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课做到——认真备课

上好课做到——认真备课
上好课做到——认真备课

上好课做到——认真备课

作为教师,备课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必须做到

一、熟悉教材

备课是教师自己专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集体备课是由相同学科和相同年级的教师共同专研教材,解决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等问题的活动。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基本内容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其次,专研教科书是指教师要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包括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点章节等;再次,教师应在专研教科书的基础上广泛阅读有关参考书,精选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

二、了解学生

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设计教法

教师在专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以促进他们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要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三、编辑本段备课方法

实行师生合作形式集体备课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就集体备课而言,进行三种层次的集体备课。一是教材集体备课.就是使用

新教材前针对整本教材应教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等集体研究一次。二是单元集体备课。即在每单元教学前,针对单元教学目标、训练重点等集体研究一次。三是课文集体备课。第一次讨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训练的重点内容,使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学案等。第二次讨论教案、学案的设计是否合适、恰当等,并提出修改意见。从备课开始,就让学生帮助老师搜集资料,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说课听课评课

教师说课、讲课、听课、评课诀窍 说课、讲课、听课既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研究活动,又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究竟该怎么说课、讲课、听课才能让课堂的效果最优呢? 说课 说课要求“六说” 即说课标、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训练、说程序。 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 “六说”构成说课的整体内容,也构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六说的具体要求 1.说课标主要说两点: (1)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2)根据“地位”和“作用”。 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 A、思想教育目标 ①思想政治教育——如道德品质教育等 ②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 ③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B、知识传授目标 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C、能力形成目标 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动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 2.说教材 主要说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处理,包括理论上的理解,知识点的解析。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 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 3.说学生 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 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大多数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如何。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

如何提高听课评课的能力

如何提高听课评课的能力 毋庸置疑,上课实践是新教师逐渐适应教学工作胜任教学任务的最直接途径,所以我们通常比较重视,认真准备教案,集体备课,再二次备课,预设课堂再集中机智生成,课堂反馈,课后反思写教后记,忙得不亦乐乎。而对听课评课,却远不够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听评课活动已成为各门学科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本文旨在提高教师对于听课评课重要性的认识,反思听评课的现状,进而探讨如何正确对待听评课,为语文教师形成良好的教研习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发挥教师成长中重要作用。 一、听课评课的重要性 听课类型有随堂听课和公开听课两种。普通教师一般只能听公开课,而公开课都是精心准备之课,听评课过程通过对其他教师教学问题的和经验的思考和学习领会,认识和反思自己教学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丰富自己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一个学校如果有良好的听课评课氛围,每名教师能够认真进行听课评课,那么对于促进学生成绩提高,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也很有帮助。 听课评课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因为每一项教科研成果都是通过听课评课来完善的。新课程活动开展时,往往邀请各门课程的专家参与听评课,指导评课,应该说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方法的运用提供了有效的专业辅导。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科专家之间通过直接观摩课程,学有所长,避其所短,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框架,发掘自己在教学上潜力,为教学科研打好基础,做好提升。 二、听课评课存在的误区及不足 很多教师听课前拿个听课本直接奔教室,课前没有任何的准备工作,这当然也和教研活动的安排有关系,因为一般只知道在哪听课而不清楚听谁的课,听什么内容,所以也无从做到提前看看教材、教参,假如我教这个内容,准备怎样教。老教师这方面也许无须太多准备应该数年的教学经验已经是心中有数,但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一定要做好听课前的准备,这样才能做到对开课教师尊重对自己负责。 听完走人散会,不做深入不研究 如果没有评课,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在校内的公开课,听课教师很有可能下节课就有课要上,听完课后立刻聚在一起评课比较困难。这可以要求每位教师写听后反思,等到每周备课组活动时,安排出固定的时间,进行反馈交流,评议得失。经过全备课组教师的集体评议,大家共同总结经验修正不足,探讨如何上好一堂课或者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上,对于执教者和听课者来说,都受益匪浅。 专家点评了,同来的教师也评价了,评完了事,教研活动就这么结束了?想在教育事业上钻研的教师应当还有如同教后记般的后续工作,即深入研究,形成课堂体验感知。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完成的是研究某节课的一个片断或整节课,这样的研究就是案例研究,类似于大家写的教学反思和教学心得。还有一种我们常常忽略,是对某个课题进行研究,它需要花的时间多,可能需要几个人合力开展,这样的研究是若做得好将对很多教育前沿的老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一)如何听课

(完整版)教师备课备什么

教师备课备什么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太熟悉备课了,谈论备课似乎令人兴味索然,但是哲学家告诉我们,越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往往对它认识越浅,备课对于教师来说,未尝不是如此。备课是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预设?是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备课,如同影视导演编写脚本,事前功夫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具体操作中的成败。无论教学怎么改革,都不应淡化备课环节。课堂需要即兴发挥,但同样需要有效的预设,所以,教师要重视修炼备课这一教学基本功,掌握备课的方法与技巧,努力提升备课的境界。 新的课程理念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备课的内容也有所变革。那么教师备课需要备什么呢? (一)备学生的心智水平备课时,首先应该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兴趣和认知状况,要把“假如我是学生”作为备课的警醒语。备学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备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已知什么,想知什么,什么是难点,教师要心中有数,备课要备到“点子”上。备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包括了解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智力状况和生活积累。二是备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三是备学生的兴趣爱好,找准学生的兴奋点,让教学更亲切地走进学生。 (二)备教具的使用策略教具使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也有一个怎么使用、怎么用好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不乏有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由于对使用的教具不熟悉,上课时手忙脚乱,既影响了课堂气氛,又耽误了时间;有的教师由于教具摆放位置不当,学生过早地看见,

怎样写听课评课记录

怎样写听课评课记录 发布者:罗乐发布时间: 2011-7-8 10:52:22 听课与评课是教学和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提高听、评课的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本办法。 一、听课前的准备 1、阅读教学大纲,了解所听学科的地位、作用及教学目的、要求。 2、查阅《学期授课计划》,了解所听课程的进度和基本内容。 3、浏览教材,了解教材编写体例,弄清新旧知识、技能的内在联系,熟知所听课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 4、依据教学大纲,在大脑中确定课型,设计课堂的基本结构,为评课提供参照体系。 5、根据听课目的(研讨性、检查性、指导性等),确定侧重点,以便针对授课教师的业务层次和水平进行评议、指导及提出不同要求。 二、课中的听与看 (一)听——做好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全面、具体、详细地记录以下主要内容: 1、情境创设。课前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学习气氛的形成及教师与学生所进入的“教”与“学”的状态等。 2、教师的点拨与引导。点拨与引导的问题可以是教学内容研讨方面的,也可以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面的。 3、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的,“教”是否为“学”服务(详见下面“看”的内容)。 4、教法选择。教师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具体效果如何。 5、学法运用。学生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具体效果如何。 6、练习设计。不是简单地使用教材上的练习题,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自己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7、教学反馈。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包括课堂上的应答反应,以此体现三维目标的实现,即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 8、课堂的亮点与失误。“亮点”即成功之处、创新之处;“失误”即缺点、不足之处,可以是知识方面的,也可以是教法方面的。 9、听课者的评析与建议。针对上述内容作出简要评析,并对失误提出相应建议。 10、归纳小结。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给与综合性整体评价,即指出优点在于体现了什么教学理念,依据什么教学原理等;同时,指出缺点与不足,怎样改可能效果更好,依据什么等。 (二)看——注重师生的双边活动 “看”与“听”是同时进行的,它们都是为评课作准备的。看,既要看教师的教,又要看学生的学。 1、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1)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2)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最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

(一)备课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备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 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

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备课中必须重视的。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的理解,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这里主要考虑的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保底”问题,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语文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一篇课文的学习,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一般来说课文教学方面落实教材安排的思考练习内容就可以了,因为那是经过专家研究的一种精心编排,自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不必要去展开,去拔高。应该首先确定本课语言积累(生难字音形义、词语解释、名家名言)、文化积累(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和用语文的方法(朗读、默读、泛读、精读、语言常识、文体知识、阅读常识)准确解读本课文本问题的目标。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三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如每天写一张教学案、每天记录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预习课文)、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

备好课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所谓“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备课,实际上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教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因此,要备好一堂课,必须做到六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学法、备老师自己、备教学反思。科学的备课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必须前后衔接,逻辑严密,必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层次清晰,过渡自然。 备课与教学研究 备课即设计。通俗地讲,设计就是按一定的“计”来设立有关项目和有关程序。这个过程,就是研究。在这里,“课”就是教学,“备”就是研究,因此所谓“备课”就是“ 研究教学”。与一般的教学研究不同的是,它不是研究整个教学过程,它是研究一堂具体的课如何上,着眼于“如何行动”。因此更准确地说,备课就是研究如何行动。 教学改革与备课的功能改造 备课的功能改造与教学的改革相关。传统教学是执行教案设计的步骤。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生成性得到强调,教学的过程不是备课的执行过程,而是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这样,备课的功能也就发生了变化。备课不再是教学方案设计记录,而是生成教学过程的准备,包括材料的准备,内容的准备,指导思想的准备,方法的准备。这种准备,是对各种“可能性”的预知,是为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提供支持。换一句话说,备课对教学来说还处于“未定”状态。正因为是“未定”,所以备课必须从“方案设计”的层面上退下来,退到为方案设计作准备的层面上。这种“退”对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传统的备课是为教学提供一个蓝图,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备课是为教学提供确定蓝图的依据。简明地说,过去,备课是教学的脚本;现在,它应该是研究的记录。 备什么:备课内容的大调整 备课需要从“教学方案”的层次退到为设计方案作准备的层次上来,这一变化首先要体现在备课内容上。备课备什么?过去,教师备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过程方法。这三大块内容都属于“教学方案”的内容,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备课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课堂里出现了与教师备好的课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了教师在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情况,这个时候,教师们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放弃原来的备课,二是迫使学生按照备课里的设计来理解和学习。原有的备课内容的情况,只能有这两种选择。 备课的功能得到了改造,内容也必须改造。改造的方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性都应该纳入到备课的范围里来;第二,是更重要的,教师也许可以不提出具体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过程方法,但必须对教材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对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过程方法的基本原则有深刻的把握。这两个方面,都包含了丰富的研究性因素,属于“研究性备课”。在这种研究性备课的情况下,课堂里出现任何情况,教师都可以根据我们在课前的研究灵活应对。 备课的呈现方式 目前备课的形式主要是“教案”。这是从“教”的角度来呈现备课内容的。实际上,备课并不只有这一种形式,还有所谓“学案式备课”,这是从“学”的角度来呈现备课内容的,它的格式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材料,学生的学习困难及其克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过程,学生的学习成果等。还有所谓“材料式备课”,就是从为教学准备充分的材料的角度来备课,包括背景材料、文本材料、研究材料、教学材料,教师对材料烂熟于心,在课堂里与学生一起协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教学的基本过程也就在这种“协商”中明确或形成。还有所谓“研究式备课”,教师从“ 研究”的角度来把握文本,从“研究”的角度来考察教学的基本原则。备课就是对这一系列研究过程和成果的记录。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笔记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笔记 备课篇 备课,首先是从精神上、思想上重视上课、准备上课——谨慎而为,态度决定行动;其次,才是从物质上、行动上准备课。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精神”“思想”除了一贯的“爱岗敬业”外,还有一层就是“新课程理念”,即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备课行动,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 怎样做才符合“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备课行动”呢? 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思考反省等是看不见的准备,这种准备是上位的,看似无用,却无所不用;撰写教案、设计练习等,是看得见的准备,瞄准“有用、有效”;集体备课则是群策群力的准备(个体有备而来是前提,集体彼此分享是关键,个体再备而用是目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是归宿)。这三方面的准备和谐统一,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 主题一:研读课标 国家课程标准是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课程与教

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课标要求,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标、研究课标。 怎样研读课标呢? 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1)确立三维目标。 (2)熟记学段目标。从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三位一体,整体考虑每一节课。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主题二: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 如何读懂教材、钻研教材,实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呢?(一)解读文本,充分与编者、作者对话。 (二)读教参,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与编者对话。 主题三:了解学生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想真正的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与坏。通过备课,你可以查出在应传授的知识上还有什么遗漏,该准备的是否都准备好了,然后你才能胸有成竹的走向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备好一节课小学数学课?怎样才能达到备课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1.了解本班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课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真正吃透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基础,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自主的学会知识,还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考虑如何设计练习题,不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还要有层次性,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还要想到这节课那些同学学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好在课上作重点地辅导、点拨。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好,上实,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师课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掌握,有多少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引导。 3、了解学生的心理准备状况 了解学生心理是备好课的切入口和关键。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备课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等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存在的偏见或误解,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再创造,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 二、要吃透教材,科学地确定好教学目标。 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这个环节上,要深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和前后的知识是如何衔接的,有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是什么联系,哪一个知识点最关键。只有抓住这些,教师上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学。 三、要备重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辅以知识讲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讲中出重点,才能使一堂课有灵魂。 所谓难点,即数学中大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有时是一致的。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学生的基础来确定,一定要注重分析,认真研究,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四、要备交点 即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数学知识本身系统性很强,章节、例题、习题中都有密切的联系,要真正搞懂新旧知识的交点,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学生才能举一反三,更有利于灵活地运用知识。 五、要备疑点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海南白驹学校张彩云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站里给我们推荐的一本好书,那就是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读了有效备课一节感觉对于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很大。 这本书指出了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即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都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性,四者既有独立性,又有统一性。 对其中的关于有效备课得到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1、认真研读课标。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会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要把课程标准中名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名师如此,普通教师更是应该如此。 2、了解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性格、心理、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

储备情况;预知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基础设计知识呈现方式或场境,并采用相应技术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发挥才能的环境。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或性格特征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在教学教程中适时加入一些兴奋点,从而避免他们产生学习疲劳。比如说低年级的认读生字就比较乏味,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猜字谜、编字谜、摘桃子、竞赛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孩子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生字,并掌握其良好的学习方法。 3、设计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流程;认真思考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体现多维的教学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就是“磨刀”,是把气力用在刀刃上。可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淡化了这种意识,只顾埋头使劲“砍柴”,而忽视了轻松“磨刀”。方向对了,教学效能才能彰显。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备好一节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 一、初始状态 刚开始备课的时候只是觉得把上课要讲的内容预习一下,知道上课要讲什么了就行了,不用太麻烦。但是当我真站上讲台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们的基础较差,听不懂我讲课的内容;有时我也会出现卡壳的状态,不知道下面该讲什么了。后来自己知道要备课后,就把自己所要讲的课本上的知识顺一下,不认识的单词和短语查一查,与所要讲的知识有关的语法知识点顺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我在上课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还是有好多学生不听,问他们就说听不懂;而且有时候学生在课上问我的问题,我也回答不上来,因为备课时没有想到那一点…… 二、提高过程 通过指导教师对我的备课指导,我才知道原来备课要准备好七个方面:教材文本,学生情况,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案。 解读教材文本,即研读教程标准,理清教材逻辑,明晰重点难点,开发课程资源。研读课程标准,根据课程标准,选择适应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理清教材逻辑,明白新教材体现了什么教学思想。如果教材的编排不适合学生的水平,可以适应改变教材的呈现顺序,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章节进行替换。因为三中的学生们的英语基础较差,教材中有些题目他们不会做,所以我就在课外书上找到一些基础性的题让学生们做,不能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明晰重点难点,根据教学主题,学生的兴趣、经验、知识、认知、态度等因素确定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开发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因为学生的练习册只有一本,所以我经常在网上搜集一些对教学有关的资料,辅助教学。分析学生情况,三中的学生基础普遍较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已经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放弃学习了,每天在学校就是混日子,混毕业证来了。尤其是英语课,学生们普遍不喜欢英语,觉得英语很难学,对英语有一种抵触心理。所以我在备课时要多准备一些有意思的故事或背景知识之类的,以免他们觉得一节课太无趣,而且我还要在备课时准备那些最基础的知识,不然他们不会,还要经常教育他们学英语的好处,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之类的激励的话语,以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每一节课都必须有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一节课上好。对待不一样的学生要用不一样的教学策略,三中的学生们上课不敢说英语,怕说错,没有学习动力,讨论根本就讨论不起来,这怎么办?现在每节课几乎都是我在上面讲,与学生的互动有点少,我一直在努力,努力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既然他们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那么我就设计一些比较简单问题上课点名来问他们,毕竟他们上课比较沉闷也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几周之内是不好改变的。但是,我相信,经过不断鼓励与激励,渐渐地他们就会对自己有信心,上课的积极性慢慢地也会培养出来。三中的教室里没有多媒体,要用多媒体的话得申请,但是我觉得我应该多用多媒体,不是为了我省事,而是为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在中途放首歌放松一下,或是放听力锻炼学生们的听力。当然,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当,不能滥用,否则没有实际效果。我觉得教学过程设计时最难的是导入环节,因为要想让学生们对英语课感兴趣,一定要首先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他们本来就不喜欢英语,如果一上来就是枯燥的英语语法、英语阅读,只会使我上课时后面睡倒一片。当然学生的毅力是有限的,如果导入结束后,课程讲的很没意思,学生们也不爱听。这就需要我在备课

说课评课的心得体会

说课评课的心得体会 说课评课的心得体会 篇一: 听课、说课与评课心得体会学习“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心得体会普觉镇完小: 李瑞近期,我阅读了《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一书,这本书主要讲述推进改革、深化改革这一点,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来自于全国各地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书中带着新课程的理念叙述着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激发着教师的热情、智慧与信心。全书共分5个章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课程改革的背景,平台,桥梁及如何正确进行说、听、评课,书中对于每一个理念的产生、操作,实践与反思都有具体的一个过程与评析,因为这些问题均来自教师的实践。最后还展示了一组优秀案例,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也给我指明了方向,仿佛觉得许多地方都是自己曾不注意的或是意识到问题所在,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目前一些名校在作经验交流时,都谈到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是推进教学质量的关键。本书中就这个问题阐述了实践中的问题,摘录如下: 1、传统教研制度的弊端。传统教研关注的重点是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很不够,教研活动大多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念,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这种教研方式效率不高,而且教师个体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长此下去就会导致教师视野狭窄,心态封闭,妨碍教师

个体成长,有必要对教研组织的结构重新构建,使之产生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校的教研组织结构。2 、构建新颖的教研组织结构: A 构建开放型的学校教研组,赋予学校教研组的内涵。 B 建立大学,教研机构与中小学的合作研究制度,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采取有效的教研方式: A 采用反思型教研模式.促进教师自我革新。模式是“听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这与荷兰学者柯斯根提出的教师在反思中发展的机智不谋而合。 B 建立说课、听课、评课的相关制度,促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于采取有效的教研教学方式颇有同感。就如在教研活动中,就十分注重评课这一环节,当资深老教师评课时,我们会发现许多我们不曾意识到的环节,老教师却捕捉到了,并从理论依据出发,结合现场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反应融合在一起加以点评,听得我们心服口服。例如: 在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性,收放自如。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这样学生的诸多潜能不会被扼杀。经过老教师的评课之后.我们不仅知道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所以边进行学习此书中的有关理念,边结合自身的实践即时反思,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十分有益。 篇二: 说课、听课、评课培训心得体会说课、听课、评课培训心得体会说课、听课、评课是教师素养中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教师专业化道路上必须要修炼的基本功,我今天能有幸聆听焦主任的讲座,深感荣幸。我们学校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是老生常谈,听完讲座之后,我将从这几个方面去做: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学习心得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学习心得体会 龙江县第一中学 许孟强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学习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备课的真正意义所在,给我们每人都发放了一本《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拿到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一页页地翻下去,而且边读边做笔记。觉得,此书介绍的“通识”部分,的确非同一般,有些视角是我们一线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不经意间被忽视了的,这一读,颇受打动一一任教了二十几

年,发现,其实,备课还应该做更多更多的准备的,现在我就谈谈我的感受: 课标,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在正式教学之前我们大家都认真学习它了吗?说起新课程、课改新理念、新课标,相信这样的字眼大家都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了,但看到著名物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习惯一一“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作为‘教学指南’,”真的觉得汗颜!正因为每日必备课,每备课必翻备课本,每翻备课本必能“温故而知新”,于老师便能把握好课标对每个阶段、学段的教学目的要求,大胆地开展教学工作,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学指南”,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会偏离语文的大目标,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有效”!特别欣赏于老师能按要求当看到“多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时坚决把练习册丢在一边,努力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一一于老师真的太“酷”了!我们任何一个一线教师,因为业务检查的需要,谁敢允许 学生不完成练习册?每次,做到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花在订正上的时间太多了,若让他们简单完成抄答案,往后有些孩子便偷懒自己不动脑光想着一抄了事,而对学困生来讲,做这样的题目对他们的学习更是“形同虚设”反倒是“浪费时间”!因为他们真的是“弄不清楚搞不明白”!怎么办呢?为了“整齐划一”的要求,只好牺牲许多教学时间,课余时间,有时甚至要挪用其他课程来完成这本练习册的订正工作,真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周八节的语文课,每学一课要用上两课时完成,但上课读课文,学习生字,品味课文,完成练习册,有时还想来个拓展说话,写话小练笔什么的,

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如何做到有效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想真正的上好一节课,备课是关键,它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学质量的好与坏。通过备课,你可以查出在应传授的知识上还有什么遗漏,该准备的是否都准备好了,然后你才能胸有成竹的走向讲台,“传道、授业、解惑”。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如何备好一节课小学数学课?怎样才能达到备课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1.了解本班的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上课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实际情况,只有深入了解了学生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真正吃透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基础,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发展状况。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参差不齐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一样。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考虑怎样让学生自主的学会知识,还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考虑如何设计练习题,不仅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还要有层次性,能够照顾到全班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还要想到这节课那些同学学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好在课上作重点地辅导、点拨。只有这样才能把课上好,上实,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师课前必须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还没有掌握,有多少学生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学生能自己学会,哪些需要教师引导。 3、了解学生的心理准备状况 了解学生心理是备好课的切入口和关键。要获得成功,关键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备课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等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存在的偏见或误解,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特点,对教材进行重组、加工、再创造,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学生的兴趣。 二、要吃透教材,科学地确定好教学目标。 备课时要吃透教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恰当地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和关键,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这个环节上,要深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和前后的知识是如何衔接的,有几个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之间是什么联系,哪一个知识点最关键。只有抓住这些,教师上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课堂教学。 三、要备重难点

教师说课大赛及听课评课通用模板

教师说课大赛及听课评课模板 1.(1)引课较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 (2)注意:不能利用多媒体代替板书; (3)能通过分组抢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多分几组效果可能更佳) (4)教学思路清晰,符合“三维目标”要求,教学实施较好,能基本体现“合作、探究、互动、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容量不大,可增加教学容量,以训练接纳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 2.(1)语速有点快; (2)能以例贯穿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维、讨论,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3)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融入当时的情境,为学习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但注意不能用多媒体字幕代替板书; (4)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恰当,教学效果较好; (5)要注意大部分同学的听课状态,深入到学生当中,激发大部分同学参与课堂教学之中; (6)拓展教学较好。 3.(1)教学基本功较扎实(教态、语言、逻辑、引导); (2)教学思路较清晰; (3)能利用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实施效果较好; (4)小亮点1:能创设小活动(不同同学用不同语速朗读)让学生获得情感体会(验); (5)小亮点2:知识拓宽与汉语言文化节活动接轨; (6)注意板书(不能利用屏幕打字代替板书及语言的“深情”表述)。4.楹联教育是我校的一大特色,本节课是一节校本课程选修课,教师能利用历史上的妙对及学生不了解创作的作品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还有很好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利用楹联教学把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合作能力。 5.(1)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课堂教学能根据教学设计,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经验及思考

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的经验及思考 一、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的特点与优势 1+1〉2——“个人特点”整合下的“团队优势” 变“短板效应”为“长板效应” 从“个人英雄”到“集体英雄” 2、“集体备课”的两种“基本式” “超前集中备课”:每学期开学前集中备课、讨论、修改完善、定稿。 “随进度分散备课”:每周教学前集中备课、讨论、修改完善、定稿。 3、“集体备课”坚持“八制” 单元制:以单元为基本备课单位,明确责任人,实施备课。 主备制:在自选基础上的统一调整,明确一人为主备人。 中心发言制:主备人即中心发言人,进行系统说课。 集体讨论定稿制:人人发言、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修改、完善、定稿。 自主执教制:依据定稿教案,自主、创新执教。 个性反思制:每人执教后要写出简短反思。 资源共享制:教案、课件、补充资料等教学资源共享。 成果文献制:保存资料,逐年修改完善,长期受用,发挥历史价值与参考价值。 4、“集体备课”重在“五备” 备教材:阅读教材3-5遍;把握内容、结构、特点、优劣;有独到见解和感悟。 备目标:以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为主,兼顾过程和方法;三维目标既突出重点又兼顾整合。 备学情:学生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习惯基础;学困生的难点。 备教法与学法:明确每个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点的教法与学法。 备练习: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单元复习练习。 5、“集体备课”突出“四个点” 重点:结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应用价值等,确定教学重点。 难点: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难点。 特点:结合学科特点、教材结构、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特点。 思维生发点:结合教材结构和内容,依据学生情趣倾向,依据创新思维培养目标,确定思维生发、训练点。 6、“集体备课”的“电子化”与“网络化” 有条件的学校和教师,要使用“电子备课”,便于写,便于改,便于整合,便于积累。 校本教研,在坚持“以校为本”的同时,一定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参与网络培训、发表、评论、交流、研讨。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区域”和“时空”

说课,上课,听课,评课

怎样说课、上课、听课、评课? 一、说课 训练、说程序。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水平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六说”构成说课的整体内容,也构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二)、“六说”的具体要求1、说课标主要说两点:(1)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度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度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2)根据“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A、思想教育目标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爱”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②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③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等价转换,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英语——交际水平。B、知识传授目标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C、水平形成目标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动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2、说教材主要说对

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处理,包括理论上的理解,知识点的解析。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3、说学生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有的问题,上、中、下三类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绝大部分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如何。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是为了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学生身上,收受实在的课堂实效。4、说教法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问题不再于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手段最简便,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及教学设备的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有些教法不能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有选择使用它,要看学生的实际,所以说教法的选择,最大水准上取决于学情的分析。5、说训练主要说明训练的目的,训练方式,训练题目的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为目标而服务。训练一般分为①形成性②巩固性③分层水平训练三种类型。①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准②协助学生掌握知识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上中下三类

谈谈备课的重要性

谈谈备课的重要性 “凡事预而立,不预则废”,告诉我们,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要预先有准备,有了准备,则可以获得成功,没有准备,则会遭到失败。教师上课也是一样,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课前认真准备课程。备课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预先设计,有了这个预备过程,才能把课上好。因此,再优秀的教师,上课之前都无一例外的要做准备工作,这是上好课的前提。 一、端正思想,认真备课,勇于投入 思想是行动的前导和指南,思想指导行动。备课作为一项教师的准备活动,能否做好的首先要素是能不能有一个良好的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包括:为什么要备课?要准备的内容都有哪些?前者是备课的必要性,后者是备课的入手点,都需要认真对待,慎重完成。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而备好课才是优化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备课是熟悉教学对象和教材,弄清学生的知识底子和教材的重点、教材的思路。备课不是背课,也不是摘抄课文要点,照抄参考教案,更不是为了供学校检查当作差事,只图有个备课本,这种思想必须纠正。从而把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作为我们备课的指导思想。

备好课,需要勇于投入。了解了备课的重要性,我们就需要投入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投入自己的专心和坚持去做这件事情。只有勇于投入,真正投入,才有可能真正的备好课。很多人看到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讲述,很少人能看到的是教师默默无声的准备。 二、基于教材,深入教材,高于教材 在备课时,对教材的处理和准备是首要环节。既要基于教材,深挖教材,更要超越教材,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要从教材中挖掘新的思想、理念并寻求创新。真正变成教材的主人,熟练的驾驭教材,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学习和体会。 教材是教学的蓝本,深入研究教材,全面系统地整合教材资源是备好课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教师要弄清楚每一课程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结构、基本内容、教学法,甚至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点章节等等,才能突出重点和难点写好教案。要尊重文本,钻研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奉教材为圣旨,我们要根据实际灵活处理好教材,积极开发和使用好课程资源。学习利用好参考书、报刊资料,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学习利用好社会自然知识,读好“生活”这本书。 要做到高于教材就有点难度了,教材主要是对理论、原则和定义的解释,要向高于这些已经成文的或者固定下来的东西难度很大。我们只有从其他方面来想办法,其中一个方式就是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明白概念、理论和原则如何和实际接轨,如何在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