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语文阅读答案word版本 (3页)

2019-2020-“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语文阅读答案word版本 (3页)
2019-2020-“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语文阅读答案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语文阅读答案

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

题5分)

当郭美美在微博上虚构“红十字商会总经理”这个身份的时候,可能并没有想

到自己的一次“作恶”居然产生了如此持久而巨大的“蝴蝶效应”,不仅给中

国红十字会带来了“灾难性”的信誉危机,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人的善良

和爱心。

也许,喜欢虚构事实的郭美美们并不在少数,他们并不知道,“你要用真

实的方式交流”是微传播时代最核心的价值主张,也是微传播最迷人和最激动

人心的地方。扎克伯格发明社交网络的初衷,就是“通过要求人们对其行为负

责以及使用真实身份,从而建构起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互联网模式”。

微博所倡导的“透明度、信任、联系、分享”等核心价值观,已经从根本上改

变了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它把人们从以Google为代表的毫无感情色彩的“信联网”时代,带入了以Facebook、Twitter、Weibo为代表的极度透明和真实身份的“人联网”时代。在这个真实、透明的微世界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

什么样的关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真善美都会得到张扬,一切假恶丑都

将原形毕露,如果不诚实,就会受到惩罚,如果不透明,就会遭到“人肉”。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极端透明度”,成为一股不可遏制的发展潮流和趋势,它所带来的“共景式监狱”的集体围观图景,对社会管理控制方式,又提出了

前所未有的挑战:自古以来,社会控制的主动权都是掌握在掌权者手里,“民

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个社会究竟拥有什么样的开放度和透明度是适合的?这都是由掌权者决定的。而最近十年,微博成为历史上最天然的民主推进工具,成为打破全球权力平衡的一个有效工具。微博赋予每一个个体以权力,使

得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交流,帮助他们不再受到压制。

因此,在“社会透明度”日益增强和“社会信任度”日益匮乏的双重挑战

之下,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提高透明度来增强信任度,不能建立起二者之间有效

的作用机制,不能改变政府的社会管理运作方式的话,那么可以想象的是,在

微博上形成的“余众的反抗”力量,一定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在未来的岁月里,可能会导致权力消解和社会动荡。

如果说微博倡导的这种“极端透明度”可能会侵犯到个人隐私,令很多人“望

微博而止步”的话,那么对于像中国红十字会这样的公益慈善机构和政府的公

共服务部门,却正是要大力倡导透明公开,因为慈善是没有隐私可言的。因此,在郭美美炫富事件中,中国红十字会的危机公关别无他途,唯一的良策就是

“提高透明度——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一方面依据国际红十会的做法,向网民清楚解释筹集善款的具体运作模式,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另一方面,对慈善运作的不规范行为进行主动认错、曝光,化解敌意,重树形象,并进一步

提出公开透明的有效监督举措。总之,越早实施“透明慈善战略”,越有利于

化解公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12.下列不属于“人联网”特征的一项是()

A.倡导个人在网络上使用真实身份,说真实的话,做正确的事,并对个人的行为负责。

B.“人联网”是极度透明的,善与恶都会暴露出来,如果不诚实,就会受到惩罚,如果不透明,就会遭到“人肉”。

C.“人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侵犯到个人隐私,也能化解敌意,重树形象,消除误解,增进了解。

D.相比于“信联网”,“人联网”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多了真诚和信任,因而更具人性化。

13.下列分析与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郭美美事件的影响持久而巨大,是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公益性特征和人们对它的期望分不开的。

B.微博会形成“余众的反抗”力量,一定会产生极大的破坏力,还会导致权利消解和社会动荡。

C.虽然发明者希望建构起一个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互联网模式,但目前的互联网上仍然充斥着不少虚假信息。

D.在透明化的舆论监督之下,新的危机公关也必须提高透明度,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

14.结合文意,微博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给社会管理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5分)

参考答案:

12. C(属中国红十字会的做法)

13. B(4段末是说“可能”)

14.⑴通过提高透明度来增强信任度,

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背后的管理体制根源

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背后的管理体制根源 摘要: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使红十字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 严峻的挑战,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全方位的思考和努力,其中,管理体制的错位是当下红十字会信任危机频现的一个重要根源。虽然红十字会为之已做出诸多重要探索,但距离理顺体制、还原其社团本色、使其公开透明地运行之目标还任重道远。 关键词: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管理体制 红十字会与联合国、奥委会并称世界三大国际组织。但与联合国、奥委会的妇孺皆知相比,国人对红十字会的认知度相对较低。2011年沸沸扬扬的“郭美美事件”把中国红十字会推上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公众的质疑声浪中,红十字会遭遇到了近年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郭美美事件”挫伤了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慈善组织的公信力,使其募捐救助工作遭遇严重困境,据统计,“郭美美事件”后,6-8月公众通过慈善组织进行的捐赠总额为84亿元,比3-5月的626亿元下降866%。[1] 看已经尘埃落定,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刚刚开始。对于大多数民众而言,对于危机事件中红十字会的现实认知,更多的是出于感性和情绪,而较少有理性的思索和关怀。对于一个饱经历史沧桑,具有国际性特征而又身处社会转型加速期的人道救助团体而言,剖析其信任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绝非易事,本文试图从管理体制的视角,对此略作管窥,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红十字会管理体制的严重错位 中国红十字会是国际红十字大家庭中的一员,始建于日俄战争中的1904年,历史悠久,成绩卓著。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可见,红十字会本质上是一个社团组织,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民间性,因此红十字会的管理理应体现出社会力量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在阳光下公开透明地运行。但现实中,这样一个具有久远传承和深厚历史积淀的社团长期存在着管理体制严重错位的问题,而且,这样的问题直至今日仍未得到完满解决。 新中国建立伊始,出于巩固政权和安定社会的需要,政府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林林总总的慈善机构进行了全面整改,其中绝大多数都以“封建组织”、“反动组织”和“宗教性组织”的名义而取缔,红十字会是为数不多的得以继续延承的社会团体,但彼时的红十字会却在特殊的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以往的身份内涵,1950年改组后的红十字会成为“中央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隶属卫生部,成为其下辖的一个业务机构。[2]会基本上已经迷失了自我。当然,在当时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下,这样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但红十字会的社团本性和民间特征并没有在之后的历史演进中 得到逐步的彰显,虽然在主管部门和隶属关系上有所变更,但都是体制内的变化,红十字会基本没有改变政府职能部门的身份界定。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战场救护,瑞士人银行家亨利杜南先生是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在看到索尔弗利诺战役残不忍睹一幕,在发动邻近的村民参加救护,并劝导参与救护的人不带成见地医治所有的伤病员。这次经历深深触动了亨利杜南的良知和思维。他在《索尔弗利诺回忆录》一书中提出两项重要建议:一是在各国设立全国性的志愿伤兵救护组织,平时开展救护技能训练,战时支援军队医疗工作;二是签订一份国际公约给予军事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及各国志愿的伤兵救护组织以中立的地位。1864年8月8日至22日,在日内瓦召开了外交会议,参加会议的12个国家的正式代表签署了第一个日内瓦公约--《关于改善战地陆军伤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公约宣布使用白底红十字标志的旗帜和臂章以区别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公约最后呼吁各国政府批准加入这一公约。从此,红十字运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运动开始发展起来,并得到国际法的保障。红十字会与联合国、奥委会并称三大国际组织。 150年来,随着红十字会会员国的发展,红十字会的任务也开始由单一战伤救护发展到对自然灾害的援助、意外伤害的急救、自愿献血、捐献骨髓、捐献人体器官、社会福利以及开展世界各国红十字会、红新月会之间的友好合作,壮大和平力量,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等。

我听说我国红十字会不仅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还要遵循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普遍国际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开展工作。 人道: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本意是要不加歧视地救护战地伤员。在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努力防止并减轻人们的疾苦,不论这种痛苦发生在什么地方。本运动的宗旨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友谊和合作;促进持久和平。 公正:本运动不因国籍、种族、宗教信仰、阶级偏见和政治见解而有所歧视,仅根据需要,努力减轻人们的疾苦,优先救济困难最紧迫的人。 中立:为了继续得到所有人的信任,本运动在冲突双方之间不采取立场,任何时候也不参与带有政治、种族、宗教或意识形态的争论。 独立:本运动是独立的。虽然各国红十字会是本国政府的人道助手并受本国法律的制约,但必须经常保持独立,以便任何时候都能按本运动的原则行事。 志愿服务:本运动是个志愿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方式得到利益。

对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的思考

对中国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的思考 陈玉倩 (湖南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长沙,410205) 摘要: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引爆了中国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在此事件之后中国红十字会收到的民众捐款呈直线下滑趋势。本文针对本次信任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应对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中国能重建一个真正透明、廉洁、有公信力的红十字会。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信任危机 一、引言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中国红十字会的存在。在那时小小的我心里,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都是善良的天使,她们以救助他人为己任,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后来我逐渐明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并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而依照相关法律,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 ②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参与输血献血工作,推动无偿献血;开展其他人道主义服务活动; ③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④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工作; ⑤宣传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 ⑥依照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完成人民政府委托事宜; ⑦依照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以前人们只要有捐助的想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红十字协会。然而,这样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组织,近年来却危机频发。

2011年6月20日,微博昵称“郭美美baby”的一名90后女孩在网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引起轩然大波。虽然事后据调查结果显示郭美美以及郭美美的资金来源都与中国红十字会毫无关系,但是由“郭美美事件”引发的红十字信任危机却并没有结束。我们可以看到,自6月下旬“郭美美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社会捐款数以及慈善组织捐赠数额均出现锐减。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表示,当年全国7月份社会捐款数为5亿元,和6月相比降幅超过50%。慈善组织6到8月接收的捐赠数额降幅更是达到86.6%,其中深圳佛山红会在事件后所收捐款几乎为零。 而在“郭美美事件”发生之前,已经有类似的事件发生。2008年5月,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时期就曾爆出中国红十字会用1300万元购买1000顶帐篷的丑闻,红十字会对外发表声明称万元帐篷系谣传。2011年4月,上海市卢湾区红十字会一张数额为9859元的餐饮发票在微博上被曝光,立即引起了网友的围观和质疑。只是“郭美美事件”引起的社会舆论反响更大,成为了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二、事件原因 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红十字会管理体制缺失 红十字会从根本上说是非盈利的人道组织.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民间性,因此红十字会的管理理应体现出社会力量和民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在阳光下公开透明地运行。但现实中,这样一个具有久远传承和深厚历史积淀的社团长期存在着管理体制严重不健全的问题,与国家体制相同,都实行科层制。从中央到县一共有四个级别,但各级红会的人力调配和经费保障都和总会没有关系。它并没有将民众和社会的力量纳入其管理者的范围中,这就造成了红会管理机制的失序和混乱。 ②善款来源与去向没有公开透明化 作为一个人到组织的慈善机构,它的善款如何处理是社会民众最为关心的,他们有权了解具体的捐款人名称和捐款数额,以及这些善款到底是如何处理的,帮到了哪些群体或哪些人。然而这些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官方网站中根本无从查起,其官方网站中只有每年的一个预算和决算表,都是比较笼统的收入和支出的数据,并不具体。

中国红十字会改革—左右为难,举步维艰_3000字

中国红十字会改革—左右为难,举步维艰_3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 小学作文作文网 危机催生的改革 2011年6月,郭美美成为热点人物,中国红十字会遭遇有史以来最大信任危机。舆论普遍质疑官办慈善机构不透明。在整个危机处理中,旧体制与公众期待之间,鸿沟愈深。 “郭美美事件”给红十字会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统计显示,事件之后的两个月,红十字会募款额即跌入冰点,整个2011年,全国红十字会系统接收国内捐款17.78亿元,境外捐款2.14亿元,较前一年大幅下降65%。

赵白鸽临危受命,探讨改革之路。 “任重道远,但我们必须向前走。”2012年8月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任未满一年的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重申改革决心。 两天以前,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提出改革思路:理顺政府与红十字会的关系,积极推进红十字会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打造公开透明的红十字会,全面建立综合性监督体系。 以此为节点,在经历一系列信任危机后,中国红十字会踏上变革之路。 清理不规范的冠名,纯洁红会组织。 在以“郭美美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红十字会信任危机

中,任何一个地方红十字会、关联机构、合作企业的“差池”,都会危及红十字整体品牌,倒逼中国红十字会出面救火。因此,在总体改革之前,中国红十字会对于关联机构的整顿已经开始。 近些年,国内各地红十字冠名医院丑闻频发。自今年2月起,中国红十字会开始对冠名医院展开清理,此后两个月间,原先遍及全国的2360多家红十字冠名医疗机构,减少至1603家。进入5月后,中国红十字会联合卫生部发文,要求全国各地评估各冠名医疗机构的管理现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对严重违规者取消冠名权。 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红十字会也试图改变信息不透明的状况,这一点曾在“郭美美事件”中饱受抨击。2011年7月31日,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信息发布平台试运行。按照赵白鸽披露的时间表,2012年底,捐赠平台和筹资管理系统基本版上线,一年后推广到80%的省红十字会,再用一年时间,所有的功能上线,

中国慈善组织信任危机成因及其对策思考

中国慈善组织信任危机成因及其对策思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慈善组织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影响其自身发展的问题。信任危机无疑是较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将结合近年来慈善组织的发展状况,分析其信任危机的成因,并以此提出化解危机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慈善组织信任危机成因对策 慈善组织主要是指以从事慈善事业,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具有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自治能力,进行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等功能。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慈善组织在社会救济、扶贫开发、救灾抢险等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扶危济困,互帮互助精神的弘扬以及社会资本的积累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近年不断出现的有关中国慈善组织的丑闻事件,如2001年的“中国妈妈” 胡曼莉盗用慈善组织名义谋取私利,“希望工程”善款被人侵吞,2002年山东一民办孤儿院院长董玉阁因诈骗罪锒铛入狱,以及2011年中国红十字会因“郭美美”引发的相关丑闻等,均使中国慈善组织的信任基石遭受不同程度的冲击。 一、慈善组织信任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慈善组织工作宗旨的要求与其实际中组织行为的差距 慈善组织与私人企业的最大不同是,慈善组织是致力于慈善事业,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类非政府组织。慈善组织的诚信问题之所以能够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社会把一部分重要的社会职能——启迪心智、扶危济困、升华灵魂、保护健康和安全托付给了这些组织。而这部分社会职能所包含的意义则深刻地体现在绝大部分慈善组织活动宗旨的内在要求上。因而,慈善组织能否践行组织宗旨,能否履行工作职责将关系着自身形象与信誉的能否维系,乃至组织的生存和长远发展。而近年来不少借慈善之名、公益之名而行私欲之实等偏离慈善组织使命的行为,无疑在不断地削弱甚至摧毁着慈善组织的信誉基石。 (二)信息不对称加剧社会的不信任 慈善组织的运作与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若是缺乏足够的透明度,就有可能在慈善组织与公众间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引发公众的误解与质疑。当谣言飞起,势必引发人们不断地猜测与怀疑,加剧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不信任。2011年6月,一个名叫郭美美的女孩打着“中国红十字会”的招牌在网上炫富,尽管事后经多方查证并非其所自称的“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但是,此次事件还是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红十字会持续关注与质疑,并导致了中国红十字会自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信任危机。

中国红十字会危机公关策划

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公关活动策划书 陈驰09113094 09市场营销

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公关活动策划 活动背景: 2011年6月20日,一名微博昵称为“郭美美Bany”的人在其微博上发布多条炫富内容,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并声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商业总经理。随后引起了网民对于红 十字会的一片质疑与猜疑。 网名陆续在微博上发出猜疑,怀疑郭美美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并由 此引发了一系列的质疑与责骂。 随后,红十字会立即做出反应,展开危机公关,立刻在网络上以及多家媒体上宣布郭 美美与中国红十字会无任何关系,并且也没有商业总经理这一职位。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 江也出面声明,郭美美不是其女儿并且自己也没有女儿。 最后几天,红十字会通过各宗渠道表达自己真的的声音,并且郭美美也在各个媒体公 开表态和红十字会并无关系以及其微博炫富的始终。 尽管郭美美时间稍微平息了一些,但是却引发了一系列对红十字会的猜测与质疑。并 且自郭美美事件后,各级红十字会捐款数量大幅下降,红十字会走入了民众的信任危机。活动目的: 1、通过公关广告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红十字会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交流。 2、通过一系列公关广告,让目标受众了解一个真实的红十字会,逐步恢复民众对红 十字会的信任。 3、通过公关广告向目标受众表明进一步增强善款使用的透明度以及相关人员的监管, 鼓励目标受众向红十字会捐款,半年内捐款数量恢复到同期水平。 4、通过公关广告向目标鼓励目标受众尽可能多的参加义务献血、红十字志愿者等活 动。 活动主题: “三心”——爱心、信心、责任心 本次红十字会公关活动主要通过公关广告表现出来,整个系列公关广告围绕爱心、 信心、责任心“三心”来宣传红十字会及其工作人员在备灾救灾、卫生救护知识培训、 社会服务、传播国际人道法及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推动无偿献血和红十字青少年 道德教育、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预防艾滋病等工作中的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形象。具体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始建于1904年,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 中国红十字会在政府的关怀下,于1950年8月进行改组。1952年恢复在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合法席位。在协助政府履行日内瓦公约,配合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红十字事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各级各地红十字会迅速恢复和建立。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31个省级分会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会,7万多个基层组织,近2000万会员。在人道领域里的工作不断开展,并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备灾救灾网络已初具规模,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自然灾害的救H力工作中,募集了价值20多亿元人民币的救灾款物,为保障受灾群众的健康、保护受灾群众的生命作出了贡献。1982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协助政府倡导和推进公民无偿献血事业。中国红十字会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和许多国家红十字会有着良好关系与合作,也积极援助姊妹国家红十字会。1985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曾三次担任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领导委员会成员,并担任副主席。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使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有了法律保障。 2004年中国红十字会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聘请国家主席胡锦涛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选举彭佩云继续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事业2005—2009年发展规划》。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红十字会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突出抓好备灾救灾、卫生救护知识培训、社会服务、传播国际人道法及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推动无偿献血和红十字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预防艾滋病等主要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向社会宣传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等工作,配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事业。 中国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由国务院领导联系。其机关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执行《中国红十字会章程》指导地方红十字会分会开展全国性活动,推动中国红十字会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开展救灾的准备工作: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伤病人员和其他受害者进行救助。(三)开展人道领域内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初级卫生救护训练,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工作。 (四)开展与国际红十字组织和各国红十字会或红新月会的友好合作与交流宣传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的基本原则和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并依照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五)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规定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建设和管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七)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加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红十字会的交往与合作,协助政府开展对台工作,开展两岸红十字组织的交流、合作。 (八)完成政府交办和委托的其它工作。

浅析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

浅析中国社会中的信任危机 ——读《现代性的后果》有感 摘要:现代社会增强了社会成员的流动性,使社会成员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活动永远局限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同时也使得原本可能毫无关系的若干人发生了联系,那么这些人之间产生信任的基础就与传统社会熟人之间的信任区别开来,也引发了现代社会中的信任危机。 本文以吉登斯的《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为出发点,首先介绍了吉登斯有关信任的研究。其次,结合本书的内容将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归于两大类:主观方面——社会成员自身的本体性不安全;客观方面——抽象体系入口处的糟糕体验。最后,在建立个人信任、促进代理组织的完善和加强对代理组织的监督三方面尝试性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信任危机抽象体系入口处代理组织 一、信任危机的出现 虽然社会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人与人之间却越来越疏远。我们去农贸市场买菜,担心菜农缺斤短两,因此在农贸市场专门设了公平秤;菜农在收我们钱的时候,尤其是面值较大的钞票总要左看右看就怕收到假币,因此有人专门设有验钞机。这一来一回间,充分表现了彼此间的不信任。现代社会中的信任危机在无形中增加了社会交往的成本。 信任危机表示社会人际关系产生了大量虚伪和不诚实,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严重危机的用语,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被人们所遵守,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联系和约束,彼此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真诚和忠诚,因此不敢委以对方以重任的现象(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 信任危机增加了社会管理难度,社会交往成本。在信任缺乏的现代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受害者:民众输金钱、输感情,政府的信誉、形象受损。建立完善的社会信任体系,不仅仅是法律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道德体系和价值观体系的建立。

如何制作葡萄树盆景

如何制作葡萄树盆景 “如何制作葡萄树盆景”的更多相关文章盆栽葡萄夏季修剪民主自由 盆栽葡萄夏季修剪。幼树的修剪夏季修剪1--2年生葡萄树,是提前结果和形成葡萄骨架的关键措施。主干长至8--6叶摘心,顶端长出的一个健壮副梢留5--6叶摘心、其余副梢均留1--2叶摘心,且要及时。结果树修剪3--4年生葡萄树多进入盛果期,合理修剪能调节植株养分流向,平衡树势,解决葡萄幼果期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之间的矛盾。同时对留下的花穗或果穗剪去穗尖(全穗的1/5--1/6)和副穗。 葡萄树的修剪mihu16 葡萄树的修剪葡萄树的修剪葡萄树的修剪是为了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使树形完整,枝条分布均匀,从属关系明确,充分利用架面,便于各项作业管理,使幼树成型快、结果早、早丰产,大枝条不乱,通风透光良好,减少病虫害,增进果实品质,延长结果年限。4.对一年生枝的剪截要求:(1)按剪留枝芽多少,把一年生枝分为四类,超短梢(1芽或仅留基芽),短梢(2~4芽),中梢(5~7芽),长梢(8芽以上)。 葡萄栽培与管理技术(三)富硒帮富硒食...

3、葡萄生理裂果多发生在葡萄转色期以后,葡萄果皮连同果肉纵向开裂,纵裂从葡萄粒顶部到葡萄粒果梗部,甚至露出果核。葡萄枝蔓的节间不能产生不定芽,所以扦插条必须要有一个饱满的芽,葡萄的根不能产生不定芽,因此葡萄不能用根插。葡萄不同种类再生不定根的能力不一,欧洲种葡萄和美洲种葡萄比山葡萄、圆叶葡萄容易发根,同一种类的不同品种间扦插生根难易互不相同,如巨峰系列品种中,藤捻就是一个较难扦插生根的品种。 葡萄的栽培与管理3富硒帮富硒食... 葡萄的栽培与管理3葡萄的栽培与管理 3.要抹支枝蔓基部芽、细弱枝条上的芽、发育不良芽、双芽上的瘦弱尖头芽。葡萄枝蔓的节间不能产生不定芽,所以扦插条必须要有一个饱满的芽,葡萄的根不能产生不定芽,因此葡萄不能用根插。葡萄不同种类再生不定根的能力不一,欧洲种葡萄和美洲种葡萄比山葡萄、圆叶葡萄容易发根,同一种类的不同品种间扦插生根难易互不相同,如巨峰系列品种中,藤捻就是一个较难扦插生根的品种。葡萄施肥管理。 葡萄栽培技术悟惑 葡萄栽培技术。怎样修剪盆栽葡萄?欧洲系统葡萄的结果枝是在第4和第5两节着生果穗的,果穗下面的3枚腋芽在果实

论中国红十字会在

论中国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中的危机应对 摘要“郭美美事件”掀起了公众对慈善机构、慈善制度不信任的爆发式宣泄。面对公众对其公信度的质疑和透明化慈善的强烈需求,中国红十字会应该如何力挽狂澜?在一个高曝光率的社会里,危机事件应对变得越来越困难。在基于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本文试图为红十字会重塑公信力提供实用性方法。 关键词中国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公共危机危机管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年,新浪微博上一个名为“郭美美”的女孩,引发了一场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口诛笔伐”。危机事件发生后,郭美美回应的一条微博迅速将中国红十字会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严重挫伤了包括红十字会在内的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本文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剖析了红十字会所面临的信任危机,旨在找到帮助中国红十字会重塑其公信力的办法。一、“郭美美”何以走红——危机事件回顾实名制实施以前,多数微博用户采用匿名形式参与讨论话题,这使得议程设置的主体逐渐多样化。在微博上,信息往往自下而上传播,话题本身又时常与大多数人的利益或公众的普遍情绪相关,因此更容易主导舆论。“郭美美事件”最初只是在微博的“粉丝群”里引起部分关注,随后,一些人在唏嘘之余开始对郭美美进行“人肉搜索”并挖掘其与红十字总会的关系。这时,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电视和报纸才开始跟进报道。面对公众的质疑,中国红十字总会于年月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了有关“郭美美”事件以及其审计报告中披露的有关“红会超标采购余万元”等问题。但传统中用以应对危机公关并行之有效的新闻发布会,在解决此次危机事件时,却远远没有起到预期中的作用。二、“红十字会”何以狼狈——危机产生原因剖析(一)公关应对欠妥。 从危机情境的沟通原则来看,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法则是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以维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纽带。然而,在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推动下,这种“纽带”不但没有给红十字会以缓冲的机会,反而将其在与公众的直接对话中,暴露出的种种不规范操作揭示出来。 现代媒体所掌握的把事件迅速放大的能力,使由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息真空更容易被谣言、误传和诽谤所充满。一旦媒体污染蔓延,公众对局势的认知就更容易转变成现实。因此,在缺少证据的情况下,红十字会的辟谣声明不仅没有缓解公众情绪,反而使风波升级。同时,红十字会于年月日下午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仅邀请六家媒体参加,且将大量闻讯而来的记者挡在门外。既是新闻发布,就应该足够公开,这种不够坦荡有所保留的做法,自给了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更大空间。 红十字会虽然解释了其总会和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关系、审计署认定的采购超标等问题,但如何对各分支机构进行监督、采购超标问题的详细解释、报案后的案件进展情况等公众期待了解的内容,都没有提及。这就忽略了危机公关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红十字会简单地把公众被视为可操纵的目标,假定人们会无条件地接纳它传达的信息,必然达不到与公众的良好沟通效果。 (二)信任链断裂——缺乏自律与公民冷漠的内外困境。 对于公众而言,红十字会的存在一直是看得见摸不着的:一方面,大量募捐资金和财政拨款流向那里;另一方面,红十字会又甚少向外界说明其善款使用的情况。其实,在很多国家,政府代管红十字会,或行使监督权都是常见的,可是,唯独中国的红十字会异化成为一种与权力体系结合甚密的官办组织。那么,是什么滋生了中红会的“官本位”,打破了慈善

红会革新难题待解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6745702.html, 红会革新难题待解 作者:罗屿 来源:《小康》2013年第07期 一切与红十字会有关的事件都首先被打上了问号。“百年老店”中国红会如何重拾公众信任,成为其自我革新的紧迫任务,如何完善制度建设、品牌管理、信息公开?或许,拯救红会也是拯救中国的慈善组织与慈善事业 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官方网站上,5月27日,发出了一则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提出 的应聘要求,无外乎身体健康、责任心强、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而针对微博编辑这一岗位,任职条件也只是强调了应聘者应具有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 但作为红会官微的“打理者”,仅仅具备这些显然不够,至少还得拥有一颗相对“强大”的内心。 增加微博粉丝量,是红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上任后的一个心愿。 而从现在的情况看,赵白鸽不知该喜该忧。红会新浪官微粉丝总数显示23万,只是若点开每条微博评论,看到的几乎是满屏骂声,即便是6月16日发出的一条父亲节祝福信息,得到的也是很多网友的一个字评价——“滚”! “红颜”祸水,阴霾不散 2011年夏天前,红会在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形象,即便谈不上高大伟岸,至少也有一种 被“善”笼罩的光辉。这一点,从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一些数据,多少可以印证——当时,红会曾创下筹款奇迹,累计收到用于汶川地震的国内外捐赠款物合计人民币42.97亿元。 与之相对应的,是红会在汶川地震时的表现。他们紧急派遣6支医疗队和2支心理救援队赶赴灾区。据不完全统计,各省级红十字会共派出107批紧急救援队、37批心理救援队,为 灾区近23万群众提供了紧急的医疗救援服务……另外,红会还充分发挥民间外交作用,协调安排德国红十字野战医院和俄罗斯、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医疗队180余人来华开展救援工作。这些行动为红会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然而,几年之后的雅安地震,红会表现依旧积极,但境遇却有天壤之别。2013年4月20日雅安7.0级强震发生两小时后,红会派出第一支队伍赶赴灾区调查灾情。当天傍晚,赵白鸽亲自带队赶赴震中芦山县,指挥红十字救援救灾工作。 只是,这一次红会收获的并不是鼓励与支持,而是无休止的质疑与责骂。喝倒彩的大拇指倒竖图以及“滚”字,成了红会微博评论中,最频繁出现的字眼——无论其发布赈灾信息,还是呼吁外界捐款。

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社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 班级:12经贸英语2班学号:12090316 姓名:王婷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已不仅是一种伦理范畴,而是在伦理范畴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法制内涵,实现由道德自律向法律规制的转化,最终筑就诚实守信这一道德准则的法律化。中国当前社会诚信状况令人忧心。国若无信,国何以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如何实现传统诚信的现代化转化,重新确立起人们对现代诚信文化的信仰,进而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真正建立,始终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社会诚信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其原因,提出前加强社会诚信建设的对策建议。【关键词】诚信缺失现状原因对策 一:当前社会诚信的现状及其导致的问题 (一):现状 为了解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瞭望》新闻周刊联合国内专业调查研究机构于2011年2月11日至2月14日,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5个大中城市展开了民意调查。数据显示,被访者对当前中国社会诚信状况总体评价较低,仅有4.8%的被访者评价“好”48.7%评价“一般”接近半数46.6%被访者认为社会诚信状况“差”甚至“很差”。对此数据持质疑态度的同时,也许更多的是一种反思。诚信缺失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仅加大社会的运行成本,引发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严重者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安定。从诚信主体来看,社会诚信主要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这三类主体在当前社会的诚信指数均不乐观。当前社会存在着各类诚信问题,政府有的单位制造虚假增长指数者,企业界有的企业制造假冒伪劣产品者,教育领域有的院校学术造假者,等等。有研究者对政府诚信缺失方面进行了归纳,主要体现为有的地方政府或有的部门政策多变、不守承诺、随意性大、暗箱操作、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虚报成绩等。企业诚信缺失主要方面表现在:有的企业任意逃废银行债务,银企之间陷入信用危机;企业之间失信赖账,商业信用日趋萎缩;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会计人员做假账,提供虚假财务报告,发布虚假财务信息,误导投资者和消费者;偷税、漏税、走私、骗汇、骗取出口退税屡禁不止。政府和企业是由人组成的,作为个体的人

信任危机案例

企业信任危机 从2008年爆出的三鹿奶粉掺加三聚氰胺事件,到近期出现的“瘦肉精”事件以及“染色馒头”事件,一次次食品质量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变成受害者,很多消费者正遭受着所谓品牌食品的“侵蚀”。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民生。今年1月,《小康》杂志发布的年度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显示,半数以上公众对食品“没有安全感”,近期频发的食品质量安全事件,也在不断拷问着我们:食品安全事件的症结究竟何在?因食品质量引发的事故正给我们敲响警钟:中国的食品安全到底怎么了。 老人倒地,扶还是不扶?在传统道德氛围里,这不应该是一个问题。然而,在今天却成为一个道德选择难题。从2006年“彭宇案”,到今年“殷红彬案”、“许云鹤案”,这一难题由于执法因素的介入,变得使人更加困惑。不久前,卫生部公布《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专业技术指导也无助于破解社会道德难题。 不是吗?当你打开水龙头,要相信里头流出来的水没有毒;过马路,要相信所有汽车都会在亮红灯的时候停下来;坐高铁、地铁,要相信它不会突然追尾;就是你睡觉,也要相信这屋不是“楼脆脆”;遇事报警,要相信警察不是盗贼的同伙……如果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喝白水也怕有害元素,我们还能吃什么? 讲小道理,如德国社会学家卢曼所说:“当一个人对世界完全失去信心时,早上甚至会没办法从床上爬起来。”讲大道理,一个缺乏信任的民族没有希望,一个缺乏信任的国家没有未来。大到社会,小到个人,没有信任,便如大海里的船,看不到航行的标识。 医患信任危机 今年9月15日,曾在同仁医院就医的书法家王宝洺,举刀砍向该院耳鼻咽喉科部主任徐文,身中十余刀的徐文肌腱断裂,颅骨、尺骨、胫骨骨折,并大量失血。经全力抢救才脱离生命危险。 据媒体报道,此次血案肇因于一起长达三年的医患纠纷,王宝洺认为同仁医院的手术失败导致其残疾,之后试图通过各种路径讨要说法,索赔1700多万元。然而因为医患双方所提供病历的真实性问题,三年从未开庭。最后,王宝洺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 同仁医院血案并非偶发孤例,就在一个多月前,东莞市长安医院也发生砍杀医生事件,导致一死一伤。 砍人者卢某年初因面部痉挛到长安医院就诊,医生刘某为其诊治,但病情未见好转。卢某于是辗转到广州、北京等地多家医院就诊,前后共花费3万多元(其中在长安医院花费为136元),卢某觉得用了3万多元跑了多家医院诊治,病情均未见好转,对医生怀恨在心。

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

中国红十字会的百年发展历程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启蒙和起步阶段(1904-1949年)。晚清时期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人道危机不断,这为红十字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当时西方红十字运动的人道理念已经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相结合,为创立红十字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1904年,为了应对日俄战争在华引发的人道危机,上海士绅沈敦和等人发起成立了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即中国红十字会的前身,后由清政府批准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辛亥革命后,中国民国政府建立,改名为中华民国红十字会。 二是改组和发展阶段(1949-1966年),定位为全国性人民卫生救护团体。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红十字事业,周恩来总理亲自指导和推动中国红十字会的改组工作。1950年8月召开的中国红十字会协商改组会议,通过了协商改组事宜,明确规定中国红十字会为“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卫生救护团体”,旨在推动防疫、卫生、医药及救济福利事业工作。1952年,第18届红十字与红新月国际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唯一合法全国红十字会。改组后,中国红十字会积

极参与国内人道救助工作,包括组织医疗服务队,为群众治病、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组织7个志愿服务大队、666人参加战场救护;协助大批日侨回国探亲,协助遣返战俘等。截至1966年,全国有县级红十字组织400多个,会员人数也增加到50多万,基层组织5000多个。文革期间,保留和陆续开展了一些以红十字会名义进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 三是恢复与重建阶段(1976-1993年),定位为全国性的人民卫生救护和社会福利团体。改革开放前夕,中国红十字会开始恢复工作。1978年3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外交部关于恢复红十字会国内工作的报告,“文化大革命”中被撤销的中国红十字会各级组织逐步恢复建立工作机构,开展相关工作。1985年5月,中国红十字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提出:中国红十字会是全国性的人民卫生救护和社会福利团体;强调以改革的精神,努力发展群众性的卫生救护和社会福利事业,积极贯彻对外开放的政策,开创红十字会工作的新局面,首次提出要把中国红十字会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红十字会。截至1989年,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恢复和建会,基层组织达到8.7万个,会员850万。

现代性视域下我国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

现代性视域下我国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 近几年,信任危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事实。早在25年前,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就对现代性社会的信任问题做出了精辟分析。本文以其《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为引,将书中所阐述的内容加以归纳概括,认为信任危机的产生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原因,即时—空分离、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制度性存在的乏力以及个人存在的孤独,在简要分析各个原因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现实社会状况,加以剖析我国社会信任危机发生的根源所在。 标签:现代性;信任;信任危机 毫无疑问,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生活中一系列失信行为的出现,信任危机这个新词悄然而至并为现存社会不良现象盖棺定论。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让人们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产生信任危机,“南京彭宇案”的发生让我们反思道德信任危机,而社会中大量“李刚们”的出现则触及了我们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这些出现在不同维度的信任危机不禁让我们反思,在当代中国的现代性社会中,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信任危机现象?就我认为,究其根本在于我国现代性社会进程中发生的“断裂”。 所谓断裂,作者吉登斯给出的解释是指现代的社会制度在某些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其形式上异于所有类型的传统秩序[1]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中,我们的经济生活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制度正经历着现代性转型的阵痛,人们的社会文化也进行着现代性的变迁,而这些变化交织在一起,难免会使人们在思想上出现怀疑情绪,在行动中生发失信行为。 一、时—空分离 在前现代社会,“什么时候”一般总与“什么地方”相联系。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社会生活的空间维度都受“在场”的支配[1]16。而在现代性社会中,时间从空间中分离出来,社会生活更多地表现出“缺場”的情境。也就是说,前现代社会中的空间充满着实践,一个微小的空间就可以对人们的身体乃至情感和心理产生约束作用。而在现代,地点变得捉摸不定,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通讯、信息,特别是新媒体在现实环境中的无所不在。这种在时—空分离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的现象,我们称为脱域。当脱域一旦再嵌入机制,就会形成由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两种类型组成的社会抽象系统。这一抽象系统,不仅从根本上动摇了“在场”这种传统熟人社会的交往方式,而且让作为信任基础的承诺本身也发生着变化,即从前现代性的当面承诺更多地变成了现代性社会中的非当面承诺。 当面承诺更多表达的是传统社会中有限的熟人交往关系。这种承诺不仅有“在场”作为保障,更有熟人社会中的传统、风俗、习惯为依托,因而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一种值得信任的承诺。而时—空分离所带来的非当面承诺,使得

红十字会信任危机探究

红十字会信任危机探究 摘要 :信任危机这个词近几年频繁出现,指一定社会或群体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被人们所遵守,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道德的 联系和约束,彼此都无法相信对方的真诚和忠诚,因此不敢委以对方以重任的现象(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目前大 众对红十字会的信任程度达到了最低点,本文写作目的是要通过对案例事件的分析以及参考相关研究结果运用文献分析、比较 研究、归纳总结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就是要提升红十字会的信任度,不仅要有完善的内部制度和严格的外部监督, 更重要的是其工作人员要有为社会服务的精神、良好地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 关键词:红十字会;信任危机;发生原因 1、引言 近几年,信任危机这个词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信任危机的出现呢?对此我先不作出回答。 现在我先说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今年五一回家过节,一天和母亲去商场买十字绣,我比较喜欢绣字的,图册上有三幅字样,分别是“大展鸿图”、“天道酬勤”和“厚德载物”,我在后两幅间犹豫不决,打电话询问父亲后,最终一致决定要“厚德载物”那副,询问店主后,得到只有另外两幅有现货,“厚德载物”需要提前预定,还得看厂家有没有印。店主阿姨还说就这幅没有什么顾客买,其他两幅都卖的很好。后来店主又说这个社会就是太缺少对道德的认识了,还告诉我有些食品千万不要吃,因为不信任其安全。原来,信任危机早已存在于我们身边。下面进入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 年,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具有影响力的非营利组织,建会以后从事救助难民、救护伤兵和赈济灾民活动,为减轻遭受战乱和自然灾害侵袭的民众的痛苦积极工作,并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活动。就是这样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组织,近年来却危机频发。 2011年6月20日,微博昵称“郭美美baby”的一名90后女孩在网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引起轩然大波。此后,“郭美美事件”就如导火线,波及整个慈善界。无论是而后又相继爆出的中华慈善总会额外捐款换发票、巨款捐赠无故消失等丑闻,还是追溯到08年汶川地震时发生的“诈捐门”事件都引爆了全社会对慈善组织体系的集体质疑,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在一次又一次的丑闻下变得日益脆弱。陷于舆论失控中的中国红十字会,除了应该快速做出危机处理方案,也应该对产生这种危机的原因作出分析。今天,我们就主要从危机的致因角度来分析一下红十字会的信任危机,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应对措施。 2、红十字会信任危机的根源 造成企业危机的原因多种多样,危机的种类不同,原因各异,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造成红十字会信任危机是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讲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讲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

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讲座 心肺复苏篇 一、心肺复苏技术的适应人群 呼吸心跳骤停的人 二、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 1、急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 2、创伤:车祸、大出血等 3、中毒:食物中毒或其它原因造成的过敏性休克 4、溺水:由温差或精神等因素导致的喉头痉挛,引起的呼吸障碍 5、触电:由于电击造成的心搏骤停 三、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A、打开气道 (1)判断意识:用轻拍重唤的方法判断伤员有无意识:拍打伤员双肩,同时大声呼喊“先生(女士),先生(女士),你醒醒”。 (2)无意识时,应高声呼救:“这有人晕倒了,我是救护员,请这位先生(女士)帮我拨打急救电话,现场谁会救护的请帮忙。” (3)翻转成复苏体位,将伤员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4)打开气道:打开气道前,先检查伤员口腔中有无异物,如果有,清除口腔异物;完全打开衣服(女士的文胸、男士的领带、裤带);仰头举颏法,使伤病员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和地面垂直,或鼻孔朝天(成人气道打开90度,儿童60度,婴儿30度)。 B、人口呼吸 (1)判断呼吸:一听是否有呼吸声;二看是否胸廓起伏;三感觉有否呼吸气流。判断时间10秒钟,以四位数计:1001、1002、1003…1010。 (2)人工呼吸:如果没有呼吸,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两次,一次吹1秒钟,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3~4秒(吹第一口气后,要抬头换气,看伤员胸廓恢复原位

后再吹第二口气)。 吹气方法:仰头举颏打开气道;捏紧鼻孔;张大口包紧其口唇;吸气后立即吹气。(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 C、胸外按压:吹两口气后,进行胸外按压。 按压频率:100次/分钟 按压深度:4~5CM 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或右手中、食指沿一侧肋弓向内上方滑动至胸骨下端,左手掌跟靠紧食指,放于胸骨上。 按压方法:一手掌根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顺手重叠十指相扣,手指掌心翘起(掌根始终不要离开按压位置)。同时以髋关节为支点,身体前倾,腕肘肩关节垂直进行按压。 按压与吹气比是30﹕2,即按压30次,吹两口气。 按压要求:按压部位准确;快速有力按压,每次按压允许胸壁弹性回缩至正常位置;保持按压和解除按压两段时间相等,尽量减少按压中断。进行5个周期(5个30/2,约2分钟)后,暂停10秒钟检查呼吸脉搏。双人或多人在场实施CPR时,应每2分钟或每5个周期CPR更换按压者,施救者应在5秒钟内完成转换,可以更好地提高按压效率。 注意事项: (1)救护时,应评估现场是否安全,在安全的情况下施救。 (2)做好自我保护,施救时应佩戴好手套,如果没有手套,可在手上罩上塑料袋即可。 (3)禁止在有呼吸心跳的人身上操作。 (4)当心肺复苏成功以后,应将伤员翻转为复原体位,随时观察其生命体征,如果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再次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成功的有效体征:面色由苍白或青紫转红;脉搏、呼吸恢复; 瞳孔由大变小;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 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有专业医务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