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束可换式锚碇锚固系统在湖南矮寨桥的应用

合集下载

矮寨特大桥

矮寨特大桥

矮寨特大桥方案研究图片名称:矮寨特大桥方案研究类别:桥梁论文集简介:矮寨特大桥方案研究陈明宪(湖南省交通厅长沙市410011)摘要: 矮寨特大桥为吉茶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

桥位距吉首市区约20 公里,跨越德夯大峡谷。

桥位紧邻德夯苗族文化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地形条件复杂,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m 左右,山谷两侧悬崖距离从900m 到1300m 之间变化。

推荐方案为280m+1128m+124m 的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桥梁两端直接与隧道相连,锚碇分别采用重力式锚碇和隧道式锚碇。

本文重点介绍了大桥方案设计、抗风抗震及岩石力学研究的阶段成果,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特大桥;方案;研究 1. 项目背景长沙至重庆公路通道湖南省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位于湖南省西部,途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吉首市和花垣县,是长沙至重庆公路通道湖南省境内的最西段,也是地形、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一段。

路线起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 与湖南省常德至吉首高速公路(正在建设)相接,终于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的“边城”——茶洞镇花垣河,与重庆至长沙公路洪安至酉阳高速公路(初步设计阶段)相连。

路线全长64.3093km 。

本项目勘察设计纳入了交通部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项目。

矮寨特大桥为吉茶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

桥位距吉首市区约20 公里,跨越风景秀丽的德夯大峡谷和中国著名的公路奇观——矮寨盘山公路(旧川湘公路)。

桥位紧邻德夯苗族文化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地形条件复杂,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m 左右,山谷两侧悬崖距离从900m 到1300m 之间变化。

在“安全、舒适、环保、和谐”的设计原则下确定最佳的桥位及桥型方案是政府主管部门、业主和设计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2. 自然条件 2.1 地形桥位区域从大的地貌上讲位于云贵高原的边缘,地貌单元为低山地貌,矮寨特大桥沿北西向横跨德夯大峡谷,沿桥轴线地形起伏极大。

桥梁受力分析

桥梁受力分析

1 工程简介矮寨特大悬索桥是长沙至重庆公路通道湖南省吉首至茶洞高速公路跨越矮寨大峡谷的一座特大型桥梁,为吉茶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中国最大的单跨跨越峡谷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

桥型方案为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主缆孔跨布置为242+1176+116m,主梁为钢桁加劲梁,全长1000.5m。

主桥横向设2%横坡,桥面系宽24.5m(图1)。

拱式桥与梁式桥不同,拱桥要承受的是根据其拱形斜向的压缩力而不是弯曲力。

拱式桥将拱圈或拱肋作为主要承载结构。

这种结构在竖向荷载下,桥墩或桥台将承受水平推力。

拱的弯矩和变形都比较小,主要承受压力,故拱式桥用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的比较多。

拱式桥受力如图6.9所示。

拱式桥跨越能力大,外形也较美观,因此修建拱桥是经济合理的。

但是由于在桥墩或桥台处承受很大的水平推力,因此对桥的下部结构和基础的要求比较高。

另外拱桥的施工比梁式桥要困难些。

刚架桥标准的梁式桥,桥的大梁和桥墩的结构是分开的。

刚架桥的外形与梁式桥相似。

不过,与梁式桥不同的是,刚架桥的上部结构与下方支脚部分是完全刚结在一起的。

刚架桥是梁和柱(或竖墙)整体结合的桥梁结构。

在竖向移动荷载作用下,梁部主要受弯,柱脚处有水平推力,受力状态介于梁式桥和拱桥之间。

刚架桥一般可采用T形刚架桥、连续刚架桥、斜腿刚架桥三种类型(图6.15)。

T形刚架便于施加预应力,在两个伸臂端上挂梁后可做成很大跨度的刚架,在要跨越深水、深谷、大河急流的大跨桥梁中常被应用。

连续刚架桥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斜腿刚架造型轻巧美观,当建造跨越陡峭河岸和深邃峡谷的桥梁时,采用这类刚架型式往往既经济又合理。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悬索桥下部结构设计

悬索桥下部结构设计

悬索桥下部结构设计1、桥塔设计桥塔类型按材料可分为混凝土塔和钢塔两类,钢塔具有施工速度快、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混凝土塔)则在经济性方面优势明显。

山区大跨度桥梁,钢结构加工运输较为困难,因此本桥采用经济性较为明显的混凝土桥塔。

索塔采用门形框架结构,包括上塔柱、下塔柱、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附属设施。

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横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索塔整体造型以及各部分的断面形式考虑了受力、风阻系数以及景观方面的要求,同时尽可能便于施工。

索塔总高度为264m(不含主索鞍室),其中上塔柱高153m(下横梁顶面以上),下塔柱高112m(下横梁顶面以下)。

塔柱均采用D 形薄壁空心断面:顺桥向尺寸,由塔顶的8.5m 直线变化到塔底的16.5m,横桥向尺寸,由塔顶的6.5m 直线变化到塔底的11.5m;上塔柱在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壁厚均为1.0m,下塔柱在顺桥向和横桥向的壁厚均为1.2m。

上横梁处塔柱壁厚为1.6m,下横梁处塔柱壁厚为2m。

由于塔柱受力较为复杂,塔柱在上横梁底板和下横梁顶、底板交汇处等受力较大的区段设置加厚段,塔底设置3m 实心段。

索塔在上塔柱顶设置了上横梁,采用箱形断面,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上横梁宽度8m,高度为8m。

上横梁顶、底、腹板壁厚1m。

下横梁设置在主梁下方采用箱形断面,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下横梁宽度10m,高度为10m。

顶、底和腹板壁厚均为1.2m。

桥塔基础采用分离式承台接群桩基础,桥塔基础采用直径 2.5m,每个承台布设20根本项目桥塔较高,横梁刚度对桥塔稳定影响较为明显。

下阶段应结合桥塔景观设计做深入比较。

2、锚碇设计(1)锚碇选型隧道式锚碇根植于基岩,可充分发挥岩石岩性,以其开挖量小、造价低、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成为山区悬索桥锚碇的首选形式。

四川岸塔位处山势陡峭,但坡面后退方向存在2级极为平整的阶地,覆盖层约3m,宜采用重力锚;云南地形较平坦,可以采用重力锚;根据地质勘测资料,两岸锚碇区持力层地质均为软岩,四川主要为泥岩,云南为较为破碎的砾岩。

特大桥缆索吊装系统在北盘江大桥施工中的应用

特大桥缆索吊装系统在北盘江大桥施工中的应用

特大桥缆索吊装系统在北盘江大桥施工中的应用刘章宇【摘要】缆索吊装系统主要用来完成加劲梁的空间运送和就位,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工艺之一,也是施工技术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缆索吊装系统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计算.【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3(008)002【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北盘江大桥;缆索吊装系统;缆索;锚碇;受力分析;施工【作者】刘章宇【作者单位】贵州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项目业主办公室,贵州兴仁 562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8.25北盘江大桥的桥跨布置为主跨388m单跨悬索桥,全桥结构包括锚定结构长度为663.36m。

桥塔采用左右塔柱及上下横梁组成的门式框架混凝土结构,两塔柱塔顶中心距13m,桥面处中心距17.3m。

塔柱为3.0(纵向)×2.5米(横向)的混凝土实心截面。

塔柱基础采用桩基础,每个塔柱下设1根桩,桩径4.5米,桩长为:关岭岸32.036米;兴仁岸19.500米。

加劲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板梁结构,选用哑铃形板式截面,预制节段长4.4米,共78片预制梁段,两岸各预制一半。

四个塔顶主缆鞍座采用钢板全焊结构。

索夹和散索鞍为ZG35Ⅱ钢。

主缆索股及吊杆均为成品钢束。

2.1 缆索吊装系统缆索吊装系统由主索、主索鞍、主索跑车、起重索、起重滑车组、牵引索、起重及牵引卷扬机、锚碇等组成。

缆索吊装系统的总体布置见图1。

2.2 缆索规格及性能缆索吊装系统主要材料性能见表1。

3.1 主承重索北盘江大桥主跨径388m,后锚端跨径103m,全桥设两组独立的主索系统,上下游各一组,每组主索系统由12φ52mm的6x37合成纤维芯钢丝绳组成,抗拉强度为1870Mpa/mm2,工作垂度l/15。

经过计算,主索的安全系数(K=3.1>3)、接触应力的安全系数(K=2.0 l>2)、弯曲应力的安全系数(K=4.43>2)均满足规范要求。

悬索桥的发展及设计规范相关问题介绍PPT课件

悬索桥的发展及设计规范相关问题介绍PPT课件
(2) 加劲梁以单跨悬吊为主,部分城市桥梁采用三跨悬吊 (3) 桥塔基本为混凝土结构,注重美学效果 (4) 主缆施工方法为PPWS法
创新与发展
(1)三塔、主缆连续多跨悬索桥的发展 (2)轨索运梁施工方法的成功应用 (3)分体式钢箱梁的首次应用 (4)组合截面加劲梁悬索桥的设计建造
西南交通大学
沈3锐5 利
和二桥。
西南交通大学
恒比尔桥
博斯普鲁斯一桥
沈2锐2 利
丹麦1970年修建了小贝尔特桥,跨度600m,但中间有许多技术创新。 日本 1973年修建了跨度712m的关门桥后,80年代修建了一系列的大跨 度悬索 桥,主要是本四联络线的桥,最有名和最大规模的要数南北备赞桥,
是公铁两用桥,主缆直径达1070mm。(跨度分别为1100m和990m)
日本关门桥
西南交通大学
小贝尔特桥
沈2锐3 利
-tiJ il.
(5)20世纪90年代以亚洲为主的悬索桥----第四次发展高峰 日本 明石海峡桥,跨度990+1990+990m 来岛一二三桥等 丹 麦 大 贝 尔 特 桥 , 跨 度 535+1624+535m 香 港 青 马 大 桥 355.5+1377m,公铁两用桥 江阴长江大桥 主跨1385m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主跨1490m 浙江舟山西堠门大桥 主跨1650m 这一时期跨度超千米的有近10座之多,中国悬索桥的跨度发展达到 世 界先进水平。
西南交通大学
沈3锐2 利
1883年,布鲁克林桥,跨度486m, 混合体简系约理论 1903年,威廉姆斯堡桥,主跨488m
1909年,曼哈顿桥, 主跨448m 1931年,美国乔治.华盛顿桥,跨度1067m
挠度理论

悬索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单根可换索蜂窝管施工工法[标准工法]

悬索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单根可换索蜂窝管施工工法[标准工法]

悬索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单根可换索蜂窝管施工工法一、前言现代悬索桥主要由桥塔、锚碇、主缆、吊杆及加劲梁等部分组成,其中锚碇是悬索桥的主要承重结构,主缆通过锚碇将拉力传递给地基基础。

目前悬索桥工程上常用的锚固系统为预应力锚固系统,具有锚固容易、保养方便的优点,其预应力锚固筋通过压注水泥浆和管道握裹,永久锚固在锚塞体内,但是预应力筋一旦出现锈蚀后,在高应力作用下,预应力锚固筋先是一根锈断,接着就是连锁式损毁,这种预应力筋束损毁后无法更换,当预应力筋破坏达一定的束数后,将危害到大桥的正常使用,缩短悬索桥的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悬索桥的使用寿命,使其符合设计使用寿命,近年来国外悬索桥设计中,提出悬索桥运营过程中可以更换锚固预应力筋的理念,悬索桥运营过程中锚固系统钢绞线出现锈蚀以后,就对这些出现锈蚀的钢绞线进行更换,从而大大提高悬索桥的使用寿命。

一般情况下,由于每一束预应力管道采用一整根大口径直线钢管,其锚固系统钢绞线的更换采取整束进行更换。

如果大口径钢管预应力管道改为若干根小钢管,就可以解决仅仅更换已经锈蚀的各根钢绞线、不需要更换整束钢绞线问题。

这种满足悬索桥在运营过程中更换单根钢绞线的预应力管道,排列成一束,其断面为蜂窝状,故称之为悬索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单根可换索蜂窝管。

锚固系统单根可换索是一种新型悬索桥锚碇预应力锚固方式,由于其结构型式的变化,使这种锚固系统的施工过程更加复杂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施工工艺、技术和方法。

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四渡河特大桥是国内第一座采用单根可换索预应力锚固系统的悬索桥,其恩施岸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单根可换索蜂窝管长为2021宜昌岸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单根可换索蜂窝管长为40米。

为了减小锚碇规模,沪蓉西四渡河特大桥的锚碇预应力预应力管道在靠近前锚面5m范围内设计成弯管,从前锚面至后锚面为直线段→弧线段→直线段,整体外观上成XXXX公司针对四渡河特大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单根可换索蜂窝管的特点,对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总结,使悬索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单根可换索蜂窝管的施工技术系统化、科学化。

混凝土桥梁中锚固系统设计原理

混凝土桥梁中锚固系统设计原理

混凝土桥梁中锚固系统设计原理一、前言混凝土桥梁是公路交通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桥梁形式,其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交通的畅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锚固系统是混凝土桥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桥梁中锚固系统的设计原理。

二、锚固系统的定义和分类锚固系统是指将桥梁的构件或部件与地基或支座连接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将桥梁的荷载传递到地基或支座上。

根据锚固系统的作用,可将其分为主锚固系统和辅助锚固系统。

主锚固系统是指将桥梁的主要构件与地基或支座连接的锚固系统,如桥墩、桥台、桥面板等构件的锚固系统;辅助锚固系统是指将桥梁的辅助构件与地基或支座连接的锚固系统,如护栏、防撞墩等构件的锚固系统。

根据锚固系统的结构形式,可将其分为槽式锚固系统和板式锚固系统。

槽式锚固系统是指将桥梁构件的锚固装置置于构件内部的一种锚固系统,如槽式桥墩的锚固系统;板式锚固系统是指将桥梁构件的锚固装置置于构件下部的一种锚固系统,如板式桥台的锚固系统。

三、锚固系统的设计原理1. 锚固系统的选型锚固系统的选型应根据桥梁的结构形式、荷载特性、地基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在选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锚具的承载力应大于桥梁的荷载作用力。

(2)锚固系统的初始预应力应根据桥梁的变形特性进行合理确定,以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锚具的材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并符合桥梁的设计要求。

2. 锚固系统的布置锚固系统的布置应考虑到桥梁的荷载特性、变形特性、地基条件等因素。

在布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锚固系统的布置应避免对桥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2)锚固系统应设置在桥梁结构的重要部位,如桥墩、桥台等。

(3)锚固系统的布置应符合桥梁的施工要求和施工工艺。

3. 锚固系统的预应力设计预应力设计是锚固系统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

在预应力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预应力设计应根据桥梁的变形特性和荷载特性进行合理确定,以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桥梁工程 关于矮寨大桥的介绍

桥梁工程                                                     关于矮寨大桥的介绍

对岸,而现场技术人员通过手
中遥控装置准确地控制着飞艇 飞行方向和高度。 2、飞艇牵引 利用飞艇把导索引到对岸,是 比较高效、经济、安全的牵引 方法 。
创世界第一。
轨索移梁法
首次采用轨索移梁工艺进行主桁梁架设。轨索移梁法即利用大
桥永久吊索,在其下端安装水平轨索,再将水平轨索张紧作为
加劲梁的运梁轨道,实现由跨中往两端节段拼装大桥的钢桁加 劲梁。
矮寨大桥技术难度
地形险要:桥面到峡谷底高差达355米,两岸索塔位置距悬
崖边缘仅70至100米。
地质复杂:索塔处存在岩堆、岩溶、裂隙和危岩体等不良地
汽车荷载为公路-1级,桥面设计风速34.9m/s。地震动峰值加
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矮寨大桥的四项世界第一
第一、大桥主跨1176米,跨峡谷悬索桥创世界第一;
第二、首次采用塔、梁完全分离的结构设计方案创世界第一; 第三、首次采用“轨索滑移法”架设钢桁梁,创世界第一; 第四、首次采用岩锚吊索结构,并用碳纤维作为预应力筋材,
质现象。
气象多变:峡谷多雾,瞬间最大风速为31.9米每秒,严重影 响施工测量和主缆架设。 吊装难:主缆及钢桁梁在300至400米高空架设,单件吊装 最大重量达120吨。 运输难:土建工程运量大,仅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运输 总量就达18万吨……
矮寨大桥的施工
1、索桥调装
飞艇牵引着矮寨特大悬索桥先
导索开始起飞升空,飞向峡谷
桥梁工程
关于矮大桥的介绍
世界之最
—矮寨大桥
院系:应院土木工程系
制作:刘圣华
学号:35
矮寨大桥简介
矮寨特大悬索桥位于湖南湘西。桥型方案为钢桁加劲梁单跨
悬索桥 ,全1073.65m,悬索桥1176m。该桥跨越矮寨大峡 谷,主跨居世界第3、亚洲第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技末 》 oo 第5 总第 2 蓣名 21年 期 8期
E C B B E D C D
锚 固系统 由索股锚 固连接构造 和预应力钢束
锚固构造组成。索股锚固连接构造由拉杆及其组
C D E ::; ::+i :。: : .: : :
件 、连接平板 、支承筒 组成 ;预应力钢束锚 固构
线 张拉 一 切平端Leabharlann 部钢 绞线 一 安装 防松装 置与保
护罩 一 灌 注防护 油脂 。 3 1搭建前 后锚面 施工脚 手架 .
国内 已建 悬索 桥锚碇 的设计 施工 经验 ,预应 力 J 锚 固系统 通 常采 用 管 道 内灌 注 水 泥浆 的防 腐 方
式 , 成 为不 可更换 的永久结构 ,而管道压浆施 工 质量又难 以保证 ,因此严重影 响 了预应力 钢绞线 的防腐耐久 性 。为 了确保锚 固系统乃至整个 桥梁 的安 全与耐久 性 ,本桥锚 碇采用 的是无粘结 、可 换式 预应力 系统 。
搭设 施工平 台及必要 的施工便道 ,采 用钢管 脚 手架在锚碇 前 、后锚 面分别搭 设张拉 、灌油操 作平 台 ,平 台上铺 好脚 手板 。
3 2 连接 器安装 .
在工厂将 连接平板 与连接筒 预先用 螺栓联接 好 后整体运 输到工地 。连接器 安装前将 连接筒沉
(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 限公 司 柳州 5 50 ) 405
摘 要: 锚碇锚 固系统是大 型悬索桥主缆 的承力构件 ,是悬索桥的生命线工程 。悬 索桥 隧道锚 中多采用弯束
状 的预应 力钢束 ,与顺直管道 的预应力钢 束相 比,锚 固系统在设计上 、生产上 、施工上增加很大困难 。本 文介绍弯束 可换式 锚碇锚 固系统在湖南矮寨特 大悬索桥上 的应用情况 ,借 此总结经验 ,为 以后相似的工程
表 示 1一 6 索 位 置 5 l锚
十 -表示1— l 5 3 锚索位置
一 表示 1— 1 5 3 锚索位置
图4 锚索布置示意 图
湖 南矮寨 特大悬索桥 的预应力束 管道与常规 可换 式锚碇锚 固系统 不 同之处 主要在 于其 结构是 弯 曲的 ,在靠 近前锚 的管道设计 了弯 曲的分 丝管 结构 ( 向器 ),如 图6 转 。
提供借鉴 。 关键 词 : 锚碇 预应力锚具 弯束 穿束 张拉 灌油 密封
1概 述
悬 索桥也 称 吊桥 ,是指 利用 主缆 和 吊索作 为
加劲梁的悬挂体系 ,将荷载作用传递到桥塔 、锚
碇 的桥梁 。其 主要结 构 由主缆 、索塔 、锚碇 、 吊
索 、加劲 梁组成 。锚碇 锚 固系统 是一 种运用 于 大
索 股方 向一致 ,前后 锚面均 为大缆 合力 线垂直 的
平 面 ,预应 力 钢束起 初沿索 股发散 方 向布置 ,再 按 一定半径 收敛 最后 与大缆 合力线 平行锚 固于后
图1 矮寨特大悬 索桥效果图
锚 面 ,如 图5 。
左阅研宄 LY PSETH O RTSEN G E SCO R
图 3 茶 洞 岸 锚 碇 不 意 图
锚 索 布置 如 图4 示 。其 中吉 首岸T1— 6 所 5 1锚
索6束 ,T 5 3锚索l4 ;茶洞岸T 5 1锚索 2 1— 1 4柬 1— 6
7 束 ,T 5 3 锚 索 1 2 。锚 固体 系在 水平 、竖 4 1— 1 3束
向两个 面内均 辐射形 布置 ,拉杆方 向与其 对应 的
‘P ST S E NOL GY RE RE S T CH O
应 闲斫完 卜 一 _
《5 技末 》 00 第 期 第 2 j左 f 21 5 总 8期 年
弯 束 可换 式 锚 碇 锚 固系统 在 湖 南矮 寨 桥 的应 用
赵 干 明 张 东福 苏 强 曾 诚 谢 正 元
3 锚 固 系统 的应 用
2 0 年 l 月 N2 年7 ,矮寨桥 进行 了专 09 2 mo 月
项预应力施工 , 包括连接器安装、钢绞线穿束、
张拉 、灌油 的施工等 。施工前 编制详细 的施 工细
则 ,精 心准 备 ,精 心施 工 ,至今 工 程 已顺 利 完 成 。实际工程应 用表 明 ,弯束可换 式锚碇锚 固系
湖 南矮寨 特大 悬索桥 为吉茶 高速公 路 的控 制
吉首岸锚碇示意图
图2 吉首岸锚碇 示意图
性 工程 ,如 图 1 。其 吉 首岸 重力 锚 锚 体为 一 般形 式锚 体 ,锚体分 为 :锚块 、散索 鞍支 墩及基 础 、 前锚 室 、后 锚室 四部 分 。锚 体长 度2 m,水 平交 5 角 4 。 ,如 图 2 示 。 而茶 洞 岸 锚 体 受 场 地 限 5 所 制 ,设置 成隧道 锚形 式 ,锚 体分 为 :锚塞体 、散 索 鞍 支 墩 及 基 础 、前锚 室 、后 锚 室及 明洞 五 部
2 l
● 2 3
4 5
6 7 7
6 5 4 3
造 由管道 、预应力钢绞 线及锚具 、防腐油脂 、锚
茶洞岸锚索排列 图
。 示 1— 6 索 位 置 表 5 1锚
吉首岸锚索排列图
。一
头保 护帽等组 成 。拉杆 上端与索 股锚头上 的锚 板 相连接 ,另一端 与被预应 力钢束锚 固于前锚 面的 连接器 相连 接 。
统及施工规程满足施工要求。
矮寨桥弯束 可换式锚碇 锚 固系统的施工 主要
工 艺流 程如 下 :搭建 前后锚 面施 工脚 手架 一 连
图5 锚 碇 预应 力 束 布 置
接 器安装 一 钢 绞线下 料 一 钢 绞线 穿束 一 钢绞
2 锚 固 系统 结 构
本 桥锚碇采用 预应力钢绞 线锚 固系统。根据
型悬 索桥 、连接 主缆 索与锚 碇砼 台墩 之 间 、将来
自主缆 的荷 载传 递至 锚碇 台墩 的结构 ,它具 有不 可替 换性 且受力 复杂 而被称 为悬 索桥 的生命 线 工
程。为确保这生命线工程 ,工程设计人员不断研
究改 进锚 碇锚 固技术 、防腐 技术 、施 工技术 等 , 确保 锚碇 锚 固系统 安全 可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