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初探-作文教学论文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在实际小学作文教学中可以看到,有一些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有一些学生在写作时无内容可写,还有一些学生甚至对写作产生惧怕的心理。随着近现代对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教学理论。其中,情景作文教学理论就是其中一种。在小学课堂上进行情境作文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写作情感,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叙。本文以小学阶段作文课程为研究对象,以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实施情境作文教学为研究主题,首先对情境作文教学的定义及其特点进行简要阐述,接着对当前实际教学中实施情境作文教学策略时存在的问题概括归纳,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有所助益。

关键词

小学作文情境作文教学策略

一、情境作文教学之定义及特点

要想对情境作文教学的定义及特点理解透彻,必须首先对情境作文有所了解。

1.情境作文教学之定义

情境作文是相对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白由作文等作文训练的类型来命名的一种作文训练方式。具体来说,情境作文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创设一些与写作主题有关的典型形象,进而创设一种有利于写作的情境,达到激发

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学生情感体验、表达欲望,更好写作的目标。情景作文教学,则是一种将情境作文付诸实践的教学方式。

2.情境作文教学之特点

与其他作文教学方式比较而言,情境作文教学主要由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情境作文教学更好的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智力发展相结合。它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过程中,发散学生思维,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第二,情境作文教学以促进学生整体发展为教学目标。在情境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写作进行指导,创设出一种美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从小就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二,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之现状

通过在实际教学中的观察和总结,发现在当前的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简要概括如下:

1.教师对情境作文教学的理解不够透彻,教学中系统性不强

教师对情景作文教学的理解不透彻,对这一教学理念不够重视,就会出现对教学任务分析不够透彻,对教学目标认定不清的情况。如此一来,很有可能产生随意、盲目的教学方式。并且,如果教师不能以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就会使得作文教学欠缺系统性,无法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师在进行情境作文教学过程中指导方式欠佳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创设的教学情境不够真实。小学生有其白身的认知特点,教师应当以此为依据,结合实际条件,创设出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但是,在当前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以白身简单、快捷为出发点,创设的情境过于简单无趣,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也就更无从谈

起。第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融入创设的情境中来。小学生在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方面都十分有限,教师应当在创设适宜情境之后对其进行启发式引导,促使学生融入到情境中来。

3情境作文的评价方式欠缺灵活性

在当前的作文评价方式中,更多关注的是写作能力,缺乏对学生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其他收获的关注。并且,存在着只注重学生写作结果,对写作形成过程欠缺关注度的现象。与其他作文教学方式相比,作文情境教学更注重写作的过程,因此,情境作文的评价方式应当在传统评价方式基础上更加灵活化。

三、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之策略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对学生十分有益的作文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更好的发挥其教学效果,是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认真考虑的问题。我对相关理论进行了解,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提出以下几点策略:1丰富写作题目,符合情境作文

情境作文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有着真情实感的体验,是否能够在作文中表达出白己的真实情感。而小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认知能力不够,这就需要教师对作文的表象进行丰富,以生活实际为例,向学生进行情境的展示。例如,对于小学三年级左右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写一写你认为家乡最美丽的景物、观察植物日记等题目进行写作训练。

2开展实践活动,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情境展现

教师还应当将学生带入到一些较为典型的生活情境中去,并且在这过程中融入作文教学。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写作《写剪纸》这一个题目时,教师可以安排一节课进行剪纸实践活动。首先教会学生怎样亲白动手进行剪纸,接着让

学生口头讲述各自剪纸的制作顺序,最后进行写作。在这过程中,学生能够较快的进入情境,用心观察,在写作时就能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3组织表演活动,在表演中提升情境体验

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提升情境的体验感,主要在课本剧这一类的习作中使用。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活跃,对直观鲜活,活泼灵动的表达方式更为关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表演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表演中提升情境体验。例如,在进行《老师不在时》这一作文题目写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假设在老师不在的情况下,教室里的同学们会有怎样反应,是否会发生闹剧等。提前让学生们进行编排,在课堂上进行表演,最后由师生对表演进行讨论。以此,让学生在表演中提升对真实情境的体验,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有话可写。

总之,情景作文教学是小学作文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它不仅要求教师对相关理论知识充分了解,对情境作文教学理念加以重视,还必须要教师花心思、动脑筋,想方设法将生活情境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真实可触、灵活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加强理论知识,并对教学实践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努力提升情景作文教学能力,使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达到教学的目标。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 张爱梅

小学作文教学初探张爱梅 发表时间:2014-04-09T09:44:47.810Z 来源:《新疆教育》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张爱梅[导读] 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河北省成安县柏寺营乡南散湖小学张爱梅摘要:如何开展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高度重视,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而有效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写作兴趣创新能力扩大阅读丰富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1、开启学生心门小学儿童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在接触新鲜事物或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的想说出来。教师要利用孩子的这些特点因势利导,有意识的组织他们在一起聊一聊。如:在进行完激烈的拔河比赛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聊天,只要内容与拔河有关便可。有的学生说出自己比赛时的心情,有的说出自己是怎样拔的,有的学生分析了每局胜负的原因,还有的学生说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他们无拘无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重点,给学生理清思路,为他们完成《拔河比赛》这篇作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篇作文。 2、培养学生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作文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不失时机的运用"迁移"规律,努力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观察、写作上来。如:在新学年初,每个学生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课间也挤在一起谈论自己的这些东西。教师灵活运用这件事,对学生进行引导:"新的学年开始了,同学们都买了新的学习用品,老师也想买一样学习用品送给小妹妹,可又不知买什么样的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孩子们一下子来神儿了,有的推荐书包、有的推荐铅笔盒,还有的推荐橡皮、尺子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要求他们把向老师推荐的东西介绍得更详细些。如,说出物品的形状、颜色、图案、用途等。孩子们一下子沉默了,说不出了,但是,机灵的孩子马上认真的观察起自己的学习用品,又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并且说得很详细,因为他们都希望老师能买和他们用的一样的学习用品。在充分说的基础上,教师再巧妙的引导学生把说的写下来,一篇《我的学习用品》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撰作"。可见"思"是作文的最初阶段。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现的前提。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为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或结合课文、或结合范文,或结合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触景生情,触类旁通,联想思考。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了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作文,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如:《楼房高了,蓝天少了》、《我与凡卡比童年》、《步行街呼唤文明》、《"三国"卡热潮》等作文,充满童趣,又散发出理性思维的光芒。 利用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应当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渗透到活动中去,如欣赏音乐作文,我是利用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到的节奏、旋律等知识,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欣赏和分析,体味乐曲的情感和意境,产生共鸣,再进行形象思维,在头脑中构建创造出符合本曲主题的连续画面,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扩大阅读,丰富知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 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转贴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体验式作文教学

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究----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全市“体验式作文教学”课题开题会上的讲话福建省去年高考作文给了两幅图,左边是一个圆,旁边写着“我规范,我稳定,周长短,面积大”。右边画着一个不规则多边形,旁边写着“我新颖,我多变,周长长,面积小”。有一位考生作文得了满分,题目是《8,18,28》。大体意思是这样:8岁那年,我图画不及格,老师说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绿的呢?我心里不服气,因为我戴着爸爸的绿色眼镜呢。但是我听老师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一定都是真理。18岁那年,我经过高考的打磨,已经没有任何棱角,我变成了一个规范的圆。现在我28岁,我去幼儿园接我的女儿,女儿哭着跑过来说:“老师说我画的不好,天是蓝的,云是白的,你怎么全画成黄的了,可我戴着爸爸的黄色眼镜呀。”我不禁潸然泪下,为我不再拥有的那个不规则的多边形。 读过这篇文章,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篇文章所反映的不正是我们当前作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吗?当我们批评学生作文无病呻吟的时候,当我们感叹学生的作文缺乏创意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造成这种局面,给学生思维上锁的不正是我们自己吗? 我们究竟该怎样教作文?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一定有多种途径。体验式作文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不管采取哪种思路和方法,都只是切入点和侧重点不同,其中所蕴含的作文教学的规律应是相通的。 一、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 当写出这句话时,我突然觉得有点尴尬,试看当今世面上流行的各种中考满分作文集,有多少是真正来自生活的呢?不是屈原投江,就是荆轲刺秦王,要么就是堆砌上一

些华丽的词藻,大段地引用古诗词,空发感慨和议论。为什么中学生不喜欢写生活?究其原因,是老师对作文的审美标准出现了偏差。很多老师都认为写历史人物和引用古诗词的学生,一定读了不少书,有所谓的文化底蕴,作文中显示出一定的文化色彩,应当得高分。而写生活的作文,取材往往千篇一律,要么是与同学闹别扭,要么是生病父母送自己去医院,往往缺少新意,不容易拿高分。而初中生是最善于模仿的,于是就出现了对这种所谓的“文化作文”趋之若骛的现象。殊不知,任何一种作文一旦形成模式之后,就缺少生机与活力了。评委如果接连看上几百篇风格雷同的文章,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审美疲劳,也就很难给高分了。作文原本是个性化的思维产物,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将学生的写作置于模式化的桎棝之中,势必要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作文教学也就走进了死胡同。 中国文学传统里向来主张书写生活,杜甫、白居易都堪称这方面的典范。《语文课程标准》也有“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以及“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样的表述。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体验式作文教学把观察和体验生活作为写作的起点。 生活是无限广阔的,外出旅游、上网浏览、看电视、参加各种活动、逛公园、爬山郊游等都能开拓学生的视野;生活又是琐碎的,妈妈的一句唠叨、邻居的一声问候、朋友的一个眼神、陌生人的一个微笑也都会给学生带来一丝心灵的颤动。但为什么学生还会感到无话可说呢?《语文教学通讯》上曾发表过黄本荣老师的一篇文章----《作文,魂系何方》,他在文中说:“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而是没有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发掘出他们的情趣和意义;不是生活不够丰富,而是不会在看似普通的生活中去感悟体验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论文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本文提出了7点建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听、说、读、写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树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努力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给学生,解决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要丰富学生学活、开拓写作源泉。①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深入观察、教会学生摄取写作材料。②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③教师灵活命题,切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其次,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学生不能事事实践,通过

阅读掌握间接实践的材料是主要的、大量的。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过程,理解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2、重视积累,丰富语言素材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积累习作素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经常有计划地结合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如:在校内开展打篮球、拔河、跳绳等比赛;在法定节假日,引导学生在旅游、扫墓、公益宣传等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并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等。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习作时,学生就会有话想写,有话可写。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积累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摘抄下来,并要求熟读或背诵。这样做,一些语言文字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写作时,一些佳词好句自然涌上笔端。 3、勤练笔,在实践中提高 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外活动及学生积累为习作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就像是盖楼打好了地基,但“砌楼”的方法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学生多练笔。仿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模仿是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是

浅谈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情境作文教学 在老师和大多数学生心目中,作文是个“硬骨头”,让人头疼。作为语文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写是重点和难点,写作教学也同样是老师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当下的传统教学中,教学工作者只将写作技巧灌输给学生,使得有些学生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本文将这一情况深刻剖析,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己之力。 标签: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写作 众所周知,作文在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又因为小学生以前并没有接触过作文,引领他们走好第一步,入好门尤其重要,因此教学工作者应当在改革的要求下,顺应时代潮流,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变得活跃,真情得以流露,能力得以提升。 1 站在教學工作者角度的策略 1.1提高教学工作者的艺术修为。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学工作者的艺术修养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通俗来说就是教师在对于艺术的感知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等方面的基本素养。老师的这些基本素养以及能力品质能够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学到知识,从而用于以后的写作学习。因此,教学工作者的艺术修养显得尤其重要。如果老师的艺术修养不够,在作文的情景教学中不能还原或者设置出相符合的场景,就不能更好的带领学生进入写作情景,学生难以理解,也就写不出好的文章。教学工作者的艺术修养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情境作文教学课堂上的说话方式以及表演方式等,不得当的方式会让课堂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听课效率也会直线下降。长此以往,学生的气质和情操也会受到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提升教学工作者的艺术修养是首当其冲的捷径。具体的实施步骤可以是教师放下自己的地位,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共同演绎情景剧话剧等,除了通过表演切身感受艺术,还可以通过大声朗读进入艺术的世界,通过绘画描绘心中对于艺术的感知。举个例子,教师向学生布置动物园游玩作文,就可以饰演不同动物或者游客从而打开思路。 1.2 巧妙结合多媒体教学。 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日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的学校以及教学工作者将多媒体教学融合进课堂,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书本以外的世界,了解平时完全陌生的知识,开拓视野,打开思路,在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的带领下,将遥不可及的内容通过文字展示出来。例如,给学生布置一篇关于追随的偶像的文章,小学生视野较狭窄,这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带学生了解偶像的经历,学生在视频的引领下不再感到枯燥无味,对于偶像的了解也加深了一层,在这个基础之上,写作变得比之前容易不少。

小学生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研究陈静

《小学生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小专题成果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陈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一出重头戏。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却无论如何也不令人乐观。“害怕、讨厌学作”已经成为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只要一上习作课学生就愁眉苦脸,视作文为“大敌”,但迫于老师的一脸威严下,只能抓耳挠腮,胡乱拼凑起来。结果使一篇篇文章里出现许多空话和套话,甚至成为笑话,编造成许多作文“同胞胎”,毫无个性特征。 习作原本应该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可如今这样瞎编乱造的文章又谈何感情色彩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重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为此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切实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充满自信心,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经过近一年来的尝试、探讨,在理论上对学生的作文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学会积累习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 3、总结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达到自己能批改的地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 三、实验对象: 我校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习作兴趣及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四、研究内容: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 2、能围绕习作要求,自主收集习作素材的研究 3、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4、培养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研究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小学?作文?的教学策略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构建了?乐意写(一、二)年级→自由些(三、四)年级→学会写(五、六)年级→独立些(七、八)年级的训练序列。其科学性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书面语言运用能力的习得过程与乐于表达自己真情实感需要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那如何正确把握写作课程目标,推进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必须着力把握以下几点: 一、科学安排,有序训练 低年级的作文主要是看图写话,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基本能说出图意,但是怎样才能将图的内容全面、流畅的写下来,还应当分两部进行训练。第一步,训练学生会写最简单的句子。第二步,训练学生写有修饰成分或限制成分的比较复杂的句子。 三年级为作文启蒙阶段,应以?放胆文?的形式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熟悉的人,经历的事,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植物、小物件等,写出真情实感,而升入四年级后,就要对学生进行把内容写具体的训练,通过优秀作文和内容空洞作文的对比,使学生明白自己作文中那些内容不具体,指导学生阅读、修改自己的作文,补充内容。 进入高年级后,由于记叙的事物比较复杂,学生常常出现条理不清,

主次不分,缺乏想象等现象。因此,就要具体的指导学生编写作文的提纲,把文章的中心一层一层的表达出来,分清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把与表现中心密切相关的内容祥写,使文章主次分明祥略得当,还要引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使?放胆文?与命题文相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运用相结合,细水长流与作文强化训练相结合,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循序渐进,稳步提高 二、激发兴趣、乐于表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作最重要的内驱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正因为如此,《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写作目标的设定上,特别强调?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乐意去写。只要写了,就会有收获,写作能力就会有提高,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写作有收获了,能力提高了,就会产生新的乐于表达的欲望,从而形成?兴趣→写作→兴趣→写作?这样的良性循环的局面一旦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学生的写作将会由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这正是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目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之所以出现?费时多,效率低?的尴尬局面,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实对写作产生厌倦心理。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呢? 1.要鼓励学生写自己愿意写的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的写作目标中特别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自己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

浅谈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探究

浅谈小学情境作文教学探究 【摘要】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为此,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捕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在作文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作文教学时,应该依照观察、口述、试写、评价提高的步骤来进行作文的教学。 【关键词】“作文”;“情境”;“教学”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爬格子锻炼了我的注意力,爬格子磨练了我的意志。”⑴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中小学生的作文现状是:90%的学生正在为写作没有原料而苦恼。“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原料自然怕写作文,但古人却说:“村村皆画本,处处是诗材。”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威涅斯也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既然到处都有写作的材料,为何学生仍“无米”可炊?究其因,乃是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没有把学生带入情境,以情动情,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以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学习,开启心智,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什么是情境教学法呢?它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所以情境作文教学是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情趣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一、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有什么作用 (一)活动展现情境,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目前,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负担”过重、生活狭窄所致;另一方面,恐怕是教师忽视了学生间接经验的指导。因此,学生自然会材料枯竭,无话可写了。《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行、所想、所感的东西,主动地写自己希望表达的东西,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为此,我们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捅捉写作素材,

情境式作文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情境式作文教学的模式和方法 设计者边春明孙玉环宋秀云 【问题的提出】 回顾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 a、重“理”轻“情”。指的是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偏重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每次作文指导课,教师不厌其烦地运行着一套固定的模式,怎样审题,怎样选材,甚至细化到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于是学生的作文就是:一样的开头,一样的过程,一样的结尾。原本关于话题所产生的写作冲动在固定的程式中僵化了,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语言也湮没了! b、重“文”轻“境”。不少老师还沿袭传统作文教学中的方法,重视范文“文字”内容的讲解,而忽视对范文所描述“情境”的创设。失去了真实情境的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往往会束手无策,长此以往,逐渐对作文失去了信心,最后还有甚者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 c、重“计划”轻“故事”。现在的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作文教学篇目,这成了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的作文教学任务。把那些篇目一一落实,似乎一学期的作文训练已经到位。但是仅仅靠这些“计划篇目”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单调乏味的。因为孩子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都有精彩的故事发生,所以我们既要考虑教材规定的篇目,又要关注儿童本身,这需要教师的有效整合。而这些往往被教师忽视,在教师眼中,作文是任务;在学生眼中,作文是负担,享受不到习作带来的愉悦。 d、重“形式”轻“真实”。我们经常可以在优秀作文中,看到老师这样的评价:“文中多处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句子显得更生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语句老到,思想深刻,点明题意!”,还有什么“环境衬托法”、“前后照应法”……教师在指导或讲评作文时,不知不觉就讲到了方法,殊不知这会扼杀孩子真实的天性,套上固定的枷锁,让我们看到一张张带着成人面具的稚嫩的脸。 那么如何加深学生的体验,让学生作文时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呢?不妨在这里初谈一点见解。 【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1)体验就是对生活、生命和生存的经历和感受;(2)体验是“亲自”感受到的心灵境界,是主体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地去体验生命及其价值。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从学生主体体验入手,为其创设一个特定的“真”情境,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1136362.html,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潘磊 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7期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的集中体现,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如何加强学科间的合作,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素材,能够自由的挥洒情感,激扬文学,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在熏陶感染中逐步提高写作素养,是当前教师所要考虑的问题。 一、加强课程合作,注重知识积累 课程是可以让学生接受的、同今天和未来密切相关的文本,同时又是师生对话的材料, 是一个生态系统。教学中,要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通力合作,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掌握多元知识。通过教学中的互动开放,丰富了学生知识,拓宽了视野,用所学知识去体验生活,稍做加工提炼,写作时就不会提笔茫然了。古人曾言:“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一千古名言道出了“读”的重要性,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增加知识面,扩大视野,培养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读中,以期培养成好的语感。 一是课文,课文是经过反复实践的有利于学生知识提高、道德熏陶、能力培养的最佳载体,特别是名家名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早读的大好时间,尽大可能地督促学生去读课文,一定要读得烂熟于心。二是课外阅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于不同年龄段的读物,划定一大的范围,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广泛阅读,并且要有一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检测手段来检测,诸如每天三分钟说话、每周1000 字阅读、每学期一篇课外读物调查报告等等,当然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的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融入到多读书、读好书的兴趣之中。 二、学生计划写作,教师指导为主 教师是主导,在学生写作时一定要指导得当,写作前宏观指导,不要细致入微,以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让学生独立构思,自主选材,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待学生成文 后,再作适当的指导评价。对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如一些精美的语言,新奇的构思,有表现力的文题等。析其精妙之处,一起品读借鉴。 写了作文,就要适时的对作文作出评价修改。对作文的评价也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其作用都持肯定态度。首先,教师要细改。细改时不就某个明确的目标集中笔墨, 而要一应俱全,错字别字,标题标点,构思立意,开头结尾,照应衔接,语言表述,等等,无一不及,都做全方位批改,什么问题都要涉及到。在这种细改后,在学生看教师对作文的改动中,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其次,教师略改。教师略改的重点应着眼于作文的构思、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规划方案.docx

...... 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方案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1.《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出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强调 " 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 ,思考 ,表达 ,评价的能力 ".高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是 "要求学生说真话 .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社会 ,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 "标准 "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 ,体现了淡化文体意识 ,注重语言运用能力 ,淡化理论讲解 ,注重实际操作 ,淡化名词术语 ,注重实例比较启发的精神 . 语文教师只有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才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 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 ,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也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 要. 2.社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 ,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目的就是要使学生 "能具体明确 ,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从而 " 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 ",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 ,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 3.农村高中作文教学效益现状及存在问题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 ,作文教学对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漠然置之 .如何关注中学生的个性心理,激发他们充沛的写作内驱力如果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当前高中作文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 . 另外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 "半壁江山 ",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形式 .但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的是作文,我校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其一 ,作文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 ,写作知识教学成为主要任务 ,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非主动性地位 ; 其二 ,不正确的评价机制 (如以作文篇数及批阅篇数考核语文教师的单纯的作文终结 性定量评价机制 )使教师大量的精力花费在作文批改之中 ,无暇于作文教学方法

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研究

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研究 情境作文教学是以提升作文能力为目的,通过创设相关情境,将学生的作文活动带入相关情境的教学方式。在写作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获取写作素材,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在不自觉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李吉林老师作为情境教育的提出者,她自1978年开始研究情境教学,并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提出了“情境作文”的教育理念。情境作文的教学方式,能够创建同作文要求相关的教学情境,带动学生思考,并在实践中体会真切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写作、以情写作。李吉林老师遵循语文教育规律,不仅探索出语文教学科学化的有效途径,还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她所探索的情境教学体系对于目前我国语文教学体系的搭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极大地影响了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的发展动向,同时为当下语文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本文从李吉林老师情境作文教学的内涵与特色出发,进行分析与研究。首先,对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形成的因素展开多维度的讨论,在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根基的基础上,又借鉴了脑科学、心理学与美学理论等科学理论,通过“意境说”的转换,最终形成了李吉林情境作文教学理论。其次,通过阅读大量李吉林老师的相关文献资料,针对其作文教学的实施步骤进行概括与整理,以便更好地理解情境作文教学的内涵。同时,将李吉林老师的课堂实录与情境作文教学的实施步骤相结合,从丰富性、艺术性、开放性、有序性、科学性五个角度讨论情境作文教学法,分析其教学实践中的具体特征。最后,通过对李吉林情境作文

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启示广大语文教育者做到观察生活,培养兴趣;提高审美,品味美感;拓展思维,求真创新;情境结合,激发情感;科学指导,辅以训练,进而为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借鉴与指导,提高语文作文教学的效率,革新语文作文教学的模式,不断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语文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二者并不是毫无联系,广泛的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作文素材量;精读文章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通常把它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课堂上对小学生课本所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课文的阅读与学习。然而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平时的课内阅读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能做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如古语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时代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可能还没有课前预习这个概念,我们就要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并教给他们有效的预习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通常学生第一次阅读一篇陌生的课文,多多少少都会有疑问,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如某些生字词、某一个句子、某一自然段或其他某些内容)。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把自己不懂、不理解的内容提出来。如果学生提不出来,或者不主动进行分享,教师也可以提问他们某一生字词、某一句话或其他某些内容的意思。这样

让学生学会自己主动质疑,在阅读课文时会主动去找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勇于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也尽量不要马上就给学生解惑,而是去启发他们合作探析,互相解答,培养合作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教师才出面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一些我们常用的词语、优美的语句,要引导学生能主动运用到说话和作文中。光靠课堂教学中的几十篇课文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重视课外的阅读,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去找读物看的兴趣。首先,要在班集体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在教室开设读书角,里面都是同学分享的自己喜欢的图书;教室四壁张贴有关读书的标语,以激励学生阅读;每次语文课前5分钟可以进行一个简短的读书交流会,每次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最近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其次,同学在进行课外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171读时,要求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然后教师可以进行不定时的抽查,表扬认真做摘抄的同学。课外的阅读也是为了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如果有同学的作文恰当运用自己课外阅读积累的素材,也可以当众表扬,集体分享。这样,就能使他们在阅读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扩充自己的阅读量,进而丰富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二、循循引导学生写作,激发写作热情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既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难完成的任务之一,这也与教师缺乏适合的教学引导有关。小学生思维尚未形成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长春市九台区苇子沟中心小学 宋春光 《小学低年级写作教学有效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21世纪是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在这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以语言文字作为载体,介绍科技成果,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社会信息,储存精神财富,人类已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一个空前绝后的写作时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的高低,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写作教学,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课题。??? 二、我校作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最近,我们对我校学生的作文情况作了深入地调查、了解。其结果令人担忧:很多学生在平时写作练习中,采用的写作方式是:抄(抄袭习作选上的作文)、编(胡编乱造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临(即像临帖练字般地仿写作文,事件一样,只变换了人物)。而

在考试时,他们的方法就更为简单了,那就是“默”——将平时背好的优秀作文有选择地默写在试卷上,以换取高分。造成这些写作现状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我校学生视野狭窄,见闻不广。? 虽然他们有较自由的支配时间,但活动往往存在着盲目性、单调性、肤浅性,缺乏有意识的指导。象写“秋天的景物”,我校学生都源自农村,许多学生不愿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而是胡编乱造,所以写出的文章语言贫乏,选材不当,描写不具体。? 2.阅读面狭窄,积累不足。? 家长往往视子女读课外书为闲书,横加指责,强迫子女“一心”只读教科书。由于学生未能大量阅读课外书籍,阅读面窄,积累不足,缺乏必要的语言文字功底,最终导致写作能力的萎缩,因而写作时“无话可写”或“有话说不出”,作文内容陈旧,假话、套话屡见不鲜,作文中错别字连篇,词不达意,语句不通顺现象普遍存在。??? 3.教师急功近利。? 由于“应试”的压力以及我校教学的相对封闭,作文教学单一、枯燥,作文指导机械化。作文教学形成了“两周一次作,教师命题,指导学生写,教师批改”的僵化的传统教学模式。甚至押题、猜题、套题;让学生读背范文,忽视了系统、有规律的作文教学,于是,出现了“应试作文教学”的局面,忽略了对学生应有的作文能力的培养,抑制了学生个性,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 写作是现代人接受新知,融入世界,感悟生命的一种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以适切的方式,让写作走进孩子的生命,成为提高孩子们读图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是时代的理性选择和儿童心灵成长的必然。我们针对当前作文教学面临的问题,老、旧、虚、拼、模式化、负担化现象,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切入口,诸如游戏、绘本等,并联系实践教学案例,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力图创设有效情境,结合学情,采用化多元评价,让学生在写作中释放生命的潜能,切实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对情境化教学的设计、课型和实施策略进行探索研究。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段丰富学生表象,指导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绘本情境体验;游戏情境体验;教学依据;策略 一、创设绘本情景体验,积累习作资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推崇“我手写我心”,强调尊重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我们发现作文教学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学生层面因缺乏生活发现,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无信心,害怕写作;教师层面以师者的眼光来要求学生习作,使作文缺少童趣、童真,假、虚现象不可避免,情已辞难发,语言僵硬,少灵动;教材层面主题安排习作,习作基本功训练很难做到循序渐进,习作教学缺乏内容的规定性和指导的有序性。习作教学更多地依赖于教

师的个人素养,如果教师未能创设有效情境,指导写作方法,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缺乏观察意识,写作就是无源之水。 绘本是一个有待发掘的矿藏,它远远不只是“图画书”这三个字这样简单,它包含着丰富的语文学习元素。绘本的线条、色彩、节奏、主题,细节、留白、时空、框线、视觉、风格……都值得细细玩味。因此,如何挖掘绘本的这些元素,发挥其更多元的作用,应该是我们教育人尤其是语文老师需要深长思之的。儿童天生就喜欢幻想。“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学生的写作因想象而抹上了更多个性、灵性的色彩。而绘本习作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天马行空任驰骋”的乐园。在习作中,学生凭借自己已有的生活知识积累、真实生活体验和感悟,展开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描绘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 在绘本阅读过程中,适当地挖掘其潜藏着的“写”的因子,并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进行续写、仿写、缩写(用简要的文字概括绘本故事),扩写(把单幅图写具体),改变人称写……以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笔画故事,编故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说,绘本的很多功能,都亟待我们去深度开发。 写作心理研究指出:作文必须经历“物-意-文”双重转化的过程。事物转化为观念、情感,再到书面言语,这个过程,需要现实生活,也就是赖以转化的物质基础,通常就是我们可以感知的表象,没有表象或者同一表象在人脑中的印象不深刻,大脑储存的质量不高,直接关系到作文质量,有效的情境创设就是为了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生字词教学、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学都是为写作而服务的,学生的写 作水平是他们语文学习情况的综合体现。写作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文化 品格,掌握基本技巧,融入丰富情感,对于小学生而言略有难度。因此,培养小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是语文 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引言 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且涉及到多个环节,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 应该根据学生当前的写作水平、学习能力及需求,制定出特色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从当前的写作困境中脱离出来,不再将写作视为难题,我在教学中采 取了以下策略,希望能够成为一线教师的有效参考。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小学生在写作时为了完成任务而肆意编纂的现象严重,教师在审阅时看到的 是大量不切实际的描写和浮夸的内容,描写的对象不真实,文章的可读性自然较低,学生的情感也没有投入其中。为了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们抒发情感、表达想 法的园地,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在真情实感下创作。(1)关 注真人真事。虽然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为空白,生活的环境除了学校就是家庭, 但只要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感悟,用心留意,就一定能从这些空白、枯燥、琐碎、细小中挖掘出写作的素材。清洁工,一个普通而又光辉的城市唤醒者———《最 值得尊敬的人》;第一次下水游泳———《第一次》、《我是个勇敢的孩子》; 给邻居小弟弟做晚饭——《红领巾更红啦!》、《学雷锋的日子里》等等。身边 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观察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点一滴的小事 都是作文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素材。(2)关心新闻。在信息时代的当下,如果不 去关注新闻信息,就会被时代淘汰,写作的素材稍不留意便“过时”了。引导学生 关注新闻动态也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关键策略,比如《再见,太阳系》是 学生关注到冥王星被降级成矮行星后写的文章;《最可爱的人》是学生感受到天 津大爆炸时逆火而行的消防员的伟大之后写作的文章;《珍惜》是学生在惋惜九 寨沟美景毁于地震后后的感想等[1]。关注新闻动态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 充学生的知识量,也能为他们作文积累的不少的新鲜素材。 二、写作技巧教学新颖化 写作技巧教学是学生们最为抵触的环节,大量的修辞手法仅凭教师口头上的 讲解以及展示例句,学生们很难理解,最后训练的效果也总是不尽理想。其实, 教师完全可以大胆创新,摸索出一种更贴近小学生思维特点和智力发育水平的写 作技巧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例如,在写作教学中讲解白描的写作 手法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进行参观,参观前要求学生每人选择见到的植物或 动物进行写作,这样与众不同的写作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学生 在感受大自然气息的同时对亲眼看见的事物进行真实描绘,这样的写实作文让学 生深刻掌握了白描的写作手法,也有利于学生将来对真实生活的刻画与描 写。 三、从课内找到写作入手点 小学生在写作时还面临一项难题就是找不到写作素材,不知道该从哪一角度 入手进行刻画。因此他们的作品内容常常是杂乱无章,或呈现出一篇篇“流水账”。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之初探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之初探 发表时间:2010-11-03T13:35:49.357Z 来源:《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第09期供稿作者:张霞[导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张霞(清苑县臧村镇育才小学河北清苑 071100) 1.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这很值得我们今日的为“作文而作文者学习”。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找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叶老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习惯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教师要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 2.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 由于“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教师可以借鉴西方小学生的一些做法,让学生跨出教室、跨出校园,跨入社会,在充分接触各种人和事之中进行有感而发的写作,这样做更能发挥写作的功能;真实的反映现实生活。 3.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吐 书读多了,生活积累丰厚了,就会引起倾诉、表达的欲望,于是就开始写作了。学生有许多美丽的幻想,包括荒诞无稽的,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而应鼓励他们写出来。语文课就要解放人,解放人的心灵和才智,让学生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例如,开展心理疏导作文课对于引导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如《我生气了,怎么办?》,《我有烦心事,怎么办?》这种类似的作文题教师可以通过例举一些身边遇上的不顺心的实例,引导学生把自己为什么要生气,为什么会烦心,以及生气时的表现,烦心时的表现都说出来。通过向全班同学的倾诉,再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有一种情溢心间,不吐不快的感觉。教师就要抓住火候,让学生趁此宣泄自己的感情,表露心声,并让学生把这种感受写出来。孩子们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孩子愿意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时,不论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孩子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4.教师要在作文命题上有所创新 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与学生的思路不一致,这样,学生的信息被深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为此应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有真实性可言。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生活是真实的,作文也应当是真实的。叶圣陶先生说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实的真理,切乎生活的状况。”这就告诉我们,摒除虚假浮夸,才能写出真实之文。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尽可能的给学生提供“说真话,诉真情”的条件,强调是什么写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不虚假、不矫饰。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在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