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23中考课外古诗文阅读练习(共10首,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文阅读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郊行

刘克庄

一雨饯残热,忻然①思杖藜②。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

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③。

【注】①忻然:喜悦、愉快的样子,②藜:植物名,茎可用作手杖。③栖栖:不安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郊游的原因,雨后清新凉爽的空气唤起了诗人郊游的雅兴。

B.颔联描绘了一幅野田里栖息着鹳鸟,浓荫深处不时传来几声鸟鸦啼叫的画面。

C.颈联写诗人郊外的行踪以及诗人郊行时怡然自得的神态和浓烈的游兴。

D.尾联借景抒情,表现了避世之想,以示对现实的不满。

2.首联中的“饯”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跋①吕侍讲《岁时杂记》

[宋]陆游

承平无事之日,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记。自丧乱③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①间,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

然年运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求新亭对泣者,正未易.得。抚卷累欷⑥。庆元三年二月乙卯,笠

泽陆某书。(选自《渭南文集》)

【注】①跋:文体的一种。②吕侍讲:与文中的“吕公”同指《岁时杂记》的作者。③丧乱:战乱,指金兵攻取北宋首都,北宋灭亡。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新亭对泣:《世说新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日: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⑥累数:屡次叹息抽泣。

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阙()(2)固()(3)易()

4.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

(2)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间。

5.根据上下文,联系注释⑤,推断文中“新亭对泣者”指哪一类人。

(三)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唐]刘长卿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注】①苕(tiao)溪:水名。②解携:犹言分手。③平芜:杂草繁茂的田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江边连绵的春草来写诗人送别友人的凄凉、愁苦之情。

B联单纯写景,写别后鸟在原野上纷飞、人随流水奔走的情景

C.诗歌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托物寓意,抒发了诗人悲愤、苦闷之情。

D.诗歌写景采用由近及远的方式,从眼前江水着笔,到天上明月,富有动态美,

2.简述本首诗的语言特色。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平实、贴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行县①,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

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①,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①。”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

王教其罪,上惠④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③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①;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

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行县:出行属县。②以父立政:以凭治父亲来树立政绩。③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④惠:恩惠。⑤听:偏听,偏信。⑥居官:担当的官职。⑦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⑧傅:推诿。⑨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

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纵()(2)私()(3)辞()

4.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

(2)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

5.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五)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①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③乔木,吴宫④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注释】①作者平生足迹遍及湘、鄂、皖、苏、浙等江南各省,做过路吏、扬州民务官、桐庐典史、昆山幕僚等卑微杂职。②诗眼:作者的洞察力。③孔林:孔丘的墓地。④吴宫:吴国的王宫,也可指三国东吴建业故官。⑤楚庙:楚国的宗庙。⑥投老:临老,到老。

1.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

B.“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圣贤与英雄豪杰,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C.“茅舍”“村家”“山中”既照应题目,又写出了隐居环境的幽静古朴、恬淡安宁。

D.末尾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紧扣“山中何事”,描写作者酿酒饮茶,恬淡安宁的隐逸生活。

2.“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贺仁杰,字宽甫,京兆人。父,有材①略,善攻战,数.从军有功。尝.治室于毁垣③中,得白

金七千五百两,谓其妻郑曰:“语云.‘匹夫无故获千金,必有非常之祸’。”时世祖以皇太弟受

诏征云南,驻军六盘山,乃持五千两往献之。世祖曰:“天以赐汝,焉用献!”对曰:“殿下新封秦,金出秦地,此天以授殿下,臣不敢私④,愿以助军。”且言其子仁杰可用状,即召入宿卫。(节选自《贺仁杰传》)

【注释】①材:同“才”。②治:修建。③垣:墙。④私:私藏。⑤状:情况。

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数()(2)尝()(3)云()

4.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匹夫无故获千金,必有非常之祸。

(2)天以赐汝,焉用献!

5.贺仁杰的父亲是如何得到千金之财的?他又是如何处理这笔横财的?你如何评价贺父的做法?用自己的话回答。

(七)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1.下面对词句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上写闲居带湖的满足及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

B.“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是对“万事足”的补充说明,字里行间透露出生活的甜美温馨。

C.“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使人仿佛看到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竿一边扑打着梨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想不劳而获的可耻行为。

D.下阅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2.下阕写儿童偷梨枣的情景,“莫遣”和“闲看”表现词人对此怎样的态度?反映词人怎样的心态?

(八)

贞观元年,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思廉时在洛阳,因寄物三百段,并遗其书.曰:“想卿忠节之风,故有斯赠。”大业

末,思廉为隋代王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唯思廉侍王,不离其侧。

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④举义兵,本区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阁下,思廉泣拜而去。见者咸.叹曰:“忠烈之(节选自《贞观政要·忠义第十四》)

【注】①代王侑(you):隋元德太子之子杨侑,炀帝十三年南巡,以杨侑留守长安,李渊攻克长安,立杨侑为帝。②唐公:唐高祖李渊起初的封号。

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尝()

(2)书()

(3)咸()

4.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

(2)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5.细读文章内容,说说姚思廉的“忠烈”表现再哪些方面。

(九)天末怀李白【注】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此诗为诗人客居秦州时所作。时李白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此赋诗怀念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B.“君子意如何?”不经意之语却表达了最关切的心情。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富含哲理,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

D.对于李白写诗赠屈原以诉内心愤懑,作者感到很欣慰。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3~5题。

刘恕①,字道原,筠州②人。恕为学,自历数③、地里④、官职、族姓⑤至前代公府案牍⑥,皆取以审证。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⑦,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

宋次道知亳州⑧,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具馔⑨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⑩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

家素贫,无以给旨甘⑪,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⑫,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⑬,悉封还之。

(节选自《宋史·刘恕传》)

【注释】①刘恕(1032—1078):《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②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③历数:历史典故。④地里:地理。⑤族姓:家族名姓。⑥公府案牍:公案文书。⑦万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在洛阳南侧,与中岳嵩山遥遥相对,沟壑深险,巍峨壮观。⑧宋次道知亳(bó)州:宋次道担任亳州知州。⑨馔(zhuàn):饮食,吃喝。⑩殊废:不要打扰。⑪无以给旨甘:没有办法得到美食。⑫故茵褥:旧褥子。⑬颍:颍州,即今安徽阜阳市。

3.解释下列文中词的含义。

(1)去( ) (2)遗( ) (3)悉( )

4.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

(2)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

5.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刘恕是一个怎样的人。

附:参考答案

(一)

1.D.尾联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手法,并不是借景抒情。

2. 首联中的“”字采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心情愉快、怡然自得的情感。

(二)

3.(1)缺少(2)本来(3)容易

4.(1)故都汴京的节物和中原的风俗人人都知道

(2)吕公著述此书,实际上(记载的)是崇宁、大观年间(的节物、风俗)。

5. 指思念故国又无可奈何的一类人。

【参考译文】太平无事的时候,故都汴京的节物和中原的风俗人人都知道,好像不必记住。自从战乱以来七十年,前朝遗老谢世不在了,这样以后才知道这本书是不可缺少的。吕公著述此书,实际上(记载的是)崇宁、大观年间(的节物、风俗),难道是前辈见多识广,本来就知道有以后的事了吗?然而岁月流逝,士大夫们偏安于江左,寻找伤怀故国的人,恐怕不容易找到。手抚此书,屡次叹息抽泣。庆元三年二月乙卯日,笠泽陆某题写。

(三)

一.1.B 诗歌颔联在写景中饱含着离别之情,B项“单纯写景”表述有误。

2.本诗语言清新自然、平实、贴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

(四)

3.(1)纵(放走)(2)私(偏袒)(3)辞(拒绝,推托)

4.(1)(你)追捕凶犯而没有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2)这是你手下宫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

5.共同特点是守法(或担当责任)

【参考译文】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竟然是他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为臣的父亲。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的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教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楚昭王的命令,刎颈而死。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因偏听偏信而犯错杀人,(发觉后)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下属,如今我因偏听偏信而犯错杀人,却要把罪责推诿给下属,(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他拒绝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说:“你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判错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因偏听偏信而犯错杀人,应该判处死罪。”于是不接受晋文公的教令,伏剑自刎而死。

(五)

1.B

2.“倦”为疲倦之意,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奔波之倦,也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为后文的归隐山村、诗酒自娱做了铺垫。

(六)

3.(1)多次,屡次( 2)曾经(3)说

4.(1)无学识、无智谋的人没有原因就得到千金,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灾祸发生。

(2)上天赐给你的,何必献给我!

5.贺仁杰的父亲是在废墟上盖房子时挖到这笔千金之财的。他把五千两献给了世祖。他的做法既有迷信思想,又有忠君爱国的因素,同时又有保荐儿子做官的私心。

【参考译文】贺仁杰,字宽甫,是京兆人。父亲贺贲,有才能和谋略,善于攻战,多次参军立功。曾经在废墟中盖房子,挖得白银七千五百两,他对妻子郑氏说:“俗话说:匹夫无故得千金,一定有不同寻常的灾祸。”当时世祖以皇太弟的身份奉命攻打云南,驻军六盘山,于是他拿五千两前去献给世祖。世祖说:“上天赐给你

的,何必献给我!”他回答说:“殿下刚封到秦,金子出于秦地,这是上天拿来给殿下的,臣不敢私藏,愿意拿来帮助军队。”并且说他儿子贺仁杰可以录用的情况,立即召进卫队。

(七)

1.C【解析]C.“写出了孩子们想不劳而获的可耻行为”错误,“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唯恐被人发现的顽皮可爱神情。

2.反映了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欣赏的态度,也表现出词人恬淡、闲适的心态。

(八)

3.(1)曾经(2)信(3)都

4.(1)众人敏服他的言行,就稍稍退却,排列在殿堂的台阶下。

(2)真是忠义刚烈的人啊,仁义的人有勇气,说的正是他啊!

5. ①义军攻克京城时,代王府的许多幕僚大多都受到惊吓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侍奉代王,不离开他的身边。②兵士将要到殿上捉拿代王,姚思廉严厉地对士兵说不应该对代王无礼。③唐高祖听别人的讲述后认为他很忠义,答应他扶代王侑到顺阳阁,姚思廉哭泣着拜谢离开。

【参考译文】贞观元年,唐太宗曾经镇定地谈论到隋朝灭亡的事情,感慨叹息道:“姚思廉不顾生命危亡,来表明臣子应有的节操,即使拿古人与他相比,也没有人能超过他!”当时姚思廉在洛阳,于是(大宗)寄给他三百段丝帛,并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怀念着你忠孝大节的风骨,因此有这些馈赠。”隋朝末年,姚思廉担任隋代王杨侑的侍读,等到义军攻克京城时,代王府的许多幕僚大多都受到惊吓逃散了,只有姚思廉侍奉代王,不离开他的身边。

兵士将要到殿上捉拿代王,姚思廉严厉地对士兵说:“唐公发动合乎正义的兵变,本意在于区复王室,你们不应该对代王无礼!”众人敬服他的言行,就稍稍退却,排列在殿堂的台阶下。不久,唐高祖来了,听了别人的讲述后认为他很忠义,答应他扶代王杨侑到顺阳阁,姚思廉哭泣着拜谢离开。看到这件事的人都感叹地说:“真是忠义刚烈的人啊,仁义的人有勇气,说的正是他啊!”

(九)

1.D【解析】诗人只是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诉内心的愤懑,并不是真的。

2.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的怀念,进而表达对其身世的同情。

(十)

3.(1)离开(2)赠送(3)全.都

4.(1)(刘恕)为了得到书,(往往)不惜走上几百里路,一拿到书就又读又抄,几乎忘了吃饭睡觉。

(2)这不是我来你家的目的,不要打扰我的事情。

5.刘恕是一个治学严谨,勤奋好学,博学多才,清贫自守,洁身自好的人。

初中语文2023中考课外古诗文阅读练习(共10首,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课外古诗文阅读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郊行 刘克庄 一雨饯残热,忻然①思杖藜②。 野田沙鹳立,古木庙鸦啼。 失仆行迷路,逢樵负过溪。 独游吾有趣,何必问栖栖③。 【注】①忻然:喜悦、愉快的样子,②藜:植物名,茎可用作手杖。③栖栖:不安的样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郊游的原因,雨后清新凉爽的空气唤起了诗人郊游的雅兴。 B.颔联描绘了一幅野田里栖息着鹳鸟,浓荫深处不时传来几声鸟鸦啼叫的画面。 C.颈联写诗人郊外的行踪以及诗人郊行时怡然自得的神态和浓烈的游兴。 D.尾联借景抒情,表现了避世之想,以示对现实的不满。 2.首联中的“饯”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跋①吕侍讲《岁时杂记》 [宋]陆游 承平无事之日,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若不必记。自丧乱③来七十年,遗老凋落无在者,然后知此书之不可阙.。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①间,岂前辈达识,固.已知有后日耶? 然年运而往,士大夫安于江左,求新亭对泣者,正未易.得。抚卷累欷⑥。庆元三年二月乙卯,笠 泽陆某书。(选自《渭南文集》) 【注】①跋:文体的一种。②吕侍讲:与文中的“吕公”同指《岁时杂记》的作者。③丧乱:战乱,指金兵攻取北宋首都,北宋灭亡。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新亭对泣:《世说新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日: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⑥累数:屡次叹息抽泣。 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阙()(2)固()(3)易() 4.把文中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都节物及中州风俗,人人知之。 (2)吕公论著,实崇宁、大观间。 5.根据上下文,联系注释⑤,推断文中“新亭对泣者”指哪一类人。

2023中考备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赏析精选10首达标检测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备考语文古诗词阅读赏析达标检测10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意在表现什么?(2分) 答: 2.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2分) 答: 二、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诗中的“”字和“”字生动有趣地写出了早春给自然界带来的生机和活力。(2分) 2.诗中哪些景物体现早春的特点?诗人描绘这些景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前两句中的“十五”“八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 2.此诗抒发了老翁怎样的心情?通过哪些诗句体现出来的?(2分)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本诗颔联和颈联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山西村的?(2分) 答: 2.请结合“无时”一词,分析尾联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分) 答:

2023年初中九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23年初中九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形容的是()景色。 答案:壮丽的山水 2.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诗强调了()的生命力。 答案:大自然 3. 宋代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此词表达的是()的景象。 答案:寂静无人 4. 元代诗人关汉卿的《庐山谣》中写道:“谁家子弟今宵在,闻说双溪春尚好。”此词描绘的是()的景色。 答案:春天的美景 二、选择题 1. 下面哪一句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句子? A.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更上一层楼。 答案:B 2. 下面哪篇不属于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 A. 《江城子·密州出猎》 B.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C. 《江神子·和廉使李十二白头吟》 D. 《赤壁赋》 答案:D 3. 下面哪一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A. 《春夜喜雨》 B.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C. 《秋兴八首·其五》 D. 《秋风引》 答案:C 4. 下面哪一句不是元代诗人关汉卿的《庐山谣》中的句子? A. 谁家子弟今宵在,闻说双溪春尚好。

B.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D.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答案:D 三、简答题 1. 请分析《登鹳雀楼》中“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意境。 答案:《登鹳雀楼》通过对九州大地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看到壮丽景致时的感慨之情,并通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句诗来反映人类文明的繁荣和地球的壮丽景色相比较的无奈之感。 2. 请简要描述一下苏轼的词风和代表作品。 答案:苏轼的词风豪放潇洒,既有纵情于物的风貌,又融入了对人生沧桑的思索。他的代表作品有《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神子·和廉使李十二白头吟》等。 四、作文题 请根据下面的诗句创作一首与之相关的古诗: “晓见山头初见雪,夜闻江上频闻鱼。” 答案:(仅提供开头,供参考) 朝霞映照满山红,晓见山头初见雪。

中考课外古诗鉴赏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古诗鉴赏)

中考课外古诗鉴赏习题及答案(中考语文古诗鉴赏)【本题选自2023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 慧学的王《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专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题。(3分) 【甲】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前出塞(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①列国:各国。②侵陵:侵略。

7.对下面两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 A.甲诗中“搔更短”“不胜簪”以特写镜头将忧国、伤时、思家之情 浓缩在诗人苍老的形象中。 B.乙诗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指明作战取胜的关键。并用比 喻说明凡事击中要害就容易成功的道理。 C.两首诗都写到战争,甲诗写出了在连绵的战火中,久盼家书而不至 的急迫心情;乙诗用反问强调了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 D.两首诗都表达了杜甫爱国忧民的情怀,甲诗融情于景,乙诗在记叙 中抒情。 【解析】D.乙诗以议论取胜,前四句写战斗的关键,要拥有强大的军队,制敌有方,智勇兼施,才能克敌制胜。后四句,诗人提出观点,拥有 强大的军队是为了守卫边疆,而不是为了征伐。无论是为制敌而“射马” 还是“擒王”,都要以“制侵陵”为限。所以D选项“乙诗在记叙中抒情”说法错误。故选D。 【参考译文】 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 他们的首领。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 犯就可以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 若有谬误之处,还请条友指正! ,

江苏省淮安市三年(2021-2023)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含答案)

古诗阅读 江苏省淮安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4.(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夜寒 陆游 斗帐重茵①香雾重,膏粱②那可共功名! 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 【注】①重茵:多层褥垫。②膏梁: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儿。 (1)诗中哪些词语照应了标题“夜寒”? (2)“铁马何人从我行”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江苏省淮安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写“水面初平云脚低”句的画面。(60字以内) 5. 同样写草,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与本诗中“浅草才能没马蹄”在写景抒情方面有何不同? 江苏省淮安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4-5题。(6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明代的瞿佑在《归田诗话》中说:“予久羁关外,每诵此词,风景宛然在目,未尝不为之慨叹也。”词中,“宛然在目”的风景有怎样的特点?(3分)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3分) 古诗阅读 江苏省淮安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4.(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夜寒

陆游 斗帐重茵①香雾重,膏粱②那可共功名! 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 【注】①重茵:多层褥垫。②膏梁: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儿。 (1)诗中哪些词语照应了标题“夜寒”? (2)“铁马何人从我行”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4.【分析】这首诗写诗人盼望再次亲赴前线从戎的爱国豪情,一方面表达了对富家子弟的蔑视与鄙薄,另一方面表达了自己慷慨报国的壮志与决心再次亲临杀敌的豪情。 【解答】(1)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夜寒”即寒夜。“斗帐重茵”指的是小帐中铺了多层褥垫;“三更”是指子时,23点一1点。两者皆照应标题“夜寒”。 (2)本题考查诗歌表现的情感。本诗运用对比手法,不仅将铁马冰河的前线与斗帐重茵的暖窝相对比,还将志在报国、不畏严寒的爱国志士与贪图享受、娇生惯养的膏粱子弟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志在报国,盼望再次亲赴前线从戎的爱国豪情及对贪图享乐的膏粱子弟的愤慨与批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孤独与悲哀之情。 答案: (1)斗帐重茵、三更。 (2)表达了诗人志在报国,盼望再次亲赴前线从戎的爱国豪情;表达了对贪图享乐的膏粱子弟的愤慨与批判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无人可从行”的孤独和悲哀之情。 译文: 天寒地冻的夜晚,那些膏粱子弟正在消磨时间,这样的人不敢出门,也不愿意出门,他们根本不可能和有志之上一同去艰苦创业。 三更时骑兵报可以踏冰强渡黄河,深入北方去袭击敌人了,可是在当时没有人肯于响应,和我一起行动。 【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 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 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人、事、景、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江苏省淮安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写“水面初平云脚低”句的画面。(60字以内)

2023届初三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文对比阅读(一)(含答案)

2023届初三语文专题训练:古诗文对比阅读(一)(含答案) 【丙】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丙】勾践卧薪尝胆①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③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注释]①选自《史记》,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②苦身焦思: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③会稽之耻:指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兵围会稽,勾践屈膝称臣求和之耻辱。 5.【甲】【乙】【丙】三部作品按创作年代先后排序,下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身自耕作()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8.三篇作品中的人物都面临了人生中的“难”:(8分) (1)【甲】诗中,诗人最初面对“难”时的行为表现是“□□□□”; (2)【乙】文中,作者列举的历史人物在经历了“难”之后的结果是,主要是因为这些“难”对于他们具有“”的作用; (3)【丙】文中,勾践面对“难”的行为表现可以用□这一成语来概括。 9.三篇作品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意义各有侧重。(6分) 【甲】诗启发我们: 【乙】文启发我们: 【丙】文启发我们: 答案 5.(2分)B 6.(2分)(1)(被)选拔、(被)任用(2分)(2)劳作、劳动 7.(3分)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重点字词:“故”“任”“于”)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汇编 (2022·湖南永州·统考模拟预测)古诗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问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2.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妙用。 3.(2022·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古诗阅读。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西归①绝句(十二首之二) [唐]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②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①西归: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五年后,自唐州(今河南省唐河县)奉诏还京途中。①书:友人李复言、白居易的书信。 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具体说说你是如何读懂诗人心情的。 (2022·湖南株洲·统考中考真题)时人见寒山 (唐)寒山 时人见寒山,各谓是疯颠。 貌不起人目,身唯布裘缠。 我语他不会,他语我不言。

为报往来者,可来向寒山。 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意思是,时人看见诗人,都认为他是个疯疯癫癫的人。 B.三,四句写诗人外部形象:不但貌不惊人,还胡乱穿着粗布衣服。 C.后四句说诗人虽然与时人有严重隔膜,但还是欢迎时人来“寒山”。 D.这首诗特色鲜明,语言典雅绚丽,沉郁顿挫,意蕴深厚、富有哲理。 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2·湖南益阳·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 唐·岑参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乙】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①。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②上秋帆远③,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释】①谪居:贬官的地方。①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①秋帆远:指秋风吹着小舟,送友人远去。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诗都是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皆为双句押韵,都押“u”韵。 B.两诗都是送别诗,【甲】诗因朋友返京而送别,【乙】诗因朋友被贬外地而送别。 C.【甲】诗中“饮”字写出了中军帐里设宴饯别的情景;【乙】诗中“问”字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心和安慰。D.【甲】诗中“风掣红旗冻不翻”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乙】诗颔联首句用典,暗示李少府所去的峡中为荒凉之地。 7.【甲】【乙】两诗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请具体分析其不同之处。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 专项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默写及文言文阅读专项测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文默写(70分) (一)直接型默写。(每空1分,共2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2.是非木杮,?(纪昀《河中石兽》) 3. ,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5.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6.怒而飞,。(《北冥有鱼》) 7.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8. ,骈死于槽枥之间。(韩愈《马说》) 9.莫说相公痴,。(张岱《湖心亭看雪》) 10.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11.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12.巴东三峡巫峡长,。(郦道元《三峡》) 13.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1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5.晴川历历汉阳树,。(崔颢《黄鹤楼》) 16. ,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1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18.夜来城外一尺雪,。(白居易《卖炭翁》) 19. ,不知饴阿谁。(《十五从军征》) 20.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1.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2.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 (二)理解型默写。(每空1分,共34分) 1.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态度,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的“,”。 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两句写出庭院景色,描绘出一幅月光澄碧、竹影斑驳的夜景。 3.《虽有嘉肴》中,说明学习和教学之后能让人知道自身不足的句子是 “,”。

2023万唯中考试题研究语文古诗文阅读安徽答案

2023万唯中考试题研究语文古诗文阅读安徽答案 学习,就象是一场战争,有时你觉得在这拼命撕杀的战场上,你是孤独与无助的,但 你殊不知,你其实并不是孤身奋战的!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后,共10分后)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无私(ɡǎi)沧桑(cānɡ)筹划(niànɡ)一劳永逸(yí) b.折服(zhé)魅力(mèi)绰号(chuò)任劳任怨(yuàn) c.势不可挡(bài)羞辱(wǔ)应当和(hé)水涨船高(zhǎnɡ) d.沉淀(dìnɡ)肃穆(mù)堕落(duò)彬彬有礼(shān) 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错别字的一项就是( ) 。(2分后) a.嘹亮烘托融洽引人入胜 b.诧异脸缠炫耀兴至勃勃 c.安适酷爱清辙汉马功劳 d.气势震摄憔瘁花枝招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那些八十拎真情实感,十分质朴肤浅的篇章,往往并使我心动神安远,不能自已。 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 c.虽然小草就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不屈不挠的生命力为世人敬佩。 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以下文学文化常识定义有误的一项就是( )。(2分后)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 出的文学形式。 b.《言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递》中“左迁”指撤职贬谪,因为中国古代以“右”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关键性影响的学派存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5.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请你根据上 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选择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2分) a.从速Ruffec,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路见不平,鲁判官拳打镇关西 c.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二、写作认知(ⅰ)(20分后) (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诗赋青词以递之 辛弃疾 醉酒里夜读看看剑,古韵吹角连营。八百里分后麾下炙,五十弦甩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对这首词内容认知不当的一项就是( )。(2分后)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非常快”一句整体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充分反映了作者渴求顺利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7.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下阅兵式场景,“秋”字为阅兵式场景平添了伤感之气。 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时下阕通常可以“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全线贯通,展现 出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有。 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 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形象 专项练习题汇编(Word版,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形象专项练习题汇编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① 李白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提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注:①吴吟:唱吴地歌曲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开篇都是别出心裁,不先写人而先写声,突出了乐声,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 B.白诗的“风生”句与贺诗的“昆山”句都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描写了歌声的嘹亮和音乐的

美妙。 C.白诗在描写歌声时,呈现了诗人的反应和情感,而贺诗没有对诗人相关方面直接涉及。D.两首诗都使用多角度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音乐效果,未从正面描写吟唱者和演奏者。2.因李凭与殷十四两人身份各异,所以同样是描摹音乐,但两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有明显的不同,请做简要分析。 【答案】1.D 2.(1)李凭:宫廷乐师。选择意象多富丽华贵,如吴丝、蜀桐、十二门、紫皇、桂树等。 (2)殷十四:山中隐士。选择意象多清幽脱尘,如万壑、空林、碧溪、松间、沧州、霜栗。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两首诗都……未从正面描写吟唱者和演奏者”说法错误。贺诗中“李凭中国弹箜篌”一句是从正面描写了演奏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在两首诗的对比阅读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两首诗用以表现音乐的意象有着明显不同,造成这一不同的原因是两位音乐人的身份不同。 殷十四是隐居山间的隐士,所以用来形容其音乐的意象也要符合他的这一身份。通过阅读《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作者用万壑、空林、碧溪、松间、沧州、霜栗等意象来形容殷十四的音乐,这些意象多清幽脱尘,颇有道家气象,符合殷十四隐士的身份。 而与殷十四不同,李凭则是宫廷乐师,宫廷音乐以富丽华贵为特点。所以李贺在描写李凭弹奏箜篌的美妙时,所用意象是吴丝、蜀桐、十二门、紫皇、桂树等。吴丝是名贵的丝织品,蜀桐是名贵的树木,所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所选用的意象是代表富丽华贵,这符合李凭宫廷乐师的身份。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军行 陈羽

初中语文2023中考复习诗歌鉴赏内容理解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内容理解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请描绘画线诗句,并说说诗句所表达的景物特点。 送万巨 卢纶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霜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空阴。 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中的“无遗力”写出了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 B.第二句中的“老始成”则说明了古人做学问的艰难。 C.诗的最后两句告诉我们:真正有学问的人,不能学习书本知识,而要亲自去实践。 D.诗人写这首诗告诫儿子,要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努力学习。 3.诗歌鉴赏,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和《逢入京使》,完成下面小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春夜洛城闻笛》一诗题目中“春夜”“洛城”点出时间、地点,“闻笛”指出诗歌的主要内容,表明诗人因闻笛而写作此诗。 B.“散入春风满洛城”运用想象和夸张,写悠扬的笛声乘着春风散落全城,表达诗人春夜闻笛的喜悦之情。 C.“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两句,写诗人远赴边塞,东望故园,长路漫漫,思乡之情奔涌而出。 D.《逢入京使》全诗语言朴素平实,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抒写复杂情感,极富情味。 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咸阳值雨 温庭筠 咸阳桥①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②。

初中语文2023中考复习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专项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①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②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③。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注释】①刘二十八使君:即刘禹锡,刘禹锡在同宋同辈兄弟之间排行为第二十八,所以称他为刘二十八。②国手:指国内最优秀的人才。③蹉跎:受控折,这里指失意贬官。 【甲】诗“沉舟倒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乙】诗“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抒怀方式有何不同?分别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甲】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两首诗词在情感上有何不同?请结合划线内容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 忆弟二首①(其二) 【唐】杜甫 且喜河南定,不问邺城围。 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 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 断绝人烟久,东西消息稀。 【注释】①该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 本诗颈联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蒹葭》,完成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的每章开头都写景物,这些景物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晚次乐乡县① [唐]陈子昂 故乡者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②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③夜猿鸣。 【注释】①乐乡县:地名。本诗是诗人由蜀入楚途中,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③噭(jiào)啦:猿猴啼叫声。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鉴赏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真题古诗鉴赏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6 古诗鉴赏 (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首句紧承题目,摹写“梅”“雪”争春之趣态。 B.次句写诗人怕得罪“梅”或“雪”,故意回避。 C.诗歌第3句说“雪”在色彩洁白方面略胜一筹。 D.最后一句表明梅花的芳香比“雪”是有优势的。 2.下列对这首诗艺术手法的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咏物诗,看似咏物,实则寄托着人的情志。 B.这首诗朗朗上口,节奏明快,语言通俗而富含哲理。 C.全诗用夸张手法写梅争雪斗,让人感到非常有情趣。 D.诗歌启示我们,生活中雪和梅各有亮点、相映成趣。 【答案】 1.B 2.C 【解析】 1.本题考查诗文鉴赏。 B.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次句“骚人阁笔费平章”,写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各有特点;而不是“诗人怕得罪‘梅’或‘雪’,故意回避”;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C.首句“梅雪争春未肯降”意思是: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采用 拟人 ..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生动活泼

地表现出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意思是:梅花须逊让 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运用对比 ..的手法展现雪之洁白,梅之清香;“全 诗用夸张 ..手法写梅争雪斗”表述有误; 故选C。 3.(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① [北宋]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②。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③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释】①本诗是王安石依其弟平甫原诗的韵脚而作。金山,地名。①西兴:地名。①桴(fú):小筏子。①扶桑:传说中的神树,长在东方日出处。 请描绘诗中画线句展现的景象。 【答案】月光照进松林,林间斑驳的光影好似片片碎金;大风吹动江水,朵朵奔涌的浪花犹如白雪纷纷扬扬。 【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画面。解答此题要结合诗句的意思。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意思是松林中斑驳的月光,像是片片碎金;江间白浪腾涌,犹如积雪崩落。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流畅、通顺的语言描绘即可。 示例:皎洁的月光映照松林,林间光影斑驳好似片片碎金;大风吹拂满面,浪花奔涌犹如纷纷白雪。 (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①,惟解②漫天作雪飞。 (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注释】①才思:才气,才情。①解:懂得,知道。 4.诗中“知”“斗”二字用得极妙,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2023届中考语文专题练诗词鉴赏:诗歌白话译文(含答案)

诗词鉴赏:诗歌白话译文 (共19题) 一、复合题(共19题) 翻译下列句子。 (1)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 朔气传金标,寒光照铁衣。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①,关内阻饥②,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③空,弟兄羁旅④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⑤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⑥分为千里雁⑦,辞根散作九秋蓬⑧。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⑨五处同。 (诗/白居易,选自《白居易诗歌赏析》,商务印书馆2017 年版,有改动) 【注释】①河南经乱:指当年在河南境内的两次叛乱。②阻饥:道路不通和饥荒。③世业:祖先世代留下的产业。④羁旅:漂泊流浪。⑤干戈:指战争。⑥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⑦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⑧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⑨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1)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全诗意在写给家庭带来的灾难,诗人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表达了的感伤情绪。 (2) 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诗人借此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诗句的大意。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4)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各题。 (1)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i 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和融于一体。 ii 下列对这首诗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之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明指自然景物,实喻严峻的政治形势,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古诗鉴赏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古诗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 ..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诗中的“秋色”应该理解为绚烂的景象还是肃杀的景象?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袭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袭起逡巡⑤。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袭,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半夜。⑤逡巡:迟疑徘徊,欲行又止。⑥垠:边际。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因一事,产生联想,表达内心的愿望;《新制布裘》中,白居易因新制布裘这件事,产生联想,表达自己的愿望。 4.杜甫和白居易都是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这两首诗中作者的境况不同,但抒发的情感有相同之处,都抒发了诗人的情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①布白似雪,吴②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③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④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⑤,丈夫责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⑥,稳暖皆如找,天下无寒人。 ①桂,地名。②吴:地名。③馀:同“余”④中夕:丰皮。⑤逡巡;

2022--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10 诗歌鉴赏 (含解析)

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0 诗歌鉴赏(含解析) (2023·四川德阳·统考中考真题)离亭燕 张昇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获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释:①张昇(992—1077)字杲卿,一生经历了北宋由真宗到神宗国运渐衰的过程,这首词是他辞官退居金陵(南京)后所作。离亭燕,词牌名。②低亚:低垂。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写景怀古词,写作者退居金陵后登高楼所见,由眼前之景引发思考与感慨。 B.首句点明季节,不同于一般诗词写秋的萧瑟,而是写出美丽如画又恣意洒脱的秋景。 C.上阕中“浸”字写出长江水天相接的景致,接着描写了晴空澄澈、江波潋滟的画面。 D.下阕从远望天际到近看酒家,六朝变迁成为“闲话”,含蓄批评世人不关心国事。 2.请赏析“寒日无言西下”一句。 3.(2023·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和晁倅① 宋·王安中 花时微雨,未减春分数。占取帘疏花密处,把酒听歌金缕②。 斜风轻度浓香,闲情正与春长。向晚红灯入坐,尝新青杏催觞③。【注】①晁倅:晁姓官吏:②金缕:古曲名:③觞:酒杯。(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分时节,尽管小雨纷纷,但在词人眼中,美好的春光并未因此而减损。 B.“斜风”句写微风送来缕缕花香,“浓香”与上片中的“花密”二字形成照应。 C.天色渐晚,词人依然兴致不减,燃灯入坐,继续享受这美好的春日时光。 D.春日因其美好、短暂,更令人珍惜,本词写春光之美,旨在抒发伤春之感。 (2)“闲情”是本词词眼,词人写了哪些“闲事”来表现“闲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回答。 (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古诗词曲阅读 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冲刺:古诗词曲阅读练习题汇编 数据分类题组演练 一、(原创题)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赏析颔联中“阔”字的表达效果。(3分) 2.此诗中的“归雁洛阳边”与《使至塞上》中的“归雁入胡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3分)

二、(2022·河北遵化一模)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5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既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又是一首七言律诗。 B.首联中的“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C.颈联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现了民风的淳朴可爱,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D.本诗笔调低沉、抒情,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2. 如果陆游有微信,他写完此诗后发布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点赞并留言:“放翁此诗,颔联最佳——寓哲理于写景,让人豁然开朗。”你觉得颔联蕴含的什么哲理值得网友点赞?(3分)

三、(2022•湖南衡阳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简单勾画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尾联“行不足”,说明诗人余兴未尽,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 C.全诗句句写景,并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营造的意境相同。 D.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时节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无比喜悦的感情。 2.如果微视频是时下流行的表现形式,小张同学想将这首诗中的颔联、颈联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脚本

2023年上海市初三语文古诗文阅读题

2023年 一、对比阅读 (2023·上海闵行·统考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丙】

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1.【乙】【丙】都选自《列子》。列子,原名______,是战国时_____家学派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2)汝之不惠(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丙】文中的句子。 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4.【甲】文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是借用_____和_____(人名)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_______________想法。 5.【乙】文中众人对愚公移山表现出不同态度,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家中三个身强力壮的成年男子前往参与。 B.京城氏遗男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支持移山。 C.妻子提出批驳,认为无法移动太行、王屋。 D.智叟嘲笑、制止,认为愚公无法处理土石。 6.经历了困难险阻,【甲】文中作者对理想的态度是_____;【乙】文“愚公移山” 【丙】文中关尹子提出“守而勿失”,要“守”的是“_______”。这个成语的寓意是_____; (2023·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甲】 愚公移山(节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