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控制程序

物流管理控制程序
物流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为规范公司物料的入库、存储、出库、配送、包装标识、发运过程,确保物料质量,为生产一线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持续降低物流过程成本,特

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外部物流过程涉及的相关单位。

3 名词术语

3.1物料:指公司生产经营中所需的各种外购原材料、配件、其它辅助用品,外协配件的统称。

3.2营销部门:市场营销部。

3.3重量检验部门:外购配件和外协配件质量检验的部门。

3.4物流部门:物料配送中心、仓储部门。

4 职责分工

4.1 市场营销部

4.1.1负责接收工厂物料配送指令、物料配送清单。

4.1.2负责物料配送指令和物料配送清单确认和评审。

4.1.3负责按照配送指令、物料清单进行领料。

4.1.4负责建立物料配送指令台账,并及时更新。

4.1.5负责物料配送清单的登记、保存和更新,有损坏或丢失时及时与工厂相关部门沟通。

4.1.6负责配送指令信息的传递。

4.1.7负责外协配件、紧固件的库存控制。

4.1.8负责外协配件紧固件呆滞积压等问题情况的分析,牵头处置。

4.2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外协配件的质量符合性判定。

4.3物流配送中心

4.3.1负责物料入库、存储、出库、包装、配送管理。

4.3.2负责物料接收时的外观、外包装等质量验收,确保物料防护到位。

4.3.3负责按照物料配送清单和物料配送指令进行物料分拣、分装、标识等。4.3.4负责废旧物料的回收管理。

4.3.5负责统计提报物料、收发存的相关信息资料。

4.4市场营销部负责按照工厂配送指令配送至相应单位和工位,并交接。

4.5企业管理部

4.5.1负责提供物料保管的技术标准文件。

4.5.2负责提供产品包装设计的技术要求。

4.5.3负责物流过程所需的仓储及配套的软硬件支持。

4.5.4负责仓储设施的能源保障。

4.5.5负责物流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支持。

5、过程控制

5.1物料到货管理

5.1.1市场营销部接收工厂物料配送指令,需明确生产订单号、配送时间、配送产品名称、配送单位、工位、配送物料清单等信息,并将信息传递至物流部门。

5.1.2物流部门根据物料配送指令结合库存情况,按照物料配送指令制定《物料到货计划》,到货计划应明确关键外购物料的订单号、产品名称、物料名称、物资编码、型号规格、计量单位、数量、到货日节点、存储要求等。

5.1.3领料人员负责按照到货计划去工厂物流中心进行领料,如到货时间发生变化,领料员应提前3天通报物流配送中心。领回物料填写《物资入库单》办理入库交接。

5.1.4物流配送中心依据到货计划接收物料,进行卸货准备和仓储货位安排。5.1.5物料入库应保持原包装和标识,有特殊存储要求的物料,要求保留物料外包装标识,对于涉及外国语言的内容要进行翻译说明。

5.1.5要求物料配有相应安全包装(托架、隔离、防碰、防锈、防雨、计数方便等)。

5.2物料入库管理

5.2.1从工厂领回的物料由交货人员凭《工厂仓库配送单》向物流部门进行交付,双方共同对产品订单号、物料名称、物资编码、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外观质量(外包装)等进行检查和清点接收, 确认无误后办理交接手续,如有误,在3日内通知营销部门处置,营销部门在2日内通知顾客。

5.2.1.1《工厂仓库配送单》要标明订单号,标明关键物料的物资名称、物资编码。

5.2.1.2 物料接收后记入《物资到货登记台账》,外协配件通知质量检验部门准备质量检验,质量检验部门验证合格证及外观质量,合格后进行建账登记,入库标识、保管保养,不合格时,及时通知营销部门进行处理。其他物料由物流部门库管人员自行检验。

5.2.1.3 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检验的物料,物流部门应在2个工作日内向质量检验部门提交《材料检查通知单》并做好交接登记,附带外协厂家提供的原始合格证明文件等,质量检验部门填写《物资入库验收记录》,经过检验判定合格

后的物料,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2.1.4由物流部门自行检验的物料,应在实物到库后进行外观质量、规格型号、尺寸,产品合格证等检查,并记录,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质量检验部门负责提供自检明细。

5.2.1.5物料要有验收时间登记,外协配件检验不超过2个工作日,其它物料不超过1.5 个工作日,特殊情况质量检验部门应说明原因,书面通报物流部门。

5.2.1.6 对检验不合格物料,由质量检验部门填写《不合格检验记录》通知市场营销部和物流部门。

5.2.2 外协配件交库时必须经质量检验部门判定合格,交库人凭《外协配件交库清单》交库,双方共同对物料名称、物资编码、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外观质量(外包装)、生产订单号、质检的合格确认签章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5.2.3入库验收中对发现质量、数量问题的待处理物料,不得办理入库手续,应单独存放(隔离),做好标识,妥善代为保管,防止混杂丢失、损坏。

5.2.4因生产需要,物料直接发往异地或生产现场后办理入库手续的,接收单位应按照物流配送中心“物料绿色通道”流程办理。

5.3 物料存储管理

5.3.1物料要按照属性(类别)有序存放在相应的库房仓位和区域。库房应设定合理的分类管理区域:待验收物料、合格物料、备料待配送物资、代保管物料、待处理物料、不合格物料。物料均应按区存放,不得混存,所有区域都应实现定置管理,目视化管理,保管环境必须保持整洁、美观,做到库内物料及设施无积尘、无积水等。

5.3.2物料的存放位置应编码定位,定位应设定规则(如按区、按架、按层、按位等编码定位),摆放要做到正确、整齐、安全稳固、合理苫垫、过目成数(倍数堆码原则)、查点方便,标识齐全、准确、清楚。

5.3.3 物料管理人员应对所管的物料按照“六查”,即查计量工具、查数量、查质量、查保管方法、查安全、查标识的要求认真点查,做到账、标识、物相符率100%。

5.3.4 物料仓库要认真执行各类物料的技术保管规程,做好仓库“十防”工作(防破坏、防盗、防火、防中毒、防工伤事故、防自然灾害、防漏跑混油、防危险品事故、防霉烂残损、防设备损坏和装卸搬运事故),达到物料无变质、锈蚀、损坏、霉烂、虫蛀、鼠咬等。

5.3.5对于贵重及危险、易燃、易爆,有温度等存储要求的物料应按照保管标准妥善保管。

5.3.6对于有保质期的物料要进行监控,过期物料及在一个月以后过期的物料进行标识,过期物料必须隔离存放,定期向质量检验部门、市场销售部反馈信息进行处置。

5.3.7 物料搬运、堆码作业必须保持物料完好无损,严禁野蛮装卸、乱堆乱码、不得以大压小,以重压轻,混杂混放,装卸、搬运、堆码危险品或有害的物料配戴使用相应的防护用品工具,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3.8外协配件最低(安全)、最高储备量,由市场销售部根据工厂订单信息报物流部门。

5.3.9物料在仓储过程中出现不合格时,按照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经营销部门批准,方可退库或换货处理。

5.3.10工厂物料的搬运、贮存、防护由营销部门和物流部门共同负责。工厂提供产品在入厂检验、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现工厂物料如有丢失、损坏、不适用等情况应加以记录,统一收集暂存,做相应标识,并及时向营销部反馈,同顾客商定解决办法后,方可做进一步处理并记录。

5.4 物料出库管理

5.4.1 物料出库必须有正式财务系统出库手续。物料出库应严格按照工厂的指令、物料配送清单定额、使用方向进行备料发放,不得超限额发放。对于有追溯要求的物料,要进行追溯记录。

5.4.2 物料出库应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采用合理的标识实现目视化管理。有保质期限的应在期限内发放,超过保质期限的使用前应由质量检验部门进行复验,合格后方可出库。

5.4.3物料出库必须做到“三检三核”,“三检”,即检查发料凭证是否正确无误,检查发出物料的编码、名称、规格、数量是否正确,检查应附有关凭证是否齐全,“三核”,即发料凭证与账、标识核对,发料凭证与发出实物核对,结存实物与账、标识核对。

5.4.4物料出库应严格执行回收利废制度,以旧换新及需交回的包装物,使用单位必须交回,同时建立收发存台账。

5.4.5未经检验合格物料的紧急放行按《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中的有关条款执行,做好记录,以便追溯。

5.4.6已检验合格未及时办理入库手续的物料,生产急需时,严格按照《生产用紧急物料临时领用流程》办理临时出库手续。

5.4.7生产现场产生的不合格物料的退库,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4.8经检验不合格的外协物料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物料退回厂家时,由市场销售部办理出公司手续。

5.4.9物料调拨需经调入、调出双方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相关调拨手续。5.5 物料配送管理

5.5.1市场销售部应提前2天将接收的物料配送需求传递给物流部门,需求要明确物料订单号、物料名称、规格、物资编码、需求配送台数、配送时间、接收工位等。

5.5.2 物流部门仓储人员按照配送指令要求,提前进行分拣、备料。备料时按照物料配送顺序和物料配送清单进行分拣摆放。备料完成后将物料放置在待配送区域,并通知物料配送人员。物料在生产单位要求的时间节点配送到指定工位。

5.5.3 物料出库,配送,接收各环节业务人员应重视物料质量安全,严禁野蛮运输、装卸,交接方应在现场进行签字确认,对于质量发生异议的物料,需经工厂质量检验部门判定方可办理退库手续,数量发生异议的需经交接双方确认,方可办理补货或退货手续。

5.5.4 物料配送至接收单位的装卸工作,由物料接收单位负责。

5.6物料防护

5.6.1物料所有运输过程中需做好防护工作。

5.6.2市场销售部领料时应保存好原包装,使用托盘等运输。

5.6.3物流部门进行分拣时,可拆卸外包装,针对易损件可保留原包装,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执行。

5.6.4备料完成后及配送过程中所有的物料使用防尘布做好防尘、防潮、防雨等措施。

5.7存货盘点管理

5.7.1物流部门对库房物料进行自点工作,要求每月循环自点率不低于30%,每半年进行盘点,盘点率100%,自点和盘点时应查计量工具、查数量、查质量、查安全、查保管方法、查标识,认真点查完善。保证帐物相符率100%。

5.7.2物流部门定期对管物料仓储或配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无动态、过保质期等问题)进行统计并通报相关单位进行确认、分析、处置。

5.7.3财务部对库存物料定期进行抽点,每年至少组织各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盘点,盘点完毕后,盘点单位要如实反映盘点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等情况,对盘点中出现的盘盈要查明原因,及时入账,对盘亏,质量状态发生变化,呆滞积压等问题物料情况按照《存货控制程序》进行处理、考核。

6.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过程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生产用紧急物料临时领用流程》

《存货控制程序》

7、相关记录

《工厂仓库配送单》

《物料到货计划》

《物资入库单》

《物资到货登记台账》

《物资入库验收记录》

《外协配件交库单》

《材料检查通知单》

《配件交库单》

《紧急放行申请单》

《不合格检验记录》

《物料配送交接单》

附件:主要工作流程图

附件1:物流工作流程图——物料(含外协配件)入库、存储、出库管理流程图

附件2:物流工作流程图——物料配送管理

附件1:物料(含外协配件)入库、存储、出库管理流程图

附件2:物流工作流程图——物料配送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