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4号线北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四号线北环评2

合集下载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
2016年7月11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首座车站完成地连墙施工 。12月23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厅批复《昆明 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17年1月20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首座车站实现封顶 。3月2日,昆明首台本土造盾构机下线,用于昆明 轨道交通4号线区间 。
2018年3月21日起,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车站名称开始公示 。
2020年1月23日起,因项目建设过程中部分内容发生了变化,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变更)进行第一次环评公 示 。9月4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通过竣工验收 。
线路站点
车站列表
线路走向
截至2020年10月,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共设29座车站,全部为地下车站 。最大站间距3.295千米,最小站间 距0.772千米,平均站间距1.54千米。
2019年3月27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进入焊轨施工阶段 。8月21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火车北站至白龙路 站区间盾构左线顺利贯通,成为全线首个贯通的深埋重叠隧道盾构 。10月23日,广卫停车场运转综合楼封顶 。 12月9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首段全面实现电通 。12月,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首辆列车抵昆 。

运营情况
运营时刻
客运流量
据2020年9月23日昆明轨道交通官网显示,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各站点的首末班车时刻如下:
2020年9月23日开通首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共发送乘客38516人次,其中换入客流8174人次。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运行系统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列车 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采用标准地铁B型车,最高运行速度100千米/小时。昆明轨道 交通4号线车辆不仅具备载客量大、启停快、乘降便、速度高、噪音低等地铁车辆的优点,其在昆明地铁线网中还 首次采用自身蓄电池牵引技术,而且列车搭载车辆状态在线监测系统配合地面智能运维系统,具有较高的可维修 性,投用时是昆明地铁防火等级最高的列车。此外,列车全车采用LED灯带照明、搭载可多元化设计的高清大屏 LCD动态地图及LCD乘客信息显示屏、支持客室内温度调节,引入载客量控制,在提升乘坐舒适度的同时兼顾节能 环保 。

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地铁轻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在城市客运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对于引导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土地开发利用,带动房地产经济发展,其优势显著。

然而,轨道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轨道交通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对于地面或高架线路,噪声对环境影响最为突出;而对于地下线路,其振动影响是首要的环境问题。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影响评价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通常作为评价重点被列为专题,它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针对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开展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专题评价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需要注意。

1 环境保护目标的充分性对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应从敏感保护目标的类型、功能、时间、区域、分布及特点等方面,做到内容全面、调查充分。

1) 类型教学单位、医疗单位、重要科研单位、幼儿园、疗养院、养老院、居民住宅,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性建筑均视为环境保护目标。

2) 功能同一环境保护目标包含多个环境敏感点。

环境敏感点是指轨道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学校教室、学生宿舍、医院病房、疗养院和敬老院住房以及居民住宅等。

3) 时间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既有的建筑,而且拆迁后暴露出来的,需要重新规划且尚未实现规划的未来的环境保护目标,均应列为环境保护目标。

4) 区域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建成区的既有建筑,而且对于未建成区,应结合城市规划,对已经获得规划部门审批,在建、筹建以及待建的建筑,均应作为保护目标,列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

一般情况下,当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后,发生环境投诉的往往是在轨道交通开通前建成,而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又未被列入评价范畴的保护目标。

5) 分布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等级而确定。

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保护目标分为受列车噪声影响和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两类。

受列车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高架线和地面线尤其是区间线路两侧,或出入段线两侧及车辆段或停车场周围;而受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地下线路车站周围。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沈阳地铁10号线工程(张沙布—丁香街)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沈阳地铁10号线工程(张沙布—丁香街)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沈阳地铁10号线工程(张沙布—丁香街)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3.11.02•【字号】辽环函〔2023〕142号•【施行日期】2023.11.02•【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关于沈阳地铁10号线工程(张沙布—丁香街)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沈阳地铁10号线工程(张沙布—丁香街)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本项目(项目代码:2306-210000-04-01-393582)位于沈阳市浑南区和苏家屯区,线路起于现有10号线(丁香湖—张沙布)终点张沙布站,终至丁香街站,途径莫子山地区、浑南科技城起步区、新南站商务区、会展产业聚集区等核心板块,主要沿规划长青南街、创新路、创新一路、白塔街、金钱松路、会展路、雪松路走行。

线路全长约24.5千米,全部为地下线(埋深10.0米至29.0米),共设16座车站(含换乘站7座),其中预留的国展中心和丁香街2座车站工程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车站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区间隧道施工以盾构法为主。

新建1座瑰香街停车场,占地面积12.94公顷。

地铁设计最高时速80千米/小时,近期全日发车对数220对,高峰小时发车对数24对。

原环境保护部以环审〔2012〕372号批复了《沈阳市地铁十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原批复10号线起自丁香公园站,终至苏家屯西站,全长49.92千米,共设37站。

本次对尚未开工建设的部分车站、线路进行优化调整,取消苏家屯西站建设。

本项目符合《沈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2年修编)》,已取得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辽发改交通〔2023〕435号)和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

在全面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措施后,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得到减缓和控制。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的重要手段,然而,随之而来的环境影响也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评估。

本报告旨在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背景介绍(根据具体项目的情况,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背景信息,包括项目的地理位置、规模、目的等)三、评价目标和内容基于相关法律法规和评价要求,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围绕以下目标和内容展开:1. 空气质量评估: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对周边区域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和空气质量变化;2. 噪声影响评估: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对周边区域噪声环境的影响,包括噪声源的产生、传播和影响范围;3. 水环境评估:评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对地下水、地表水等水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工程建设对水体的影响以及水污染防治措施;4.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对周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包括植被破坏、动植物迁移等;5. 社会经济影响评估:考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对居民生活、产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包括交通便捷性、就业机会等。

四、评价方法和指标(根据评价目标和内容,介绍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五、评价结果(根据评价方法和指标,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并列出具体结果和分析)六、环境保护措施基于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大气污染物控制:采取先进的污染防治设施,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能效,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2. 噪声控制:采用隔声、降噪等技术手段,减少轨道交通系统对周围环境的噪声干扰;3. 水环境保护:强化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监测和管理,防止轨道交通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4. 生态保护与恢复:建立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保护和恢复轨道交通建设对周边生态系统的影响;5. 社会经济合理协调: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线路,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

津环保许可函〔2017〕002号

津环保许可函〔2017〕002号

津环保许可函〔2017〕002号市环保局关于对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阻碍报告书的批复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你公司《轨道交通集团关于报审天津地铁11号线一期工程环境阻碍报告书的请示》(津轨道前〔2016〕275号)等材料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本工程途径南开区、河西区、河东区和东丽区,起点位于南开区复康路与水上公园西路交口,终点位于东丽区津塘二线与六经路交口的六经路站,正线全长22.6千米,均为地下线,全线共设地下车站21座和车辆段1处,全线配套新建1座110千伏变电站和12座牵引变电所。

车辆段位于东丽区七经路,主要包括:车辆段、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等。

工程总投资亿元人民币,其中环保投资27683万元,估量2020年12月完工。

工程符合《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计划(2015-2020年)》。

2016年11月4日至2016年11月17日,我局将该工程环境阻碍评判的有关情形在天津市行政审批效劳网上进行了公示,将工程环境阻碍报告书全本在我局网站上进行了公示。

在严格落实该工程环境阻碍报告书明确的各项环保方法的前提下,同意该工程建设。

二、工程建设进程和运营进程中要认真落实环境阻碍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方法,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工程建设须严格落实《天津市永久性爱惜生态区域治理规定》、《天津市永久性爱惜生态区域计划治理实施细那么》等规定和所涉及的永久性爱惜生态区域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并成立完善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生态环境治理制度。

严禁在永久性爱惜生态区域内设置临时营地、工程堆场及取、弃土场等。

临时占地尽可能设置在永久占地范围内,对临时性占用的土地,在项目完工前应恢复或优化原利用功能。

二、合理布置施工厂地,落实施工期噪声和振动防治方法。

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运输线路应躲开环境灵敏点,选择有效的环保防治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围环境的阻碍。

振动阻碍较大的机械设备远离灵敏点布置,灵敏点周围的场地应封锁施工,在场界修建隔声围墙或吸声屏障。

2024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2024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本合同目录一览1. 报告概述1.1 报告的性质和目的1.2 报告的适用范围1.3 报告的编制依据2. 工程项目介绍2.1 工程项目的性质2.2 工程项目的规模2.3 工程项目的地点3. 环境影响评估方法3.1 评估方法的原理3.2 评估方法的适用性3.3 评估方法的实施步骤4. 环境影响识别4.1 直接影响因素分析4.2 间接影响因素分析4.3 潜在影响因素分析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影响预测的方法5.2 影响评价的标准5.3 影响预测与评价的结果6. 环境保护措施6.1 防治污染措施6.2 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6.3 安全生产措施7. 环境影响经济分析7.1 成本效益分析7.2 费用效益分析7.3 敏感性分析8. 公众参与8.1 公众参与的方式8.2 公众参与的范围8.3 公众参与的结果9. 环境影响监测与评估9.1 监测方法与手段9.2 监测周期与频率9.3 监测结果的评估与分析10. 合同的履行与监督10.1 合同的履行期限10.2 合同的履行条件10.3 合同的监督与检查11. 合同的变更与解除11.1 合同变更的条件11.2 合同解除的条件11.3 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法律后果12. 合同的争议解决12.1 争议解决的途径12.2 争议解决的方式12.3 争议解决的时间限制13. 合同的违约责任13.1 违约行为的界定13.2 违约责任的形式13.3 违约责任的免除14. 合同的终止与失效14.1 合同终止的条件14.2 合同失效的后果14.3 合同终止后的权益处理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报告概述1.1 报告的性质和目的本报告为2024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和评估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为项目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 报告的适用范围本报告适用于2024年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包括但不限于工程项目的建设、运营和拆除等各个阶段。

北京地铁9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评估25页

北京地铁9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评估25页

北京地铁9号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评估25页环境阻碍报告书(简本)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06年3月武汉目录北京地铁9号线平面示意图1 总论1.1 建设项目前期预备情形简介1.2 环境阻碍评判实施过程1.3 评判内容1.4 污染操纵目标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2.1 工程概况2.2 工程污染源分析3 环境爱护目标况4 都市生态环境阻碍评判结论与建议4.1 评判结论4.2 建议4.6 工程建设对都市交通的阻碍分析5 声环境阻碍评判结论和建议5.1 声环境现状评判结论5.2 声环境推测评判结论5.3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方案5.4 声环境阻碍评判结论6 振动环境阻碍评判结论与建议6.1 环境振动现状评判结论6.2 环境振动推测评判结论6.3 污染防治措施7 水环境阻碍评判结论与建议7.1 水环境阻碍评判结论7.2 评判建议8.电磁辐射环境阻碍分析结论与建议9 环境空气阻碍评判结论与建议10 环境阻碍评判结论10.1 项目建设环境合理性分析结论10.2 环境爱护措施的可控性及经济效益分析结论10.3 环境阻碍评判总结论1 总论1.1 建设项目前期预备情形简介1.1.1 项目名称北京地铁9号线工程1.1.2 项目地点北京地铁9号线是一条位于都市西部、整体呈南北走向的线路,线路起点设在北京市西南部丰台区的郭公庄,而后线路沿万寿路南延向北,从丰台火车站东侧穿过并一直向北至广安路路口,然后线路右转沿道路向东,穿过六里桥,至羊坊店路路口左转,再沿道路向北,穿过北京西客站、玉渊潭公园,最后线路沿首都体育馆南路连续向北,至长河桥以北设置终点站白石桥站与4号线衔接。

本工程全线一次建成。

工程分布在北京市丰台、海淀两个行政区。

1.1.3 建设单位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1.2 环境阻碍评判实施过程1.2.1 环境阻碍评判任务托付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阻碍评判法》和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于2005年12月托付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承担北京地铁9号线工程环境阻碍评判工作。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甲级国环评证甲字第2605号2021年3月武汉1 总论1.1 编制说明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原可研设计为全封闭全高架线路,全长29.41km,分二期实施,一期工程由宗关至黄浦路10.234km,2004年9月投入运行;二期工程是一期工程的续建工程,西段线路由宗关至吴家山长11.658km,东段线路由黄浦路至堤角长7.518km,全长19.176km。

全线设26座车站,其中二期工程16座车辆段及综合维基地1处,主变电所2座等工程及运营设施和设备。

2005年,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了?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5年6月以环审〔2005〕607号文?关于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后续设计过程中,1号线二期工程西段的金山大道站至五环大道站〔原四明路站〕及东段的新荣站〔原岔路口站〕至堤角站区间线路发生变化,并在额头湾站至舵落口站区间增设竹叶海车站1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2021年1月武汉地铁集团委托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根据目前的最新设计文件,针对发生重大变化的局部编制?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武汉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调整)简介工程地点武汉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东西向贯穿汉口地区。

线路从吴家山沿解放大道经舵落口、古田地区、宗关,再转向京汉大道,沿京汉大道经江汉路、大智路到黄浦路后转向解放大道经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二期工程从一期工程向东西两端延伸,西段线路从宗关站向西延伸,沿线经过汉西一路、古田四路、古田三路、古田二路、古田一路,至舵落口,沿解放大道北侧跨越汉丹铁路和三环线后,再沿107国道北侧前行至七雄路转向北,再沿七雄路跨东吴大道、金山大道至终点金山大道站。

东段线路从黄浦路站向东延伸,下穿长江二桥、上跨江岸铁路货场咽喉区后,沿解放大道中央布设,经徐州新村、丹水池、岔路口至终点堤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话号码或邮箱)
地址
市区街道(镇、乡)
路号
注:法人或其他组织信息原则上可以公开,若涉及不能公开的信息请在此栏中注明法律依据和不能公开的具体信息。
附件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意见表
填表日期年月日
项目名称
天津市地铁4号线北段工程
一、本页为公众意见
与本项目环境影响和环境保护措施有关的建议和意见(注: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规定,涉及征地拆迁、财产、就业等与项目环评无关的意见或者诉求不属于项目环评公参内容)
(填写该项内容时请勿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内容,若本页不够可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页)
二、本页为公众信息
(一)公众为公民的请填写以下信息
姓名
身份证号
有效联系方式
(电话号码或邮箱)
经常居住地址
市区街道(镇、乡)
居委会(村)小区(村民组)
是否同意公开个人信息
(填同意或不同意)
(若不填则默认为不同意公开)
(二)公众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填写以下信息
单位名称
工商注册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有效联系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