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及 安全性分析

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PCI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TIMI分级、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血小板活化功能情况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TIMI III级患者多于对照组,术后心血管不良情况发生事件少于对照组,血小板活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配合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患者得到了更为快速的康复,患者病情改善理想,值得全面推广。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疗效;安全性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术是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最常使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术后患者还是有可能因为支架的影响而再次发生血管堵塞[1]。
目前,临床常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均是在上游抑制血小板活化, 替罗非班作为静脉及冠状动脉用药,其药效相对稳定,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最终环节, 阻断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GP IIb/IIIa受体结合,被认为是迄今最强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
作为一种非肽类小分子GPI,替罗非班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应用广泛[2]。
因此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中也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给予患者替罗非班治疗。
本文对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1)以上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全部确诊;(2)患者及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签写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无认知能力;(2)精神疾病患者;(3)其他肝肾等严重脏器疾病。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各90例。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天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左室射血分数、术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血流TIMI分级、术后30天内出血并发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7天内心电图ST 段回落情况,替罗非班组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3级高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30天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替罗非班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30天内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急性STEMI介入治疗中,盐酸替罗非班的应用,能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 血流、提高心脏射血分数而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且不增加临床出血风险,临床应用价值高。
标签: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 Methods From May 2011to May 2014,180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by emergenc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7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wo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of ECG,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blood flow TIMI after operation and 30 day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In 7 days after operation,the ST segment of ECG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of 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between 30 groups (TIMI).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IMI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myocardial reperfusion,improve the blood flow of infarction related blood vessels,improve cardiac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ardiac adverse events.【Key words】Tirofiban hydrochioride;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急性心肌梗死[1]分为急性STEMI及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而急性STEMI为临床最常见、最严重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因: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基础上血小板聚集、并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持续、完全性闭塞;PCI[2]在治疗急性STEMI方面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这种治疗方案的弊端在于容易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引起血小板聚集,从而引起血栓,所以,如何控制血栓就显得至关重要。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11期5投稿邮箱:sjzxyx88@·论著·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 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王磊(蓬莱市人民医院,山东 烟台 265600)0 引言目前对于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 )的治疗首选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可使濒临坏死的心肌组织尽早恢复供血,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最大程度改善心功能和降低死亡率。
但如果行急诊PCI 术后冠脉内血栓仍较多、血流缓慢,常可造成心肌无复流(No-ReflowPhenomenon ),必然影响再灌注疗效[1]。
作者等对39例AMI 行PCI 治疗后合并冠脉内血栓形成患者予以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本院就诊的符合ST 段抬高型AMI 诊断标准并行急诊PCI 患者,选择其中冠脉造影显示均有冠脉内血栓形成,PCI 治疗后血栓未能消失,远端心肌梗死溶栓(TI-MI )血流工级或以下者共55例。
55例患者根据PCI 术中是否使用鲁南恒康及使用方式分为A 、B 、C 三组:A 组16例,B 组20例,C 组19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A 组:为早期患者,未使用鲁南恒康;B 组:单纯静脉应用鲁南恒康(山东新时代药业生产,国字号H20041.1651),术中先以10 μg/kg 的剂量3 min 静脉注射鲁南恒康,然后以0.15 g (/kg·min )的剂量维持静脉泵入36 h ;C 组:冠脉内+静脉内应用鲁南恒康:将10 μg/kg 的剂量间隔5 min 分1-3次冠脉内注射,继而静脉泵入,用量同B 组。
所有急诊PCI 患者术前嚼服阿司匹林300 mg 、口服氯吡格雷300 mg ,同时给予他汀类药物及对症治疗,术中使用肝素1 mg/kg ,术后低分子肝素钙4000 U1/12h 皮下注射维持7 d ,继续口服氯吡格雷75 mg ,1次/日,阿司匹林100 mg1次/日等常规药物治疗[2]。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目的探究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4~2014年64收治的急性心梗死患者162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替罗非班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罗非班治疗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标签:替罗非班;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发生原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斑块出现破裂等引发,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AMI属于伴有冠状动脉急性的闭塞,为临床方面的综合征。
现阶段,治疗这类病症,一般采取抑制拮抗血小板的黏附情况,以及抑制聚集反应的方式进行治疗,降低血栓的形成。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AMI患者162例,探究替罗非班介入治疗AMI 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AMI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
观察组男48例,女33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1.6±12.94)岁。
对照组男54例,女27例;年龄34~70岁,平均年龄(52.2±13.14)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首次给予阿司匹林(上海海虹实业(集团)巢湖今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1119)300mg/d,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07)600mg/d进行治疗,之后每天的药物剂量控制在100mg、75mg/d。
患者实行冠状动脉造影时,需对动脉鞘管注射普通的肝素3000IU,然后,行PCI术前,添加肝素100IU/kg。
替罗非班联合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应, 从而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复流( I I TM 血流分级) 。大量单
个试 验观察表明 , PIb Ⅲa G I/ 受体抑 制剂 仅在 P I 前应 C之 用才有治疗效果 。在 P IU— L S R S P U 试验 , 替罗非班的治疗 效果 在那些 于 P I C 之前应用 的患者 中获益最 大 , 而药 物治
效 ” 。有效的方法是使 用更 强效 的抗 血 小板 药物血 小板 J
膜糖蛋 白 Ⅱb Ⅲa 体拮抗 剂 。糖 蛋 白( P Ib 1a受 / 受 G ) I /1 I
时, 虽经肝素 、 阿司匹林 、 吡格雷等 强化抗凝 、 治疗 , 氯 抗栓 但 支架 内血栓发生率却可达 29 , 内大量 血栓形成 、 .% 冠脉
件的发生率 , 临床应 用安全有效。
关键 词
替 罗非班 ; 急性心肌梗= ; f 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 巳 有效性 ; 安全性
文献标 识码 :B d i 0 3 6/.s .0 5—13 .0 11 .4 o :1.9 9 ji n 29 s 4 4 2 1 . 10 5
中图分 类号 :R 4 . 2 522
体抑制剂盐酸替罗非班 , 以评价盐酸 替罗非班在 A 急诊 MI
PI C 中的疗效 和安全性 。
1 资料 与 方 法
1 1 一般资料 .
选择 20 0 09— 5—2 1 0 0 1— 5在我 院心 内科
P I 中由于球囊 、 C术 支架 以及其 他器械 的使用 导致冠 脉斑 破裂 , 使血小板 激 活 、 黏附 、 聚集 , 致血 栓形 成 。另 外粥 导 样斑 块中的脂 质碎 片、 基质成 分、 症细胞 、 炎 内皮 细胞 等黏 附聚集而损伤微血 管 , 造成 心肌 微循 环障 碍 , 肌再 灌注 心 不 良, 出现无复 流或慢 血 流现象 , 得再发 心绞 痛或 心肌 使
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目的:观察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情况。
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8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患者予基础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予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性指标、ST段回落及安全性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LVEF、CTEC及cTnT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ST段回落>70%与心脏功能异常情况也优于对照组,比较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出血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系数较高。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介入治疗;替罗非班;基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活化,从而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手段[1]。
本研究将对44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参考,现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诊治的8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完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3:21,年龄63-77岁,平均(69.98±2.25)岁,发病时间1-13h,平均(5.74±1.25)h;研究组男女比例22:22,年龄65-82岁,平均(72.58±3.47)岁,发病时间1-12h,平均(4.98±1.12)h;梗死部位:前壁20例,后壁42例,下壁26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梗死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患者均予300mg阿司匹林+600mg氯吡格雷顿服,术后300mg阿司匹林+75mg氯吡格雷,口服1次/d,皮下注射4000-6000IU低分子肝素,12h/次,5-7d,依据患者病情给予适量他汀类、β受体阻断剂对症治疗。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目的:探討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积累经验。
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9例AMI患者,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6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口服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肝素,1000 U/h,持续36 h,观察组使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0.15 μg/(kg·min),持续36 h。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ST段下降、缺血导联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两组患者ST段下降、缺血导联数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412,P>0.05)。
结论:替罗非班能够有效调节AMI患者心电图变化,降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并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现代研究证实,其发病与血小板活化聚集、血小板血栓形成有很大关系[1-2]。
有文献报道,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通过作用于血栓形成的最后通路,能够显著减少血小板表面的功能性GPⅡb/Ⅲa 受体,抑制血小板的粘附、活化、聚集,而替罗非班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血小板GPⅡb/Ⅲa 受体拮抗剂[3-4]。
本文以89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替罗非班在AMI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上该病的治疗积累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9月接收的89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第6版《内科学》制定的AMI诊断标准。
分析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分析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谭传福(石门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石门415300)摘要:目的:探析对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4例,行心血管介入治疗)与观察组(54例,行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心肌灌注分级(TMPG)情况进行评定,同时记录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68.52%(37/54)达到TMPG3级,对照组仅有42.59%(19/54)达到;观察组有5.56%(3/54)出现不良事件,对照组有20.37%(11/54),对两组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应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不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盐酸替罗非班心血管介入急性心肌梗死有效性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542.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20)06-0164-02吸烟、暴饮暴食、寒冷刺激、过度劳累等极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破裂斑块表面有较多血小板聚集,从而形成血栓,令冠状动脉发生急性堵塞,最终导致疾病发生[1]。
抗血小板凝聚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采用介入术能够对血小板凝聚产生阻止作用,从而达到疏通血管的目的。
但是,在介入术治疗的过程中,冠状动脉内存在的大量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阻塞远端血管,令不良事件发生概率增加,不利于预后。
为了减少介入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我院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发现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在2018年1月—2019年2月,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54例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为对照组,另54例采用盐酸替罗非班联合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为观察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 ・ 9
论 著
替 罗 非 班 治 疗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的疗 效 和 安 全 性 观 察
干 志红 , 苟华 良, 向 阳 孙
梗死血 管再
通率 治疗组 比对照组显 著提 高, 0 O , P< .5 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出血并发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 0 0 。M C P> .5 A E治疗组 比
对照组显著 降低 , 差异有统计 学意 义( 0 0 ) P< .5 。结论 替 罗非班在治疗 A 与尿激酶静脉溶栓合用是安全有效的。 MI
t e t ame to c t o a d a n ac in h e t n fa u e my c r il fr t .M e h d 1 2 p t n swi c t o ad a n a cin w r a d ml i ie n o r i o tos 2 ai t t a u e my r i if r t e r o y dv d d i t e h c l o e n
t o g o p .6 r n t i a r u n 2 i a i h r p r u .P t n si oh g o p o t v n u h o oy i g t — w r u s 0 we i mf n g o p a d6 b sct e a y go p e i b n ai t n b t r u st k i r e o st r mb lsst eh e o n a o
Da h u, z o z o Da h u,S h n 6 5 0 c a i n 3 0 0,C ia hn
【 bt c】 O jcv T ss t c ny n fyf tvnu yamn ttno u k a dtobnf A s at r be i t e o s s h e i c ads e r n eos isao f r i s a r a r a e e f e i a t o ir a l d iri o n en if i o
t n G N Z i og G u -ag, U in — n .TeIt n l d ie adoacl eat eto et l o i lo i . A h- n , OU H al n S N Xa gy g h ne a in— ri su rD p r n f Cnr s t o h i a r Me c c v a m eH p a f
( 达州市 中心医院心 内科 , 四川 达州 6 50 ) 30 0
【 摘要 】 目的 观察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 梗死 ( M ) A I与尿激 酶静 脉溶栓合 用的安全性及 疗效。方法
对 12 2 例
A 患者 随机 分为治疗组 6 MI O例 , 对照组 6 2例。两组患者均给 予静脉溶 拴、 酸甘 油、 硝 培哚普利/ 氯沙坦、 或 美托洛 尔、 拜
Hale Waihona Puke m dctn o pt n i r bngop t i a a adt nl d iirt yit vn u cop pwt 0 4 g ( g・ eia o .Fr a e ̄ nto a ru ,mf n W d i a yam nsae b r eos r—u h . 1 / k i i if i i b s i o l t d na mi m i  ̄ ' m n or 0m ntsad0 1 ( g・ i)f a t ac f rt o o s .D vlp e t fi a t nrl e r r r u i)f iue .5 3 n k m n o m i e n ea e rmbl i ee m n r i e tda e e — r nn t h ys o o n co f a ty f s n e oraea dma r de ecri vnsw r o sre n eod d eut T ei aco l e r r rfs n i ,hm r g j vm a a eet e bevdadrcre.R sl h rt nr a d aty e i o h n oa dc e s f n i e t e uo rt i rf a r pw s i ic t i e a ai teaygop ( 0 0 ) hr w sn a rdfrnei teic a to b g u a g f a l h hrt bs rp ru P> .5 .T e a om j ie c ni e n iin o s n in y g h n ch e o e nh — dneo e o hg e entog u s( < . 5 .T edvl met f ao vr ada vns a gicn yl e ee f m r aeb t e r p P 0 0 ) h ee p n o m jr des criceet W s n at w rn h w w o o a e s i f l o i i
e i i o l c r e,p rn o r r l s r ,me o rl l a p rn co i o rl ao v t t acu , e o a ai t . a a i rw t n t gy e i h r n e d p l o o a t i i n a tp oo , s i , l p d g e , t ra ai c im i s n l n x p r ec s b sc n
【 关键词 】 急性心肌梗死 ; 罗非班 ; 替 静脉溶栓 【 中图分类 号】 R 522 2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4 5121)5 79 2 0 - 0 (020 - 9- 00 0 0
Efi n y a d s f t o t a e o sy a mi it a i n o r k n s n r fb n i r a i g a u e my c r a _ r - f de c n a ey f r i r v n u l d n sr to fu g i a e a d f o a te t c t o a dili f e n l l n n na
阿司匹林 、 氯吡格 雷、 阿托 伐他 汀钙 、 诺肝 素等作 为基 础 治 疗。治 疗组在 溶栓后 静脉 泵入 替 罗非班 , 0 4 / k 依 先 . g ( g・
mn 3 r n 后 0 1 t / k mi) i)x 0 i , .5r ( g・ n 。观察梗死血管再通、 a g 出血并发症 、 主要 心脏 不 良事件 ( C 。结果 MA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