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安静与运动中、运动后心率的测定(精)

合集下载

安静心率的测量方法

安静心率的测量方法

安静心率的测量方法一、安静心率的测量方法安静心率是指在静止的状态下心跳的速度,常常用来作为人体健康状况的观察方法,常见的测量方法有三种:1. 颈动脉搏法:人仰卧,双手放在同一水平,放在胸腹部之间,用中指和食指放在脖子的正中间,触摸得到颈动脉的搏动。

按此搏动的频率,用辅助表来计算安静心率的数据。

2. 心电图检查:此方法需借助医学上的设备,通过腹部贴极片连接心电图机,得到心率读数,计算安静心率的数据。

此方法的准确度较高,但是要求环境无干扰。

3. 心电感应指数:此方法使用心电感应指数仪器,可以随时随地测量安静心率。

将指数仪双手放置在两侧的手腕上,记录下心率的数据,即可计算出安静心率。

此方法便捷,可以多次测量,但准确度较低。

以上就是安静心率的三种测量方法,针对不同的场合,需要了解这三种方法的优缺点,做出最适宜的选择。

二、安静心率的影响因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安静心率会有所减慢,一般来讲,在20岁左右安静心率为70次/分,在60岁左右安静心率为60次/分。

2. 生活方式:运动和休息,安静心率均会受到影响,运动量越多,安静心率越快,反之,安静心率越慢。

3. 心理状态:情绪越平静,安静心率越慢,过度的焦虑紧张,安静心率会增快。

4. 生物钟:人体有生物钟可以调节安静心率,早上的安静心率会比晚上的安静心率高一些,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难在早上睡懒觉的原因之一。

三、安静心率的注意事项1. 使用测量仪器应该确保干净,使用安静心率仪前应认真清洁仪器,以免滋生细菌。

2.准备好相关的物品:如水杯,纸巾,表等,以便测量时作为辅助。

3.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如保持规律的睡眠,午休,多做运动,避免太累和过分的紧张和焦虑状态。

4.注意保护心血管:服用相应的心血管药物,以保护心血管,尤其是安静心率过快的人,更需要注意以上护理。

心跳的测试实验报告

心跳的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心跳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2. 掌握心跳测试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验证心跳与生理活动、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心跳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在心脏内流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化。

心跳频率(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心率一般在60-100次/分钟之间。

心跳与人体生理活动、外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三、实验器材1. 心率表2. 计时器3. 静态心率测试设备(如静态心率测试仪)4. 运动器材(如跑步机、自行车等)5. 温度计6. 湿度计7.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方法1. 静态心率测试(1)受试者保持安静,放松身心,测量其静态心率。

(2)使用心率表或静态心率测试设备测量心率,记录数值。

(3)重复测量三次,取平均值作为静态心率。

2. 运动心率测试(1)受试者进行适当强度的运动,如跑步、骑自行车等。

(2)使用心率表或静态心率测试设备实时监测心率。

(3)记录运动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值。

3. 环境因素测试(1)在室内、室外、高温、低温、高湿、低湿等不同环境下进行静态心率测试。

(2)使用温度计和湿度计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

(3)记录不同环境下静态心率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静态心率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受试者的静态心率平均值为75次/分钟,符合正常成年人的心率范围。

2. 运动心率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心率逐渐升高。

运动5分钟后,心率平均值为130次/分钟;运动10分钟后,心率平均值为150次/分钟。

3. 环境因素测试实验结果显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受试者的静态心率明显升高;在低温、低湿环境下,静态心率相对较低。

六、实验结论1. 心跳与生理活动密切相关,运动强度越高,心率越快。

2. 环境因素对心跳有一定影响,高温、高湿环境下,心跳加快;低温、低湿环境下,心跳减慢。

3. 静态心率是评价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确保受试者身心放松,避免情绪波动对心率的影响。

@安静和运动后血压和脉搏的测试gby汇总

@安静和运动后血压和脉搏的测试gby汇总
高血压 ≥140mmHg 或
60~80mmHg 80~89mmHg
≥90mmHg
▪ 我国正常人安静时血压正常收缩压为 100~120mmHg,舒张压为60~80 mmHg。正常人 的脉搏每分钟60~100次左右。
▪ 在运动后即刻,收缩压和脉搏会升高,机能 良好者,升高幅度不明显。这是因为运动时 需氧量增大,导致心跳加快,血流速度加快, 所以心率和收缩压均上升;舒张压主要反映 的是动脉血管的弹性和外周小血管的阻力, 所以理想效果应略微下降或保持不变。
安静和运动后血压和脉搏测试
心率、脉搏与血压
▪ 心脏在搏动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其周围组织 传递到胸壁,因此也可通过听诊器在左胸壁 心尖处听诊确定心率。
▪ 由心脏输出血液引起动脉管壁波动,称为脉 搏。动脉脉搏产生后可以沿着血管壁向外周 传递。正常情况下,脉搏的次数和心率是一 致的。运动实践中常用脉搏来代替心率。
实验器材:秒表、听诊器、医用血压计 测试指标:心率、血压、脉搏
▪ 实验步骤: ▪ 1.测定安静时的心率、血压和脉搏。
▪ 2.受试者做30秒的20次蹲起。
▪ 3.测定运动后即刻、1分钟、2分钟、3分钟的血压和 脉搏。
60秒
10秒 测脉搏
50秒 测血压
▪ 注意事项:
1.被检者手臂应放在与右心房同一水平(坐位时平 第四肋软骨,仰卧位时平腋中线),并外展45°。
2.气袖中部对着肱动脉,气袖下缘距肘窝2- 3cm, 不可过紧或过松。
3.测量血压时,一般以右上肢为准,连测2- 3次, 取其最低值。
4.肱动脉:在肱二头肌肌腱的内侧(肘窝向上2厘 米臂内侧)。
5.测量血压时,听诊器胸件不能放在脉压带下。
运动后 安静 运动后即刻
1min 2min 3min

运动生理学部分指标解释.

运动生理学部分指标解释.

若干指标的解释安静心率:安静心率是反映个体心脏情况的一个指标。

一般情况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评定运动量大小每日(次)锻炼后,次日清晨醒后静躺5分钟~10分钟立刻自测脉搏,并与安静心率比较。

高出6次~9次/分以上,说明运动量过大;介于2次~5次/分之间,说明运动量适宜;若无差别,说明运动量偏小。

通常,成年人的脉搏在60次~100次/分,平均75次/分。

个体差异15%~30%。

一般来讲,心血管耐力好的,安静心率常常较低。

如果经常参加适宜运动,安静心率应该下降。

如果不下降,反而明显增加,说明运动过量了,或者有其他疾病,应请医生查明原因。

预警身心健康情况:所测安静心率如果大于80次/分,应去医院检查;偶尔大于80次/分,可能跟吸烟、心情急躁、失眠、饮食、环境等因素有关;如果经常大于80次/分,可能跟身体素质低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也可能是心脏病的危险预兆。

自测方法早晨醒后或安静休息后,用右手的指腹(手指并拢)放在腕桡动脉处,测定1分钟静坐时的心率。

一般情况下,人体一天的脉搏变化是不同的,下午的变化要比早晨高出10%左右。

因此,通常以测定早晨脉搏作为个体正常脉搏的标准。

运动强度:心率是确定和监控运动处方强度的最常用指标,主要有最大贮备心率百分数法、靶心率范围法、按体质分组法和运动量百分比分组法。

1最大贮备心率%数法:其公式为HRrest +(HRmax-HRrest)×60%,60%是因人而异的,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可在60%-85%之间选择。

2靶心率范围法(表):表:靶心率范围3体质强度法:强组: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60次/分;中组: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40次/分;弱组:运动后心率-安静时心率≤20次/分。

4运动量百分比分级法:(动后心率-运动前心率)/运动前心率×100%评定:运动后净增心率达71%以上者为大运动强度;运动后净增心率在51~70%者为中等运动强度;运动后净增心率为50%以下者为小运动强度。

确定运动心率的五种方法

确定运动心率的五种方法

确定运动心率的五种方法一、什么是运动心率?运动心率指的是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人体的心率水平。

正常情况下,人的静息心率为60-100次/分钟,但当进行身体活动时,心脏需要更多的血液和氧气来满足身体的需求,因此心率也会相应地提高。

二、为什么要确定运动心率?确定运动心率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运动强度和达到最佳锻炼效果。

如果运动过程中心率过低,则无法达到锻炼效果;如果过高,则容易造成身体负担和损伤。

三、如何确定运动心率?1.最大心率法最大心率法是通过测量个体最大可承受的运动强度来确定其最大心率。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来推动个体达到其极限状态,然后测量个体达到的最高心率值。

2.卡尔沃氏公式法卡尔沃氏公式法是通过年龄、性别和静息心率等因素计算出个体适宜的运动强度,从而得出适合该个体的目标训练区间。

3.心率变异性法心率变异性法是通过测量静息心率和运动后的心率变化来确定个体的运动强度。

这种方法需要运用专业的设备来测量个体的心率变异性,从而得出适合个体的目标训练区间。

4.主观感受法主观感受法是通过个体自身的感受来确定适宜的运动强度。

这种方法需要个体在进行锻炼时关注自己身体的反应,如呼吸、汗水、肌肉疲劳等,从而调整自己的运动强度。

5.心率监测仪法心率监测仪法是通过佩戴专业的心率监测设备来实时监测个体的心率水平,从而调整适宜的运动强度。

这种方法需要购买相应设备,并按照说明书正确地佩戴和使用。

四、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个人情况、锻炼目标、经济能力等。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则可以考虑购买专业设备进行监测;如果想要更加科学地确定目标训练区间,则可以采用卡尔沃氏公式法或心率变异性法;如果希望更加便捷地进行锻炼,则可以采用主观感受法。

五、注意事项在确定运动心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适宜的运动强度,不要盲目追求高强度的锻炼。

2.在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时,需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和放松,以减少身体负担和损伤。

健身和心率如何正确测量和控制心率

健身和心率如何正确测量和控制心率

健身和心率如何正确测量和控制心率健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体态,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身状况。

而测量心率和控制心率则是进行健身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测量心率和控制心率,以帮助人们达到更高的健身效果。

1. 心率的重要性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它是反映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人的心率在一起三十至一百二十次之间。

我们常说的最佳心率是指在锻炼或运动中所要达到的合适心率范围。

正确测量和控制心率对于确保健身效果的最大化至关重要。

2. 心率测量方法2.1 手动测量手动测量心率是最简单常用的方法之一。

只需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动脉下方(例如颈动脉、腕动脉等),计算在一分钟内触动动脉的次数即可得出心率。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不够准确。

2.2 心率监测仪器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心率监测仪器来测量心率。

例如,心率手环、心率带、智能手表等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心率数据。

这些仪器可以通过传感器感知心跳,并通过算法计算出心率。

相较于手动测量,这些设备提供了更加准确和便捷的心率数据。

3. 心率控制方法3.1 静态心率控制静态心率控制是通过调整生活体态、饮食习惯和心理情绪等方面来控制心率。

例如,保持良好的体态和正确的姿势,合理控制饮食结构,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维持身体机能的平衡,从而影响心率的控制。

3.2 动态心率控制动态心率控制是通过锻炼和运动来控制心率。

在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时,心率通常会达到较高水平。

通过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长,可以使心率保持在适合的范围内。

通常,最佳心率范围是最大心率的60%至80%之间。

4. 注意事项在测量和控制心率时,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4.1 预热和放松在进行高强度运动前和后,应进行适当的预热和放松。

这有助于减少运动过程中心率的剧烈波动。

4.2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对于初学者或长时间不运动的人来说,应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5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

实验5 人体安静和运动时心电图心率和动脉血压的测量一、引言心电图和动脉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心电图反映了心脏在不同时期的电活动,心率、节律等信息;而血压则反映了血管的张力和血液流量等信息。

因此,准确测量心电图和血压对于了解人体健康状态和进行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人体安静和运动时的心电图和动脉血压,探究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掌握心电图、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相关参数的意义;2.了解人体运动对心电图、动脉血压的影响;3.学习如何分析、解读心电图和动脉血压的测量结果。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设备•生理机能测量仪•心电图电极贴片•血压计2.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1.请实验者松弛身体,保持心态平静;2.确定好测量时间和地点,并将测量仪器准备就绪。

(2)测量人体安静时的心电图和动脉血压1.让实验者坐于舒适的座位上,双脚踩在地面上,双手自然放在大腿上;2.将心电图电极贴片粘贴在实验者身上,记录3分钟的静态心电图;3.将血压计套在实验者的左臂上,按照惯例测量实验者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下来。

(3)测量人体运动时的心电图和动脉血压1.让实验者先做5分钟的热身运动;2.记录2分钟的运动前静态心电图,然后让实验者快步走5分钟或者其他适宜的有氧运动;3.在运动结束后立即记录2分钟的运动后静态心电图,然后立即测量实验者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下来。

四、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根据静态心电图数据计算人体的安静心率;2.比较动态心电图数据和静态心电图数据,探究人体运动对心率、心律的影响。

3.比较运动前和运动后的血压数据,分析人体运动对血压的影响。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者应保持平静的心态,配合实验;2.测量仪器应放置在最佳位置,避免干扰;3.对于未接触过心电图、血压计的实验者,应先向其进行简要的说明和演示;4.实验完成后,注意消毒心电图电极贴片等仪器配件。

第四节心率测定方法

第四节心率测定方法
0/分钟 80—100/分钟 70—80/分钟
安静状态 活动状态 运动状态
三、实践验证测量
1、安静脉搏测试 2、微动脉搏测试 3、强烈运动测试
四、生活延展
1、充足休息 2、经常锻炼 3、乐观开朗
心脏跳动 脉搏跳动
神奇的脉搏
水平一 二年级
一.什么叫脉搏
血管有规律的跳动现象,称 之为脉搏。俗称“心跳”。
学习单: 心脏每跳动一次,血液就通过血管
流动一次,并且血管就会膨胀、收缩, 跳动一次。我们把血管这种有规律跳动 的神奇现象称之为脉搏,俗称“心跳”。
人们紧张、激动、活动时,脉搏会
加快;睡觉、安静时,心跳会变慢;成 人心跳慢、小朋友心跳快;长期参加体 育锻炼,心脏功能强大的人,心跳也会 变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人体安静与运动时心率的测定
[实验目的 ]:
掌握人体安静时心率的测定方法,观察运动对心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
心率测定的方法有心音听诊法、指触法和心率遥测法。

心脏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心音可通过周围组织传递到胸壁, 用听诊器在胸壁特定部位听诊能测量出心率,此为心率直接测量法。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 心脏的舒缩会引起动脉血管内的压力产生周期性波动, 导致管壁发生搏动, 并能以波的形式沿管壁向外周传播, 且以心脏活动的周期一致。

故用手指触摸到的身体浅表部位动脉搏动速率,通常可以间接代表心率,此为心率的间接测量法。

心率遥测法则是根据心脏活动时的电变化而采集心率的。

心脏兴奋时的电变化传至体表,表面电极将心电信号接收后送入发射机,经接收机接收后显示。

[实验器材 ]:
听诊器、秒表、节拍器、 POLAR 心率遥测系统。

[实验内容 ]
1、安静时心率及脉搏测量
受试者静坐 5 min。

采用心前区听诊法直接测量心率。

指触法测量脉搏时, 通常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放在受试者一侧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脉搏测量时先以 10s 为单位,连续测量 3个 10s ,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 1次时,即认为是相对安静状态,否则应适当休息后继续测量,直至符合要求。

然后,再测量 30s 脉搏乘于2,即为心率。

2、运动后即刻及恢复期脉搏的测量
令受试者按节拍器节律 (30次 /min 以 2秒 1次的速度连续做蹲起运动 3min , 取坐位测定运动后即刻、 2min 、 4min 和 6min 的脉搏。

3、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
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测量现常采用 POLAR 心率遥测法。

首先,将带有传感发射器的胸带固定在胸前, 松紧适度。

再将手表遥测仪戴在手腕上, 使“选择” 键处于“测试” 状态, 按“使处于状态 /起动 -停止” 键开始测定相对安静状态和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

测试完毕, 再按“使处于状态 /起动 -停止”键,手表遥测仪停止记录。

最后,按“回忆、回收”键,手控提取记录数据或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4、基础心率、最大心率、心率贮备、靶心率和靶心率范围的测定
基础心率通常是早晨刚刚醒来尚未起床活动时的心率。

运动时运动强度与心率成正变关系,当人体进行大强度并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时,心率增加到极限水平, 这就是最大心率。

最大心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小, 一般用 220减去年龄来估算最大心率,或者 HRmax=208-0.7×年龄。

最大心率与安静心率之差称心率贮备。

如靶心率是运动训练或体育课,体育锻炼中欲达到的心率, 如要跑 10000m 的心率控制在 150次 /分, 则 HR=150次 /分即为靶心率, 但靶心率控制十分困难,故体育实践中,常用靶心率的范围。

有氧运动的靶心率范围是:安静心率 + (最大心率 -安静心率×60% ~安静心率 +(最大心率 -安静心率×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