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生态写作

回归生活生态写作
回归生活生态写作

回归生活生态写作

句容市白兔中心小学纪琴

摘要:作文是一种生活,是显现生命价值的一种需要。“生态化写作”是作者的情感真实、真切、真诚、真挚的表达。我们常发明学生作文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或是无话可说,空话连篇,或是假腔假调,八股气息浓,或是缺乏想象力、创造力。出现这些问题的缘故虽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多年来“应试”教育使学生脱离生活、为作文而作文那么是要紧缘故。作文教学由“应试”转向“应需”那个大趋势,要求我们作文教学回归生活,来一次“原生态”的革命——即真实、真切、真诚、真挚。

关键词:生活生态写作

习作教学是研究儿童,依旧研究习作?是重“人”,依旧重“文”?

是关注最终的结果,依旧关注表达的过程?当前的习作教学,过多地

关注学生的“文”,而不是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独特个体、有着自由思

想的“人”的表达的需要,过多地关注习作的内容和结果,而不是关

注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情感的体验、表达的惬意、交流的欢乐。现实生

活中的写作,往往“哗众取宠”的多了,“无病呻吟”的多了,“投

机取巧”的多了。生活的快节奏,日渐浮躁的现代,有的人认为,写

作是文字游戏,是用技巧将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整合的大拼盘。因

此,“技法”、“绝招”随处见,“套术”“秘诀”满天飞。写作指

导也走进了死胡同,越来越多的学生迷失于写作的门槛之外,不明白

为文之道确实是“抒写性情”,他们为“假”不好发愁,为“大”不

了叹息,为“空”不成难过。殊不知,作文是一种生活,是显现生命

价值的一种需要。有情不抒不畅,有感不发不快。这种生活,需要的

真情实感是人性中最本真的“原生态”,写作确实是把这种“本真”

的东西展示出来,大凡充溢真情实感的作品就能打动读者。因此我们写作上也需来一次“原生态”的革命——即真实、真切、真诚、真挚。

改变假、大、空的写作弊端,古人有过许多真知灼见,公安派的“性灵说”,确实是现代最具借鉴意义的一种方法,确实是素材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来,挖掘他们生活中最本源的东西,把“原生态”的生活真切地再现出来。那么,怎么样改变学生写作中出现的生态失调、灵性缺失的现状呢?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提高认识水平,使其具有深厚的生活积淀,才能厚积薄发,写出自己体会最深刻、最急于告诉别人的道理,抒发自己最真切最真挚的情感,即能张扬个性、展现自我、富于创新精神的文章。

【一】走近生活,感知生活

语文教学的阅读、观赏过程,实际确实是作文指导和写作意识的渗透过程。教师通过对学生“阅读”、“观赏”、“描摹”的指导,应当使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生活韵味并以之去感知生活,提高写作兴趣。具体而言,确实是使学生与作者达到灵性的沟通与默契,搅动积淀在学生心底的生活积存,使他们产生写作上的冲动,让语言的洪流宣泄出来。目前那么是,学生虽怀着崇敬的心情去阅读作品,而同时又觉得作家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相去甚远,无法相比,如此,学生也仅仅是一般的阅读,而不能受到启发,不能以之为借鉴去感知生活,所以作文时只能是走空洞无物的老路。要解决那个矛盾,首先要求我们在阅读指导中关心学生撩去那些文学巨匠们的神秘面纱,将作

品中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拉近,使他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巨人的视野感知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流动的江水中有千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望月》〕与学生日常看到的夜景拉近,将“小英犹豫了一会,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掌声》〕与学生平时对人的神态的观看拉近。一句话,确实是使学生能透过阅读走近感知生活。其次,运用媒体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生活感知的直观性。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年龄小、思维跳跃性大、直观性强、易同意新奇事物的特点,在指导阅读时,教师要自觉地运用录像、幻灯、图片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对生活感悟的潜在力。如在《在大海中永生》的讲解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把文中的图画与当时现状的图景重合,把文中的悲恸更直观地传导给学生,我放了《邓小平同志骨灰洒大海》的录像带,一下子,课文中的“飞机盘旋”、“大海呜咽”、“鲜花伴骨灰”变成了视觉体验,增强了直观性,同时,再加上播音员配合画面那深情的诵读,更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今学生在视觉与心灵上与作者达到同步。

【二】走进生活,思索生活

假如学生只是走近生活而没有走进生活,长期缺少对生活的个性化体验和感受,那么面对同一生活内容,学生表达很可能千篇一律,少有鲜活的倾吐;面对同一主题,学生选的写作材料也千人一面。《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养成留心观看的适应,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

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存习作素材”。人的观看力、敏捷的思维和创造力,基本上生活磨炼所赋予的。生活每天都给人以启迪,然而生活的这种赐予却是转瞬即逝的。如何捕捉同时留住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平时对生活的观看和积存,因为只有积存,才有素材,才可能有创造。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用语文的眼光观看生活。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看,看人、看物,要看特征;看事,不仅要看事件的过程,还要看它的妨碍和蕴含的深意。因为人们只有去认识自然界、掌握生活,并用思想去钻研其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时候,生活才能成为创作的巨大源泉。只有通过细致观看,透彻了解要写的事物,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切、生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文本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留心观看对写作的重要性。如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中,如此描写了汤姆钓鱼的过程:“汤姆把鱼饵套上鱼钩,然后甩起鱼竿,把钓线抛向远处。鱼饵划破水面,沉入水中,湖面泛起一圈圈银色的涟漪。”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感受到汤姆钓鱼动作的娴熟和连贯,假如作者不进行细致观看,不熟悉钓鱼过程,是绝对写不出如此优美的文字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观看所得及时记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适应,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字也要及时记录。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存记诵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千古诗词名句名篇,课内外名人名言,人民群众中的鲜活语言等等,久而久之,学生积存的写作素材越来越多,写起文章自然会得心应手。

【三】走出生活,表现生活

表现确实是表示出来。把什么表示出来?自然是客观生活时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现实生活中,作者不可能冷眼旁观,不可能是记录生活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人,有情感有思想的人。感悟现实生活是表现的基础。我们只有经常引领学生“跳出生活看生活”,学生才能更清晰感悟生活、穿透生活,学生才能更好地整合生活、提炼生活,才会提高作文材料积存的质量。然而学生的生活积存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有限的,但每个学生对生活的某个侧面依旧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为提高学生对生活有较深刻、完整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流、批判、争鸣,以便他们取长补短。我在教学中对学生作文的评分的基点确实是材料真不真,这是衡量学生作文的立足点和动身点,尤其他们正处在树立人生观、树立文风的关键时期。一次,我给学生布置的作文题是《校园印象》,结果近半数的学生在作文中都过于美化校园。我把这些学生的作文打印成篇子,交给所有学生。然后让学生们到校园的各个地方转一转,再看看这些作文假在哪儿、错在哪儿,校园的外貌毕竟是什么样子,如何看待如此的校园。回来后,通过讨论,学生对真实反映生活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理解“真”的基础上,我又把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美”的事物作为作文讲解的突破点和落脚点。在学完《老实与信任》这课后,小红车主人的言行深深打动了学生,我顺势引导: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关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明。你的生活中也一定有如此平凡而细微的小事。通过组织材料,一学生写道:星期天去寄信,在邮筒前才发觉信封比寄信口大了一些,如何也

塞不进。正犹豫着,一位中学生夺过了他手中的信,惊异间刚想高呼“抢信”,却见他把信封微微隆起,正好塞了进去。这件事虽小,却给了他深刻的印象,作文因此写得分外引人。这篇作文的讲评使学生在理解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深刻地懂得了作文要高于生活、挖掘生活中真善美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们到生活中去辨别美、谈论美、提炼美、表现美,我曾带着学生到操场打雪仗,到石头的小草,到果园去参观。在学完《三亚落日》后,我领着学生看日落,远望天空淡淡的游云、红彤彤的西天。此情此景,有的学生说这是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也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柔媚的美;有的学生说:“如今方懂‘天高云淡,残阳如血’的意境。”不难理解,学生写作文也必须从生活中来,才有真实情感,才能对生活有真的认识,才能写出好文章来。

生活确实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宝库,假如我们的写作根植于“生活”这片沃土,让我们的学生走进生活、观看生活、感悟生活,那么学生就会用真实的生命去拥抱作文,让作文这块田园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让学生在生活德育中成长 山东省招远市玲珑镇鲁格庄完小王翠娟李维博 每一个关切儿童的人都会希望儿童健康成长,因为对于个体而言儿童时代是光辉生命的起点;对社会而言,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若要对社会有益,必须关心人类,关心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整个地球。儿童健康成长,德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切实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与生活息息相关。 一、让德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逐步深化的过程。以往的德育目标诸如少先队的呼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歌中的“我们是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等等对于小学生显得有些抽象,如果进行书面考试,他们的德育成绩都不会错,但实际行动起来,又往往不尽人意,他们实际上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当然,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原因早成的。 当前,由于教育评价功能的异化,“考试”成为管理学校的最高“指挥棒”,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于是就有了“考、考、考,学校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口号。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把“好”还是“不好”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挂起钩来了,似乎分数是学生的生活全部,其他方面的发展都要在分数面前退避三舍。回到家里,家长还要给孩子请家教,孩子丝毫没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因此造成了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甚至出现了诸如马家爵杀母的事件。我们看一下生活中的实例:(一)幼儿园放学了,年轻的妈妈发现女儿的脸上有一道伤痕,立

刻找老师问个清楚:“我的孩子是给谁打的?”老师随即解释是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一点冲突,现在已经和好了。家长立即气愤得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你没有手啊,你不会打他?”由此,孩子也许不再会宽容别人。(二)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教育节目:孩子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便也效仿妈妈给妈妈端来洗脚水,这又是一个怎样感人的生活场景呢?由此看来,教师和家长在生活中必须以身示范,让德育教育回归基础,回归生活。 二、走进生活德育,与自然对话 大自然的物态是博大精深的,雨雪冰雹、山川河流都能体现出自然力量的恢弘气势,大自然的奇妙景观,不仅给人们以美的陶冶,还给予人们以智慧的启迪。我们登上高山,畅游大海,在与高山、大海的对照中产生自身沧海一粟之感。从而会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这是自然给予我们的深刻哲理。在生活德育中引领学生与自然情景对话: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沐浴和煦的春光,带领学生到郊外去踏青,写春景、绘春色,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炎炎夏日,蝉鸣蛙叫,让学生登山听鸟鸣,感受生命的可爱。金秋十月,桂花飘香,硕果累累让学生到野外看农民的丰收,体味劳动的收获;看秋风扫落叶,感悟树叶对根的回报。数九寒冬玉树银花,组织学生堆雪人,打雪仗,体验与自然的和谐快乐。 三、走进家庭生活,与父母沟通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不可想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却能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样不仅会给父母精神安慰,而且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当父母在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

德育回归生活--对新课标的认识

对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认识教师要想准确把握教材实现课程目标,,走进新课程、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我通过参加本次暑期2012年山东省初中教师全员研修学习,基本上明确了这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方面的新发展、新思路: 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从课程定位来看,它开设的学段是初中各年级。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从课程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 课程理念的新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基本理念,构成了完整的思想品德教学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基础教育新课程与发展的基本理念。 课程目标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主,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它说明思想品德课的功能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情感与行为的发展。从纯知识目标的一维表述发展成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力”,“知识”的三维呈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为课程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操作性基础。本课程标准体现了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的统一。

在内容上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建框架,给教学实施者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课程内容标准部分的学习主题划分为“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心中有法”,“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等9个主题,它为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组织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中心;课程有机的整合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科学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过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教育学生,坚持用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本次培训中教学评价最重要的变化是评价方式多样化。新的课程标准中建议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考试等。强调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意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这些评价中,“成长记录方式”是以往传统评价中所没有的。 总之,对于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我的理解还只是从最基本的表面进行有限的认识,要想全面理解并熟练使用还要记过更多的努力,尤其是课堂教学中要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来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让我们全体思想品德老师共同努力,早日掌握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

让《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 发表时间:2016-05-27T15:15:17.71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6年5月总第192期作者:金雷[导读] 山东省平度市南京路小学要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同时要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 山东省平度市南京路小学266700 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联系儿童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课程资源要生活化,教学方式要生活化,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要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要将课堂延伸至生活,同时要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课程资源生活化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如教学《全家福》一课:课前,我让学生收集一些爸爸妈妈及亲人关爱自己成长的一些感人故事,并从家中找来一张张温馨而又快乐的全家福照片制成课件。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一张张照片,请学生自己谈谈当时全家人在一起时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交流自己成长过程中“爱”的故事,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了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一家人在一起时的幸福快乐,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庭的爱和对亲人的感恩之情。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生动而又真切。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可以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实现。 1.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如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带领学生来到公路边进行实地勘察,让他们记录一定时间内行人违反规则的次数,并进行归因。我还带他们到交通主管部门与交警面对面交流,更深层次了解当地人们违反交通规则的种类及原因,与交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这样的实践,让学生亲自接触社会中的人与事,在考察与统计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与各种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影响中受到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他为什么朋友多》,在“说说你的朋友”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你为什么喜欢和他交朋友?你是谁的好朋友?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只有关爱他人、努力学习、帮助他人、宽容大度的同学才会得到大家的喜欢。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三、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如教学《保护环境》时,我让学生观察自己生活周围环境的变化。学生在调查中发现学校西侧的现河污染较为严重:河上游有的村民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河水中常见烂菜叶、枯树枝;河水呈黑绿色,散发着腥臭味,让人避而远之。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不是纸上谈兵呢?于是,我们联系现河管委会,开展了“现河清清”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学校到上游水库这一段河面污染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水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了各种方案:有在小区里设置宣传窗的,有一起合作写了倡议书的……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我们所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只有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才能使我们的品德教学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回归生活”

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品德教育源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充满探究与乐趣的童年生活中,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不断深入,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小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助于学生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提高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的应对能力。将生活化的理念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当中,是出于教学的需要,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的需要。小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主要通过生活和学习来了解,小学生的思想还处于一个单纯状态,生活与教育给他提供怎样的环境和画笔,他就会逐渐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教学中一定要扎实的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感知生活,贴近生活,从而帮助他们更好的在生活中应用这些策略和知识。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传统的书本学习转向对社会生活的学习,通过学生对自然、社会、事件、人物等的真实感受,在与现实社会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对社会、对生活的关爱,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过程。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拓宽教材内容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教学设计时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比如,在《家乡的名片》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学生进一步感受教学内容,教师可利用多种方式,如视频、图片、动画等将全国各地的特产展示在学生面前,之后再让学生讨论,自己家乡的特产有哪些,在学生们回答“牛肉”“长山药”……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事物,通过这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物品,使学生的亲切感增强。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化的教学氛围中,使之对知识展开主动理解与表达,同时也可充分体现教学联系生活情境的主动性,有效提高生活化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强化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不只是纯粹的理论,而是一个人思想的倾向和行为习惯。因此必须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让生活体验升华为学生自觉的追求。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优化情境,并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方法和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教学活动烙上生活的印记,使“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把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在“责任”中长大》这一框题时:我把班级一名家庭困难但自立自强的学生的事迹讲给同学们听:有位同学每天就在我们身边,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因病去世,她的母亲在三年前得了重病,瘫痪在床。但就是这位同学坚强地“扛”起了这个家。她每天早早起床,先做饭给妈妈吃,然后喂妈

音乐(心得)之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音乐论文之让音乐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新课程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运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将音乐融入自然 有一“音乐模仿自然起源说”,即音乐模仿大自然音响产生。既然音乐源于大自然,那么最好的表现形式就是回归自然。“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让学生主动发展。新课程提出“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我们该怎样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呢? (1)激发音乐兴趣 新课堂最离不开的是什么呢?——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他是成功大门的钥匙,而它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应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起来的。 大自然是音乐的宝库。让学生走出课堂,使一颗颗美丽的心飞向旷野,来到清澈的小溪旁、幽静的竹林中、丰收的稻田里……去聆听叮叮咚咚的流水声、沙沙的树叶声和花香鸟语中去听音乐、学音乐。让他们认识到音乐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无处不在,从而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扩展音乐领域 课外音乐活动就是音乐与生活相连接的桥梁,使抽象的音乐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不受时间、空间和教材的限制,让学生走出”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充分解放学生的身心,使学生在广阔的音乐领域中自由地飞翔,愉快地感受、欣赏和表现音乐,发展音乐才能。 例如,在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时,让学生用生活中熟悉并喜爱的各种小动物的叫声读节奏,在快乐的小动物叫声中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使学生轻轻松松地在游戏般的生活情境中完成了整首歌曲的节奏教学,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开展音乐活动 记得我在一次音乐课上开展了”小歌手大擂台“的活动,这个班上有一名女同学胆子特别小,平时说话都小心翼翼,要上台唱歌就更别说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告诉她,你可以请一个小伙伴一起唱。一曲下来,同学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我发现胆小的她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我便进一步引导,”你们的歌声真动听,大家都陶醉了,你可以单独再来一曲吗?“教室中,掌声再次响起。面对同学们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她涨红了脸,我也及时投予了信赖的眼神,当我惊喜地听到了从她嘴里发出的甜美歌声时,我顿时感觉爱心是可以融化冰雪的。 二、从生活中提炼音乐 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因为音乐是一种非语言的信息,是一种不具想的艺术,音乐的这样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演绎提供

让教育回归生活 用生活进行教育

让教育回归生活用生活进行教育“生活教育”这一主张是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针对当时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的弊端提出的,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如果说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强调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注重教育对生活的影响。那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则是从教育的角度看生活,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以及教育对人生活的作用。两种观点虽有不同,但殊途同归,从生活教育的理念出发,互为补充,相互印证,为教育工作者明晰方向,开拓观念。从现实意义上看,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更具有其社会的价值,不仅适应近代中国国情,而且与当前的教育息息相通。 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生活教育似乎已经耳熟能详,教育教学内容取自孩子们生活,日常活动离不开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那么再提倡生活教育对于当今的幼儿园教育有何意义呢?笔者认为,很多幼教工作者认为的生活教育与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仍然有一定距离,表面的融合不是内在的根本改变,生活教育只停留在教学活动的表面上,与孩子们在园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仍有很大的距离,生活教育在幼儿园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仅是观念的改变,更是实践研究的拓展。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现状,笔者对先生“生活教育”在幼儿园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三点看法:一、以班级生活为原点,和孩子们共同生活 当孩子们走入幼儿园中,进入自己的班级,就来到自己学习、游戏的空间。我们更倾向于把班级称作孩子们“生活的场所”,是因为孩子们不仅仅要在班级内进行学习、游戏等各项活动,更要在琐碎的一日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往,感受在集体中自我的存在,在班级这个小社会群体中经历体验各种生活化的场景。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而班级生活包含了孩子们在幼儿园进行的所有活动,远远超出狭隘意义上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是幼儿园教育原点。 以班级生活为原点,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管理者,而是和孩子们共同生活的一个成员。只有当教师融入这种群体生活之中,和孩子们一起活动,一起感受时,才会发现孩子们真实的需要,才会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宜的教育策略。共

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精选

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因此,德育课堂教学需要生活化,让学生走近生活,走近社会,使教学与社会、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让德育课堂成为真正生活化的课堂,让德育课充满生活的魅力。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笔者在上《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沟通艺术”一课时进行了生活化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整合教材 沟通是每位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众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教材从两个层面来呈现了沟通的艺术:一是沟通的前提,包括注重仪容仪表和学会礼貌称呼两个内容;二是沟通的技巧,主要介绍了微笑、倾听、幽默和有度四种技巧。笔者在反复研读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沟通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对沟通的前提和技巧进行了再创造。课本上讲的沟通前提的两个方面只是沟通外在形式上的基本要求。笔者认为沟通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品德素质,如真诚和尊重等,即用心是沟通的根本前提。因此,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沟通的前提时增加了这一内容,笔者板书的标题就是“用心去沟通”,使其更完善。沟通的技巧多种多样,针对不

同的对象其技巧也应该有所区别。课本上介绍的四种技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笔者认为不够系统全面,特别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很紧密。因此,笔者在大量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中职生的生活实际,对沟通的技巧进行了以下整合:一是说的技巧。平时,同学们沟通最多的方式是说话,学会说话是有效沟通的最重要的技巧。说话的技巧包括说话的语言、表情等,如语言的风趣幽默、表情的真诚微笑等都是说话的技巧。二是听的技巧。沟通是相互的,在沟通过程中,学会倾听也是很重要的技巧。三是巧用肢体语言的技巧。沟通除了说和听的方式以外,巧用肢体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技巧。沟通过程中,双方的一举一动都是重要的信息反馈,都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实践证明,通过这样整合教材内容,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接受。 教学中,笔者着眼于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性,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情感需要、实践能力,优化整合教材,使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同构”。当学生与教材有了沟通、共鸣,有了理解、体验,教材就真实可信,就有生命力了,就充满了生活的魅力。 二、教学方法生活化——活化教材 《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是一门生活化课程,追求的是动态的、过程性的真实教育。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该坚持静态教材动态施教,直面学生的现实生活,根据生活中即时生成的、发展

让德育回归生活

让德育回归生活 【摘要】生活是德育的源头。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基于学校德育的现状,我校从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型德育观:德育内容“实”起来;校园生活“动”起来;校园环境“美”起来。在学生的生活中,时时刻刻融入德育。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 【关键词】生活德育校园活动校园文化校园环境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绝大多数的职校生毕业后将进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这几年,职业学校的发展非常迅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生源质量也有所下降,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要更注重德育,要把德育问题放在首位。从我校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尽管近几年在德育领域实行了多方面的变革,但事实上学校德育实效性较差,把道德与生活分离,重说教、重外塑。 怎样才是有效的德育方式呢?这值得我们深思,或许陶行知老先生早就给出了答案:生活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由此可见,学校德育应该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生活是德育的源头。也就是说,德育存在于学生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生的德育是通过现实生活来得以展现的。因此,要大力提倡生活中实施德育教育,促进德育生活化,让德育回归生活。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基于我校德育的现状,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构建新型德育观。 一、德育内容“实”起来 以往的德育内容受理性主义与工具主义的影响,与学生实际生活及身心发展相脱离,强调道德认知,内容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为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反感,导致学生不愿内化材料的内容,更谈不上践行了。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在德育内容材料的选择上,要发掘生活中鲜活真实的素材,以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见的基本问题为依据,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最近我校举办了“学生成长档案袋”的设计比赛,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成长档案袋。正如成长档案袋的宣传词一样:“人生需要精心的设计,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关键。”在设计成长档案袋的过程中,不仅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更给了学生思考自己未来、设计未来的空间。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在有意、无意中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当然也能让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但这正是促使他们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良好契机。 每年的4月我校都会以班级为单位举行“爱心义卖”活动,让学生们把家里闲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解读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解读 发表时间:2009-06-16T14:21:27.687Z 来源:《文科爱好者》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缪昌贵(姜堰市第四中学江苏姜堰 225500) [导读]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教育人的德育课程,理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教育人的德育课程,理应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人是生活中的人,学生品德的发展不是离开生活的,他们理解品德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开始。学生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 ; 回归生活;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 G 6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671-1270(2009)2-0104-01 新课程要“回归”生活,意味着旧课程“脱离”生活。长期以来,在传统知识本位观念的影响下,旧课程建设方面最大的失误就在于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世界相脱离,课程过于强调道德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把学生局限在道德知识世界里,而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却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在这种课程背景下,政治教师的教学也往往热衷于对学生进行长篇大论的道德说教,把道德仅仅作为一种知识来灌输,试图依靠强制、灌输的方式把道德规范“嫁接”到学生的身上。这种与学生生活世界相去甚远的课程迫使学生在教学中戴着面具,做着痛苦的表演,致使学生感到无尽的厌倦和压抑,从而制约着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针对旧课程的上述弊端,回归生活成了新课程改革的最强音。新课程设立了三个基本理念:第一个理念是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第二个理念是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有意义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第三个理念是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本课程遵循的基本原则。这三个理念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完整体系,字里行间充分地体现了课程内容力求回归学生生活的价值取向。回归生活,就是要以学生生活事件为叙事题材,紧扣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生活逻辑,作为组织课程内容的基本线索,以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教材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教学的主要依据,必须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新教材的建设,正是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逻辑为主线,将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和国情知识进行有机整合,构建生活主题模块;教材内容的呈现,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选取社会生活中典型的、有争议的、引起道德二难情境的事件为主要素材,把道德理论知识的阐述寓于生活实例之中,创设各种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基于情境、案例和问题的探究、体验的学习,激发、引领学生感悟生活、思考人生、积极进行实践,使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实际,较好地实现了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这种生活化的教材,为教学回归生活提供了契机和舞台。 因此,新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给教师们的一个启示就是:让学生的生活引领思想品德课教学,用生活事件来激活道德知识,从而把学生从道德知识的窒息中解放出来,让其重归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自主建构思想品德。 长期以来,在科学认识论的支配下,课堂教学是教师为教知识而设计教学,学生为学知识而学习;教师是道德的说教者、知识的占有者和灌输者,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与学生生活相脱离的知识教学,效果低微。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程鲜明的生活化特征,决定了生活才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服务,以提升生活质量为宗旨的教学,才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才能实现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科学认识论的局限,从学生生活世界的视角重新认识和理解教学活动。教学不应再是以教材为媒介的师传生的特殊认识活动,而是一种学生的特殊的生活过程。教学活动不应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而应成为学生的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应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兴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生活化、个性化的过程。 新课程特强调教师不应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把教材当作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而不是全部的课程资源;意味着教学内容应依托教材、超越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这是因为,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与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和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相比,教材的内容受其时空、地域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内容中引用的案例、材料也难免会显得陈旧、老化。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变通教材中学生不感兴趣、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适时适度地把一些现实生活中更贴近学生的内容充实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样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要善于赋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促使学生的生活是健康的、积极的。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并不是白板一块,而是有着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态度及行为起着深刻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同时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肥沃土壤。从学科教学的功能来看,思想品德课较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从一定意义上说,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上的引导,促使学生已有的经验得以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发展,过上健康的、有意义的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把握其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努力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回模拟化的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辨认、讨论、分析生活现象,让他们在矛盾冲突中进行正确的价值抉择,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我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养成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生活性、实践性课程。只有强化生活实践环节,让学生的生活引领教学,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魅力,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

回归自然让生活更美妙精选作文

回归自然让生活更美妙精选作文 回归自然让生活更美妙 雨后的清晨,我站在咸阳湖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是那么的美妙而清新。想起今年从春节开始,PM2。5就高居环境监测榜,今年三月底四月初时,居然到达了10的高值。一个春天都灰蒙蒙的,风沙肆虐,春雨也不肯光临,呼吸时总感到空气中有尘土的味道。这都是因为人类肆意毁坏大自然,现在开始自尝恶果了。 现在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拯救地球,重建我们的‘美妙大家园’呢?那就必须是低碳环保的生活,爱护环境回归自然,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妙。 什么是‘低碳’呢?低碳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简单地说就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地进行人与自然的交流。这是一种既复杂又简单的生活。但是对我来说,就是节约和环保,就像现在,我洗脸的水留下来洗衣服、拖地,而淘米、洗菜的水也可以用来浇花、冲马桶。我们平常出门也尽量的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平常出去吃饭尽量自备碗筷,不要使用一次性筷子,在能看见是尽量不要开灯,不用的东西可以送给别人让他循环再利用……总之,低碳生活就在我们的身边,做我们都能做到的,去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 地球,在目前是唯一合适人类居住的星球,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子孙后代,我呼吁:大家都加入到低碳生活中来,回归自然,从我做起,

从点滴小事做起,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妙。【写作指导:演讲稿与精选作文跟讲话稿的区别】 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是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标准和提示,它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演讲的内容和形式。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煽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⑴演讲和表演、精选作文有的区别 首先,演讲是演讲者就人们普遍关注的某种有意义的事物或问习题,通过口头语言面对一定场合的听众,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社会活动。其次,精选作文是作者通过文章向读者单方面的输出信息,演讲则是演讲者在现场与听众双向交流信息。严格地讲,演讲是演讲者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三角信息交流,演讲者不能以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情绪为满足,他必须能控制住自己与听众、听众与听众情绪的应和与交流。 ⑵演讲稿类属于讲话稿 演讲稿类属于讲话稿,这要求它遵从讲话稿的一般写作规律,而演讲不同于一般讲话的区别,又决定了演讲稿的独特性:首先,演讲稿更加注重选材立意,在选材上多属主动型,切实根据听众的愿望和要求,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知识分享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

让德育回归生活用常规培养品质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9949(2015)08-0049-02 一、不为德育而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务实 如同鸟儿不能离开天空,鱼儿不能离开水一样,德育也有自己特有的生存根基和土壤。道德来源于生活,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道德,并非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生活才是道德根深的沃土。道德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道德的实践性决定了个体道德的提升也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通过环境的、经验的和体验的方式自主完成。失去生活的依托,德育必会流于形式和无效。而丰富生动的生活往往是最直接、最强大、最有效的德育课堂。 1.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进行德育 学生的生活世界五彩缤纷、丰富多彩,里面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素材,善于发现并恰当地使用这些材料,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耳闻目睹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个个捷报传来,神州大地花团锦簇,中华儿女无不欢欣鼓舞。此时一种爱国爱党的激情油然而生,这样的德育也许叫的并不响

亮,形式并不是轰轰烈烈,但学生的心中能够升起一种真情感、真体验,从而不断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情感,并在此激励下努力学习,学好本领,树立为祖国建立功勋的远大志向。我想它的效果绝对会胜过空洞的说教、枯燥的要求以及机械的记忆。 德育的家园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绝不可以仅仅局限于40分钟的小课堂。当然更不可以把德育与上好品德课错误地等同起来,德育的范围很宽泛,凡是学生生活的时空都应是我们德育的范围,我们必须树立“时时德育,事事德育”的观念,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学校德育的实施者。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美好的品质、幸福的生活,才是我们的最终的追求。 2.生活才是学生品德的大考场 走进现在的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传统观念的影子仍不绝于此,台上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要求,遇到所谓的“重点知识”还要让学生标注,看似只有让学生标下来,背下来,答出来,我们的品德教育的目的才是彻底实现。先不说,学生会不会口是心非,再看一下,我们考查学生的试题更是不敢苟同。笔者曾见到过这样一道考查题为:谁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乍看题目,我茫然不知所云。众所周知,新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共产党员:把自己的财产无私地奉献给集体的沂蒙名人王廷江,战斗在抗击非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案例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 ——《追寻高雅生活》教学案例 进修学院江宏 案例背景: 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内容,教师事先考虑到课题可能与学生的理解有点距离,上课时有意改了课题为《追寻健康的生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从课题上看,本课的设计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自身实际,让学生辨别“健康”与“不健康”的生活,然后引导学生选择健康向上的生活。教师的巧妙设计突破的我们预先是设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描述: 以歌曲导入,播放,熟悉的画面,轻快优美的旋律很快就把学生课间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学生们也轻声地跟着哼了起来。 师:刚才我们所看的校园MTV是我们学校的缩影,从中你们看到了我们的校园生活包括哪些方面? 生1:我看到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 生2:我看到我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的场面。 生3:我还看到我们在学校中获得了荣誉。 生4:我看到画面中老师和我们同学的关系得融洽-------。 学生尽可能的把他们在MTV中所看到的一切表述出来,他们热情高涨,似乎意犹未尽。教师看出了同学们的心思,让学生继续这个话题。 师:在学校里,你们还喜欢并参加的活动有哪些? 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平时所喜欢的各种活动,教师接着提问:这些活动对我们有哪些帮助呢? 生:强身健体、增强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 师:这些都是健康生活。 为了加深学生对健康生活的理解,教师举了一个在学生中经常会碰上的一个事例,出示屏幕: 小辉是个初一学生,有一天,数学老师给大家看了两幅图片,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下课后,小辉会怎样做呢? 同学们的兴致很快就调动起来,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并没有急于给出了学生的答案,留给了学生遐想的空间。 教师让学生说出小辉各种可能的做法后,然后展示屏幕,小辉当时的真实做法:出于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小辉继续思考,但始终想不明白。两个三角形底、高都是一样的啊,这样说来面积都是一样的,如果缺了一块,难道是三角形面积定理有错?他用了6种方法都没找出结果,他的同桌嘲笑他:“算了吧,你已经失败6次了!” 师:面对挫折,小辉会怎么说? 教师继续利用学生自身感受和体验,来猜想小辉会说些什么,继而推测他会采取的行动,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之后展示结果: 小辉回驳道“我的成果就是知道这六种方法都行不通!哈哈,我一定能找到区别!”终于,他发现了“谜底”,原来是我们的视觉出现了偏差……小辉也从此对数学

让数学课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让数学课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摘要】: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就要求: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数学教育回归生活、回归自然。 【关键词】: 数学回归生活自然 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只要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世界,我们就能发现,到处都是数学。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数学知识必须生活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紧密地把数学课堂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要注重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把教学归朴于实践,归朴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1、变例题、习题为生活化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

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如在教学“小数的大小比较”时,我先呈现文化用品超市内购物场景图,接着语言描述数学问题,并让学生说一说:每种情况中谁买文具用去的钱多? ①小明用去15.□□元,小红用去14.□□元; ②小明用去15.□□元,小红用去15.□□元; ③小明用去15.2□元,小红用去15.8□元; ④小明用去15.2□元,小红用去15.2□元; ⑤小明用去15.24元,小红用去15.82元。 上述问题依次呈现,学生凭借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都比较轻松地作出了正确的回答。我追问:“你是怎样想的?”再引导学生观察五组小数,组织讨论: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学生七嘴八舌,最后小结得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从高位起,一位一位地比。尽管语言表述与课本中不同,但简洁的十个字,却揭示出了比较小数大小方法的关键点。学生对于他们自己发现的“成果” 格外珍视,特别兴奋。 再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这样教学,通过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发挥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的支持作用,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儿童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教师教得简约而活泼,又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这点相当重要,因为它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有亲身体验的感觉,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让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生活材料引进课堂教学,引入生活的源头活水,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展示,交流信息,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并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儿童的感知世界,强化体验,在生活中实践。使学生在生活的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感性材料中学习道德知识,熏陶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 一、课前,调查生活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活”的源泉。品德课前的生活调查,让学生与真实的社会生活面对面的接触,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将能为品德课的教学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时也拉近了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为此,课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道德基础,让学生通过生活调查积累生活材料,借助已有的道德经验,为直奔主体教材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实现该课的道德认知教学目标起到铺垫作用。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时,在上课前教师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了解、调查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交通现状、交通事例,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警醒。进而懂得遵守交通法规要靠自觉,懂得珍爱生命的重要性。 二、导入,再现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过:“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教学导入时,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把现实生活中鲜活的场景再现于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真正的生活气息,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时上课伊始,以真实的交通事件和交通事故的录像开课,这样能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所创设的情境中去。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目前交通安全的现状,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直观形象的视频不仅带给学生发自内心的害怕,更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遵守交通法规会给自己、他人带来多大的伤害啊!使学生深深地体会到遵守交通法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从而导入新课。 三、课中,体验生活 育情悟理是品德课达成教学目标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情”是通向“理”的桥梁,“情”和“理”又是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纽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