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液细菌培养

合集下载

痰培养解读

痰培养解读

痰培养的正确解读明宗娟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案例n某患者,呼吸道感染,使用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疗效不理想。

n痰涂片:大量WBC吞噬大量G+球菌,偶见G-杆菌。

n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显示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均敏感。

临床困惑n痰培养提示所用药物敏感,为何无效?n铜绿假单胞菌是致病菌还是定植菌?n责任病原体是G+球菌还是G-杆菌?n如何调整抗生素?n 涂片镜检是报告所有检见的细菌,而培养的目的是检出致病菌。

n 一些苛氧菌需在特殊的环境或培养基上才能生长。

n 有些G-杆菌繁殖速度远超过G+球菌,可迅速占据平板,竞争抑制G+球菌生长。

涂片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为什么不吻合?培养阳性的细菌都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吗?分离到细菌/真菌≠致病菌≠需要用或换抗菌药物n痰培养是辅助检查,需结合临床判定其意义;n痰培养受标本质量、技术方法和检验经验等多种因素影响;n培养阳性¹感染,可能为污染,可能为定植;n改善患者全身情况也很重要:器官功能支持,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高血糖等。

选择药敏敏感的药物,为何临床治疗无效?药敏结果≠临床疗效,一般来说,耐药=治疗无效,敏感≠治疗有效n可能不是真正的致病菌(污染或定植菌);n细菌本身因素(如诱导耐药,生物被膜);n感染部位与药代动力学因素;n细菌的MIC,给药剂量和用药方式;n药敏试验中有些药物单独使用无效,但可以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n药物剂型及生物利用度(纯品、商品)。

病原微生物侵入宿主体内并引起病理变化称为“感染”。

局部培养出病原微生物同时伴有感染的症状,需要抗感染治疗方可痊愈。

微生物经常从不同环境落到人体,并能在一定部位定居和不断生长、繁殖后代,但未造成症状和体征(未导致感染),这种现象称为“细菌定植”。

定植感染定植与感染临床感染定植(无症状)定植与感染定植的微生物必须依靠人体不断供给营养物质才能生长和繁殖,大多微生物定植是无害的。

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

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

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是医疗机构常见的一种实验报告单,用于分析病人痰液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对这些细菌的敏感性,从而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通常按照固定的格式进行填写,包括患者信息、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结果等内容。

在这里,我们将对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进行详细的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报告单的重要性和意义。

报告单的第一部分是患者信息,包括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和就诊日期等。

这些信息的填写对于确保报告单的准确性和与患者的匹配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病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染病原体和药物敏感性。

接下来的部分是痰液培养结果。

在这一部分,实验室将详细描述病人痰液中存在的细菌种类、数量和形态。

这些细菌种类可以是革兰氏阳性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或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了解病人痰液中存在的细菌种类对于确定感染病原体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在报告单的药敏试验部分,实验室将进一步测试痰液中的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这些抗生素包括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以及特定用途的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

根据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结果,医生可以选择针对特定感染病原体的合适抗生素进行治疗。

报告单的最后部分是医学建议。

在这一部分,实验室将根据细菌种类和药物敏感性的结果,提供针对患者的治疗建议。

这些建议通常是基于临床指南和医学研究的最新发现,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此外,报告单还可能包括对于特定病情的警示和建议,以及对于患者及家属的补充说明。

了解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的内容和解读对于病人和医生都非常重要。

对于病人来说,报告单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

对于医生来说,报告单则是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病人感染。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痰培养加药敏报告单仅仅是医疗过程中的一部分,诊断和治疗决策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来确定,并且应该由合格的医生进行解读和指导。

三种细菌培养痰标本预处理方法学评价

三种细菌培养痰标本预处理方法学评价
性 率均 比直接 培 养 法高 , 异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P<00 ) .5 。3种 方 法 间 比较 阳性 率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00 ) 结论 洗 .5 。
痰 碎痰 法 操作 简 单 , 成本 低 廉 , 时很 短 , 理后 的痰 标 本几 乎 没有 杂 菌 干扰 , 耗 处 建议 在预 处 理痰 标 本时 推广 应 用 。
方 法 的应 用进 行评 价 。 1材 料 与 方 法
放置 期 间要 振 荡 数 次 ) 使 其 液 化 对 痰 中的 杂 菌 进 行 处理 。 促
然后 取 出 ,0 0rmi 5 mi 心 弃 去 上 清 . B B指 示 剂 3 0 / n, n离 加 T 1 2滴 , 4 / a ~ 用 0gL N OH中和 ( 点为 淡绿 色 )将 其 接种 于改 终 , 良罗 氏培 养 基[ 2 1 。 12 .. 5热 处 理 和 酸 处 理 适 用 于 军 团菌 分 离 培养 。 酸处 理 液 ( L HC ) 02 m l L和 02mo L HC 以 1 : KC — L 由 . o/ KC L . l L / 81比例 混合 而成 ,H 2 , p - . 二者混合后置 于玻璃管中加盖高压灭菌待用 。 2
b s gperametm to s ( < 00 ) T eew sn ttt a rt t n eh d P n e .5 . hr a osa s cl f rn ea n s rt am n t d P ii d f h r h
00 ) C n lso h ah d suu bekn hem eh d i moes l,cn mi ls ot rc sigt n l .5 . o cu inT ew se p tm ra igp lg m to s r i e eo o c ,h r poes mea da— mp a n i

痰培养标本采集法评分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法评分标准

量也多,又不易发生呕吐窒息。
注意 3、全面正确评估患儿后选择适当的取痰方法(自然咳痰法或气道吸引
事项 法)。
10分 4、留取痰标本操作时避免污染,防止混入唾液、漱口水或食物残渣。
5、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记录留取标本时间。
6、避免交叉感染。
7、操作者做好职业防护。
评价 5分
1、患儿及家长能够配合。 2、样本无污染。 3、操作熟练。
痰培养标本采集法评分标准
日期: 科室:
姓名:
监考官:
项目
质量标准
目的 5分
检查痰液中的致病菌,协助诊断。
1、患儿的年龄、病情、咳痰的量、治疗情况、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评估 10分
2、选择操作方法是自然咳痰法或气道吸引法。 3、患儿的进食状况。 4、向患儿及家属解释痰培养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
5、检查容器的密闭及完好性。
6、戴手套,收集痰标本。
①自然咳痰法(适合患儿年龄较大能配合者):清晨起来未进食前,指
导患儿先漱口液漱口后温开水反复漱口,取坐位或站立位,咳痰前做数
次深呼吸后用力吸气突然爆发咳嗽,咳出第一口痰吐于无菌痰盒内,及
流程 时盖好。
60分 ②气道吸引法(适合患儿无法合作者):协助患儿侧卧位,拍击患儿背
部促进痰松动排出,吸引器连接无菌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按无菌技术要
求用吸痰法吸取气道深部痰液,分离吸痰管,盖好痰液收集器瓶盖。
7、脱手套、洗手。
8、安置患儿。
9、再次核对患儿信息及标本信息。
10、标本送检。
11、终末处理。
12、洗手。
13、记录。
1、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生素前。
2、采集标本的最佳时间是清晨醒来未进食前,此时痰量多且痰内细菌

微生物,痰培养相关总结

微生物,痰培养相关总结

微生物,痰培养相关总结关于痰标本1. 痰标本中需要检测的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可引起原发性肺炎)、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呼吸道的有气管炎、肺炎脓胸等)、铜绿假单胞菌(条件致病菌,院感主要病原菌之一,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引起呼吸道感染等感染,该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占有较大比例) 。

2. 非病原菌:酵母菌、草绿色链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3. 省医院对痰标本的处理过程:1)每个接收的痰标本进行痰涂片(老师称之为痰质控片),镜下观察痰标本是否合格。

合格的痰标本标准为WBC>25/LP,EPC2)痰标本接种:接种三种平板,分别是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板(安图筛选嗜血杆菌的平板,名称为CAH )。

3)孵育和接种平板筛选:接收的痰标本均要两夜的孵育。

第一夜过夜孵育后取出进行平板筛选,做好相关记录。

第二次过夜孵育后取出再筛选一次,和前一天的记录相比较,记录或改正相关筛选结果。

孵育两夜的意义在于防止某些生长缓慢的致病菌被漏检。

4. 关于如何筛选需要进行下一步检验的标本1) 数量标准手工接种:血平板上第四区有5个菌落,表示有105,已经达到治病的数量。

可以继续往下做鉴定和/或药敏。

仪器接种:因使用消化液,计数需有107(痰标本使用消化液,使很多胞内菌释放,上机前都是加过生理盐水的,经过这两步那么这个判断治病的数量级是如何得出的,经验,实验结果?)。

2) 其他在微生物室的老师经过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对于常见的致病菌,根据其菌落形态就可以将其鉴别出来。

比如通常情况下在血平板上G +菌的菌落较小,圆形,光滑,而G -菌的菌落较大,扁平,粗糙。

而痰标本接种后的血平板上哪些细菌需要进行下一步试验不仅需要相应的理论知识作基础还需要经验积累。

在血平板上达到量的细菌,还要看是否是优势生长和纯量生长。

但是优势生长的细菌并不一定是致病菌,如培养出来的全是口腔的正常菌群,相对来说,必定有优势生长得细菌。

痰培养操作经验分享精简版

痰培养操作经验分享精简版

吞噬菌与优势菌的差别



吞噬菌即为感染菌,却不一定是优势菌, 很多时候量少反而有临床意义; 优势菌不一定是感染菌,很多时候量多反 而无临床意义; 结核杆菌数十个视野发现一条都有价值, 没人会认为它是定植菌;而草绿色链球菌、 奈瑟菌在口腔尽管多数时候是优势菌但却 被公认为无价值菌群。
利用激活原理及概率法 判断菌群污染较重标本中的感染菌


步骤1:搜寻脓细胞胞浆中有疑似吞噬的视 野,寻找其中细菌单一的吞噬细胞 步骤2:计数20-100个有吞噬或者无法区分 粘附的脓细胞,计算吞噬单一细菌的细胞 出现的概率, 占(吞噬+粘附)总数的30% 以上即可认定为感染菌
痰培养中常见感染菌 直接涂片镜下特点
痰液的消化

胰蛋白酶:1~2%的无菌 PBS或生理盐水溶 液 二硫苏糖醇(DTT):0.1%生理盐水溶液 N-乙酰-L-半胱氨酸(NAC):5%生理盐水溶 液
欢迎注册和登陆:
质量控制

狭义质量控制:对试剂和仪器的控制 广义质量控制:对所有影响试验结果可靠性的 因素进行的全面质量控制


试验人员技术能力的控制——操作的标准化与试验 结果判读的标准化 试剂的保存与正确使用 仪器的正确使用、定期维护与校准 试剂阴阳性结果的典型性与试剂的稳定性考察 严格但合理的首代分离培养基质控措施 流程中不同环节试验之间的相互印证

纯培养技术


选择分离状态相对较好的单个菌落 先用接种针挑取菌落顶端,在适当的固体 培养基原始区轻轻划线,并转动接种针, 使菌落蘸到培养基表面 再用接种环分区划线
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
细菌鉴定

定向试验

系统鉴定

痰液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痰液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鉴别病毒种类
通过对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中的病毒进行分离培养和基因检 测,可鉴别不同种类的病毒,为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鉴别真菌种类
通过对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中的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形态学 观察,可鉴别不同种类的真菌,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治疗效果
监测抗生素疗效
通过对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试 验,可监测抗生素的治疗效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显微镜检查是通过对支气管肺泡 灌洗液进行涂片和染色,然后在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和微生物的一
种方法。
通过显微镜检查,医生可以了解 灌洗液中细胞成分的种类和数量, 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或微生物。
显微镜检查对于诊断肺部感染、 炎症、肿瘤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菌学检查
对于异常结果,应进一步检查 或复查,以排除误差或假阳性 结果。
对于检查结果的解读,应由专 业医生进行,避免误判或漏诊。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灌 洗液中的微生物,以确定是否存在细 菌、真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体的 一种方法。
细菌学检查对于诊断肺部感染具有较 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对于一些 难以确诊的感染病例具有重要意义。
细菌学检查通常采用定量培养法,即 对灌洗液中的微生物进行计数,并根 据计数结果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监测病情变化
通过对痰液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病原菌数量和种类进行 动态监测,可了解病情的变化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 据。
04 注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痰液检查适用于肺部感染、肺癌等疾病的诊断;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适用于肺 部炎症、肺泡蛋白沉积症等疾病的诊断。

留取痰培养的流程及注意事项PPT

留取痰培养的流程及注意事项PPT

02
痰培养结果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有针对性地进行
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监测病情
03
定期进行痰培养可以监测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重要性
确诊病因
痰培养是诊断肺部感染的重要手 段,能够准确确定病原体,为后 续治疗提供依据。
指导治疗
痰培养结果能够指导医生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和 耐药性的产生。
加强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留取痰标本的指导,提高患者依 从性和标本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患者使用漱口水清洁 口腔,以减少口腔杂 菌的污染。
将痰液收集到痰杯中, 尽量避免唾液和鼻咽 部分泌物的混入。
让患者深吸气后屏气, 然后用力咳出气管深 处的痰液。
送检阶段
将痰杯密封后及时送往实验室,以避 免杂菌污染和细菌繁殖。
告知实验室工作人员患者的病情和采 集方法,以便实验室进行正确的培养 和处理。
临床意义
01
诊断感染
痰培养是诊断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检测痰液中的病原菌,
可以确定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2
指导用药
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原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
从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03
监测治疗效果
通过痰培养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如果治疗后痰培养结果转阴,表明治疗
提高治愈率
通过痰培养能够制定有效的治疗 方案,提高肺部感染的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2 取痰培养的流程
准备阶段
01 告知患者留取痰培养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液细菌培养
文章目录*一、痰液细菌培养的基本信息1. 定义2. 专科分类3. 检查分类4. 适用性别5. 是否空腹*二、痰液细菌培养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1. 正常值2. 临床意义*三、痰液细菌培养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1. 检查过程2. 注意事项*四、痰液细菌培养的相关疾病和症状1. 相关疾病2. 相关症状*五、痰液细菌培养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1. 不适宜人群2. 不良反应
痰液细菌培养的基本信息
1、定义痰细菌培养是将收集的痰液放在特制的培养基内,使其生长、繁殖的方法。

人体的肺部或支气管发生细菌性感染时,痰液量明显增加,痰液细菌培养,分离出病原菌,有助于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革兰阳性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放线菌、奴卡菌、厌氧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等。

2、专科分类呼吸
3、检查分类痰液检查
4、适用性别男女均适用
5、是否空腹空腹
痰液细菌培养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1、正常值正常人下呼吸道是无菌的,应未检出病原菌、真菌、结核杆菌。

2、临床意义痰液培养常见的致病菌:
革兰阳性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放线菌、奴卡菌、厌氧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等。

革兰阴性菌:卡他布兰汉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假单胞菌、军团菌等。

痰液细菌培养的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
1、检查过程采集痰标本后立即送检,检测同普通培养法。

2、注意事项痰液标本的采集以清晨为佳,因此时患者痰量较多且含菌量也多。

咳痰时应尽量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以减少污染。

标本采集要及时送检。

作结核分枝杆菌或真菌培养的痰液如不能立即送检,应放入冰箱贮存,以防杂菌生长。

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一起进行。

患者意识清楚时,告知其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使其积极配合。

患者有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时,在吸取痰液标本前,为避免吸痰时缺氧需增加吸氧量。

痰液细菌培养的相关疾病和症状
1、相关疾病米氏链球菌肺炎,克雷白杆菌属感染,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卡他莫拉菌感染,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肺青霉病,曲霉球,多重肺部感染,不动杆菌肺炎,肠杆菌肺炎、白喉
2、相关症状痰中带血,痰火上壅清窍,痰鸣气急,咳巧克力色痰,咳出棕色痰栓,痰有恶臭味,结核中毒,无活动性结核病灶,平卧呼吸困难,皮下深部筋膜进行性坏死性感染
痰液细菌培养的不适宜人群和不良反应
1、不适宜人群一般无不适合的人群。

2、不良反应一般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