 灯 检 包 装 装 箱 入 库 拆外包 原 料 配 液 称 量 灌 封药液 西林瓶 拆外包 洗 瓶 烘干灭菌 扎 盖 库房领料 批 生 产 指 令

指令进行打印标签和合格证,经复核无误后进行贴签。贴签工序要求按统一整齐美观标准进行贴签。包装后进行装箱,装箱要求产品按顺序摆放并放置合格证。包装完毕后进行入库。 3.生产车间介绍 3.1车间平面布局 图2:注射剂车间平面布局图 由图2,注射剂车间平面布局图可以看出: 注射剂车间包含非洁净区的普通区和洁净区的十万级区和万级区[6]。非洁净区(普通区)与洁净区的十万级区间人流通道设有缓冲间,物流通道设有传递窗,洁净区内不同洁净级别间,十万级区与万级区间同样设有缓冲间和传递窗。 非洁净区和洁净区分别配有各自级别内且独立的其他房间有洁具洗、洁具存和器具洗、器具存,以及洗衣间和整衣间。其中洁净区的洗衣间设在十万级区,万级服在洗衣间(十万级)洗衣后,经低温烘干臭氧灭菌柜(双扉互锁)灭菌后,由后门整衣间(万级)取出并整衣备用。 此外,普通区的地面为灰色环氧树脂涂层,十万级区为绿色环氧树脂自流平,万级区为黄绿色环氧自流平。

医疗器械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医疗器械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1.0 目的 对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进行控制,低保生产中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0 适用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医疗器械生产过程的控制。 3.0 职责 3.1 资料管理员负责产品生产的基本资料准备,如图纸,工艺文件BOM。 3.2 工艺部负责量产产品的工艺文件准备,工艺验证及关键工序的验证。 3.3 生产计划部负责将生产计划信息传达给生产工程部及生产过程的管理控制 3.4 生产工程部负责将生产信息传达给车间主任,生产车间负责产品的生产。 3.5 质量部负责生产产品质量及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4.0工作程序 4.1 定义 特殊工序:指对形成的产品不能通过后序检验和试验,只能通过使用才能验证的工序。 关键工序:指对产品形成质量,特别是可靠性质量起重要、关键作用的工序。

4.2 生产过程的控制 4.2.1 生产计划部根据《销售订单》编制《生产计划》,低保订单与计划一致,不按照订单制作生产计划时,应经副总批准。生产计划完成后发放至生产车间,定期跟踪生产实际京溪情况。 4.2.2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计划部门的编制的《产品采购物资需求表》、《产品外协件需求表》,低值易耗品的采购按照《月表低值易耗品及工装需求表》编制采购计划、并按计划进行采购。 4.2.3 生产工程部根据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将图纸和《随工单》一起下发给车间主任。并在《随工单》上标明加工的数量和产品编号/批号等信息及工时定额,要求工人在规定的工时完成。 4.2.4 车间主任将《随工单》及图纸安排给相应班组的班长或操作者。 4.2.5 操作者的备料及工位器具的准备 4.2. 5.1 操作者根据班组长安排的图纸(或者根据bom)领料,生产性物资领料的领料按产品出库单领取,注明用于何种产品,辅助性物资领料、消耗品性物资领料按其他出入库单领取,投入工序使用的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和批准放行后方可使用。4.5.2.2 生产过程中工位器具准备 1)生产中所需的生产设备、模具、模板按《设备控制程序》进行。2)生产中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按《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执行。监视、测量和试验设备必须校准合格的,并且在校准周期,设备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监视测量设备进行维护、校准管理,去报测量精度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鱼腥草注射液生产工艺规程资料

鱼腥草注射液 工 艺 规 程 ***********有限公司

鱼腥草注射液工艺规程 (一)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鱼腥草注射液 剂型: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剂 规格:10ml/支,每1ml相当与原药材2g.。 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的澄明液体,有鱼腥味。 包装规格:10ml/支×5支/盒×120盒/箱 批量:60L 批准文号:待批 (二)处方和依据 1. 处方: 原辅料处方量规格每100支量鱼腥草 2.0kg 提取液 聚山梨酯80 3g 分析纯 氯化钠9g 分析纯 用注射用水稀释至1000ml 每千支量 鱼腥草20kg 提取液 聚山梨酯80 30g 分析纯 氯化钠90g 分析纯 注射用水适量稀释至10000ml

每批量 鱼腥草120kg 提取液 聚山梨酯80 180g 分析纯 氯化钠540g 分析纯 注射用水适量稀释至60000ml 2. 依据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05年版二部

(四)生产工艺操作过程及条件 4.1原辅料的领取 根据本工艺处方及生产指令,车间领料员填写领料单,经车间主任签字后,按“原辅料领用发放规程”到原辅料仓库领取辅料。领料前,认真核对所领辅料的品名、规格、批号、生产厂家用及检验合格报告单和辅料放行单,核对无误后,称取规定量的辅料,需拆零称量的辅料,可以整件领取到车间称量室称量,剩余辅料包装密闭,挂上物料标签,并填上品名、批号、当次称量日期、剩余量,称量人签名。仓库保管员及车间领料员分别称量及复核,并在领料单上签字,运至中药提取车间,同步填写生产记录,与下工序进行交接。 4.2提取冷凝 取药材饮片,置提取罐中,以水浸没药材为度,冷浸1小时,加温至100℃,提取2小时,收集冷凝液,用整洁密闭的容器在洁净取样车内进行提取冷凝液的采集(洁净级别不低于10万级)。转入小容量注射剂车间,进行注射剂的配制。 4.3 配制 4.3.1 配制的洁净级别为10万级洁净区。配制应检查生产指令内容与生产所用的原辅料进行核对。取检验合格的鱼腥草蒸馏和辅料聚山梨酯80、氯化钠,清洁后脱去外包,消毒后经传递窗传至配制室,核对生产指令及处方,然后进行称量。 4.3.2 先向浓配罐内加入1/3量的合格的注射用水。 4.3.3 按照原辅料顺序进行投料,搅拌至全溶。 4.3.4用钛棒过滤器过滤至稀配罐。加注射用水至规定体积。 4.3.5 测试半成品,检验合格后再用钛棒过滤器过滤,进行灌装。 4.3.6 称量前应该对原辅料品名、批号、生产厂家、规格等,应与检验报告单相符。调 换原辅料供应商时应有小样试验合格单或已经经过验证的报告。 4.3.7称重前应先对称量器(定期由计量部门校验)校零,确认无误后再进行称量,称量 时必须有复核人,操作人和复核人均应在称量原始记录上签名。处方必须复核按处方量的100%投料。 4.3.8配料前应对配料罐的容量进行验证。每一个配制罐必须标明配制液的品名、规格批号和配制量。 4.3.9配制时,每一种原辅料的加入和调制,必须由核对人确认并做好记录。配制过程中

医疗器械生产车间要点的指南

医疗器械洁净室(区)(GMP)生产检查指南 洁净室(区)是无菌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环境,其环境控制水平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医疗器械产品的质量。本检查要点指南旨在帮助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增强对医疗器械洁净室(区)相关过程的认知和把握,指导医疗器械监管人员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洁净室(区)控制水平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洁净室(区)环节的管理要求提供参考。 本指南主要以现行医疗器械法规、标准中对于洁净室(区)的规定为基础,尤其是以《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YY0033-2000)的相关要求为主,部分借鉴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GB50457-2008)、《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第3部分:检测方法》(GB/T 25915.3-2010)等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不同产品生产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照执行。当国家相关法规、标准、检查要求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讨论以确保本指南持续符合要求。 一、适用围 本指南可作为企业组织、实施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检查监督等各项涉及洁净室(区)检查的参考资料。 二、检查要点及流程 以下检查要点的表述主要分为对现场情况和文件资料的检查两部分,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现场查看、询问、记录的情况与企业的规定、文件、记录的符合性。

1.现场观察企业生产、检验洁净室(区)环境 (1)洁净室(区)人流、物流走向是否交叉。 (2)进入一更是否进行换鞋、脱外衣,洗手,是否设置感应龙头、长把龙头或脚踏开关龙头、是否设置烘干器,是否设置门档和防昆虫设施,是否贴洗手步骤。 (3)进入二更是否进行穿洁净工作服(鞋)或无菌工作服(鞋)、口罩、帽子、手消毒。手消毒剂是否定期更换,以防止产生耐药菌种。 (4)二更是否设置整衣镜、方便穿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设施,是否贴更衣流程。是否设置存衣、挂衣设施。二更中暂存的洁净工作服和工作帽是否有防污染措施。洁净工作服和工作帽是否有效遮盖衣、毛发;对于无菌工作服还能包盖脚部,并能阻留人体脱落物。一更使用的鞋是否与洁净室(区)使用的鞋有效分隔。 (5)是否设置缓冲间或风淋室,洁净室(区)工作人员超过5人的,风淋室旁是否设置旁通门。风淋室是否有防止门同时开启的措施。 (6)洁净室(区)工作人员是否穿拖鞋,化妆及佩戴饰物等,是否将个人物品带入洁净室(区)。 (7)洁净室(区)是否设置洁具间、洗衣间、工位器具间以及中间库等辅助功能间。洗衣间是否布置了整衣晾衣区域,是否具备了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消毒灭菌措施,是否确定了洁净工作服或无菌工作服存放方式。洗衣间洗衣设施配备是否合理,以满足洗衣、洗鞋需求。衣服和鞋是否分别清洗。不同洁净度级别洁净室(区)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