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试行版)
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中医药治疗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872016 年11月C 第3卷/第19期Nov.C 2016 V ol.3 No.19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中医药治疗李团网(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00)【摘要】绝经前后诸证是指女性在49岁前后出现月经紊乱,伴有相关不适症状的疾病。
本病以肾虚为本,由于妇女在一生中需经过月经、胎产、哺乳等生理变化,多次损伤精血,容易处于阴亏的状态,加之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天癸将竭,故在临床上见到的绝经前后诸证以肾阴虚证较多。
【关键词】 肾阴虚;绝经前后诸证;中医药治疗【中图分类号】 R271.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19.087.02绝经前后诸证[1]是指妇女在49岁前后出现月经紊乱,伴有手足心热、急躁易怒、头晕耳鸣及情志不畅等症状。
本病在西医上称为“绝经综合征”[2]。
随着社会中女性年龄趋势的变化,加之各种复杂因素,越来越多的妇女可能在绝经前后出现如心烦、失眠及头晕耳鸣等不适症状。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能明显的改善绝经前后所出现的各种症状,缓解患者的痛苦,但激素补充治疗也有其副作用及危险性。
而中医对此病的治疗已取得很好的疗效,且目前尚未发现其毒副作用。
1 中医病因病机本病以肾虚为主,《素问·上古天真论》[3]中指出“……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此文也明确指出了女性在七七之年,肾气渐衰,冲任气血衰少,天癸将竭,加之受内外环境影响,若素体阴虚血少,或房事不节,肾阴更亏,脏腑失养,故可出现如急躁易怒、手足心热、耳鸣等一系列绝经前后诸证。
一般多数妇女在此期可无不适,但仍有妇女由于内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一系列绝经前后症状。
2 临床表现及方药临床表现:绝经前后,月经周期提前或推后,量或多或少,色鲜红,伴有头晕目眩,耳鸣,腰酸,头面烘热,伴有汗出,心烦,手足心热,失眠多梦,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周蜻教授诊治绝经前后诸证经验

周蜻教授诊治绝经前后诸证经验作者:周建惠郑娜周蜻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2年第09期摘要:总结周蜻教授诊治绝经前后诸证的临证经验。
周蜻主任诊治绝经前后诸证,辨证可概括为4种临床常见证型:肝肾阴虚,虚火上扰型;胆胃失和,痰热扰心型;脾肾阳虚型;肾阴阳两虚型,擅长从“辨证分型与专病专药相结合、补肾为主、调治肝胆、调养脾胃”等4个方面治疗本病,疗效较好。
关键词:周蜻;绝经前后诸证;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2)09-0011-03絕经前后诸证是指女性在绝经期前后时期,出现阵发性烘热出汗或五心烦热,易怒易激,面色潮红,失眠多梦,精神疲惫,头晕耳鸣,心悸胸闷,腰、膝酸胀或疼痛,亦或伴月经紊乱等症状。
本病多发生于49岁左右。
这些症状在绝经前后月经紊乱时就开始出现,一般持续到绝经后2年,只有少部分患者症状持续至绝经5-10年才缓解或消失。
近年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逐渐增加,家庭和睦关系较前明显紧张,导致妇女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疾病发生的年龄逐渐年轻化。
周蜻教授为云南省名中医,国家级名中医易修珍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为易修珍名医工作室主要负责人,从事中医妇科疾病临床工作30余年,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为周蜻省级师带徒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周蜻教授诊治绝经前后诸证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绝经前后诸证的发生与女性的生理特点密不可分。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1]。
妇女在“七七”之年,肾气逐渐衰少,天癸也逐渐衰少,生殖功能日渐减退,生殖器官日趋萎缩,女子绝经。
最后,天癸竭绝,丧失生殖功能而进入老年期。
肾气可分为肾阴、肾阳两部分,是维持阴阳之根本。
若肾阳虚,则温煦脏腑作用减退,出现精神不振、腰膝冷痛、畏寒而肢冷、尿清便溏等虚寒性病证。
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以胞宫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诊治绝经前后诸证

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以胞宫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诊治绝
经前后诸证
张紫娟;尤昭玲;孙梦林;游卉;文乐兮;唐诗;邢艺璇;叶佳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4)1
【摘要】绝经前后诸证对应西医学围绝经期综合征,或多种因素致卵巢功能衰竭而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表现的患者。
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黄帝内经》“五脏一体观”,提出“以胞宫为中心的五脏一体观”,认为“五脏失调”为绝经前后诸证的主要病机,以“调和五脏”为治则,创制经验方更年方。
以胞宫为中心,顺应胞宫藏泻有序的特点,绝经前分经期、排卵前、排卵后辨证施以耳穴辅助治疗,绝经后顺应胞宫藏而不泻的生理特性,辅以耳穴静养阴阳。
分年龄配合药膳养巢煲或养生安神煲,临证中收获佳效。
【总页数】6页(P54-59)
【作者】张紫娟;尤昭玲;孙梦林;游卉;文乐兮;唐诗;邢艺璇;叶佳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尤昭玲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澳门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9
【相关文献】
1.尤氏纳胎论在宫腔粘连中的应用——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
(五)2.输卵管功能障碍全病程管理的临证认知与策略——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全生命周期诊疗管理——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4.基于“冰山论”辨治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性不孕症--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5.全国名中医尤昭玲基于补脾养宫辨治薄型子宫内膜的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黄母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妇幼健康关黄母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王燕,曹蕾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陕西西安 710038)摘要:目的 观察关黄母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对照组给予激素治疗,试验组给予激素+关黄母颗粒(通化万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观察足跟痛程度、性功能、Kupperman评分、雌激素水平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和子宫内膜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性功能评估问卷评分、足跟痛VAS疼痛评分、Kupperman评分、子宫内膜情况以及雌激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关黄母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证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明确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证;关黄母颗粒;激素更年期综合征是指绝经前后性激素分泌减少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症状,是妇科常见病。
由于年龄的增长和卵巢功能的下降,雌激素的变化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进而导致出汗、月经紊乱、精神应激状态的改变、心血管系统、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损害、骨质疏松症等,严重的症状会影响更年期妇女的生活、工作和家庭。
现今社会有老龄化的趋势,女性的预期寿命也在增加,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许多妇女的生活和工作受到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
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代医学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虽然能有效缓解症状,但也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
然而,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中医药治疗此疾病可以弥补激素治疗法的缺陷。
一方面,中医药方案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另一方面,中医药毒副作用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关黄母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肝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4月~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海派名医胡国华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经验总结

海派名医胡国华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经验总结郭慧宁;谷灿灿;左玲;胡国华【摘要】围绝经期是女性必经的一个生理阶段,此阶段常伴随潮热汗出、心悸、失眠、月经紊乱、烦躁易怒、悲恸欲哭等一系列症状,中医称为“绝经前后诸证”,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探讨和总结如何有效缓解、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海派名医胡国华教授先后跟师哈利田和海派朱氏妇科朱南孙教授,且自身有着几十年的妇科临床实践,在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上有着深厚的积累和经验,其验方更年清在治疗绝经前后诸证上疗效显著.现重在对胡国华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证学术思想探讨和其验方更年清解析.【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23【总页数】3页(P3399-3401)【关键词】绝经前后诸证;胡国华;学术思想;更年清【作者】郭慧宁;谷灿灿;左玲;胡国华【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妇科上海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妇科上海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妇科上海20007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妇科上海200071【正文语种】中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烘然而热,面赤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健忘,精神倦怠,头晕目眩,耳鸣心悸,腰背酸痛,手足心热,或伴有月经紊乱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称“经断前后诸证”,又称“绝经前后诸证”[1]。
西医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症”,是妇女由于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而出现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并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综合症候群[2]。
该病具有患病周期长,病情易反复,症状繁多,对情志影响明显的特点,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
激素替代疗法(HRT)是西医治疗绝经前后诸证的首选疗法, 能使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显著增加、FSH 水平降低,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8,9],但同时具有一定的不良作用。
从组方上分析,本方以二至丸和甘麦大枣汤为基础方,并重用紫草清肝降火。
2021年更年期综合征MHT治疗遵循原则(全文)

2021年更年期综合征MHT治疗遵循原则(全文)导读: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已成为女性生命周期中最长的一个阶段,更年期健康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但是目前在基层医疗机构,更年期妇女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妇女对更年期相关问题认识不足、对更年期健康管理不重视,基层医生对更年期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足、更年期管理工作开展不规范等。
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联合北京妇产学会社区与基层分会共同制定了《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基层版)》。
《共识》基于国际国内最新相关指南,紧密契合基层卫生机构具体情况,从更年期常见健康问题入手,系统介绍了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措施,明确了管理内容,制定了管理流程。
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流程建议图1 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流程图女性绝经后慢性病呈高发趋势,容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病,以及盆底功能障碍、妇科肿瘤、焦虑抑郁等相关问题,建议要根据相应疾病诊疗规范进行处理,必要时转专科就诊。
年期综合征药物治疗之绝经激素治疗(MHT)更年期综合征(GSM)指妇女在更年期出现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包括月经紊乱、潮热、出汗、心悸、失眠、情绪低落、激动易怒等。
绝经激素治疗(MHT)能有效减少或消除潮热,改善睡眠质量、情绪和记忆力;减轻GSM的症状/体征,改善阴道干燥,减少性交困难,减轻急症和性交后膀胱炎的症状;减轻关节疼痛,延缓更年期骨关节炎的发展;减少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质量损失等。
国际绝经学会(IMS)关于MHT共识指出,采用MHT可改善绝经症状或预防骨质疏松,作为围绝经期和绝经妇女健康总体策略的一部分,如同推荐包括饮食、锻炼、戒烟、限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样。
基层医生应该了解MHT 的益处并为患者提供合理建议。
根据IMS关于MHT的实用建议和《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中国指南(2018)》,结合基层妇科诊疗特点,制定以下6点治疗原则。
1MHT仍然是治疗血管舒缩症状和泌尿生殖道萎缩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是骨质疏松妇女降低骨折发生率的有效方式。
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2016版)【精选】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未溃期诊疗方案蝮蛇咬伤诊疗方案臁疮咬伤诊疗方案臁疮(下肢溃疡)诊疗方案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烧伤诊疗方案11.风湿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骨痹(骨关节病)诊疗方案痛风诊疗方案尪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燥痹(干燥综合征)诊疗方案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方案12.皮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湿疮(湿疹)诊疗方案13.肿瘤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肺癌诊疗方案14.血液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方案慢性髓劳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方案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方案紫癜风(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15.眼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方案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疗方案青盲(视神经萎缩)诊疗方案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诊疗方案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方案16.肝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诊疗方案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积聚(肝硬化)诊疗方案急性病毒性肝炎诊疗方案17.传染病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手足口病(普通型)诊疗方案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诊疗方案18.肛肠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脱肛病(直肠脱垂)诊疗方案痔(混合痔)诊疗方案肛漏病(肛瘘)诊疗方案19.脾胃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方案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20.儿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4 11 201628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小儿肌性斜颈诊疗方案21.耳鼻喉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耳鸣诊疗方案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慢喉瘖(慢性喉炎)诊疗方案22.妇科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盆腔炎诊疗方案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联系人:张 洋 联系电话:************,131****7122征订方式:货到付款4学”要求员讲党课学系列 讲话,做合“学党印发〈关016〕2”学习教全面贯彻三严三实、创先争进一步坚以上率下“决胜全做合格尊《中医临床路径实用指南》—首批22个专业9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治疗规范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科学技术出版社定价:68元▲为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和临床疗效,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行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编制和发布了首批22个专业95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并于2011年2月启动和实施试点工作。
浅谈滋肾养肝、交通心肾法治疗绝经前后诸证

浅谈滋肾养肝、交通心肾法治疗绝经前后诸证
冯娟;肖承悰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年(卷),期】2005(012)004
【摘要】绝经前后诸证(即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绝经前后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致的以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
主要表现为潮热出汗、月经紊乱、五心烦热、头晕耳鸣、头胀头痛、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肌肉关节酸楚或疼痛、皮肤麻木刺痒或有蚁爬感、尿频尿急等。
近年来,本病有发病年龄提早、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女性的平均寿命可达75岁,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冯娟;肖承悰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116
【相关文献】
1.滋肾养肝法结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综合征疗效观察 [J], 汤春琼;周晴晴;王爱敏
2.滋肾养肝熄风通络法配合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30例 [J], 王惠民;吴定怀;刘小红;孟兴中
3.“滋肾养肝法”中药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研究 [J], 姚巍;李军;刘小丽;张茹;龙子临
4.腰力压脚跟贯力达手指锻炼法加滋肾养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30例 [J], 张宗林;符小慧
5.养肝滋肾法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J], 杨宏光;于天启;万长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1)年龄:发病年龄大于40周岁。
(2)主要症状:月经紊乱或绝经时间出现烘热汗出,或情绪改变。
(3)次要症状:①腰背酸痛、头晕耳鸣;②或胁肋疼痛、乳房胀痛、头痛;
③或心悸怔忡、心烦不宁、失眠多梦;④或手足心热、阴道干灼热感、性交痛,口干便秘;⑤或腰背冷痛、形寒肢冷、精神萎靡、面浮肢肿、性欲淡漠、小便清长、夜尿多等。
(4)舌淡红或偏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或沉细。
具备疾病诊断中(1)、(2),和/或兼见次要症状中的①-②项以上,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2.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在40岁以上妇女,月经紊乱或绝经同时出现以下三组症状:①典型的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症状,如潮热、汗出、胸闷、心悸等;②精神神经症状,如抑郁、焦虑、烦躁、易激动等;③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如阴道干烧灼感、性交痛、尿频尿急、反复泌尿道感染等。
(2)血FSH升高或正常,E2水平可升高、降低或正常。
(二)证候诊断
1.肾虚肝郁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伴情志异常(烦躁易怒,或易于激动,或精神紧张,或抑郁寡欢)。
腰酸膝软,头晕失眠,乳房胀痛,或胁肋疼痛,口苦咽干,或月经紊乱,量少或多,经色鲜红。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2.心肾不交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心悸怔忡。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心烦不宁,失眠多梦,甚情志异常,或月经紊乱,量少,色红。
舌红,苔薄白,脉细数。
3.阴虚火旺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心烦易怒。
手足心热,面部潮红,口干便秘,懊憹不安,坐卧不宁,夜卧多梦善惊,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质稠。
舌红,少苔,脉细数。
4.肾阴虚证:绝经前后烘热汗出,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口燥咽干,失眠
多梦,或皮肤瘙痒,尿少便干,月经周期紊乱,先期量少或量多,或崩漏。
舌红,少苔,脉细数。
5.肾阳虚证:绝经前后形寒肢冷,头晕耳鸣。
腰背冷痛,腰膝酸软,精神萎靡,面色悔暗,性欲淡漠,小便频数或失禁,带下量多,月经紊乱,量多或少,色淡质稀。
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
6.肾阴阳俱虚证:绝经前后时而畏风怕冷,时而潮热汗出。
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健忘,夜尿频数,月经紊乱,量少或多。
舌红,苔薄,脉沉细。
二、治疗方案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肝郁证
治法:补肾疏肝。
推荐方药:滋水清肝饮加减《医宗己任编》。
熟地、山萸肉、白芍、山药、柴胡、郁金、香附、赤芍。
中成药:左归丸合逍遥丸等。
2.心肾不交证
治法:滋肾宁心。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合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枸杞子、白芍、莲子心、炒枣仁、黄连、合欢皮。
中成药:坤泰胶囊等。
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降火。
推荐方药:知柏地黄汤《景岳全书》加减。
生地、熟地、枸杞子、山茱萸、怀山药、茯苓、炙甘草、盐知母、盐黄柏、地骨皮、丹皮。
中成药:坤宝丸等。
4.肾阴虚证
治法:滋肾养阴。
推荐方药:左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枸杞子、白芍、炙甘草。
中成药:更年片(胶囊)等。
5.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扶阳
推荐方药: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山药、菟丝子、山茱萸、熟地、枸杞子、鹿角胶、杜仲、仙灵脾。
中成药:龙凤宝胶囊等。
6.肾阴阳俱虚证
治法:阴阳双补
推荐方药:二仙汤《妇产科学》合二至丸《摄生众妙方》加减。
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旱莲草、女贞子、菟丝子、当归、何首乌、生龙骨、牡蛎、知母、黄柏。
(二)中医情志治疗
在辨证服用中药及中成药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情志治疗。
亦可以应用音乐体感治疗技术进行治疗。
(三)针灸治疗
1.耳穴贴压
适应于伴有烘热汗出、精神紧张等症状者。
取肾、心、肝、胆、神门、内分泌等穴,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贴压,肾、心、肝穴用弱刺激手法,胆、神门、内分泌穴用强刺激手法。
2.体针
(1)调卫健脑针法
适应于伴有失眠症状者。
取肾俞、内关、神门、四神聪等穴位,平刺进针。
(2)滚针疗法
适应于伴有神经衰弱病睡眠障碍症者。
(3)电针
适应于伴有尿频、尿急以及排尿困难等症状者。
取肾俞、关元、大赫、水道、三阴交等穴位。
3.灸法
适应于伴有怕冷、四肢不温、夜尿频多等阳虚症状者。
采用隔姜片艾灸命门、气海、涌泉;月经过多者灸断红穴。
根据病情可选用针刺手法针疗仪、多功能艾灸仪等。
(四)其他疗法
1.微波辐射法
适应于伴有怕冷、四肢不温、夜尿频多等阳虚症状者。
取神阙穴,于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微波辐射治疗。
2. 阴道纳药
适应于伴有阴道干涩,阴痒者。
可选用保妇康栓,睡前阴道纳药。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制定。
疗效指标(n)= 治疗前总记分-治疗后总记分
×100% 治疗前总积分
1.临床症状评分:采用表2《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是根据“十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制定的)和表1国内改良Kupperman标准评分法进行评定。
临床控制:疗效指数积分值减少≥95%;
显效:70%≤疗效指数<95%;
有效:30%≤疗效指数<70%;
无效:疗效指数<30%
2.单项症状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控制:症状消失;
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2个等级;
有效:症状好转,治疗后比治疗前减少1个等级;
无效:症状无变化,或减轻不明显。
(二)评价方法
在患者就诊不同时间进行量表评分。
1.就诊第1天:进行《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见表2)、国内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见表1)。
2.就诊第56天:进行《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评分、国内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分。
病情分度:轻度:15-20分;中度:21-35分;重度:>35分。
我国采用国内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法:基本方法是以症状程度乘以症状指数。
症状指数是固定的,例如潮热出汗是4,感觉异常、失眠、易激动、性交痛、泌尿系症状是2,其余的症状是1。
症状程度分为0-3分4个等级,即:无症状为0分,偶有症状为1分,症状持续为2分,影响生活者为3分。
国内常用的改良Kupperman评分方法:
潮热出汗 4х症状程度=0~12分
感觉异常 2х症状程度=0~6分
失眠 2х症状程度=0~6分
易激动 2х症状程度=0~6分
抑郁 1х症状程度=0~3分
眩晕 1х症状程度=0~3分
疲乏 1х症状程度=0~3分
骨关节、肌肉痛 1х症状程度=0~3分
头痛 1х症状程度=0~3分
心悸 1х症状程度=0~3分
皮肤蚁走感 1х症状程度=0~3分
性交痛 2х症状程度=0~6分
泌尿系症状 2х症状程度=0~6分
总计分为0~63分
评分标准:
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的主要评定依据为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度,分5级:没有、偶尔有、时有时无、经常、总是。
正向评分题,依次评为1、2、3、4、5;反向评分题(有*号者),则评分5、4、3、2、1。
绝经综合征(中医)评定量表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
在自评者评定结束后,将20个项目的各项得分相加,即得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