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

合集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

86《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19年第17卷第20期•临床医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吴兆凯(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摘要]目的:比较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袁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

方法:将南京市天合区中医皖收洽的6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平均分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

对开腹组患者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

对腹腔镜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袁切除术。

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手术的各项指标、术后的NRS评分(疼痛数字评分)、术毕至下地的时间、术后胃畅功館恢复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的时间长于开腹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开腹组患者,其术后的NRS评分、切口感染及腹腔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开腹组患者,其术毕至下地、术毕至肠吗音恢复、术毕至庇门排气、术毕至首次排便、术毕至进食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开腹组患者,PvO.05。

两组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及胆痿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与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更好,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更轻,其术后并发症曲发生率更低,英康复的时间更短。

[关键词]急性胆囊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中图分类号JR57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J2095-7629-(2019)20-0086-02急性胆囊炎是由于患者的胆道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所致⑴。

现代医学研究指出,胆囊是负责存储胆汁的器官,不参与胆汁的生产与食物的消化,切除胆囊不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t2,o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胆囊炎常进行手术治疗。

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的常用术式。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是比较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收治的6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是治疗胆囊疾病常用的两种手术方法。

本文将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开腹胆囊摘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通过在腹部进行切口,直接摘除胆囊。

该方法在技术上相对简单,医生有较好的操作视野和手工操作的能力。

开腹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会造成明显的创伤,恢复时间较长,并且留下不美观的疤痕。

因为开腹手术需要深度麻醉,存在较大的手术风险。

相比之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

医生通过在腹部插入腹腔镜和其他工具,直接进行手术操作。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较短,术后疼痛轻微。

腹腔镜手术操作时使用类似于放大镜的器械,能够提供清晰的图像,使医生在操作中更加精确。

腹腔镜手术准确度较高,具有较低的手术风险。

在治疗效果上,开腹和腹腔镜手术在胆囊的摘除上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两种手术方法均能够有效地缓解胆囊疾病引起的症状,如胆绞痛和胆囊结石。

腹腔镜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更加精确,所以手术后的并发症更少。

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创伤较小,恢复时间也较短,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更高。

两种手术方法在费用方面也有一些差异。

腹腔镜手术相对更昂贵,因为腹腔镜手术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器械,以及术中的高级技术和培训。

而开腹手术在设备和技术方面相对较简单,费用也较低。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相对于开腹手术具有更多的优点。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短、手术风险低,并且能够提供更好的手术效果。

腹腔镜手术费用较高。

在选择手术方法时,应根据病情和自身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若病情允许并且经济条件允许,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探讨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探讨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急性胆囊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率、术后指标、术中指标数据。

结果: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97.30%,术中出血量为(78.64±3.49)ml,手术时间为(38.34±2.28)min,肠道恢复时间为(19.34±4.53)h,下床活动时间为(21.74±2.73)h,住院时间为(3.14±0.59)d。

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

结论:利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的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医院可以优先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急性胆囊炎引言: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病较急,患者在发病过程中腹部疼痛感较为强烈,并且在发病期间病情变化较快,需要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现阶段手术治疗方法是急性胆囊炎的主要治疗方式。

传统开腹手术,虽然能够切除胆囊炎病变部位,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但是开腹手术对患者伤害较大患者,手术中出血量较高,术后恢复周期长。

如果护理不当还会诱发其他并发症,延长患者的恢复时间。

因此医院积极探索新型手术方式,本院主要以腹腔镜手术为切入点,探究该手术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急性胆囊炎中的效果。

现作出报告如下。

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研究,研究组3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平均年龄为(42.73±2.56)岁,参考组37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平均年龄为(42.39±2.66)岁。

1.2方法医生要对参考组和研究组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患者急性胆囊炎的发病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判断患者是否达到符合要求,然后再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并叮嘱患者严格遵守医嘱,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疗效的对比观察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疗效的对比观察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疗效的对比观察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8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结果治疗组患者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标签:急性胆囊炎;腹腔镜;开腹手术;疗效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常采用保守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但是保守治疗效果一般,而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愈合慢,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

而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炎不仅创伤小,且预后效果好[1-3]。

笔者为进一步研究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炎的临床效果,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别采用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情况,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1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85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2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31±8.2)岁。

其中有14例急性单纯性胆囊炎,8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1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9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穿孔。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42±6.9)岁。

其中有16例急性单纯性胆囊炎,7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0例性化脓性胆囊炎,1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穿孔。

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硬膜外麻醉和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建立气腹13~15 mm Hg,头部偏高,与脚部水平相距20°。

所有患者均采用四孔法进行治疗,现利用腹腔镜进行腹腔探查,对胆囊病灶及其与周围组织粘连情况进行评估。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两种方案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住院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不同,平均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差异显著。

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有助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各项功能的恢复时间,并且并发症的发生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开腹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微创术;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一种发病较急、危害性较大的急腹症疾病,在普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往往伴有多次发病的潜在风险,需要引起人们对此病的高度重视。

传统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多以开腹式胆囊切除术为主,也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创伤较大,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卧床恢复,且术后并发症较多。

因此寻求一种更为先进,副作用更小的治疗方式成为临床近几年的研究重点。

有研究显示,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而且创伤小,并发症低[1]。

为进一步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选取了86例相关病例进行了临床对比试验,现将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住院患者86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

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过B超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B超提示胆囊壁厚在3mm及以上。

患者临床表现均为畏寒、发热、上腹部疼痛。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摘要】这篇文章主要比较了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在治疗胆囊疾病中的效果。

通过对手术方法、手术创伤程度、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疗效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在各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

腹腔镜手术具有更小的创伤、较少的并发症以及更快的术后恢复速度,同时也能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和长期效果。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该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求,以便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手术方式,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开腹胆囊摘除术、腹腔镜胆囊摘除术、胆囊疾病、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并发症、术后恢复、术后疗效、长期效果、优缺点、患者选择1. 引言1.1 胆囊疾病的现状胆囊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结石、胆囊炎等。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

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数百万人因为胆囊疾病而接受手术治疗。

在我国,胆囊疾病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城市人群中更为常见。

胆囊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不及时治疗,胆囊疾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胆囊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手术治疗是治疗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主要方法,而开腹胆囊摘除术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是常用的手术方式。

不同的手术方式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胆囊疾病患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至关重要。

1.2 开腹胆囊摘除术的治疗效果开腹胆囊摘除术是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用于治疗胆囊疾病。

这种手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具有较长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开腹胆囊摘除术主要通过在患者腹部切开一个较大的切口,直接进入腹腔进行操作。

手术过程中需要切开皮肤和肌肉,导致术后疼痛明显。

开腹胆囊摘除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胆囊炎症严重、胆囊结石较大等。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胆囊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以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炎最为常见。

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炎是由于胆囊内胆汁饱和度增高,导致胆囊内胆固醇结晶沉淀形成结石,进而造成胆囊粘膜炎症。

炎症严重时可导致胆囊壁水肿、坏死和穿孔,甚至引起胆囊癌。

在胆囊炎症严重且出现反复发作、合并胆囊结石或有胆囊息肉时,常需进行胆囊摘除术。

目前,开腹胆囊摘除术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是两种常用的手术方式。

本文将对这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 手术方式对比开腹胆囊摘除术是传统的胆囊摘除手术方式,手术过程中需要通过腹壁切口进入腹腔进行操作,手术创伤大,恢复期较长。

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则是一种较新的微创手术技术,手术过程中通过腹腔镜在腹腔内进行操作,创伤较小,恢复期相对较短。

从手术方式上来说,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2. 治疗效果对比在治疗效果方面,开腹胆囊摘除术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在胆囊摘除的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胆囊炎症的控制和结石的清除方面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术后并发症和恢复周期来看,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明显优于开腹胆囊摘除术。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患者术后可以较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而开腹手术则存在术后伤口愈合慢、术后疼痛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问题。

3. 术前评估对比在进行手术选择时,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以确定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对于一些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可能存在相对禁忌症,需要进行开腹手术。

而对于一般情况下的胆囊炎患者,腹腔镜手术更适合。

在术前评估方面,腹腔镜手术相对灵活,对患者的选择范围更广。

4. 术后生活质量对比除了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外,术后生活质量也是患者和医生关注的重点。

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在于创伤小、疼痛轻,患者术后能够较快的康复,恢复期短,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开腹手术的恢复期相对较长,术后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的康复和生活调整。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开腹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
开腹胆囊摘除术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是目前常规的两种治疗胆囊疾病的方式。

这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本文将对两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开腹胆囊摘除术是传统的手术方式,手术切口较大,通常在右上腹部做一个约10公分的切口。

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是一种较新的微创手术方式,通过腹壁上的几个小切口插入腹腔镜进行操作。

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感较轻。

从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期方面来看,腹腔镜手术的优势更为明显。

开腹胆囊摘除术通常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并且术后留置引流管。

而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时间较短,通常在60-90分钟之间,术后患者可以很快恢复正常饮食和活动。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还有其他一些优点。

由于手术创伤较小,切口愈合时间短,术后疤痕也较小。

腹腔镜手术对于肥胖患者或有其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来说,也更具有优势。

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低。

腹腔镜胆囊摘除术也有一些限制。

由于手术需要通过腹腔镜进行操作,对医生技术要求较高。

对于一些复杂的疾病情况,如严重炎症和胆囊结石过大,腹腔镜手术可能无法完成,需要转为开腹手术。

开腹胆囊摘除术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患者情况。

对于一般情况下的胆囊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更有优势,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快,疤痕小。

而对于一些复杂的疾病情况,或有其他合并症的患者,开腹手术可能更为适用。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一定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对比
发表时间:2015-11-05T15:48:02.2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7期作者:杨珺汤国平[导读]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 551700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能在术前更全面的掌握病情,术中大幅度的缩短手术时间,抑制术中胆囊出血现象的发生.(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 551700)【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 年2 月至2015 年3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0 例。

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式胆囊切除术来进行治
疗。

结果:经过对两种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进行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能在术前更全面的掌握病情,术中大幅度的缩短手术时间,抑制术中胆囊出血现象的发生,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急性胆囊炎【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295-01 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典型的症状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同时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1]。

胆囊炎分为结石性胆囊炎以及非结石性胆囊炎。

本文选取80 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选取2014 年
2 月至2015 年
3 月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80例,其中男患者53 例,女患者27 例,年龄在23~60 岁范围之间,平均年龄为(41.6±5.3)岁。

80 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在手术前都必须进行检查确诊,采用B 超检查以及CT 检查来确诊病情。

通过统计的数据确诊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67 例,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13 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表现中主要症状有右上腹阵发性绞痛,部分放射致右肩背部,同时伴随恶心呕吐等。

急性胆囊炎患者后期有发低热现象,如果患者胆管发炎或因炎症是肝门淋巴结肿大时,可能会出现黄疸。

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病至手术的间隔时间不超过72 小时。

8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40 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
2.1 实验组实验组的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式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取仰卧位,采用腹腔镜三孔法,在脐上做一个1cm的切口,通入二氧化碳,维持气腹压在13 ~ 15mmHg,将套针插入腹腔镜中,根据患者的个人病况来进行胆囊切除术,手术之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的放置引流管引流,术后72h之内拔除引流管,同时给患者注入3 ~ 5d 抗生素。

1.2.2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式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麻醉方式同样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右肋缘下或右上腹腹直肌做切口,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来进行手术。

1.3 评价指标临床疗效的判定指标,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

通过观察两者手术期间的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各类条件来判断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后,急性胆囊炎患者康复以及无术后并发症为显效;患者病情部分康复以及无术后并发症为有效;患者术后无明显变化或病情加重为无效。

(显效+有效)÷例数=总有效率。

1.4 数据处理本组研究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结果用χ 2检验, 0.05 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对照组中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的总有效率为70.50%,实验组中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50%,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对比(n,%)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

大多数患者都有饮食不规律等习惯,对于油腻、炸、烤食物过量摄取、自身排泄差、运动少以及情绪波动大等现象,使得身体机能下降,细菌侵略滋生,导致急性胆囊炎患者逐渐增加[2]。

传统开腹式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较早,传统方法具有操作复杂,手术风险较大,以及手术切口愈合慢等临床表现。

而腹腔镜急性胆囊炎切除术是20 世纪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

腹腔镜急性胆囊炎切除术中只需在身上开几个微孔,便可以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大幅降低了患者的疼痛、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同时也有禁忌症,例如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体积< 4.5cm×1.5cm,壁厚> 0.5cm(B超测量)以及伴有严重感染症状等。

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针对性差、创伤大、伤口愈合较慢、并发症出现的频率高,导致患者术后痛苦大、以及不能恢复到预期的效果等。

自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发展以来,此手术迅速为外科医师及病患所接受[4]。

本次研究将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术来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式胆囊切除术,据统计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来看,传统开腹式胆囊切除术的总有效率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良反应较小,安全性好。

结语:
腹腔镜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普科、妇科等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中。

得到多医生以及病人的认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为治疗急性胆囊炎的首选方案。

因为腹腔镜技术能更有效的治疗急性胆囊炎,相对而言术后不良反应少,因此,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蔡建平.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4(12).
[2] 范景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7).
[3] 胡玛尔汗•米德西.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
摘,2015,15(17):24-25.
[4] 莫时俊,潘志国,刘桂平,蒋忠诚,文信,王万红.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外医疗,2013(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