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大方县县情简介

贵州省大方县县情简介
贵州省大方县县情简介

贵州省大方县县情简介

大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周代先后为卢国、夜郎国地,蜀汉时期彝族土司济济火因助南征有功,被封为“罗甸王”、并“世长其土”定都大方。宋末元初以来,贵州省毕节市以大方县为中心区域的大方县、黔西县、织金县、金沙县、七星关区、纳雍县及六盘水市的水城县、六枝特区的部分地域称为“水西”,是苗族、彝族聚居的地方。明、清两代曾是黔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明代摄贵州宣慰使杰出女政治家奢香为代表的水西彝族历史文化遗产积淀殷厚。

水西方国政权的彝语称谓叫做“慕俄格”(也称为“慕俄勾”等),系由其第27代君长毕额抹勿在蜀汉时期所建,到公元1664年结束,共沿袭了一千四百多年。慕俄格城堡是水西彝族纪慕(彝族土官制君长)的城堡,距大方县城1公里,位于清毕公路东北侧洗马塘边。从实地出土文物和有关史籍对照,洗马塘为人工开凿的石岸石底水塘。城堡横跨在水塘边土坡上,整个建筑北高南低,占地20余亩。城堡四周为石砌城垣,高约5米。城堡有东、南、西、北四道大门。城堡中靠北半坡间,雄峙着一栋长五间的大金殿。城堡四周有八个兵营环卫。清康熙初年,建大定府时曾拆早圯的城堡石头修建城垣。1953年以来,曾先后在城堡南、北大门出土了一个石虎头、一块门柱转

角石、一块门斗石和一块城垣彝文石碑,碑上镌有译意为“地找石记万固不尽”的8个彝文字。1985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慕俄格城堡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方素有“漆城”之称,与仁怀茅台酒、玉屏萧笛并称贵州“三宝”,明、清两代为朝廷贡品,民国时期及解放后曾为国家出口产品,被誉为“漆器之乡”。大方漆器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兼各种杯、盘、碗、罐、瓶、壶、画等,质地坚实,造型古朴雅致,具不导热、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虫、耐酸碱、不易腐坏、不褪色之功效。特别是传统漆器工艺与传统文化、与民间文化、与大自然、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创造出许许多多各具风格的珍品,堪称当世一绝,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大方的农民画驰名中外,始创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历届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与陕西的户县、上海的金山于1988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2008年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大方农民画“以情造型,以情用色”,以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格和淳朴粗犷的画风创作出的优秀农民画作品,在历届全国农民画展中屡创佳绩,连获大奖,部分作品曾出国参展并被收藏。据统计,大方农民画共外出参展20余次,展出作品500多件次,获奖80余件次,销售国外65件,国家收藏33件,出国展览7件,各种报刊登载作品261件,

曾打入美国、瑞士等国际市场。特别是农民画与漆器、工艺装饰画、壁画、蜡染、刺绣等的结合,大大满足了人们对各类旅游产品的需求,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大方的天麻、豆制品、有机茶、辣椒系列产品、中药材等绿色特色有机产品,集食品、养身保健为一体,享誉海内外,久负盛名,受到海内外客商的青睐。特别是大方野生天麻,因天麻素含量较高而著称,其加工的天麻饮料、饮片、胶囊、颗粒、酒类、菜类及礼品天麻、保鲜天麻颇受市场客户青睐,目前年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年产天麻饮料5000吨、饮片100吨、胶囊10吨、颗粒10吨、天麻酒类l000吨、保鲜天麻l00吨、礼品天麻20万盒。大方豆制品历史悠久,色、香、味俱全,以骟鸡点豆腐、豆腐脑、臭豆干、豆豉粑、豆豉颗、腐竹、豆棒、等最为著名的风味小吃,受到很多外来朋友的欢迎,目前年产各类豆腐270万吨、臭豆干20万吨、豆豉粑10万吨、豆豉颗10万吨、礼品豆干l00万盒、腐竹20万吨,豆棒20万吨,为各地朋友所喜好。大方为“皱椒之乡”,生产的辣椒曾称为“贡椒”,香、辣、色、味俱全,产品主要有油辣椒、鸡丝辣椒、五香辣椒、泡辣椒等,是食品调料和化工最佳原料之一,目前年种植面积180000亩,年产量辣椒面油辣椒10万吨、鸡丝辣椒50万吨、五香辣椒50万吨、泡辣椒10万吨、豆豉辣椒20

万吨。大方的海马宫毛尖茶、九洞天毛尖茶、明前茶等原为贡茶,享有很高的荣誉,目前茶叶种植面积20000亩,年加工各类茶叶2000吨。等等。

彝族是大方主要的少数民族,文化积淀深厚,民俗风情淳朴。彝族以杂粮面、米为主食,以荞麦面最富有特色;肉食以猪、羊、牛肉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汤锅、羊汤锅,或烤羊、烤小猪,狩猎所获取的鹿、熊、岩羊、野猪等也是日常肉类的补充;彝族常饮酒、茶,以酒待客,民间有“汉人贵茶,彝人贵酒”之说;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荞粑、面糊酸菜肉、白水煮乳猪等。彝族服饰种类繁多,各地不尽相同,但反映了黑之尊、黄之美的审美观及“顾头”的生活习惯和荣誉意识、英勇善战的气概、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彝族的房屋结构多与汉族相同,其中土掌房是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是家庭成员聚会之所,亦为接待客人之所;靠墙壁左侧设一火塘,火塘边立石三块成鼎状,锅支其上,称为“锅庄”,锅庄上方以蔑索吊一长方形木架,上铺竹条,作烘烤野兽干肉或蒜头、花椒、辣子之用,火塘用以煮饭、烧茶、取暖和照明,火塘为彝族传递文化的场所。彝族音乐丰富多彩,歌曲、舞蹈、器乐优美动人,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歌曲有俄、雅、左、格等名目,乐器有口

弦、月琴、胡琴、笛子、唢呐、葫芦笙、皮鼓、铜铃以及木叶等,舞蹈有节日舞、婚礼舞、悼念舞、或丧事舞、宫廷舞和铃鼓舞、劳动舞和征战舞、对脚舞、赶街舞、手帕舞、手镯舞、轮翻舞等。彝族美术有绘画、雕刻、刺绣、银器工艺美术等。彝文传说创于1500年前,到目前为止各地的彝文总数在万字左右,但较常用者只有一千多字,1974年制定了统一的彝文819个单字。彝族笃信精灵,崇拜祖先,认为人死后灵魂变成了鬼,到处游荡,常常作祟加害于人;彝族还相信整个大自然中无处不有神灵存在,地有地神,日月而且诸如雷电、草木、岩石、衣服、首饰都由神灵主宰,相信自然巫术,主要用于除邪驱鬼、诅咒仇人。

为了弘扬和传承大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水西”文化的发掘和保护被提上议事日程。继“奢香博物馆”、“贵州宣慰府”恢复重建后,以大方县慕俄格古城开发为标志的古彝文化开发纳入大方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目前,已编制了《中国贵州慕俄格古城概念规划》、《贵州省大方县古彝文化产业园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了加快推进大方县古彝文化产业园区开发,促进大方旅游业快速发展,规划建设的各项设施正在逐步加紧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定旅游接待能力。为了适应文化产业和旅游发展的需要,建设大方县古彝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成了目前的当

务之急。

按照大方县古彝文化产业园控制性规划定位和“一轴六区”规划结构,本项目位于产业园区发展轴中段的古彝文化产业发展备用区,规划区拟打造成为中国古彝族文化交流中心和研究基地、西南地区影视拍摄基地、黔西南最具影响力的历史文化旅游古城、贵州彝族文化产业园区和古彝旅游休闲避暑胜地。

平陆县县情简介(新)

平陆县县情简介 平陆县位于山西省最南端,是挺进中原的门户,境内北高南低,沟壑纵横,呈东西长12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阶梯状向阳坡,适宜各类作物生长,国土总面积1173.5平方公里,下辖6镇4乡1区,228个行政村,2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7万人。我县地处中条山南麓,境内共有268座山,70多个滩,24个垣,3195条沟,山、垣、沟、滩俱全,目前仍属全省“两区”开发县份之一,也是运城唯一的国定贫困县。 一、地理位置 平陆地处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地带,北靠中条山与河东盆地相依,南临黄河与河南三门峡市相望,东接黄河小浪底枢纽与九朝古都洛阳、郑州为邻,西越芮城、华山与西安为邻,地理位置优越。 二、交通 平陆交通发达,设施齐备,投资环境优。出县城南三、四华里,经三门峡黄河大桥即到沟通中西部的大动脉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往北有穿越全境连结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的运三高速公路和209国道,往西有直达秦晋边关风陵渡的风南公路,往东有连接晋豫两省的三门黄河钢桥和南沟索道桥。县内有横贯东西的沿河公路,是纵跨南北的县乡

主干道。穿越平陆连接陇海铁路、同蒲铁路的运三(运城-----三门峡)铁路专线将开工建设,为平陆经济腾飞架起通天大道。平陆周边航空条件优越,北有运城关公、太原机场,西有咸阳国际机场,东有洛阳、郑州机场。 三、资源 1、矿产资源 地下矿藏极为丰富,总储量达20亿吨以上,经勘查的资源种类有26种,分别是:煤、铝、铁、金、石膏、大理石、铜、蛭石、石英石、重晶石、石灰石、石墨石、耐火铝土、磷矿、钾长石,水磨石、水晶石、硫酸钡、硫铁矿、铝矾土及银、钛、铀、玉石等,其中平陆煤田(包括夏县、垣曲各一部分)是山西探明的八大煤田之一,储煤共11层,预获储量8.4018亿吨;石膏储量300万吨,二水硫酸钙含量高达98.5%,以纤维状、雪花状石膏为上乘,铝矾土总储量在1.16亿吨以上,是山西四大铝矿基地之一,铝硅比值平均7.5;大理石总储量约为5亿立方米,品种多样,尤以墨玉、汉白玉、蛇纹石、松香黄、孔雀石等大理石中之上等品为主。 2、农业资源 耕地总面积44.5万亩,宜林面积76万亩,牧坡35万亩。农业主导产业为粮食、苹果、鲜桃种植和畜牧养殖。优质苹果面积达7万亩,其中高档红富士苹果年总产2万多吨,并以色、质、味俱佳而多次摘取全国展博评选金奖。“大玖

大唐贵州兴仁煤电一体化项目简介

大唐贵州兴仁煤电一体化项目简介 大唐贵州兴仁煤电一体化一期(2×660MW)新建工程符合贵州省电力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对贵州能源产业的精神,重点突出加快“三州”经济建设和“毕、水、兴”能源基地建设发展的要求,以满足贵州省“十二五”末期电力需求和“黔电送粤”需求。目前,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国家电力规划设计总院主持的审查会(电规发电〔2012〕402号)。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一、建设规模 大唐贵州兴仁煤电一体化项目,按照4×660MW组进行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2×660MW超临界燃煤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脱销装置。 二、建设的必要性 根据预测,2015年贵州省全社会用电量和最大负荷将分别达到1520×108kWh和26000MW,“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7%和13%。截至2011年底,贵州全省发电装机总容量达33193MW(包含通过点对网方式外送的发电装机2950MW)。到2015年,贵州省总装机需要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装机容量存在一定的缺口空间。大唐贵州兴仁煤电一体化项目地处黔西南州兴仁县,煤炭资源丰富,该项目建设非常有必要。 三、建设条件

(一)厂址 厂址拟定于兴仁县巴铃镇教场坝村开阔地,均为坡耕地和未利用地,无房屋拆迁。紧邻关-兴高等级公路,距离100米,通过关-兴公路与南昆铁路兴义站相连接,距离50公里。厂址离兴仁县城18公里,交通极为便利。厂址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地势开阔,无矿藏,未发现文物古迹,地震基本裂度为Ⅵ度,不影响航空和军事设施。 (二)燃料及运输 兴仁县煤炭资源丰富,储量为36亿吨。2011年产能达1000万吨,90%以上外运出境。“十二五”末期产能将达1500万吨。 本期工程年用煤量约338万吨,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已与5对矿井签订意向收购协议,年产210万吨。并与兴仁县和黔西南州两级人民政府分别签署了300万吨、400万吨煤炭资源配置协议,且与有关单位签订了煤炭供应和运输协议。《大唐贵州兴仁煤电一体化新建工程供煤规划》已通过由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的审查(煤规咨〔2012〕11号),得到贵州省发改委的批复。 厂址紧邻兴仁县煤矿区,通过兴仁县西北环线(三级公路)和兴-关高等级公路与煤矿区相连。平均运距约为30公里,全部采用汽车运输,燃料运输十分便利。 (三)水源 本期工程年取水量约为1898×104m3,最大用水流量0.96 m3/s,拟取用兴仁县打鱼凼水库地表水。水库总库容6060×104m3,调节库容3570×104m3,距离厂址5.5km。该水库2010年开工建设,2012年9

玛多县情简介

玛多县情简介 (2011年7月) 现就玛多的县情特点、玛多的发展探索、玛多的发展愿景简要介绍如下: 一、玛多的县情特点 玛多的县情特点可用以下五句话来概括: (一)地广人稀,民族单一。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于1957年12月建政。位于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属高平原地区。全县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果洛州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占青海省总面积的3.5%。下辖2乡2镇,26个行政村,4个生态移民新村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县域人口稀少,全县总人口13500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53人,是全省人口最少的县。民族单一,藏族是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 (二)环境严酷,地位突出。玛多县是全省海拔最高县,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县城驻地海拔4276米,自然条件恶劣,高寒缺氧,环境严酷,年均气温-4℃,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是国内人类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平衡区。区位特征十分

突出,毗邻著名高原旅游圣地玉树,北依青海省新型工业基地海西州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交通便利,214国道横贯县境,西宁至玉树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西部大通道建设在即,将是进藏入疆出川的重要交通枢纽。 (三)湖泊众多,资源富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此,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全县共有大小湖泊4077个,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中华水塔”的美誉。其中,闻名遐迩的扎陵湖、鄂陵湖两“姊妹湖”,于2005年被联合国《湿地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县域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藏野驴、石羊、黑颈鹤等50余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120余种,是高原生态环境科考的圣地。青海省黄河源国家水利风景区已通过省级初审,即将建设,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的潜力巨大。境内有金、煤、盐等10余种矿产资源,有机牛羊肉是高原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 (四)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据汉、藏历史文献记载,远在新石器时期,黄河源头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自公元前四世纪始,甘青地区的羌人几度迁徙入境,与吐谷浑、吐蕃等民族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今日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沿革中,河源儿女用勤劳和智慧书写了灿烂光辉的民族历史文化,玛多是中国格萨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传,格萨尔12岁在境内赛马称王,并迎娶当地贵族嘉洛之女珠姆为妃,留下了诸多美妙的传说,现今格萨尔赛马称王等历史遗迹依稀

成武县情简介

成武县投资发展环境简介 (2011年12月) 一、基础优势 成武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隶属著名的中国牡丹之乡――菏泽市,版图面积988平方公里,辖十一个镇、两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省级工业园区,人口68万。 成武历史悠久。秦时臵县,“成武”一名因汉高祖刘邦在此“成就武功”而得名。成武人杰地灵,是春秋时期著名相马师伯乐、宋朝名相庞籍的故乡。境内有文亭山、文亭湖、秦汉大堤、齐桓公斗鸡台、伯乐墓、晏崮堆、五代屯军大碾、唐代田塔等历史遗迹;汉蔡邕书《张寿墓碑》、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金王庭筠书《黄华诗碑》等是至今存世完好的奇葩瑰宝。 成武交通便捷。成武西靠京九铁路,北依新石铁路,南临陇海铁路,东接京沪铁路。距济南机场、郑州机场2小时路程,距济宁机场1小时路程,距连霍、日东高速半小时路程,济广高速在城西穿过,正在规划的菏徐高速、济祁高速贯穿成武。德商、枣曹、定砀、东丰四条省级公路贯穿成武全境,县、乡公路村村相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成武资源丰富。地下有煤、石油、煤层气等多种矿藏,煤炭储量16亿吨,煤层气100亿立方米,地下水蕴藏量3亿立方米。距离巨野煤田20公里,徐寨、孙寺预测含煤区已纳入山东省鲁

南经济产业带勘探开发规划,煤炭资源优势日益突出。水资源充沛,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1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2亿立方米,引黄量1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4万吨,可提供大量回用中水。 成武基础设施健全。成武与华东、华北电网联网,属菏泽和济宁双电源供电,境内建有22万伏输变电站1座,11万伏输变电站3座,3.5万伏变电所11座,电力充足可靠。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5.3平方公里,机电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发展优势突出,供电、供排水、污水管网配套设施完善。其中化工项目聚集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两纵四横”路网已经形成,配套基础设施渐趋完善,已入驻化工项目12个。菏泽市有内陆口岸,海关、商检配套完善,与青岛港实现直通,货物进出口极为便利。 成武区位独特。成武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东连齐鲁,西接中原,在全国经济布局中,处在中部过渡带,是中原地区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重要通道和辐射周边地区的商品集散中心,是东南沿海经济技术发达地区向华北和西北转移辐射的承接点,具有承东启西、引南连北的战略地位,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在方圆200公里范围内,人口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拥有1.2亿人口的巨大市场。 成武发展环境优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始终把优化环境放到经济发展生命线的位臵来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 2020版

序言 毕节市威宁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末常住人口数量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毕节市威宁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分析,提供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毕节市威宁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技术处理而得。毕节市威宁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毕节市威宁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毕节市威宁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毕节市威宁县国民经济具体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毕节市威宁县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毕节市威宁县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毕节市威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毕节市威宁县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毕节市威宁县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毕节市威宁县地区生产总值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毕节市威宁县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毕节市威宁县第一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毕节市威宁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毕节市威宁县第一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毕节市威宁县第一产业增加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2017-2019)统计分析 (9)

息县县情简介

息县县情简介 息县位于中原腹地南侧、大别山北麓,有“不息之壤”之称,辖1区4办6镇12乡,总面积1892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息县气候湿润、风景秀丽,淮河穿境而过75.4公里,河之南葱翠秀丽,河之北坦荡宽广,古老精深的农耕文化与绵绵细密的淮水文明在这里交汇,自古以来良田沃野、物产丰饶,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息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磅礴大气的中原文化与灵动浪漫的楚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和豫风楚韵的文化特色。夏、商时期属豫州,在商代即存有息方国。息县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1046年始封息侯国,公元前682年在华夏大地上首次设县,古今相延不易其名、不改其治,堪称“郡县制”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华第一县”。境内有息国故城、赖国故城、秦楼等遗址,息氏、赖氏、白氏均发源于此,历史名人有“三年不语”的息夫人、“马革裹尸”的伏波将军马援、清廉刚直的明代尚书李若星等。2009年,在境内淮河岸边发现距今3500年历史的商代独木舟,现作为镇馆之宝陈列于信阳市博物馆。 这是一座永远不朽的红色丰碑。壮烈之举震撼人心,英勇事迹可歌可泣。息县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革命战争年代,息县儿女积极投身革命事业,涌现出红色战士王遵义、铁血英雄何 — 1 —

万镒、虎穴英豪隐剑、独臂战将廖政国、投笔从戎黎原将军等一大批革命志士。1947年,刘邓大军正是在息县抢渡淮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留下了“将军试水”的千古佳话。为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县委、县政府在渡淮旧址建立了刘邓大军渡淮纪念场馆,再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波澜壮阔的历程。 这是一片物华天宝的息壤宝地。息县良田广丰、物产足满,主食优良、果蔬鲜美,大文豪苏东坡曾在此挥墨留下“怪君便尔忘故乡,稻熟鱼肥信清美”的秀美诗篇。全县有可耕地196.5万亩,淮北小麦壮,淮南稻米香,素有“有钱难买息县坡,一半干饭一半馍”之美誉。常年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粮食产量20亿斤左右,占全省的1/50,连续九年蝉联“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这里出产的生猪肉质鲜美、久享盛誉,香稻丸圆如珍珠、香气馥郁,息半夏疗效卓绝、为人称道,堪称同类药材中的瑰宝。 这是一座宜居宜业的生态美城。息县城南有濮公山、淮河和桃花岛,东有澺河,西有清水河,中有龙湖和凤湖,具有“一山一岛两湖三水”环绕的地理格局。依托临淮滨水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县委、县政府描绘了“一条大河润两岸,一山一岛紧相挽,一龙一凤映如意,一张蓝图十二团”的壮美画卷,正在着力打造滨水新城、谯楼古城、息国故城、濮公山风景区、产业集聚区五大区域互动发展新格局。目前,城区建成面— 2 —

贵州兴仁县交乐墓群

贵州兴仁县交乐墓群

————————————————————————————————作者:————————————————————————————————日期:

贵州兴仁县交乐汉墓群 交乐汉墓群 交乐汉墓群,位于县城西南雨樟镇交乐村,据有关专家初步考证,多达成100余座。贵州省博物馆对其中5座墓进行发掘,为砖室墓、石室墓及砖室和石室同冢三类。2号墓为砖室“大”字形室墓,分甬道、正室、左耳室、右耳室。 1、4号为砖室“凸”字形墓。3号墓为方框形石室墓,5号墓为砖室与石室同冢。被盗的5座墓,发掘出土文物有:铜盘、铜碗、铜带钓鱼台、环首铜刀、残铜刀、铜鸡及摇钱树座等。另还有五铢钱、货泉、添盘、银器、琥珀、狮饰、烧料耳当、小骨铜串珠、玉牌等。墓葬大约在东汉和帝(89-105)前后,晚至桓帝(147-167)、灵帝(168-189)时期,1985年州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初,公安机关破获交乐乡龙树脚汉墓被盗案,文物管理部门对10号、14号等4座墓进行清理发掘,发现此墓系夫妇葬墓,被盗窃的系男室,女室完好,发掘出文物45种近百件。其中14号多室墓,是目前贵州所发掘的汉墓中最大的一座。被有关人士称之为“全国少见,贵州仅有的汉墓葬”。 在10号墓出土“巨王千万印”一枚,在第二批发掘的墓中,在位于交乐村西南约1公里处,有直径约20米的封土堆,墓室坐西向东,南北轴线长12.8米,东西轴线长8.75米,分南北两个墓室,每室由墓道、室、耳室及两个后室组成,并列对称,除前室为穹隆顶外,余均为巷,砖室结构,地面以砖石铺成人字形花纹,砖纹为棱形纹。墓穴发现盗洞,室内原陪葬器物基本盗空,在北室道内发现残损铜车马一具,前室出土青铜陶器若干件,耳室内发现“巴郡守丞”鎏金铜印一枚。 此次发掘,历时一月,共清理东汉中晚期墓12座。 时至今日,交乐汉墓群出土的主要文物有:铜车马、连枝灯、抚琴俑、巴郡守丞印、巨王千万印、带盖刻花铜奁、铜俑、五铢钱纹铜碗、摇钱树、刻花铜瓶、铜甑、陶灶、水池田园模型、陶摇钱树座等。 交乐汉墓中出土的文物,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目前贵州5件汉墓出土1级文物中,就有3件是从交乐汉墓中发掘出来的,它们是抚琴俑、铜车马、连枝灯。 交乐汉墓群 交乐汉墓群属东汉中晚期墓群,位于兴仁县城西南20公里处。汉墓主要分布于交乐村的祭山坡、关山、松林坡、黄泥堡以及长箐村的鲍家屯、云南寨、龙树脚、五里岗的土丘或台地上。1975年贵州省博物馆在松林坡发掘了5座汉墓,1987年公安机关破获龙树脚汉墓被盗案后,省、州、县各级文物工作

金沙县情简介

金沙县情简介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东部,东邻遵义,南靠贵阳,北接成渝,西连毕节,地处黔中经济区、成渝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是贵州省经济强县、中国西部百强县之一。金沙以境内“金宝屯”、“沙溪坝”各取首字为县名,于1941年立县,昔属黔北四大集镇之冠,享“黔北粮仓”美誉,2009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244个村(居、社区),总人口67.8万人。 金沙境内山川毓秀,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达43.76%。主要矿藏有煤、铁、硫、磷、硅等19种,其中煤炭储量约80亿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西电东送”工程能源基地之一。主要农产品有水稻、小麦、油菜、辣椒、烤烟、茶叶、花生、马铃薯等。主要特色商品有贵州十大名酒、中国驰名商标“金沙回沙酒”系列、第11届亚运会指定饮用水“岩孔矿泉水”、香韵独特的“禹谟醋”、绿色环保的“康星油”和历史悠久的“清池贡茶”等。主要旅游资源有冷水河省级森林公园和三丈水省级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景点,石场敖家坟石刻、后山东汉古墓群石刻、茶园万寿宫戏楼等文物古迹,座落于后山乡的贵州省经典红色旅游景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安全教育基地——钱壮飞烈士墓等人文景观,还有彝族“火把节”、苗族“踩山节”、仡佬族“吃新节”、布依族“对歌节”等民族风情。 在“十二五”新征程中,紧紧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化、城镇化”两大战略,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规

划为先导,以工业发展为支撑,以城市和园区建设为载体,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目的,以新农村建设为着力点,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突出“工业立县、项目支撑”理念,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农业产业化等重点工作,加快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全力打造“活力金沙”、“宜居金沙”、“幸福金沙”,努力建成全省经济发展一流县、统筹城乡发展一流县、城镇建设一流县、生态文明一流县、社会和谐一流县,实现金沙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发展思路。在工作推进中,规划建设了“以商贸、新兴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以煤盐电化为主的循环经济园区;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聚集区;以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交通物流、农产品集散为一体的乌江旅游开发区;冷水河民族风情生态观光区;以农业产业化聚集发展为主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煤炭物流为主的新安矿产工贸园区”的“七大特色经济板块”,通过板块经济的迅速崛起,推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2011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08.28亿元,同比增长19.6%;财政总收入30.17亿元,同比增长39.9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39.04%;农民人均纯收入4910元,同比增长22.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49元,同比增长20.03%。在“西部百强”的位次从2010年的第76位攀升至2011年的第58位,在全省经济发展综合位次从2010年的第15位跃升至2011年的第4位。2012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0.36亿元,同比增长17.2%;完成财政收入22.96亿元,同比增长29.36%。 先后被授予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灌南县情简介

灌南县情简介 灌南县位于江苏东北沿海,是全国首批开放城市—连云港市的南大门。县域总面积1030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4个工业园区,2个农业园区,76万人口。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强劲态势,在连云港市综合目标考评中勇夺“八连冠”,连续八年获得省财政收入上台阶先进县、省社会治安安全县、市信访稳定先进县等称号,实现了从“苏北洼地锅底”到“连云港经济强县、苏北发展快县、江苏产业名县”的根本转变,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灌南特色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之路,被《新华日报》赞誉为“最具活力是灌南”。 灌南是活力迸发的新兴县份。坚持创新为魂、实干为本、富民为先,全县上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综合实力跻身苏北第一方阵。境内的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县经济开发区、船舶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特色园区不断发展壮大,共实施和建成重大项目400多个,化工医药、船舶物流、冶金机械、板材家具、酿酒食品五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特别是2005年以来,灌南大力实施战略东进,率先拉开灌河开发序幕,临港产业异军突起,灌河半岛新区累计完成300亿元的资金投入,进驻企业达到200多家,灌河沿线厂房林立,巨轮穿梭,产业兴旺,经济繁盛,正发展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第一增长极和江苏沿海新兴的化工、钢铁、船舶产业基地。 灌南是海河联运的水绿新城。按照“优质精品城市、水绿生态新都、现代宜居家园”的城市发展定位,全县每年多元化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00多亿元,城市形象现代靓丽,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南环、北环、城区路网纵横交错,人民立交桥、盐河二桥、盐河三桥、盐河四桥飞架东西,英雄广场、海西公园、幸福林海以及悦来河、周口河、盐河等“三河风光带”彰显“苏北水绿新城”的旖旎风光。宁连、沿海高速及规划建设中的连盐、连淮铁路穿越全境,内河航运东临黄海,南连大运河,北接连云港港,具备了通江达海、海河联运的独特优势,随着盐灌船闸的正式通航,灌南迎来了发展海河经济的春天。 灌南是神奇瑰丽的魔术之乡。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刘彻为奖赏贰师将军李广利,下诏封其为“海西侯”,置海西侯国,灌南全境为之

纳雍县总体规划(DOC)

纳雍县总体规划 纳雍———滚山珠的故乡 看惊奇民间舞 喝高山有机茶 家乡符号: 叶子代表茶叶,纳雍是 贵族高山有机茶之乡。 四个方形代表纳雍苗族 蜡染。左边三条线是芦 笙形状,代表纳雍滚山 珠舞蹈

纳雍县总体规划 纳雍概况 区位条件: 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南部,与大方县隔河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04°55′40″—105°38′04″,北纬26°30′16″—27°05′54″,因县南有一纳雍河,即以纳雍为县名(亦取纳民雍熙之意). 气候条件 全县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6℃,平均日照1179.9小时,年均降雨量1243.5毫米,无霜期268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于玉米、水稻、洋芋、烤烟、甘桔等农作物生长。 自然资源 纳雍县纳雍是一个资源丰富,开发前景较好的县,现已探明的地下资源有煤、铅锌、大理石、硫铁、莹石、白云石、石灰石等20余种矿藏。其中,无烟煤储量123亿吨,占全省储量的14.4%,位居第四位,可开采量68亿吨,煤质优良,属低硫低灰高发热的优质无烟煤;铅锌地质储量10万吨,品位高、易开采;大理石储量68.626亿立方米,可逐层开采,自成板材,层面平整的黑色大理石被专家命名为“纳墨玉”,还有虎皮、水浪花等十多种品种,均可制成板材、地面砖、工艺品;铁矿储量103万吨,硫铁矿储量74万吨。 风俗 纳雍属多民族聚居区,全县共有苗、彝、白、布依、回、侗、壮等22个少数民族。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苗族的“跳花坡”、“打嘎”,彝族的“搓子舞”,布依族的“六月六”,穿青人的“打亲家”等,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是舞姿古朴、骄健、惊奇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曾多次出国演出获得好评。此外,苗族的蜡染和刺绣也别具特色,令人赞叹。8民族风情编辑纳雍属多民族聚居区。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有苗族的“跳花坡”、“打嘎”,彝族的“搓子舞”,布依族的“六月六”,穿青人的“打亲家”等,充满着浓郁的地方色彩。特别是舞姿古朴、骄健、惊奇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曾多次出国演出获得好评。此外,苗族的蜡染和刺绣也别具特色,令人赞叹。 彝族酒礼歌 经济状况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纳雍凭借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煤电开发战略,经济社会迈上了新台阶。纳纳雍县雍是一个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人口90多万的大县,与织金县誉有“西南煤海”之称,最近几年发展特别好,经济发展一直位于毕节市前茅,位于 2013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0亿元,同比增长15.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同比增长113.8%;完成财政总收入21亿元,同比增长23.5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57亿元,同比增长3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98元,同比增长20.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616元,同比增长17.8%

永丰县县情简介

县情简介 永丰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吉安市北部,国土面积2695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3个县直场,总人口48.4万。 近年来,永丰县在省市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 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紧紧围绕省委“十六字”方针和市委“五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主战略,按照“三路并进、三域并举、南延北拓、跨江发展”的战略思路,大力推进把永丰建设成为全省“工业强县、农产名县、美丽家园、民生永丰”发展进程,不断开辟出加快发展、同步小康的新境界。2015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25.3亿元、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固投165.6亿元、工业用电量4.6亿度、消费品零售总额31.2亿元、服务业增加值42.3亿元、城镇化率41.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56元,与“十二五”初的2010年相比,全部实现指标翻番。在省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2012-2015年,我县连续四年列全市前三位;2013-2015年,连续三年进入全省二类县先进行列。2012-2014年,连续三年获全市“五好”县级班子称号。2012-2015年,全县公众安全感指数测评连续四年列全省前十。2013-2015年,全省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连续三年列全省前十。 永丰——人文荟萃。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建县,

自古文风鼎盛,名人辈出,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美誉,孕育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六家”之首的欧阳修等一批先贤志士,有历代进士287人,有董德元、曾棨、罗伦、傅以渐、刘绎等五位状元,是“庐陵文化”重要发源地。 永丰——历史光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反第一次大“围剿”的主战场。在这块红土地上,留下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原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林祥上将等9位共和国将军在这里诞生,有名有姓的烈士3800余人。永丰的先辈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铸就了艰苦奋斗、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光荣传统。 永丰——生态优美。境内山川秀美,风景怡人,有大小河流500多条,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均达国家Ⅱ类水标准。全县森林面积28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6%,活立木蓄积量近800万方,是国家级森林公园。 永丰——创业福地。据国家地质部门勘测资料表明,域内有矿藏38种。天然菊花石被誉为“仙人花石”,列为全国历代收藏石精品百件之一;碳酸钙、萤石质地优良、储量丰富,碳酸钙产能占全国1/6,是省政府确定的“江西省碳酸钙新材料产业基地”。已培育形成了石头经济、医药食品、循环经济三大工业主导产业和井冈蜜柚、绿色蔬菜、白茶、高产油茶等特色农业产业,精心构筑了“集约集群、产业专一、一个产业一个园区”的升级发展新格局和“一桥两线六组团”的城市新框架。全县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17家,居全市第二;3个本土企业上市,2大产业产值上百亿。

贵州各少数民族介绍资料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有49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成份个数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畲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今天生活在贵州的少数民族,多属汉藏语系,其下又分藏缅语族、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以及仡拉语族。属藏缅语族的民族有彝族、白族、土家族等;属壮侗语的有布依族、侗族、水族、毛南族等,均出自“百越”;属苗瑶语族的有苗族、瑶族、畲族等,皆出自苗瑶族系;百濮族系,属汉藏语系中的仡基语族,如仡佬族、僰人、羿人等,是为古代的“濮人”。 在对贵州各大族系迁徙入黔的历史中发现,政治挤压,军事征服,制度嬗变等因素,是使四大族系进入贵州的主要动因。而贵州的历史即此亦可被视为一部移民史。民族对流与穿插的结果,造成了贵州境内民族区域分布中既有集中聚居,又交错杂居的情况。各个不同民族分化融合,四大族系,在长期的迁移中,逐渐分化成今天的各种不同民族。 贵州回族人口有16.87万人,,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72%。主要分布在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黔西南自治州兴仁县、安顺市平坝县、普定县,六盘水市各县,贵阳市。 贵州土家族人口有143.03万人,占全国土家族人口的17.82%,聚居在铜仁地区的沿河、印江、黔东南自治州的镇远、岑巩县、遵义县的道真自治县。 贵州的侗族有162.8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5.01%,主要聚居在黔东南各县和铜仁地区玉屏自治县、江口县、石阡县、万山特区。 贵州的毛南族有3.12万人,占全国毛南族总数的29.1%。是全国10个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黔南自治州平塘县。 贵州的彝族人口有84.36万人,主要聚居在黔西北的毕节地区和六盘水市。 贵州畲族有4.49万人,主要聚居在黔东南州麻江县、凯里市,黔南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市。 贵州仡佬族人口55.9万人,占全国仡佬族总人口的96.48%,主要分布在遵义的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安顺市平坝、普定县、关岭自治县、铜仁地区石阡县,毕节地区黔西县。

鲁甸县情简介

县情简介 鲁甸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东北与昭通市政府所在地昭阳区接界,东南与贵州省威宁县毗邻,南部和西部与会泽、巧家两县隔牛栏江相望,距省会昆明市366公里,距昭通城27公里,距昭通机场和火车站35公里,昆水公路和213国道穿越县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全县辖9乡3镇,国土面积1487平方公里,有汉、回、彝、苗、壮、白等民族37.3万人。牛栏江横贯县境南部和西部,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在昭通市“两库七级”梯级电站开发规划中,鲁甸县占了三级。主要矿藏有银、铅锌、铜、镁等。年均气温12.1℃,苹果、牛干巴、核桃仁、青椒、辣椒、麦芽糖、仙人掌等土特产食品享誉四方,朱堤文化底蕴丰富,拖姑清真寺、野石新石器时代遗址和乐马场银矿遗址远近文明;为全国蜡虫、全省核桃、优质烟主产县,绵羊、生猪、黄牛基地县。 地理气候:县境地处云贵高原西北部,滇东北高原南部。由一江(牛栏江)、两山(乌蒙山、五莲峰)、三河(龙树河、沙坝河、昭鲁河)、两个坝子(文桃坝子、龙树坝子)构成。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平,地貌错宗复杂,有深切中山、中切中山、岩溶高原、混合丘岭、高原湖积盆地、断陷河谷坝。海拔最高3356米,最低568米,县城海拔1917米。全境属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四季温差不大,冬无严寒,夏无酷署,立体气候特点突出。年平

均气温12.1℃,年平均降雨量923.5毫米。 矿产资源:鲁甸矿产资源极其丰富,金属矿主要有铅、锌、银、白云石镁矿、铝土矿、铁等十余种,其中开发中的银矿金属储量大,品位高达500克/吨;已探明可露天开采的金属镁储量高达4220吨,回收率90%,金属镁含量99.95%,属特大型高品位白云石镁矿床。非金属矿主要有水泥石灰岩、玛瑙、硅石、煤等。小寨自然铜矿金属储量高达3.48万吨。此 还有重晶石、方解石、粘土、高岭土、硅藻土、磷块岩、冰洲石、水晶、石英沙等等,具有丰富的亟待开发的矿产优势。 森林资源:全县有森林3.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24.5%。有树种200余种,主要有云南松、华山松、马尾松、滇杨、花椒、生漆等。被列为“长防”、“德援”、“水保”、“天保”工程建设县。水能资源:全县水能蕴藏丰富,主要集中在牛栏江、沙坝河、龙泉河和黑石河,已开发8000千瓦。全长101公里的牛栏江水能资源蕴藏量达74万千瓦。泉水有30多处,其中出水量在1立方米/秒左右的有陆家龙潭、许家龙洞、四方井、龙泉和大龙树等。温泉主要有牛栏江边的南筐、甘田两处,水温均在43℃以上。 旅游资源:鲁甸是古朱提银的主要产地、南丝绸之路的古驿站,有著名的马厂、野石新石器和乐马银矿古遗址及新街坪地营、转山包清代古战场遗址,有清雍正年间建造的独具特色的拖姑清真寺,有仙人洞、天生桥、乐红石林、梭山黑石天然大溶洞、轿顶云海、梨园春色、砚池波光等丰富的自然景观,具有悠久的开发

赫章县情简介

赫章县情简介 赫章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总面积3250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456个行政村,总人口79.87万人,农业人口74.73万人。赫章属于欠开发、欠开放、欠发达的国家级贫困县,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基础十分薄弱。1985年6月,新华社内参《国内动态清样》第1278期报道了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贫困状况。该报道很快引起中央领导的关注,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作出重要批示。同年7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到赫章县视察调研,之后,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海雀村也因此成为毕节试验区的“发祥地”。赫章被列入中央统战部、台盟中央、深圳市福田区对口帮扶的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是省委统战部、省林业厅定点帮扶的同步小康发展困难县,属于《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贵州的10个贫困县之一,也是全省13个发展困难县之一。赫章境内资源丰富,蕴藏着煤、铁、铅、锌等25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煤炭储量约57亿吨,已探明储量18亿吨;铁矿石储量11亿吨,已探明储量4.2亿吨,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的50%以上;已探明铅锌矿储量114万吨,居贵州之首。赫章是“中国核桃之乡”、“中国樱桃之乡”、“中国野生韭菜之乡”、全省草地生态畜

牧业重点县之一、贵州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有药用植物资源2000多种,半夏产量和品质均居全省之首。境内有天上石林、天上花海、阿西里西大草原和平山、水塘夜郎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可乐古夜郎时期的墓葬发掘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0年可乐遗址被确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贵州屋脊”赫章韭菜坪被评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

贵州每个市和县详细介绍

贵州每个市和县详细介绍 贵州每个市和县介绍 贵州省与江南的秀丽玲珑,塞北的豪气冲天,青藏的舒展圣洁等相比,另有一种独特韵味。 贵州的山,层峦叠嶂,秀峰林立,各具风姿。贵州的水蜿蜒于崇山峻岭,奔腾穿泻于深峡幽谷。 石灰石溶积岩是贵州省地貌的主要特点,喀斯特溶洞遍布全省各地,可谓“无山不洞,无洞不奇”。风化的石灰岩和白云岩,挺拔林立,千姿万态。湖泊给这个山区省份增添了几分妩媚。贵州西部的草海,绿如碧玉,风景优美,被誉为“高原上的明珠”。看壮观的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奇迹”龙宫、别有洞天织金洞、湖光山色红枫湖、山水名胜舞阳河、风光秀丽的赤水十丈洞瀑布,瑰丽多姿的“小七孔”,以及“贵州山水精华的浓缩”天河潭。 是很多人口中那个“避暑的地方” 但作为一个贵州人 你真正的的了解它吗? 小编今天就进行了一次吐血整理 为各位小可爱们 好好介绍一下贵州的每一个市县 让你无论在哪个角落

只要看这条就能了解贵州的每一个地方 有9州(市) 贵阳市:贵阳,贵州省省会,简称筑、金筑,有“林城”之美誉,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遵义市: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也是中国三大名酒 “茅五剑”之一的茅台酒的故乡。 六盘水市:六盘水,古名牂牁,贵州省下辖市。六盘水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 安顺市:安顺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甲类旅游开放城市,全国唯一的“深化改革,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加快发展”改革试验区,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毕节市:毕节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古彝文发源地,夜郎文化发源地,中国南方古人类文化发源地。毕节风光景

方城县情简介

生态·活力·和谐 ———方城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市东北隅。全县辖16个乡镇,557个行政村(街),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0万亩,总人口103万。 方城迄今已有7000年的文明史,因境内有中国最早的长城——楚方城而得名,古有“汉水以为池,方城以为城”的著名战争策论,是丝绸之路源头、古缯国遗址、中华曾氏祖根地、使圣张骞封侯地、陈胜故里、法圣张释之故里和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故里,也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粮食生产先进县、体育工作先进县和河南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农综开发重点县。 方城素有“五界一口”之称,境内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人文自然资源丰厚,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65处,其中佛沟摩崖造像、古缯国遗址为国保单位;有博望坡古战场、望花湖、炼真宫、七十二潭、南水北调垭口等人文自然风景名胜80多处。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29种120余处,探明储量的有世界级特大金红石矿等10余种。特色产业巩固发展,“方城金叶”牌烟叶为上海中华等名牌香烟重点原料之一,“方娇”牌小辣椒为国家优质品种,“裕丹神”牌裕丹参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认证。新兴工业茁壮成长,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初具规模,多晶硅、人造金刚石、太阳能电池、风力发展等重点项目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中等宜居城市已具雏型。交通便利,距南阳机场50公里,距新郑机场180公里,焦柳铁路、兰南高速、S103线纵贯全境。能源充沛,北临平顶山煤海,西有鸭河口火电厂,全国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开关站座落境内。

方城县县情简介 中共方城县委方城县人民政府 (2010年9月16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丰收的金秋时节,各位闽南商风尘仆仆莅临方城考察洽谈项目,这是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在此,我谨代表方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和全县百万人民,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把方城县情向各位嘉宾作以简要介绍。 方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缘,辖16个乡镇557个行政村,县域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山岗平各占三分之一,耕地面积153万亩,总人口103万,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工作示范县、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县创建县和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农综开发重点县,也是国家重点项目倾斜区。 方城历史悠久。这里处于中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接地带,迄今已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方城”之名,因春秋时期的楚长城而得名。夏商周时即有建制,古称“缯国”、“裕州”,是西汉外交家、博望侯张骞的封地和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汉廷尉张释之、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故里。 方城地理位置特殊。这里地处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五条分界线上,东北部是全国九大隘

奉新县情简介

奉新县情简介 江西省投资环境十佳县 一个永远创新的名字——奉新 在江西省西北部,距省会南昌50公里处,有一块1640平方公里的土地。生活着一群有着200多个不同姓氏,30余万之众充满活力和追求的人群。 世世代代的人群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着历史。她有旖旎的风光,璀璨的人文历史。儒道佛在这里交汇,科学与艺术,现代与文明,都在这块土地找到了精神的原点。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她在无交通优势、无资源优势、无国家投资优势、无工业基础的先天不足条件下,走通华山一条道,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以超常规的发展势头,成为江西发展工业先进县,开放型经济先进县、经济发展综合先进县,是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崛起区,是江西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典范和标兵。 她的名字,厚重、活力、创新。 一个永远充满厚重的名字——奉新 奉新,于西汉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年建县,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江西省最早设立县治管理的十八县之一。公元943年,南唐保太元年,为表示“弃旧迎新”之意,取县名为“奉新”。

得天地之精华,奉新山环水抱,生态秀丽。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山峰有10多座,绵延不尽的母亲河鄱阳湖支流潦河贯穿全境。奉新山水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炼造下,有神秘的原始森林,有浩瀚的30万亩连片竹海,有号称江南第一瀑布群的萝卜潭瀑布,更有风调雨顺的适宜万物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奉新属丘陵山区地貌,四季分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地震、飓风等自然灾害。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3%,被北宋诗人黄庭坚赞誉为“仙源灵境”。 沐山水之灵气,奉新物华天宝,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有“上有万宝山、下有米粮川”之美誉。奉新是中国古代的产粮重地,有“米粮川”的盛誉。出产的红米,被纳为贡米,奉新因此又有了贡米之乡的美称。凭借天然的物产,奉新成为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稻示范县、全国优质米之乡、碧云牌大米被评为全国首家食品类AA级绿色食品证书产品和第一个国家出口大米免检产品。奉新是江南最大的竹乡,毛竹森林面积170万亩,立竹量达到7000万株,蓄积量居全国第五,毛竹品种列全国之最,毛竹王产自奉新,并被记录到了世界吉尼斯记录当中。凭借天生的禀赋,奉新成为全国毛竹林基地县,全国竹子之乡,全国模范绿化县,成为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竹产业加工基地。奉新又盛产果中之王猕猴桃,全县猕猴桃果园面积达3万亩,年产鲜果3000万斤,是江南地区最大的猕猴桃生产繁育基地,奉新因此又有中国猕猴桃之乡的桂冠。奉新山水之魄造就了奉新小水电资源,全县水能蕴藏量达7.79万千瓦,已开发5.5万千瓦,盛水期年发电量可达3亿度,电力清洁环保,优质价廉,奉新因此成为全国第一批农村初级电气化百强达标县,又成为全国首批新农村新型电气化建设示范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