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变异

合集下载

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变异的MRA解剖学分析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变异的MRA解剖学分析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弓形态及分支变异的MRA解剖学分析的研究进展摘要:主动脉弓分支的解剖学变异比较常见,且类型繁多,以往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尸体解剖和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但两者均有较大的局限性,尸体解剖为静态研究,DSA虽然为活体成像,但具有创伤性和辐射性。

MRA具有简便易行、安全无创、无辐射等优点,近年来随着高场磁共振机的普及,主动脉弓以上联合MRA检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主动脉弓、解剖学变异、核磁共振血管成像Abstract: anatomical variations of aortic arch branches are common, and there are many types. Previous research methods mainly include autopsy and digital silhouette angiography (DSA), but both of them have great limitations. Autopsy is a static study, while DSA is a living body imaging, but it has trauma and radiation. MRA is simple, easy to operate, safe, non-invasive, non-radiation and other advantage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high-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machines, combined MRA examination above the aortic arch is increasing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aortic arch, anatomical variation, mri angiography1.前言主动脉弓形态及其分支的解剖学变异比较常见,类型繁多,引发其变异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例如种族差异、胚胎时期主动脉弓发育速度不平衡等[1]。

简述主动脉主要分支

简述主动脉主要分支

简述主动脉主要分支
主动脉是体循环动脉的主干,也是全身最大的动脉。

它从左心室发出后,会有从上升到下降的走行,并在此过程中发出多个分支。

主动脉的主要分支有:
主动脉弓:这是从上升到下降的主动脉的一部分,它会发出三大分支供应脑部和上肢的血液。

这三大分支分别是左锁骨下动脉、左颈中动脉和头臂干。

其中,头臂干又可以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锁骨下动脉主要作用是为上肢提供血液供应,颈总动脉作用是为颅内组织器官提供血液供应。

腹主动脉:主动脉从主动脉弓往下走行,经胸主动脉延续为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上会发出较多分支,包括肝总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还有左右肾动脉等,分别供应肾、肝、脾等脏器以血液。

继续往下延伸,腹主动脉分为左右髂总动脉,给左右下肢提供血液供应。

总的来说,主动脉的分支较多,分别供应机体不同部位血液,以提供营养和养分。

主动脉弓离断健康指导健康宣教

主动脉弓离断健康指导健康宣教

主动脉弓离断健康指导健康宣教(一)主动脉弓离断的基础知识什么是主动脉弓?主动脉弓是全段向上、向左和向后弯曲,主动脉弓长4.5~5cm,有三大分支,供应头、颈、臂和部分胸部组织血液。

第一分支为头臂干,向右上方延伸,在锁骨平面又分为两支:右锁骨下动脉和右颈总动脉;主动脉弓的第二分支为左颈总动脉;第三分支为左锁骨下动脉。

什么是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弓离断是一种复杂的先天性血管畸形,指的是主动脉弓的某一段完全没有或因发育不全形成闭锁,使得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间失去正常连接的状态。

主动脉弓离断常合并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降主动脉多与肺动脉直接相连,血液从左心室经室间隔缺损和未闭的动脉导管由肺动脉到达降主动脉,这常常是患者存活的重要条件。

主动脉弓离断分为哪几种类型?根据主动脉弓离断的部位可分为A、B、C三种类型。

这三种类型又可根据动脉导管的开闭、左锁骨下动脉的起始点及离断部位的结构连续性等情况形成若干变异。

(1)A型:主动脉弓离断在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的远端,此型较多见,约占55%。

(2)B型:主动脉弓离断在左锁骨下动脉与左颈总动脉之间,此型也较常见,约占40%。

(3)C型:主动脉弓离断在头臂干和左颈总动脉之间,此型罕见,约占5%。

主动脉弓离断有哪些临床表现?患儿在出生后早期即可有严重的临床表现。

(1)伴有室间隔缺损者,有心室水平的自左向右分流,肺血流量会急剧增多,患儿出生后早期即可发生充血性心衰和严重的肺动脉高压,病情迅速恶化。

患儿表现为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呼吸困难。

同时伴有差异性发绀,即上肢红润、下肢发绀(因为上肢血供来源于从左心出来的氧合血,而下肢血供则来源于经室间隔缺损和未闭的动脉导管由肺动脉到达降主动脉的混合血,因血氧含量不同出现差异性)和四肢血压不同。

(2)随着肺动脉高压的发展而引起心内双向分流时,差异性发绀可以减轻。

(3)随着动脉导管收缩或关闭,降主动脉血流急剧减少,患儿很快表现为严重的酸中毒以及因下半身的灌注不足而造成的肝、肾衰竭,表现为无尿、谷丙转氨酶升高以及坏死性小肠炎。

右位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变异伴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报告

右位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变异伴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例报告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4 3 . 5
右 位 主动 脉 弓及 其分 支 变 异伴 左 侧 锁 骨下 动 脉 盗血 综 合 征 1 例 报 告
陈 士帅 , 王 守春 , 李 超 , 石 明超
: 解 l j 及 变 异 『 『 『 L 僻 内 介 入 治疗 中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先
进 一 步 行 主 动 脉 弓 及 全 腑 m管 造 影 术 证 实 为 : 彳 _ 位 主 动 脉 弓. 左 侧 锁 骨 下 动 脉 近 端 塞 、 _ 盗『 仉, 盗血途 径 为彳 侧 柞 动
林 长春 1 3 0 0 2 1 )
通讯作者 : 『 1 月 翘, E — ma i l : s u p e r s l o n ( 、 1 9 7 8 @1 6 3 . r o n l
蛋 门I j l J ㈨崞 3 . 0 3 m m o l / I (【 I j 常2 . 0 6~ 3 . 1 0 et r o o l / I ) , 载 脂 蛋白 A l 0 . 7 9 l ( 正常 I . 0~1 . 8 L ) , 脂蛋 白小 a 0 . 4 6 L ( 正 帛 0 . O 0~0 . 3 3 g / I ) , m常规 、 凝 血常 规 、 『 f 『 【 沉、 风 t 项、
J Ap o p | e x v a n I 1 Ne ] wo t 1  ̄ Di . s e a s e s, Ma y 2 01 7, Vo I 3 4. N o .5
文章编号 : 1 0 0 3 — 2 7 5 4 ( 2 0 1 7 ) 0 5 - 0 4 5 8 02 -
上动脉 弓( r i g h t a o l t i c a r c h ,
R A A) ^ 乏 分 支 变 异 :该 变 肄 味少 , 报道如下 。

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MRA解剖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MRA解剖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与开 口位置 . 临 床 有重 要 意 义 。 对
【 键 词 】 主动 脉 弓 ; 支 ; 剖 变 异 ; 共振 血 管 成 像 关 分 解 磁
中图 分 类 号 : 3 2 1 R4 5 2 R 2 . : 4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9 1 ( O 0 0 -0 8 0 1 0 — 0 1 2 l ) 10 4 — 4
和 L A 之 间 直 接 发 自主动 脉 弓 2 例 (. 5 . 颈 总 动 脉 ( C A) 接 发 自主 动 脉 弓 伴 迷 走 右 锁 骨 下 动 脉 ( S 7例 S 8 2 1 %) 右 R C 直 R A)
( .4 )L C 与 R C 共 干 发 自主动 脉 弓伴 迷 走 R A 3 (. 3 ) L C 与 B 共 干 . L A 直 接 发 自 主动 脉 弓 O 5 , C A C A S 例 O 2 . C A T 伴 V 5例 (. 8 . V 与 L A 共 干 发 自主动 脉 弓 3例 ( . 3 ) R C 发 自主 动 脉 弓 . 0 3 ‰) L A S O 2 , C A 右椎 动脉 ( VA) 自 R C 伴 迷 走 R 发 CA
【 摘
要】 目的 : 用 磁 共 振 血 管成 像 ( A) 析 主 动 脉 弓 分支 变 异 的解 剖 学 特 征 . 讨 MRA 评 价 主动 脉 弓 分 支 变 异 应 MR 分 探
的 临床 意 义 。方 法 : 1 0 对 3 0例 在 我 院 磁共 振 室 接 受 主 动 脉 弓及 其 以 上 MR 检 查 的 患 者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析 不 同类 型 A 分
主 动 脉 弓分 支 变 异 的 发 生 情 况 . 讨 论 主 动 脉 弓 分 支 变 异 的 临 床 意 义 。 结 果 : 3 0例 患 者 中 , 态 正 常 者 10 并 10 形 2 7例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DSA临床研究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DSA临床研究

主动脉弓及其分支DSA临床研究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是人体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身体各个器官的正常血液供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一种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为我们深入了解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本文将对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 DSA 临床研究进行详细探讨。

一、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解剖结构主动脉弓是主动脉从左心室向上延伸后向左弯曲形成的一段弓形结构。

主动脉弓上发出三大分支,分别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

头臂干又很快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则分别为左侧头颈部和上肢提供血液供应。

这些动脉分支在走行过程中,与周围的组织和器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解剖结构的变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二、DSA 技术原理及优势DSA 是通过将造影剂注入血管内,利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去除骨骼、软组织等背景影像,从而清晰显示血管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的一种检查方法。

与其他血管检查方法相比,DSA 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高分辨率: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的细微结构和病变。

2、动态观察:可以实时观察血液流动情况,有助于评估血管功能。

3、准确性高:对于血管狭窄、动脉瘤等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DSA 检查的适应证1、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主动脉弓及其分支的狭窄、闭塞等。

2、动脉瘤和夹层:包括主动脉弓动脉瘤、主动脉夹层累及弓部及其分支等。

3、先天性血管畸形:如先天性主动脉弓分支异常等。

4、血管炎:如大动脉炎累及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5、外伤:如胸部外伤导致的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损伤。

四、DSA 检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主动脉弓及其分支DSA 检查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患者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能力。

2、知情同意: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风险和并发症,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牛型主动脉弓

牛型主动脉弓

牛型主动脉弓牛型主动脉弓(bovine aortic arch)是人主动脉弓常见的变异形式。

最常见主动脉弓上动脉血管的分支情况是这样的。

头臂干(无名动脉)、左侧颈总动脉和左侧锁骨下动脉分别从主动脉弓上发出。

约有70%的病人是这种模式。

(见下图)第二常见的主动脉弓分支模式是左侧的颈总动脉和头臂干共干发出,这种模式称为牛型主动脉弓。

约有13%的病人是这种模式。

(见下图)还有一种少见的分支模式是左侧颈总动脉从头臂干上发出,这种情况也可以称为牛型主动脉弓。

约有9%的病人是这种模式。

(见下图)按照字面上的理解,之所以称为“牛型”主动脉弓,是因为牛这种动物的主动脉弓的形式和上述的两种模式是相似的。

然而,牛的主动脉弓上动脉分支模式是这样的。

(见下图)所以,所谓的“牛型主动脉弓”,与“牛”这种动物的主动脉弓分支模式,无论黄牛还是水牛,都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上述研究结果由美国学者Layton于2006年发表于AJNR(《美国神经放射学杂志》)上。

也确实有读者对于牛型主动脉弓的命名的起源产生了疑问。

是哪位大神,在并不清楚牛的主动脉弓解剖结构的情况下,就把这种类型命名为“牛型主动脉弓”的呢?Layton等人还真下了一番功夫,翻阅了很多参考文献,甚至追溯到1900年的文献,同时还请教了美国很多医学界的牛人,但是依然没有找到这种命名的原始文献。

只能说以讹传讹,“牛型主动脉弓”的命名延续到了今天。

实际上,犬、猫和大多数兔科动物,主动脉弓上发出两根主要分支,一支发出无名动脉或称为头臂动脉,再发出双侧颈总动脉,另一支为左侧锁骨下动脉。

所以,“牛型主动脉弓”与这些动物的主动脉弓才是真正类似的。

有读者建议将“牛型主动脉弓”这种模式改为“犬型(canine)”、“猫型(feline)”或“兔型(lapine)”主动脉弓。

头颈部CE-MRA正常表现与变异

头颈部CE-MRA正常表现与变异
与小脑上动脉交通,大脑后动脉与后交通 动脉相续,基底动脉远端充盈不良
头颈血管病变
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 血管狭窄和闭塞性疾病 其它血管病变
诊断要求
熟练掌握正常血管及变异 多种后处理综合观察 确定有无病变 仔细描述病变 准确定性
谢 谢!
多为基底动脉发出
30%的一侧或两 侧PCA发自颈内动 脉
有时PCA发出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上动脉(SCA)
开窗
PCA供血区
主要供应大脑半球包括枕叶距状裂视 觉中枢、颞叶底部。深支分布于脑干。
PCA临床意义
后交通与软膜动脉间侧支循环,致大脑后 动脉闭塞的临床症状较轻。常因影响枕叶 距状裂而发生对侧同向偏盲,但中央视力 完好。
artery,AICA)
多起自BA下1/3,双侧, 少数一侧缺如。
与PICA相互补偿: 一侧PICA发育不 良或缺如,该侧 AICA较粗大或形 成AICA-PICA干
小脑前下动脉临床意义
发出迷路动脉,内耳对血供变化敏感, 易产生恶心、呕吐、眩晕等平衡障碍, 耳蜗供血少致高调耳鸣,血流完全闭 塞致失听,提示为椎-基底动脉疾患
A1段:交通前段、 近侧段、起始段或 水平段
长约10mm,管径 约1.0-3.0mm
管径变异大,一侧 发育不良或不发育 (右侧多见),成 窗畸形、成双畸形、 特别短小等
交通后段
远侧段:A2-5段 单干型(78%)、
双干型(22%),极少数3支 分支:眶额、额极、额前、额中、额后、
旁中央、楔前及胼胝体动脉
头颈部
CE-MRA
正常表现与变异
血管成像方法
DSA CTA MRA:TOF-MRA
PC-MRA CE-MRA
检查方法选择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脉弓位置
位于上纵隔内,胸骨角平面以上一段,起于 右第二胸肋关节水平,然后从右前方弯向左 后方。 主动脉弓位凸缘由左而右发出头臂干、左颈 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又分出右侧 锁骨下动脉和右侧颈总动脉,双侧椎动脉一 般发自双侧锁骨下动脉
主动脉弓的变异几种情况:
1.左侧椎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2.右侧锁骨下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3.无名动脉和左侧颈总动脉共干
1.无名动脉 2.左侧颈总动脉 3.左侧锁骨下动脉 4.右侧颈总动脉
正常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变异
关于主动脉弓
头颈部血供来源于主动脉弓的大血管 主动脉弓及弓上大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本身也是颅内动脉栓塞和缺血性中风的危险 因素
关于主动脉弓
对于怀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人,血管造影 应从主动脉弓开始,依次 行弓上主要分支、 颅内外分支血管的选择性造影,分析血管病 变以及枝循环状况。 全面评价颅内供血情况
常见变异-左侧椎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1.无名动脉 2.左侧颈总动脉 3.左侧椎动脉 4.左侧锁骨下动脉
常见变异-右侧椎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常见变异 右侧椎动脉直接起源于主动脉弓
1.右侧颈总动脉 2.左侧锁骨下动脉 3.左侧颈总动脉 4. 4.左侧锁骨下动脉 5.右侧椎动脉 6.左侧椎动脉
常见变异-左侧颈总动脉发自右头臂干 常见变异 左侧颈总动脉发自右头臂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