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辛醇生产技术及发展
有机化工-丁辛醇-工艺流程

体循环使用,液体经稳定塔处理将其中的气体驰放后,再经异构物分离塔除 去异丁醛;正丁醛塔除去重组分而从塔顶获得正丁醛产品。 2.正丁醛的加氢和缩合生产丁辛醇: 正丁醇的生产可直接加氢后经精馏而获得。辛醇则需要先经缩合再加氢而得 到。(现以辛醇的生产为例介绍) 正丁醛送入缩合反应器中,反应在氢氧化钠下发生缩合和脱水,反应生成辛 烯醛水溶液经冷却后进入分离器利用密度差分为油层和水层。水层送碱性污 水池处理。
一、丁辛醇的生产方法:
1、发酵法: 以粮食为原料,由丙酮-丁醇菌为发酵剂而得。该法设备简单,投资
少,但消耗粮食太多。 2、醇醛缩合法:
以乙醛为原料经缩合、酸化、蒸馏、脱水成为丁烯醛,再经催化加氢 得正丁醇。此法操作压力低,无异构体产生,但流程长、步骤多、设 备腐蚀严重,总收率低,目前只有少数工厂采用此法生产。 3、雷普法:
主要原因。同时用膦化物取代络合物中的羰基配位体,可提高
催化剂的热稳定性,并使正构醛含量增加,还可降低反应中所
需的压力。
(二)工艺条件:
1.反应温度: 钴413~453K, 铑373~383K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
快,生产能力提高但正、 异构体比例却随之降低, 副反应加剧,选择性下 降,催化剂失活速率加 快。
以丙烯、一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在催化剂五羰基化铁的作用下,一 步合成丁醇。此法产品单一,灵活性差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4、共聚法:
用两种低级烯烃共聚生成高碳的烯烃,然后以此进行羰基合成而获 得辛醇。特点:组成复杂,产品不纯,异构物较多。 5.丙烯羰基合成法:
以丙烯和合成气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羰基化反应生成脂肪醛, 再经加氢、蒸馏而得产品。特点:灵活性好,反应速度快,产品收每 高,环境污染少而得到广泛应用。
丁辛醇工艺流程

丁辛醇工艺流程
丁辛醇是一种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颜料、涂料、橡胶等工业生产中。
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首先,原料丁烯经过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丁烯。
然后,将丁烯和过氧化氢加入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利用高温高压下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丁烯与过氧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丁醛。
接下来,将得到的丁醛进行脱水反应。
首先,将丁醛加入脱水剂中,使得反应物中的水分子被脱除。
在加入脱水剂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
脱水反应完成后,得到的产物为丁醛脱水产物。
丁醛脱水产物经过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丁醛脱水产物。
然后,将丁醛脱水产物加入催化剂中,利用适当的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加氢反应。
加氢反应使丁醛脱水产物中的双键被还原,生成丁酮。
最后,将得到的丁酮经过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丁酮。
丁酮可用作中间体,也可进一步经过合成反应得到丁辛醇。
总体来说,丁辛醇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丁烯加成反应、丁醛脱水反应、丁醛脱水产物加氢反应和丁酮精炼处理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控制适当的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的高效和产物的纯度。
丁辛醇工艺流程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环保因素,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优化工艺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物纯度。
同时,也需要对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进行处理,确保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
总的来说,丁辛醇工艺流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反应的高效性、产物的纯度和环境的友好性。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丁辛醇的工业化生产。
丁辛醇的成分

丁辛醇的成分
摘要:
一、丁辛醇的基本信息
二、丁辛醇的用途
三、丁辛醇的合成方法
四、丁辛醇的行业现状与前景
正文:
一、丁辛醇的基本信息
丁辛醇,化学式为C4H8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它是一种透明、无色至微黄色液体,略有气味。
丁辛醇具有较高的沸点(115-118℃)和闪点(110℃),同时具有较强的极性。
二、丁辛醇的用途
丁辛醇是合成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溶剂、脱水剂、消泡剂等。
其中,增塑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等行业,提高塑料、橡胶的柔韧性和延展性。
而丁辛醇作为溶剂,广泛应用于油漆、油墨、涂料等行业,提高产品的附着力和光泽度。
三、丁辛醇的合成方法
丁辛醇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丙烯氧化反应,二是通过异丁醇氧化反应。
这两种方法均可以获得高纯度的丁辛醇。
在合成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等,以保证反应的高效进行。
四、丁辛醇的行业现状与前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丁辛醇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长。
近年来,我国丁辛醇产业呈现出规模扩大、产能提高、产品多样化的趋势。
同时,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生产技术、降低成本,以应对市场竞争。
展望未来,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绿色、环保型丁辛醇产品将受到更多关注。
此外,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丁辛醇在新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丁辛醇产业将继续朝着高效、环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总之,丁辛醇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在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
国内外丁辛醇供需分析及技术发展动态

・市场研究・ 当 代 石 油 石 化PET ROLE U M &PET ROCHE M I CAL T ODAY Vol .15No .8 Aug .2007国内外丁辛醇供需分析及技术发展动态刘 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29)摘 要:阐述并预测了国内外正丁醇和辛醇市场的供需情况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了国内丁辛醇的价格走势,简述了羰基合成丁辛醇工艺技术发展动态,最后对我国发展丁辛醇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正丁醇 辛醇 市场 生产技术收稿日期:2007-07-13。
作者简介:刘媛,高级工程师,硕士,1996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有机化工专业。
从事投资项目可研评估、基本有机原料产品市场分析、企业发展思路咨询等工作。
正丁醇主要用于生产(甲基)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乙二醇醚、增塑剂DBP 等,也可用作溶剂。
辛醇主要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 )和对苯二甲酸二辛酯等增塑剂以及(甲基)丙烯酸辛酯,还可用于纸张上浆、照相、胶乳和织物印染等行业,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化学助剂原料。
目前,(Oxo )生产正丁醇/辛醇,副产异丁醇。
1 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1.1 供应现状1)正丁醇2006年世界正丁醇生产能力为334万吨/年,产量283万吨,开工率84%。
世界98%的正丁醇产能以丙烯为原料采用羰基合成法生产,装置分布在19个国家/地区,约36家生产企业。
北美、西欧和亚洲是最主要的正丁醇生产和消费地区,占世界生产能力的86%,消费总量的93%。
亚洲是世界最大的正丁醇净进口地区,2006年净进口量34万吨。
北美和非洲则是主要净出口地区,2006年净出口量均为13万吨左右,但非洲正丁醇下游欠发达,消费量仅4万吨。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正丁醇生产国家,2006年正丁醇生产能力111万吨/年,产量92万吨,消费量76万吨。
自1994年以来,美国年正丁醇净出口量保持在10~20万吨左右。
巴斯夫公司是世界最大的正丁醇生产商,2006年产能64万吨/年,占世界产能的19%,生产装置分布在德国、美国、马来西亚,并在中国与中国石化有合资企业。
丁醇合成路线发展历史

[luxury]技术进步的重点在于催化剂技术的改进提高,目前主要是低压铑法1、概述我国丙烯消费中有约12%丙烯用来生产丁、辛醇。
丙烯经羰基合成制得正丁醛,正丁醛经加氢可得正丁醇;或正丁醛经碱催化缩合成辛醛,再加氢为辛醇(2-乙基己醇)。
这是当前丁辛醇最主要生产方法。
丁、辛醇的生产路线经历较多的变迁和发展。
20世纪初,大多采用发酵法生产丁醇(粮食发酵制酒精的联产物)。
,70年代后来由于化学法的发展,发酵法生产技术逐渐淘汰。
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的飞速上涨,加之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粮食发酵法生产丙酮、丁醇的技术重新显示出其优势,特别是发酵法生产丙酮丁醇是以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基原料制造,符合国家能源安全的长远战略考虑。
二次大战期间,德国开发了以乙醛为原料的醇醛缩合法制取丁、辛醇的工艺,迅速得到普遍的采用。
直到60年代末,乙醛路线是丁、辛醇的主要生产方法。
在50年代还研制成功乙炔雷珀法和高压下的羰基钴为催化剂的丙烯羰基合成法。
丙烯羰基合成丁醛进而合成丁、辛醇工艺由于比发酵法、乙醛法和雷珀法在原料和工艺上更为优越。
故从60年代以来,成为生产丁、辛醇的主要方法。
传统的高压钴法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其正、异构醇比为2-4:1,而人们对异构醇需求有限,异构醇的利用存在困难,致使提高正异结构比成为羰基合成技术开发的目标。
1976年美国Celanese和UCC公司分别实现了使用铑羰基化催化剂的低压工艺的工业应用。
以后国外许多高压钴工艺厂家转而采用低压铑法。
1978年以后,新建的装置则几乎全部采用低压铑法,统计到1997年全球丁、辛醇生产中采用佬法的工艺占总生产能力的80%以上。
2.国内外生产和消费据统计,国外1997年丁辛醇生产能力各约为240万吨/年和230 万吨/年。
美国1995年丁、辛醇产量约为68万吨和34万吨。
1996年丁醇的消费量5***万吨。
用于丙烯酸酯类生产占36%,乙二醇醚占31%、醋酸酯和溶剂占25%,其它8%。
丁辛醇的生产现状与供需分析

丁辛醇的生产现状与供需分析目前世界丁辛醇供需基本平衡,未来供需略石油公司或能源公司继续收购。
而以美国银行为代表的分析师认为,此次收购具有较强的战略互补性,显著提升了巴塞尔的竞争力。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此次交易都是世界石化工业在高油价下持续重组的又一例证。
我国由于正丁醇下游市场丙烯酸酯及醋酸丁酯的较快发展、辛醇下游市场DOP随电石乙炔法PVC的快速扩能而需求增长较快。
近年国内丁辛醇年缺口分别保持在25 ~30万吨左右,未来 5 ~10年丁辛醇的投资将略有升温。
标签:丁辛醇;生产方法;供需1 丁辛醇生产方法概述工业上正丁醇有 5 种生产工艺,分别为粮食发酵法、乙醛醇醛缩合法、丙烯羰基合成法、雷珀法和乙烯齐聚制高级脂肪醇副产正丁醇。
辛醇主要有羰基合成法和乙醛缩合法 2 种生产工艺。
目前,羰基合成法是丁辛醇生产的主流工艺,其生产过程为丙烯和合成气羰基合成粗醛,精制得到正丁醛和异丁醛,分别加氢得到产品正丁醇和异丁醇。
根据羰基化反应压力和催化剂的不同,羰基合成法又分为高压钴法、中压法(改良钴法、改良铑法)、低压法(低压铑法、改进铑法)等工艺。
高压钴法由于污染大、能耗高,已被逐渐淘汰;中低压铑法具有温度低、压力低、速度高、正异构比高、副反应少、铑催化剂用量少寿命长、催化剂可回收再用以及设备少、投资省、丁醇和辛醇可切换生产等特点,已成为丁辛醇合成技术的主流。
目前世界主要的丙烯羰基合成法为中压法(以鲁尔技术为代表,1984 年开发,1988 年工业应用)、低压法(以Davy 技术、巴斯夫技术、三菱化成和伊士曼为代表,于1976 年工业应用)。
现今世界液相循环低压改性铑法是最先进、最广泛采用的技术。
2 国内外丁辛醇生产现状2.1 国内丁辛醇生产现状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用粮食发酵法生产丁醇。
60年代中期吉化公司电石厂从法国引进7 000 t/a乙醛缩合法丁辛醇生产装置,1982年吉化化肥厂从德国BASF公司引进5万t/a高压钴法装置,大庆、齐鲁分别引进英国DA VY公司低压铑气相循环法装置,生产能力各为5万t/a。
2023年丁辛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丁辛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丁辛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8O,常用作溶剂和化学反应中的原料。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丁辛醇在各种领域和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其市场需求逐年增长。
目前,丁辛醇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化工、制药、涂料、塑料、油漆和印刷等行业。
在化工领域,丁辛醇可作为氧化剂、还原剂以及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原料,如酯、醚、酸和醛等。
在制药领域,丁辛醇可用于制备肌肉松弛剂、麻醉剂、镇痛剂等药物。
在涂料、塑料和油漆领域,丁辛醇可作为溶剂、增塑剂、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等添加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印刷领域,丁辛醇可用于制备油墨,在纸张、布料和金属等表面印刷。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丁辛醇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0.7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12.2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2.3%。
其中,印刷和涂料行业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约占总需求的35%。
其次是制药行业,其需求增长速度较快,预计未来几年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国内市场方面,丁辛醇市场同样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据统计,2018年我国丁辛醇产量达到了15.1万吨,然而目前国内的生产能力还较有限。
大部分企业生产技术并不成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不断增长需求。
因此,国内生产商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市场需求。
而进口的丁辛醇则呈现出增长态势,2019年增长了15.9%。
总的来说,丁辛醇市场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和市场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新的应用领域的开发,其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同时,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企业需要通过提高技术、强化研发、降低成本等手段,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2023年丁辛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丁辛醇行业市场环境分析丁辛醇是一种有机化学物质,化学式为C8H18O,它具有清香味,是一种无色液体,常温下易挥发。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石油、医药、塑料、化纤、油漆、涂料、染料等工业领域,在这些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丁辛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将就丁辛醇行业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主要从行业规模、市场需求、供应商竞争、价格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行业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报告,丁辛醇的年产量约为16万吨,市场规模在稳步增长。
随着化学、石油和塑料等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丁辛醇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
未来,随着相关领域的不断扩展,丁辛醇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前景。
二、市场需求1. 化学领域:丁辛醇在化学品生产中作为溶剂、溶媒和还原剂的作用明显。
近年来,随着化学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大,对丁辛醇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2. 石油领域:丁辛醇可用于油田提高采收率,此外,在加工石化产品时也需要大量的丁辛醇。
3. 医药领域:丁辛醇是一种保健药材,在中药制剂中常被用作辅助成分。
4. 塑料领域:丁辛醇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添加剂中,可以提高塑料表面的光泽度、韧性和强度等。
5. 其他领域:丁辛醇还可以用于油漆、涂料、染料、清洗剂、工业调剂剂、增稠剂、抗氧化剂等领域,因此丁辛醇的市场需求十分广泛。
三、供应商竞争目前,丁辛醇生产厂商以美国英孚公司、荷兰帝国化学公司、法国芬达公司等为代表。
这些公司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等方面提高其竞争力。
另外,来自中国等新兴市场的若干工厂也在进入丁辛醇市场,这也加剧了供应商之间的竞争。
四、价格趋势由于丁辛醇的用途广泛,市场价格受众多因素影响。
市场的供需关系及原材料成本等都会对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各个市场的价格波动也相对较大。
在短期内,丁辛醇的价格波动较大,需要用户及时跟进市场行情,进行价格调整。
总体来看,随着相关领域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丁辛醇的市场价格有望上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低成本的原料丁二烯,同时省去工艺所用的合 成气,是对传统工艺的改进[5]。
丁醛衍生醇领域中的主流技术是 UCC/kvaerner 公司和 Ceianese 公司的 Rh 催化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规模生产经济最 大化的要求,丁辛醇工业发展的重点集中在催化剂 的研究和开发上。
参考文献 [1] 于兴芬 . 丁辛醇国内外概况剂技术进展[J]. 齐鲁石油
4 液相循环改性铑法 国外对液相循环改性铑法技术加以改进、发展,
形成各有特色的专有技术,主要技术代表有四家公 司,具体情况如下:
(1)DAVY/DOW(原 Kvaerner/UCC)联 合 开 发 的 第二代丙烯铑法低压羰基合成技术———液相循环工 艺
DAVY/DOW 的第二代丙烯铑法低压羰基合成技 术———液相循环工艺原为英国戴维公司所有。此液 相循环工艺为两个反应器串联,反应产物和催化剂 是在反应器外部通过闪蒸和蒸发分离,分离后的催 化剂再返回反应器,这样可以实现羰基合成反应系 统的操作最佳化、分离最佳化。两个反应器分别选 择最佳的反应条件,使丙烯的转化率和选择性提高, 循环气量减少,因而反应器中液层不会因气体泡沫 层而占用体积,反应器的生产能力也增大了。反应 和催化剂分离分开,使催化剂的分离在较低的温度、 压力下进行,对催化剂损害小,并可延长催化剂的使 用寿命。装置内部有催化剂再生设备,可对失活催 化剂进行现场、简单、低成本的活化再生。装置中产 生的废液及废气燃料可用于其它装置,既回收了能 源,又减少了三废排放量。
HRhCOL3 三苯基磷 丁醛、高沸物
~ 2.0 ~ l00 (9 ~ 8)= l
鼓泡塔式
高 较高
低 较高 较长 较多 不需要
小
三菱化成
鲁尔
丙烯,CO,H2 R(h OAC)(TPP)3
三苯基磷
丙烯,CO,H2 醋酸铑
三苯基磷三磺酸钠盐
甲苯
水
连续补充,废催化剂
连续排放每年废催化 每年就地回收再利用
剂送催化剂制造厂回收
化工,1990,1(8 4):37 ~ 45 [2] 山秀丽,潘行高 . 首届全国丁辛醇行业年会文集 . 2001 .
Keywords OXO Iiguid phase circuIation Rhodium process
1 概述 丁辛醇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丁醇生
产的各种醚类、胺类可分别用作乳胶漆、织物加工粘 合剂、农药和橡胶加工及皮革处理剂等。用丁醇生 产的邻 苯 二 甲 酸 二 丁 酯 和 脂 肪 族 二 元 酸 酯 类 增 塑 剂,广泛用于各种塑料和橡胶制品的生产。丁醇是 生产丁醛、丁酸、丁胺和醋酸丁酯等有机化合物的原 料,可用作树脂、油漆、粘接剂的溶剂及选矿用消泡 剂,也可用做油脂、药物(如抗菌素、激素和维生素) 和香料的萃取剂及醇酸树脂涂料的添加剂[1]。
辛醇主 要 用 于 制 造 苯 二 甲 酸 二 辛 酯( DOP)。 DOP 产品素有王牌增塑剂之称,是一种物美价廉的 理想增塑剂,广泛用于聚氯乙烯、合成橡胶、纤维素 脂的加工等。辛醇可用作柴油和润滑油的添加剂, 还可用作照相、造纸、涂料、油漆和纺织等行业的溶 剂、陶瓷工业釉浆分散剂、矿石浮选剂、消泡剂、清净 剂等。
物为催化剂,三苯基磷为配位体,产物丁醛的正异构 比为(9 ~ 8)I l。
其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4。 以上各种液相循环改性铑法丁辛醇生产装置技
3 术比较,见表 l。
通过对以 上 四 种 工 艺 的 比 较 可 以 看 出,DAVY/ DOW 技术工艺流程短,设备数量少,原料消耗低,产 品方案灵活,适应市场变化能力强,适合于国内丁辛 醇的改扩建发展需要。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icaIIy introduced the production technoIogy and deveIopment status of butyI aIchoI and 2 - EH overseas,as weII as the status guo of main eguipments at home. Pointed out the main study direction in the future.
"!
2003 年第 26 卷第 l 期 化工科技市场
图4 表 l 各种液相循环改性铑法丁辛醇生产装置工艺参数比较和综合评价
工艺路线 项目
主要原料
羰基合成催化剂
溶剂
催化剂寿命
催化剂回收率,Rh 反应压力,MPa 反应温度,C 正异构比
反应器形式
催化剂活性 异构比
工艺消耗定额 操作温度压力
工艺流程 设备数量 是否需要特殊材质
1 回收铑,制备新催化剂返回工厂再使用。
其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2。 (3)鲁 尔 Ruhrchemie/Rhone - Pouienc 的 羰 基 合 成工艺
该技术的特点是采用水溶性的铑催化剂,反应 物粗醛和催化剂通过简单的相分离,而不需要其它 的能源。含铑催化剂的水相返回反应器循环使用。
化工科技市场 2003 年第 26 卷第 1 期
其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1。
图 (2)三菱化成开发的铑法低压羰基合成技术
该技术的特点是采用甲苯作铑催化剂的溶剂, 具有粘度低、传热好、催化剂活性高、产品质量高、铑 夹带损失小、催化剂活性下降慢及反应器生产效率 高等特点。装置内部带有催化剂回收系统,采用结 晶及离心过滤从废催化剂中回收 TPP 和铑络合物。 未能回收的废铑催化剂浓缩后定期送催化剂制造厂
2.2 国内发展概况 我国的丁辛醇生产技术在 1980 年以前主要采 用粮食发酵法制丁醇;采用乙醛缩合制巴豆醛(丁烯 醛),巴豆醛缩合、加氢制辛醇。由于工艺技术落后, 这一类的丁辛醇生产装置均已停产。 1976 年,吉化公司从德国 BASF 公司引进 50 kt / a 年的高压钴法丁辛醇装置,1982 年建成投产。随 后,大庆石化总厂、齐鲁石化公司从英国 DAVY 公司 成套引进丁辛醇生产技术,并在 1986 年、1987 年相 继投产。 1992 年北京化工四厂从日本三菱化学公司引进 丁辛醇生产的专利技术及关键设备,于 1996 年投 产。 1996 年齐鲁石化公司在原有装置基础上,将原 来低压羰基合成气相循环法改为液相循环法,在反 应器不变的情况下,将产量扩大为原产量的 1 . 9 倍。 1998 年吉化公司对原有的 BASF 高压羰基合成装置 进行改造,引进了 UCC / DAVY 第四代低压液相循环 羰基合成技术,在保留了原装置的异构物分离、丁醛 缩合、辛烯醛液相加氢、醇的精馏分离等几部分基础 上,另外扩建了一套气相加氢、丁醛缩合、液相加氢、 醇精馏分离系统,改造后装置于 2000 年 8 月投产, 目前吉化公司丁醇、辛醇合计最大生产能力可达 120 kt / a。 3 丁辛醇生产技术概况 丁辛醇的生产工艺有两种路线,一种是以乙醛 为原料,巴豆醛缩合加氢法;另一种是以丙烯为原料 的羰基合成法,
94 %
93 %
l.0~ l.8
5.0~ 7.0
90 ~ ll0
ll0 ~ l30
l0 = l
l9 = l
带冷却盘管 的搅拌釜
内装若干个降膜 蒸发器的搅拌釜
高 较高
高 低 长 多 不需要 大
高 高 低 高 较长 较多 少量 小
5 发展方向 5.l 消费发展方向 正丁醇与水溶性表面涂料的互溶性较好,丙烯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Butyl Alcohol and 2 - Ethyl Hexanol Deng DeSheng
(ChemicaI FertiIizer Factory of JiIin ChemicaI IndustriaI Company Ltd,JiIin 132021)
维修量
DAVY/DOW
丙烯,CO,H2 ROPAC
三苯基磷 无铁丁醛
l.5~ 3 年 装置内回收再活化
再活化回收率 97 . 3% l.7~ 2.0 85 ~ ll0
l0 =(l 可调) l # 反应器:无冷 却盘管的搅拌釜 2 # 反应器:带冷 却盘管的搅拌釜
高 较高
低 低 短 少 不需要 小
BASF 丙烯,CO,H2
!!
油相中的粗醛、副产物及高沸物送去分离。粗醛中 的铑夹带损失很小,其反应产物中的正异构比例能 达 l9 I l 。该技术也适用于较高烯烃的生产。工艺 装置内有催化剂制备和废铑催化剂回收工序,所以
废铑催化剂可在本装置就地回收使用,而不需要送 出界区外回收。
其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 3。
图2
图
(4)BASF 的羰基合成工艺 BASF 公司的低压羰基合成工艺采用铑的化合
丁辛醇生产技术及发展
邓德胜 (吉林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化肥厂,吉林省吉林市 132021)
摘 要 系统介绍了国外丁辛醇生产技术及其发展状况,国内主要丁辛醇装置的现状,指出了今后丁辛醇发展的重点研 究方向。
关键词 羰基合成 液相循环 铑法 中图分类号 TO 223 . 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472(5 2003)01 - 0010 - 05
"!
2003 年第 26 卷第 1 期 化工科技市场
由于发酵法及乙醛法工艺流程长,设备腐蚀严 重,极不经济,现有装置已基本淘汰。当今丁辛醇生 产的主要方法是以丙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以丙 烯为原料的羰基合成法又分为高压钴法、改性铑法、 高压铑法和改性铑法。其中改性铑法是当代丁辛醇 合成技术的主流。改性铑法又分为气相循环和液相 循环两种方法。液相循环改性铑法是当今世界最先 进、最广泛使用的丁辛醇合成技术。
辛醇主要用于生产增塑剂。1990 年以来,由于 塑料制品市场需求的迅速增长,促使聚氯乙烯工业 快速发展,PVC 产量由 1992 年的 975 kt 猛增至 2000 年的 2 . 3972 Mt。2000 年 我 国 进 口 DOP 306 . 1kt、 2001 年为 394 kt,据预测 2005 年 DOP 的需求将在 1 Mt 以上,这也将会极大地带动辛醇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