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器PPT讲稿

合集下载

扩张器外露的健康教育

扩张器外露的健康教育

预防感染: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避免并发症:保持身体健康
了解病情: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及时调整治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定期更换扩张器,避免外露部分过长 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肌肉收缩和关节活动 合理饮食,增强营养,提高免疫力
用药指导
药物治疗方案及效果
药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 情,制定个性化的药物治疗 方案
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运动种类:选择 适合自己的运动 方式,如慢跑、 游泳、瑜伽等
运动时间:每次 运动时间建议为 30-60分钟,根 据个人情况适当 调整
运动强度:根据 个人体质和运动 目的选择合适的 强度,如低、中、 高强度
运动频率:每周 进行3-5次运动, 根据个人情况适 当调整
饮食与运动的建议与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定期检查肝功能、 肾功能等指标
药物治疗的疗程与剂量
剂量:根据年龄、体重、病 情等调整用药剂量
注意事项:不要随意停药或 改变剂量,以免影响疗效
疗程:根据病情需要,遵医 嘱用药
副作用及处理:了解药物的 副作用及处理方法,如有不
适及时就医
饮食及运动指导
合理饮食对扩张器外露的影响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扩张器外露的症状
疼痛:患处疼痛, 影响日常生活
肿胀:患处肿胀, 影响外观
分泌物:患处有分 泌物,易感染
皮肤变化:患处皮 肤颜色变化,如变 红、变紫等
感染:细菌侵入导致感染
扩张器外露的并发症
疼痛:手术部位疼痛,需要服用止 痛药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出血: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出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肿胀:手术部位肿胀,需要使用冰 袋冷敷
注意事项:在饮食和运动方面要注意适度、适量,不要过度追求减肥效果而损伤身体健康。

(医学课件)球囊扩张术

(医学课件)球囊扩张术
感谢观看
治疗效果及评估指标
血管球囊扩张术
可有效改善血管狭窄引起的血流不畅,减少心绞痛等缺血症状的发生。其主要评估指标包 括心功能改善情况、再狭窄发生率等。
气道球囊扩张术
可有效改善气道狭窄引起的呼吸困难,减少哮喘发作的频率。其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肺功能 改善情况、哮喘发作次数等。
胃肠道球囊扩张术
可有效改善胃肠道狭窄引起的进食障碍,减轻胃食管反流症状。其主要评估指标包括胃排 空时间、反流症状减轻程度等。
将球囊放置在病变部位,缓慢扩张球囊,直 至达到预定大小。
保持扩张状态
撤出球囊
维持球囊扩张状态数分钟,以便对病变部位 造成足够的压迫。
将球囊撤出,压迫止血。
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出血
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需及时止血。
血管损伤
扩张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需立即采取相 应措施。
球囊破裂
扩张过程中球囊可能破裂,需更换球囊。
麻醉诱导和监测
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需要,进行麻醉诱导,并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03
手术过程
麻醉方法选择
局部麻醉
适用于简单的球囊扩张术,但患者仍会感到不适。
全身麻醉
适用于复杂的球囊扩张术,需确保患者无痛、无意识。
手术步骤和操作技巧
选择合适大小的球囊
扩张病变部位
根据病变部位和程度,选择合适大小的球囊 。
禁忌症
对于一些严重的心、肝、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或者合并严重的全身感 染、败血症等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球囊扩张术治疗。
02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1 2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病史、家族史、饮食习惯等,以评 估手术风险。

(医学课件)球囊扩张术

(医学课件)球囊扩张术

控制扩张程度
扩张时要控制好扩张程度,避免过度扩 张导致血管损伤或破裂。
术后护理
术后需要做好护理工作,包括伤口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等。
04
球囊扩张术的术后处理及并发症
术后一般处理
患者返回病房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尤其是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患者应保持平卧位,穿刺侧肢体伸直并制动一段 时间,以防止出血和血肿。
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血肿、渗血等情况,以及 是否有明显疼痛,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 活动,如咳嗽、排痰、翻身等,以避免长时间卧 床引起的并发症。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血管并发症
球囊扩张术可能导致血管损伤、血管夹层、血栓形成等血管并发症。针对这些并发症,医 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心脏并发症
球囊扩张术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并发症。针对这些并发症,医护人员应进 行心电图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其他并发症
球囊扩张术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感染、过敏反应等。针对这些并发症,医护人员应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护理,以预防感染。
05
球囊扩张术的临床效果及随访
临床效果评价
手术过程
在X线或内镜引导下,将球囊扩张器送至狭窄病变部位,然后 通过球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或气体,使球囊扩张以增加局部组 织张力,最后维持一定时间后取出球囊,达到扩张狭窄病变 组织的目的。
球囊扩张术的适用范围
1 2
胃肠道狭窄
如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胃食管反流病等;
胆道狭窄
如胆总管结石、胆管癌等;
血管狭窄
将球囊导管插入到目标 血管中,确保球囊处于 合适的位置。

扩张器在乳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讲解

扩张器在乳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讲解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扩张器在乳癌术后乳房再造中的应用北京协和医院整形外科曾昂一、乳房形态及应用解剖熟练掌握乳房及其周围解剖学结构是取得理想扩张及再造效果的基础。

根据乳房前突长度,可将乳房形态分为4型:(1)圆盘形。

乳房前突的长度小于基底周围半径。

(2)半球形。

乳房前突的长度等于乳房基底周围半径。

(3)圆锥形。

乳房前突的长度大于乳房基底周围半径。

(4)悬垂形。

乳房前突长度更大,呈下垂状态。

从美学观点看,半球形最漂亮。

乳房位于胸前浅筋膜内。

其位置上缘平第二肋或肋间,卜缘平第六肋或肋间,内侧缘达胸骨旁线,外侧缘至腋前线,其深面为胸大肌、前锯肌、腹外斜肌腱膜、胸肌筋膜以及腹直肌鞘上部的表面。

乳腺腺体大部分在胸大肌浅面,较大乳房外侧的腺体可超过胸大肌外缘前锯肌表面。

胸大肌为一厚扇形肌,其自锁骨内侧、胸骨及上6个肋骨、腹直肌前鞘,止于肱骨大结节棘,胸大肌的深面为胸小肌和前锯肌,有一层疏松组织相隔,这层组织易于分离,成为胸大肌下埋置乳房扩张器的理想部位。

二、扩张设备可供选用的扩张设备有两种。

一种为注射壶和扩张囊分离类型;一种为注射壶和扩张囊一体类型。

前者更为常用,而后者也逐渐开始普及。

后者的注射壶位于扩张囊的表面,通常在体表即可触及,壶底设计有钢制底盘防止损伤扩张囊。

壶-囊一体型扩张器不需再分离额外的隧道或腔穴,从而可减少手术的创伤,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同时由于注射壶的位置固定,可避免出现注射壶扭转、打折等并发症。

同乳房假体一样,乳房扩张器也有毛面和光面、圆形和解剖形之分。

应用毛面解剖形扩张器的初衷是将乳房区域软组织按其所需扩张,尤其是乳房下极扩张得更加充分。

但长期的临床随访发现结果并不满意。

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仍为光面圆形扩张器。

三、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患者是否能接受扩张器植入方法的乳房再造,取决于其乳房区皮肤软组织质量、肌肉的状况及自体软组织瓣的可能供区。

颜色正常、质地柔软的乳房区皮肤是接受扩张治疗的最好的适应证。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皮肤组织扩展器在整形外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皮肤组织扩展器在整形外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皮肤组织扩展器在整形外
• 扩张囊不扩展
• 发生原因主要为:扩张器质量问题,如渗漏或接缝处 断裂;操作过程中扩张器被手术器械刺伤,注入盐水 漏出;扩张器导管呈直角折叠或交叉受压,无法完成 注水操作;扩张囊与注射壶距离太近;扩张囊周围纤 维包膜增生限制扩张。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皮肤组织扩展器在整形外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皮肤组织扩展器在整形外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9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皮肤组织扩展器在整形外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皮肤组织扩展器在整形外
• 皮肤组织扩张器技术适合于各个年龄段,但对于三岁 以下的婴幼儿不适合,这是因为婴幼儿不会配合,难 以理性耐受注水时的不可避免的疼痛,吵闹哭叫而使 注水无法进行。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皮肤组织扩展器在整形外
• 扩张器放置后一旦腔内或囊内感染,采用一切措施未 见效果时应当马上果断决定,取出扩张器,清创伤口, 待创口干净后,酌情置换新的扩张器,不要犹豫不决, 存在侥幸心理,以致伤口越来越坏,破溃裂开,失去 拯救机会。
• 血肿感染后皮肤坏死
• 血肿继发感染,伴有脓性分泌物,溃后导致扩张囊外 露;注水时没有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发生感染也会造成 扩张囊外露。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皮肤组织扩展器在整形外
• 张力过大致皮瓣坏死引起扩张囊外露
• 术中剥离腔隙不够,注液时量过大,注液间隔太短; 埋置注射壶的腔隙过小,也容易造成注射壶外露。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整形外科的应用 皮肤组织扩展器在整形外
19年后,1976年美国整形外科医师 Radovan和生物医学工程师Schulte首次设计以硅胶 制成可控制性扩张器应用于一纹身患者的上臂并获成 功。我国1986年4月试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

(医学课件)球囊扩张术

(医学课件)球囊扩张术

由于麻醉和手术操作的 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 心律失常(心律不规律 )的情况。
还可能出现如感染、肾 功能受损、心肌损伤等 并发症,但发生概率较 低。
04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 率、呼吸等,以及是否存在疼痛、发热等症状。
制动
术后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制动一段时间,以减少 出血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要点三
球囊扩张术在肺动脉 高压患者中的应…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球囊扩张术可降 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血管阻力,改 善心功能。
未来发展趋势和展望
01
球囊扩张术在Βιβλιοθήκη 多疾 病领域的应用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球囊扩张术未 来可能会应用于更多的疾病领域,如 糖尿病、肥胖症等。
02
技术创新与改进
未来球囊扩张术可能会与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技术相结合,提高手术的精 确性和安全性。
病史和身体状况
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手术史等,评估身体 状况是否适合手术。
3
术前检查
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如心电图、X线、CT等 ,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医护人员准备
手术团队
01
建立一支由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组成的手术团队,确保手术
顺利进行。
手术设备
02
检查并准备好手术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包括球囊扩张器、导管
饮食指导
术后患者可适量进食流质食物,逐渐过渡到半流 质和正常饮食。
特殊护理措施
观察穿刺部位
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肿等情况,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和 清洁。
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如发现患肢发凉、苍白、 感觉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处理。

手术器械PPT课件

手术器械PPT课件

39
Company Logo
三、牵开类器械
3.框架式牵开器:框式牵开器结构较复杂,主要有锁紧器、牵 开框架、牵开拉钩、连接杆等部分组成。框架式牵开器一般需 配合手术床使用,牵开框架通过锁紧器与手术床连接,牵开拉 钩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牵开框架连接,牵开拉钩一般配置多套, 可根据不同病人、不同手术部位进行合理选择。 功能:框架式牵开器主要用于大型开腹手术中牵拉腹壁组织、 暴露手术视野。
有齿镊的齿部会穿透器官,造成损伤和出血。 脆弱的器官 ( 肠、肝脏和肾脏),不能用有齿镊夹取
21
Company Logo
二、夹持和钳制器械
手术镊:
无损伤镊工作端的设计:一面工作端有一竖排齿,另外一面工作端有两竖 排齿 (或者2:3),当镊子闭合时,齿部完全吻合,没有任何尖利的突出。无 创的齿部设计,大大降低了对组织造成创伤的危险性,特别适用于精细 脆弱的组织或者血管。工作端有镶片的镊子也被认为是无损伤镊。
弹片式牵开器
Company Logo
三、牵开类器械
1.钳式牵开器:钳式牵开的结构为左右两片通过螺钉连在 一起,牵开器柄部为指圈结构,头部为牵开器的功能部位, 根据使用部位不同牵开器头部形状有钩状、板状和钩板状, 钳式牵开器带有锁止牙,便于牵开后自锁。 钳式牵开器主要用于脑部、颈部、腹部等牵开力度较小外 科手术时牵开切口,暴露手术空间。
外来器械: 骨科、脑外科等专用器械
6
手术器械的分类
Company Logo
手术器械的分类
一、切割器械及解剖器械 二、夹持及钳制器械 三、牵拉器械 四、探查和扩张器 五、取拿异物钳
7
Company Logo
一、切割器械
手术刀
基础手术器械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PKP ppt课件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PKP ppt课件

脊柱压缩性骨折 注入骨水泥
术前
术后
术后
背景
椎体骨折时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骨折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微创椎体强化技术开创了这类骨折治疗新纪元 94年Wong和Reiley等设计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 98年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99年生产 接受该手术的患者已超过230,000人 手术椎体超过270,000节段
思考
pkp一定可以缓解症状? pkp能一劳永逸? pkp会造成相邻节段椎体骨折? 为什么已经在治疗骨质疏松还是再次出现
骨折?
PKP确实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 微创,高效方法
Pkp确实有一定并发症,我们要减少并发症发生 基础疾病必须重视,足量及终身治疗
医护协作,术后健康教育很重要
扩大到 有症状的椎体血管瘤;椎体浆细胞瘤、椎体 骨髓瘤或淋巴瘤、溶骨性椎体转移瘤等 姑息性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
椎体扩张球囊成形术 相对禁忌症和绝对禁忌症
相对禁忌症 椎体后缘骨折破坏者
绝对禁忌症 严重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 严重心肺疾患者 椎体或进针点感染者
椎体扩张球囊成形术
1、微创手术方法,对人体组织损伤小,出血少; 2、手术操作简单方便,手术时间短(25~30分钟左右) 3、手术风险小,可采用局部麻醉方法,并发症低 4、术后立刻缓解疼痛,效果明显 5、即刻加固伤椎,提高活动能力 6、能够使压缩骨折的椎体复位,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尖刀切开皮肤,穿刺针穿刺伤椎
插入导针,退出穿刺针
顺导针扩张钉道,放置工作套筒及扩张器
顺导针扩张钉道,放置工作套筒及扩张器
扩髓
放置顶杆顶推
球囊扩张
调配骨水泥
向双侧球囊扩张后间隙内推注入骨水泥
拔除工作套筒,切口及术后影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扩张器植入和切口的关闭 六、 注射扩张
注射液的选择、注射时间(即时扩张 、快速扩张等)
注射量
鲁开化、郭树忠等在“皮肤扩张器20年临床应用的回 顾”中提到:缺损大小每1.0*1.0cm需要量约为
头部 面部 颈部 躯干 四肢 全鼻再造 全耳廓再造
4 ml 6~8ml 12~14ml 4~6ml 6~8ml 200~300ml 140~160ml
度是否满意。
2、注液扩张球囊至皮肤苍白维持5min,可见剥离腔内的积 血被挤压排出,这时抽出扩张器内部分液体至皮肤色泽红润。 3min后,再次向扩张囊内注液,注入量以皮肤苍白为度,维持
5min,抽出部分液体,如此反复3次。
3、最后将注射壶放置在适当位置,从扩张囊内抽出多余液体, 保留液体5.0~50ml。
预防和处理方法: 由于扩张部位皮肤破溃,扩张器外露,应尽快行二期
手术。
(三)感染
原因:1、切口附近存在感染灶(包括术前备皮不仔细所致) 2、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
3、已外露的扩张器及血肿。 4、向扩张囊内注液和更换负压引流装置无菌操作不
严格。 5、全身抵抗力低所致的血源性感染。
预防和处理方法:
1、严格无菌操作。 2、术区及附近或全身存在有感染灶时暂缓手术。
他们认为扩张皮瓣设计:
①估计可以形成扩张皮瓣的面探积,将尽量多讨的瘢痕设
计在扩张皮瓣上,我们的经验是当瘢痕和扩张后皮瓣 面积比<1:2时可以安全的将扩张器埋置于全部瘢痕
下。
②当瘢痕面积大时可以埋置两个或者更多邻近的扩张 器,仍使瘢痕大部分位于扩张皮瓣上
他们认为这样的优点是:
灵活的手术设计和充分地利用扩张的皮肤 ①不规则形状瘢痕的周围局部正常皮肤得以利用。
扩张器课件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skin soft tissue expansion),是 指将扩张器( skin soft tissue expander)植入正常皮 肤软组织下,通过增加扩张器容量,使其对表面皮肤
软组织产生压力,第获一得“节额外”定的皮义肤用来修补邻近皮
肤的缺损或疤痕的修复。
先天性: 小耳畸形 并指畸形 连体婴儿
②扩张皮瓣纵向横向增加的皮肤面积都得以利用。
③适当减少扩张器的数量,可以简化手术切口,减小手术 操作难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④减少了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血运,可以抑制其继续 生长。
适应症:
本方法适用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不规则形瘢痕尤为适用。
适用于小面积或中等面积瘢痕,大面积瘢痕可根据实际情况放 置。
3、可适当加入抗生素注入扩张囊内。 4、积极处理血肿、扩张器外露等并发症。
(五)其他并发症
1、皮瓣坏死。 2、疼痛。
3、神经麻痹。 4、骨质吸收。 5、肢体水肿。
6、脱发。 7、颈部压迫表现。
8、扩张器不扩张
9、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
一、关于切口的选择问题
※瘢痕下组织扩张术--------蔡国斌、刘柳等
外伤性: 颅骨第外露二节鼻翼适缺应损症软组织撕脱伤
手术切除后创面: 体表巨大肿瘤切除后 其他:深度烧伤创面 褥疮 贴骨瘢痕等.
第三节 类型与结构
一、扩张器的类型
第四节 基本手术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扩张器植入区域的选择(需要考虑的是….)
二、切口的选择
1、扩张器植入时切口的选择要根据扩 张器埋植的部位而定。
但是不适用于关节处瘢痕、萎缩性瘢痕、放射性瘢痕。
※垂直微创切口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宋慧锋、柴家科等
手术方法特点:取垂直于扩张区域的切口,长约2cm。
优点: ①垂直于扩张方向,注水时切口张力较小,可于术后早期扩张注 水,不仅降低切口裂开的发生率,且注水扩张周期明显缩短。
2、垂直(微创)植入
三、 埋植的深度及腔隙的剥离
头皮
帽状腱膜深面、颅骨骨膜表面
额部

额肌深面
面颊部
皮下组织深面、SMAS层浅面
耳后
耳后筋膜浅面
颈部
颈阔肌的浅面或深面
躯干&四肢 深筋膜的浅面、深筋膜深面肌膜的表面
扩张囊埋植的组织腔隙剥离的范围应比扩张囊周边大 0.5~1.0cm
一些注意事项: 1、检查扩张器是否渗漏、成角或折叠。 2、放置负压引流管,缝合完毕需再次检查是否带有负压。
※皮肤扩张器20年临床应用的回顾----鲁开化等 他们认为:最佳的刺激压力是:5.2-8.3kPa 他们建议:
1、耳部、额部、头皮扩张适宜缓慢施行(每周一次) 2、耳廓再造的话,2~3个月完成注水,并维持一段时
间,半年后再行Ⅱ期手术。 3、躯干部可以行快速扩张(1~2天注水一次)
※扩张器置人术的切口选择------程红林,中立勇
他们的特点: ①顺皮纹作切口; ②根据扩张器的形状寻找张力较小部位; ③术后早期患者体位与切口张力是否有关等。
二、关于注水的问题
※反复过度注液扩张技术在面颈部整形中的临床应用-------闰秀英、王廷金等
手术特点: 1、扩张器放置后,第一次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液体体积为 扩张囊容积的70%,检查扩张器位置是否正确,囊腔剥离的程
②切口小,符合现代外科微创技术发展趋势,患者的痛苦降至 最低,且能为二期扩张皮瓣的形成及移位留下更大余地。
※扩张器埋置术切口设计与缝合方法的改进-----------程天平
手术方法特点:视扩张器大小在切口与容纳扩张囊的腔穴之间 设计1.0-3.0cm宽的“隔离带”,除切口进人区外,不予剥离。
优点: 1、有利于早期注水扩张。 2、使早期注水张力转移,不直接作用于切口有利愈合。 3、扩张局限而不波及无需扩张的病变组织,扩张功效高。
他们的结论:
1、术后感染和血肿的发生率低:更加肯定了其原因可能与 术中反复过度注液扩张过程中剥离腔隙内的积血得到排空有关。 2、术中反复注液过度扩张技术使扩张器在埋置时即可预见扩
张器注水结束时的情景。
※缩短皮肤软组织扩张疗程的方法探讨-------孙志刚 等
他们的特点:在切口错位分层缝合的基础上,术后3 天及开始注水及早期高张力注水。
第五节 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血肿
原因:1、剥离腔隙 2、止血不彻底。
3、负压引流不通畅。 4、全身有出血倾向。
5、副肾的使用。 6、术后护理。
(二)扩张器外露 扩张器外露多见切口处外露和扩张顶端表
面皮肤破溃 原因:1、切口选择不当。 2、注水过程中一次注水量过多阻断皮肤表 面血循环。(最常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