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例胰腺假性囊肿的CT诊断和评价

合集下载

胰腺癌并发胰腺炎和假性囊肿的CT诊断

胰腺癌并发胰腺炎和假性囊肿的CT诊断

胰腺癌并发胰腺炎和假性囊肿的CT诊断
沈复兴;卢光明
【期刊名称】《东南国防医药》
【年(卷),期】1997(0)1
【摘要】胰腺炎和假性囊肿继发于胰腺癌者少见,笔者等共收集到此种情况9例,现就其CT所见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为42~66岁。

4例因急性或亚急性胰腺炎而入院,5例因慢性胰腺炎伴巨大假性囊肿而来院治疗。

8例经手术,1例经穿刺活检而确诊,4例首次手术时确诊为胰腺炎,后经第2~5次手术始获确诊。

所有患者均经CT或“B”超检查,未发现肝或腹膜淋巴结转移。

采用高分辨率CT机,扫描参数为50~100mA,120kV,2~4s,扫描层厚度1.0cm,间隔
1.0~1.5cm,扫描范围自横膈到肾静脉平面。

9例均作了增强法检查。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沈复兴;卢光明
【作者单位】南京总医院;南京总医院 210002;21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9
【相关文献】
1.胰腺炎并发脾门区及脾脏假性囊肿的CT诊断(附8例报告) [J], 李晓东;李琳;姚
凤清
2.胰腺炎并发网膜囊脾隐窝及胃脾韧带区假性囊肿的CT诊断 [J], 李琳;孟祥熙;冯
自成
3.胰腺炎并发脾脏假性囊肿的CT诊断 [J], 李琳;戴守平;冯自成
4.胰腺炎性假性囊肿及癌性假性囊肿的CT诊断 [J], 陈思争
5.慢性胰腺炎并发的假性囊肿的CT诊断 [J], 刘智明;聂应男;生玉华;唐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分析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分析

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38例急性胰腺炎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B超检查确诊率为92.1%,CT检查确诊率为94.7%,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内引流术10例,外引流术14例),11例患者囊肿消失,3例死亡(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和1例感染性休克),随访1年后囊肿均无复发。

结论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病情危急,死亡率也相对比较高,结合B超和CT能够提高该病的诊断。

同时,临床中依据囊肿的大小和时间以及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先给予保守治疗,对于无效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临床诊断;治疗方法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全身性消耗性疾病,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很容易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死亡。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常常并发全身性和局部的并发症,而胰腺假性囊肿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该病治疗的一个关键[1]。

本文对此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38例急性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6.3±11.5)岁。

1. 2 研究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囊肿的大小、部位以及形成时间与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

1. 3 临床表现出现腹痛32例(84.2%),恶心与呕吐20例(52.6%),发热13例(34.2%)。

同时,部分的患者腹部触及有囊性包块8例(21.1%)。

1. 4 检查标准①B超诊断[2]:胰腺周围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暗区,内透声较好,囊壁厚度不均。

合并感染时内部透声较差,出现不规则斑块状的回声;②CT诊断[3]:平扫显示水样密度影,圆形或椭圆形,囊壁厚度不均。

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及治疗

P C临床 表 现 无 特 异 性 , 期 能 触 及 肿 块 者 P 早
2% ~5% 。 本 组 触 及 腹 部 肿 块 者 3 例 (占 4 0 O
5 .% ) 17 。约 5 % 的患者血尿 淀粉 酶呈 轻 中度持 续 0
5例 。E C R P检查示囊肿 与胰管相通 者 5例 , 总管 胆
1 资料 分析
本组 5 8例 中 , 3 男 3例 , 2 女 5例 ; 龄 1 年 5~7 3 岁, 均3 平 8岁 ; 程 1 病 4d~2 。病 因分别 为 急性 5a
胰腺炎 3 例 、 5 慢性 胰腺 炎 4例 、 部 外伤 1 腹 2例 ( 手
术损伤 3例 和细针胰 腺穿刺 1 ) 胰 瘘 引流不 当 2 例 、
例 , 明显诱 因 5例 。临床表现 : 痛 4 无 上腹 8例 , 部 腹
肿块 3 0例 , 心 、 恶 呕吐 2 5例 , 发热 1 8例 , 黄疸 3例 , 腹 膜炎 2例 。多 数病 例有 不 同程 度 的营养 不 良,6 1 例有 囊肿并 发 症 如 P C感 染 、 裂 、 P 破 出血 和胰 源性
摘 要: 目的
探讨胰腺假性囊肿 ( P ) P C 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5 8例 P C患者 的临床资料。结果 P
所 有 患 者 均 行 B超 检 查 , 诊 4 确 5例 ; C 查 3 行 T检 O例 , 诊 2 确 8例 ; 逆 行胰 胆 管 造 影 ( R P 检 查 1 , 部 确 行 E C) 8例 全 诊 。予 以期 待疗 法 6例 , 愈 3例 ; 引导 下行 经皮 置 管 引 流 5例 , 愈 3例 ; 治 B超 治 内镜 经 十 二 指 肠 乳 头 引 流 2例 , 均
其 主要治疗 方法 。

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摘要】目的:总结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治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胰腺假性囊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保守治疗10例,行内引流术33例,外引流术6例,胰腺部分切除术5例。

结果:10例保守治疗者均痊愈无复发;33例行内引流术者中有1例发生肠瘘,其余32例恢复良好无复发;6例行外引流术1例出现胰瘘,其余恢复良好;5例胰腺部分切除患者中有1例出现胰瘘,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其余均顺利恢复,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根据病情和病程选择合适的术式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关键。

【关键词】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急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晚期并发症之一,为位于网膜囊或腹膜后胰周潜在腔隙中的、并有完整膜性包裹的胰性液体积聚,有时也可能位于胰腺实质中。

胰腺假性囊肿的病因除急性胰腺炎外,尚有慢性胰腺炎、外伤、继发于癌的梗阻性囊肿和少部分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囊肿。

重症急性胰腺炎后的胰腺假性囊肿占全部假性囊肿的10%~25%[1]。

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54例胰腺假性囊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18~77岁,平均42.5岁。

40例有急性胰腺炎病史,其中25例为重症胰腺炎,1例入院时合并休克,8例有慢性胰腺炎表现,另有6例未发现明确病因。

病程3天~20年。

27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其中18例伴不同程度的发热,17例伴有恶心、呕吐,有4例的主要症状是上腹部饱胀感,另有6例无临床症状,为体检时发现。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了上腹部CT和胰腺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其中囊肿位于胰头部16例,体尾部38例;囊肿直径小于5cm的10例,5~10cm的42例,大于10cm的2例。

1.2 治疗方法保守治疗10例,行抗感染、对症治疗并复查腹部B超观察囊肿变化。

行内引流术33例,其中胃-囊肿内引流术15例,空肠-囊肿Roux-en-Y 内引流术9例,内镜超声引导下囊肿内引流术9例。

胰腺囊性肿瘤和假性囊肿鉴别诊断及治疗

胰腺囊性肿瘤和假性囊肿鉴别诊断及治疗

胰腺囊性肿瘤和假性囊肿鉴别诊断及治疗胰腺囊性病变包括囊性肿瘤和假性囊肿,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医疗科技的进步,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率呈日益提高的趋势[1] 。

在胰腺囊肿中,胰腺囊性肿瘤仅占10%-15%,但却有较为复杂的种类,并且呈不同程度分化,包括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做好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3 年 1 月至2011 年 1 月收治的囊性肿瘤患者14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4 例,男8 例,女6 例,年龄19-71 岁,平均50.2 岁。

病程 1 个月-21 年。

上腹部扪及肿物 3 例,上腹饱胀或隐痛不适10 例,无体征、症状时被发现1 例。

合并肝、肾囊肿3 例,即往有腹部外伤史 2 例。

5 例肿瘤位于胰头部, 2 例为全胰,7 例位于胰体尾部。

1.2 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行B 超检查,均有胰腺囊性占位性病变显示,为单囊或多囊,包膜完整,囊内多数有分隔。

12 例为CT检查,均有胰腺囊性肿块显示,边界较为清楚,有分隔在囊肿内,囊壁厚薄不均,呈多房性7 例,囊壁有钙化 4 例。

5 例血糖升高,9例血清癌胚原(CEA)检查均正常,患者血尿淀粉酶均呈正常表现。

1.3 组织病理学检查14 例囊性肿瘤患者中,多发囊性5 例,单发囊性9例。

瘤体直径最大10cm最小3cm, 4例为浆液性囊腺瘤,8例为胰腺粘液性囊腺瘤, 2 例粘液性囊腺癌。

2 结果本组14 例患者中,在术前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的为8 例,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6 例,临床误诊率为42.9%。

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良性肿瘤中行胰体尾和脾切除4例,胰头部囊性肿瘤切除3 例,囊性肿瘤局部切除术5 例。

胰腺粘液性囊性癌患者2 例,行脾切除和胰体尾切除术。

3 讨论临床上胰腺囊性肿瘤较少见,囊腺瘤与囊腺癌之比为 1.5:1 。

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附88例临床分析)

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附88例临床分析)
ciia aao 8 ae an sd a ep n ra cpe d c s ad t  ̄e ysria to o J u r O 2 t pr 2 0 l c d t f8 c sd goe st acet su o ytn r db ugc me d f m a ay 2 O o A i 0 6 【 l n s i h i e l h r n l

Ab ta t sr c:Obet e o eaut h euto ig oi n ugc lt ame to a ce t su o yt jci :T vlae ters fda nssa d sria r t n fp nra c pe d cs.Meh d : v l e i to s
( t l i l n ls f 8C ss Wi Ci c a i o ae) h na A y s 8
蒋 蒋力生, 利, 李富宇
JANG L, JANG L —s e g, L u—y I i I i h n IF u
( 四川大学华西 医院普外科 ,四川成都 60 4 ) 10 1 ( eatetfGnrl ugr,W s C i o i l i nnU &rt,C eg uScun60 4 , C i ) Dp r n e a re m o e S y et hn H s t ,Sca n e i a pa h sy hnd i a 10 1 h n h a
摘要 :目的:探讨胰 腺假性囊肿 的诊 断和外科 治疗 。方 法 :回顾 性 总结分 析 2O 年 1 一20 年 4 间我 O2 月 06 月 院收治且行 外科 治疗的胰腺假性囊肿 8 例 。结果 :B超检查 7 ,确诊率 为 9 .% (37 ) T检查 7 例 ,确 8 4例 86 7/4 ;C 1 诊率 为 9.% ( /1;M I 86 7 7) R 检查 1 例 ,全部确诊 。8 例采用 的手术方 式分别是囊肿 空肠 Ru — n Y型吻合术 0 1 8 ox e — 3 例 ,囊 肿 胃吻合术 3 ,囊肿十二指肠 吻合术 2例 ,囊肿 外引 流术 9例 ,胰 体 尾切 除 +脾切 除 3 ,囊 肿 胃 9 4例 例 吻合术 +囊肿空 肠 R u —e —Y型 吻合 术 1 。囊空和囊 胃吻合组术 后并发症发 生率均 明显低 于外引流 组 ( ox n 例 x= 1 0 5, P <0 1 5; 3 2.6 02 ( 2= 8 26 4 ,P<002 ) .15 ,而 囊 空 和囊 胃吻 合 组术 后 并 发 症 发生 率 差 异无 显 著 意 义 ( 2 = 037 .4 ,P>00 2 ) .15 ;囊 胃吻合和外引流组 术后 复发率均高 于囊 空吻合组 ( .9 x =73 ,P<00 2 ; =90 ,P< .15 .6 0O2 ) .l5 ,而囊 胃吻 合组 和外 引流组术后复发 率差异无显著意义 ( =03 8 .2 ,P>002 ) .1 。结论 :B超 、c 、MR 5 r I 等影像学检查均能准确诊 断胰腺假性 囊肿 ,囊肿 的好发 部位 主要 位于体 尾部 ,囊肿外 引流 术并 发症 多 ,复 发率 高 ,仅适合于假性囊肿 破裂或感染的患者 ,通 常不易采 用 ,囊 肿空 肠 Ru —e — ox n Y型 吻合术 与囊肿 胃吻合术 相 比,虽然术后并发症 无显 著差异 ,但是术后 复发率却 明显低 于囊 胃吻合术 ,故应将囊肿 空肠 R u —e —Y型 吻合 ox n 术作为治疗胰腺 假性囊肿的首选术式 。其 他手术方式 ,可根 据病人 情况和 医院条件灵 活开展。 关键词 :假性囊 肿 ;胰腺 ;诊断 ;外科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 5 . 6 75 2 [ 献标 志码]A 文

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人 类进 化过程 中为 了负重 和 吸 收震 荡 , 骨形 成 了内 足
外两个 纵 弓和一个横 弓, 完整 的足 弓在 跑 跳或 行 走 时
[ ] S vr A, i l S O e eut nadi e a f ao f 3 i e M z . pnrdci n tr l xtno l S eM o nn i i
a smut n o sl se i l e u e s rmea as l rc u ea dMP i o a o a ttr a fa t r n J s ct n d l i
可 以吸收震荡 , 并保护 足以上 的关节及 防止 内脏损伤 。
因此 , 跖骨 骨折 在治 疗时 因 注意 尽 可 能恢 复足 弓 的解 剖形 态 , 重建 人 体 正 常的 负重 功 能 。笔 者 应用 A O微
型钛 板手术治 疗跖骨 骨折 2 3例 (1处 ) 得 了较 满意 3 取 的效果 。它不 仅可 以通 过手 术恢 复 足 弓形 态 , 而且 可 以使 骨折端 获得可靠 的 固定 。又 因钛板薄 , 强度大 , 不
易断 裂 , 径 1 5 m, 对小 骨 块 的固定 性 好 。且 钛 直 .m 故
关键词
胰腺假性囊肿 ; 引流 ; 急性胰腺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胰腺假性囊 肿是急 性胰腺 炎常 见 的晚期并 发症 之

全部假性囊肿 的 1 % ~ 5 … 。我院 自 19 0 2% 94年 1 至 月 20 0 8年 3月共收治 5 4例胰腺假性囊肿 , 现报告如下 。
1 临床 资料

为位于网膜 囊或腹 膜后 胰周潜 在 腔 隙中 的、 并有 完
6 0

胰腺炎的CT鉴别诊断

胰腺炎的CT鉴别诊断

胰腺炎的CT鉴别诊断目的了解胰腺炎在CT上所表现的特殊征象,研究其与胰腺癌鉴别诊断的特征。

方法对本院2006年5月~2010年6月被证实的40例慢性胰腺炎和40例胰腺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胰腺炎的CT特征。

结果(1)胰腺增大:慢性胰腺炎20/40例(50%),胰腺癌4/40例(100%);(2)局限性肿块:慢性胰腺炎20/40例(50%),胰腺癌33/40例(82.5%);(3)胰管扩张:慢性胰腺炎15/40例(37.5%),胰腺癌32/40例(80%);(4)肝内外胆管扩张:慢性胰腺炎10/40例(25%),主要表现为逐渐狭窄,胰腺癌32/40例(80%),且主要表现为扩张的胆管突然中断;(5)胰腺钙化、病变包裹胰后大动脉等等CT表现,都具有一定的特异征象。

结论认真分析CT的特征,可为胰腺炎的确诊提供重要依据。

标签:胰腺炎;胰腺癌;CT;鉴别诊断临床上胰腺炎的诊断常与胰腺癌混淆,其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难点[1],两者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症状也相似。

本文采集了2006年5月~2010年6月本院已证实的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各40例患者的CT资料,分析两者的不同,研究CT检查对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80例胰腺疾病患者进行了CT检查,分为胰腺炎组和胰腺癌组,每组各40例。

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活检和手术,已被临床证实。

1.1.1 慢性胰腺炎男28例,女12例;年龄在16~71岁,主要症状表现为间断性的上腹痛,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剧烈的腹痛,消瘦,常伴有恶心,厌油,脂肪泻等。

1.1.2 胰腺癌男30例,女10例,年龄在30~65岁,主要症状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乏力和呕吐,其中胰头癌的患者除前述上的症状外,还常伴有无痛性黄疸进行性的加重。

1.2 方法采用GE Prospeed全身CT扫描机及Somaton Plus4螺旋式CT扫描机。

所有病例都进行平扫与增强扫描,层厚5 mm,间隔5 mm,速度5 mm/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例胰腺假性囊肿的CT诊断和评价
胰腺假性囊肿多由急性胰腺炎胰周积液纤维化包裹所致,或是外伤、手术后胰液渗漏潴留的结果,由于囊壁无胰腺上皮细胞内衬,故称为胰腺假性囊肿[1]。

胰腺假性囊肿CT表现上易与其他胰腺囊性病变相混淆。

本文收集近9年来在本院诊治、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文10 例研究对象,男性6 例,女性4 例,年龄22~65 岁,平均42 岁。

10 例患者中5 例有外伤病史,4例有手术史,1 例有急性胰腺炎病史。

临床表现中8 例有腹胀、腹痛病史, 6 例患者体检腹部触及质软包块,2 例患者血白细胞数增加,6 例患者血或尿淀粉酶升高。

1.2 CT 检查方法和设备CT 检查设备为西门子Sensation16 层多排螺旋CT ,先平扫再双期增强扫描,扫描层厚为5mm ,层间距为5mm ,造影剂为碘海醇,注射剂量为
2.5ml/kg,注射速率为2.5ml/ s。

扫描结束后在工作站上进行病灶三维图像重建。

2 结果
10例患者病灶CT 表现均为单发,其中8 例病灶位于胰头部,2 例位于胰体部,小者直径约1.2cm ,大者直径约7.8cm ,囊壁均较薄,5 例病灶为卵圆形,4 例病灶为圆形,其中1例病灶内可见分隔。

10例病灶均为低密度影,CT 值-3HU至22HU ,病灶密度均匀,边界光滑,增强扫描病灶无强化。

3例病灶同时伴有胰腺萎缩、胰管扩张、钙化,1 例患者伴有肝门淋巴结肿大,1 例患者胃大弯受压移位。

3 讨论
胰腺假性囊肿往往由于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外伤的恢复中,男性多发,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恶心、呕吐等,并随着病变体积的增大,可出现邻近脏器的压迫。

腹部CT 扫描能从囊肿形态、囊壁厚薄、囊腔内结构等方面鉴别胰腺假性囊肿和其它胰腺囊性病变,并显示病变周围的解剖结构以及胰腺以外部位的病变[2]。

CT 扫描表现为胰腺内局限性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区,边界光滑,囊壁薄而均匀,增强扫描无强化,病灶位置与外伤、手术或炎症部位有关。

胰腺假性囊肿的CT 诊断可靠征象为:①常有胰腺炎病史、胰腺外伤或手术病史;②胰腺实质内液化性囊肿,无强化;③囊肿位于胰腺组织或肾周围、小网膜等;④可有肾周”环晕征”。

鉴别胰腺假性囊肿和其他胰腺囊性病变对制定治疗方案有决定意义,因此鉴别胰腺假性囊肿和其他胰腺囊性病变十分必要。

如胰腺癌,好发年龄为50~70 岁,男性多见,肿瘤可发生在胰腺的任何部位,但胰头、颈部最多见。

CT 扫描胰腺癌多表现为局限性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增强扫描病灶强化明显低于邻近正常胰腺
组织,病灶较少发生钙化;其次是胰腺黏液囊腺瘤,主要见于中老年女性,临床症状常无特异性,肿瘤好发于胰腺体尾部,CT 扫描瘤体常由数个囊肿组成,囊肿一般直径大于2cm ,瘤体边缘可有钙化,增强扫描间隔和壁均有强化,当表现为单发囊肿时与假性囊肿的鉴别主要有赖于临床病史和化验检查;比较少见的如胰腺淋巴瘤,多为继发性,常为全身淋巴瘤的一部分或病灶主要位于胰腺。

CT 扫描胰腺淋巴瘤多表现为局限性低密度肿物,密度均匀,病灶常较大,可超出胰腺范围,但胰管扩张多不明显,胰腺淋巴瘤可有胰腺外脏器或淋巴结同时受累的表现[3-5]。

胰腺假性囊肿和其他胰腺囊性病变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因而准确的诊断十分重要,对胰腺囊性病变的病史、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明确诊断。

当然,病理学诊断仍具有决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任波.胰腺多层螺旋CT 图谱[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90.
[2] 陈道瑾,王红解,李小荣.胰腺囊性肿瘤和假性囊肿的鉴别及治疗[J].实用肿瘤杂志,2008 ,23 (6) :553-555.
[3] 陈炽贤.实用放射学[M]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 637-660.
[4] 冯英,陈君坤,卢光明,等.CT 读片指南[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24-331.
[5] 陈星荣,沈天真,段承祥.全身CT 和MRI[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 :597-6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