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动脉粥样硬化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目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目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心血管疾病治疗新目标: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陈芡茹【摘要】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和转归中,炎症被认为是一种重要因素.虽然有研究证实多种炎症指标如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等与冠状动脉斑块的易损性相关,但此类指标均为非特异性;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一种由炎症细胞产生、存在于粥样硬化斑块中特有的蛋白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p-PLA2对炎症的高特异性和低生物差异性使其成为评价斑块易损性的一个“理想指标”,其在血清中的增加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而且,Lp-PLA2已被认为是一种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异性药物治疗中的靶向目标,可通过间接(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p 受体阻滞剂)或直接药物(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降低血清Lp-PLA2水平进而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现主要介绍各种药物降低血清Lp-PLA2水平的作用机理及临床研究进展.【期刊名称】《心血管病学进展》【年(卷),期】2016(037)002【总页数】5页(P188-192)【关键词】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作者】陈芡茹【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系统、多因素介导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脑血管的临床事件(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等)。

炎症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发展和由此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等致命并发症的关键途径[1],高风险易损斑块的特征是大的脂质坏死核心、大量炎症细胞聚集(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和薄的纤维帽,而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高表达在脂质坏死核心中,围绕在薄纤维帽和破裂斑块的巨噬细胞周围,被认为有促进斑块不稳定的潜在作用[2]。

大量证据表明Lp-PLA2是一种独立于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之外的风险指标[3]。

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 A2、脂蛋白(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变化及意义

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 A2、脂蛋白(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变化及意义

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 A2、脂蛋白(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中的变化及意义蔡国栋;顾扬;刘圣山;朱海荣【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ipoprotein(a)and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raction(ACI).Methods The carotid plaque stability of 60 cerebral infraction patients were determined by cervical vascular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Plasma Lp-PLA2 and Lp(a)levels were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L).Scores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were assess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Results 44 patients with ACI showed unstable carotid plaques, while 16 patients with ACI showed stable carotid 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plasma Lp-PLA2 and Lp(a)were higher in ACI group (P <0.05).The levels of plasma Lp-PLA2 and Lp (a )in unstable plaqu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stable plaque group (P <0.05).The plasma level of Lp-PLA2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P >0.05).Conclusion Increasing of Lp-PLA2 and Lp(a)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In clinic,the risk of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be predicted by detecting the levels of Lp-PLA2 andLP(a),and it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and reducing the recurr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目的: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与血浆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a)[Lp(a)]水平的关系。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的临床研究新进展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属于临床上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除了血脂异常之外,氧化应激与炎症均属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的主要机制。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Lp-PLA2)属于具有血管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若能够全面掌握其相关知识,在诊断高危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此展开综述,分析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的生物学特征、检测方式以及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标签:脂蛋白;磷脂酶A2;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近几年,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日趋增长,临床上通过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炎症细胞及介质,其中炎症属于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因素。

目前Lp-PLA2受到医疗界广泛关注,其属于磷脂酶A2超家族成员,同时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1]。

临床上应及时检测其水平,可准确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性,并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有效参考价值[2]。

因此本文对Lp-PLA2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患者尽早诊断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提供保障。

1 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的生物学特征Lp-PLA2属于血小板活化因子胰腺水解酶,能够有效催化脂蛋白,与细胞膜上的甘油磷脂二位酰基酯键发生水解,从而产生非酯化脂肪酸与溶血磷脂的酶族。

虽然Lp-PLA2属于扩大性磷脂酶A2超家族成員,但与其他成员不同,其活性能力并不依靠Ca2+。

Lp-PLA2主要是由44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50*103。

人们机体循环中Lp-PLA2主要是由成熟的巨噬细胞与T淋巴细胞发生结合反应,并产生分泌,极易受炎症介质影响。

临床上认为Lp-PLA2是以脂蛋白颗粒结合的方式存在,以载脂蛋白Bl00为主,少数为载脂蛋白A以及脂蛋白a[3-4]。

严格按照其存在的位置、底物特异性、辅助因子需求以及生物学特征可分为胞浆型、分泌型、非Ca2+依赖型以及其他型。

Lp-PLA2浓度与活性能力可受较多因素影响,循环系统中Lp-PLA2可能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吸烟史息息相关。

脂蛋白磷脂酶A2的临床意义

脂蛋白磷脂酶A2的临床意义

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临床意义及应用1. 是血管特异性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程度的动态监测指标对于脑梗、冠心病、心梗、心绞痛等疾病,增加Lp-PLA2定量检测,可以识别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复发和不良预后的高危患者;同时还可以做为心血管死亡、脑梗、冠脉重建术、心绞痛住院或中风复合终末事件风险的评估,根据Lp-PLA2水平,对临床住院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进行分层。

证据显示Lp-PLA2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和进程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越来越多证据一致性地发现,相对于健康人群,患有心血管病患者血清中的Lp-PLA2的活性和含量明显增加。

在组织结构上来看,易损斑块中Lp-PLA2的活性和质量比相对稳定的板斑块明显增加。

2. 对各种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进行风险评估Lp-PLA2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呈显著线性相关,Lp-PLA2升高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加倍。

Lp-PLA2是独立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指标,不受其他生物指标的影响,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子,其重要性与非HDL-C和收缩压相当。

Lp-PLA2水平稳定性冠心病相关,是独立的冠心病预测指标。

Lp-PLA2含量与冠心病的发生有关,可用于冠心病住院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

Lp-PLA2水平与脑卒中的发生正相关,随着Lp-PLA2水平的升高,脑卒中的风险也随之升高。

另外,研究显示心梗发生后,高水平的LP-PLA2患者1年内死亡风险是低水平患者的5倍。

因此,Lp-PLA2可以评估心梗患者的预后。

由于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如果Lp-PLA2水平较高,说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大,死亡的风险就高,对这些病人治疗尤其是手术治疗应该更密切的监视,降低医疗风险。

3. 对各种粥样硬化相关的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复发风险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Lp-PLA2水平与脑卒中的复发正相关。

研究显示,LP-PLA2水平升高,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风险加倍。

LP-PLA2下降水平与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正相关。

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指标简介

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指标简介

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指标简介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测定试剂盒-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定量测定试剂盒可以迅速地监控和预测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

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作为心脑血管栓塞的提示性临床检测指标,是拯救病人生命的一个重要的临床新检测。

通过检测血液中Lp-PLA2的水平,可以有效了解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程度,预测人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发生和发病程度,有利于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人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用于快速监控和预测粥样硬化相关的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发病前血中Lp-PLA2酶的浓度。

由于病人血中Lp-PLA2酶的浓度升高,将强烈警示病人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高度危险性,其发病死亡率极高。

Lp-PLA2的检测可以帮助病人在发病前警示发病的危险性,从而进行及时的预防或治疗,有效降低发病造成的死亡率。

[临床研究]Lp-PLA2 是健康老年人冠心病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2008年J Am Coll Cardiol(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了The Rancho Bernardo Study的一项长达16年研究的结果。

该研究通过对社区老年人平均为期16 年随访的研究结果表明,Lp-PLA2 质量检测对随后冠心病事件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

这种预测能力独立于传统冠心病风险因子。

现对该研究简介如下:[研究目标]Lp-PLA2 是独立的冠心病发病风险因子,对成年人是否具有发病因素进行预测。

此次研究旨在分析Lp-PLA2 与冠心病在老年人群中的相关性。

[研究背景]Lp-PLA2 是一种可水解氧化型磷脂产生促动脉硬化斑块的酶类,其血清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可预测心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研究方法]参与者为1077 名社区居民,年龄中值为72 岁,收集血液样本和风险因子数据时,参与者无冠心病史(1984 年至1987年)。

对参与者进行平均为期16 年的冠心病事件跟踪随访(至2002 年)。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 1. 1 临床资料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
发率的特点,是老年人最常发生的疾病之一,严重影 的脑梗死患者158 例,男89 例,女69 例;年龄70 ~
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动脉粥样硬化性 ( 85 77. 97 ±4. 03)岁;吸烟史73 例;糖尿病史69 例;
者(P 均<0. 05)。观察组血清LpPLA2 与LDLc、血管狭窄程度、血管病变范围呈正相关(r 分别为0. 、 296 0. 、 860
0. , 704 P 均<0. 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 水平升高,且随颅内动脉血管狭窄
程度、病变范围的变化而变化,检测此指标能有效评估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及血管病变范围。
例(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LpPLA2 及TC、TG、HDLc、LDLc;观察组按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率分为轻、中、重度狭窄
(分别为23、49、34 例),按颅内动脉血管病变范围分为单、多支病变(分别为20、86 例),比较其LpPLA2 水平;绘制受
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pPLA2 对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法。
和发展,能够反映AS 斑块的形成和活动性,与心脑 结缔组织疾病所致的脑梗死;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
血管疾病风险呈正相关,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 者;颅内占位、脑出血;有严重心、肺、肾、肝功能不全
险因子[3]。近年研究[4,5]证实,LpPLA2 可以作为 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物,检 测血清LpPLA2 水平可预测脑梗死的发生。Lp PLA2 作为一项新型检查项目,特异性强,且检测便 捷、经济,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但能否通过检 测血清LPPLA2 的检测,评估颅内动脉血管狭窄程 度及病变范围,以往此类研究较少。本研究观察了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PLA2 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正常值范围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正常值范围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正常值范围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简称Lp-PLA2)是一种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其正常值范围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本文将介绍Lp-PLA2的正常值范围以及与其相关的临床意义。

Lp-PLA2是一种磷脂酶A2家族的酶,主要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

它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通过水解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中的脂质分子,Lp-PLA2促进了斑块内炎症反应和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加。

因此,Lp-PLA2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和冠心病的风险密切相关。

Lp-PLA2的正常范围在不同的研究中可能会有所差异,但一般认为正常值范围为1.5-3.8 ng/mL。

这个范围是通过对大量健康人群的测定得出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实验室可能使用不同的试剂盒和测定方法,因此正常范围可能会有所偏差。

因此,在进行Lp-PLA2的检测时,应该参考实验室提供的参考范围,以进行准确的评估。

Lp-PLA2的测定可以通过血液样本进行,一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免疫荧光法进行测定。

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可以准确地测定Lp-PLA2的水平。

Lp-PLA2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Lp-PLA2水平的升高与冠心病、脑卒中和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在冠心病患者中,Lp-PLA2的水平常常明显升高。

此外,Lp-PLA2还可以作为判断冠心病患者病情稳定性和预后的指标,高水平的Lp-PLA2表明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预后较差。

除了动脉粥样硬化,Lp-PLA2的水平还与其他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研究发现,Lp-PLA2的水平与炎症性疾病、肾脏疾病、糖尿病等的发生和预后密切相关。

因此,Lp-PLA2的测定不仅可以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估,还可以作为其他疾病的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指标。

分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分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

分析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是一种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联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

冠状动脉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动脉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而引起血管狭窄和心肌缺血。

Lp-PLA2是一种分泌型磷脂酶A2,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Lp-PLA2的生物学功能、测定方法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综述。

1. Lp-PLA2的生物学功能Lp-PLA2是一种分泌型磷脂酶A2,主要存在于血液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

它主要由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合成并分泌,能够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的水解,从而产生一种具有炎症介导作用的物质——炎症素。

炎症素是一种促进炎症反应的脂质分子,它可以促进白细胞粘附和迁移,介导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的形成。

Lp-PLA2还能加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Lp-PLA2在炎症反应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测定血清中Lp-PLA2的主要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免疫荧光法和质谱法等。

ELISA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方法,它基于酶标记的抗体与待测物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测定Lp-PLA2的含量。

通过ELISA法可以准确、灵敏地测定血清中Lp-PLA2的含量,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3. Lp-PLA2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大量研究表明,Lp-PLA2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临床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血清Lp-PLA2含量明显升高,与正常人群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而且,Lp-PLA2的含量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的进展,Lp-PLA2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提示Lp-PLA2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在动脉粥样硬化监测中的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全身弥漫性的病理状态,可同时累及冠状动脉、颈动脉以及其他动脉,是冠心病、脑卒中以及其他阻塞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

在AS发病机制研究中,近年来最大的成就在于认识到了AS是一炎性反应性疾病,在粥样斑块形成、进展和最终破裂的过程中均有炎性反应介质的参与,炎性反应细胞及其释放的产物已被认为是最主要的促动脉粥样硬化因素。

基于此,已有多个研究开始着手研究探索炎性反应细胞与AS的联系。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作为一个新近研究的炎性反应介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其具有促进AS的作用,是AS中的一种新的炎性反应标志物。

一、1 Lp-PLA2的来源、存在形式及分类
Lp-PLA2是磷酯酶 A2 (PLA2)超家族中的一员,由441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种丝氨酸脂酶,相对分子质量为45.4kD。

PLA2是一类能水解磷脂甘油支架Sn-2 位上的短链酰基的酶族。

根据存在的部位、底物特异性、辅助因子的需求和生理学作用等,PLA2主要分为四类:①分泌型;②胞浆型;③非钙离子依赖型;④其他:以Lp-PLA2为代表。

Lp-PLA2主要由成熟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合成和分泌,并受炎性介质的调节,人循环中的Lp-PLA2以与脂蛋白颗粒结合的形式存在,其中2/3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LDL),1/3与高密度脂蛋白(H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VLDL)结合。

二、 Lp-PLA2在AS中的作用机制
Lp-PLA2作为一种新的炎性反应标志物,在AS的几个主要阶段中均起着作用。

Lp-PLA2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在早期的关于Lp-PLA2与 AS的研究中因Lp-PLA2能水解致炎因子如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结构相关的氧化磷脂,因此曾被认为能抑制炎性反应,甚至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故也被称为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

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Lp-PLA2更大的作用在于促进AS的发生与发展。

Lp-PLA2通过水解动脉内膜上的LDL上的氧化卵磷脂,从而生成溶血卵磷脂(Lyso-PC) 和游离的氧化脂肪酸 (ox-FA),后二者是促炎介质,能刺激粘附因子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导致单核细胞由管腔向内膜聚集。

单核细胞在内膜聚集后衍生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吞噬oxLDL 变成凋亡的泡沫细胞。

而这些活化的巨噬细胞和泡沫细胞会产生更多的Lp-PLA2重返至循环中。

凋亡的泡沫细胞聚集成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斑块能释放细胞因子和蛋白酶,降解纤维帽的平滑肌细胞
和胶原基质,使斑块变得脆弱、破裂,从而引起AS的发生与发展,导致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三、 Lp-PLA2检测的临床意义
1、Lp-PLA2浓度、活性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相关。

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前瞻性研究发现,发生心血管事件者Lp-PLA2浓度或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

血浆Lp-PLA2浓度或活性升高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
危险因子,Lp-PLA2浓度、活性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相关。

WOCOPS[10]是一项评估普伐他汀在预防冠脉事件中的价值的试验,在中年男性苏格兰人中观察Lp-PLA2、hs-CRP、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等炎性反
应标志物是否与冠脉事件有关。

纳入了580例曾发生过冠状动脉事件(非致死
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或冠状动脉血运重建事件)的患者,并从相同人群中
纳入了未发生过冠状动脉事件者共1160例,再根据年龄与吸烟史分2组作为
对照组。

研究结果显示,Lp-PLA2、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
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计数的水平可以作为冠状动脉事件强有力的预测因子,
每个变量组中最高五分位数者与最低五分位数者相比,冠脉事件危险约增加
一倍。

但在包括年龄、收缩压、脂蛋白水平和炎性反应标志物在内的多变量
模型分析中,CRP、纤维蛋白原和白细胞计数增高与冠脉事件无明显相关性,
而Lp-PLA2的最高五分位数者与最低五分位数者相比,心血管事件危险增加
约2倍(RR=1.49,95%CI:0.95-2.33)。

研究认为Lp-PLA2是一个强有力的、
肯定的冠脉事件预测因子,且独立于其他炎性反应因子。

2、Lp-PLA2与CRP在鉴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高的高危冠心病患者中可能具
有互补性
研究证实高浓度的LDL-C与冠心病成正相关,那么,在LDL-C浓度不高的情况下Lp-PLA2、hs-CRP与冠心病是否相关呢?ARIC研究[11]的结果显示。

其在为期6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纳入12819名美国不同社区的健康中年人
(包括男性和女性,白人和黑人),结果发生冠心病事件的6 0 8例患者中
Lp-PLA2、hs-CRP水平高于未发生冠心病事件的患者。

在调整了年龄、性别与
种族后,Lp-PLA2、hs-CRP最高三分位数( 422 ?g/L)者与最低三分位数者相
比冠心病事件风险显著增加(HR=1.78,95%CI:1.33 - 2.38)。

尤其是当
LDL-C<130 mg/dl时,位于Lp-PLA2最高三分位数者与最低三分位数者相比冠
心病事件风险显著增加(HR=1.99,95%CI:1.17-3.38),在调整了包括hs-CRP
的模型后相比,冠心病事件风险仍有显著增加(HR=2.08,95%CI:1.20-3.62)。

研究表明Lp-PLA2与CRP在鉴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高的高危冠心病患者中可能具有互补性。

3. Lp-PLA2与AS相关系统评价
新近,为了评估血浆LP-PLA2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Garza等[23]的调查结果表明,LP-PLA2与心血管疾病显著相关,其危险分层在调整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未受明显影响。

并认为测量LP-PLA2可用于指导心血管危险分层。

此外,为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程度降低,LP-PLA2可能可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试验分析Lp-PLA2显示出了在中高危人群作为附加于传统的CV风险评估是有用的。

Lp-PLA2增高的人们,这些将从强化降脂治疗上受益的人应适当重新划分为更高的风险,这是基于大量的证据-不论高危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基线水平如何,他们都能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中受益。

4、Lp-PLA2可作为治疗ACS的新靶点
目前,将Lp-PLA2作为治疗目标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非降脂策略的AS治疗方法。

他汀类、烟酸、非诺贝特、ω - 3脂肪酸和依替米贝的降脂治疗可以降低Lp-PLA2的水平,那么,专门的Lp-PLA2抑制剂究竟在治疗中扮演什么作用?Macphee等[26]在家兔的实验中就已发现,Lp-PLA2抑制剂SB-244323能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形成。

而最近被研究较多的Lp-PLA2抑制剂是darapladib。

相关研究认为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阻止了坏死中心的扩大,是斑块易损性的一个主要决定性因素。

Wilensky RL的研究[28]亦显示Lp-PLA2抑制剂darapladib能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

因此,Lp-PLA2可作为治疗ACS的新靶点,为临床上治疗ACS提供早期依据。

五、Lp-PLA2研究展望
目前关于Lp-PLA2的实验研究及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表明,Lp-PLA2具有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是一个新的AS的危险标志物,能独立预测AS的风险,在未来的临床决策中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测量指标。

Lp-PLA2作为一个AS治疗的新靶点,将对AS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的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章摘自:《中国实用医药》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