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现状及对策

初中数学学困生现状及对策

摘要:学困生的问题不是某个个体的问题,也不是某个学校的问题,它是一个群体性的问题,应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学困生的问题急需解决。通过分析学困生的特征,以及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关键词:学困生;成因;转化对策;初中数学

学困生就是指智力水平正常,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困惑而不得解的学生,大多体现为成绩的大幅度下滑。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认真分析他们厌学的原因,关注学困生的心理和对学习的想法,并根据这些原因对症下药,研究出转化对策,帮助学困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使素质教育可以顺利进行。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特征

一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意志力

大部分学困生都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必定学不好数学,内心里不愿意学数学,对待教师布置的作业,如果遇到不太理解的或者难度稍微有一点大的题目,就会马上放弃,那么,数学考试结果便可想而知了[1]。

二缺乏学习动机,动手能力弱

数学学困生一般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没有学习动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稍微遇到难题就会退缩,也没有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良好习惯,面对一道数学题,大多也只是死记硬背,不动手去做,不去花心思理解其中的含义和作用。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学校及家长方面的环境因素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一种期待心理,这种心理有时可以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但是如果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就会给学生造成压力,让学生害怕自己的成绩让家长失望,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受到这一心理的干扰,容易让学生产生自闭的心理[2]。学生的大部分学习都在班级里实现,班风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教学方式对学习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从而忽略学生之间接受能力的差异,容易导致学困生不理解、学不会。

二基础知识不够牢固

在进入初中阶段之前,有一些学生对于小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并不牢固,而数学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非常密切的学科,如果小学时期没有奠定好一定的基础,那么在进行初中数学学习时就会受到巨大的阻碍,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三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难度大

数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特别是一些研究空间图形的内容,学

生对空间的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抽象难度加大的数学问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是比

较困难的,数学教材的系统性对初中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难度的不断加大让学生稍微有

一点不上心就容易落后,成为学困生。

三、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直观教学

数学本身的抽象性是学困生的主要成因。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时,可以将抽象

的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比如,在学习“点的轨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

一根绳子和一块石头,在课堂上,用绳子的一头拴住石头,然后用手拿着绳子的另一头,

借用臂力摇动绳子,使石头发生运动,之后引导学生把绳子的一头看作定点,把绳子看作

定长,当石头开始进行旋转运动时,石头所运行的轨迹就是一个半圆,定点为圆心,绳子

就是圆的半径。通过这种直观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明白“轨迹”的概念。

二在班级里开展“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活动

在同一个班级里,有学困生,也有优等生。在集体中,学生要养成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可以根据学生的成绩、座位或家庭地址的远近给学生分组,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困生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都有一个同伴辅导教师,学困生和优等生交流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了

解优等生的学习习惯、好的解题方法和学习态度,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三准备错题本并加以利用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一个数学错题本,对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错题加以记录,

并在记录的过程中写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以及应该有的解题方案和正确答案。学

生也可以把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自己认为不容易理解的、容易忘记的或者重要的知识点、方法等记录下来,以便之后查看,达到复习的效果。四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教师

要善于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塑造具有良好班风和学风的班级。在整个班级里,教师可以让座位比较近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每组兼容互补,在不断地交流和学习之中,端正学习态度,激励他们认真学习,提高自己的同时也提高小组的总成绩。

四、结语

为解决学困生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根据这些原因对症下药,采

取了直观教学、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等转化策略,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能

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更加自信,这也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养成和整体发展。

作者:李瑾单位:甘肃省靖远县北湾镇泰安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万红艳.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初中学困生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探索[J].科学教育,20216:51-53.

[2]王泺茜.浅论初中生家庭法制教育方法干预[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20212:184-188.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结合这些原因,总结出初中数

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其中包括关注学情,及时补差;将形式化和非形式化的有机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等等.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基础性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感到枯燥无趣,

尤其是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容易走神,加上其他原因,导致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产生.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数学基础.学生进入初中后数学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异越

来越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使有些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的某一个环节开始和班级内学生学习成绩的平均水平相偏离,从而出现学困生.

2.数学思维.有些学生对数学知识缺乏一定的敏感度,对数学以及数学的领悟能力可

能比一般的学生差,导致其对数学知识点的学习都比别人需要更长的时间,随着初中数学教学进度的不断发展,数学知识的难度越来越大,导致这些学生成为学困生.

3.数学语言.有些学生难以将自己对数学的理解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对数学知

识的想法表述的不够清楚.主要原因在于,数学语言和学生日常使用的用语之间具有较大

的差距.初中数学语言具备严谨、条理性强等特点,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训练方法不够规范,使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1.关注学情,及时补差.初中数学知识内容之间具备一定的连贯性,一旦遗漏某一知

识点,对下一节的学习就会出现一定的困难.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上课

情况仔细观察,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以及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特别是对教师所制定目标的达成情况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发现有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或者

学习热情度不高等情况,则需要进行及时纠正,从而避免学生漏听相应的知识点.例如,

在讲“两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将本堂课要讲解的内容向学生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所提高,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练习的方式,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进行随堂检测.如果发现某个学生学习成果不理想或者出现错误情况,要及时纠正或者辅导.这样的教学

方式,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初中数学学习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