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六教案)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六教案)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六教案)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六教案)

培养孩子日常生活的独立能力

授课年级:六年级执教:彭德强

【教学目的】

1、使家长认清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

2、使家长掌握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课堂设计】

讲述启发型。

【教学时间】

60分钟。

【课前准备】

1、设计问卷调查表并提前一天到班里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家做家务情况。

2、整理分析调查情况,以备课堂上使用。

3、提前一天把张蒙蒙案例(一)发到家长手上,让他们与子女共同阅读并提出各自的看法。

4、座位的安排:家长与其子女一起坐,以便课堂上彼此之间思想的交流和活动的协作,也更便于家长课后进行家庭教育。

【教学过程】

点题切入

吃苦耐劳是我们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是其它国家人不能轻易比得上的,但是,大部分中国孩子的独立能力却是难以与外国孩子相比的。因此,今天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共同讨论、学习这方面的问题。

(咨询家长有无安排子女干家务活。咨询学生的自理生活情况,如:女同学是否自己洗头发、梳头发,整理自己的床铺、卧室、写字台等。)分析案例

九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父母不但千里迢迢把子女送到大学,还要找

旅店住下来,为的是帮助孩子洗洗衣服什么的,担心孩子生活不习惯、怕孩子太苦!结果搞到旅店爆满,有的家长实在找不到旅馆,就在附近的广场、空地打地铺!

有一位男老师在英国学习时,因为吃不惯东家做的西餐,自己又不会做中餐,搞到经常食不果腹,只能靠饼干、面包来补充能量,两个月下来就瘦了十几斤。他说他从来没进过厨房,婚前有母亲做饭,婚后有妻子做饭。真可谓是:“厨”到用时方恨少!

国外家教

在英国,妻子是个警察,工作之余还兼职化妆品传销,她的丈夫是监狱的职员,他从下午四点到次日早上八点的工作是兼职消防员,夫妇双方可谓是“爱拼”一族!但他们并没因此而忽视孩子的教育,他们工作之余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家人在一起的,要么在家,要么外出。

他们有一个两岁的女儿。一个才两岁的小孩已经能独睡一房,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确实少见。女主人是这样做的:每晚带女儿在小孩房睡觉,开着柔和的灯,讲着甜甜的故事,不知不觉地,小女孩就进入了她甜甜的梦乡,直到第二天早上睡醒了才到隔壁找妈妈。一开始,小家伙会哭,但,慢慢就习惯了。不仅如此,她的一日三顿也不用家长喂,就靠自己的双手,经常把食物弄出、把衣服弄脏、把脸弄得像个大花猫,却吃得津津有味。

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去逛公园,这小女孩跟随我们走了大约有一公里多的路程才坐上她的小童车,其间我有点心痛,建议她坐小童车,但做父母的说没关系,她经常走路,她能走。在公园里,可爱的小女孩用她的小脚走遍了她想去的每一个角落。

这夫妇俩从没责骂过小孩,也从没见他们为小孩的事绷过脸,他们有的是慈祥、温暖的微笑,真正为孩子着想,给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关爱,宽容、机会、磨练、鼓励、引导!

这里介绍的虽然是一个两岁小孩的家教情况,但我想这种教育的宗

旨是适合其它年龄段的小孩的。没有哪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的,但不是把他们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而是风雨中的强者。

也正因为这样的教育观,当小孩上小学时,用餐方面一点也不用教师操心。他们是四岁开始上学,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中午餐是自己带或吃学校的自助餐,他们从取食物、用餐到收拾桌面、整理饭盒是那么的有条不紊,尤其是那些四、五岁的小孩。这使我想到了许多中国家长手里端着饭碗追着小孩喂饭到处跑的情景,去年江边村甚至有个上六年级的男孩还是奶奶帮他穿鞋袜。

18岁以后日本学生大多数学费和零用钱全靠打工挣,18岁以后的中国学生不单学费、零花钱靠父母,有些甚至日常生活也要父母打理。

也许大家都会觉得现在的小孩确实比父辈娇气多了,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其中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我们做家长的身上,家长太担心孩子了,想到以前吃过的苦头太多,现在又都是独生子女,很难下狠心让孩子们受磨练,但孩子不能跟你一辈子,你能代他一时,但你不能代他一世,没有独立能力的人,将来如何生存,如何在这社会上立足?且这独立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孩子,从日常生活开始培养孩子!如果做父母的捧着孩子当珠宝般爱、当宠物般呵护!那不是爱,是害!通过案例中孩子的收获给大家一点启示:努力的过程是辛苦的,收获的结果是快乐的!

现身说法

我儿子三岁半开始自己洗澡。原来是我帮他洗,抱着他仰卧在我腿上帮他洗头,后来他爸说:“这么娇气,哪像个男子汉。”从以后就跟着他爸站着洗澡,开始把水弄到眼睛里痛得哭了,几天过后就可以自己洗澡了。五岁开始独睡,五岁半跟随幼儿园到青青世界露营时已能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当他的老师告诉我有些小孩不但不懂自理,还哭着要妈妈时,我心理感到一阵的欣慰。

据一些家长和教师反映,经常有些学生不能自觉学习、要依赖他人

才能完成作业,其实问题的根源就是孩子缺少独立学习的能力。

可以看出,从小学做家务不单能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不影响学习文化知识,还对独立学习能力的形成起促进作用。家长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连续陪着孩子读书做作业十天,你只需要在旁边看书报就行,让孩子静下心来独立学习、思考,如果孩子实在没办法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你再教教他。十天后,你就可以渐渐放手尝试让他独立进行学习了。

另外,要特别为这类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条件的家庭,最好是有一间安静的书房,不仅孩子用,家长也要经常在那读书、看报、上网,给孩子做做榜样;没条件的,也要给孩子营造环境、气氛,如:在孩子学习时,尽量把家庭娱乐活动减到零,少一点电视声、麻将声、高谈阔论声。

引导讨论

把张蒙蒙案例(二)发给家长,并让他们阅读后发言。

安排3-5分钟给家长和孩子共同协商,制定干家务活、生活自理的计划。同时给他们建议:订计划时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宜先易后难,先少后多;实施的时候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然后挑选几份进行实物投影并点评。

总结讲述

孩子的持久心理较弱,作为家长要常督促、常引导,要持之以恒,会有好的收获的。今天,我们主要是学习如何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和读书方面的独立能力。其实,一个人的独立能力远不只这些,我们要培养孩子学会生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存技能的培养迫在眉睫,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详说了,这里特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一本你不可不读的书,一本你受益终身的书,一本家长和孩子都适合读的书:《学会生存在中国》。它将会给你很多意想不到的启示和帮助。

附1:妈妈和我的AA制

广州市第113中学初二(3)班张蒙蒙

教育孩子心得体会范文5篇

教育孩子心得体会范文5篇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绝不能经常在孩子面前拌舌头吵嘴,那样会使孩子产生恐惧、自卑甚至厌恶的心理。不仅会疏远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在同伴之间还可能会出现偏激行为现象。给孩子一个安全、舒适、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在这方面,我们是以实际行动让女儿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很重要 女儿从3周岁起上幼儿园,步入正规的教育系统,我们要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础,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她一些优良品德,借此也可改掉“以自我为中心”的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比如:给她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让她知道尊敬长辈的道理;告诉她帮助别人是件很开心的事,让她知道应该助人为乐;在和小伙伴之间嬉戏时要相互谦让等等。闲暇时,常和女儿做连句的游戏,我说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儿连下句:“我马上把她扶起来。”乐此不疲。 三、让孩子“自己来”,培养孩子的动手和自理能力 成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人重视与否,教育方法正确与否,首先是观念问题。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学习上不断加大压力,生活上关怀备至,却将良好行为习惯置之脑后,听之任之。我认为孩子爱劳动良好习惯尤为重要。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勤劳的品德,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在我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让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绢、洗袜子、整理床铺等,当然,孩子干活常常不一定能够干不好,就此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长就要充分肯定。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让孩子少一点压力,多一份轻松。 在学习之余要注意让孩子适当放松,每晚抽出半小时进行散步、慢跑,并利用这一时间,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经常和孩子谈心,随时观察其身心的变化,善于利用生活小事,敞开心扉,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闪光点,不要将子

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游戏

提高孩子社交能力的游戏 早期幼儿教育专家洛瑞〃贝尔德说,如果宝宝只会单独玩的话,父母或许不应担心。因为,一个幼儿要掌握与别的孩子一起玩的技巧要花一定时间。 两岁前,绝大部分孩子不会展示太多的社交行为。看别人玩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里程碑。因此时孩子已具备一定的活动能力和控制能力,如果父母要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就要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机会,在场外观察其他孩子一起玩的游戏,在孩子观看的同时,父母最好向孩子解释游戏的方法或规则,当孩子掌握这种游戏的技能时,他会高兴地参与其中。有些父母总是喜欢看到别的孩子玩得很开心,自己的孩子却不想加入其中,认为自己的孩子胆小或缺乏交往技能而担心。甚至采取强硬措施让这孩子参与其他孩子的游戏中,一方面增加这孩子心理压力使孩子不愿意交往,另一方面即使这孩子站在其他孩子中间不知所为而感到害羞,或者胡乱闹一番,惹得别的孩子不高兴,更令这孩子尴尬难堪,从而打击他的自尊心。 培养训练孩子的社交行为必须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超前或滞后的游戏训练方法,对孩子正

常社交行为的发展都不利。即使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段应该掌握的技能,而孩子还不熟练,父母急躁不得,要与孩子配合默契。鼓励和增强自信心是孩子走向成熟的最佳方式。 不同类型游戏的训练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逐会渐增强孩子的社交行为。 〃出生-15个月:感官运动训练。孩子学什么事是通过反复训练。例如孩子扔一个东西看看妈妈/爸爸是否会把它捡起来。帮助孩子获得控制他周边环境的能力和掌握新的技能。 〃15个月-2岁:观察游戏。观察别的孩子在做游戏而不是加入其中。幼儿开始也是这样。单独游戏,就是他们自个儿玩。幼儿也有这种倾向,但逐渐减少。帮助孩子学习如何与别人交往和学语言。帮助孩子总体和细小的运动技能。 〃2-3岁:并行游戏。当孩子们出现在一起游戏时是因为他们在房间的同一个部分玩,但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互动。提供孩子们角色游戏的机会,象穿衣服、装着倒茶等。帮助孩子理解所有权的概念。如,我的!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最佳时期就是小班阶段,同时也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 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同时,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已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各种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某些运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这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而且他们自身也产生了独立地进餐、盥洗、睡觉、穿脱衣服的愿望。这时,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办一切,而要针对他们的发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幼儿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四者认识一致、态度一致、言行一致、行动一致,才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 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小班 2015.9

育儿知识 一、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经常看到有的家长对孩子大声地呵斥:“你连这都不知道。”“快点过来,听到没有?!”……我们做父母的往往认为这样居高临下,命令式的语调能体现自己的威严能让孩子更听话。可是你试过另外一种方法吗: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无论是在自己、亲戚、朋友家里还是在公共场合,当你要对孩子说什么的时候,请试着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亲切的目光看着他,然后和颜悦色地对孩子说出你的要求。你是不是发现,用这样的方式对孩子说话,孩子同样听你的话,而且还会更开心地去执行你的“指示”,而且完成得更快更出色呢?达到的是同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 二、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当着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训孩子最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实,小孩子的领悟能力相当强,当你不想让他做某事时,只要轻轻地摇摇头,或悄悄地对孩子瞪瞪眼睛,他就会明白的,完全没有必要大声说出来。如果你还是不放心,也可以在出门前和孩子达成默契,就当是你们之间的秘密:“如果你看见爸爸摇头,那就说明不能那么做;如果爸爸点头,那就是同意了。” 三、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的自主意识也会随之增长。当你喂他吃饭时他说“我自己吃”,当你帮他穿衣时,他说“我自己穿”,可能他会弄得满身是饭,可能他会把衣服穿得一团糟,但我们不要打击你的兴致,而要信任他,鼓励他,给他学习的机会,否则孩子将永远不会“长大”。 四、相互间多多交流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幼儿的各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上班时做什么工作,妈妈平时喜欢吃什么,爸爸妈妈对宝宝什么表现感到很高兴等等。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交流的问题解决了,父母和孩子相互之间就有了默契,这对孩子的成长有益。 小班 2015.10 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幼儿园教育心得(精选10篇)

幼儿园教育心得(精选 10 篇) 幼儿园教育心得篇一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 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 对教师在一 日生活中过多地组织集体活动有了一些考虑,并尝试着减少对小孩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 我没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让小孩们集体行动。 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观看, 谈论着什 么; 有的站在新贴出的活动区记录表前,寻找着自己的名字,议论着谁的红花最多 ;有的干脆 走到桌前, 翻阅起老师中午备课时留在那儿的书。 我没有打扰他们, 因为小孩们都在做着有 意义的情况,讲着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园生活要有纪律, 同时要让小孩生活得轻松,给他们 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 让他们自己决定先干什么, 后干什么, 这对他们今后主动适应社会 生活, 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一定的时刻观念,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我决定在以后的生活里,要让小孩们拥有更多的自由时刻,让他们生活得更轻松些。 幼儿园的小孩什么时刻做什么事,历来由老师安排,看起来是天经地义。为了照顾好小孩,我们要求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很多活动都得集体进行。当然,班级里小孩多,排队、等待 就难免。小孩们消极、 无奈地等待着, 他们的时刻被白白白费, 他们的主动精神被逐渐磨蚀。为了不 “乱”,老师必定要规定 “排好队 ’,“不要随便讲话 ”??一些操纵能力差的小孩,活跃的小孩, 主动性、 自主性强的小孩耐不住这无聊的等待,会经常不断地阻碍纪律。从而招致老 师的批判。过多的批判,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 ;过多的指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 挫,失去上进心。可见,过多的集体约束会阻碍幼儿的主动进展,应该尽早改革。 老师领先行动, 尝试把自主权还给小孩。 给小孩们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和机会, 让他们依照 情况决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学习合理地使用时刻,安排自己的活动, 做一个有头脑的、主 动的人。这种锻炼, 能够使小孩形成自主、主动的个性品质。 它不但为幼儿今天的生活变得 更加丰富、有味制造了条件,而且为他们今后从容地面对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教育心得篇二忙忙碌碌中我们的这学期也接近尾声, 回忆这一学期自己的工作, 真是 有喜又忧。幼儿教师的职业是琐碎的,细小的。但我热爱我的职业。在工作中,我对每一件 情况都认真负责,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以提高小孩的自我服务水平。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是小孩独立性进 展的第一步, 由于现代家庭的特别环境, 使得非常多幼儿失去了进展自理能力的机会, 在幼 儿园要紧表现为:一顿饭吃完后满桌差不多上饭菜 ;洗手草草了事,有的洗下来后身上、袖 口、地上差不多上水 ;玩具玩好乱堆放,弄得满地差不多上等等。只有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 力为基础, 才能让他们在幼儿园愉快地开展一日活动。 培养自理能力时, 对幼儿在不同时期 应做出不同的要求。 如在指导幼儿洗关于中班的小孩则要求他们能将袖子卷按

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

培养孩子的情商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 “情商”(EQ)全称应该是“情绪智力商数”,情商则是它的简称,用以描述一个人对自己和对他人的情绪的认知和控制,被誉为除智商以外,人的另一个生命科学的参照元素。 其主要内容包括情绪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激励能力、认识他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五个方面。这是一种发掘情感潜力、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的品质要素。 情商和智商对于一个人来说都一样重要,智商有助于成才,情商有助于成功。我们既要成才,也要成功。不仅要事业成功,还要生活成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成功。因此,情商可以称为人生成功的翅膀。怎样培养孩子的情商呢? 第一、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家长要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用榜样的力量去塑造孩子。 第二、家长要用好的情绪影响孩子。孩子的情绪往往受家长的影响,平时在生活中,家长要用热情、豁达、乐观、友善等好情绪对待孩子和他人,控制住自己不好的情绪,这样孩子才会具有活泼、大方、快乐、关心他人的优良情绪和性格。 同时大人还要及时排除孩子恐惧、抑郁、悲伤、愤怒等不易被社会接受的坏情绪。家长还要让孩子懂得:应该在什么场合,用什么样的情绪,以便让孩子能自觉地掌握,逐渐形成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第三、要注意孩子情感的细微变化。家长要与孩子心灵沟通,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对于孩子的要求,只要是合理的、能够满足的,家长应该尽量给予满足;不合理的、不能满足的,则要向孩子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的道理。 家长千万不能不关心孩子的痛痒,也不能让孩子放任自流,更不能动辄训斥、打骂,压抑孩子的情感流露。相反,家长应让孩子的情感得到合理的流露,并要了解它产生的原因,需要解决的,应及时加以解决。 第四、要为孩子创造各种人际交往的条件。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家长要让孩子相识相伴、沏茶接待。家长也要适当带孩子去参加一些聚会、晚会,让孩子见见各种场面,学习与各种人打交道。 另外带孩子上街,要鼓励孩子问路。乘车、进公园、购物等,都可由孩子付费。孩子在幼儿园或学校当了小干部,都要予以积极鼓励和支持。 第五、要带孩子多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与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生活游戏,他们会相互教会怎样玩耍、怎样相处、怎样生活。 家长要欢迎孩子的小朋友上自己家里来玩,也要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别的小朋友家里去玩。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家长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互相信赖,彼此尊重。 总之“情商EQ”是指一个人控制自我情绪和调节人际关系的能力,是孩子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应引起广大家长的高度重视。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要建设现代社会,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祖国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文章内容。 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 独生子女大多数都比较任性和自私,这是由于长期被家长悉心照顾,形成了“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他们很少关心别人,很少想到他人。但是,当他们与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候,这种优越感就不存在了,在这些孩子的“社会”里,大家都是同龄人,都处在同样的地位。因此,为增加这种小伙伴之间的交往和相处的时间,可以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培养起孩子关心他人、关心伙伴、关心集体的良好思想。 我在教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分享的快乐实践活动三:“我们一起享用”这一课时。先在全班每组分发一个橘子,明确写出给一个同学。看看这个同学或组里其他同学的反应。如果这个同学把橘子分给了别人,问问他为什么要分给别人。如果这个同学体验好东西仅仅自己享用,并不一定快乐,大家一起享用更快乐。以本课第33页所举例,引导学生回想在现实生活中,当你有了困难,别人帮助了你时,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说快乐拿出来与人分享就变成两个快乐,在生活中互相帮助。比如:“下雨了,有的同学没有带伞,小明同学带了伞,而且他离学校很近。小明该怎么办?教师让学生对以下几种可能,做选择判断,让学生明白根据不同的条件和情况可选择更合理的帮助方式” 1.小明把的、伞借给其他同学,自己冒雨回家。 2.小明让另一位同学在学校等他,他回家再取一把伞。 3.小明把自己同路的同学送回家后再回家。 以上让同学体验借人用一用,也是一种分享,它带给我们的是同学们的友情和欢笑。 二.有利于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能力 孩子们在交往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能力。在集体中扮演恰当的角色,如担当值日生、小组长、班委啦、办板报啦、召集校外小组共同复习功课啦,他们觉得在集体里是平等的,是当家作主的。许多孩子在家里时,往往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什么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慢慢地培养成了一种依赖思想。而放手让孩子到集体活动中去,到周围的社会群体里去,才能经风雨,见世面。在交往中学习,自己处理问题,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我所任的班每学期伊始,从班干部到小组长,都必须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主能力的人担任,在每天的班级晨扫、午扫中都有小组长负责给同学们明确分工:洒水、搬桌椅、倒垃圾。班级卫生和环境区卫生都被一个个家庭“小皇帝”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每次少先总队检查结果都是“双优”。 教科书第66~67页,通过一个小队的学生去中国科技馆的事例,帮助学生学习怎样根据交通图选择出行路线、怎样看站牌、怎样乘车和问路。通过图上两个孩子的对话,是让学生明确需先要找到自己目前的位置,再看与要到达地点之间有哪些公共汽车。“看车站牌图”中小孩的对话,提示学生在多个车站牌排列在一起的情况下,要先看清楚哪趟车是自己要坐的。再看看站牌上箭头的方向是否正好是自己要去的方向,防止坐错车。“上车图”中小主持人的话,是提醒学生思考乘车注意事项,如先下后上、主动买票、乘车时扶好、主动给老人家让座、下车主动出示乘车票。通过课本上的事例,培养了小学生独立生活和自主能力。 三.有利于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有的家长不是常为自己的孩子孤僻、内向而发愁吗?那么,你就支持他到小伙伴中去交朋友吧!因为在交往当中,孩子们容易找到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发展他们的长处,培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照顾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人的生存能力的具体体现。幼儿期是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容易成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既要高度重视和幼儿受保护、受关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堵路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从小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全面发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活自理教育中渗透着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生活自理教育能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如知识经验的积累,做事过程中的统筹安排,且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幼儿还可以学习迁移已有经验;幼儿在学习体验中,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还可以提高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提高审美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自我教育的最好形式,对于有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十分有益,孩子们在获得自理能力的过程中意志力、坚持性以及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也得到锻炼。 家庭和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两个重要场所,这两者教育直接影响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及习惯的养成。然而,现在孩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较强,究其原因就是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相脱节,例如:在观念上,你认为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对孩子发展很重要,而他却认为学习知识技能更重要;在内容上,你现在正引导孩子刷牙,他却全然不知;在方法上,你用游戏、故事等适合孩子的方法,他却只有命令训斥的方法;在评价上,你总会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并不断鼓励,他却总看到别的孩子好,自己的孩子不行。当双方这些不一致的教育同时作用在一个孩子身上时,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怎么提高?习惯有怎么能养成呢? 在家庭中,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员对孩子过分溺爱,事事处处倍加呵护,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是造成幼儿生活能力低下的首要原因;其次,家长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并使其形成了依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03073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心得体会Experience of cultivating children's self-care ability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心得体会 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的心得体会 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同时,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已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各种运用大肌肉的动作和某些运用小肌肉的精细动作,这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而且他们自身也产生了独立地进餐、盥洗、睡觉、穿脱衣服的愿望。这时,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办一切,而要针对他们的发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指出:幼儿的智力发展应当同时体现在手指的操作、语言的表达和用脑的思考上,动手、动口与动脑三者之间有着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从小给孩子一双灵巧的小手,是促进孩子思维发展、丰富其语汇、增强其自信心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要荒废孩子双手上的智慧,要教给孩子一些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这是孩子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起点。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幼儿的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四者认识一致、态度一致、言行一致、行动一致,才会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任

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下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结合家园同心,只有这样,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幼儿教育随笔:幼儿社会技能的培养.doc

幼儿教育随笔:幼儿社会技能的培养 在听了王美芳教授的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后,感到收获很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社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探讨儿童社会技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科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的孩子有些存在社会技能问题,由于成人的一些不恰当教育方式,导致孩子们普遍存在自私、任性的现象。如:我班的季天宇,在家里是爷爷、奶奶、父母的掌上明珠,要什莫给什莫,说一不二!然而来幼儿园后也是一个小霸王,看到别的小朋友拿这个好东西,他就抢过来占为己有,如果别的小朋友不给他,他就大打出手。所以,经常和小朋友发生战争,在小朋友们间的“人缘”极差。 听了王教授的课以后,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多教他们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培养他们的社会技能,帮他们建立和维持好良好的同伴关系,学会灵活的采取恰当的策略解决同伴间的冲突,让他们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并取得较大的社会成就! 2020-03-15 在听了王美芳教授的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后,感到收获

很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社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探讨儿童社会技能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决定了我们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科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在的孩子有些存在社会技能问题,由于成人的一些不恰当教育方式,导致孩子们普遍存在自私、任性的现象。如:我班的季天宇,在家里是爷爷、奶奶、父母的掌上明珠,要什莫给什莫,说一不二!然而来幼儿园后也是一个小霸王,看到别的小朋友拿这个好东西,他就抢过来占为己有,如果别的小朋友不给他,他就大打出手。所以,经常和小朋友发生战争,在小朋友们间的“人缘”极差。 听了王教授的课以后,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多教他们学习有效的交往技能,培养他们的社会技能,帮他们建立和维持好良好的同伴关系,学会灵活的采取恰当的策略解决同伴间的冲突,让他们日后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并取得较大的社会成就! 2020-03-15 在听了王美芳教授的幼儿社会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后,感到收获很多。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社会

如何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 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获得是靠后天的培养,家长的观念及对孩子交往技能、技巧的培养,直接影响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因此,父母可以从以下几招开始,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家长在和人交往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朋友生病了,家长的一个电话问候;当朋友遇到困难,家长的慷慨相助等等,都将成为孩子效仿的榜样。 提供主动交往的渠道 如果孩子很害羞,可先试着让他和最熟悉的亲戚朋友打招呼,直到他渐渐变得大方些。在和陌生的小朋友一起嬉戏、玩耍时,可让孩子主动和对方打招呼,问好,询问对方的姓名等。 培养交往技巧 教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培养良好的行为,要让孩子明白美好的友谊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合作、谅解等良好行为上的,小气、霸道、任性是不受小朋友欢迎的。 给孩子阅读书籍 找些有关社会交往的书籍,读给孩子听,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和他交流书中的主人公是怎样结交新朋友,建立友谊的,根据孩子的自身性格特点,从中有针对性地引导。 给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 经常邀请孩子的同伴到家中做客,这样孩子就会有更多和同伴熟悉、交往的空间,在从中学习解决游戏、玩耍可能带来的纠纷,也体会到和同伴相处的乐趣,更乐于交往。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不要太长,不要让孩子感到疲惫而发生摩擦。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让孩子学会与别的小朋友分享,使他明白受欢迎的孩子总是愿意与他人一起分享。家长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把孩子最珍爱的 物品暂时收拾起来,留一些孩子不是很在意的东西与小伙伴分享, 孩子体验到分享的喜悦后,就会慢慢变得大方。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一些孩子不愿意主动结交朋友,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和同伴熟悉、友好相处,而另外一些孩子天生喜欢结伴,喜欢和一大堆朋友玩。 无论他选择什么方式,只要孩子愿意、喜欢就可以了,家长只要在 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指导,过多的的介入会使孩子害羞、拘泥,妨碍 他们更好地增进彼此间的了解。 一、观察分析幼儿不利于交际的性格形成原因 孩子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表现往往是不一样的。有的表现出热情大方,无拘无束,有的表现出胆小拘谨,无所适从,有的孩 子不敢说一句话,还有的孩子甚至会怕得大哭起来。通过对孩子日 常生活各个环节的观察和对家长的调查了解,我发现孩子内向的性 格与婴儿期教育、家庭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内向的原因主要有以 下几种情形:有的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孩子走不出过分保护的小 圈子,由于过度关注与保护,对孩子的交往能力产生了不良影响;有 的家长对孩子管教过严,限制约束过多,孩子言听计从,缺乏自信,不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妨碍了交往能力的发展;有的家庭孩子由保姆、老人带养,与外界接触较少,缺少交往机会和经验;也有一些孩 子因父母离异,缺乏安全感,对外封闭自我。 绝大部分家长也已经认识到,他们希望孩子到幼儿园有所改变,他们认为,生活在幼儿园,较之家庭来说,有许多同伴在一起游戏、生活,他们年龄相仿,经验相似,容易形成平等、互助的关系,能 真正体验到交往、合作的乐趣。对于刚入园的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教师应多注意细心观察,加强了解,有意识地给他们一些关心和机会,提供一些玩具、图书、食品等,让他们尽情玩耍、尽情享用,

托班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

托班宝宝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孩子自理能力差,主要原因有: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嫌孩子自己吃饭太慢或弄脏衣服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2-3岁的孩子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厕所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3、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4、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但现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至关重要,我们要把这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作为幼儿园,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一、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乖宝宝”、“我长大了”、“我学会了……”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宝塔区第二幼儿园课题组 张延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研究,就是研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及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做到“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大人也可以帮着一起完成”。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家长眼里,觉得他们的孩子太小,尽量帮助他们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承包下来,尤其是爷爷奶奶带孩子的过程中,由于溺爱、怕出小状况、怕不卫生等,将孩子所有的事情全部包揽下来,觉得这样才是爱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缺乏实践和锻炼,造成胆量小,自理能力差等。因此,我从孩子入园第一天起,就着手进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着重从为自己服务、吃饭、穿衣裤、分饼干、分牛奶、搬自己的凳子等方面进行教育。同时要求家长树立“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会的事情学着做,大人也可以帮着一起完成”的理念,组织亲子活动,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实践证明,越是尽早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发展的越快,尤其是到中班以后,表现的最为明显。所以我觉得要尽早开始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宝塔区第二幼儿园课题组 张延红 有自理的意识,才能进行自理能力的学习。那我们在实践中,应当如何增强孩子的自理意识呢? 家长观念要转变: 要让家长明确孩子虽小,但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们已经可以自己吃饭、穿简单的衣服等,作为家长要坚持引导孩子自己去完成,给孩子充裕的时间,切莫代劳。 要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让家长面对幼儿不可避免的失败,千万不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以免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要以鼓励、引导、示范等正面的方式进行,用榜样法、提示法、表扬法、示范法等方法进行教育。 教师工作要积极: 教师积极的语言暗示帮助幼儿建立起“我能行”的信心。幼儿的自我评价往往是建立在成人对他的评价的基础上,教师的评价对他们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至深。在幼儿行为没有发生时,给予一个正确、积极的暗示,幼儿的行为会向着这一暗示的指向去做。 用积极的评价,强化幼儿的行为。在培养幼儿自理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给幼儿以积极的鼓励和表扬,不断地肯定他们,使其形成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建立起自信,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实践。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通过集体表扬、物质(小红花)奖励、家庭宣扬等形式进行鼓励,让孩子树立“我能行”的意识。我想在这样反复培养的过程中,孩子的自理意识会不断的增强,从而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行为。 幼儿生活自理意识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荐语 社会能力就是孩子解决冲突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人是社会动物,没有社会能力的孩子很难取得成功。 舒尔博士提出的“我能解决问题”法,通过对话、游戏和活动等独特的方式教给孩子自己学会怎样解决问题,如何处理与朋友、老师和家人之间的日常冲突,以及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并考虑后果,并且能够理解别人的感受,从而与人和谐相处,成长为一个社会能力强、充满自信的人。 作者简介 默娜·R.舒尔 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美国亚拉尼大学心理学教授。她为家长和老师们设计的一套“我能解决问题”训练计划,以及她和乔治·斯派维克(George Spivack)一起所做出的开创性研究,为她荣获了四项国家级大奖:一项美国心理健康协会大奖(1982年)、三项美国心理学协会大奖(1984年、1986年、1994年)。她还是心理健康和预防青少年行为问题方面的媒体顾问。 精华解读 以下内容为《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一书精华解读,供广大书友们学习参考,

欢迎分享,未经允许不可用作商业用途。 目录 引言:我的读后感 一、教会孩子怎么做,而不是替他做 二、对话范例1:关于打人 三、对话范例2:关于捉弄人 四、指导孩子间的问题 五、对话范例3:我不喜欢你 正文 引言:我的读后感 这本书是杨霞大夫推荐给我的,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以前见到孩子出现任何问题,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想办法替他解决问题,或者告诉他如何去解决问题。 但这本书中所教授的ICPS的方法,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解决社会交

往问题。通过提问而不是告知,通过启发而不是评判,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乐于思考。 可以说,这本书让我和孩子的生活都变得快乐了很多。 一、教会孩子怎么做,而不是替他做 假如你的孩子抢了别人的玩具,你会怎么做? 不管他:小孩子就是这样的,长大了他就懂了。 控制他:我数三下,1,2,3! 贿赂他:听话,爸爸给你买个玩具。 培养他: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本书所介绍的方法叫作 ICPS(Interpersonal Cognitive Problem Solving)人际认知问题的解决。但因为这个名词太过学术化,后来被家长们简化为(I Can Problem Solve)我能解决问题。缩写字母一样,都是ICPS。

12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有的父母怕孩子单独外出会闯祸,而吓唬孩子,孩子变得胆小,怕见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别人的欺侮,怕吃亏、学坏,认为还是关在家中好;有的怕孩子与人接触传染疾病,情愿将孩子闭门独处。 在日常生活中,细心的父母可以找到很多方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让孩子学习与陌生人说话 有的父母怕孩子单独外出会闯祸,而吓唬孩子,孩子变得胆小,怕见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别人的欺侮,怕吃亏、学坏,认为还是关在家中好;有的怕孩子与人接触传染疾病,情愿将孩子闭门独处。 事实是,只有与不安全的陌生人交往才是不安全的。所以父母应该创设外出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条件,放手鼓励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玩耍,让孩子在和陌生的小朋友的交往中自然地提高交往能力。譬如:和经常左邻右舍打个招呼,问个好;和熟悉的、性情温和的、年龄稍大几岁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再慢慢过渡到走亲访友,去公园和同伴嬉戏,利用乘车、散步的机会和陌生人接触等。 妈妈是第一个“好朋友” 从出生开始,宝宝最常接触的人就肯定就是妈妈了。其实宝宝社交的第一步从出生就已经开始了哦,妈妈正是担当了宝宝第一个好朋友的角色。宝宝年纪小不能说话,但是他却能够通过依依呀呀的发音、笑容、哭闹来和身边的人互动。爸爸妈妈给宝宝最温柔的抚摸、亲吻,宝宝都能够及时地给予回应:高兴地笑、手舞足蹈。宝宝时刻感受着妈妈的温柔和爱,有了这一份安全感,宝宝才能更好地去面对外部世界,建立更多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妈妈这个“好朋友”角色是非常重要呢,妈妈给予宝宝更多的关爱和安全感,是宝宝发展社交能力的重要力量来源哦! 尊重孩子间从小建立的友谊 亲密的友谊关系对于大人和小孩来说都是异常珍贵的。有人发现,当一个孩子有朋友时,玩的时间会比没有朋友的孩子多出 6 倍,他更容易与人分享,同别人交流的时间更长。但很多家长都不让孩子带那些成绩不好、太好动的小伙伴到家里玩,家长担心孩子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虽然说朋友圈子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但是家长对于孩子的交友也不应多设圈子,尊重孩子间从小建立的友谊,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习跟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才可能形成正确的交友观。家长不妨把孩子放到群体中去,鼓励多交朋友,让孩子常串门、自己去找小朋友玩,而不要封闭在家中。家长可以多组织孩子参加偏“动”的游戏,如荡秋千或骑车等,这种活动不仅有利于小伙伴的相遇,而且孩子在期间的积极互动要比在那些安静的动手游戏,如搭积木中的互动高出2 倍。帮助孩子建立友情,有利于培养宝宝的合作能力哦! 保护自己是基本的态度 小朋友之间难免会有一些小冲突,这时候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去保护孩子,让孩子学会自己面对、自己处理,这样才能够很好地锻炼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值得提醒的是,家长要注意控制孩子的偏激行为,以免双方孩子发生危险。如果自己小孩是比较弱势的一方,家长要教导孩子学会反抗,学会正确地保护自己,及时闪躲、表达愤怒,告诉对方“不许打我”,或者立刻报告老师,请求老师帮忙等等。在冲突中学会保护自己,也是一种社会适应的方式,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多一些这方面的教育哦! 游戏是一种有用的准备 角色扮演的游戏能够给孩子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在这些游戏中,玩具可以给孩子另一个视角,让他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进而体会他人的感受。如果你家的宝宝比较害羞,家长也可以给予孩子一些日常交际生活中的角色,让孩子提前演练。

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工作心得

作为幼教工作者,在孩子奠基与启蒙阶段,我们有责任重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提高,不仅仅是关乎幼儿自己要参与、学习、锻炼,而且需要老师对幼儿进行有效地生活方面的管理。 一、幼儿自主管理的概念 “自主”,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幼儿自主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幼儿通过意识与行为表现出来的认识,支配外界环境的心理状态。 二、幼儿自主管理的意义 (一)目前,我国幼儿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存在的两个现状 一是我国幼儿园孩子多以独生子女居多,独生子女普遍存在性格上的缺点,如依耐性强,坚持性差,自主意识薄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二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素质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幼儿的家长都是上班族,平日里多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幼儿,幼儿大多托于爷爷奶奶带,而爷爷奶奶容易溺爱孩子,纵容孩子,为孩子包办一切,导致幼儿自理能力欠缺,缺乏自主管理意识。 (二)自主管理是一种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管理模式,它是通过自我管理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把教师的要求逐步转化为学生自我需求。从“你要怎样做”到“我要怎样做”,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形成“自主”,从“自主”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习惯。培养幼儿自主管理意识可以帮助幼儿形成坚毅的品格、社会交往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解决困难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幼儿性格的塑造,而且也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影响幼儿自主管理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关注的更多的是幼儿的行为结果,如幼儿在幼儿园是否学到东西,是否午睡了,是否吃饭了,是否喝水了而很少关注幼儿的自主管理行为过程,如幼儿学本领的过程中是否会管理自己的注意力,午睡时会不会自己穿脱衣物,吃饭时是否能保持干净整洁,排队时能否遵守秩序。因此,提高幼儿自主管理能力需要家长的支持,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有效的家园合作。 (二)教师因素 1、教师多注重知识的传授,易忽视幼儿自主能力的提高。部分幼儿园教师认为只要把知识传递给幼儿就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但不知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幼儿多方面能力的责任。 2、教师缺乏对管理策略知识的了解与积累,从而不利于策略实施。幼儿教师琐事繁多,多忙于幼儿园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缺乏对理论知识研究的深入。 四、幼儿自主管理的小策略 (一)环境策略 在主题墙环境创设中,可以询问幼儿的意见,让幼儿自己讨论出本期主题内容、板块,并根据自己商讨的结果和教师一起布置主题墙。幼儿园自由墙的设置也很好地发挥了幼儿自主绘画的主动性,幼儿在自由涂鸦中,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儿歌策略 教师可利用一些儿歌来对幼儿进行自我服务能力和内在意识方面的培养,如洗手儿歌:打开水龙头,小手冲一冲,肥皂抹一抹,小手搓一搓,手心搓搓,手

老师读书心得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读后感

老师读书心得《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读后感 吃过晚饭,忙完了手里的事物之后,我打开了“樊登读书会”,认真倾听了《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这本书。它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首先简要介绍社会能力就是要教会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着重突出“教会孩子怎么做,而不是替他做”的理念。书中具体介绍了一种方法,叫ICPS,即人际认知问题的解决。整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ICPS的方法来教会孩子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该书所介绍的方法具体要这样做:方法一:和孩子玩字词游戏或看图游戏。陪孩子看图片或者动画片的时候要经常问孩子,图片中的人是什么感觉?图片里的人心情如何?比如光头强,当他被熊欺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方法二:理解他人的感受。在生活中教孩子观察他人的感受,让孩子能够识别开心、伤心、生气、骄傲、沮丧等情感类词汇。 方法三:讨论感受。和孩子讨论他自己以及别人的感受,而不是评判孩子的感受。 这当中,还要带领孩子认识更多的字词,带领他们用这些词造句,这样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多起来。那么当孩

子和他人发生矛盾,家长该怎么做呢?具体步骤是:1.首先看问题是什么?(你们现在出现了什么问题?)2.感受如何?(你们俩的感受如何?分别是什么感觉?)3.怎么办?(谁有办法让你们俩都高兴?)4.行,写出这些办法。5.如果不管用,那么我们可以试试不同的办法,直到找到解决办法。6.告诉孩子这个就叫做(分享)、(宽容)、(协调)..... 不过,仅仅交给孩子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教会孩子,考虑后果。 这本书带给我了很多的思考,想到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平日里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面对孩子们的错误,时常会因为一时生气,而一味地指责、批评他们。现在想想,这样做效果甚微。 因此,我给自己明确了要求:面对犯错的孩子,要沉下心来,首先询问事情事物缘由,其次,还要学着站在他的角度,体会他的内心感受;接下来,跟着孩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最后和孩子们一起尝试,有没有更好的可以操作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