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抗癌药物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靶向药物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靶向药物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HER2 基因 HER2 基因 HER2信使RNA
HER2正常表达 细胞 (HER2–) (~2万个受体)
HER2过表达的细胞(HER2+) (100–200万个受体)
用法用量
储存:2-8 度,溶液保存28天 初次负荷剂量 :建议本品的初次负荷量为4mg/kg,静脉 输注90分钟以上。
维持剂量 :建议本品每周用量为2mg/kg。如初次负荷量
靶向药物治疗的特点
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而不作用或很少作用正 常细胞。 能使药物浓聚于靶器官、靶组织 疗效高,毒性小
靶向药物的分类
根据药物分子的性质,分为:
大分子抗体类药物: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
小分子化合物类药物
单靶点小分子化合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多靶点小分子化合物: 索拉非尼、 舒尼替尼
2
代表药物临床应用
抗-CD20单抗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商品名:美罗华(Mabthera)
生产商:瑞士豪夫迈· 罗氏(F.Hoffmann-La Roche) 1997年11月26日上市
第1个应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
适应证: 复发或耐药的滤泡性中央型淋巴瘤(国际工作分类B、C 和D 亚型的B细胞非
在体内外均可强烈抑制ABL酪氨酸激酶的活性,特异性 地抑制ABL的表达和BCR-ABL细胞的增殖,使正常造血 细胞得以获释恢复增殖。 适应证: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
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 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 肿瘤(GIST)的成人患者。
用法用量
厄洛替尼(Erlotinib, OSI-774) 商品名:特洛凯(Tarceva) 生产商:瑞士豪夫迈· 罗氏 F.Hoffmann-La Roche

肺癌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肺癌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30
范得他尼—其他研究
• 评价范得他尼联合紫杉醇( 200 mg /m2 ) + 卡铂( AUC = 6) 一线治疗ⅢB-Ⅳ期NSCLC 的初步试验结果可以 看出范得他尼可同时联合传统的化疗药物治疗 NSCLC, 没有明显增加3 /4 度的不良反应。 • 目前仍在进行的Ⅱ期临床试验有单药范得他尼治疗化 疗±放疗获得完全或部分缓解的小细胞肺癌; 启动或 即将启动的Ⅲ期临床试验有范得他尼对比艾罗替尼二 线治疗NSCLC 等。
23
EGFR靶向治疗疗效的标志
• K-ras变异〔EGFR下游的MAP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信号通路〕-预后差 • 肺腺癌中,吸烟与K-ras变异有关 • TRIBUTE研究中,K-ras变异者生存期和TTP短
24
VEGF Signaling Pathway
7
靶向治疗的常见种类
6. 抗CD20的单抗,如利妥昔单抗(Rituximab); 7. IGFR-1激酶抑制剂,如NVP-AEW541; 8. mTOR激酶抑制剂,如CCI-779; 9. 泛素-蛋白酶体抑制剂,如Bortezomib; 10.其他,如Aurora激酶抑制剂,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s)抑制剂等。
• 血管生成的作用 • VEG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及 其变异体 • VEGFR
25
bevacizumab
• 重组人源化VEGF单抗 • Bevacizumab与标准化疗联合首次显示了生存优势 • E4599 试验表明贝伐单抗+ 紫杉醇+ 卡铂治疗ⅢB 期 和Ⅳ期的非鳞癌与单纯化疗相比, 可使有效率从10% 提高到27%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从4. 5 个月提高到6. 4 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从10. 2 个月提高到12. 5 个月。 • 但在贝伐单抗治疗组15% ~25% 有不同程度的高血 压, 3% 到5%出现蛋白尿。

肾癌的靶向药物治疗 ppt课件

肾癌的靶向药物治疗  ppt课件

血管生成: 分化 增殖 转移 微血管形成
细胞核
靶向药物
抗肿瘤增殖
双通道
ppt课件
抗血管生成
29
Wilhelm S et al. Clin Cancer Res. 2004;64:7099-7109.
ppt课件
30
一线治疗:索坦对照干扰素的全球III 期临床研究
2007年 新英格兰医学 PFS/ORR 2008年 临床肿瘤学 QOL 2009年 临床肿瘤学 OS 2009年 肿瘤学年鉴 QOL (欧)
药物对肾癌的主要靶点
ppt课件
28
靶向治疗药物作用机理
肿瘤细胞
自分泌环 EGF PDGFR-β
RAS RAF
内皮细胞或周围细胞
PDGF-β VEGF VEGFR-2
细胞凋亡
RAF RA S
VHL
MEK
线粒体 线粒体 HIF-2
MEK
ERK
细胞核
EGF PDGF VEGF 增殖 存活
细胞凋亡
ERK
控制肿瘤生长
延长患者生存
ppt课件
控制药物毒性
16
mRCC药物治疗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年份 大事件
细胞因子 时代
靶向治疗的时代由此到来……
1980s
细胞因子与免疫治疗:IL-2与 IFN-α 首度证实 有效1
1990s 基于II期研究数据,高剂量IL-2*获得FDA批准
年份
大事件 FDA批准索坦 FDA批准替西罗莫司 FDA批准贝伐单抗+IFN-α / 依维莫司 / 帕唑 17 帊尼 ppt课件
靶向治疗 时代
2005.12 FDA批准索拉非尼 2006.1 2007 2009

靶向药物治疗ppt课件

靶向药物治疗ppt课件
使用前勿振荡、稀释。
用药注意事项
本药不得静脉推注,不得振荡或稀释。输液必须使 用0.2um或0.22um微孔径过滤器进行过滤。输注结束 时必须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液管路
此类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光。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疲劳、腹泻、恶
心、呕吐、腹痛、发热和便秘等。轻至中度皮肤毒 性反应无需调整剂量,发生重度皮肤毒性反应者, 应酌情减量。
用药注意事项(2)
用药中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应停药。 曲妥珠单抗治疗相关的充血性心衰可能相当严重, 特别在与蒽环类药物和环磷酰胺合用时,但大多数治 疗后症状好转。治疗药物通常包括利尿药,强心苷类 药和或ACEI类。 在10%的患者中可出现急性超敏性反应,包括寒战 和/或发热等的症候群,很少需停用,抗组胺药、抗 炎药物及皮质激素类药物可预防。
其他的不良反应有:食欲减低、疲劳、呼吸困难、 咳嗽、恶心、感染、呕吐、口腔炎、瘙痒、皮肤干 燥、结膜炎、角膜结膜炎等。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 过敏反应 ➢ 皮肤反应 ➢ 心血管反应 ➢ 胃肠道反应 ➢ 血液毒性 少见不良反应:血栓栓塞、出血、胃肠道穿孔、免
用药注意事项
发生轻至中度输液反应时,可减慢输液速度或服 用抗组胺药物,若发生严重的输液反应需立即停止 输液,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 物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及输氧等治疗。
在接受爱必妥单药治疗和爱必妥与伊立替康联合 治疗的患者中,分别为5%和1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 退出。
用药注意事项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皮疹的中位出现 时间是8天,腹泻中位出现时间为12天。患者发生 中度或重度腹泻应给予洛哌丁胺治疗。部分患者可 能需要减量。对严重或持续的腹泻、恶心、厌食或 者呕吐,患者需停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ppt课件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ppt课件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 肿瘤细胞EGFR异常激活或失调方式包括受体过度表达、 生长因子过度产生、配体非依赖性激活。临床前实验研究 显示,肿瘤EGFR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 EGFR过度表达可见于多种肿瘤细胞,一般每个肿瘤细胞 表达EGFR受体超过40,000~100,000个。不同肿瘤表达 EGFR的比例也不同,如鳞状细胞的头颈部肿瘤(SCCHN) 大多数过表达;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及星形 细胞瘤,常由于基因突变或mRNA选择性剪切使EGFR发 生变异(EGFRv-III),变异的EGFR可不经过与配体结合发 生二聚化,激活酪氨酸激酶(配体非依赖性激活),使信号 转导启动并加强。
• 目前临床分子靶向药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 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两大类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按作用的靶点可分为
• 1) 以EGFR为靶点药物有:Erbitux、 Gefitinib、Erlotinib;2) VEGF抑制剂: Sunitinib、Sorafenib、Thalidomide、 Bevicizumab;3)蛋白酶抑制剂Bortezomib; 4) Src抑制剂:Dasatinib;5) PDGF抑制剂: Imatinib;6) mTor抑制剂:RAD001;7) 抗HER-2单抗;8)抗CD-20;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靶向药物PPT课件

靶向药物PPT课件

我国多种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

在我国,多种靶向药物都已经进入临床应用,早先医生是根据临
床经验判断用药(例如对于易瑞沙,一般亚洲人、女性、不吸烟、腺癌更容易受益),最近一两年来用于指导用药的相关基因突变检测也已
逐步开展,靶向药的用药指导逐渐步入了正轨。虽然现在国家还没强制
要求检测突变,但北京已经有多家医院和公司开展这样的基因突变检测
求突变的基因在样本中所含的比例(只有这部分才能被靶向药物杀灭),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价值高,检测费用也高一些。

突变检测一般使用肿瘤组织(新鲜的或石蜡包埋的都可以,一般手
术时医院都会保留相关样本)作为检测样本,也有用血和积液做样本的
情况,但由于不是病灶样本,检测效果没有保障。
靶向药物的临床使用
小分子药物通常是信号传导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阻 断肿瘤生长、增殖过程中所必需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 治疗的目的。例如诺华制药生产的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 病和肠胃基质瘤的格列卫(Gleevec,通用名Imitinib)、 以EGFR为靶点的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阿斯利康生产的易 瑞沙(Iressa,通用名Gefitinib)和德国默克的特罗凯 (Tarceva,通用名Erlotinib)均属此类,并已进入临床应 用。美国千年制药公司生产的Velcade(通用名bortezomib) 是细胞凋亡诱导剂,也属于小分子药物。
除上述列举的已经进入临床使用的靶向药物外, 另外还有多种靶向药物正在开发中。
靶向药物的临床用药指导
靶向药与常规化疗药的另一个不同在于其用药的判断上。医 生在给病人使用常规药物时,一般是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 症状等条件选择用药,而药物的有效性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治 疗观察才能判定。而靶向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的特征性位点 结合,干预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基因信号传导通路;而 肿瘤细胞是有多样性的,并非所有肿瘤细胞都具有一样的特 征性位点(因人而异),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靶向药物,在 使用前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符合条件的基因,判断其肿瘤细 胞上是否有符合条件的位点,就可以预知该药物是否会奏效, 这从临床上节省了金钱和时间。这样的检测被称为“基因突 变检测”。对于一些靶向药物来说,使用前进行突变检测是 保证安全、有效用药的必要步骤。

肺癌最新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肺癌最新的靶向治疗ppt课件

02 03
信号转导通路异常
肺癌细胞中存在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如PI3K/Akt/mTOR、 Ras/MAPK等。这些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可以导致细胞生长、增殖和转 移等过程的异常。
免疫逃逸
肺癌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攻击,如表达免疫抑制分子、 诱导免疫细胞凋亡等。这些机制可以降低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 肺癌的发展和转移。
一线治疗研究进展
针对EGFR基因突变
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如L858R突变和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已 有多种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等获得批准。这些药物显著提高了患
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针对ALK基因重排
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重排,已有多种靶向药物如克唑替尼、色瑞替尼和 艾乐替尼等获得批准。这些药物在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方面也表现出显著效果。
联合治疗策略
联合治疗的意义
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肺癌靶向治疗中,单一药物往往难以 完全控制肿瘤进展,联合治疗可以同 时作用于多个靶点,提高治疗效果。
目前已有多个临床试验在探索联合治 疗在肺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并取得 了一定的成果。
联合治疗模式
包括靶向药物联合、靶向药物与传统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联合 等模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 的治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靶向治疗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靶向治疗可分为小分子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两类。小分子抑制 剂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内关键酶或信号转导通路来发挥作用,而单克隆抗体则 通过与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结合,触发免疫反应。
肺癌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
肺癌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肺癌细胞中异常表达的某些基因或蛋白质,如EGFR、ALK、ROS1等。通过抑制这些基因或蛋白质的 功能,肺癌靶向治疗可有效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繁殖和扩散。

靶向药物的分类与研究ppt课件

靶向药物的分类与研究ppt课件
Page 51
索拉非尼
多吉美(Nexavar),药物作用靶点为 VEGF、PDGF、KIT、FLT-3、BRAF, 原研药企为Bayer (2005年)
Page 52
索拉非尼
多吉美
CFDA批准的适应症 FDA批准的适应症为
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细胞癌 无法手术或远处转移的肝细胞癌 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 晚期肾细胞癌 局部复发或转移、进展、放射性碘治疗 难治的分化甲状腺癌
Page 6
不同于传统细胞毒 性药物,分子靶向 药物以肿瘤细胞的 特性改变为作用靶 点,在发挥更强的 抗肿瘤活性的同时 ,减少对正常细胞 的毒副作用。
Page 7
靶向药物副作 用小、改善患 者生存质量的 同时,也创造 了巨大的市场 机会
Page 8
靶向药物
激酶抑制 剂(小分 子)酪氨酸激
Page 53
汇报完毕,
谢谢!
54
抗肿瘤靶向药物市场
靶向抗肿瘤药物中,单抗药物占据60%的 市场份额,小分子药物占据40%的市场份 额
Page 20
各药企抗肿瘤靶向药物市场份额
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前五名的药 企:罗氏、诺华、安进、BMS、辉瑞。 利妥昔单抗、赫赛汀单抗、贝伐珠单抗合计销售 额即超过200亿美元
Page 21
Page 41
抗体药物的严重副反应
Alemtuzumab, 阿仑单抗, 替伊莫单抗, 利妥昔 血球减少和输液反应 ibritumomab, 单抗,曲妥单抗 rituximab, trastuzumab 感染 Alemtuzumab 阿仑单抗 胃肠道穿孔、伤口裂 开/冶疗问题、增加 Bevacizumab 贝伐单抗, 出血的风险 心脏衰竭 trastuzumab 曲妥珠单抗 心跳呼吸骤停和/或 Cetuximab 西妥昔单抗 突然死亡 肝毒性 trastuzumab emtansine 曲妥珠单抗 严重的T细胞活化 Ipilimumab 伊匹单抗 皮肤毒性 Panitumumab 帕尼单抗 严重的过敢反应 Tositwnomab 托西莫单抗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Blinatumomab 博纳吐单抗 胚胎/胎儿死亡和出 trastuzumab 曲妥珠单抗, 帕妥珠单抗 生缺陷 emtansine , pertuzuma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罗华的作用机理
• 大约9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是由不正常的B细胞 引起的。传统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方式除了 破坏肿瘤细胞,还会损伤身体中的健康组织, 而美罗华只特异性针对B细胞。
• 美罗华与正常的和恶性的B细胞表面粘合,通过 这种粘合,来帮助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并杀死 癌细胞。
• 正常的B细胞取代被杀死的癌细胞,于是免疫系 统重新注入了健康的细胞。
靶向抗癌药物
抗癌药物的发展历程
•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寻找治疗淋巴瘤 的药物时,想到了那个充满罪恶感的芥子气。
二氯二乙硫醚,简称硫芥, 主要损害处于不同分化阶段 的血细胞,导致人体白细胞 急骤降低而死亡。
• 大胆的假设 ——如果用它来治疗淋巴瘤是否有 效果?
• 科学的验证——催生了人类第一个现代抗癌药 物:氮芥(HN2)
• 传统的抗癌药物是通过各种途径给药后,达 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分布于全身而产生治疗作 用 最大缺陷——缺乏选择性,同时产生副作用 解决方法——实现药物对癌细胞的靶向作用
• 靶向抗癌药物的优势——靶向抗癌药物治疗能 在病灶部位保持相对较高的药物浓度,延长药
物的作用时间靶,向提抗高癌对肿药瘤物细胞的杀伤力,而
• 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特点: ① 特异性。针对特定的单一抗原表位,具有高度的 特异性。抗肿瘤抗体药物的研究表明,其特异性主 要表现为特异性结合、选择性杀伤靶细胞、体内靶 向性分布以及具有更强的疗效 ② 多样性。主要表现在靶抗原的多样性、抗体结 构的多样性、作用机制的多样性等方面 ③ 定向性。抗体药物可以定向制造,即可根据需 要制备具有不同治疗作用的抗体药物
• 受体酪氨酸激酶通常具有一个可以与特定配体 相结合的细胞外结构域、一个跨膜区及一个可 以选择性地与底物结合并将其磷酸化的细胞内 激酶域。
格列卫®Gleeve(伊马替尼)
• 格列卫是临床上常用的细胞分子靶向药物,它 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慢性粒细 胞性白血病(CML)的治疗效果很好。国际上认为, 格列卫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分子靶向药物。
4.磁性靶向药物
• 磁性靶向药物由磁性材料、载体材料、抗癌药物 组成,可通过静脉、动脉导管、口服或注射等途 径给药,在外加磁场下,通过纳米微粒的磁性导航, 使其移向病变部位,达到靶向治疗的目的
• 格列卫被被美国《科学》杂志列入2001年度十 大科技新闻;纽约《时代》杂志将其作为杂志 封面,称格列卫开创了药物研发的新时代。
格列卫的结构分析
• 格列卫的活性成份为甲磺酸伊马替尼,其化学 名称:4-[(4-甲基-1-哌嗪)甲基]-N-[4-甲基-3-[[4-(3
吉非替-吡尼啶)-2-嘧啶]氨基]苯基]-苯胺拉甲帕磺替酸尼盐
3.叶酸受体靶向药物
• 叶酸(folic acid,FA)又名维生素B11,它可还原为 四氢叶酸,后者是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参 与一碳单位代谢和嘌呤、胸腺嘧啶的从头合成。
• 细胞对叶叶酸酸的受吸体收是有一两种种与机糖制基:化一是通过低亲 合力的跨磷膜脂蛋酰白肌转醇运连二接氢的叶膜酸糖、蛋四氢叶酸进入 细胞;二白是,通对过叶高酸亲有合高力度的亲叶合酸性结合蛋白即叶 酸受体(folate receptor, FR)介导细胞内化将叶酸 摄入。后者为叶酸偶联药物进入细胞的主要途 径。
作用前提与机制
• 作用前提:叶酸受体在大部分恶性肿瘤细胞表 面均有过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高度 保守 ;叶酸通过γ-羧基偶联其它小分子化合物 如抗肿瘤药物后,仍能保持与叶酸受体的高亲 合性。
• 作用机制:叶酸-药物偶联物与肿瘤细胞表面的 叶酸受体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肿 瘤细胞。在细胞内的弱酸性环境(pH 5)中,叶酸 受体构型发生改变,释出叶酸-药物偶联物,而 受体又可回到细胞
对正常组织细胞作用较小
靶向抗癌药物
• 关键——靶点的确定。将肿瘤形成、发展过程 中的关键因素作为“靶” ,再去寻找狙击它的
药物 。 癌细胞内特定基因(如c-myc
癌基因)转录的mRNA增加
癌细胞表面或其血管表面具有一系 列特异或过度表达的抗原或受体
癌细胞分裂演变过程中存在关键 的酶 (如蛋白酪氨酸激酶等)
传统抗癌药物的分类
• 细胞毒类药(氮芥类、铂类钌类金属配合 物等药物)
• 抗核酸代谢类抗癌药物(如氨蝶呤、甲氨 蝶呤、氟尿嘧啶、 6-巯基嘌呤等)
• 激素类药物(如丙酸睾丸酮、黄体酮、乙 烯雌酚、强的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塞米松等)
• 抗生素类药物(如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C、 博莱霉素、平阳霉素、蒽醌类等)
传统抗癌药物的缺陷
靶向抗癌药物分类
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2
单克隆抗体药物
3
叶酸受体靶向药物
4
磁性靶向药物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是一组催化蛋白质酪氨酸 残基磷酸化的酶,参与正常细胞生长和肿瘤细 胞恶性转化。
• 有资料表明,超过50%的原癌基因和癌基因产物 都具有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它们的异常表达 将导致细胞增殖调节发生紊乱,进而导致肿瘤 发生。
• 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活性:设计合成了能与BCR -ABL蛋白上ATP结合部位竞争结合的分子——格列 卫
格列卫是腺苷三磷酸酯酶竞争 性抑制剂。它在腺苷三磷酸酯 酶结合点发生结合,并且阻滞 了腺苷三磷酸酯酶的结合,从 而抑制了激酶活性
2.单克隆抗体药物
• 什么是单克隆抗体? 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决定 簇的抗体,这样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monoelon al antibody)
格列卫的作用机理
•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Ph染色体异常, Ph产生一种酶,即为融合蛋白(Bcr-Abl),它增强 了酪氨酸激酶的活性,可以使细胞内数十种蛋白质 酪氨酸磷酸化。这种异常的酶能够发出信号并在细 胞内通过多种通路活化,通过一连串生化反应引起 癌基因的表达,导致人体内白细胞的过度增生。
美罗华®Mabthera(利妥昔单抗)
• 美罗华®Mabthera(利妥昔单抗)是全球第一个被 批准用于临床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单 克隆抗体。
•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 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此 抗原位于前B和成熟B淋巴细胞,但在造血干细 胞,后B细胞,正常血浆细胞,或其他正常组织 中不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