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发病率为6.8%[1],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此外,窒息、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等均是新生儿硬肿症可能导致的发病因素,严重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的重要保证。

1 临床资料

我科1997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患儿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胎龄<33周30例,33~37周59例,37~42周6例,42周以上5例;平均(35.4±0.4)周,体质量<1 500 g 32 例,1500~2500 g 60例,>2500 g 8例,平均(1 760.0±30.5)g;发病日龄<6 d 70例,6~10 d 22例,>10 d 8例,平均(5.9±0.8)d。其中87例为单纯性早产、低体质量儿,10例吸入性肺炎,1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春季发病者68例,占68%。夏秋季发病32例,占32%。轻度硬肿症54例,占54%;中度硬肿症34例,占34%;重度硬肿症12例,占12%。一般平均住院天数9.5 d,治愈89例、占89% ;好转6例(含自动出院)占6%;死亡5例,占5%。

2 护理观察及分析

2.1 恢复体温的护理复温是护理低体温患儿的关键措施。

2.1.1 若肛温>30℃,TA-R≥0,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 h内可恢复正常体温。

2.1.2 当肛温<30℃时,多数患儿TA-R<0,提示体温很低,棕色脂肪被耗尽,虽少数患儿TA-R≥0,但体温过低,靠棕色脂肪自身产热难以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但只要肛温<30℃,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 h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TA-R<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故此时也应采用外加温使体温回升。

2.2 合理喂养的护理提供足够的能量与水分可保证充分营养的供给,是促进硬肿症患儿恢复的重要环节。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10 kJ/kg(50 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 kcal/kg)。喂养困难者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体量按0.24 ml/kJ计算,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

2.2.1 能吸吮的患儿,有母乳的以哺母乳为最佳,要做到少量多次,按需哺乳;对使用奶瓶的患儿,除调好奶粉浓度外,奶嘴的开口要适宜,以奶瓶倒置时奶汁能一滴一滴地流出为宜,奶头孔太大流出速度太快易引起婴儿呛咳,奶头孔太小,消耗患儿的体力。对有吞咽能力,但吸吮能力较差的患儿用滴管喂养法,即滴管的前端安上长1.5寸的橡皮管,慢慢滴在舌尖上待咽下后再接着滴入,速度不宜太快。对吸吮能力及吞咽能力均差的患儿,用鼻饲法给奶及静脉高营养的供给。喂养时应耐心细致,少量多次间歇喂养,保证患儿每天营养及热量摄入的需要。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张晓婷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张晓婷 发表时间:2015-08-04T10:23:51.2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作者:张晓婷[导读] 详细记录特护记录单,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心率、呼吸、面色的变化。 张晓婷 (甘肃省山丹县人民医院小儿科甘肃山丹 734100) 【摘要】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发病率为6.8%[1],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此外,窒息、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等均是新生儿硬肿症可能导致的发病因素,严重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227-02 1.临床资料 我科2013年6月至20148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患儿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胎龄<33周10例,33~37周15例,37~42周例,体重<2000g 10例,2000~2500g 15例,>2500g 5例;发病日龄<6d 20例,6~10d 8例,>10d 2例。其中20例为单纯性早产、低体质量儿,5例吸入性肺炎,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轻度硬肿症15例,占50%;中度硬肿症10例,占33%;重度硬肿症5例,占17%。一般平均住院天数9.5d,全部治愈。 2.护理体会 2.1 恢复体温的护理复温是护理低体温患儿的关键措施。若体温<35℃,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 h内可恢复正常体温。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体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 h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 2.2 合理喂养的护理提供足够的能量与水分可保证充分营养的供给,是促进硬肿症患儿恢复的重要环节。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10 kJ/kg(50 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 kcal/kg)。喂养困难者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体量按0.24 ml/kJ计算,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 2.2.1 能吸吮的患儿有母乳的以哺母乳为最佳,要做到少量多次,按需哺乳;对使用奶瓶的患儿,除调好奶粉浓度外,奶嘴的开口要适宜,以奶瓶倒置时奶汁能一滴一滴地流出为宜,奶头孔太大流出速度太快易引起婴儿呛咳,奶头孔太小,消耗患儿的体力。对有吞咽能力,但吸吮能力较差的患儿用滴管喂养法,即滴管的前端安上长1.5寸的橡皮管,慢慢滴在舌尖上待咽下后再接着滴入,速度不宜太快。对吸吮能力及吞咽能力均差的患儿,用鼻饲法给奶及静脉高营养的供给。喂养时应耐心细致,少量多次间歇喂养,保证患儿每天营养。 2.3 预防感染的护理做好保护性隔离,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清洁。每天用紫外线照射l~2次,每次30min,温箱表面每天用500 mg/L 有效氯擦拭2次,每月做1次空气培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换尿布,尿布选用柔软浅色棉布最好,避免产生臀红及尿布疹。保持口腔清洁,每日做两次口腔护理。严禁患病或非病室人员入内,医护人员治疗护理时要集中进行,并戴口罩、手套、衣帽整齐。如果人流量超过正常时,要对病房及时进行空气消毒,防止交叉感染产生。 2.4 加强护理、纠正器官功能紊乱对心力衰竭、休克、凝血障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和肺出血等,应给以相应治疗。详细记录特护记录单,密切观察病情,监测心率、呼吸、面色的变化,如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备好急救药品、物品配合抢救。对吸氧的患儿密切注意氧流量、氧浓度及给氧时间。一般氧浓度为30%~40%,持续吸氧时间不宜过长,间歇给氧为好,防止晶体后纤维化。体温不升者,应每小时测体温1次。注意调节温箱的温度与湿度,监测心率,一般硬肿程度减轻,心率由慢至正常、心力衰竭发生心率加快。观察呼吸变化,有无面色青灰,唇绀与鼻煽等缺氧或并发肺炎变化;及早防治DIC,尤其出现鼻孔有血泡或吐血,常是肺出血的表现。观察出血倾向、大便颜色与皮肤黄疸情况。重症应记录24h尿量,不单反映循环情况而且亦显示肾功能如何。总之发现严重问题必须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有助于危重症的防治,是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2.5 抚触疗法实施抚触治疗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对新生儿的心理护理。新生儿出生后24h就具有听觉反应,会向声音方向转动躯体;对温度的感觉比痛觉灵敏,因此患儿多置于32℃~34℃,湿度为60%~65%的婴儿培养箱内护理。新生儿的触觉神经几乎和成人一样发达,当皮肤感觉到温柔的抚摸、耳边聆听温柔的对话时,不但可以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改善患儿睡眠,而且可提高患儿免疫力。尤其是腹部抚触可刺激患儿消化功能,促进吸收和排泄。抚触应在患儿病情稳定,情绪平静时进行,护士洗净双手后,将手搓暖后,再在手上倒一些专用的婴儿润肤油,然后从患儿头部开始轻柔的按摩,依次是胸、腹、四肢和背部。 2.6 健康指导向患儿家长讲解疾病的严重性介绍新生儿硬肿症疾病相关的知识,指导正确的喂养知识。对母乳喂养的母亲,告诉其哺乳前后如何保护、清洁乳头,按时排空乳汁,避免因患儿进乳少而积乳,产生乳腺疾病及造成断乳,对奶瓶喂养要做好奶具的清洁消毒处理。同时要指导产妇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镁、锌等微量元素,以保证乳汁的质和量。还应介绍一些关于保暖、喂养、预防感染、预防接种等育儿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 籍孝诚,朱传模,庞汝彦等.新生儿硬肿症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02,30(6):240. [2] 张芳文.中药水浴治疗及护理新生儿硬肿症47例.现代医药卫生,2004,28(7):785. [3] 金汉珍,黄德眠,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陕西中医,2007:508-511.

新生儿红臀如何护理

新生儿红臀如何护理 亲爱的家长: “你的宝贝有红屁股吗” ?这就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皮肤病——红臀。 一、病因: 主要的原因是新生儿皮肤娇嫩,局部区域皮肤受尿便的刺激皮肤表面及粪便中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大量氨,浸泡和刺激皮肤,腹泻时稀便中会有较多的脂肪、液及变形杆菌和微生物均可诱发皮炎,继发细菌真菌感染等。 二、临床表现及分度: 轻度尿布皮炎的主要表现为皮肤血管充血、发红; 重度尿布皮炎根据其皮肤损害程度可再分为三度: Ⅰ度主要表现为局部潮红并伴有少量皮疹。 Ⅱ度主要表现为皮疹破溃并伴有脱皮。 Ⅲ度主要表现为皮肤局部发生较大面积糜烂或表皮部分脱落,皮疹的面积也会增加,严重时会扩展到大腿及腹壁等部位。皮肤糜烂和表皮脱落部位容易使细菌繁殖,引起感染,甚至会导致败血症。 三、分类: 1、原发性刺激性尿布疹:宝宝的小便及大便较多,臀部皮肤接触尿液或因尿布密不透风而潮湿的话,臀部常会出现红色的小疹子或皮肤变得比较粗糙,容易引发尿布疹,这也是主要原因 2、变应性接触性尿布疹:宝宝对一次性纸尿裤等化学物质格外敏感而引发的。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家长给宝宝用的护肤乳液或爽身粉并不适合宝宝娇嫩的皮肤所导致。 3、念珠菌性尿布疹: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宝宝(或母乳喂养,但妈妈在进行抗生素治疗的宝宝)有时会发生霉菌感染,因为抗生素在消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会清除一些能够抑制霉菌生长的有益菌。抗生素还会导致腹泻,这也会促使尿布疹的发生。 四、新生儿红臀如何护理? 1、新生儿红臀预防护理要从多方面着手: 1)要选用清洁细软、吸水性强的尿布,可为纯棉布,或一次性尿片。 2)尽可能在尿湿后立刻更换尿布;每次大小便后,应擦干屁股,擦干后可涂上软膏,可以起预防红臀作用。 3)注意尿布的清洁卫生,必须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合格一次性尿片。 2、假如宝宝已经出现红臀,护理措施: 1)新生儿轻度尿布皮炎的护理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精选、

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提高对小儿肺炎患儿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案针对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的150例确诊肺炎患儿,通过给予合理抗生素治疗、雾化吸入等治疗,加强病情监测等对症治疗等措施,在常规小儿肺炎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吸氧等护理干预措施,提高出入院宣教质量,以提高患儿依从性及家长的信任,进而提高疗效。结果150例肺炎患儿在合理治疗机良好的护理干预下均完全康复出院,无不良并发症发生,且无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结论在合理治疗的基础上,通过给予患儿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缓解病情,以提高患儿肺炎治愈率,利于预后,避免不良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肺炎是由病毒、细菌或肺炎支原体等单独或协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四季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冬春季节和气候骤变时节[1],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严重的可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是导致我国儿童死亡的首要病因。若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2]。患儿入院后,除给予各种对症治疗外,小儿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同样重要。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合理而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完全可以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并减少其相关并发症[3],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现对我科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150例小儿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2014年4月我科收治小儿肺炎患儿150例,男98例,女52例;年龄3岁±1.9岁;病程5-10天,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半发热;X片可见

肺纹理增粗,片状阴影。 1.2治疗方法根据患儿病情给予解热、止咳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稳等。同时依据不同病原菌选用适合的抗生素治疗。同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通过正确合理的药物治疗等,同时给予细致综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并治疗中积极加强病情监测,150例小儿肺炎患儿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无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 2护理干预措施 2.1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18 ~22℃,湿度为55% ~60%。防止病房干燥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适宜的温湿度可减少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可明显减轻患儿呼吸的症状[4]。让患儿多休息,尽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因为适度的休息,可以减少机体的氧耗量,避免肺过度工作,保护患儿肺功能。同时在患儿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增加适当活动,以增加肺通气,促进分泌物的排出。各种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病室保持安静,有利于患儿保证睡眠,促进机体的恢复。如病房条件许可,最好要将急性期和恢复期;不同病原体感染的肺炎(如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及支原体感染等)患儿分别安置在不同的病室,防止交叉感染。病房每日双氧水喷雾消毒2次,保证室内空气清洁[5]。 2.2心理护理 患儿多伴有“打针疼,吃药苦”心理,因此对待患儿态度要亲切和蔼,耐心与其沟通,取得患儿的信任,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患儿安抚工作,给予安慰及鼓励,减少其恐惧心理,增加患儿治疗信心。多与家长交流,同时向患儿家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发育不完善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新生儿体温调节差,代谢功能不成熟,导致新生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变化。体表面积大,散热多,而糖原及棕色脂肪储备少,产热不足。 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且软脂酸多 新生儿皮下脂肪含软脂酸较多,在低温时容易凝固变硬,为发病的内在因素。再加上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皮肤毛细血管丰富,体 表面积相对较大,较容易散热。 天气寒冷导致受寒 受寒、环境温度过低、且无适当保暖,末梢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促进棕色脂肪分解。如寒冷刺激时间持续,将导致 一系列生化和生理功能改变。但天热也偶有发生。换尿布、洗澡时,均易受低温影响。 新生儿能量储备少 新生儿糖原及棕色脂肪贮备少,应激状态下贮备消耗过度,如不及时补充将因贮备耗竭而丧失产热能力。 喂养不及时 喂养不及时、水分和热量供给不足、或有其他疾病(窒息、颅内 出血、肺炎、败血症等),导致循环不良,亦为有关因素。 早产儿硬肿症原因 早产儿由于脂肪量少,产热贮备力差,有严重感染、窒息的新生儿由于脂肪产热过程受抑,而更容易发生硬肿症。 宝宝患有新生儿硬肿症会表现出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并且伴有水肿。新生儿硬肿症可能会引发婴儿体温下降,严重的会对身体器

官早曾损伤。当婴儿患有新生儿硬肿症时,会表现出吃奶无力,哭 声十分微弱,身体温度降低,身体活动减少。轻度的新生儿硬肿症 会有全身发凉,皮下脂肪变硬,皮肤表面变得光滑,颜色呈现暗黄色。严重的可能全身都出现硬肿现象,尤其是大腿和小腿部位,面颊、脸部也可能有硬肿。新生儿硬肿症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可能 会导致新生儿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体温不升 体温过低是主要表现,全身或肢端凉、体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下,严重者可在30度以下。 1、产热良好患儿: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正值(在0-0.9 度之间),大多病程短,硬肿面积小,属于轻型。 2、产热衰竭患儿:腋温<肛温,腋温减肛温差为负值,多为病程长,硬肿面积大,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属于重型。 皮肤硬肿 1、皮脂硬化:皮肤变硬,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提起。严重时 肢体僵硬,不能活动。 2、水肿:指压呈凹陷性。 3、硬肿时,多为对称性,好发于下肢、臀、面颊、上肢、背、腹、胸等。 4、皮肤呈暗红色或苍黄色,严重循环不良者可呈苍灰色或青紫色。 5、有时只硬不肿,皮肤颜色苍白,犹如橡皮,只影响大腿和臀部,常为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硬肿症。 器官功能损害 轻者:器官功能低下,出现不吃、不哭、反应低下、心率慢或心电图及血生化异常的症状;重者: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可发生休克、 心力衰竭、DIC、肾功衰竭及肺出血等。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提高新生儿肺炎治愈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11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分析,针对患兒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提出护理问题,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6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全部痊愈。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是缩短新生儿肺炎患儿病程、提高其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标签:新生儿肺炎;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0例,年龄0~22d,平均年龄8d;其中吸入性肺炎45例,感染性肺炎15例。 1.2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综合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合理喂养、氧疗、保证充足的营养,增强免疫功能等。 2 护理措施 2.1加强基础护理和保暖每日早上为新生儿洗澡,观察皮肤是否红润、干燥,有无皮疹、脓疱或黄疸;洗澡后更换清洁、柔软的衣服;勤换尿布;排便后用温水洗臀部,涂紫草油,避免大小便刺激,防止臀红的发生;用双氧水、酒精棉球擦洗脐部,预防感染;保持新生儿眼睛和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口腔,预防鹅口疮的发生,如有散在或线状白点,则按医嘱用碳酸氢钠液擦拭和涂制霉菌素散。对于体温不升的患儿或早产儿应放在暖箱中保暖;根据患儿体重和日龄调节暖箱温度,使患儿皮肤温度保持在36.5℃;无暖箱且病情平稳时可用热水袋盛水温约50℃热水加套放置患儿两腋下及肢端,随时检查,防止烫伤,2~3h更换水1次。 2.2加强新生儿的保护,防止交叉感染控制室内温度在22℃~24℃,相对湿度为55%~65%;限制家属探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时刻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各种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保持新生儿用具、衣服等清洁,严禁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家属及工作人员接触新生儿。 2.3合理喂养新生儿热量储备低,同时病理情况下进乳少,机体热量消耗快,易造成患儿低血糖及低蛋白血症。为了供给足量营养和水分,增强机体抵抗力,应尽可能的给予母乳喂养,每2h 1次,注意发生呛咳和溢奶,如病情严重,吞咽反射差,拒乳或食乳时呛咳严重,应给予鼻饲,10~30ml/次,每2h 1次,到恢复期,喂奶30~50ml/次,每3h 1次,保证热量供给。患儿物品专人专用,每日每次严格消毒;喂奶后抱起患儿拍背,取头高右侧卧位,防止溢乳;喂奶后30min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观察面色、呼吸、心率、腹胀等情况。

小儿肺炎的护理心得

小儿肺炎的护理心得 发表时间:2011-11-03T15:18:40.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4期供稿作者:曹艳华[导读] 咳痰为大量脓性绿色痰为铜绿假单胞菌性肺炎。黏稠血性痰,易造成气道黏液梗阻,为肺炎杆菌性肺炎。 曹艳华(大兴安岭地区新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5023)【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4-0344-03 【关键词】小儿肺炎护理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尤其多见于婴幼儿,也是婴儿时期主要死亡原因。 目前对肺炎的临床诊断分类,主要还是结合病理形态,病原体和病程。 一、支气管肺炎 支气管肺炎又称小叶性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肺炎。尤多见于婴幼儿,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华南地区反而夏天发病较多。 (一)病因 支气管肺炎大部分由于肺炎球菌所致,其他细菌如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则少见。 病毒所致间质性支气管肺炎,主要为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 (二)临床表现 起病可急可缓,发病前先有上呼吸道感染数日。早期发热多在38~39℃,高达40℃左右,热型为弛张热和不规则发热。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肺部体征不明显。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咳嗽及咽部痰声,呼吸时呻吟,呼吸浅表、增快,每分钟达40~80次。常见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周或指甲发绀明显,三凹症现象。胸部体征早期不明显,数日后,可闻细小湿啰音或捻发音,哭闹和深呼吸时才能听到。病灶融合扩大时,可闻到管状呼吸音,叩诊浊音。 重症病儿表现有其他系的症状及体征:消化道症状,呕吐、腹泻、腹胀、腹痛等。循环系症状,常出现心音低钝,脉搏加速,每分钟140~180次。肝脏短时间内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征象。神经系统症状,常有烦躁不安或嗜睡。晚期可出现惊厥及各种神经症状。X线检查,病因不同,X线表现的变化,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其特点。 (三)护理 (1)呼吸道隔离。按病原体、病程及病情轻重分室居住,腺病毒、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等肺炎与危重病儿分放抢救室内,要求医护人员和家属戴口罩进病室,避免在原肺炎基础上继发感染。 (2)病室环境应清洁、整齐、舒适,每日通风3次,室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 (3)发热、气促均应卧床休息,咳喘病儿取半卧位,病情稳定后适当活动。 (4)饮食应选用半流食,婴儿可选用乳类,呛咳病儿可选用糕干粉牛奶,用小孔奶头喂奶,每吸吮3~4次,拔出奶头让病儿休息片刻。每日总液量、热量、输液速度同腺病毒肺炎。 (5)口腔清洁。婴幼儿奶后饮水,学龄儿童早、晚漱口,重症病儿要作口腔护理。 (6)对症护理。①退热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方法,也可用中药。②烦躁:烦、喘、憋时,按医嘱给适量镇静剂,必要时可给氧气吸入或冷空气疗法。③腹胀:抬高床头,作肛管排气。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儿的精神、神态、面色、脉率、呼吸、缺氧等变化,还应观察咳喘的性质。痰的颜色、量、气味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与医师联系,及早治疗。 二、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主要致病菌是肺炎球菌占大多数。主要表现为大叶肺炎,属原发性;小叶或支气管肺炎则多是继发性,可继发于病毒肺炎。葡萄球菌在小儿属多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近年来白葡萄球菌败血症及肺炎在小婴儿有增多趋势。 (一)大叶肺炎 1.病因病灶局限在一个肺叶或一节段而不致扩散。大多数发病>3岁,婴儿时期偶见发生。病原体绝大多数为肺炎球菌,少数为其他细菌和病毒。 2.病理变化病理以肺泡炎为主,一般局限于一个肺叶或其大部分,右上叶或左下叶最为多见。肺最初充血2~3d肺泡内含纤维素渗出物,大量红细胞和少量中性粒细胞,以及很多肺炎球菌充满肺泡,称红色肝变期。4~5d肺泡内充满网状纤维素,红细胞渐消失,肺叶由红变为灰色,又称灰色肝变期。 3.临床表现起病急,突然高热40~41℃,全身疲乏,烦躁不安,头痛。呼吸急促,鼻扇,面色潮红或发绀,咳嗽不重,无痰。重症可有惊厥,澹妄及昏迷等,大儿童可出现口唇疱疹。胸部体征:叩诊浊音或呼吸音减低,3~>5d出现大量啰音。晚期病例出现胸膜摩擦音。X线有均匀而致密的大片阴影。 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可>2万,偶达5万~7万,尿检查可见微量蛋白尿。心电图急性期表现窦性心律不齐,甚至心肌受损的图像。 5.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胸部体征,X线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咳嗽和胸部体征不显。 6.护理 (1)病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环境清洁、安静。 (2)急性期要卧床休息,伴胸痛可患侧躺卧,体温恢复正常后可以下床活动,注意气候骤变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发病较多。 (3)饮食。选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半流食,恢复期改用软饭。 (4)注意观察用退热药后因出汗多,体温骤降而发生虚脱情况。及时用温毛巾擦去汗液,更换内衣。 (5)早期发现并发症肺脓肿或脓胸的发生,观察病情、病程关系,呼吸次数,缺氧表现,痰液性质及量,胸痛的部位及变化等;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治疗。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发病率为6.8%[1],常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此外,窒息、重症感染(败血症、肺炎)等均是新生儿硬肿症可能导致的发病因素,严重患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病死率高。合理有效的护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的重要保证。 1 临床资料 我科1997年6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患儿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胎龄<33周30例,33~37周59例,37~42周6例,42周以上5例;平均(35.4±0.4)周,体质量<1 500 g 32 例,1500~2500 g 60例,>2500 g 8例,平均(1 760.0±30.5)g;发病日龄<6 d 70例,6~10 d 22例,>10 d 8例,平均(5.9±0.8)d。其中87例为单纯性早产、低体质量儿,10例吸入性肺炎,19例缺氧缺血性脑病,1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6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春季发病者68例,占68%。夏秋季发病32例,占32%。轻度硬肿症54例,占54%;中度硬肿症34例,占34%;重度硬肿症12例,占12%。一般平均住院天数9.5 d,治愈89例、占89% ;好转6例(含自动出院)占6%;死亡5例,占5%。 2 护理观察及分析 2.1 恢复体温的护理复温是护理低体温患儿的关键措施。 2.1.1 若肛温>30℃,TA-R≥0,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6~12 h内可恢复正常体温。 2.1.2 当肛温<30℃时,多数患儿TA-R<0,提示体温很低,棕色脂肪被耗尽,虽少数患儿TA-R≥0,但体温过低,靠棕色脂肪自身产热难以恢复正常体温,且易造成多器官功能损害,但只要肛温<30℃,一般均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箱温不超过34℃),在12~24 h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在肛温>30℃,TA-R<0时,仍提示棕色脂肪不产热,故此时也应采用外加温使体温回升。 2.2 合理喂养的护理提供足够的能量与水分可保证充分营养的供给,是促进硬肿症患儿恢复的重要环节。供给充足的热量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10 kJ/kg(50 kcal/kg)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419~502kJ/kg(100~120 kcal/kg)。喂养困难者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体量按0.24 ml/kJ计算,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液体入量。 2.2.1 能吸吮的患儿,有母乳的以哺母乳为最佳,要做到少量多次,按需哺乳;对使用奶瓶的患儿,除调好奶粉浓度外,奶嘴的开口要适宜,以奶瓶倒置时奶汁能一滴一滴地流出为宜,奶头孔太大流出速度太快易引起婴儿呛咳,奶头孔太小,消耗患儿的体力。对有吞咽能力,但吸吮能力较差的患儿用滴管喂养法,即滴管的前端安上长1.5寸的橡皮管,慢慢滴在舌尖上待咽下后再接着滴入,速度不宜太快。对吸吮能力及吞咽能力均差的患儿,用鼻饲法给奶及静脉高营养的供给。喂养时应耐心细致,少量多次间歇喂养,保证患儿每天营养及热量摄入的需要。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常规 【概念】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皮脂硬化症,多见于早产儿。由于新生儿皮下脂肪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少,因此熔点较高,于寒冷季节容易凝固。 【临床表现】 L、患儿表现为食欲缺乏或拒乳,反应差,不吃不哭或哭声微弱,心率减慢,尿少,体温低于35℃,重者甚至低于30℃.肢体凉,皮肤硬肿,颜色暗红,按之如橡皮样,有凹陷性水肿。 2、硬肿发生顺序为:小腿一大腿一臀部一面颊一上肢—全身,严重者可导致心、肺、肾多脏器损害,甚至出现DIC。 【护理评估】 一般根据体温、硬肿范围和器官功能(反应、心率、血生化、尿量等)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护理措施】 1、复温护理:轻者可用热水袋(50-70℃)在4-6h内使体温升至36℃;中度、重度者,先将患儿置于室温24-28℃的房间内1h,再放人预热至30℃或高于体温l℃-2℃的温箱,不可升温过快,以免引起肺出血。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患儿入院后即测量生命体征,给予低流量吸氧,观察患儿的呼吸及肺部体征、四肢皮肤颜色与温度、硬肿减轻和消失情况、尿量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备好抢救药物和设备,详细记录治疗护理措施与效果以及病情动态变化、出入量等。 3、患儿肢体活动差,要勤变换体位,防止皮肤压伤;做好口腔、脐部、臀部皮肤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 4、预防感染:加强消毒管理,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持患儿皮肤完整。 5、此类患儿反应差,呼吸表浅,循环不良,如面色突然发青、发灰是内出血的先兆,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如口鼻喷出红色泡沫样液体即为肺出血,立即进行抢救,在抢救时避免挤压胸部,以免加重出血。 6、记录入院后第一次排尿的时间及量,尿少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观察用药疗效。 7、预防复发体温维持在36.2℃-37.2℃之间,向家长宣传出院后保暖,喂养,预防感染的方法及必要性,预防复发。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个案护理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个案护理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 摘要:肺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啰音为特征。护理问题较多,难度较大。根据新生儿特点我们从营养支持、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及用药等多方面叙述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患儿护理过程较顺利,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已出院。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护理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1],可能有单侧胸痛,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有少量或大量的痰。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和感染性,而感染性肺炎有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以弥散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特点,需及早诊断,正确处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0。 1.床资料临 患儿张翔翌,男,12天,因咳嗽3-4天,加重2天入院。患儿4天前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每次咳嗽1-2声,有密切接触感冒史,自予口服药物(不详)。近两天咳嗽加重,每次咳嗽3-4声,予口服感冒药物未见好转,人我科拟诊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急性充血性心衰”收住新生儿监护病房。患儿入院时体温36.5o C、呼吸78次/分、脉搏70次/分,神智清楚,精神差,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鼻扇阳性,三凹征阳性,口唇发绀,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不对称,可闻及明显细湿啰音心率170次/分,律齐。立即给予暖箱、心电监护、吸氧、抗感染头孢曲松联合红霉素应用,并给与氨溴索化痰,气泵吸入缓解气道高反应,营养支持等治疗,经围期一周治疗后,好转出院。 2.护理 2.1 营养支持 感染性肺炎为新生儿常见疾病,患儿呼吸急促,热量消耗大,保持充分的休息和营养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常规24-72小时开奶后,我们以1:3的配方奶从小到多,逐渐达到足量喂养。住院期间的奶量应不超过20ml(kg/d),平均分为10次喂养。喂奶时取侧卧位,喂奶后取右侧卧位,以减少吐奶次数,防止窒息,奶瓶一用一消毒并且仅供一次使用。 2.2 基础护理 新生儿抵抗力较低,且患儿具有肺炎,全身抵抗力下降,故预防再次感染至关重要,入院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对患有支气管肺炎的小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基础护理与加强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性。结果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2%,观察组为94%,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对象均存在咳嗽、发热等明显支气管肺炎症状,经实验室检查,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异常,在血清肺炎支气管抗体诊断下结果显示为阳性。 1.2 一般方法 1.2.1 加强沟通由于小龄患者对疾病治疗、吃药、注射等操作会存在一定抵触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须首先与患儿沟通,告知其疾病控制的重要性;同时与患儿家长积极交流,了解患儿喜好与过敏、病史情况[3] 。在与患儿交谈时应态度亲和、面带微笑,可从患儿喜欢的动画片、卡通人物着手,逐渐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之后鼓励其积极面对各项治疗操作,提升治疗依从性,消除紧张及不安的情绪。 1.2.2 不良反应护理由于支气管肺炎需在临床用药上使用的红霉素或阿奇霉素,这两种药物都可能造成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例如引发呕吐、恶心、腹泻、腹痛等不适感[4] 。因此护理中首先应告知患儿及家属胃肠道反应情况,并在输液时注意避免空腹状态下进行。输液过程中需加强对患儿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观察,注意稳定其输

液期间情绪,避免由于不耐受或恐惧影响到输液安全性。可根据患儿 的耐受程度及年龄调节滴注速度,控制在每分钟15 滴左右即可。 1.2.3 加强观察由于患者年龄偏小,因此在支气管肺炎基础上还有可能出现其它疾病危险。因此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尿量偏少、腹部疼痛、肢体浮肿、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心慌心悸、口唇发干等不适感,同时对其生命体征予以严密监护。当发现异常时,需立即上报主治医生并用简明的语言说明患者病情变化。患者平稳期需观察其是否存在出血倾向,例如皮肤、牙龈、口腔、排尿等。若患者存在严重水肿或呼吸困难情况,可通过体位的变化减轻肺部负荷,也可给予利尿剂帮助体内多余水份排出。 1.2.4 饮食护理患儿住院期间应保持清淡的饮食,并加强营养的摄入。可制作鸡蛋羹、南瓜羹、红枣粥、山药粥等令患儿服用,同时加强新鲜蔬菜的摄入,例如菠菜。避免食用刺激性较大的食物以及油腻的食物,应合理搭配饮食,尽量少吃多餐。除此之外,还应做好 患儿的口腔护理,可及时用盐水将口腔彻 底清洁,避免口腔中滋生炎症。 1.2.5 呼吸道管理 由于患儿年龄偏小,因此在咳痰能力上存在一定缺陷。护理人员可通过拍背、体位变化使患儿正确地将痰液咳出[5] 定期将患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清除,也可采用雾化吸入方式,帮助将呼吸道中的痰液与分泌物排出,并且避免痰液回流。 1.3 统计学分析

78例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78例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在治疗新生儿硬肿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7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采用综合性护理,包括复温、热能及液体供给、用药抗感染的护理以及对多器官功能的观察和功能损伤的预防与纠正、健康教育等,比较两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治疗进程。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治愈时间大大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可以使新生儿硬肿症患儿尽快痊愈,尽早摆脱疾病的折磨。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于寒冷或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肿,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1]。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能量贮备少,产热少,新生儿缺乏化学产热方式为主的棕色脂肪组织,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多,受寒时患儿皮肤容易发生硬肿。新生儿严重感染、寒冷环境或保温不当可使其体温降低于正常,导致缺氧、能量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死亡。早期治疗和精心的综合性护理可阻止患儿硬肿症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康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7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中男23例,36~39周11例,>39周12例。女16例,36~39周9例,>39周7例。单纯性硬肿症24例,颅内出血合并硬肿症9例,吸入性肺炎合并硬肿症6例。对照组中男21例,36~39周8例,>39周13例。女18例,36~39周8例,>39周10例。单纯性硬肿症22例,吸入性肺炎合并硬肿症8例,缺血缺氧性脑病合并硬肿症9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硬肿症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患儿采用恰当的复温、热能及液体的供给、用药抗感染的护理,对多器官功能的严密观察及对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对症处理等。记录两组硬肿症患儿的症状减轻及消失的时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硬肿症患儿硬肿症症状减轻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的一组疾病,以未成熟儿发病率高[2-3]。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以精心的综合性护理,可以加速硬肿症患儿的康复进程。新生儿硬肿症治疗护理关键第一步是复温,复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防止体温散失和增强自身产热。二是直接向体内输热,后者为主要方法。根据患儿硬肿的不同程度,循序渐进逐步复温。若患儿肛温>30 ℃,T≥0,提示棕色脂肪产热较好,此时可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放入30 ℃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的情况逐渐调整到30~34 ℃的范围内,6~12 h恢复正常体温。无条件者可用热水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

新生儿红臀的护理 尿布性皮炎俗称“红臀”。 1.发生原因: (1)护理不当(未及时更换尿片、衣服包裹过多)、使得局部皮温升高出汗增加,造成皮肤处于持续的潮湿的环境中,促使皮肤水化导致表皮浸渍,表皮屏障功能破坏给细菌的滋生创造条件, 粪便中蛋白酶、脂肪酶,酸性及碱性成分和尿液中的氨类物质(由产氨杆菌分解尿液中的尿素产生)在皮肤损伤的基础上刺激皮肤加重炎症反应, (2)婴儿腹泻,稀便中脂肪酸含量增加刺激皮肤发生炎症反应。 (3)其他刺激物(除臭剂、防腐剂、消毒肥皂、漂白剂、霜剂、油剂、干纸巾等)频繁刺激对皮肤也有直接伤害。 2.红臀特点:轻者肛周皮肤发红变粗,可有斑疹、丘疹、小脓疱,重者表皮伴有糜烂、渗出,并可蔓延至腹壁、大腿、阴囊、阴阜、大阴唇处,但皮损不累及皮肤褶缝。继发霉菌感染时红斑表面有鳞屑、卫星状损害有圈状鳞屑。 3.预防要点: (1)不用橡皮垫或者塑料布垫臀 (2)保持臀部清洁干燥,一次性纸尿片需勤换。 (3)每次大小便后用鞣湿巾清洁(由前至后),大便量多温水冲洗后用干净的棉布吸干,臀部扑粉保持干燥或者用鞣酸软膏护臀。 (4)平时多晾屁股,每次15~30分钟。每天2~3次。 (5)连体裤下面的二个扣子不扣,保持臀部透气,但靠近脐部的

扣子一定要扣,避免脐部受凉,引起腹泻。 4.红臀护理要点 (1)红臀部避免用肥皂、热水烫洗。 (2)用鞣湿巾擦拭粪尿或者温水冲洗后用干净的棉布吸干会阴部及臀部,炉甘石搽剂和红霉素交替涂臀、严重者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或者保英膏等任挑选一种,每天3次。 (3)疑有念珠菌感染时用克霉唑或美克软膏涂臀,每天2~3次。 (4)红臀有糜烂、渗出时暴露臀部光照(每天二次,每次15~30分钟)或灯照(25支光灯泡,距离臀部20cm,每次15分钟,每天二次),也可电风扇烘干,使之干燥,加快创面愈合。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0-08-10T10:54:25.68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杨雪妹[导读]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 杨雪妹(辽宁省葫芦岛市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辽宁葫芦岛 125022)【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235-02 【关键词】肺炎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1]。由于新生儿肺部组织发育不成熟,受宫内窘迫和特殊生理、解剖、免疫状态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发生感染,出现窒息、呼吸功能不全和循环衰竭,因此,积极的护理对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非常重要。观察及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本科收自53例新生儿肺炎。均经病史、体征及X线证实符合新生儿肺炎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性28例,女性25例;早产儿15例,足月儿38例;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痊愈出院52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8%。 2 护理措施 2.1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瘀血 因新生儿反应低下,常无咳嗽或无力咳嗽,且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管腔狭窄,易导致分泌物堵塞气道致呼吸困难,青紫加重,呼吸不整或暂停,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予以吸痰防止窒息。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同时吸痰操作要轻柔,以减少刺激,防止加重黏膜充血水肿。吸痰时注意观察分泌物的量、粘稠度以及颜色、面色及吸痰前后呼吸音的变化。痰多或痰液黏稠者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稀释分泌物,以便于清除。再有,通过改变体位的方法也可以促进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方向引流,防止肺萎缩及肺不张,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 2.2吸氧 新生儿肺组织发育尚未成熟,呼吸效率低,当肺组织有炎症时,呼吸困难的症状就更为明显。及时正确的吸氧,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纠正缺氧改善酸中毒,减轻缺氧引起的脑细胞水肿,促进脑细胞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此,要掌握输氧指征,凡呼吸困难、青紫、喘憋明显、心衰、惊厥等均应给氧。但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决定吸氧量及持续时间。一般用鼻导管给氧或面罩给氧,采用间歇给氧。吸氧期间应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口周青紫及末梢循环情况。因吸氧过多、持续时间过长,可引起晶体后纤维增生症。缺氧严重时,可给予连续呼吸道正吸氧。 2.3退热与镇静 大部分患儿均有发热,由于高热或细菌毒素作用于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患儿常烦躁不安,甚至发生惊厥,使机体的耗氧和心肺负担加重,因此,应予以积极降温、镇静处理。新生儿发热时多使用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浴或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冰敷等,忌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急剧下降,诱发抽搐。也可予以补液降温,各种退热药在新生儿期应慎用。随时测量体温,观察用药效果。对体温不升的患儿或早产儿放在开放暖箱或闭式暖箱中保暖。暖箱温度根据患儿体重和日龄调节。 2.4输液的护理 新生儿肺炎时多采用静脉途径给药,因新生儿头皮静脉表浅,皮下脂肪少,易于穿刺、固定和观察,在临床上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在输液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输液情况。液体滴速不能太快防止发生肺水肿、心力衰竭。按医嘱给药,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做好心电监护,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对烦躁不安者适当给予镇静剂。输注甘露醇时速度要快,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渗透性利尿减轻脑水肿作用;使用钙剂时特别注意防止漏出血管外,以防组织坏死。 2.5防治中毒性脑病 患儿出现嗜睡、两眼上翻或凝视、抽搐、昏迷等中毒性脑病的表现时,应及时按惊厥常规护理,并同时通知医师紧急处理,可用甘露醇加压静脉滴注,如同时有心力衰竭者先用强心利尿剂再用甘露醇。本组中有2例出现中毒性脑病,因抢救及时脱险。 2.6背部叩击 在采取特殊体位的同时有节律的叩击胸背部,对呼吸道一肺部直接震动,使小气道的分泌物松动脱落易于进入较大的气道。常用手指、手掌或叩击器,在婴儿呼气时用腕部的力量轻叩,轻叩部位在前胸、腋下、肩胛间和肩胛下左右共8个部位。叩击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皮肤及口唇是否青紫。行胃管喂养30min后可进行,但对于使用呼吸机的危重患儿48h~72h有肺出血、体重低于1000g的早产儿不宜行此操作。 2.7基础护理 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经常通风,避免对流风,温湿度适宜。每日为新生儿洗澡,观察皮肤是否红润,干燥。洗澡后更换清洁、柔软的衣服。勤换尿布,排便后用温水洗臀部,减少尿便刺激,防止臀红及皮肤感染。喂养宜少量多次,一次不要喂得太饱,以防引起呕吐,呛咳重或拒奶者可鼻饲。新生儿眼睛要保持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擦试;新生儿口腔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若有散在或线状白点,要警惕鹅口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立红,蒋新朋,孙彩霞.超声雾化仪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6(5):61-62. [2] 冯泽康,余宇熙,曾振锚,等.中华新生儿学[M] .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293.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有水肿和低体温的疾病,重症可出现器官功能损害。本病可能的致病因素如寒冷、早产、低体重、窒息等,一般以生后1周内新生儿和未成熟儿多见。全身表现为体温低于35 C,重症患儿低 于30 C,局部表现为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硬肿发生顺序一般为:小腿一一大腿外侧一一下肢一一臀部一一面颊一一上肢一一全身。患儿反应低下,哭声低弱或不哭,吸吮困难,严重者可导致休克、肺出血、心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急性肾衰竭等多脏器损害而危及生命。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下降,我院2005年11月~2006年3月收治的硬肿症患儿有10例,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0例中有9例为早产儿,1例足月低体重儿,其中有2对双胞胎(早

产),2例合并窒息的患儿,住院天数在10~20天,治愈8例,合并肺出血死亡1例,硬肿面积大,未明显好转转往省城医院1例(条件有限,便于静脉高营养治疗)。 2护理 2.1恢复体温的护理复温是护理低体重儿的关键措施,低体温持续时间过长,病情易于恶化。入院后先用低温计正确测量肛温,做好记录,然后根据不同体温给予处理。体温〉30 C ,腋-肛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硬肿的足月儿可置入20 C ~26 C室温环境中加热水袋复温,早产儿可放入30 C温箱中,根据体温恢复情况,逐渐调整到30 C ~40 C的范围内,6~12 h恢复正常体温。如体温V 30 C,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先将患儿置入比体温高1 C ~2 C暖箱中开始复温,并逐渐提高箱温,每小时升高1 C,于 12~24 h体温达到正常,观察暖箱及室内温度、湿度的变化并及时调整监测肛、腋温变化,每2 h测体温一次,体温正常6 h后改为4 h 一次。 2.2营养不足的护理发生硬肿症的患儿多为早产儿,吸吮无力,能量摄入不足,提供足够能量和水分,保证供给。能吸吮者可直接哺乳,指导其喂养姿势,多给予吸乳刺激,给患儿抚触。吸吮无力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高营养供给能量。喂养时,工作人员应耐心、细致,少量多次,间歇喂养,保证患儿营养、热量摄入需要,按医嘱补液、输白蛋白等,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2.3预防感染的护理保护性隔离,保持病室空气清洁,每日紫外线照射1~2次,每次30 min,每日空气培养一次,加强消毒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每日沐浴一次,加强口腔、皮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