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的语言主要居住地,服装民居特点 风俗习惯以及节日

汉族,现有人口10.4亿多。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松辽平原及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农业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地。在中华族的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字经过3000年的演变,发展成现在的通用简化汉字。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

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将大米做成米饭、粥或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以小麦为主食的,习惯将麦面做成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讲究并善于烹任,是汉族的一大饮食特点。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的粤、闽、皖、鲁、川、湘、浙、苏等八大菜系,闻名于海内外。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

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的服饰比较复杂,从古到今,变化很大。古代服装有裙装、袍服、襦裤服等。到近现代,汉族服饰开始改变,古代服装几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简化了的长衫和马褂,头戴呢帽、皮帽、毛线帽,也有的穿西式礼服、戴呢帽;女子最初穿简化了的上衣下裙,以后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连衣裙作礼服。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穿中山装,城乡男女则穿对襟和大襟式的衣服。50年代,城市男女多穿蓝干部服,男女服装的区别只在于领口不同和衣袋的多少,进入80年代以后各地流行起西服、夹克、风衣、运动衫、呢大衣、羽绒服等,特别是女青年的服装更是款式新颖多样,追逐着服装时尚的新潮流。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汉族人口众多,习俗各异。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风易俗,采用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但在有些汉族地区的农村,传统的民俗至今仍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人民历来以简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nicolas

第3 楼

--------------------------------------------------------------------------------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称雄于中原。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

东夷集团是汉族的另一个主源。在汉族起源的时代,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黄河流域的是东夷。东夷集团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们的地理分布情况是:

蚩尤部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居今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区,莱夷居今山东东部地区,徐夷居今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从这个分布中可以看出东夷集团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苗蛮集团是汉族的一个支源。苗蛮是远古时代中国南方诸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泛称。它最早的活动范围在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沿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今鄱阳湖)和洞庭之间。

苗蛮集团与炎黄、东夷不同,它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一方面苗蛮集团的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瑶、畲等民族中还盛传着关于盘瓠的传说。另一方面,苗蛮集团的某些氏族、部落,后来发展形成为楚民族,成为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从而成为汉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集团是汉族的第二个支源。远古之时,中国南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跃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海以及岭南一带。

百越集团的种类很多,史称“越有百种”。与苗蛮集团发展的情况一样,百越集团在形成为民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中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为中国南方壮侗语族中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另一部分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融合于华夏民族,或同化于汉族,如于春秋战国时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而南越、东越、闽越则于西汉之时逐渐同化于汉族。

戎、狄集团是汉族的第三个支源。戎、狄是中国古代典籍对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的泛称。其实,戎、狄之称冠以方位,始见于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当时,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为三大集团,即狁、鬼方、羌方。

戎、狄与汉族的族源关系主要表现在远古的黄帝之时,白狄之先世狁就与黄帝有不可分之关系。相传黄帝在同炎帝作战之时,曾教练熊、罴、貔、貅、豸区、虎六个氏族或部落参加战斗,取得胜利。这六个以北方野兽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很可能就有属于狁的氏族或部落。因此,黄帝之时,可能就有部分狁的氏族或部落参加了黄帝部落联盟。相传为黄帝衣冠冢所在地的陕西黄陵县,正是狁出没的地方,此其一。其二,在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姜部落。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传说周人先妣名姜嫄,是姜部落之女。《诗经·大雅·生民》中干脆把姜嫄当做了周人的始祖,古公亶父时姜与周建立了牢固的婚姻联盟,其后周王均娶姜女为后,直到周王朝末年。其三,在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融合之时,大部分戎、狄通过被晋、秦征服而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如秦与诸戎的关系十分密切,秦的

先世本为戎人,因保平王东迁有功而复封。当时平王即对秦襄公宣布:“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记·秦本纪》)。于是,从秦武公伐邽、冀戎开始,直到秦穆公“遂霸西戎”《后汉书·西羌传》。时止,秦之西的诸戎均融合于华夏民族在西方的主要支系--秦之中了,“自是中国无戎寇”。《后汉书·西羌传》。其四,汉族形成后,白狄之后裔匈奴,历经五六百年的历史,除北匈奴远遁以外,南匈奴全部被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的洪流所吞没,而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但是戎狄仍有相当一部分。

以上所述,迫于军事压力而向更远的地域迁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下,正如《后汉羽·西羌传》所说:“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后汉书·西羌传》。成为今日中国西南、西北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僳僳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因此之故,戎、狄也仅是汉族的支源之一。

总之,历史上的炎黄、东夷是汉族的主源,而苗蛮、百越和戎狄是汉族的支源

nicolas

第4 楼

--------------------------------------------------------------------------------

汉民族的形成

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

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相传夏部落在进入黄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时代。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人们的主要纽带。据《史记·夏本纪》说: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们以夏后氏为核心组成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大部落。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到了大禹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对于夏民族崛起的意义是促使"以铜为兵"的灌溉农业经济类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都已成熟。在这种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禹划九州,标志着夏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也标志着夏民族的形成。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夏民族在黄河中游崛起之时,地处山东半岛,奉鸟为图腾的商部落还过着原始社会“居无定处”、《史记·殷本纪》。“不常厥邑”《尚书·商书·盘庚上》。的流动生活。但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部落也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会解体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颂·长发》。的记载就是一个信息。于是,本来臣属于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汤证诸侯”,《史记·殷本纪》。“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后在鸣条会战中大胜灭夏,汤建立了一个新的奴隶制国家--商王朝。与此同时,商部落也完成了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而发展成商民族,崛起于黄河下游。

与商灭夏一样,居住在陕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间,原来是商王朝部属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属于商王朝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重演了商灭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发展成周民族。

夏、商、周三族在黄河流域相继崛起之后,楚、越两族在长江流域也相继崛起。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由于国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长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们称“蛮”。而江汉地区的蛮,则被称为“楚荆”,商时即有“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诗经·殷武》)。之说。按照“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的一般规律,正处在阶级产生、国家出现、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荆”,由于把战争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而崇尚武功,他们在不断向外发动战争中,迅速强大起来。而周成王封熊绎于楚,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不仅奠定了楚开国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个标志。

越民族的形成是从于越突起开始的。分布在江浙到两广或云贵高原这一弧形地带的百越集团,终因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长期处“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所言。的状态。但是,由于历史的机遇和地域位置的优越,商、周之时,与中原诸民族邻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开始了形成为民族的历程。吴、越国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崩溃,也标志着于越各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

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壮一幕,是他们谱写了汉民族形成的第一阶段。

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

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诸族作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统治下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大变动、大发展。这时,夏、商、周、楚、越诸族发展、变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春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间进行的。例如晋惠公“作州兵”,

就打破了西周以来军队组成的规定,说明“国”与“州”对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晋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鸿沟已逐渐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还扩张到部分蛮、夷、戎、狄之间。例如《国语·周语》说:周襄“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晋献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时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不仅如此,重耳逃难到狄时,“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别种,重耳又与狄人通婚。还有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喜公之妾;赤狄别种路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晋国人与戎族的秦国人联姻,更表明春秋时包括部分蛮、夷、狄、戎在内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这些会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时期民族大融合,于是一个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蛮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华夏民族诞生了。华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说:“楚失华夏”,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此后,“华夏”遂成为春秋时以夏、商、周三族及夷为主源,部分蛮、戎、狄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称。

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继续进行着。在南方的楚国,春秋以后,楚国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深,最典型的莫过于屈原的《天问》一例,《天问》是就庙宇中描绘着古史的壁画而发的。当时楚国的画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区的历史,足见民族融合的深广了。在东北方的燕国,到战国时已成为雄据东北方的强国,燕将秦开曾作人质于东胡族,回国后率军打败东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等东郡,大大扩展了燕国的领土。

燕对辽河流域的开拓,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在东北的疆域,也使辽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华夏民族的又一个支系。在北方的赵国,战国后期是仅次于秦的强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史实,不仅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实例,而且是华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明证。

在西北的秦国,是战国时代的后起之秀,本是犬戎的一支,而非“诸华”族。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在春秋战国之交,秦与西方诸戎族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变法后,秦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仅打败了韩、越、魏三国,而且先后兼并了周围的少数民族,增设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阳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后的戎族国家,成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跃而成为华夏民族的骨干和核心。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继夏、商、周、楚、越诸族相继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雄壮的一幕之后,在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

史上又演出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这一幕历史活剧中,一个崭新的民族--华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分别形成了东以齐、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赵、燕为代表的四个大支系,为统一的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是汉族形成的第二阶段。

3.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

在春秋战国民族融合的熔炉中铸成的华夏民族是一个分散的,不统一的民族,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所有这一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于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秦王朝。在“大一统”中,华夏民族也从分散走向了统一。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

正是由于秦始皇的这些“大一统”的措施使得华夏民族更加确定地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所以虽然秦王朝国运短暂,但汉承秦制,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汉武帝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实行“编户齐民”;经济上,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商业网,商品流通大大发展;文化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发展成了经学,取得了占统治地位的优势,使儒学成了正在形成的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血肉部分。所有这些,表明西汉时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

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西域各国就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国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9页。)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从华夏民族向汉族发展、转化的历史活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继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之后,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气贯长虹的一幕。从此以后,汉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汉族形成的第三阶段。

汉民族的发展

汉族一出现于世界,便以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稳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开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伟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

人口的发展,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即俗话所说:国泰民安,人丁兴旺。封建社会时期汉族人口的发展经过了两个大的发展时期,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和宋辽夏金元至明清。两汉之时,汉族形成的初期约有五千万人口,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发展,到宋代时人口突破一亿大关,滕泽元:《宋代人口突破一亿大关》,(《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又经宋辽夏金元至明清的发展,到清代道光年间人口增至四亿多。

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族人口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巨大的发展,其中显然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的机制作用,但了解和认识汉族人口的大发展,必须了解和认识汉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即民族同化问题。所谓民族同化,就是一个民族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有少数民族同化汉族的情况,但两者相比,前者是主流,是汉族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争战乱。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处流徙,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纷纷入主中原,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而北方汉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在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但是,曾几何时,这些少数民族的全部或部分为什么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还有,唐以后,在新的大分裂、大动乱中,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显赫一世的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曾几何时,其全部或部分为什么也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这就是因为他们被汉族同化,丧失了本民族的特点,变成了汉族的一部分了。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个由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族。

南北方传统民居特点

西北地区多为屋顶平、墙体厚、窗户小,冬季保温、夏季防暑的“平顶土房”;

南方地区屋顶陡斜、四壁透风、房体高架、上下分层的干栏式“竹楼”、“木楼”等民居类型; 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内都有火炕、火墙等取暖设施,双层窗户。

导游证考试知识点汇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九章-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

第九章-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 第九章中国民族与宗教知识 第一节中国民族与民族政策 第二节汉族及其传统节日 第三节中国的宗教政策 第四节佛教 第五节道教 第六节基督教 第七节伊斯兰教 考试大纲要求: 熟悉: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概况和地理分布;我国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基本概况。掌握:我国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宗教旅游景观的相关知识。 第一节中国民族与民族政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民俗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丰富旅游资源。 一、民族的定义、人口与分布特点 1.什么是民族 民族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 狭义的民族是指在特定历史的人文和地理条件下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如汉族、俄罗斯族等。 广义的民族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等;或泛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2.中国民族的族称与人口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其他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壮族,最少的是珞巴族。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中国内地总人口为13.71亿。其中,汉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1.51%,其他5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9%。 2.中国民族的族称与人口 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为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拉祜族、东乡族、佤族、水族、纳西族、羌族、土族、锡伯族、仫佬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撒拉族、布朗族、毛南族、塔吉克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鄂温克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保安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高山族、珞巴族。 3.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中国人口的分布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特点。

客家传统

客家传统 过年“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入年界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拜年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吃岁饭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风俗习惯 篇一: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风俗习惯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作文二:汉族的风俗习惯 我们的家乡风俗很好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人们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 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因为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作文三:汉族的风俗习惯 元宵节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今年的元宵节妈妈让我独自购买汤圆。我兴奋地来到了超市,看着冰柜里琳琅满目的汤圆,我从中精挑细选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汤圆。 回到家,妈妈将汤圆片刻煮熟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汤圆,边欣赏仲秋节晚会。 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爸爸妈妈带着我出门看礼花。我们来到楼区花园中心,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接连不断的礼花给无边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 忽然,一个个彩灯在我眼前闪过,我定睛仔细看,许多人家门口都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笼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网上阅览了元宵节相关的资料。原来元宵节挂彩灯笼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啊。 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迫降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冒险偷偷来到人间,

汉族的风俗习惯特色

汉族的风俗习惯特色 汉族的风俗习惯特色 汉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而其民族文化自然也是博大精深,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汉族特色习俗的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汉族的生活各方面特色 【文化信仰】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 【建筑形式】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音乐】 汉族是有音乐传统的民族,汉族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秦以前,汉族先民已创造了乐器和乐曲,发明了乐律。汉唐盛世,汉族音乐以歌舞音乐见长;宋元以后,则以戏曲音乐为主。当今世界公认的音乐律制,如五度相生律(汉族称三分损益律)、纯律及平均律,汉族皆独立发明,其成果如车条之辐辏,汇入世界音乐理论之轴心。 【饮食习惯】 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小麦则有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汉族讲究并善于烹任,不同地区的汉族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菜一般被分为的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汉族人秉持的优良品质 1、尚农务本 汉族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自古以来农业人口一直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尚农风俗源远流长。从远古起,汉族就视农业为本业。早在战国时期韩非就提出了“以农业为本”的主张。他说:“仓禀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韩非子·诡使篇》。在尚农思想的影响下,汉族社会形成了“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商君书·画策篇》。“男耕女织”可说是一幅典型的汉族社会风土人情画。只是到了现代,特别是解放后才有了较大的变化。 二十四节气是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至今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与尚农风俗相关的是汉族对土地神的崇拜。《白虎通义》云:“地载万物者,释地所以得神之由也。”土地神崇拜的形式是“社祀”,土地神称为社神或社主,祭土地神的地方称社。《礼记·郊特牲》云:“壮、祭土,而主阴气也……壮,所以神地之道也。”发展到后来,汉族社会层层都有社祭。民间对土地神的信仰十分广泛,解放前土地庙几乎到处可见。 2、尊祖敬老 尊祖敬老是汉族的千古遗风。尊祖即是对祖先的崇拜。商代时即信上帝与祖先合一的一元神,周代则信上帝与祖先分开的二元神,而崇拜祖先神是更为重要的传统。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祖。 崇祖习俗直到近、现代。民间尊祖的祭祀活动仍十分隆重,有时祭、堂祭、节祭、岁祭、房祭、祠祭等,逢年过节有的还要瞻仰历代祖宗遗容面像,以表不忘祖宗,并与祖宗共享喜庆或求祖宗赐福保佑。汉族供奉祖先的地方叫祖庙或宗庙,祖庙、宗祠遍布各地。 与尊祖习俗相关,在封建宗法制的长期影响下,汉族喜聚族而居,定期纂修宗谱。由于聚族而居,汉族自古多三世同堂,及至五世同堂,

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风俗习惯 本文是关于教育教学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汉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的风俗传统: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逐渐同化、融合,汉代开始,称为汉族。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古代汉族十分讲究礼节,礼俗别具一格。 汉族的风俗习惯之礼俗 在相互交往中,古代汉族对于不同的对象均有相当的礼节,分为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隶拜九种,称“九拜”。后经发展、演变,一般最常见的有打拱、作揖和跪拜三种。 打拱,就是右手在内,左手在外,两手合抱以示敬意。古俗男子吉拜尚左,而女子吉拜尚右,称之“纳万福”。凶拜,即不友好的拜见礼则相反。作揖,除拱手外,还要弯腰鞠躬。揖有高揖和长揖之分。

高揖即双手高举,长揖除拱手高举外,还要自上而下,行鞠躬礼。打拱和作揖往往连用,大约是古“九拜”中之“振动”演化而来。这种礼节无尊卑上下之分,为平辈之间的常礼。在古代汉族民间,友人相遇也往往边说“谢”,边打拱作揖相让,以示尊重。 跪拜,是汉族的一种庄重的礼节,主要包括稽首、顿首、空首等形式。稽首是叩头至地并停顿一段时间,原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种礼节,常作臣对君之拜。顿拜,即头叩地,通用为下辈对上辈、下级对上级的拜礼。空首,是手着地,拜头至手。此外还有只屈一膝的“奇拜”,清朝时极流行。 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君主制度的废除,跪拜礼遂被废止,但并未绝迹,直到解放后才彻底摒弃,但民间下辈对上辈有时也偶用此礼以示敬重。同时,打拱作揖的礼节也渐被握手礼、举手礼、注目礼、问好礼以及点头招呼所代替,但并未完全绝迹。 尚红贵黄,由于汉族把红色作为吉祥、喜庆、美丽的象征,所以常把妇女的盛装称之为“红妆”,并以“红妆”代指美女;或把妇女美丽的容貌称之“红颜”,也指代美女;或把少妇的住房称为“红闺”;甚至盛装出游的男女也被称作“红男绿女”。不仅如此,汉族民间把红色作为革命的象征,历代农民起义中,有的称“赤眉军”,有的叫“红巾军”,还有“红袄军”、“红灯照”,直至现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共领导的工农武装也曾称为“红军”。 在汉族的风俗习惯贺庆寿、婚礼中,均要用红色来点缀环境,渲染气氛,如生小孩要在门上挂红布,贺寿的寿面要用红纸相扎,新娘

民族知识

我国少数民族有四方面的特点: 一、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这里草场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 二、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从全国的情况来看,虽然汉族主要居住在内地和沿海各省市,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边疆各省、自治区,但居住情况不象区划那样整齐划一,而是交错杂居。一方面汉族居民遍布全国,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大都有自己的聚居区。在许多民族自治地方汉族与少数民族混居,汉族人口在这些地方占有不小的比重。 三、各民族历史悠久,有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我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共同创造了我们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55个少数民族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不少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各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禁忌等方面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大都有自己民族的节日。 四、宗教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些民族的大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或佛教。宗教在少数民族生活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位置,并深刻影响着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党的民族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同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方针政策,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平等、团结、进步、繁荣"。主要内容有: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5)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民族平等权利有哪些内容 我国少数民族享有的广泛权利,均由国家立法和政府采取行政措施予以实现:(1)政治权利,即平等权、参政权、民族区域自治权;(2)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即管理经济建设自主权,享受国家帮助发展经济权,宗教信仰自由权,受教育权,医疗、社会保障权,保持、改革、发展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自由权。 三个离不开"的内容是什么? 1998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了"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这个观点高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对中国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除了人口众多的汉民族外,还有55个人口较少的民族,称之为少数民族。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汉和蒙古、回、藏、维吾尔、苗、

汉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习俗

汉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习俗 汉族的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习俗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是上古时期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炎黄子孙。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汉族的文化习俗,欢迎阅读参考。 汉族的文化习俗 汉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形成了齐鲁、中原、燕赵、关中、巴蜀、荆楚、吴越、岭南、滇黔、闽台、松辽、徽赣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反映了汉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乐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汉族的主要传统观念。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的文化信仰 汉民族传统中信仰儒家思想、道教、佛教,在儒家文化的社会基础中对道家、佛家诸说多有崇敬!然而遗憾的是,近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逐渐占据主流形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宗教却逐渐式微,民众有许多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等西方宗教。汉族,在东南亚被称为华族,又称华人或唐人,是中国的主要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目前,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分布于世界各地。除两岸四地外,汉族在东南亚和北美洲也有较多分布。 汉族形成历史 从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公元前2700年,活动于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双方经常发生摩擦.两大部落终于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

汉族房子的特点

汉族房子的特点一汉族房子的特点——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I 水位低的特点挖窑

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

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

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 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则多数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或草房,建筑样式一般有半干栏式和全地居式两种。(六)苗族云南的苗族居住较为分散,全省各地几乎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文山、红河两个州和昭通市。由于长期分散居住,苗族的住房形成了不同地区各自的特点。一在苗族人数众多、自

然条件较好的平坝地区及河谷地带,其住房多为一楼一底的木结构建筑;而在山区多为灵活多变的吊脚楼,有的甚至是“叉叉房”。开远苗族农户绝大部分居住的房屋是土木结构瓦顶或土木结构石棉瓦房,昭通苗族则住长形茅草房或以树干交叉搭成的“叉叉- 房"。苗岭山区的苗族民居,室内装修别具一格,一般以几何纹样为主,装饰重点在入口、退堂、门窗、吊柱等处。(七)回族云南的回族主要分布在滇东、

滇西、滇南和滇中四大片区,其中90%以上人口居住在城镇及内坝地区,少部分居住在山区,云南回族有向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几百年来,回族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民族文化特性,即使在汉族或其他民族的文化包围圈中也始终未被同化,其建筑也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庙宇一式四合院样式。回族多习惯围清真寺而居,其民居庭院布局呈封闭式内向性,善于利用建筑空间,使房屋各部分既连接又延伸,相互渗透和

文化差异中的汉族与少数民族

文化差异中的汉族与少数民族 一、引言 汉族与少数民族是中国的两大主要民族群体,两者在文化上存在明 显的差异。本文旨在探讨汉族与少数民族在语言、宗教、风俗习惯以 及艺术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对于两个群体之间的交流 和互动所带来的影响。 二、语言差异 汉族和少数民族在语言上存在着显著差异。汉族主要使用汉语,而 少数民族则具有各自的语言体系。例如,藏族使用藏语,维吾尔族使 用维吾尔语等。这种差异导致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障碍,尤 其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汉族人通常难以理解少数民族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而少数民族人也往往无法流利地使用汉语。为了促进两 个群体之间的交流,加强语言教育和培训是至关重要的。 三、宗教信仰差异 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还存在宗教信仰的差异。汉族人主要信仰道教、儒教和佛教,少数民族则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藏传佛教等。不同 的宗教信仰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进一步加深了文化差异。这种宗教信仰差异在社会交往、婚姻和丧葬习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 影响。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应当尊重每个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加 强宗教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以增进大家的理解和互信。 四、风俗习惯差异

汉族和少数民族在风俗习惯方面也存在差异。例如,汉族过年时会 进行庆祝活动,而少数民族可能会举行其他独特的节日庆典。婚礼、 葬礼和节日习俗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既是两个群体文化多样 性的体现,也可能导致误解和隔阂。促进文化交流和多元融合的活动 对于消解这些差异,增进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至关重要。 五、艺术表现差异 汉族和少数民族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汉族 传统艺术形式包括戏曲、绘画、音乐等,而少数民族则有独特的舞蹈、手工艺品和服饰等。这种差异既是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两个群体交 流互动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文化艺术展览、演出和交流活动,可以 加深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了解与欣赏,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六、文化差异的影响与挑战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团结提出了 一些挑战。没有理解和尊重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可能产生偏见和歧视,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和谐。因此,应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公民的 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共享。 七、结论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特征。了解、尊重和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语言教育、宗教交流、文化艺术交流等方面的

汉族民俗特点作文

第一篇:《汉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汉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汉族的风俗习惯作文(一) 饮茶: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汉族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茶文化在汉族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又如在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朝,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等等。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服饰和传统民居

中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服饰和传统民居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民族服饰和传统民居是不可忽 视的元素。这些传统元素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美学追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们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居住在传统的民居中,展示着独特的风貌和魅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服饰。在传统节日中,人们会穿着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展示自己的身份和文化。比如,在春节这个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汉族人会穿着汉服,这是中国汉族人的传统服饰,以其华丽、庄重而闻名。而在西南地区的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中,彝族人会穿着彝族的传统服饰,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彝族妇女的“花帽”,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绚丽的花纹而吸引人们的目光。 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同地区的传统 民居有着不同的特色和风格。比如,江南地区的传统民居以其精致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庭院设计而著名。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人们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居住在传统的民居中,感受家乡的温暖和亲切。在中秋节这个中国传统的团圆节日中,人们会回到家乡,聚在一起,品味着家乡的美食,欣赏着传统的民居,感受着家的温暖。 传统民居和民族服饰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它们承载着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在现代社会,传统的民族服饰和传统民居正在逐渐消失,被现代化的建筑和服饰所取代。然而,我们应该意识到,传统的服饰和民居是我们文化的瑰宝,是我们历史的见证。保护和传承传统的服饰和民居,对于维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在传统节日中,人们穿着传统的服饰和居住在传统的民居中,不仅仅是为了追 求美的享受,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服饰和民居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象征。通过传统的服饰和民居,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

民族风情

1、民族与民族风情的概念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共同体。 民族风情: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的突出表现每个民族特点和他们所居住地区地方性特征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建筑、服饰、乡土工艺,甚至到需要细心观察和体会的生活方式、心理特征、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 2、民族风情的特点(1)民族性和地方性(2)丰富性和多样性(3)大众性和传播性(4)时代性和稳定性 4、民族风情的旅游价值1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2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3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 5.民族风情旅游概念:民族风情旅游,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民族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中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 二、民族风情旅游的特色表现1、民族服饰2、民族建筑3、民族饮食4、民族婚恋5、民族节庆6、民族歌舞7、民族宗教 1、民族服饰服饰的作用与功能1适应自然环境的防护性功能2 确定社会角色的区别性功能3恪守礼仪伦常的规范性功能4表示民间信仰、多神崇拜的功能5美化生活的审美性功能 2、民族建筑丰富多彩的民族建筑形成原因:1自然环境的多样性2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3文化的差异性民族审美心理 4 民族文化交流 3、民族饮食我国少数民族饮食特征:1悠久的饮食文化2多元的饮食结构3独特的饮食习俗4多样的美学特征 4、民族婚恋我国少数民族婚恋特点:1青年男女婚前社交自由2择偶方式多种多样3婚礼各具特色5婚俗古老悠久 5、民族节庆1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高度浓缩2民族节日起源于祭祀3 民族节日的传承与演化 民族节日类型:岁首节日:泼水节、十月节、春节祭祀节日:跳弓节、蚂拐节、盘王节农事节日:开秧米、新米节娱乐节日:壮族三月三、绕三灵商贸节日:三月街、七月骡马会宗教节日:木脑纵戈、格东节、火把节 6民族歌舞我国少数民族歌舞特点:1古朴性:原生性的“史前艺术”2交融性:相互影响3民俗性:民俗活动4 复合性:与酒、服饰等关联 7民族宗教我国少数民族宗教特征:1多元并存、相互兼容2民族宗教的世界性3 外来宗教的民族化与本土化 一、苗族的源流与分布1苗族起源于我国古代的“九黎”、“三苗”2从史籍记载,秦汉至南朝期间,大部分苗族属于“武陵蛮”和“五溪蛮”;3苗族和瑶族有着共同的关于盘瓠的传说和崇拜,以“盘瓠之后”相称。在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894万4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5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 二、民居民俗1以高山为主,以天然的地势来划定同周围其它民族的居住地域。2“山苗人,水仲家”。3形制多为“吊脚 楼” 三、服饰民俗1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2传统形式的大领或大襟衣、百褶裙3头上包头帕,大襟衣配长裤4华丽的银饰 四、节日习俗1苗年2跳花场(踩花山)3姊妹节(农历3月15至17日)4牯脏节 一、瑶族源流与分布瑶族全国现有人口200多万人,分布于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江西等省区 二、瑶族饮食1嗜吃酸、辣。2腊肉,瑶族民间肉类储存方式3打油茶民间有“一杯苦,二杯甲(涩),三杯才是好油茶”之说。 三、服饰民俗1素以丰富多彩著称,“好五色衣服”;2传统服饰,尚黑、蓝、青、白等色,3男子:对襟或右衽、铜扣或布扣上衣,下穿宽脚长裤,扎绑腿,头额扎布;4女子:圆领花边对襟或右衽上衣,下穿挑花长裤或百褶裙,扎绣花腰带或围裙,脚缠绑腿; 三、盘瑶头饰,红瑶服饰。 四、节日习俗1盘王节2祝著节3红瑶晒衣节 五、瑶族是民风较为强悍的民族,他们在祭祀、祈福、驱邪的仪式中,往往要进行一系列的绝技神功,以显示所向无敌 的气概。赤足爬刀梯、过火海就是其中两项惊险的绝技。 藏族 1藏族共有541.6万人,分布在约占全国总面积四分之一的青藏高原上。

茂名的家乡风俗作文六年级下册550字作文

茂名的家乡风俗作文六年级下册550字作文 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篇1 茂名,我亲爱的家乡 大家好,我是茂名人民小学六年级的小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独特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俗。 茂名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我们这里不仅有靓丽的海滨风光,更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家乡的人们淳朴好客,守望传统,过着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每逢佳节节日,街头巷尾都洋溢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喜庆氛围。 首先要说的是茂名盛行祭祖文化。不论是农历新年还是清明节,每家每户都会拾级而上,前往祖坟扫墓祭祖。大人们会焚香祭拜,孩子们则负责打扫祖坟。祭祖的习俗代代相传,寓意着对先人的敬重和子孙后代的团结。除此之外,村里也会定期举办祭祖大典,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 其次,茂名有不少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就是茂名人的"开龙船节"。这天,船户们会集体下海开渔,并举行祈福仪式祈求一年的丰收。而农历七月十五日则是盛大的中秋节,家家户户都会吃月饼、赏月饼、猜谜语。除了这些节日外,我们也有自己的"游年戏",即华人社区在农历年尾举行的露天大戏。

人们过年过节,还少不了喝两口家乡的特色酿造酒——"阿婆茶"。这是用本地出产的优质荔枝酿制而成,口感清香醇厚,一饮而尽方知其中诀窍。阿婆茶不仅是我们的地方特色佳酿,也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先民智慧和创意。 除了这些风俗习惯,茂名人最自豪的或许是自己的居住文化。当地人多数住在独特的"四合院"式建筑里。四合院建筑朴素大方,由砖木结构构成,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天井,形成院落空间。这些传统民居充分利用了自然通风和采光,是高温潮湿环境的最佳居住形式。无论是阳光明媚的白天,还是微雨绵绵的黄昏,四合院里总是透着一股淳朴的生活气息。 最后,茂名家乡的文化也深深融入了饮食习惯。我们这里的菜式口味偏咸,常见的食材有咸鱼、咸肉、咸菜等。人们喜欢用海水制咸,食材味道鲜美纯正。不过,不论是肉菜还是素菜,母亲做的菜总是最好吃的。特别是过年过节时,家里会准备一大桌佳肴,像年糕、腊味、靓汤等都是年年必备的应节美味。我最爱吃母亲包的"千层年糕",层层分明,香甜软糯,让人垂涎欲滴。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被我家乡淳朴自然的风土人情所吸引呢?我觉得传统文化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变迁,我们都应该爱护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传统瑰宝,并把它们一代代传承下去。拥有如此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为自己是一个茂名人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各名族风俗习惯

各名族风俗习惯

1、汉族 “南人食米,北人食面”,这是汉族主食的两大食俗类型。南方地区主要以大米制品为主食,其具体有:米饭、米糕、米粥、米困、米线、糍粑、汤圆、粽子等; 北方地区主要以面粉制品为主食,其具体有:馒头、包子、面条、烙饼、馅饼、饺子、面皮等。安徽甜、河北盐、福建、浙江盐又甜,宁夏、河南、陕、青、甘、又辣又甜外加盐,山西醋、山东盐、东北三省咸带酸,黔赣两湖辣子蒜,又麻又辣数四川,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族不一般,因人而异多实践,巧调能和百人愿。汉族人就餐时十分尊敬长辈,长者应坐于上位或主位,由长者点菜,上菜应先置于长者面前,每道菜应由长者先动筷子。长者说话时其余的人均应放下筷子以示尊重。汉族人在就餐时吃面条和喝粥不能发出声音,咀嚼时不能说话,不能因为好吃便一直夹一道菜等,认为这样做缺乏教养。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2、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1949年以后统称为僮族,1965年改称为壮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聚居地区多山,他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栋栋木楼,这就是壮族人的传统民居。木楼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无论是什么房子,都要把神龛放在整个房子的中轴线上。前厅用来举行庆典和社交活动,两边厢房住人,后厅为生活区。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壮族人信仰多神,除祭祀祖先外,最早还膜拜巨石、高山、土地和龙蛇等。壮族人有歌圩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大家聚集到山坡上,搭起赛歌台,参加唱山歌的男女青年们先唱“见面歌”、“迎客歌”。唱过山歌之后,就开始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等娱乐活动。大的歌圩有上万人参加,他们常以唱山歌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三月三歌会、春节、陀螺节、陇端节、吃立节、娅拜节等。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壮族在两三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瑰丽的文化艺术。壮族的先民在广西左江两岸的陡壁上绘制了大量的崖壁画。从战国时期开始,壮族人民就能铸造铜鼓,它既是乐器,又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独具民族风格的壮锦久负盛名,远销国内外。 3、苗族 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聚居在“五溪”(今湖南省西部和贵州东部地区),后来不断迁徙,分散到南方各省。现在,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等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

汉族的语言主要居住地,服装民居特点 风俗习惯以及节日

汉族,现有人口10.4亿多。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松辽平原及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农业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地。在中华族的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字经过3000年的演变,发展成现在的通用简化汉字。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 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将大米做成米饭、粥或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以小麦为主食的,习惯将麦面做成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讲究并善于烹任,是汉族的一大饮食特点。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的粤、闽、皖、鲁、川、湘、浙、苏等八大菜系,闻名于海内外。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关于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一)北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为主)——北京民居 四合院是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传统住宅。其基本特点是按南北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坐北朝南,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门内建有影壁,外人看不到院内的活动。正房位于中轴线上,侧面为耳房及左右厢房。正房是长辈的起居室,厢房则供晚辈起居用,这种庄重的布局,亦体现了华北人民正统、严谨的传统性格。北京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少雪,春旱多风沙,因此,住宅设计注重保温防寒避风沙,外围砌砖墙,整个院落被房屋与墙垣包围,硬山式屋顶,墙壁和屋顶都比较厚实。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北京四合院最为典型。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门开在东南角,称“坎宅巽门”,认为是吉利的,实际上也有利于保持私秘性和增加空间的变化。进入大门西转为外院,安排客房,仆房和厨、厕。从外院向北通过一座华丽的垂花门进入方正而大的内院,北面正房称堂,供奉“天地君亲师”牌位,举行家庭礼仪,接待尊贵宾客,其左右耳房居住长辈和用作书房。院两侧的厢房是后辈居室。各房以“抄手游廊”相连,不必经过露天,在廊内也可坐赏院中花树。 北京四合院所以有名,还因为它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四合院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风水学说,实际是中国古代的建筑环境学,是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风水理论,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古代的营造活动。除去风水学说外,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也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表现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幸福、美好、富裕、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