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与价格(一)

合集下载

商品知识课件

商品知识课件

商品知识课件商品知识课件凡是用钱买来的东西就是商品,这是从我们的生活经验出发,从现象上看问题,我们要求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给商品下个科学的定义。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商品知识课件,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的概念。

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明确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能力方面:通过对价值的理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通过对使用价值的和价值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觉悟方面:增强商品质量意识,认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对人民群众的危害性。

教学重点: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教学难点:商品价值的含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按照由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规律,设疑引思,以教师讲解为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商品经济。

我先来复习一下。

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学生回答][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说明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是很牢固的。

那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讲的那个小故事吗?甲部落的首领偶然的和乙部落首领相遇,偶然的他们两个就用一头牛和300斤大米进行了交换,这个时候商品产生了。

那我们的故事还没讲完。

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一个他们为什么要交换呢?二是他们为什么能够交换呢?好,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一下。

[讲授新课][师]我们都知道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是说不是供商品的所有者使用的,而是要通过交换供别人,供社会消费的。

一件劳动产品要想实现交换,它首先就必须得有用,得能够满足别人的某种需要。

没有用处的东西,是不能够用于交换的。

所以商品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一个基本属性,对于这个属性我要强调几点:第一、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板书〉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去交换商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商品对自己是否有用。

没有用的东西,是不会有人去交换的。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二章 商品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二章 商品答案
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地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违背了价值规律,更不表明价值规律失去作用。这是因为:
(1)从孤立的一次商品交换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价值;但从商品交换的总体来看,也就是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跌落部分可以相互的,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第二章
⒈解释下列概念:
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
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具体劳动:在特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就是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在同一种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时间,叫做个别劳动时间。
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不同,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从而个别价值不同,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出售商品,必然会产生经济利益上的差别,这关系到他们在竞争中的胜败、存亡和命运。那些劳动生产率高、单位商品中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少的商品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可以获得较多的利益;而那些劳动生产率低、生产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其较多的个别价值只能转化为较少的社会价值,从而只能获得较少收益,甚至赔本。劳动生产率高,其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即使在竞争中把价格降到社会价值以下,但只要在个别价值以上出售商品,仍可获得较多利益,因而在竞争中便处于有利地位;而那些劳动生产率低,其商品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的商品生产者,即使在竞争中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也处于不利的地位甚至亏本,如果被迫把商品价格降到社会价值以下,就会陷于破产境地。

知识的价值分析

知识的价值分析

我非常喜欢“时间管理”中的二维度分析方法,因此我将会把这个工具应用在知识价值的分析中。

在下图中,我们把需要处理的工作按照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划分;我们肯定要处理重要紧急的事情,但是这类事情应该尽量避免(重要的事情怎能到紧急关头才能去做?);因此我们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上;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可以自己做,但更好的是授权他人(比如送一个包裹你可以委托快递,除非这个包裹必须你亲手送达);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自然可以放弃。

同样的,我先列出影响知识价值的一些主要参数,并且进行解释讨论,然后以此为维度进行客观分析。

我认为,影响知识价值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参数:1)市场需求2)应用范围3)难易程度4)学习人数5)老化速度6)其他1. 市场需求自然不必多说,没有需求的知识就犹如“降龙十八掌”,练好了以后发现根本没有龙。

比我在高三的时候有几个同学贪图直升大学名额免去高考之苦,去读了“哲学”“历史”“考古”“艺术品鉴赏”之类专业,而没有考虑这些东西学了到底有没有用。

成绩差点的,大学毕业转行之后倒还不错;成绩越是优秀的,读到了硕士,博士博士后,就越发现求职之路异常艰辛,最好的出路可能还是靠着导师的推荐争取到留校的名额。

这些知识,就是属于没有市场需求的,我们要认清形势,果断抛弃,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2. 应用范围这个是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

什么是应用范围,就是这个知识在社会上的应用场景是否多,各行各业的需求量是否大。

越是专业的知识,应用范围就越小;越是通用的知识,应用范围就越大。

比如英语,数学等都是比较通用的知识;计算机就相对比较专业一些,但是应用范围仍然比较大;像通信,材料,专科医学等就属于比较专业的知识了。

越是通用的知识,一般来讲应用范围越广,在Job Market上可以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多,这样也就会越是游刃有余。

3. 难易程度知识是有好学和难学之分的。

一般的,难学的知识,能学会的人越少;这样在市场上也就越是有价值。

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
2.复杂劳动与简单 劳动
3.信息服务也具有信 息商品的属性
3、信息商品的价值构成
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是与生商品的劳动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C——生产资料,这部分价值称为转移价值; V——劳动,这部分价值称为必要劳动; M——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构成:W=C+V+M
信息商品的三部分也可以按商品的这三部分划 分,经济意义上也同于物质商品的相应部分但在计 量时,必须考虑信息商品的特性。 C=C1+C2 V M W=C1+C2+V+M
2. 何伯权 (中国内地富豪榜第33位) 1960年11月7日 出 生于广东,中学文化程度。
(1)当过农民、工人、售货员、教师、机关干部。 1989年,何伯权便与几个伙伴在中山市的一间不足10平 方米的办公室里办起了“中山市乐百氏保健制品有限公 司”。1992年,中山乐百氏保健制品有限公司改名为广 东今日集团。今日集团以1000万元巨资购买了“马氏配 方”,继而在全国拍卖“生命核能”的经销权,“今日” 的知名度迅速上升。
信息经济
4、信息商品价值的特征
(1)价值构成方面——难量化性 (2)价值实现方面——多样性 信息商品的多维性与点集性使得信息商品价 值的实现多种多样。 如钱货两清式、分点转让式、入股分红式
(三)信息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
1、信息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性
1)信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决定信息商品 的特殊性,价值是决定信息商品交换价格的基础,信息 商品交换价格的确定也受到使用价值的制约。
(2)乐百氏10年创新大事记 1989年2月 何伯权、杨杰强、王广、李宝磊、彭艳芬
五个年轻人租用“乐百氏”商标,在中山创 业。 1991年1月 斥资1000万元购买马俊仁生命核能配方。创 下国内最大宗个人与企业间知识产权交易。 同时拍卖产品经销权。 1997年3月 “儿子买老子”成功购买“乐百乐”商标所有 权。 1998年4月 出资1000万元请麦肯锡作高级战略咨询。 1999年8月 创业十年,管理中心迁往广州,同年更名 “乐百氏集团”。

篇8商品的价值

篇8商品的价值

篇8商品的价值其他非劳动产品区别1、商品用于交换2、商品有价值3、商品是个历史范畴1、不用于交换2、没有价值3、劳动产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范畴1、商品是劳动产品2、商品用于交换3、商品是个历史范畴1、不是劳动产品2、不用于交换(特殊情况除外)3、物品是个永恒的范畴联系1、二者都是劳动产品2、二者都有使用价值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二者都有使用价值(二)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主要讲清楚两个问题:1、商品经济产生的过程。

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进行讲述。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原始社会没有商品经济,而末期却出现了商品经济。

例如: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两个条件。

经过上面的分析学生不难理解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是商品经济出现的条件。

同时教师还要讲明,在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也越来越复杂化,因此商品经济越来越发达。

(三)、商品的基本属性1、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首先,教师要讲清楚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

说明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

是由商品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属性等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一种需要。

这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而并不体现社会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但同时还要说明,除了商品以外其他的物品也可能有使用价值,所以使用价值并不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

2、关于商品的价值。

(1) 讲清楚商品价值的概念。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这个概念学生很难理解,教师首先要说明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进行交换不是因为它们使用价值相同。

因为不同的商品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因此无法从量上进行比较。

要进行比较就必须找一个质上相同的东西进行比较,而人类的劳动虽然量上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付出。

而这些是可以从量上进行比较的。

(2) 要说明商品交换实际上体现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它体现的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第2章 信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

第2章 信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 私人物品有两个基本特性:即排他性和竞争性。 私人物品有两个基本特性:即排他性和竞争性。 排他性: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产品的利益之外。 排他性: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产品的利益之外。 竞争性: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的增加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竞争性: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的增加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 新增产品会带来正的边际成本。 新增产品会带来正的边际成本。 公共物品相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公共物品相反,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个人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非排他性:无法排除个人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公共物品的消费者或享用者的增加不会引起生产成本的 增加。 增加。 信息经济学 第2章 章
信息经济学
第2章 章
2.3 信息商品价格理论分析
2.3.1信息商品价格分析机制及依据 2.3.1信息商品价格分析机制及依据
2.信息商品价格分析的依据 2.信息商品价格分析的依据
依据什么来分析信息 商品的价格呢? 商品的价格呢? 主要是依据信息商品特点及与有关方面的利益关系
信息商品与普通商品就其性质来说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信息商品与普通商品就其性质来说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①信息商品的非物质性、非消耗性、非占有性以及作为准公共物品 的相关特性(经济外部性等); ②信息商品价值的不确定性及测度困难等; ③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的共享性、再开发性、与用户的相关性、时间 滞后性、时效性等。 信息经济学 第2章 章
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要特征222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共享性?再开发性?与使用者的相关性?效用滞后性?时效性22信息商品的价值分析第信息经济学第2章章23信息商品价格理论分析?信息商品价格分析机制及依据?信息商品价格分析学说?影响信息商品价格的因素及其分析?信息商品价格的构成?信息商品的理论价格模型?信息商品的成交价格模型?信息商品的定价策略及方法第信息经济学第2章章23信息商品价格理论分析231信息商品价格分析机制及依据1

知识的价值

知识的价值

知识的价值知识的价值2010年11月知识究竟值多少钱?这是个很难说清的问题。

发生在美国福特公司的一个小故事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一次,福特公司里一台大型电机发生了故障,工程师们会诊3个月没有结果,只得请来权威斯坦门茨。

这位权威及时挽救了电机,而有人却嫉妒地说斯坦门茨向公司要1万美元的勒索。

这1万美元是不是勒索呢?斯坦门茨写在付款单上的说明就是最好的回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线-9999美元。

”多么巧妙地回答,多么有力地回击!画一条线每个人都会,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应该画在什么地方。

这正是显示出了知识的价值。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高尔基说:“知识是我们这个社会的绝对价值。

”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斯坦门茨用他的知识挽救了一台电机,这台电机继续工作能创造出几百个,几千个1万美元,甚至更多的财富。

但是如果公司不花那1万美元,这台电机将成为一堆废铁,便失去了他的价值。

可见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知识的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是一切物质财富的基础。

知识就是力量,他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力却最是无比的,它不仅能够推动电机继续运转,还能使卫星上天,原子弹爆炸。

这种巨大的力量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进。

在21世纪的今天,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知识的价值更加充分的显示出来。

高度的知识水平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发达的国民经济。

这条规律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然而,在当今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中国大陆上,却曾经蔓延着“知识无用”,“知识贬值”的歪风。

一些地区,学校学生流失现象严重,光一座中等城市里的一所中学,就流失了近30%的学生。

还有的学校竟出现了学生轮流听课,轮流休息的现象。

城市尚且如此,农村更不必说了。

那么,这些学生留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钞票所吸引,过早的走进了社会,去卖菜,卖衣服,随着钱包的充实,他们的脑子里的知识也不知不觉地流走了。

诚然,这几年来的改革开放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商品竞争的激烈,增加了自身的紧迫感,这是件好事。

2019年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1)(含解析)

2019年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1)(含解析)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政治试卷(新课标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近年来,提高供给质量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

为此,国家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①商品的质量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②商品的质量决定了商品的交换价值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④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分析】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人们选购商品不仅关注商品的有用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关注商品的价格,即价值的货币表现。

(2)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对立统一。

①统一:同时存在于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购买者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就意味着交换实现。

【解答】①错误,衡量价值的天然尺度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②错误,商品的质量影响商品的使用价值;③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从劳动价值论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因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质量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密切相关;故选:D。

【点评】此类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区分基本概念:商品的基本属性,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的能力。

2.(4分)对于同一商品,某企业销售给老客户的价格高,而销售给新客户的价格低。

正确解释该企业价格策略原因的图示是(图中D表示需求)()A.B.C.D.【分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与价格(一)
摘要:知识商品具有知识产品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区别于非商品性知识产品的特殊属性。知
识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其赋予使用者的生产超额利润的能力;知识商品价值的承担者,不是知
识的使用价值,而是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知识商品的生命周期决定其价值转移与补偿周期;
原创性知识商品的价值量由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l复制性知识商品的价值量等于
原创性知识商品价值摊销额与生产复制品时新增价值量的总和。
关键词:知识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格
一、知识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规定性
知识产品的使用价值在于能够降低或消除人们对主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即其所具有的
认知功能。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则不在于其所具有的认知功能,而在于通过其认知功能的发
挥,可以使知识商品的拥有者获得一种生产超额利润或超额收益的能力。知识商品赋予其拥
有者生产超额利润或超额收益的能力越强,知识商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量就越大;反之,知
识商品赋予其拥有者生产超额利润或超额收益的能力越弱,知识商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量就
越小。具有直接经济效益的应用性知识产品之所以能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不具有直接经济
效益的理论性知识产品之所以不能成为市场交易的对象,其因盖源于此。
勿庸置疑,知识产品一经产出,就会作为构成人类认识长河的一个个环节持续地存在下去,
其使用价值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1].知识商品则有所不同。虽然其所具有的其他非商品
性知识产品也同样具有的认知功能这一使用价值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但其具有而其他
非商品性知识产品却不具有的生产超额利润能力这一使用价值则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这
是因为,知识商品赋予其拥有者的生产超额利润的能力,是与拥有者对该知识商品的独占相
关联的,一旦拥有者对知识商品的独占格局被打破,知识商品转化为共享知识产品,超额利
润转化为一般利润,存续下去的只是作为一般知识产品的使用价值。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不
仅会因独占转为共享而丧失,还会因具有更大使用价值的同类新知识商品的面世而部分丧失
甚至完全丧失。如果新知识商品只能部分替代原知识商品,原知识商品便只是部分丧失其使
用价值,表现为生产超额利润或超额收益能力的降低;如果新知识商品可完全替代原知识商
品,原知识商品便会完全丧失其使用价值,不再具有生产超额利润或超额收益的能力。
知识商品使用价值量的状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领先程度的高低;二是独占性的强弱。
其中任一因素的变动都会引起知识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变动,任一因素的消失都会导致知识商
品使用价值的丧失。既然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于拥有者所获得的生产超额利润的能力,
那么,拥有者通过知识商品的使用所获得的生产超额利润能力的强弱便成为衡量知识商品使
用价值量大小的尺度。因为知识商品生产超额利润的能力是潜在的,无法被人们的感官直接
感知的,所以只能根据知识商品实际带来的超额利润量的多寡对知识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大小
进行度量。也就是说,知识商品赋予其拥有者生产超额利润能力的强弱是衡量知识商品使用
价值量的内在尺度,拥有者通过该种能力的运用所实际获得的超额利润量的多寡则是衡量知
识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外在尺度。应该看到,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总的说来是一致的,但也
存在差异。其原因在于,拥有者所获得的超额利润量不仅与知识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大小相关,
也与生产工具、劳动者、劳动对象、组织与管理等其他投入要素的状态相关,当人们用实际
所获得的超额利润量去度量某知识商品使用价值量时,就可能发生高估或低估知识商品使用
价值量的问题。为了使度量值尽可能准确,无疑应设法剔除其他投入因素对超额利润或超额
收益量的影响。
二、知识商品价值与价值增殖的特殊规定性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承担者。知识商品作为商
品的组成部分,其使用价值同样是其价值的承担者。但把握知识商品价值的承担者时,有两
点需要指出:一是知识商品价值的承担者不是知识的使用价值,而是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
因为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知识商品的独占性、领先性的丧失而丧失,所以知识商品的价
值也会随知识商品的独占性、领先性的丧失而丧失。二是知识商品的生命周期决定着知识商
品价值的转移与补偿周期。知识商品的生命周期,即指知识商品的产出到其使用价值丧失所
历经的时间。随着知识商品生命里程的推移,知识商品这一投入要素的价值如同固定资产的
价值,也会逐渐转移到产出物中去,再通过产出物的出售获得相应的补偿。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商品价值的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在不受自然垄断制约的商品生产的场合,比如工业,表现为在中等生产条件
下生产单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在受自然垄断制约的商品生产的场合,比如农业,则表
现为在劣等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
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去阐释知识商品价值的本质,无疑是正确的,但并不等于在界定
知识商品的价值实体与价值尺度时可以照搬照抄上述观点。广义的知识商品生产包括原创性
知识商品生产与原创性知识商品的复制品生产两个环节。作为具有首创意义的且可以用作交
换的人类的智力成果的原创性知识商品,一旦被生产出来,便意味着人类认识水平已达到了
由这一智力成果所体现的高度。由于智力成果本身所具有的使用的非排他性,所以,再进行
与其相同的智力劳动就是无价值、无意义的。概言之,原创性知识商品具有惟一性。
既然原创性知识商品具有惟一性,那么,便不存在生产同种原创性知识商品的厂商间的竞争,
故而原创性知识商品的价值量不是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是决定于生产该知识商品的
个别劳动时间2].对此推论,笔者不敢苟同。原创性知识商品所具有的惟一性,可能降低生
产同种原创性知识商品的厂商间的竞争强度,却不能消除这种竞争。原创性知识商品具有惟
一性,并不意味着生产同种原创性知识商品的厂商也具有惟一性。不同的厂商完全有可能不
约而同地进行同种原创性知识商品的开发、研制与生产,由此构成相互竞争的关系。所不同
的是,该类竞争的结果不是使原创性知识商品成本消耗平均化,而是那些先行获得专利保护
的原创性知识产品得到社会认可,其消耗被视为有效消耗,其他厂商开发的同种产品则得不
到社会的认可,其消耗被视为无效消耗。在这种情况下,先行获得专利保护的原创性知识商
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显然就是决定该种原创性知识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还应该看到,原创性知识商品所具有的惟一性,虽然抑制了生产同种原创性知识商品厂商间
的竞争,却使生产具有相互替代关系的同类原创性知识商品厂商间的竞争上升为原创性知识
商品生产竞争的主要形式。具体说来,当一批功效相同但技术路线不同的原创性知识商品被
同时推向市场时,因为该批原创性知识商品的功效是相同的,所以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其
市场价格也应该是相同的。这样,便可能发生以下三种情形:一是那些实际生产耗费大于其
市场价格的原创性知识商品所实现的价值会小于其实际生产耗费;二是那些实际生产耗费小
于其市场价格的原创性知识商品所实现的价值会大于其实际生产耗费;三是那些实际生产耗
费等于其市场价格的原创性知识商品所实现的价值会等于其实际生产耗费。在利益驱动与竞
争机制的作用下,同类原创性知识商品的物化劳动与活劳动耗费便具有一种平均化趋势。
从原创性知识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开发原创性知识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这一观点
出发,是否可得出原创性知识商品复制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原创性知识商品复制品所耗费
的社会必要劳动量的结论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原创性知识商品复制品的价值量应该是原
创性知识商品价值的摊销额与生产复制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增量的总
和。在生产复制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既定的前提下,原创性知识商品复制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